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举报
开通vip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概说 本篇为全书的总论,内容相当广泛,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季节气候对人体脏腑的影响等,都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论述,篇中共有条文十七条,其中第一、二、七、八、十条以整体观念论述了疾病发生的原因,传变规律、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强调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的思想。第三条至第六条阐述了望诊与闻诊在诊断疾病上的各种方法。第九、十一、十二条阐述了脉诊对对判断各种疾病的性质、部位、转归的方法。第十三条叙述了疾病的分...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概说 本篇为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总论,内容相当广泛,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季节气候对人体脏腑的影响等,都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论述,篇中共有条文十七条,其中第一、二、七、八、十条以整体观念论述了疾病发生的原因,传变规律、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强调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的思想。第三条至第六条阐述了望诊与闻诊在诊断疾病上的各种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第九、十一、十二条阐述了脉诊对对判断各种疾病的性质、部位、转归的方法。第十三条叙述了疾病的分类方法。第十四至十七条阐明了对各种疾病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本篇着重说明脏腑经络病理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证候,并提示辩证应根据脏腑经络的病机反映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治疗法则。又根据疾病传变的整个过程,确定全面的治略思想,还根据疾病的部位、性质而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以上这些内容,是全书的主要精神。 1、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诠解]本条是以整体观念论述疾病的治疗原则。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在正常时有相互资生的一面,在病时又有相互克制的一面。如一脏有病,并不局限本脏,还可以影响其它脏腑发病,而且有一定的传变规律。为此,我们治病时,就不能只看已病的脏腑,还应注意未病之脏腑。那么,怎样去辨知未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的传变?张仲景提出了脏腑经络疾病传变的规律,就解决了这一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如见肝之病,便知肝病最易传之于脾。所以,在治病时,当先实脾,而先治未病之脾,以防止疾病传脾,这样考虑问题是上工的水平。但是,如果在四季脾旺的时候,而脾不受肝邪,即勿用补脾之法。另一说,凡是一年四季而脾脏正气充实而不受邪侵的,则不可不必拘泥治肝实脾之说,至于一般的中工。他们不解治肝实脾之理,而见到肝病,只知一味去治肝,不了解实脾的意义,就不能做到杜绝疾病传变的途径,只有知道疾病相传的规律,才能胸司治未病的要略,才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以上为肝伤脾后肝实证的治疗规律,而肝虚证又分三种治法,即肝虚病有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夫酸味入入肝,可补肝之体,此其一。焦苦入心,使心气旺,而有助于肝,此其二,益用甘味之药,则有实脾以制肾的思想,而使肾水弱则心火旺;心火旺则肺气亦衰,而肝木不受其制,则肝旺而自愈,此其三,这种治肝补脾的方法,而具有微妙的哲理在内。归纳起来讲:肝虚用酸补之,此为正治法;助用焦苦,补心气,“子能令母实”。此为隔一治法;甘药入脾,益脾所以胜肾,而使火旺以刑金,则使肺金不伤肝木,此为隔二的治法,凡临床治病,以此为例,必须明确上述的三治方法,才能提高医疗水平。      最后作者引用了《内经》之文,指出对虚实之证如果不是这样的治法,那就难免虚证而反用泻法,实证而反用补法。成为治疗之逆。而应当是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虚实两证的正确治疗方法,肝病如此,心、肺、脾、肾等脏,以此类推,所以说“余脏准此” 2、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贞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诠解]本条论述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禀五常”是说人禀五行之常,而其生长存活,则胥赖于风气。所以,“因风气而生长”这句话,指出了生命的条件离不开空气,空气,也就是风气。四时风气流行,适宜于自然界气候的要求,便能生长万物;若是不正常的自然气候,则能毒害万物,对人来说,就将变为一种致病因素。虽然如此,致病因素能否导致疾病 的发生,还决定于人体的正气抗邪能力。只要五脏的元真之气充实,营卫通畅,抗病能力强,就能适应反常气候,而不受邪气影响,反之,邪气病毒才能乘虚而入,侵害人的机体,甚至造成死亡。致病原因有三:一是正气已虚,经络受邪传入脏腑;二是正气未虚,客气邪风中于皮肤,传于血脉,使四肢九窍脉络,壅塞不通;三是由于房室过度,内损其精,另外金刃虫兽外伤其形,这是另一种致病因素,与上述的原因不同。     若人能内养正气,使得正气充实,风寒邪气不致侵犯经络,若有不慎,外邪中于经络,在其尚未内传脏腑之时,就及早治疗。比如邪中经络,四肢才觉重滞,即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治疗,邪气不能内传,不使九窍闭塞不通,平时更要遵守国法,要避免禽兽灾伤,不要房室过度,耗损精液。鈌要寒热适中,不伤脾胃,五味不偏,营养得宜,使身体强壮,则使致病因素,不能侵入奏理。什么是腠理?“腠”,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腠理有防御疾病的机能而为人体之外籓。 