首页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案3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案3

举报
开通vip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案3PAGE高一07人教版必修Ⅱ新教材教学案PAGEPAGE9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过初中中国古代历史和高中历史模块《必修一》即政治模块,对古代政治的发展有一定了解,也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政治和经济模块分开,内容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不容易透彻,基础知识方面还有些陌生,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对一些重点史实的了解,重点让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案3
PAGE高一07人教版必修Ⅱ新教材教学案PAGEPAGE9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过初中中国古代历史和高中历史模块《必修一》即政治模块,对古代政治的发展有一定了解,也培养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政治和经济模块分开,内容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不容易透彻,基础知识方面还有些陌生,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对一些重点史实的了解,重点让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2、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2)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3)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讨论评价“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所带来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2)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3)理解古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养和树立开放的世界观。(5)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农、工、商的关系,认识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物要呵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6)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方法一】通过设问导入:课前要准备布置复习、预习作业,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和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回顾在初中学习过明清的“海禁”和“闭关政策”;复习本单元前三课古代经济发展状况;预习本课内容。学生查找初中教材,或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古代土地政策的演变、古代的经济政策。授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布置的作业设问,如: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有过哪些形式?中国古代经济的核心部门是什么?等。【方法二】通过教材情境导入:从“田”字的写法导入土地制度的演变。教师可以设问:田字在古代的写法有几种?田字是表音还是表意?田字的形状说明什么?等。学生可以结合已有知识呼应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便于由浅入深解释历史概念。【方法三】通过设置新情境导入:2004年农民阿牛在承包的10亩土地上种植玉米,总产量约3000公斤。它认为种玉米无利可图,2005年他把土地卖给小强建房子。教师可以设问:阿牛收获的玉米将如何分配?试评价阿牛的卖地行为?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土地所有的几种形式(国家的还是集体的,或是个人的),区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而导入新课。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含义:井田制形成于商代;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夏、商、周时期,国君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君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又称公田)里集体劳作。井田制的实质就是王田制,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君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2)瓦解:▲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备课资料】初税亩:我国最早的税收制度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7201.htm"\t"_blank"春秋时期,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12125.htm"\t"_blank"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春秋时期,由于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91965.htm"\t"_blank"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实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因势利导,适应土地私有制这一历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初税亩”。《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初,是开始的意思;税亩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凭借政治权力对“私田”开始征税,规定不论“私田”、“公田”一律“履亩而税”。从此,井田之外的“私田”开始纳税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也预示着井田制的瓦解。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成:①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2)分类: 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①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作为征收赋税、增加国家收入或壮大军队、维护统治的依据。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其特点是个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由此,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不可避免也无法根除的现象。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措施: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①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备课资料】均田制: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1891.htm"\t"_blank"中国古代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50129.htm"\t"_blank"北魏至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8299.htm"\t"_blank"唐中叶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84207.htm"\t"_blank"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公元485年,北魏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7541.htm"\t"_blank"孝文帝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主要规定:(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2)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具体办法有所变更。北齐男子18岁开始授田。唐代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狭乡减半。永业田、口分田均不得买卖,但迁徙和身死无力营葬者可卖永业田,从狭乡迁往宽乡者可出卖口分田。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农民摆脱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人。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被破坏。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3128.htm"\t"_blank"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②明朝实行“鱼鳞图册”,即丈量田亩,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备课资料】鱼鳞图册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pic/6/11745594118864010.jpg"\t"_blank"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以所绘田亩状如鱼鳞而得名,简称鱼鳞册。据文献记载,南宋绍熙元年(1190)漳州等地即开始编制这种图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始于明洪武二年(1369),进入清代后渐废。洪武元年春,明太祖朱元璋针对两浙富民诡寄田产、逃避赋税之弊,派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并在松江编制鱼鳞图册。二年,又派国子生武淳等分别巡行州县,全面清丈土地,查实田亩,编造土地清册,即鱼鳞图册。具体办法是:根据各县税粮多少,将一县分为若干区,每区又按土地的自然形态分为若干地段,由粮长率里长、甲首进行丈量,以田地为主,编排字号,详列土地面积地形、四至、土质优劣及上中下等税则。有的图册还有“分庄”一栏,以备土地买卖时粮差过户或父子兄弟析产之用。各州、县、都、里将所辖境内的田地图编在一起,栉比排列,制成鱼鳞总图册。各州县年终统一造册解府汇编成一府总册。图册一式四份,分存于县、府、布政使司、户部。