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的联系

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的联系

举报
开通vip

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的联系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的联系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癔症型人格产生的原因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癔症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这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对于孩子表现出的癔症性人格,父母往往只当做是不成熟的表现而任其发展,需要提醒的是,癔症型人格障碍很可能是抑郁症等症状的...

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的联系
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的联系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性。癔症型人格产生的原因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表现出癔症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这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对于孩子表现出的癔症性人格,父母往往只当做是不成熟的表现而任其发展,需要提醒的是,癔症型人格障碍很可能是抑郁症等症状的前兆,因为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不能接受不完美的事物。癔症人格一般又被称作表演型人格障碍、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等,成因多归于父母溺爱孩子。目前对于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程度分类研究比较缺乏,是否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程度的癔症人格患者均与类似成因相关,还有待研究。一、癔症人格成因及其与抑郁症关联的研究现状经过医学的调查研究发现,有可能诱发癔症人格障碍的因素主要分为6类。①遗传因素:癔症型人格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即父母是癔症型人格,则其子女有一定遗传倾向,但对于这一点目前尚无定论②家庭婚恋因素:幼年时父母若过度溺爱、保护子女者,则易造成癔症型人格障碍。同时,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孩子,依赖性和暗示性会比较重,因此也有癔症易感性;另外,婚姻恋爱多次受挫的年轻女性易发此症,并以情感被动判断婚恋的好坏。③生理疾患因素:生理疾患引发的癔症型人格障碍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有三种:一是患有脑器质性病变或机械损伤;二是女性在痛经或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时,因生理因素出现此症并随周期改变;三是一般人群在体虚生病不适时或能量消耗大、饥寒感时偶尔也发作。④教育学习因素:文化闭塞、迷信重的地区癔症型精神障碍发病率较高;此外,缺少正规教育及文盲者、学历虽高,但不注重主动学习、全程学习或终身学习者易感染此症。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即所谓的“追星族”,这类易感人群不分学历高低,女性占多数。⑤社会职业因素:就业压力大或有职业倦怠的年轻女性易患癔症型精神障碍。⑥生活事件因素:癔症型精神障碍患者一般在面对急性的或强烈的人或物或事的暗示及刺激容易发作;二是患者童年时曾有精神紧张、恐惧不安或尴尬难堪的情境。癔症人格障碍产生的六大原因,长期以来,一般认为能够导致癔症人格障碍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且女性为多发群体。在我国癔症人格障碍的诊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中,只要症状符合下述项目的3项,即可诊断为有癔症型人格障碍倾向:1、表情夸张犹如演戏,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2、暗示性高,容易因他人想法而1动摇自己;3、以自我为中心,强求他人符合自己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责难别人或是愤怒;4、渴望表扬寻求同情,感情波动大;5、参加众多社交活动以寻求关注和刺激;6、为引起他人注意而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7、情感反应激烈且难以捉摸,过分感情用事,以个人情感判断好坏;8、口若悬河,加入幻想成分,缺少真实细节,难以核对[1]。如果是满足上述标准3、4项的患有轻微癔症人格障碍的人群,是否还是以女性为主,尚缺乏研究证实。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属完美主义者,且是由于过度在意他人看法而畏惧不完美,属消极完美主义。