3、问曰:病从有气色见于面部,原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若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难色 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诠解]本条是论述上工望诊之法,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气色,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因为精血藏于五脏,通过经络血脉而外荣于面。如果面部相应部位的光泽与颜色发生变化,则可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如鼻部内应于脾,鼻部出现青色,又见腹中痛的,则为肝邪乘脾,如再见腹中拘急疼痛而又苦冷的,则属脾阳衰败,寒凝水聚的重证。若鼻部色现微黑,水色为黑,此属肾阳衰弱,寒水凝聚不化不象,所以主水气之病。黄为土色,内应于脾,若面色黄略,主脾气衰弱,谷精不能四布,水饮停于胸膈之间,所以主胸上有寒。若面色白者主亡血;如亡血之人,面色反见微赤,而时在冬令,则叫“非其时而有其色”,为阴阳两伤,虚阳外浮之色,故预后不良。还有失血更多,阴绝血亡,不能滋润眼睛和肌肉,先见两眼正圆直视不瞑,如鱼眼不闭,同时又发“痉”的,为肝阴内竭,证属不治。“色青为痛”。因青为血脉凝涩不通,所以青色主痛;“色黑为劳”,黑为水色,内应于肾,若肾精不足,阳衰不温,阴寒重布,所以黑色主肾劳之病。“色赤为风”,风为阳邪,多从火化,阳热上浮,故面赤主风;“色黄者便难”,面黄为脾虚不运,津液滋润大肠,故主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面色鲜明为水饮内停,溢于皮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部水肿,故见面部明亮光泽之色。         [选注]《金匮要略心典》:“此气色之辨,所谓望而知之者也。鼻头,脾之部;青,肝之色;腹中痛者,土受木贼也;冷则阳亡而寒水助邪,故死。肾者主水,黑,水之色,脾负而肾气胜之,故有水气,色黄者,面黄也,其病在脾,脾病则生饮,故胸上有寒。寒,寒饮也。色白,亦面白也,亡血者,不华于色,故曰:血亡则阳不可更越,设微赤有非火令之时,其为虚阳上泛无疑,故死。目正圆者,阴之绝也;痉,为风强病,阴绝阳强,故不治。痛则血凝泣而不流,故色青。劳则伤肾,故色黑。经云:肾虚者,而漆柴也。风为阳邪,故色赤。脾病则不运,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经云: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也”。 4、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吸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诠解]     本条论述闻诊在临床上的应用,病人寒凝血滞在骨节,关节不利,安静不动则病轻,故语声寂然,若动而疼痛则喜惊呼;若痰湿浊邪室塞心膈而气机不畅,故患者发声则喑喑然而不彻;若病人语声啾啾然小而悠长,为头中有病,因高声则震动头部,痛必愈甚,所以声不敢扬也。     [选注]     《金匮要略发微》:“无病之人,语声如平时,虽高下疾徐不同,决无特异之处。寒湿在骨节间,发为痠痛,故怠于语言而声寂寂,转则剧痛,故喜惊呼。心膈则为肺,湿痰阻于肺窍,故语声喑喑然不彻。头痛者,出方大则脑痛欲裂,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不敢高声也。” 5、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诠解]     本 条是论述从呼吸形态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总指呼吸。呼吸而摇肩,是呼吸发生困难,故有抬肩举胁的状态。“心中坚”,指心胸有邪气壅满而坚实,故使人喘也,若呼吸引胸中之气上逆而作咳,而为咳病,乃邪气阻肺之病;若呼吸张口短气的,乃上焦有热,肺叶枯萎,肺气不足。肺痿则津液不行,所以常吐涎沫。 6、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诠解]    本条是从呼吸形态的不同,辨别病位之上下以判断病势之轻重。吸而微数,是吸气短促,多由于中焦阻滞,气不得降,故吸而微数。若下其中实,则脾胃气利,呼吸自可恢复正常。若吸而微数,由于宗气衰竭,肾不纳气,为游息无根,则属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指心肺宗气衰竭,气不得入则还,吸气浅而短。“在下焦者,其吸远”。指肝肾元气衰微,肾不纳气,气欲归而不骤及,则吸气长而远。在上焦和下焦的吸而微数乃正气不支之象,属于难治的证候。在呼吸时,全身动摇振振,为极端衰弱,形衰气弱,不能擎身之象,故曰不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息兼呼吸而言,吸则专言入气也。中焦实,则气之入者不得下行,故吸微数。数,犹促也。下之则实去气通而愈。若不系实而系虚,则为无根失守之气,顷将自散,故曰不治。或云:中焦实而元气虚者,既不任受攻下,而又不能自和,故不治,亦通。其实在上焦者,气不得入而辄还,则吸促,促犹短也;实在下焦者,气欲归而骤及,则吸远,远,犹长也,上下二病,并关脏气,非若中焦之实,可从下而去者,故曰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气盛而形衰,不能居矣,故亦不治。” 7、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王时而动,假令肝王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诠解]    本条是论述色、脉合于四时,而有当时和非时的不同。四时气候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五脏的生理变化,从而面部的气色和寸口的脉象也有变化。如在春季,气候温和,一阳之气上升,为木气当令之时,故脉弦而面色青;盛夏气候炎热,火气当令之时,故脉来洪而面色赤;秋季气候凉燥,金气当令之时,故脉浮而面色白;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令之时,故脉沉而面色黑,此为应时五脏之正常色脉。假如春令而面色反白,脉反浮涩而短,是春以见秋之色脉,而为异常表现,这是属于异常的病理反映,故曰:“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选注]    《医宗金鉴》:“寸口者,统言左右三部脉也。脉动法乎四时,命乎五藏,然必因其王时而动,则为平脉也,假令肝旺于春,随其时,色当青,脉当弦,此不病之色脉也。