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先秦时期上课1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先秦时期上课1

举报
开通vip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先秦时期上课1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通史与断代史相对,指记述由远古到现代各时代历史的史书,以时间为主线,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一种记史方式。包括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通史复习复习说明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以时代特征为中心,串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事件。要求:同学按照计划事先做好相关基础知识的课前准备,课后及时巩固。资料:教材、教辅资料。目标:建立“时间廊”概念,准确理解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断限一、按社会形态划分: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

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先秦时期上课1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通史与断代史相对,指记述由远古到现代各时代历史的史书,以时间为主线,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一种记史方式。包括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通史复习复习说明主题:以时间为线索,以时代特征为中心,串联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事件。要求:同学按照计划事先做好相关基础知识的课前准备,课后及时巩固。资料:教材、教辅资料。目标:建立“时间廊”概念,准确理解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断限一、按社会形态划分: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1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二、按朝代划分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三代、春秋战国):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4、隋唐时期:581年——960年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60——1368年6、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鸦战前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古代步入近代)秦汉时期前221年春秋战国夏商西周原始社会先秦时期先秦时期,起于远古人类产生时期,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期间经历了原始时代、夏商西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1世纪课程链接必修一中国早期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选修《商鞅变法》考纲对应知识点政治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商鞅变法分封制;宗法制;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特点和作用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古代手工业的发展3.中国古代的商业铁犁牛耕;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形态;冶金业;陶瓷业。西周工商食官制度;春秋战国的商业。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字的起源与书画的发展3.中国古代的文学百家争鸣的背景、主要流派和意义;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发展。甲骨文、金文和篆文。《诗经》;屈原和《楚辞》。复习目标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公元前21世纪以前)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一)政治:禅让制(二)经济:原始农业农业的起源(1)原始农业的出现采集经济——植经济(2)种植结构:南稻、北粟(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4)土地制度:氏族公社公有制【阶段特征】1.政治上:国家产生,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确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经济上: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3.思想文化上: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中国文化奠定基础。关键词:奠基时期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朝代更替:夏:公元前21C--17C,起于启,亡于桀。商:公元前17C--11C年,起于汤,亡于纣。前14C,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西周:公元前11C--8C,起于武王,止于幽王。都城设于镐京(今陕西)。1、经济:(1)农业:①土地制度: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②生产方式:集体耕作(千耦其耘)③生产工具:耒耜(松土)耕作,石器为主,金(少)石并用;④生产技术:除草培土、施肥、治虫灭害;(精耕细作)⑤水利工程:(大禹治水),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2)手工业:①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冶铜。②商代养蚕缫丝,出现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西周妇工。③商朝发明原始瓷器。(3)商业:商代商业有了初步发展—流通骨贝、铜贝,西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2、政治:形成了以王权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内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2)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文化:①夏历,服务于农业生产②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商代甲骨文和金文;③礼乐制度(周代统治阶级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④舞蹈:夏商时期,产生了宫廷舞。王位世袭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进步)西周的分封制含义目的对象内容影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的对象鲁、燕、卫、晋、吴齐(姜)、秦(嬴),不过秦是西周灭亡才受封为诸侯。楚(颛顼之后)、宋(商汤之后)从《西周分封示意图》中能看出哪些问题?(1)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同姓子弟是分封的主体,大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2)地缘政治:同姓与异姓诸侯的封国交错在一起,用同姓诸侯来控制异姓诸侯,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之目的。(3)分封的诸侯国名成为今天的地名。如山东省称“齐鲁”或“鲁”,山西省简称“晋”等(1)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同姓子弟是分封的主体,大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2)地缘政治:同姓与异姓诸侯的封国交错在一起,用同姓诸侯来控制异姓诸侯,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之目的。(3)分封的诸侯国名成为今天的地名。如山东省称“齐鲁”或“鲁”,山西省简称“晋”等。从《西周分封示意图》中能看出哪些问题?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资料相关内容强调:影响和演变加强、扩大、扩散、形成、不足⑴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2).宗法制:⑵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②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⑶实质: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世卿世禄)(家国一体)资料上图示(4)影响积极:①有利于强化王权,保障贵族“世卿世禄”特权;②有利于家庭建设,凝聚宗族;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凝聚民族;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1.(2017全国卷一.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A2、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结合分封制的概况可知晋国、燕国、鲁国是姬姓封国。【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C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山东和山西的简称分别是鲁、晋,两者均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答案:C(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本题选择C项。3.礼乐制度⑴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⑵乐,就是音乐。①周礼维护了西周政治的安定,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礼制的形成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夏商两代往往宣称王即是神,用迷信来维护王权,而西周以周礼治国,神秘色彩减弱,人文主义萌芽,是一种进步,周礼也是儒家思想的源头。)②礼、乐的使用,限定在一定的社会范围之中,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⑶影响:4.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的关系互为表里BC1046BC771BC476BC475BC221西周春秋战国东周(BC770-BC256)周平王洛邑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第三阶段: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东周约公元前8C—3C)1、时间线索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东周进入战国时期(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2、春秋战国区别:春秋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原则遭到破坏,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各诸侯之间进行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管仲改革,“尊王攘夷”)、晋文公(城濮大战)、楚庄王(问鼎中原)、吴王阖闾(孙武)、越王勾践(勾践尝胆)。