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汇集藕益大师关于占察的法语

汇集藕益大师关于占察的法语

举报
开通vip

汇集藕益大师关于占察的法语 《藕益大师占察法语》 说明:汇集弘化社版《藕益大师全集》中,大师关于占察的所有法语。因时间有限,采用搜 索的方式进行,若有遗珠,恳请增补。拜谢。 1、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 2、占察善恶业报经疏 3、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 4、《阅藏知津》 【占察善恶业报经 二卷 出六根聚经中 南诗北景。隋外国沙门菩提登译。婆伽婆住耆闍掘 山。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说甚深根聚法门。坚净信菩萨。为末世众生请问方便。佛令转问 地藏菩萨。地藏为示三种轮相。占察三世善恶业报。兼示忏悔之法。次示一实境界。二种观 道。及示善巧说法。安慰怯弱。离...

汇集藕益大师关于占察的法语
《藕益大师占察法语》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汇集弘化社版《藕益大师全集》中,大师关于占察的所有法语。因时间有限,采用搜 索的方式进行,若有遗珠,恳请增补。拜谢。 1、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 2、占察善恶业报经疏 3、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 4、《阅藏知津》 【占察善恶业报经 二卷 出六根聚经中 南诗北景。隋外国沙门菩提登译。婆伽婆住耆闍掘 山。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说甚深根聚法门。坚净信菩萨。为末世众生请问方便。佛令转问 地藏菩萨。地藏为示三种轮相。占察三世善恶业报。兼示忏悔之法。次示一实境界。二种观 道。及示善巧说法。安慰怯弱。离相违过。此诚末世救病神丹。不可不急流通。僭述玄疏。 及行法。以公同志。】 5、《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称赞功德之名。上来已详言矣。)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耶)。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 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 说。” 此经独诠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故闻者皆为诸佛护念。又闻经受持。 即执持名号。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故。问。但闻诸佛名。而未持经。亦得护念不退耶。答。 此义有局有通。占察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 不得广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 佛名。此亦应尔。故须闻已执持至一心不乱。方为闻诸佛名。蒙诸佛护念。此局义也。通义 者。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故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 皆成缘种。况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苟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然据金刚 三论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位在别地圆住。盖约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护念。今仗他力。故相 似位即蒙护念。乃至相似位以还。亦皆有通护念之义。下至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性有资发力。 亦得远因终不退也。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即大乘果觉也。圆 三不退。乃一生成佛异名。故劝身子等皆当信受。闻名功德如此。释迦及十方诸佛同所宣说。 可不信乎。初劝信流通竟。】 6、《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 【三、一法异名者。先会此经异名。次会他经异名。此经异名者。祇此自心现量第一义境界。 亦名自觉圣智境界。亦名真识。亦名真相识。亦名如来自到境界。亦名无所有佛地无生。亦 名海浪藏识境界法身。亦名如来不可思议所行境界。亦名常住法身。亦名自觉圣究竟差别相。 亦名常不思议。亦名如来藏自性清净。亦名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 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亦名无我如来之藏。亦名如来禅。亦名一乘。亦名 出世间上上无漏界。亦名佛之知觉。亦名佛自得法。亦名本住法。如是等种种名字。皆是一 体异名。如以众指。共指一月也。他经异名者。华严经名为法界。维摩经名为不可思议解脱。 大般若经名为一切种智。金光明经名为法性。大佛顶经名为如来藏妙真如性。占察经名为一 实境界。法华经名为诸法实相。大涅槃经名为三德秘藏。梵网经名为本源心地。乃至诸经论 中。各有多名所谓大圆镜智。庵摩罗识。中实理心。正徧知海。大寂灭海。大涅槃天。如天 帝释。有千名字。如诸世尊。一一世界。各有十千名字。经体亦尔。并须寻名而悟体也。】 7、《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阁笔后序》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 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 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殆无虚日。易三地而稿始脱。嗟嗟。梵网。 佛顶。唯识。法华。占察。毗尼诸述。何其顺且易。楞伽一疏。何其逆且难也。得无自觉圣 智法门。正破末世流弊。有以激波旬之怒耶。然波旬能俾予席不暇暖。而不能挠予襟期。亦 不能阻予笔阵。则予必当化彼波旬。同成佛道。维摩所谓邪魔外道。皆吾侍者。