若色反白,脉反浮,此非其时,乃病之色脉也,四时准此。” 8、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诠解]本条指出气候与节气相适应,气候的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而发生疾病。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气候各不相同。冬至之后的雨水节(即第一个甲子日的夜半)正是少阳当令的时候,阳气开始生长,气候转为温和,这是正常的气候规律。如未到雨水节,而气候转温和,此为未至而至,时令未到。如已至雨水节,气候仍然很冷,此为至而不去,是蚨已至雨水节,而寒冬之气犹然不去;如已到雨水节,气候变得太热如盛夏之时,此为至而太过,是时令已超过雨水节,则为至而太过。总之,凡是气候未至,不至,不去,太过皆属异常之气候,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而发生疾病。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云少阳起者,阳方起而出地;阳妈生者,阳始盛而生物,非冬至一阳初生之谓也,窃尝论之矣。夏至一阴生,而后有小暑、大暑;冬至一阳生,而后有小寒、大寒,非阴生而反热,阳生而反寒也。天地之道,否不极则不泰;阴阳之气,剥不极则不复。夏至实阴尽于地上,而后一阴生于地下,是阴生之时,正阳极而大热,阴极而大寒,自然之道也,则所谓阳始生天得温和者,其不得与冬至阳生同论也,审矣。至未得甲子而天已温,或已得甲子而天反未渐,及已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或如盛夏五、六月时,则气之有盈有缩,为候之或后或先,而人在气交之中者,往往因之而病,惟至人为能与时消息而无忤耳!” 9、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诠解]本条举例说明一脉象,出现的部位不同,主病也就不同。“病人脉浮者在前”,指浮在寸口,这是正气向外,抗病于表的现象。如外感表证,寸口脉浮而有力,又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表证。“浮者在后”,指浮在尺部,这是肾阴不足,虚阳外浮的现象。阴虚而阳张,脉浮而必无力,又伴有肾亏骨弱引起的腰痛背强,骨痿行走无力,以及肾不纳气引起的呼吸气短而甚等证候。总之,脉浮为气血向上向外之势,有外感表证和内伤虚证的不同,必须认清浮脉的部位、强弱以及其他证状,才能认识疾病的本质。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前,谓关前,后,谓关后,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关前脉浮者,以 阳居阳,故病在表,关后脉浮者,以阳居阴,故病在里,然唱碟里而系阳脉,则为表之里,而里之里,故其病不肠肾,而腰背膝胫,而及其至,则必短气而极,所以然者,形伤不去,穷必及气,表病不除,久归里也”。 10、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诠解]   本条是论述厥阳的病机。“厥阳独行”,指人体肝肾之阴血枯竭,而阳气失去依附,则阳气偏胜。有阳无阴,有升无降,故厥阳独行,证见面赤眩晕,神昏不语等。 [选注]   《医宗金鉴》:“阴阳偕行,顺也;阴阳独行,逆也。厥,逆也,逆阳独行,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也。” 11、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诠解]    本条举“卒厥”证为例,说明疾病传变的规律,预断疾病发展的方法。两手的寸部脉沉大而滑,沉大为里实,滑为痰气郁滞。若邪随血气内入于心,血瘀气滞,而不流通,则神去机息,故唇口青,身冷,忽然昏倒而死,若邪气人腑,则传而不藏,气还血行,阳气外达,则身和,汗自出,故愈。 [选注]   《金匮要略编注》:“邪气入脏,神明昏愦,卒倒无知,谓之卒厥。若唇口青身冷,即是邪气入脏,堵塞血气,神机不能出入,脏气垂绝,所以主死;若身和汗出,乃邪气入腑,闭塞腑气,不得出入,一时卒倒,非脏绝之比,顷时阳机外达,邪气随之外泄,故知入腑即愈。” 12、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诠解]    本条举例论述疾病传变有顺逆的不同。“脉脱”为正邪相争,邪气逼于经脉,正气被遏,经脉不通,故脉绝似脱。若邪气入脏者,则深而难出,故气竭不复则死;邪气入腑者,浅而易通,故气知脉出即愈。    浸淫疮为湿热火毒之邪浸淫肌表,发为皮肤湿疮。若正气衰弱,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为毒邪从外入里,故不可治;若从口而流向四肢者,则为毒邪从里达表,故为可治。总之,病由外传内者难治;由内传外者易治。这是诊断疾病的普遍规律,所以说:“非为一病,百病皆然。”   [选注]   《金匮要略正义》:“脏为阴,腑为阳,阴主里,阳主外。凡病以出阳为浅,入阴为深,故即死、即愈之机所由别也。浸淫疮显而易见,可知非独卒中为然,内外百病,皆作如是论治耳。” 13、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謦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俼废水服,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病症的分类方法,以及邪气伤人的规律。阳病是指外表经络的病证,包括头、项、腰、脊、臂、脚等六个部位,每个部位又有营病、卫病、营卫交病三种性质,三乘六得一十八,故曰阳病十八。阴病是指内部脏腑的病证,包括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等九种病,每个病又分虚病,实病两种,二乘九得十八,故曰阴病十八。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谓五脏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而为病,有在气分、血分、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乘六为五脏各有十八病,十八乘五为九十病。“六微”指六腑病,有六淫之邪中于六腑,又有六分、血分以及气血兼病三者之别,三乘六为微有十八病,综上所述六个十八,合为一百零八病。五劳,为五脏劳伤之病,如久视伤血,外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又指指心劳、肺劳、脾劳、肾劳、肝劳叫五脏劳伤。七伤,好食伤,忧伤,骨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六极(极,是极度劳损的意思),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妇人三十六病,据《千金》所载,为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痼等,均是妇科杂病。