但此时战争规模不大,旧观念有一定的约束力。要区分改革属于那个时期的资料上内容战国兼并战争,战争规模变大,动荡剧烈、变革加快,旧观念完全丧失约束力,诸侯纷纷称王,“礼乐征伐自大夫出”。1、政治:(1)分封制崩溃(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大夫出);(2)诸侯争霸,大国兼并战争加快了统一的步伐;(3)各诸侯国的变法: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经济:土地公有(井田制)→土地私有●政治格局:诸侯分封→争霸·兼并●行政权力:宗法世袭→礼崩乐坏●社会关系:世袭→流动●文化学术:贵族→民间战国的变法运动变法的目的一些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主要诸侯国的变法公元前445年,魏国魏文侯即位。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在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③秦国变法的背景秦国偏居关中,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要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国诸侯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发愤图强,力求实现富国强兵。商鞅原名公孙殃,热衷于法家学说。此时,秦孝公到处招揽人才。卫殃投奔秦国,向秦孝公提出治国的主张,建议秦孝公进行变法改革,富国强兵。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殃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④秦国变法的措施第一,为增强经济实力,商鞅变法采用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措施:①“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型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栗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懒惰而陷入贫穷的,全家大小都要投入官府充当奴婢。③统一度量衡。颁布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度量衡器。第二,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在富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在当时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取得优势。①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巨爵的人中选用。人们按照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禁止和处罚私斗者②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规定,贵族没有立军功者,要剥夺其贵族身份。③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奖励告密,实行连坐法,一家犯法,其它各家都得举报,否则要受同样的惩罚,依此强化统治。普遍推行县制。秦国在春秋时已经设县。商鞅分全国为31县,由君主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④“燔诗书而明法令”。烧毁儒家思想。⑤此外,商鞅还在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进行了改革。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⑤秦国变法的影响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封邦建国(分封宗法)→中央集权世卿世禄→职业官僚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经济:土地公有(井田制)→土地私有●政治格局:诸侯分封→争霸·兼并●行政权力:宗法世袭→礼崩乐坏●社会关系:世袭→流动●文化学术:贵族→民间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2、经济:(1)农业: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形成,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耕地采用“垄作法”;②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原因和过程);③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④小农经济(含义、原因、特点、影响)小农经济:时间:春秋时期原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提高,使个体农耕成为可能土地私有制确立,农民拥有生产资料,提供了必要条件统治者提倡(如商鞅变法)生产目的:满足家庭需要和缴纳赋税主要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评价:积极:是封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封建国家政权长治久安的基础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利于经济发展农民与土地的稳固结合,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不足:规模小,实力弱,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和沉重的封建剥削(脆弱性)封闭性强,阻碍社会进步(2)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冶铸、纺织、漆器、造船成为主要手工业;(3)商业:私商的涌现打破了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3、思想:“百家争鸣”1).含义:百家,泛指,形容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代表阶层: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小生产者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2)、“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政治: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形成改革潮流,构成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经济:铁犁牛耕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瓦解,出现土地私有;为百家争鸣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士”阶层崛起和私人讲学的兴起,学术下移,为百家争鸣提供人才条件;思想:诸子百家针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不同讲解,互相辩论,形成不同流派;*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领域主要内容思想学说政治教育文化贡献△“仁”和“礼”和中庸思想;△推行德治: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实际问题。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言论被编纂为《论语》△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归纳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考点一:儒家1、孔子(春秋):提出“仁”和“礼”和“中庸”A、“仁”的思想——核心①含义:“仁者爱人。”②方法:“忠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层内容:a、爱自己的亲人;b、爱他人;c、统治者实行仁政(1)主要思想:③“仁”的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刑杀、节用爱民——政治主张对于普通人: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礼”的思想:①含义:②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b、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狭义:周礼(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仁”和“礼”的评价进步性: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抑制暴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可以说是古代社会和谐思想的典型,对提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局限性:仁是有差等的,即鲜明的阶级性。“克己复礼为仁”,他推崇周礼,礼是周的统治秩序,强调贵贱有序,比较消极。由此又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抑制了人的创造性的发展。C、中庸之道——选修《人物》P22①中庸的含义: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②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③中庸与仁礼的关系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②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④教学内容:——孔子整理“六经”(2)教育方面:选修《人物》P23—24(3)整理文献:《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的哲学观:“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思考:1.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在当时备受统治者的冷落?2.儒家思想后来又为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提示:1.孔子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在春秋末年奴隶制正在走向灭亡的背景下,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他的这一保守思想不可能受到普遍重视。2.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本身有进步性的一面,后经发展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对中国:①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统一);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③教育方面,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对世界: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归纳:孔子思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孔子思想人文主义精神“仁”“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关爱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教育平等的理念,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同:①生活背景相似(世风日下,道德沦丧)②重视教育传授③重道德修养④关注人与社会平民政治贵族政治异:①孔子:**维护君王统治**根本上是压制个性发展②苏格拉底:&&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个性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仁政:提出仁政民本:提出“民贵君轻”伦理观:性本善主要思想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孟子2、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荀子伦理观:性恶论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政治:重视礼,主张礼法并重(学习最高目标把握礼);主张“仁义”,君舟民水思想3、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儒家不受重视的原因:“仁”的主张不适应社会大变革和争霸战争的需要。