岂不信哉。 予愧为虚名所误。犯达磨明道而不行道之记。然犹愈于说道而不明道也。贤达苟能因语入义。 如灯照色。庶不负予损己利人之苦心耳。今而后。仗三宝力。更成阅藏知津。法海观澜。及 圆觉。维摩。起信诸疏。圆满莲花因行。则此生无遗憾矣。蕅益旭识于蕅花洲。】 8、《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二五七》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 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文有四意。一格量本。二问。三答。四正格量也。格量本中。共举四多。六十二亿恒沙。是 福田多。受持。是持名多。尽形。是时节多。饮食等四事供养。是种子多。以此四多爲格量 本也。问答可知。正格量中。还举四少以格四多。但一观世音。则福田少。持名亦少。乃至 一时。则时少。礼拜供养。不言四事。则种子少。而功德正等无异。良由真如实际。一多无 性。本自平等故也。观音证此实际故。一则非一。与多正等。六十二亿证此实际故。多则非 多。与一正等。一中解无量。故说六十二亿。无量中解一。故说观世音耳。占察经云。能闻 我名者。即为闻十方佛名。亦是此意。】 9、《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三》 【取相忏者。所谓日夜六时诵重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 期。此须十科行道。备极精诚。仍复内资理观。外假坛仪。凡法华方等大悲占察等一切行法。 皆属取相忏摄。能灭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灭七逆罪。使重报轻受。但不云使得戒耳。】 10、《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六》 【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鬬。军阵兵将劫贼等鬬。亦不得 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呌妓乐之声。不得樗蒲。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 毱。掷石投壼。牵道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鉢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 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恶心者。明非见机益物。直是邪思邪觉也。共列五事。一鬬诤。二娱乐。贝者。螺也。七弦 为琴。二十五弦为瑟。筝者。竹身。十三弦。箜篌者。竹身。二十四弦。三杂戏。樗蒲。即 今赙钱。波罗塞戏。即今象棋。弹棋者。汉宫人粧奁戏。六博。即今双陆。拍毱。即今踢毬。 掷石投壶者。古用石。今用矢。牵道八道行城者。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戏也。四 卜筮。爪镜。即圆光法。蓍草。即是易卦。杨枝。即樟柳神。鉢盂。即搅水碗法。髑髅。即 耳报法。五使命。此五皆属邪业。盗贼使命。性遮两业。馀惟遮罪。随事结轻。又戒本经云。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远行 疲极。若为断彼故。起欲方便。摄受对治。性利烦恼更数数起。可此戒兼摄。出家五众全犯。 在家供养三宝。得作妓乐。出家不得自作。亦听使白衣作。又投壶本于礼记。蓍龟本于易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 在家亦应无犯。大小俱制。开遮者。或见机益物等。又出家人欲决疑虑。自有圆觉经拈取标 记法。占察经掷三轮相法。及大灌顶经梵天神策百首。可依用之。果报者。观则妨废正道。 失二世利。不观则离诸掉悔。定慧易生。观解者。除不思议妙观。皆名邪觉。忏悔者。事邪。 作法。理邪。一心无生。修证者。三果无事邪。别地圆住无理邪。性恶者。历三性观察。徧 觉一切邪业中实相。】 11、《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笺要》 【“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杀。是人即失 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 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虽为身命。举重以况轻也。为身命尚不应杀。况余事耶。乃至蚁子。举轻以况重也。蚁子至 微尚不应为身命杀。况他物乎。若准五戒相经。则杀人犯不可悔。即失优婆塞戒。杀非人犯 中可悔。杀畜生犯下可悔不名失戒。悔则犯戒罪灭性罪不灭。不悔则虽犯小罪亦堕三涂。细 玩今文似杀蚁子亦即失戒。应更分别。若但受三归或受盗等一分二分戒者。宜依五戒相经结 判轻重。若正受此一分杀戒。或兼余分或受满分者。则依此经结判也。暖法者。内凡四善根 之初位。从四念处观发得相似智慧。得善有漏五阴伏见思惑。如钻火先觉暖相故名暖位。依 于净戒而修念处。由四正勤修如意足。方得暖法。乃至世第一法而阶无漏。若破净戒一切念 处慧等悉不成就。如树无根不发芽茎。如屋无基不立堂构也。所受无作戒品清净道器今已毁 坏故名破戒。譬如死尸无复香气故名爲臭。堕在下贱种姓故名爲旃陀罗。远清淨道故名爲垢。 难得解脱故名为结。问。倘能无覆藏心。诚恳发露通忏悔否。若通忏悔法式云何。答。本经 无忏悔法。设欲忏悔须依梵网或依方等及观虚空藏占察经等。诸大乘法随用一法毕志行持心 极殷重事极恳到乃克有济。殊非可草率也。下五例知。】 12、《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六》 【“其初学菩萨。虽修行信心。以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或为魔邪所恼。或为世务所 缠。或为种种病缘之所逼迫。如是等事。为难非一。令其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 进。昼夜六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无 有休息。令恶障消灭。善根增长。” 此即普贤十大愿王。亦即占察经中地藏大士所示忏法。亦即法华方等诸三昧中十科行道法也。 言十愿者。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次第小异。 并皆可知。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即今劝请所摄。