“清邪居上”,“雾伤于上”,“雾伤皮腠”,谓雾露轻清之邪,伤于上部皮腠为病。“浊邪居下”,“湿伤于下”,谓水湿重浊之邪,伤于下部流入关节为病。“大邪中表”,“风中于前”,“风令脉浮”,谓风为阳邪,午前伤人,引起伤风,脉浮缓等表证。“小邪中里”,“寒中于暮”,“寒冷脉 急”,谓寒为阴邪,旦暮伤人,引起寒邪外中,脉紧急等表证。“磬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谓饮食不节,则伤脾胃,引起腹痛胀满等证。“极寒伤经”,谓寒邪归于阴经而主静,引起经脉不通,疼痛等证。“极热伤络”,谓热邪入于脉络主动,引起脉络血奔、出血等证。“五邪中人,各有法度”,谓所伤之部位,受伤时间,所表现之脉证,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 [选注]   《医宗金鉴》:“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病皆在外,故为阳病也;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病皆在内,故为阴病也。清邪居上,谓雾邪本乎天也;浊邪居下,谓湿邪本乎地也。六淫天邪,故名大邪,六淫伤外,故曰:中表也;七情人邪,故名小邪,七情伤内,故曰:中里也。磬饪者,饮食也。饮食之邪,从口而入,食伤隔夜不化,故名曰:宿食也。五邪,谓风、寒、湿、雾、饮食也。夫五邪之中人,莫不各以类而相从。前者早也,风中于早,从阳类也。寒中于暮,从阴类也。雾邪清轻,故伤皮肤。湿邪浊重,故流关节。饮食失节,故伤脾胃。极寒之食伤经,以经属阴也;极热之食伤络,以络属阳也。” 14、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表里同病,急则先治的原则。病、而医误下之,损伤脾胃,续发下利清谷不止,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等表证不解,也要急当救里。因为下利清谷不止,则阳气虚惫可知,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如服药后,大便调和,脾胃恢复正常,此时则应急当救表,以免表邪传里。宜桂枝汤,前者先救里,在于护正为急,后者急当救表,则在于祛邪以杜其传也。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治实症者,以逐邪为急;治虚症者,以养正为急。盖正气不固,则无以御邪而却疾;故虽身体疼痛,而急当救里。表邪不去,势必入里而增患,故即清便自调,则仍当救表也。” 1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久病新病同时存在,要以先治新病为原则。痼疾是难治的久病。病势已经现和,治以不易,更难除根,不能急治;卒病是新得之病,病势急迫,变化多端,但是容易治愈,故以先治为妙。 [选注]   《金匮玉 关于工期滞后的函关于工程严重滞后的函关于工程进度滞后的回复函关于征求同志党风廉政意见的函关于征求廉洁自律情况的复函 经二注》:“痼疾,谓病已沉痼,非旦夕可取效者。卒病,谓卒然而来,新感而可取效于旦夕者,乘其所入未深,急去其邪,不使稽留而为患也。且痼疾之人,正气素虚,邪尤易传,设多瞻顾,致令两邪相合,为患不浅。故仲景立方于此,使后之学者,知所先后也。” 16、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索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心发热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护理原则。五脏疾病的性质是不同的,因而适应病情的饮食居处也是不同的。病人的所得、所惑,所不喜,要随疾病的性质不同而变化,如病人脾胃虚寒,适合病人的饮食以热熟易消化的食物为好,温暖的居处,又服温补脾胃的药物,则脾胃虚寒能够治愈。反之,给病人以生冷粘滑不易消化的食物,寒冷潮湿不良的居处,加以苦寒伤胃气的药物,有此所恶和所不喜则使疾病有异常变化,医生亦不可不加注意,如病人素不应食,而突然反暴思之,是乃病邪之气,变传脏气使然,故食之则适以助病气而增发热。 [选注]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五脏病和有所得,如其喜者而与之,能助其正而息其邪,其病可愈也,五脏病又各有所恶,各随其所喜者而为病,犯其所忌而与之,能伤其正而益其邪, 其病益增也。此病之性情,亦因人之性情为性情,而人之性情各有嗜好,百事皆然,食物又易于观辨。病者素不应食者,不喜食之物也,因病而复暴思欲食,此病为饥渴所以害也,因与食之,其脏与之不相宜,食之必发热,无益于气血,而徒长其病邪。可见所喜者应与之,而所恶者应远远之理矣。” 17、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诠解]    本条是举例说明随其所得而攻之的道理。病在脏腑,如水、血、痰、食之实邪皆可攻下以去,然当随其所得之邪,如渴者,水与热得,而热结在水,故用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矣。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无形之邪,入结于脏,必有所据;水、血、痰、食,皆邪薮也。如渴者,水与热得,而热结在水,故与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若有食者,食与热得,而热结在食,则宜承气汤下其食,面热亦去,若无所得,则无形之邪,岂攻法所能去哉。”         结语    本篇是论述疾病的预防、病因、病机、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首先提出的重要治略思想,就是“治未病”。治未病的关键,是掌握疾病相传的规律。如能掌握这一规律,就可以控制病热的传变。另外,也要掌握治疗虚证的“补”、“助”、“调”三个方法,和“补不足,损有余”的治病大法。    本篇科学的诊断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是五常,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风气。因此说,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不正常的气候,能影响人体而发生决策关,关键还决定于正气的强弱。如五脏元真通畅,人既安和,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关于病因分类方面,也有内、外中和其它方面。    本篇还论述了诊断疾病,预防疾病和护理原则等内容。    本篇在治疗方面,提出了表里同病,原则 是急者先治;久病、新病同时存在,原则是先治新病;以及“随其所得而攻之”的灵活的辩证论治思想。    