研究显示,在完美主义量表中完美主义及各维度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所在地、不同家庭类型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无显著差异[2]。来自父母情感上的温暖和积极的情绪、幸福感、积极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消极完美主义呈显著负相关。而父母拒绝、过度保护与积极情绪、幸福感呈负相关;但与焦虑、抑郁与消极完美主义呈正相关[3]。消极完美主义虽然只是癔症型人格障碍的一个表现,但其中显著的正相关与负相关性,也可以说明癔症人格障碍并非大多与来自父母的溺爱相关。至于癔症人格与抑郁症的关联,目前还缺乏研究,不过人格与抑郁症之间有很复杂的相关性,有许多的研究文献报道了人格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比如高阶人格中的神经质,低阶人格中的依赖、完美主义等均被证实与抑郁症有着密切关联。癔症人格具有神经质人格类型中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冲动、异变等多方面的表现,且其易受他人影响的特质与低阶人格因素中的依赖相挂钩,对他人要求苛刻、难以承受失败等特质又与完美主义人格类似。然而无论是神经质、依赖或是完美主义,都与抑郁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癔症人格与抑郁症也有或多或少的相关性。二、研究目的和方法1、研究目的一般来讲,癔症人格患者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保证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还有可能发生癔病症状,因为患者常不能知觉到自己的真正感情是怎样的。而且青少年时期,不加以调节,其症状只会加重。若说青少年癔症人格的形成是由于来自父母的溺爱等因素,那直至成年仍未摆脱癔症人格,是否其家庭因素不止于此,还是其个人因素,值得探究。对于孩子表现出的癔症性人格,父母往往只当做是不成熟的表现而任其发展,需要提醒的是,癔症型人格障碍很可能是抑郁症等症状的前兆,因为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不能接受不完美的事物,所以出现癔症的同时,亦要当心抑郁症发作危险。因此,为了人们能够在青少年时期消除癔症人格障碍,从其关系最紧密也是对此人格影响较重的家庭层面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为引起人们对此人格障碍的关注,阐述其与抑郁症的关联性亦不可少。2、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个案研究法。前期通过文献的调查研究,了解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联系的研2究现状等,对个案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进行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并且在现场收集数据,通过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得出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的联系。第一章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癔症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歇斯底里型人格等,对于癔症人格障碍的成因,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孩子的关爱、呵护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逞强好胜,从而爱表演、脾气急躁,形成癔症型人格障碍。溺爱真的就是癔症人格障碍产生的主要因素吗,癔症人格障碍的所有表现均与溺爱相关联吗,下面内容将对这些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展开探讨。1.1溺爱与过度保护溺爱和过度保护二者经常被混为一谈,虽说单提出来两个名词的时候,大家在心理上或许都有一个意识,就是二者还是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将它们等同了。将家长的过度保护、亲密的亲子关系与孩子的“娇气”、家长的“溺爱”混为一谈。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是我们用抽象的词汇“育儿”代替了实际行动上的“育儿”。1.1.1过度保护对癔症人格的影响当今社会是和谐社会,主张“以人为本”,注重生命健康权等,这种人文的关怀,促使很多父母坚信“安全第一”的理念,这虽然算是社会的进步,但由于家长都担心孩子,掌握不好尺度,走进“过度保护”的误区。父母总担心孩子会吃亏受伤,但凡有一点危险的活动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尝试。过度重视孩子的安全,虽然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孩子,但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弊端。所谓“过度保护”其实就是指家长拒绝孩子接触任何具有不确定因素的活动与事物,或者给孩子提供根本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让孩子身心无法健康发展,无法学会独自解决处理问题。