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即今发愿 所摄。十普皆回向。即今回向无上菩提也。言十科者。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乃至十坐禅等。 诸三昧仪。开合不同。详略有异。此未暇述。惟供养赞叹礼拜。必具有之。而忏悔已下五事。 合为一科。总名五悔。谓忏悔能灭业障。劝请能灭魔障。随喜灭嫉妒障。回向能灭著二边障。 发愿能灭多退忘障。故名五悔也。既云六时行道。必须理事并资。方克有济。慎勿师心苟简。 尤勿借此邀利邀名。庶令恶业障消。善根增长耳。问。若人已被魔邪所恼。世务所缠。病缘 所逼。如何得修此胜行耶。答。此中文意。原是劝使及时精进。勿令魔邪世务病缘得其便耳。 然设被魔邪所恼。若能依法精进。则魔事必除。设被世务所缠。即须拨遣世务。修此精进。 设被病缘所逼。亦须不惜身命。修此精进。如慈云大师。忍苦修行请观音忏。不惟除病。兼 获胜辩。芳轨具存。诚可依用。又设大病伏枕。不能起坐。亦有觉意三昧。良可进修。或复 即于卧时。运想修行此供养等。昼夜六时。存心不懈。如念佛直指所示涉事兼修之法。病中 亦可淮用。必能灭障增长善根。又或依下文专念阿弥陀佛。亦得解脱也。四释精进门竟。】 13、《净信堂初集卷一》 【续持回向偈▲ (壬申正月初八日) 稽首善逝尊。无上显密藏。三乘贤圣众。地藏大慈者。我以大菩提。最初清净心。普为诸恩 有。持灭定业咒。始以七种愿。同匡正法轮。三百二十万。先已得圆满。次为诸善友。续持 四十八。各别为回向。令灭诸定业。愿诸善友众。怨亲及平等。随其本住位。得悟解脱门。 若有禅思士。善入诸三昧。不起增上慢。恒修胜法忍。若有诵持经。深达真义理。如说得修 行。开导诸含识。若有营众福。资具悉随心。因果无迷昧。庄严无上乘。若有住净戒。转复 增明净。为人天导师。三轮化一切。若有戒已污。速得归真淨。轻重等金刚。浮囊无少洩。 若有未住戒。速发增上心。誓秉佛威仪。尊重正法教。若有毁重禁。愿令发深惭。拔除罪犯 根。速达无生理。我今然香主。供养三宝尊。亦供地藏王。文殊及徧吉。观音大势至。药王 药上尊。虚空藏金刚。弥勒千大士。迦叶优波离。阿难闻持最。马鸣及龙树。无著与天亲。 达磨南岳思。智者清凉观。玄奘及宣律。慈云并四明。永明大导师。达观憨山祖。莲池及妙 峰。皆悉同供养。愿智旭比丘。及法界含识。灭除一切业。重兴正法轮。毗尼日昭揭。义天 净无云。塔庙悉兴崇。举世恒瞻仰。隳诸蔑戾车。毕入如来地。又然香三主。悔三业诸恶。 从今誓永断。起无作善根。敬依占察经。掷轮决疑惑。亦以此妙法。流通益世间。若我夙善 根。应作释迦臣。及为地藏尊。菩萨阐提业。愿示吉祥轮。令我心安隐。我誓以身心。奉上 地藏主。随于刹尘劫。永处众苦中。普代众生苦。令得先成佛。劫石或可移。此愿终不改。 惟愿大威神。哀愍恒摄受。一切获随心。不退菩提种。我所修福业。忏悔发弘愿。种种胜善 根。体性同法界。一一皆回向。普施诸含识。悉愿证真常。同归寂光土。】 14、《净信堂初集卷二》 【礼净土忏香文▲ (八月二十九日) 敬礼能仁无量寿。二土法宝教。行理观音势至海众僧。无边三宝咸加护。弟子智旭。与法界 众生。迷真起妄。背觉合尘。惑业无穷。苦果不息。无始至今。从未觉悟。虽逢出要。罔识 进趣。由是往还六道。没溺三涂。广造恶因。备婴剧苦。今以夙时微善。获遇真乘。无奈染 习偏强。净功莫克。违岀家之初志。负佛祖之深慈。扼腕论心。惭天愧地。爰立胜志。七日 为期。修行淨土忏仪。愿成念佛三昧。六时行道。一意持名。叩佛圆悲。必垂妙应。然臂香 三主。供二土三宝。愿我三心圆发。三障顿除。获三聚之净戒。悟三德之秘门。超三界而横 截。冠三辈而高登。又复然香十四主。拈十四种。一者为决行藏。有其四事。二者为定占察。 行法之时。有其三种。三乃至十。为定占察行仪之法。共有八事。十一者为决金光明忏之事。 有其三种。十二者为定诵持灭定业时。有其七种。十三者为决般舟三昧之事。有其五种。十 四者为定注经前后缓急。有十八种。是中详悉。佛自见知。愿赐洪慈。除我疑惑。令我安心 办道。魔障不侵。种种施为。咸能称意。悉为净土之因。悉趣净土之果。伏愿。分毫之善。 等施含生。称法性以无穷。乘愿轮而自在。见闻随喜。恶灭善生。契会寂光。同归常乐。灭 地狱之苦轮。除畜生之怖畏。疗饿鬼之饥虚。息修罗之忿诤。摧魔外之邪幢。醒仙神之迷执。 止人道之散风。竭欲天之爱水。开禅味之幽关。破无色之沉寂。乃至声闻缘觉。发起大悲之 心。大士圣贤。圆证法身之德。尽法界虚空界一切有情。无一不生极乐。而极乐不增。尽法 界虚空界一切微尘。无一不现极乐。而极乐不减。彻悟无生之理。而炽然往生。了知不去之 心。而确然求去。大阐弥陀法化。广破笼侗邪宗。深符释迦愿轮。力挽支离浅学。僧轮再转。 法日重晖。净四土于一心。度五浊于九品。虚空可殒。我愿不灰。愿佛法僧。证明摄受。】 15、《净信堂初集卷五》 【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 佛法无量。净土为归。净土五门。忏悔为最。戒杀全同体之悲。放生充慈善之力。此皆无上 医王。深鉴众生烦恼。重病设此妙药。故如法修行。无不得解脱者。但必谛信如来诚谛之语。 而不自信己意。乃克有济。如病者随良医教。应食者食。应忌者忌。则病无大小。悉堪疗治。 或率意任情。爽口者敢。苦口者吐。虽耆婆复生。亦无如之何矣。何以言之。净土法门。原 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无有休息。故藉弥陀胜愿。为吾人增上缘因。 其所谓净土者。则有寂光净。实报净。方便净。同居净。而方便以上三种净土。非断惑者不 能生。还同竖岀三界之义。故特指西方安养同居净土。以为送想标心之地。使利根者。即此 而顿净四土。钝根者。亦依此而先脱苦轮。斯诚简易直捷法门。然亦实非草草。弥陀经云。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一日乃至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观一心 不乱之语。纵未断惑。可不伏惑耶。倘娑婆事业。在在牵系。遇五欲时。如胶如漆。遇逆缘 时。结恨怀冤而欲命终弥陀接引。此决不可得之数也。又观经云。逆恶之人。临终十念。皆 得往生。观临终十念之语。必有深远善根。今日中浩浩逆顺境缘现时。便不复有正念。何况 梦中。梦中尚无一念。何况临终。且临终苦相现时。止藉善友提撕之力。今青天白日。尚不 能于明师良友真实格言信受奉行。当临终时。安能保得善友现前。设令现前开示。而神识昏 迷。复安能保其信解。此又决不可得之数也。至于五悔法门。本为众生无知造罪。无可奈何。 今教以发露披忱。修来改往。故曰。忏者。稽颡求哀。悔者。誓不更造。试观逆顺十心。何 等痛切恳到。殊非可视为悠悠泛泛者。兼以四法助成此行。劝请以灭谤法魔障。随喜以灭嫉 妒重障。回向灭悭贪著三有障。发愿灭退失喜忘误障。更有作法取相无生三种忏义。作法。 则依律所说。对首忏悔。取相。则严净道场。专求感应。无生。则深观实相。断烦恼源。倘 旋忏旋犯。作法之所不许。既不能依律作法。必不能招贤感圣。既不能获睹圣贤一色一相。 