本篇条文虽不多,但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提示,这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本篇是论述痉、湿、暍三病的辩证论治。篇中共有条文二十七条,载方十一首。其中第一条至条十条为痉病的总论,说明了痉病的病因、病理、脉证、分类以及治疗原则和转归。第十一、十二、十三条则为痉病的各论,对痉病的辩证论治进行了阐述。第十四条至十九条乃是湿病的总论,说明了湿病的病因、病理与症状,以及治疗原则和转归;第二十至二十四条则为湿病的各论,对湿病的辩证论治进行了阐述。第二十五条、二十六、二十七条阐述暍病的脉证、治疗法则和方证。由于痉、湿、暍三病,均为感受风寒湿暑之邪而与太阳表证有关,故合为一篇加以论述。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的病证;湿病是以关节不利,身体肿痛为主证的病证;暍,又名伤暑,而以发热恶寒,口渴身疼为主证的病证。 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诠解] 本条是论述刚痉的辩证。“刚痉”由太阳中风重感于寒,外寒闭塞营卫,故出现恶寒、无汗、头痛、发热、脉浮而紧等证。风寒之邪滞郁经脉,经脉气血不利,则出现筋脉紧急的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等证。因其无汗,故称“刚痉”。考《甲乙经•卷七》无“反”字为是。 [选注] 《注解伤寒论》:“《千金》曰: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今反恶寒者,则太阳中风,重感于寒,为痉病也。以表实感寒,故名刚痉”。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诠解]    本条是论述柔痉的辩证。“柔痉”由太阳中风,风邪化热,热伤血脉,筋无所荣,故颈项强急,甚则反张。太阳中风,卫强营弱,正邪相争,表气不固,出现发热,汗出,头疼,而不恶寒,脉浮缓等证。刚、柔二痉的区别,“刚痉”为表实无汗。外感风寒引起痉病,一方面愘于太阳经脉;另一方面为平素阴血虚少,感邪之后容易化燥伤阴,阴血不濡,筋脉拘急则成痉。    [选注]    《注解伤寒论》:“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当恶寒,其不恶寒者为阳明病。今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非阳明证,则是太阳中风,重感于湿,为柔痉也。表虚感湿,故曰柔痉。” 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预后。太阳病为表证,表证则发热。其脉浮,方为应病。今脉沉而细,是太阳证而见少阴之脉。此时,如见项背强直的证候则名曰痉。因正虚不能胜邪,故为难治。何哉?此证若发散在表之邪气,可损伤少阴精血;若补养精血之虚,又恐碍太阳之表,而恐有留邪之弊。    [选注]    《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太阳伤风寒,其脉浮,以邪浅在营卫也。痉病邪深伤筋,故脉沉紧弦,直上下行也;其不紧弦而沉细,则邪入深,而气血太虚,正不胜邪,邪何能出,故为难治。” 4、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诠解]    本条是论述误汗成痉。太阳病,属于表证,应发汗解表,而以微似汗出者为得法。若太阳病发汗太多,则必耗伤阴血,阴血先虚,不能濡养筋脉,则可发生项背强直的痉病。    [选注]    《医宗金鉴》:“太阳病当发汗,若发汗太过,腠理大开,表气不同,邪风乘虚而入,因成痉者,乃内虚所召入也,宜经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因表温经也。由此推之,凡病出汗过多新产,金疮破伤出血过多,而变化此证者,皆其类也。” 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诠解]    本条是论述误下成痉。因外感风邪,入里化热,热蒸汗出,津液已伤,又误下伤阴,营血更弱,不能濡养筋脉,则筋脉拘急,形成痉病。复发汗,更伤阴血阳气,阴阳两虚,则更不能温润,引起四肢筋脉拘挛强急而成痉。    [选注]    《医宗金鉴》:“因风邪为病,不应下而下之伤液,不应汗而汗之伤津,以致津液枯燥,筋失所养而病痉者,故曰: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此不可以外感痉病治之,当以专养津液为务也。” 6、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诠解]    本条是论述久患疮疡的病人气血已伤,而误汗成痉之理。患疮疡的病人,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解表。因为疮家津血亏损,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为伤寒挟虚,故不能发汗。如发汗解表,则重伤津液,筋脉失去津血的濡养,因而发生痉病。    [选注]    《医宗金鉴》:“疮家初起,毒热未成,法当汗散。已经溃后,血气被伤,虽有身痛表证,亦不可发汗,恐汗出血液愈竭,筋失所养,因而成痉,或邪风乘之,亦令痉也。” 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 ,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诠解]    本条论痉病的主证及汗后的脉证反映。痉病不离乎表,故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病,而筋脉受之,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而筋脉拘急。《内经》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故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反映了风阳上行而又掉支,此痉病之主证,不可不知也。此证若发其汗,汗沾衣被变化为湿,又与外寒之气,相搏不解,则卫阳以汗出而益虚,寒邪得湿而转增,故恶寒为甚。    [选注]    《金匮要略直解》:“身热头热,邪在太阳也;面赤目赤,邪在阳明也。颈属阳明,项属太阳,邪在二经,则颈项强急恶寒也。阳明之脉挟口,故卒口噤;太阳之脉循背上头,故头独摇,背反张也。此其人必汗下亡血之后,正气虚,而邪气但胜于上,其足则寒,此痉病之证具见也。”:confused: 8、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诠解]    本条继上文言痉脉本直,汗后则风解而湿仍存,故脉 不直而曲如蛇行之状。魏荔彤云:“风去不与湿相丽,则湿邪无所依著,必顺其下坠之性,而入腹作胀矣。风寒外解,而湿下行,所以为欲解也。如是诊之,其脉必浮而不沉,缓而不弦矣。