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这样描述健康,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心理方面的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而“过度保护”只注重躯体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健康发展。过度保护对孩子自身成长的弊端助长癔症人格的滋生。、过度保护是对孩子的一种侵犯和忽略在每个家庭中,溺爱现象或许不是都符合,但过度保护的表现确是随处可见:饮食的安排、衣物玩具的选择、学习与运动的搭配甚至包括对孩子伙伴、游戏内容的限制等。家长以自己的意志施予孩子身上,而孩子的想法往往化为泡影。3在孩子慢慢成长过程中,开始对父母的作为产生逆反心理,变得任性胡闹,在学校不爱交往,还经常与其他人发生冲突,回家后抢着做事,又做不好,因此总是起急,而且拒绝家长的帮助。过度保护是对孩子成长要求的忽略,是对孩子心灵的侵犯,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剥夺了孩子成长以及精神独立的权利,让孩子活在家长的影子之下,万事都由家长安排并做好,等到孩子走出家后还会存在万事以自己为中心的错觉,爱表现自己,因为没有自己处理过事情而无自知之明,喜欢逞能,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不知所措,急躁不安。过度保护直接影响孩子出现癔症人格障碍的表现。、养成并增强孩子自卑感孩子无论在学校或是在外面受到一些小的伤害在所难免,如果一直被欺负,那适当教育他通过还击打击对方气焰也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对于一些在孩子眼中都无所谓的小伤痛而一再追问“谁欺负你了?”会给孩子心理暗示“我真被欺负了,但我却没任何反应,我这件事的处理又做错了”,会产生弱势心理,产生自卑感。家长这种教育方式等于间接否定孩子自己的解决方式,会使他觉得自己很没用,被人白白欺负却无从处理,从而否定自己的解决方法。孩子在幼时都会对父母存在崇拜心理再加上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会慢慢失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长大后非常容易受到他人想法的影响。3、对他人形成依赖,行为表现夸张来自家长的过度保护,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导致他认为一点点小灾小难也是了不得的事,大惊小怪,通过夸张的举动和表演引起他人的注意,以谋取同情和照顾。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直面困难,形成依赖心理,一旦遇到挫折便会不知所措、脾气暴躁。4、将孩子封闭起来,让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交际活动幼时与同伴的交往是孩子掌握交际技能,从而进行正常社会化的重要步骤,但是家长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重视,为避免孩子受到外界伤害,常常通过直接干预或者间接教育,减少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从而减少了孩子自己锻炼交际技能的实践活动,缩小孩子的活动范围和交往圈,使孩子变得孤僻离群,常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变得过于感性、好幻想,逐渐脱离现实,进而可能导致癔症人格障碍的出现,如果与外界沟通形成障碍,更会诱发抑郁症。许多研究证实,“过度保护型”教养风格会导致孩子心理畸形发展,以自我为中心、叛逆、能力弱、依赖性强,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差,由于常常被孤立起来,交往能力较差,以自我是非价值观判断事情对错,自己能力有限却苛求别人符合自己的标准,缺乏合作精神以及竞争的能力,所以社会适应性弱,可能形成孤僻冷漠的抑郁倾向。被保护起的孩子在家中只是一个人,进入外界后仍然渴望得到关注,一旦遭到拒绝,抗挫能力弱,易形成自卑感。易受到他人看法的影响却又不懂得尊重他人看法,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与癔症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直接关系。1.1.2溺爱与过度保护对于癔症人格影响的区别溺爱通常指父母(尤指母亲)庇护孩子,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不让孩子受一点罪、受一点委屈,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他们无时无刻、无代价的爱同时也妨碍了孩子尝试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但要明确一点,溺爱含有过度保护的成分,却不同于过度保护,因为溺爱要有关怀和爱,但过度保护有可能只是父母拒绝让孩子同外界接触,不一定具有过度的呵护和关爱,亦或许存4在与之相反的严苛的管教。换句话说,有溺爱,一定会有过度保护存在,存在过度保护却不一定是溺爱,甚至会与之相反。提到影响癔症人格障碍的家庭因素就不得不提到亲子关系,溺爱与过度保护属于不同的亲子类型。干涉型(过度保护型),主要有三大表现方式:一、家长常常为子女过分担忧和不安;二、无时无刻、全方位地包办替代,家长对子女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业、健康、交友甚至未来前途有过多的担忧与不安,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分的负责,给予过度限制与保护;三、对孩子严加控制,家长不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忽视孩子成长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倾向,迫使孩子完全服从家长的要求跟标准做事,把家长的意志移植于孩子身上。