又何能顿证圣贤清净法身。故三种法前前不兼后。而能通后。后后必具前。而不废前也。由 此观之。净土法门。药也。娑婆爱嗔。忌也。五悔法门。药也。不断相续。忌也。甫服其药 又触其忌。可乎。故慈云大师合此二种妙巧方便。述为往生忏仪而明方便法。中则云。行人 各有无始恶习。速求舍离。乃至勿使行法唐丧。其功药忌昭然。亦可思矣。而或者谓。若闻 白毫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闻一佛二菩萨名。能灭无数劫罪。岂现前恶法所能较敌。 噫。误矣。独不观占察经耶。经称。地藏菩萨大悲愿力。诸大菩萨皆不能及。救苦之心。更 为恳切。而其言曰。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 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故。盖杂乱则无定。不与奢摩他相应。垢则无慧。不与毗婆 舍那相应。不与此二妙观相应。则不知地藏法身与诸佛法身。自己法身无二无别。故不名为 闻也。智者大师释十六观经题。必约三德秘藏。释法华经题。乃以九旬谈妙。故曰。若闻首 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所解释安获无量功德。今杂乱垢心。闻犹不闻。仅仅种 一最远缘因。而现行烦恼正自炽然不息。欲以此而脱苦轮。不啻以杯水救车薪之火也。逮临 终无验。翻疑佛法不灵。。自误误他。堕谤法罪。如服药食忌。反致丧身。遂谓医王杀人。 颠倒至此极矣。独放生一事。捐所爱资财。以赎彼命。弊端略少。然或重视大形。于微细蛆 虫边。生下劣想。或多视微物。于现前屠宰者。起悭吝心。或留意异类。偏于人中妄隔怨亲。 爱憎不息。既昧平等慈心。无以为念佛礼忏之本。智者大师云。虽入道场忏悔。恶心不转。 恶业不坏。无益苦行。唐丧劬劳。堆臼上下。竟有何益。虽举手低头。皆成佛道。戏著袈裟。 犹为远因。岂六时勤苦。全无功用。但缘因力弱。不能敌现业流注耳。象岩开士。结往生忏 社。买放生命。悲智并运。将此菩提心。为往生正行。予申其说而示之。】 16、《净信堂初集卷六》 【寄文学陈旻昭▲ 隆公于旧岁三月返白下。曾一致信居士。嗣闻居士有燕京之游。故音问疏旷。于今一载。乃 耿耿之怀。则未始旦夕忘也。每念正法日凋。魔风尚炽。众生福薄。邪说易以入。人兼复世 变纷踏。饥荒存至。同分妄见。可惧可悲。而一二同志。又各数奇运蹇。非但莫遂弘护之功。 抑且未得善守之策。如来命脉。大似一丝悬九鼎。为之奈何。时一念及。惟有涕涙交流。或 痛哭不胜。藉言笑以遣之。遣之不足。仍复成病。病时无聊。偶成三十偈。偈成病愈赖有不 病者在也。然不病者当体即是病者。而又力弱。不能胜病。是故徧身皆病。病外无法。依稀 堪入病三昧矣。去夏为剃度师示寂。勉强以妙宗钞申荐拔。秋中复以毗尼集要作忏摩。冬抵 得脱幻住鹘臭布衫。新春同顶瞿师及慧幢上座等。禁足嘉善。拟满昔日阅藏之愿。先年曾于 藏中得占察善恶一经。乃地藏大士曲为末世障重众生。设此第一方便。事理具足。顿渐俱益。 方将誓愿注疏流通。并依经立忏。俾一切有情。咸知由作法取相而入无生。不堕鼠即鸟空之 殃。亦不受说食数宝之诮。先以一册奉览。知必踊跃欢喜。赞叹护持也。发心任流通者。为 新安程用九居士。专心教观。愿现宰官身而为金汤。已从不肖处受菩萨戒。倘居士送苍老之 任。道繇檇李。不惜廿五里水路。来此与诸上善人一晤。亦甚快事。病中三十偈。并过松陵 有感二偈。附正。】 17、《净信堂初集卷六》 【与程季清居士▲ 入山之志久矣。幻缘所牵。弗获如愿。今因病废得遂初心。但甫到吴江贱恙复发。不得不暂 寓吴城。调养旬日。是以犹及见彻因及尊柬也。承惠厚赆。并钱公盛贶。愧不能消。而正值 药饵无措之际。遂尔拜登。专此附谢。外闻钱公与居士如水乳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心力行众善。欣慰无量。 当见支那国内。正法重兴。五浊乱时。清泰可致。贫衲虽癖处深山。亦既远刀光庇矣。积善 之家。必有馀庆。螽斯振振。又何疑哉。此行定迹。虽未可预期。然生则与木石居。与鹿豕 游。死则冀取下下品生。永离尘网。抛下一具臭皮囊。任从昆虫鸟兽同结良缘。以为将来受 化种子。是所愿也。或得一枝栖足。纵不敢更通名字于人间。而彻因为我守法之人。必当知 之。若四五年侥倖可以不死。将来尚有注梵网占察二经之愿。今且一笔勾之。以俟化佛来迎 耳。居士久修久习。坚固大悲。必能于法门中作真实利益。无俟予言。但梵网一经。不可不 流通。妙宗钞一书。不可不处处讲演。千乞留神为感。余不缕悉。】 18、《净信堂初集卷七》 【刻占察经疏并行法助缘疏▲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作 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是则因果报应之说。未尝不彰明较著于世间也。但儒就现世而 论。故犹未足以尽除愚者之疑情。自释典入中国。备明三世果报之理。益觉天网恢恢。疏而 不漏之说为不诬。然三藏权诠。祇明因缘生法。未曾点破因缘无性。故云。佛能转一切业。 而不能转定业。逮大乘会中。始广明格外深慈。建立胜异方便。依万法惟心缘生无性之理。 设取相无生二种忏门。以通作法之穷。夫然后罪无大小。障无浅深。依教行持。悉堪消灭。 不啻如赫日当空。霜露顿收润也。而昧者惑之。谓既造重罪。许其忏悔。是反开造罪之端。 盖不惟罔识佛菩萨之弘慈。亦岂知儒者之究竟义耶。孔子谓过而不改是谓过。其繫辞云。忧 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则亦明示人以自新之端矣。特以罪有重轻。事非一概。世 法所不能治。而佛法能治之。作法所不能治。而取相能治之。取相所不能治。而无生能治之。 则究竟离苦解脱之法。不得不归功于佛门。又不得不归功于观音地藏诸大士也。观音应十方 世界。尤于五浊有缘。地藏游五浊娑婆。尤于三涂悲重。如父母虽等爱诸子。而于幼者及无 能者尤所钟情。此占察善恶业报经诚末世多障者之第一津梁。坚淨信菩萨所以殷勤致请。释 迦牟尼佛。所以珍重付嘱。良由三根普利。四悉咸周。无障不除。无疑不破故也。观其示三 种轮相。全依理以成事。故可即事而达理。立二种观道。全即事而入理。未尝执理而废事。 又复详陈忏法。即取相即无生。初无岐指。开示称名观法身观己身。顿同一致。乃至善安慰 说。则种种巧便。不违实理。此二卷经。盖已收括一代时教之大纲。提挈性相禅宗之要领。 曲尽佛祖为人之婆心矣。予初向法门时闻地藏本愿而顿发大心。用九程居士亦因乃翁。祷于 九华而诞生。是以一睹此经。宛同夙契。予誓愿流通此经。而用九亦誓愿任剞劂之事。今予 先依经立忏。嗣当作疏以通经旨。用九亦自捐净资。并募善信同成胜举。将见分文铢两。总 投于地藏大愿海中。普使尘刹含灵。速除诸障。增长净信。此正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之极致 也。谁谓学佛。非儒者分内事哉。】 19、《绝余编卷一》 【灭定业真言咒坛一百十日圆满然香忏愿文(丁丑)▲ 稽首业性如虚空。满分解脱灭障者。我今持诵秘伽陀。愿灭自他诸定业。