明代鱼鳞图册,就其所登记的项目而言,已是相当完备的土地登记册。它的编制,使赋役的征收具备了确实根据,多少防止了产去税存或有产无税的弊端,使政府税收有了保证,耕地及税额也有所增长。据洪武十四年统计,全国土地面积是三百六十六万七千七百多顷。到二十四年,增至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多顷;赋税收入仅米麦一项,也由洪武十四年的两千六百一十万余石,增至二十四年的三千二百二十七万余石。鱼鳞图册的编制,对于巩固高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明代中叶后,鱼鳞图册与实际逐渐不相符合,而流为具文。清朝建立后,已名存实亡。二、“重农抑商”1、原因: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农争劳力)2、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维护基础,征收赋税)3、演变:(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措施:①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农本商末)②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③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作用: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同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3)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明清固守)▲内容:①明太祖和雍正帝沿袭“重本轻末”治国理财思想;②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③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影响: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4、评价:积极作用: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比如商鞅变法时期秦发展最为强大,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都与此项政策有关。消极作用: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政府行为与经济自身规律来看,抑商政策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为主。三、“海禁”和“闭关锁国”:1、明代的“海禁”:(1)原因:倭患日本武士流为浪人,他们与走私商人勾结,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抢劫。倭寇与东南沿海当地土豪、奸商、海盗勾结,构成倭患,危及到明朝统治。因此,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2)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3)实质:闭关锁国。2、清初厉行“海禁”:(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内容:①禁止官民私自出海;②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3、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②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③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2)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并设立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3)后果:①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③“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资料回放】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并从积极和消极正反两方面对闭关锁国政策予以评价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频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材料二:顺治二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海船悉行烧毁,寸板不准下海。凡溪河装栅栏,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12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材料四: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拓展提高:(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前三课的内容,分析一下古代的经济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需要的条件有资金、市场、劳动力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都限制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这些条件。(2)教师还可以情境设置:《夕阳与曙光》。引导学生进行17-18世纪中西方比较。比较一:政治方面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大武功”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比较二:经济方面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比较三:文化方面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伽利略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晋剧《范进中举》教师可以设置问题:17-18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中国西方政治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8世纪中后期开始工业革命对外关系“海禁”、“闭关锁国”;闭目塞听,盲目自大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思想文化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解放★教学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单元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以及17-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明清(鸦片战争前),随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在自然经济的母体内,产生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的萌芽。这种萌芽显露出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曙光,体现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但是,由于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压制阻碍,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能迂回曲折地缓慢发展,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洪流。最终,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衰落。★问题解答【学思之窗】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答案要点: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 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答案要点: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为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限制富商大贾,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维护国家统一。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要点:(1)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这些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影响社会进步。(2)“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在封建社会晚期造成中国的落后。 学习延伸: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展开长期的争论。(观点略)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 答案要点:(1)如果选择观点一,可以举例说明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如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再例举传统儒家思想中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内容;最后说明为什么儒家思想的阻碍作用居上风。(2)如果选择观点二,可以列举明清封建专制政权的具体政策是如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可以从在市场、劳动力、资金等方面论证。(3)如果选择观点三,可以用史实说明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清时期,经济结构上和上层建筑上是怎样自我调整和加固的,如明清是如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专制达到顶峰;如何在经济上进行调整,发展封建经济。其次,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无力冲破和瓦解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可以列举封建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措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说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没有能发展到冲破封建制度的程度。
本文档为【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案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仙人指路88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1-10-14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