在干涉型亲子关系中,往往具有至少一位较为强势的家长。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观点,如果家长对孩子时时过度保护,孩子没有了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有追求和目标。溺爱型,家长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任何条件都无条件接受,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无论孩子做的是否正确都要为其争辩。危害:在这种亲子关系类别中孩子已习惯于高人一筹、以自我为中心,易形成任性自私、不讲礼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此类人又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他人,所以难以交到朋友,逐渐孤僻离群,遇到不如意便容易引起其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无论是溺爱与过度保护的词义区别抑或是亲子关系类别的不同,都可看出二者及其相似,却又存在能够区分二者的根本差异——溺爱中存在过度保护中不一定存在的过度宠爱。从前文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得知过度保护与癔症型人格障碍有必然的联系,那么溺爱与癔症型人格的关系又如何呢?在溺爱型亲子关系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条件均无条件接受,如果孩子提出要自己选择伙伴、自己选择游戏方式、自己学习等独立性的要求想必也会被接纳,也就是说宠爱的因素已盖过了过度保护。这样一来,溺爱中过度保护的成分就淡了许多,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引起癔症人格的出现呢?过度宠爱吗?宠爱是来自父母情感上的温暖,它和积极的情绪、幸福感、积极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消极完美主义呈显著负相关。而癔症型人格障碍是由于过度在意他人看法而畏惧不完美,属消极完美主义,就在完美主义这一方面过度宠爱这一因素就与癔症人格是截然无联系的。那么如果是溺爱中既存在过度的宠爱与保护呢?也就是说孩子并未提出任何独立性的要求,自然而然会被家长默认地保护起来,一切都由家长安排,再加上“掌上明珠”式的疼爱,依赖、自我中心、好幻想等等癔症人格的表现会更加凸显,孩子成年后这些症状仍不会消退,步入社会后一旦遭遇不如意易发生反社会行为,癔症型人格障碍也易达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标准,尤指男性。癔症人格与反社会人格虽然存在一定重叠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癔症人格是不会有反社会行为出现的。可见溺爱对于癔症型人格障碍的影响有一定限度。1.2癔症人格障碍的各种表现与家庭因素的联系、以自我为中心、表演型人格、喜欢过度参加社交活动以获取关注孩子在家中受到过度保护,被家长无时无刻地注意着,生怕发生危险,以至于即便到了外界,孩子仍有一种被人关注的错觉,认为自己是主角,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在外面并不像在家中那样受到瞩目时,就会感到失落并通过各种方式以5谋取他人的注意,从而形成这类癔症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依赖性强、受他人暗示性强家长对孩子时时过度保护,孩子没有了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有追求和目标。这种过度保护是富有侵略性的,凡事皆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剥夺孩子遇事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渐渐不相信自己的决策,形成自卑意识与依赖性。、过于感性,喜欢以自己的喜好评判是非,好幻想,口若悬河在孩子幼时,家长对于孩子的伙伴以及游戏活动过度限制导致其交往范围的减小,长此以往孩子与外界的沟通减少,形成孤立的自我空间,常常活在自己的空间中以致渐渐与现实脱离,变得好幻想,过于理想主义,说出的话也缺乏真实性,由于常常被家长捧在手心,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标准是最正确的,不易接受他人的建议或劝告,且用严苛的标准要求他人做到完美。通过对癔症型人格障碍的各类表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溺爱确实会影响癔症人格的产生,但并不具有直接关联,因为并不是所有癔症人格的表现均指向家长的溺爱,真正与癔症人格有直接关系的是过度保护。1.3小结溺爱与过度保护这两个概念相近却有实质的区分,经常被拿来混用,但是两者只在特定条件下才具有交集,即溺爱涵盖过度保护的成分,通常情况下二者不仅存在差异,甚至还会对癔症人格的形成产生相反的影响。如果由溺爱而对孩子放任,甚至还会使孩子变得非常独立,自主性变强,这与过度保护导致的依赖性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就癔症人格所表现的完美主义而言,溺爱中包含的父母的温暖和爱,其与癔症人格的消极完美主义是呈负相关的,而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才是与消极完美主义呈正相关。综上,可得出结论,溺爱只有在包含过度保护的成分的情况下才与癔症型人格障碍具有一定联系,而过度保护才是癔症人格形成的真正家庭因素。