无边福慧互庄严。 成就希有胜功德。见闻随喜发菩提。心地性藏同圆证。“ 婆伽婆佛陀(妙觉者无上地) 摩 诃一和沙(无相无垢地) 阿诃罗弗(明行足法云地) 阿那诃(慧光妙善地) 阿尼 罗汉(变化生不动地) 阿罗汉(过三有远行地) 阿那含(薄流现前地) 斯陀含(度 障难胜地) 须陀洹(观明燄地) 须陀迦(流照明地) 须阿伽一波(道流离垢地) 鸠 摩罗伽(逆流欢喜地) 达磨边伽 波罗提弗陀 波诃谛 师罗叉伽 罗叉必 佛度阿 法 必陁 必白伽 罗昙沙 罗罗谛流沙 度叉一婆 度佛阿 度阿诃 度沙必 度生婆谛 度 利他 度和差 度祇罗 度安尔 度伽阿 流山迦 必阿罗 必叉伽 阿毗跋 毗跋致 安婆沙 流摩阿 流罗伽 流谛伽度 流伽度 ”信念进定慧戒向护舍。愿一切菩萨摩诃萨。 惟愿大乘三宝。若圣若凡。同加护念。同作证明。听智旭今日。至心忏悔。满智旭今日。广 大愿轮。胡跪合掌。沥胆刳肝。作如是白。我弟子智旭。与法界众生。自迷真性。枉入妄流。 随逐无明。增长恶业。无始至今。曾未觉悟。所积罪障。无量无边。赖闻地藏本愿经。发心 出世。更遇灭定业真言。立志利他。将为铜殿之缘。先课加持之行。既劝同仁。共持十万万 遍。兼复自励。专持五百万声。敬詹丁丑五月十七日为始。至九月初八夜为终。十日方便。 百日正修。结如法之净坛。受一食之胜行。仍于道场将毕。默课行法。助成一七熏修。六时 行道。以此功德。仰祈铜殿大缘。速能成就。占察坛法。早获流通。诵持既毕。恭然臂香三 主。供养法界三宝。专求加被。所愿克圆。又念种种定业。皆由身口意三。广造十恶。恶法 既成。如弦发箭。势须远到。理无中止。虽大士悲心。不可思议。真言神力。不可思议。亦 须新殃永断。方乃故愆俱亡。而抚躬内省。惭悚弥增。我实淫机未净。云何使人。永净淫机。 我实盗意未忘。云何使人。永忘盗意。我实杀习未除。云何使人。永除杀习。我实妄言绮语。 恶口两舌。种现未消。云何使人。永消口过。我实贪瞋痴。起现不停。云何使人。永停惑毒。 呜呼。检点一身浑是短。羞惶半世已成虚。扼腕痛心。号天恸地。更然臂香三主。深自悔责。 亦为法界众生。求哀悔过。伏愿从今以后。十恶消除。三业清淨。不造未来之因。不受过去 之果。又然臂香一主。供养五台山妙峰老师。及云栖和尚。憨山师祖。紫柏大师。密藏尊者。 一切真善知识。愿以福慧力。同加覆护。令我所愿。速得满足。又为九华山中。旧住主人。 东西二寮。若长若幼。一切眷属。持灭定业真言二十万。然香一主。供养三宝。愿令各增福 寿。各长慧根。以无我心。善和斗讼。以忍辱法。开导后昆。永无自他彼此之私。痛絶胜负 是非之见。人人为地藏功臣。念念惜法门羽翼。又为现在成就。藏橱自照。性士大朋等。及 一切助缘善友。别持真言十万。又为将来成就。普同塔事。自照兴邦悟省。及一切助缘善友。 亦持真言十万。总然臂香一主。供养三宝。愿令各得增长寿命。增长信心。增长福德。增长 智慧。增长慈仁。增长安乐。增长胜事。增长道风。又为九华山中。来听法者。一切与会。 随喜结缘众友。别持真言十万。然香一主。供养三宝。愿令各发菩提大心。同修戒慧真道。 永捨流俗知见。坚固无上胜猷。又为往来此山。流寓此山。一切缁素。别持真言十万。然香 一主。供养三宝。愿令各念大士深恩。各护法门大体。掩恶扬善。嘉智矜愚。力惩破法之心。 猛作干城之助。又为菩萨戒优婆塞程智用。日持大悲神咒七遍(中举为期)。为其父亲惟明。 代持灭定业真言五十万。为其族弟智我优婆塞。日持大悲神咒七遍(进学为期)。今更加持 真言十万。然香一主。供养三宝。愿令智用。早歌麟趾。深慰孝思。及与智我。同冠进贤。 堪为屏翰。不忘夙昔之盟。急酬铜殿之愿。又为菩萨戒沙弥圆果。旧持真言百万。今更加持 五万。然香一主。供养三宝。愿令开发憨蒙。拓炼弘毅。深培福寿之基。永离作辍之习。立 躬如泰山乔岳。矢志必涵坤盖乾。又为法同沙弥。常乐海晏。形同沙弥觉非。各持真言五万。 共然臂香一主。供养三宝。愿令从事入理。得大总持。成就五根。发明五力。三障圆消。万 善克备。又为菩萨戒比丘果海。日持真言三百(十夏为期共计百万)。加持大悲神咒七遍(成 器爲期)。兼为大建成泰。共持真言百万。今更加持十万。然香一主。供养三宝。伏愿大建 比丘。身命坚强。智慧敏锐。永捨攀寻枝叶之习。了悟直捷根蒂之功。析义如庖丁解牛。得 理如鹅王择乳。成泰比丘。专求己过。毋责人非。了知将就苟且。难出生死牢关。深信驽骀 颠蹶。不可横超淨土。猛策新猷。莫仍故辙。果海比丘。慎思明辨。沉细精微。痛革浮气粗 心。未会先会。专求深造自得。若无若虚。悟明文字三昧。似独茧以抽丝。善能入理。深谈 必敲骨而取髓。又为法同沙弥净依。旧持真言百万。为形同沙弥通恒。今持真言十万。为形 同沙弥净尘。日持大悲神咒七遍(成器为期)加持真言五万。共然臂香一主。供养三宝。伏 愿净依。折伏贡高。断除我慢。深培福寿。专务思修。省己之短。慕人之长。下学上达。即 事炼心。通恒灾障消除。戒根永固。福寿增长。定慧圆明。成大法器。作大栋梁。净尘身康 寿永。福长慧增。雄勇特达。刚毅果敢。超群拔萃。破格剖籓。大法自任。千古自期。又为 菩萨戒比丘心见道昉。各持真言五万。共然臂香一主。供养三宝。伏愿心见比丘。福德增长。 智慧开明。方便善权。摄化缁素。庄严大藏。速得圆成。道昉比丘。名心雾散。觉意日明。 莫念鼻孔撩天。但顾脚跟著地。立行则彻始彻终。惟向一门深入。求道则惟精惟一。不从多 法浮贪。杂想应时消落。三学当体圆明。又为大贤大真。大擒大文。受筹灵山。清沼永阒。 大硪道震。共持真言十万。然香一主。供养三宝。伏愿贤等。福慧增崇。烦习永断。荷担正 法。自利利他。又为智仁智旬。性观定猷。成志照乾。海量照德。智玮明教。共持真言十万。 然香一主。供养三宝。愿令缘障顿消。二严克备。勤修出要。永离妄因。又为一切禅者。一 切学者。持律者。念佛者。瑜伽者。邪命者。云游者。务农者。挂是著如来衣。现僧伽相。 践伽蓝地。冒出家名。尽三天下所有缁流。共持真言三十万徧。然香三主。供养三宝。伏愿 狂诞狐禅。尽转而为宗说俱通之龙象。钻纸蝇学。尽转而为随文入观之狮猊。羺羊戒子。尽 转而为定共道共之律辚。狼狈莲宗。尽转而为猛智慧行之角虎。客作瑜伽。尽转而为神通变 化之高流。秃头商贾。尽转而为六度万行之导主。云游贼住。尽转而为头陀胜行之芳标。农 事僧民。尽转而栽法界园田之灵种。又为菩萨戒优婆塞徐弘铠。日持大悲神咒七遍(脱难为 期)。加持真言五万。然香一主。供养三宝。愿令释结解怨。早离障难。悔过迁善。增长信 心。不负夙根。成就法器。又为菩萨戒优婆塞陈道昕。旧持真言十万。为优婆塞项净理。旧 持真言十万。为韩正知。钱士贵。胡汝淳。程通慧。项净香等。今持真言十万。共然臂香一 主。供养三宝。愿令各增正信。各长威力。世出世法。所愿从心。永作金汤。进趋觉路。又 然臂香一主。供养地藏慈尊。将此持咒然香功德。并及向日。为亡父钟之凤曾持千万。为亡 母金大莲亦持千万。为法界有情又持千万。为一切师友同学。弟子檀护。怨亲知识等。所持 若九十万。若三百二十万。若四十八万等。乃至若为延生。若为荐亡。若为悔过。若为除灾。 若自为。若为他。所持真言。若多若少。若至心若散心。皆悉摄取现前。普同回向。又复普 化。大心缁素。共持十万万遍。若化未化。若完未完。过现未来。一切功德。亦皆摄取现前。 普同回向。深心信解。真言威力。不可思议。一一字中。圆具法界。无边功德。