乃其脉如故,而反加伏弦,知其人连太阴,里病转增,而表病不除,乃痉病诸证中之一变也。”    [选注]    《医宗金鉴》:“发寒湿汗后,其脉不直紧,如蛇之曲缓,则为邪 ,不成痉病,为欲解也,若脉仍直紧而不缓,或不直紧反伏坚弦急者,为邪不退,成痉矣。” 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主脉。痉病是重感风寒湿邪,邪气外束,筋脉强急,气血由内向外而抵抗有力,故见脉弦紧劲急,直上下行。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紧如弦,即坚直之象。李氏曰:”上下行者,自寸至尺,皆见紧直之脉也“。《脉经》亦云:”痉病脉坚伏,直上下行。“   10、痉病有灸疮,难治。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有灸疮的预后情况。病人灸后成疮,一则流失脓液,津血已经亏损,二则火热风盛。经穴不闭,再感风寒,成为痉病,本病若用发汗解表。又恐热伤阴血,更助风燥,若用泻下实热之法,更虚内伤阴液,汗下皆不可为,故曰难治。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有灸疮者,脓血久溃,穴俞不闭,楼全善云:”即破伤风之意。“盖阴伤而不胜风热,阳伤而不任攻伐也。故曰难治。”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 [栝楼桂枝汤]方 栝楼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分,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粥发。   [诠解] 本条是论述痉病的辩证论治。太阳病,其证备,指太阳之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顶,几所过之处,而为拘紧强急以成痉。如风邪居表,则脉必浮数。此证虽身体强几几,而脉反沉迟,沉迟之脉,乃津液不足而荣卫不利,故筋脉失于濡润,是以作痉。 治用栝楼桂枝汤。方中栝楼根清热生津,柔润筋脉,通行经气,桂枝利卫通阳,芍药和营敛阴;甘草、生姜、大枣则能健脾气,和营卫,使经气流畅,筋燥得润,而痉病自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沉本痉之脉,迟非内寒,乃津液少而营卫之行不利也。伤寒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脉浮数,为邪风盛于表;此证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故用桂枝则同,而一加葛根以且其散,一加栝楼根兼滋其内,则不同也。”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咀口父,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诠解] 本条是论述刚痉的辩证论治。刚痉是重感风寒湿邪。卫阳闭郁,营阴郁滞,正邪交争。故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疼、脉浮紧等证。太阳病无汗,湿邪闭郁胸中气机不得通利,故小便反少。里气既不能外达,又不能下行,势必逆上冲胸,故胸满。湿热闭郁胸中,损伤津液,不能滋润筋脉,故口噤不得语。如斯则可知刚痉即将发作。 治以葛根汤开泄腠理,发汗祛邪,滋养津液,舒缓筋脉。方中葛根能透达表邪,启胃气而生津液,滋润筋脉,舒缓强急;麻黄,配桂枝生姜外散风寒,以开玄参府之闭塞;芍药、甘草、大枣和营生津,以缓拘急。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无汗而小便反少者,风寒湿甚,与气相持,不得外达,亦并不下行也。不外达,不下行,势必逆而上冲,为胸满,为口噤不得语,甚至面赤头摇,项背强直,所不待言,故曰欲作刚痉。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乃刚痉无汗者之正法也。::mad: [病案举例] 张X,13岁。1977年9月13日初诊:起初偶有外感症状,身体不适,两天后猝然抽搐,先口噤,继而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无汗,神清,自觉憋气,困倦酸重。证见舌苔薄白,脉紧数。诊断:刚痉,由风寒壅阻脉络,气血滞阻,故筋脉挛急,项背强直,治以祛风散寒解肌和营。 处方:1葛根克、麻黄3克、桂枝5克、白芍12克、天花粉12克、甘草3克、生姜三片、大枣四枚(擘)送服解痉散(全蝎、蜈蚣等分,共研细末,每服1.5-3克),复被取汗。 复诊:服药一剂,遍身絷微似有汗,痉止,嘱其再进一剂而愈。(摘自《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24,1979):eek: 13、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介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二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诠解] 本条是论述实热痉的辩证施治。肠胃实热积滞,壅盛郁塞,所以胸腹胀满。燥热劫烁津液,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强急,故角弓反张。卧不着席,四肢挛急。阳明热盛,变燥化风,掣动筋脉,故口噤,介齿。 本证为痉病实热重证,可与大承气汤,急下存阴,通腑泄热。方中大黄、芒硝泄其实热;枳实、厚朴破其壅塞。本方峻泻肠胃实热积滞,则阴可复,而津液可存,痉强之证可以缓解。 [选注] 《医宗金鉴》:“此申痉病入里,以明其治也。痉病而更胸满,里气壅也;卧不着席,反张甚也;脚挛急,劲急甚也;必介齿,牙紧甚也。此皆阳明热盛灼筋,筋急而甚之鋗,故以大承气汤直攻其热,非攻阳明之实也。其曰可与,非尽言可与,有慎重之意。” [病案举例] 某医院一破伤风患儿,病起迄四日,曾用驱风镇痉之玉真散,不效,邀余会诊。热不退,便不通,痉不止,舌燥苔黄,脉见数实。证属热结阳明,热极生风,法当下。即予大承气汤;大黄15克(后下)、芒硝12克(冲),厚朴24克,枳实12克。越一日再诊,证情未减。硝黄当显效,何迟迟未下?心疑不解!询知乃病家恐前方过峻,自行减半以进。由于病重药轻,服后便结如故,当此风热正盛,燥结如石,非借将军之力下之不为功。遂照方急煎叠进,药后四、五个小时,肠中漉漉,先排出石硬色黑如鸡卵大粪块,随下秽物半便盆,如鼓之腹得平,再剂又畅行三行,痉止身凉,病痊。继用养血舒肝剂调理巩固。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诠解]    本条是论述湿痹的证治原则。湿邪伤于太阳之表,而见一身、关节、烦疼;若脉浮细者,为湿在于外,应当用汗解之。若其人小便不利,而大便反快,脉又沉细者,病名叫“湿痹”,忌汗,而应利其小便,以使湿邪得去。    [选注]    《医门法律》:“湿流关节之痛,脉见沉细者,则非有外风与之相搏,只名湿痹。