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孔子孟子荀子时期仁的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仁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中期战国末期(吉林市高考模拟二模)“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这句话所体现的主张属于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但与题意不符;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答案选B。(2012·海南单科·T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领域主要内容思想学说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思想评价1.“道”是万物的本源:强调顺应自然(探讨宇宙本原);2.朴素辩证法: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小国寡民”,“因循自然、无为而治”1、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积极性:约束统治者暴政。消极性:认识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抱消极悲观态度。考点2、道家学派考点2、道家学派2、战国庄子--道家创始人哲学思想:①道最为最高准则,宣扬天道和自然无为②“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相同③“逍遥”: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态度④天与人“不相胜”,顺从自然。(与荀子相反)3.评价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美学等。(2011年浙江文综)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1、理论来源2、观点主张①法、术、势三派②道家思想3、作用及发展趋势:为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汉代后独立的学派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韩非子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郡县制)法治观:严酷法律,厉行赏罚;经济观: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考点3、法家学派法家---(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结合韩非思想分析为什么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受到统治者重视?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解析】故选B。此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内容,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君主权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2010年上海历史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做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解析】答案选D。具体分析如下:A儒家主张贵贱有序,强调“仁”,错误。B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错误。C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错误。D法家重视社会变革,主张重农抑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2012•山东卷]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墨子核心:兼爱(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节俭特点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政治主张:评价:代表小生产者利益考点4、墨家学派墨家学说一度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A.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B.农业、手工业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壮大C.墨家学说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D.墨子主张“非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战争B(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解析:答案选B。这是墨子的话。大体意思是“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这道题注意不要联系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错选A项。注意儒家所宣扬的“仁爱”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爱,不可能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儒家思想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哲学基础;法家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考点5、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影响(1)奠定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共同构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使中国思想文化具有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时俱进,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诸子百家分别持有哪些政治观点?他们都是哪些阶级的代表?儒家: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克己复礼”。“仁”,“礼”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仁义、法纪,“制天命而用之”道家:老子、庄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顺应自然,按自然法则做事。法家:韩非子:政治改革,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面向未来。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俭”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有: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代表小生产者的有: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诸子百家治理国家:儒家:仁政、德治道家:无为墨家:非攻、尚贤法家:法治、集权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百家争鸣4.科技文艺发展资料上内容(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发明的“司南”。(2)天文历法(3)文字(4)文学司南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发明的“司南”。5.文字·文学艺术成就文字:商朝出现甲骨文,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文学艺术:春秋:《诗经》收录西周到春秋中期诗歌,儒家经典,先秦史料来源,现实主义文学源头。战国:《离骚》,浪漫主义文学源头诸子散文音乐艺术:战国编钟。请结合史实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阶段特征。特征和总趋势:社会大变革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由分裂趋向于统一(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封建经济得到发展。(2)政治上;诸侯争霸(兼并),分封制宗法制解体,中央集权制在战国后期开始建立。社会由分裂趋向统一。(3)阶级关系上: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士、商人、手工业者、自耕农等阶层形成。(4)文化思想上:“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分析对比先秦时期的东西方文明。 项目春秋战国古代雅典文明类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制度文明政治制度 君主制 公民集体民主制政治活动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物质文明经济特色 农业发达 工商业发达经济思想 重农抑商 重视发展工商业精神文明思想发展 百家争鸣 人文精神起源训练设计1.观察夏朝世系示意图,获取的关于夏朝的最准确的信息是:A.实行分封制B.实行宗法制C.实行王位世袭D.实行禅让制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3.在大汶口文化的若干墓葬中,发掘出随葬大量陶器,如山东曲阜西夏侯一号墓随葬陶器119件。由此,某同学得出以下结论:曲阜境内出土了我国最早的陶器。A、材料充分,结论正确B、材料充分,结论不正确C、材料不充分,结论正确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正确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三哥(21岁)B、四哥(20岁,才华横溢)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4.先秦经典《尚书》中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C、由人民举荐政府官员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5.“(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慧王十年)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存在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现象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本文档为【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先秦时期上课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212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7-18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