一切字中。 亦复如是。以此重重无尽。不可思议。功德威神。令我一切。得如所愿。满菩提愿。又然臂 香四主。重复供养法界三宝。及地藏大士。求决所疑。至诚占于第三轮相。一者依占察法。 先悔罪障。二者住阿兰若。先修禅定。三者著述弘经。先修观智。四者植诸善本。行众三昧。 恳乞大慈。分明指示。令我此生。不致浪死。又香三主。供养淨土三宝。以此功德。悉皆回 施。法界众生。愿共一切众生。舍此一期报身。决定同生。极乐世界。永离苦因苦果。速证 菩提涅槃。】 20、《绝余编卷三》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后序▲ 呜呼。大法久演。人多谬解。执大谤小。举世皆然。宁知地狱众苦。已随其后。瘖痖余报。 复更难穷。故我地藏慈尊。于大集会中。现声闻相。而世尊广叹胜德。且为之较量。云。假 使有人。于弥勒。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殑伽沙等大菩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 称念礼供。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归依称念礼供地藏。以菩萨久修坚固大愿大悲。 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故也。盖末世之中。驾言于大乘甚易。而躬行于僧行实难。宁知废小谈 大。并其大而亦非。悟大用小。并其小而亦大。故法华诫弘经者。必依四安乐行。涅槃极谈 常住佛性。尤扶戒律。今大士之功德独盛。得非亦在此乎。智旭深恨夙生恶习。少年力诋三 宝。造无间罪。赖善根未殒。得闻本愿尊经。知有出世大孝。乃转邪见而生正信。仍以谤法 馀业。虽辛勤修证。不登法忍。每一展读大士三经。辄不禁涕泗横流。悲昔日之无知。感大 士之拯拔也。因念浊智流转之日。与我同此过者不少。敬宗十轮。并本愿占察二典。述此仪 法。庶几共涤先愆。克求后果。不终为无依行乎。未登无生正位。皆可修之。无论初心与久 学也。】 21、安居止观山房序▲ 版本一 《绝余编卷三》 【海阳西郊。有最高峰名阳山尖峰。侧有阿兰若。名止观山房。九华葆一初公之所构也。茂 林修竹。叠章层峦。云霞变幻于足端。视听扩彻于天际。予将访友闽中。过而乐之。且以时 逼炎暑。征途不易。遂从初公之命。借此结后安居。日永境闲。萧然无事。二三同志喜究大 佛顶经要旨。因作九旬商确。商至第四卷。云。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顿 悟法华经中佛法从缘之旨。嗟乎。二经妙指何其巧出一辙也。是故智者大师证法华三昧。乃 揽本迹十妙圆归于介尔一心。示摩诃止观法门。与今经所明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若合符节。 后之笺释斯典者。无虑数十百家。苟欲捨摩诃止观。而别立宗途。未免转趣转远。良以摩诃 止观。的是如来大事因缘。的非世间和合粗相故也。请尝言之。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寂而 常照。照而常寂。岂非止观不二之真源乎。迷此真源。则寂体成昏。照体成散。是不变之性 随染缘而成九界。悟此昏散。则散既本寂。昏亦本照。是谓不变之性。随净缘而成佛界。虽 成佛界真源不增。虽成九界真源无减。是谓随缘之理。历染净而终不变。夫随缘即不变。大 事之因也。不变即随缘。大事之缘也。故曰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知此 义者。方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亦知六而常即。修非性外。即而常六。性不废修。修非性外。 不堕因缘。性不废修。不堕自然。世有徒闻止观之名。罔窥厥旨者。妄谓但属修成。岂识性 修不二真旨趣耶。予在俗时。创闻地藏本愿。而发出世之心。嗣听此经而为剃染之举。历年 行脚。取益无方。于此二经盖不曾挂一字脚。实又不曾离却一字。后读台宗教观。每每引占 察经以为诚证。而占察经。即地藏大士所说妙法也。其开示一实境界。则是一大事因。其开 示二种观道。则是一大事缘。愈信如来密因。菩萨万行。一门超出。无二无三之旨。诚不我 欺。每思拈此妙义。点示未闻。客岁于九子别峰创讲一过。今乃重拈妙义。于是随其根性。 各获法喜。噫嘻。此虽偶缘。岂偶缘哉。倘吾与诸友不同具此一大事因。则法性了不相关。 倘吾与诸友不久种此一大事缘。则说听岂能投契。况此山房既已先称止观。而初公法派复是 九子传来。当知于此大事夙缘非浅。从此种而熟。熟而脱。莫如钝根声闻于中悉忘。他年更 作贫儿驰逐也。嗟乎。智者大师闻此大佛顶经名字。向西遥礼。一十八年不获睹见。后百余 年。而般刺密谛剖膊传来。复更淹留多载。始渐流通。观此二大士苦心。岂欲为寻行数墨者 添葛藤哉。必须教观齐彰。因指见月。由斯典而通乎止观。还由止观而彻信。吾言不诬。则 九旬结夏。真堪为尘劫缘因矣。更拈一颂。以脾妙观。颂曰。顶光化佛全彰性。妙观天成不 借功。未歇狂心头亦在。已瞻华屋户宁穷。密因彻悟无生灭。万行方知究竟同。魔外升沉目 去翳。菩提真路鸟翔空。】 版本二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六之二》 【予商大佛顶经。至五卷云。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閒和合粗相。顿悟法华佛法从缘之旨。 二经妙指。何巧出一辙也。智者证法华三昧。揽本迹十妙。圆归介尔一心。示摩诃止观法门。 与今经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若合符节。后笺斯典者。无虑数十百家。捨摩诃止观。别立宗涂。 转趋转远。良以摩诃止观。的是如来大事因缘。非世閒和合粗相。请言之。性觉妙明。本觉 明妙。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非止观不二之真源乎。迷此真源。寂体成昏。照体成散。是不 变之性随染缘而成九界。悟此昏散。散既本寂。昏亦本照。是不变之性随淨缘而成佛界。虽 成佛界。真源不增。虽成九界。真源无减。是随缘之理。历染净而终不变。夫随缘即不变大 事之因也。不变即随缘大事之缘也。故曰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知其义 者。方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亦知六而常即。修非性外。即而常六。性不废修。修非性外。 不堕因缘。性不废修。不堕自然。世有徒闻止观之名者。妄谓但属修成。岂识性修不二真趣 邪。予出家行脚。取益无方。于此经不曾挂一字脚。不曾离却一字。后读台教。每引占察经。 占察示一实境。则一大事因。示二种观。则一大事缘。愈信如来密因。菩萨万行。一门超出。 无二无三。诚不我欺。每拈此义。点示未闻。随其根性。各获法喜。噫。傥吾与诸友不同具 此因。