湿痹者,湿邪其身中之阳气也。利其小便,则通行无碍,而关节之痹并解矣。” 15、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诠解]    本条是论湿郁发黄的辩证。湿家之为病,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一身尽疼,阳郁于内,则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则 身色如烟之熏黄而带黑。   [选注]    《医宗金鉴》:“湿家,谓病湿之人,湿之为病,或因外受湿气,则一身尽痛,或因内生病,则发热身黄。若内外同病,则一身尽痛,发 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之身痛发黄,不似伤寒之身痛发黄者,以无六经之形证也。”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湿家误下的变证。湿家头汗出,为上有湿下有热,蒸而使然,非阳明内实之热,蒸而上越之比。背强者,乃湿家重着之强,非风寒拘急之强。欲复被向火,乃湿盛狎阳,阳受伤则恶寒。此证如误以阳旺内 越之头汗而误下,则湿从寒化,如寒邪入于肺,则胸满,寒邪入于胃,则为哕,寒邪入于膀胱,则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至于舌上白滑之苔,乃误下而热陷于下,寒聚于上之故。胸中有寒,则不欲饮,下有热,而口中干燥,此乃为津液不化之咎。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湿居表,阳气不得外通而但上越,为头汗出,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是宜驱寒湿,以通其阳,乃反下之,则阳更被抑,而哕乃作矣;或上焦之阳不布,而胸中满;或下焦之阳不化,而小便不利,随其所伤之处而为病也,舌上如胎者,本非胃热,而舌上津液燥聚如胎之状,实非胎也,盖下后阳气反陷于下,而寒湿仍聚于上,于是丹田有热而渴,欲得饮,胸上有寒而复不能饮,则口舌燥烦百津液乃聚耳。” 17、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诠解]    本条亦论湿家误下的死证。湿家误下变证百出,至其甚者,而又有死证,医者亦不可不知。湿家如邪在表当发汗,邪在里当利小便,敬非湿热蕴结成实,则未可用之。如误用,则无的放矢,必先伤正气,额上汗出微喘,乃重伤阳气,孤阳上越,故额上汗出而微喘,若脾阳大伤,清阳不升,则下利不止,此乃阴阳离决之象,其预后不抱乐观。若其人小便利者,而见于下后额汗而喘,反映了阳离而上行,阴孤而下走,故亦主死。    [选注]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总言湿证而无下法也。上节言误下变证,为寒热郁结,此节言误下伤肾,则小便自利气喘而死。误下伤脾,则大便下利不止而死。观仲景方,皆是补土以治湿,则知湿家断无下法也。” 18、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者,法当汗出百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故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 治疗原则。外感风湿,困于肌肤,流走关节,气血运动不畅,故一身疼痛。此证当以汗法而散风湿之邪,则其病可愈。假如正值天气阴雨不止,湿气较盛之时,则发汗法便无效,为什么?由于天气阴雨不止,天、人之湿必重。风为阳邪,容易表散,在,则湿为阴邪,难以骤除,故发汗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其病不愈。治风湿之法,应该温阳解表,使阳气伸展,营卫流行,微似汗出,则散漫粘滞之邪,方能缓缓排出体外。    [选注]    《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若治风湿者,必通其阳气,调其营卫,和其经络,使阴阳表里之气周流,则其内湿随三焦气化,由小便而去,表湿随营卫流行,化微汗而解,阴湿之邪既解,风邪未有不去者,此治风湿与治风寒不同者。虽寒湿同为阴,而寒清湿浊,清者易散,浊者粘滞,故发汗大有区别也。” 19、湿寒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诠解]    本条是论述头中寒湿的证治。雾露之湿为清邪,伤于身半之上,湿邪外束,故头疼、鼻塞、上半身疼。寒湿外束,肺气上逆,则喘;湿邪弥漫,扰于心中,故心发烦,其人面黄而身不黄,为湿在上之候。正邪牙争,阳气向外,故发热,脉大。腹中和为无病,故自能饮食,可知湿邪此时并未传里。治宜宣散寒湿,通利气机。如用瓜蒂为细末,搐鼻流出黄水,可使阳气宣利,盘出在寒湿,则诸证可愈。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寒湿在上,则清阳被郁。身疼、头痛、鼻塞者,湿上甚也;发热、面黄、烦、喘者,阳上郁也;而脉大,则非沉细之比,腹和无病,则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头。疗之者宜但治其头而毌犯其腹。纳药鼻中,如瓜蒂散之属,使黄水出则寒湿去而愈,不必服药以伤其和也。”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诠解]    本条是论述寒湿在表的证治。平素湿盛的人,又外感风寒湿邪,邪留肌肉,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剧烈,不得安静等证。    治以麻黄加术汤。麻黄汤散风寒湿邪,麻黄得白术,虽发汗而致过汗。白术得麻黄,能表里之湿,适合病情,取其微微汗出而解。如用火攻发汗,则大汗淋漓,风寒虽去,湿邪仍在,病不能除。或火热内攻,湿热相合,可能引起湿热内郁这黄疸。或火热内盛,迫血妄行,而为衄血等变证,应加注意。    [选注]    《医宗金鉴》:“湿家外证,身痛甚者,羌活胜湿汤;内证发黄甚者,茵陈五苓散。若惟全身烦疼而不发黄者,则为外感寒湿,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寒湿两解也。慎不可以火攻之者,谓不可以火劫大发其汗,必致变也。”    [病案举例]    单姓,女,37岁。时值初冬,因雨淋透衣襟,归后即发热恶寒,周身疼痛而重,少汗,头痛如裹。脉浮而紧,苔白而滑。证属风寒夹湿外侵,邪在太阳。治宜发汗解表,除湿散寒。主拟中术汤加味: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甘草4克,苍术12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服药4剂,汗出表解,身痛解除,症状消失。治用原方去麻黄、调和脾胃,注意饮食起居。(摘自《辽宁中医杂志》9:18,1980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伤风,或内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在表的证治。