第二章癔症人格障碍与抑郁症的关联2.1人格因素与抑郁症的联系人格和抑郁症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4][5]。就概念而言,人格与抑郁症之间存在4种关系模型,一为易感性模型,即是由个体人格因素让他容易患抑郁症;二为疾病形成模型,即个体人格因素影响抑郁症的表现,如同样是抑郁症,但外倾与内倾的人表现出的症状却不尽相同;三为并发症模型,也称“伤疤”模型,即是由抑郁症导致个体人格改变,个体人格障碍是抑郁症的“伤疤”;四为光谱模型,也称连续体模型,即存在一个潜在过程导致个体抑郁症与人格问题同时或者接连产生。研究显示,在个体抑郁症和人格间关系中,这四种模型可能单独或者同时存在,换句话讲,可能有一种或多种模型。下面就来阐述几种与癔症人格相关的人格因素和抑郁症的关系。2.1.1高阶人格神经质是较主要的高阶人格维度,已有许多临床样本研究与大量材料样本证6实这一点,埃森克用神经质来描述人格其中的一个维度但并未提出其与精神疾病存在任何必然联系,取而代之的,是借用这个术语来描述人格类型之中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易激动、易变、冲动、乐观等等一类特质的综合。它具有概括性与普遍性。研究证实,高神经质的人往往倾向于体验更多的负面情绪。神经质与抑郁症间的联系:研究表明神经质和抑郁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有很多对抑郁症病人追踪研究的案例显示:抑郁症患者要比控制组具有更高的神经质得分,抑郁症的恢复和神经质得分逐渐降低相关,慢性或者持续性抑郁和神经质得分持续上升相关(光谱模型);患者在抑郁症期间的高神经质得分意味着将会有较差的预后,反应性抑郁症要比内生性抑郁症患者具备更高的神经质得分(疾病形成模型);并且在发病前的测试显示后来患抑郁症的人较之正常人具有更高的神经质得分,即病发前较高的神经质得分预示以后抑郁症发病(易感模型)。ylor&Mclean考察了抑郁症的预后和神经质间的联系,结果发现,不管用什么治疗手段,比如心理、放松、行为、阿米替林治疗等,神经质高分者的预后都很差。对抑郁症与神经质之间的关系的遗传学研究也有利地证实了抑郁症与神经质的相关性:Kendlereta对1733对双胞胎姐妹(全国样本)做了一个纵向的研究,令被试者完成两次神经质评估,再面谈两次,时间间隔为14个月。调查结果显示:神经质对于终身以及一年后的抑郁症病发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预测指标(易感模型);在两次神经质评估间的抑郁症发病提升了神经质得分(“伤疤效应”);在第二次评估时抑郁症的发作会提升神经质得分(光谱效应);抑郁症和神经质间的关联性有70%应该归因于二者共享的遗传学上的危险因素即他们是一个光谱模型(光谱效应),有10%的抑郁症会增加神经质得分(“伤疤效应”)。虽然以上研究显示神经质这个人各维度和抑郁症存在紧密联系,但在这些研究中尚存在明显不足:一、在众多研究中用到的对神经质这一人各维度的测量法只是一种陈述性的,只是明显反映了现有的抑郁与焦虑的症状,却不是长期稳定存在的人格;二、神经质是一个较高阶的、概括性强的人格维度,目前尚缺乏研究找出抑郁症与神经质所包括的特质之间真正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2.1.2低阶人格一、依赖许多人认为依赖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之一。Hirehfeld等人以为人际依赖是一种需要与其他人沟通、相处,依靠他人的想法、信条、感觉与行为的情结,所以他编制了关于人际依赖的问卷,包括三个分量表:情感依赖他人(ERA)、缺乏社会自信(LSC)和固执己见(AaSSertionofautonomy)。研究显示,抑郁症在IDI测量上的效果显著,抑郁症患者康复后明显ERA与LSC得分下降,但仍比正常人要高(“伤疤效应”)。用IDI做的前晗性的研究表明,在抑郁症高危人群(亲属中有抑郁患者)中,依赖性得分高可以作为预测抑郁症病发的依据(易感效应)。有研究发现人际依赖的得分高不单单与和抑郁症相关,而且与焦虑症、社交恐怖症等存在联系,这些关联性不具显著差异,也没有任何研究证实人际依赖会影响抑郁症的表现(疾病形成模型)。此外,还有人提出抑郁症与依赖是双向关系,较高的人际依赖是一个抑郁症的易感因素,同时抑郁症也会增加个体人际依赖性。二、依赖与自责Ennsetal(1997)认为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不只依赖一个,还应包含自责。通过7与常人的对比研究发现:1.抑郁症患者较之控制组有更多依赖性与自责成分;2.在抑郁症病发时期依赖和自责水平与临床状态相关;3.抑郁症康复后短期内,比控制组仍存在较高依赖与自责得分,大概六个月后才达到正常人水准;4.自责的得分影响抑郁症的严重水平;5.依赖与自责得分较高的抑郁症病人,其症状往往难以恢复。曾有人将抑郁症与惊恐障碍做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依赖得分相差无几,但抑郁症的自责得分要高于惊恐障碍。Beck等人认为依赖与自责和抑郁症表达方式也存在相关性,依赖性得分高的人抑郁症主要表现为神经症性还有反应性抑郁,但自责得分高的患者则倾向于内生性抑郁。三、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也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之一[6]。理论上的解释认为完美主义者的完美性标准提升了其知觉失败的频率并扩大了范围,所以容易诱发抑郁症。Hewitt&Flett将完美主义划分成两个维度:朝向自我与朝向别人的完美主义。通过焦虑症和常人的对照实验发现,完美主义和抑郁症具有特定联系。与其他两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自我朝向的完美主义得分很高,而在朝向别人的完美主义得分方面,抑郁症组与焦虑症组都要高于常人。