则法性了不相关。不久种此缘。则说听岂能投契。智者遥礼此经。十八年不获见。后 百余年。般刺密谛剖膊传来。二大士苦心。岂为行墨者添葛藤哉。必教观齐彰。因指见月。 由斯典而通止观。由止观而彻信吾言不诬。则今九旬结夏。真尘劫缘因矣。更拈一颂。以脾 妙观。颂曰。未歇狂心头亦在。已瞻华屋户寕穷。密因彻悟无生灭。万行方知究竟同。】 22、《绝余编卷三》 【复韩莲洲▲ 曩在吴城。养病两月。备蒙仁者暨一切缁素善友。道爱殷勤。讵忍忘之。特以出家本志。分 毫未酬。滥膺人世。虚名实深惭悚。不得不避迹深山。再事苦修图得一当。以报知己耳。不 谓夙业所追。无地可避。一夏病苦。空消天日。犹仗地藏弘慈得以不死。今且阅藏。作著述 资粮。倘倖未填壑。冀满梵网占察二愿。蒙论天池华山之间。虽亦甚妙。总以人情太熟。取 静为难。故悉达大士。尚须远居雪山。况我凡夫。岂容恋恋故乡耶。经云自未调伏欲调伏他 人。自未度脱欲令他度脱。无有是处。不肖正为。深念父母之邦。广及法界有情。乃誓于山 中修道。以济度之。非敢急于自度也。夙愿所牵。致违尊命。罪何可言。然仁者善能设身处 地。当不深咎耳。贱恙虽未愈。大约得过十一月后。或有生机。日下计星守命。未免受其侵 蚀。总之道力羸弱。故使五行有权。思之可悲。言之可愧。附去幻寓华严四偈博笑。余惟为 法为众生。善巧调摄。至嘱至嘱。】 23、《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一之三》 【佛菩萨上座忏愿文▲ 顶礼十方大威德。五分严身慈勇王。以不思议本誓愿。同赐哀怜拔济我。弟子智旭。敬然顶 香三主。供养十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界。去来现在无穷无尽一切三宝。剖沥肝心而自责曰。呜呼。从古解超 佛祖之前。行落凡庸之后。殆未有甚于罪旭者也。智旭。于未识佛时。未识法时。未识僧时。 误听邪师。妄以千古理学自任。造无量谤三宝罪。应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阿僧祇劫剧苦。 蒙观音地藏二大士力。种种感触。拔我邪心。令得归向佛法。正信出家。不谓出家后。仍被 夙业所障。仅发解慧。不沾法流。复因损己利人。遂致心欲定而反乱。念欲净而偏染。二十 余年。略 无实诣。今者反躬无似。内省多愆。念及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真堪恸地号天。追思剃染初 心。离俗本志。何啻断肠裂胆。外无化他之实。内妨自行之功。在世既溺邪见浊流。出家又 为法门污道。进退失措。惭憾何穷。窃思向年力诟大士。大士尚自哀怜。今已深信三宝。三 宝宁弗摄受。祇由无始障浓。自隔同体悲应。然障无实法。惟心所生。既从心生。还从心灭。 而理障必须理除。事障应须事遣。自惟多生以来。急乘缓戒。薄事尚理。久堕三涂。偶获暂 出。所以一闻宗教。彻底知归。力学毗尼。偏多违犯。圆顿妙理。无精细而不入。相好观门。 虽少分而罔成。既揣病源。理须良药。曾闻造像功德。最能灭罪除愆。礼拜忏摩。实可洗心 涤虑。爰发虔诚。集资改造一佛二菩萨像。仍发誓愿。恒礼占察行法。不论年月。耑祈纯善 轮相。众生虽垢重。诸佛不厌舍。必以大慈悲。哀愍度脱我。使我从今以后。心无掉举。身 得轻安。护口过而勿出绮语恶言。净意地而不起杂思欲觉。速得清净三轮。克臻自他二利。 普化众生。同生净土。】 24、《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一之四》 【祖堂结大悲坛忏文▲ 顶礼大悲尊。及法界三宝。不厌垢众生。始终垂哀拯。智旭。自惟无始来。至于今日。积恶 踰于须弥。招苦浮于大地。虽蒙诸佛菩萨。种种提携。薄解真乘。无奈夙业烦恼。渊渊深厚。 时牵现行。盖无论未归信前。厥罪无量。即追思既出家后。愆累尤多。如大悲行法道场。业 五与胜会。乃杂乱障垢。终不与三昧相应。虚消檀信脂膏。辜负人天属望。抚心扼腕。惭惧 何穷。兹又恭遇幽栖禅寺。建清净坛。施主竭供养之诚。期主极殷重之悃。智旭以下劣凡夫。 沙门污道。不惟刀陪法席。兼复谬主行仪。反躬无似。惊悚弥增。爰于方便结界之始。敬然 臂香三主。奉供 大悲同体三宝。又三主。供九位同行忏师。伏愿同体三宝。悯智旭之沉沦。速垂拔济。同行 九人。悯智旭之不逮。咸赐匡扶。俾一期中。内障外扰以潜消。理观事仪皆成就。智旭又于 十方三世三宝前。现在同行九人前。胡跪合掌。剖肝沥血。作如是白。智旭从无始来。至于 前世。所有种种烦恼恶业苦报。无明覆故。已不自忆。今悉忏悔。愿尽消除。智旭少年谤三 宝业。今尚忆知。诚心忏悔。愿尽消除。智旭出家已来。挂菩萨比丘虚名。不能如法行持。 所有性遮诸罪。若忆不忆。无量无边。今悉忏悔。愿尽消除。智旭于四十六岁。自反多愧。 退作但三归人。勤礼千佛万佛。及占察行法。幸蒙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于今年正月元旦。锡 以清净轮相。稍自慰安。无奈夙习根深。不能自拔。出坛后又起种种身口意业。乃至济生庵 修大悲行法。然香忏悔以后。默简长夏初秋。仍复多诸违犯。呜呼。佛称二种健儿。一自不 作罪。二作已能悔。夫作已能悔者。必悔已不更作。故可称健儿也。数数悔。又数数犯。岂 健儿乎。智旭。今犹坠厕人。身口耳鼻。皆陷粪中。独明信因果。不谤大乘。清净正眼。未 没溺耳。设诸佛菩萨。现前善友。不乘此时力拯拔之。正恐淹渍日久。清净正眼。并从沦隐。 可不哀哉。智旭反覆自思。本以真实为生死心。决定大菩提心。絶不夹带利名。亦不牵染恩 爱如法出家。因地颇正。胡为堕落至此。久滞凡地。不预圣流。即欲逃名晦迹。独往深山。 筋力渐衰。不堪行迈。且爱见慈悲。漫萦缠于婆和学侣。致使枉寻直尺。担麻弃金。如此痛 伤。惟诸佛菩萨能知。亦惟有诸佛菩萨能救耳。且向年力诋三宝。惟有罪障。诸佛菩萨尚自 矜怜。今日宏通大乘。亦有微善。诸佛菩萨岂反终弃邪。是以披揭愚衷。仍求加被。愿我烦 恼脂消。功德肉肥。三学圆明。二严满足。捨此幻躯。决生极乐。尽未来际。广度群迷。又 愿同行九人。各各克除习气。成就总持。自利利他。栋梁法厦。又愿期主福慧增长。檀越信 行坚固。乃至随喜缁素。执劳运力。见影闻声。悉悟显密圆通。咸了性修不二。直至菩提。 不遭岐曲。又愿风调雨顺。物阜民安。干戈息而烽火无惊。疾疫除而医药无用。菽粟如水火。 陌路犹至亲。挽末劫頽风。不异正法住世。超娑婆浊恶。同归安养莲胎。】 25、《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一之四》 【占察行法愿文(丙戌)▲ 归命慈威无等尊。拔苦与乐真出要。定力能除三劫灾。救世真士垂悲拯。弟子智旭。痛念劫 浊难逃。刀兵竞起。虽云同分妄见。实非无因误招。往业莫追。来事可谏。爰偕同志某等(十 人)各捐净资。营修供养。三日方便。七日正修。如法结清净坛。顶礼占察行法。六时行道。 五悔炼心。哀吁同体大悲。恳乞无缘拔济。伏念众生障垢。虽至重至深。三宝洪慈。终不厌 不捨。苟一念知改过。必随许以自新。况释迦本师。勇猛称最。地藏大士。誓愿无忘。子幼 弱父爱偏强。儿不肖母怜益甚。悯兹葡匐入井之愚。赐以身手衣裓之用。俾毫光照处。消兵 戈为瑞日祥云。