病人出汗时感受了风寒,或长时间贪凉感受寒湿,汗液留于皮内,变成湿邪,留著肌腠,以致全身疼痛发热。在日晡时,为阳明主气,当其旺时,正邪相搏则症状加剧。    治以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方中麻黄散寒湿;杏仁利肺气以助治节;薏 仁利湿健脾;甘草和中胜湿。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内经•太阴阳明篇》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之,则一身肌肉尽痛。夫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属 少阳,日中阳气隆,属太阳,日西气门内闭,属阳明,是故阳明之气主乎申酉,所以日晡所剧也。”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伤风,或内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在表的证治。病人出汗时感受了风寒,或长时间贪凉感受寒湿,汗液留于皮内,变成湿邪,留著肌腠,以致全身疼痛发热。在日晡时,为阳明主气,当其旺时,正邪相搏则症状加剧。    治以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方中麻黄散寒湿;杏仁利肺气以助治节;薏 仁利湿健脾;甘草和中胜湿。    [选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内经•太阴阳明篇》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之,则一身肌肉尽痛。夫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属 少阳,日中阳气隆,属太阳,日西气门内闭,属阳明,是故阳明之气主乎申酉,所以日晡所剧也。” 22、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上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温令微汗,差。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表虚的辩证论治。风湿伤于肌表,故脉浮身重;卫阳素虚。而不固表,故汗出恶风。    治以防己黄芪汤,益卫气以祛湿邪。方中防己宣肺散风,通行经络,驱散湿滞;黄芪甘温扶虚,固秘卫阳止汗。黄芪合防己,又能善行肌表之水气;白术、甘草健脾化湿,扶正祛邪;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胜湿邪。方后自注有风湿闭塞肺气之喘者,加麻黄宣散风湿为;小紧数邪困于脾胃作痛者,加芍药和脾气,利血脉止痛;水湿聚于下焦而又上冲者,加桂枝下气温化水湿之邪;寒湿凝聚而痹不能者,加细辛以散陈寒与痼冷。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风湿在表,法当从汗出而解,乃汗不待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从腰下如冰,皆湿下行之徵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病案举例]    张某某,男,35岁,农民,于1978年4月8日诊治。    患者近期多次冒雨劳动,以致发热,关节酸痛,经服APC,抗菌素治疗,热退,余症依然。面色萎黄,头重神疲,倦怠嗜卧,骨节酸楚,重滞难移,肘膝关节尤甚,汗出恶风,胃纳欠佳,舌苔白腻,脉濡涩。此属表虚夹湿之着痹,治以防己黄芪汤加减:黄芪、白术、宣木瓜各10克,汉防己15克,苡仁,徐长卿、茯苓各20克,滑石30克,通草5克,水煎服。服五剂后,诸证均减,连服一个月后,血沉,抗链“O”均已正常。(摘自《吉林中医药》2:18,1981) 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哎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 ,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诠解]    本条是论述风湿兼阳虚的证治。外感风寒湿邪,八九日不解,邪仍在表,故脉浮;其人不呕不渴,反映邪未传少阳、阳明而未入里,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如留于肌表,风湿邪胜,表阳复虚,故脉浮而按之虚,湿盛着痹气血不利,故脉又涩,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湿留关节之候。    治宜桂枝附子汤,温经助阳,以散寒湿,方中桂枝散风寒,温通经络,温化湿邪;附子温阳化湿,温经通痹;生姜散风寒湿邪;甘草、大枣补脾胃,而调和营卫。    服桂枝附子汤后,阳气通达,气化已行,湿邪减少,故见大便已实,小便通利,宜用白术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而成,以奏温经复阳,行化表湿之功。    服白术附子汤第一服时,可出现周身如痹,反映药力已行,再服,以至三服都尽,其人头目如冒而似眩瞑,不用责怪,这是附子与白术的药力逐除水湿之邪未尽的表现。    [选注]    《金匮要略心典》:“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邪在表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涩,知其风湿在外持而卫阳不正。故以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气而敌阴邪。若大便坚、小便自昨,知其在表之阳虽弱,而在里之气犹治则皮吕之湿,自可驱之于里,使水道而出,不必更发其表,以犹太妇女久弱之阳矣。故于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皮中而农水气,亦因势利导之法也。”    [病案举例]    梁XX,男,成年。素易感冒,1975年8月,忽觉恶风,微汗出,周身内痠痛沉重,卧而难以转侧,四肢关节屈伸不利,无头痛项强,口渴呕吐等症,二便调,口淡,舌淡苔白,脉浮虚,体38.5温度。前医以三仁汤加减治疗未效而转诊,笔者认为为阳虚之体,感受风寒湿,为证之
本文档为【《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29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1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2-23
浏览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