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较高水平的朝向自我的完美主义也许特定于抑郁症,朝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则与各种适应症相关。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作出预测。目前对于完美主义这个特质的研究刚刚开展,因此对于其与抑郁症的关系的研究尚缺乏研究证实。2.2癔症人格与抑郁症的联系据人格因素与抑郁症联系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次元人格因素方面存在焦虑水平高,经常对人或事感到不满,性格内向且胆小,情绪困扰,遇事优柔寡断、依赖性强,心理健康水平差,难有成就、有想象力因而具有一定水平的创造力但却只有较低的适应力等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敏感、容易受环境支配、具有依赖性、胆小畏缩、自信心不强等人格特征的人群。由此可见,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将会是很大的抑郁症潜伏人群。癔症人格具有神经质人格类型中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冲动、异变等多方面的表现,且其易受他人影响的特质与低阶人格因素中的依赖相挂钩,对他人要求苛刻、难以承受失败等特质又与完美主义人格类似。然而无论是神经质、依赖或是完美主义,都与抑郁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癔症人格与抑郁症也有或多或少的相关性。第三章调查结果及结论3.1调查研究结果选取5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其中男生23名,女生27名。调查结果如下:在家庭中存在溺爱现象的男生13人,女生15人,在这28人中,具备癔症人格表现的男生5人,女生8人;在家庭中存在父母过度保护现象的男生18名,女生21名,具备癔症人格表现的男生13名,女生17人,在这39人中且存在家庭溺爱现象的,男生8人,女生11人,具备癔症人格表现的,男生7人,女生11人;在这50人中,具备癔症人格3项症状表现以上的共计33人,其中有24人同时具有或轻或重的抑郁症表现。8调查数据并不能反映出溺爱与癔症型人格障碍的关联性,但却显示出过度保护与癔症人格存在紧密联系,且只有存在过度保护下的溺爱才真正与癔症人格存在联系。调查数据还显示出癔症型人格障碍与抑郁症的相关性。3.2结论影响癔症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于家长对于子女的过度保护,且有别于溺爱的是,在这种保护之下,孩子并非是随心所欲的,其行动甚至想法均受到家长意志的支配和干涉,长此以往,易生依赖感、自卑感,且自私、好幻想、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癔症型人格障碍,由于家庭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即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逐渐成熟,但如果家长观念不改,且孩子未接受任何形式的心理疏导,很难自我治愈,而且随着成长,接触的外界范围扩大,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孩子来说,沟通能力弱,遇到的挫折增加,自卑感加强,渴望得到关注却不能如愿,只好夸大事实,加入幻想成分,表演型加强,从而使癔症人格不但没有减弱之势,反而会得到强化。青少年、成年人携带癔症型人格障碍在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中,眼高手低,幻想的完美生活被现实摧残殆尽,癔症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能力有限却又是完美主义者,本就抗挫能力弱,这样一来便容易产生焦虑等多种适应障碍,由于癔症人格的人格特征诸如依赖、神经质、完美主义等均与抑郁症存在联系,若不及时调节心态,容易诱发抑郁症。基于癔症型人格障碍具有如此严重后果,且与幼时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应从源头减少这种人格障碍的出现率,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投入更多的心思与爱,而不是简单地替孩子安排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想孩子所想”而不是“替孩子想”,在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孩子真正的兴趣,让孩子自然成长才能健康成长。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大部分均将癔症人格的成因归结于溺爱,但溺爱只有在包含过度保护成分的前提下才会与癔症人格存在联系,而且有时溺爱与过度保护还会对癔症人格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可见当前对此的研究尚存在缺陷与不足,但要明确的是癔症型人格障碍确与抑郁症存在相关性,其发展后果是严重的,应引起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1910
本文档为【癔症人格的家庭因素以及与抑郁症的联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21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9-18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