法雨霑时。转邪蘖为道芽灵种。所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教流通。魔邪 窜絶。次祈比丘智旭。身无病苦。心脱结缠。定与慧而等持。戒并乘而悉淨。期主某法社虽 复三年。摄护愿如一日。某等各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克除习气。臻修法门。三学圆成。 二严克备。续佛慧命。普利人天。又祈外坛随喜缁素。悟知一实。开显三因。二观圆修。三 忍圆证。又祈外护助缘。广及法界含识。若见若闻。若不闻见。等植良因。均霑胜益。又祈 江北江南。乃至震旦域内。近日遭兵难者。种种债负消除。一一怨嫌解释。脱幽冥之剧苦。 胎莲蕚以超升。恭干法界三宝。地藏圣师。真实证知。真实摄受。】 26、《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一之四》 【大悲坛前愿文▲ 归命顶礼十方常住三宝。大悲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摩诃萨。伏祈同赐哀怜。俯垂拔济。切 惟智旭。向于九华拈得阅藏著述一阄。遂复安心。重理笔砚。适于祖堂轮现。所患命尽之语。 理应并意。径驰乐邦。独可痛者。阅藏未完。则私愿未满。教观无继。则法轮无传。且梵网 佛顶。虽已竭一隙之明。如尘培岳。而楞伽唯识。犹复锢繁言之障。如雾迷空。自非假我数 年。何以了兹陈债。自非洪慈庇护。安能不扰他缘。敬然臂香十主。供养十方慈父。大悲观 音。地藏本尊。法界三宝。伏愿智旭。从今以去。永离违缘。决定阅完大藏。得成阅藏知津。 法海观澜二书。决能撰述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及相宗八要直解。决能解释楞伽尊经。及占察 十轮度世要典。决能阐明无量寿会。弥陀贤护。净土津梁。决能发畅大般涅槃。扶律谈常。 最后垂范。又愿学侣。乃至现在未来诸有志者。决能戒根永净。福慧圆成。寿命延长。解行 双到。又愿智旭。烦恼冰熔。智慧火炽。十恶根枯。六情性露。又愿万民无三灾之苦。四姓 伐邪见之林。又愿以此功德。普施法界众生。临命终时。决定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亲承 供养大悲观音。得无量无边三昧神通。总持智慧。同地藏慈尊。普入法界诸大地狱。救度一 切苦恼众生。乃至分形散体。横徧竖穷。十界现身。三轮施化。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 取泥洹。】 27、《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 【答大佛顶经二十二问▲ (问。阿难已获似位法身。何闻不明自发。语仍疑见听离尘毕竟无体。以为断灭邪。初徵心 在迷。此已悟性真。何更指前前例也。)答。阿难此时见惑已断。知六根虚妄。无我我所。 不执缘影为心。但思惑及无明未断。故欲弃妄求真。未能了妄即真。夫二决定义。意在定境 修观。譬澄浊得清。不弃浊水。别求清水。阿难执现前浊相。疑无清水性。不知清水性。即 在浊水中也。占察云。初心应先习惟心识观。南岳止观。亦诫不得即观圆成。良以圆成之性。 全在依他。及分别中。离现前分别及依他境。别无圆成实性可得。全水成波。波外更无别水 故也。末世禅流。昧定境修观妙旨。离于事境。高谈理性。所计理性。还成分别。所谓未证 无为。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毫釐有差。天地悬隔。阿难深知此弊。方发此疑也。】 28、《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 【教观要旨答问十三则▲ (问。三界惟心。万法唯识。二义同邪异邪。)答。心识通有真妄。局则心约真。识约妄。 惟心是性宗义。依此立真如实观。唯识是相宗义。依此立惟心识观。料简二观。须寻占察行 法。方知同而异。异而同矣。】 【(问。唯识五观。与占察二观。是同是别。)答。遣虚存实。捨滥留纯。摄末归本。隐劣显 胜。皆从惟心识观开出。若遣相证性。义仍两属。如云俗有真空。仍是惟心识观。若遣相执。 达相即性。乃真如实观。】 29、《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二》 【与沉甫受甫敦▲ 占察行法。蒙昆玉梓梵册。而不肖屡结坛。俱不获清淨轮相。此可信天下后世邪。今誓作背 水阵。掩死关礼之。十二头陀经。竢后或敢著笔。今沉船破釜时。未暇作空头话也。】 【与了因及一切缁素▲ 宋儒云。才过德者不祥。名过实者有殃。文过质者莫之与长。旭一人。犯此三病。无怪久滞 凡地。不登圣阶也。旭十二三时。因任道学而谤三宝。此应堕无閒狱。弥陀四十八愿所不收。 善根未殒。密承观音地藏二大士力。转疑得信。转邪归正。二十年来。力弘正法。冀消谤法 之罪。奈烦恼深厚。于诸戒品。说不能行。癸酉中元拈阄。退作菩萨沙弥。盖以为今比丘则 有余。为古沙弥则不足。宁舍有余企不足也。夙障深重。病魔相缠。从此为九华之隐。以为 可终身矣。半年馀。又渐流佈。浸假而新安。而闽地。而苕城。檇李留都。虚名益盛。实德 益荒。今夏感两番奇疾。求死不得。平日慧解虽了了。实不曾得大受用。且如占察行法一书。 细玩精思。方敢遵古式述成。仔细简点。并无违背经宗。乃西湖礼四七。不得清净轮相。去 年礼二七不得。今入山礼一七。又一日仍不得。礼忏时烦恼习气现起。更觉异常。故发决定 心。尽舍菩萨沙弥所有净戒。作一但三归弟子。待了因进山。作千日关房。邀佛菩萨慈悲拔 济。不然者。宁粉此骨于关中矣。】 30、《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六之一》 【化持地藏菩萨名号缘起▲ 吾人最切要者。莫若自心。世閒善明心要者。莫若佛法。然佛法非僧不传。僧宝非戒不立。 戒也者。其佛法纲维。明心要径乎。慨自正教日替。习俗移人。髡首染衣。不知比丘戒为何 事。一二弘律学者。世谛流佈。开遮持犯。茫无所晓。况增上威仪。增上净行。增上波罗提 木叉乎。又况依四念处行道。增心增慧。以成三聚五支者乎。嗟嗟。三聚五支不明。谓大乘 僧宝。吾不信也。僧既有名无义。谓传持佛法。明了自心。吾尤不信也。坚净信菩萨悯之以 问释尊。释尊倍悯之委责地藏大士。大士更深悯之。爰说占察善恶业报经。经曰。恶业多厚 者。不得即学定慧。当先修忏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
本文档为【汇集藕益大师关于占察的法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237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9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3-22
浏览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