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题型分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题型分析

举报
开通vip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题型分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题型分析 作者:杨老师    教程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3814    更新时间:2009-12-14 试卷结构   总分:100   时间:150分钟   题型比例:选择题20×2` 填充20×1`简答题5×6`论述题1×10`   难度:低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六个转变: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现象,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态度。   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3、改变课程难、繁、偏的现象,强化与现实结合。   4、改变接受学...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题型分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题型分析 作者:杨老师    教程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3814    更新时间:2009-12-14 试卷结构   总分:100   时间:150分钟   题型比例:选择题20×2` 填充20×1`简答题5×6`论述题1×10`   难度:低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有六个转变: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现象,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态度。   2、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3、改变课程难、繁、偏的现象,强化与现实结合。   4、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的能力。   5、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变教学实践的过程。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现学校地方国家共同管理。   二、课程结构:   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数、外、科学或物化生、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积极实行学分制管理,05年秋天江苏省高中开始实行学分制。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城市普通中学要逐步开展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国家、地方、学校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六、课程评价:学生发展性评价   七、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八、教师的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与培养: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技术教育改革为核心内容   新课程时间安排: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要进入新课程。   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高中课改:   1、在课程结构上,新的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者构成,其中学习领域规定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八个大的学习领域,在学习领域下设具体的科目,在科目下设置模块,新的高中课程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划分三个层面内容,从学习领域到科目再到模块不断细化。   2、在课程内容上每个科目都规定必修系列与选修系列的内容。   3、在课程评价方面   ①首先要合理有序的安排课程   ②建立选课指导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③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④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关于课程结构调整的三个基本原则: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结构   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 教育理论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一、选择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   教育理论选择题在性质上是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择概率占1/4。给出四个选项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在试卷题型整体结构中,选择题为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约占总分的l/4,不可忽视这类问题。   从内容上看,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我们在明确了选择题内容的这种针对性后,在命题方式上,要看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是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是什么”。比如,利用伪装防止敌机轰炸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经过分析,正确回答应是选择性,而非知觉的理解性或整体性。其次,关于对一些所谓“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是选择题在命题方式上又一显著特点。比如: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性格,而非能力或气质;教师劳动的根本特点是什么?“根本”特点并非劳动的复杂性或间接性、而是对人的培养。我们查阅了历年的试卷。有一点提醒你,选择题中第一小题都问某部教育著作的作者为何人?在给出四位教育家名字的选项中,让你选择出一位。比如:《教育漫话》的作者应是洛克,而非其他教育家。这类题不难,多注意一下就行了。开卷第一题答好,可以立即增强你考试的信心。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   掌握了选择题题型特点和命题的基本方式,还需要有相应的解题技巧。   1.排除法:把明显不正确的选项先排除掉,逐渐缩小范围,集中思考,有助于正确答案的选择。   [例]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特征?( )   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   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内容   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   古代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抓住这一特征,首先排除掉B点,因为讲授相同内容是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其次,排除掉A点,固定的修业年限是学校制度的特点。个别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互不相同性,D点虽说的是知识程度不同,但学生的年龄相同,因之也应排除。正确选项就是C。   2.“正本清源”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不好排除,这时对选项的本义可以回忆思考,能使你摆脱困境。   [例]一支白粉笔,无论是在明处还是在稍暗处,人们都会知觉它是白色粉笔,这是利用知觉的下列哪种恒常性?( )   A.大小   B.形状   C.颜色   D.亮度   问题出在“颜色”和“亮度”判断上,错误是选作颜色恒常性。根据正本清源法,白色不是颜色,只是亮度,正确判断是D。   3,联想推理法:选择题的选项如果是年代,就要通过联想推理法解决,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著名事件,有什么杰出人物和思想,然后才能有把握的进行选择。   [例]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始于( )   A.1840年   B.1879年   C.1902年   D.1918年   寻找答题线索,这时至关重要。1840年是鸦片战争,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1918年十月革命,都与心理学产生无直接联系。在这种基础上,可集中对1879进行联想判断。冯特是德国有名心理学家,其贡献是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联想到这一切,再根据“心理学发展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说法,就可判断是B。   对有些选择题实在回答不出,可以进行猜测,这也是一种应试能力。实际上命选择题时,出题的人已把猜测的可能性估计在内了。 二、填空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填空题题型特点   在试卷中,填空题是另一类重要题型,分为9道小题,每小题只留有两个填空,这是填空题形式的主要特点。从内容上看,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最广。重视的是细节,答案比较固定,填的多是关键词和重要概念,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是填空题内容上的特点。   (二)填空题解题技巧   (1)填空题本身有文字描述,给你实际提供了思考的材料,要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答题。   [例l]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______计划、课题计划和______计划。   在这道题中,课题计划对你是一个提示,明确了范围,举一反三,可很快填出答案来,这就是“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例2]高级社会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主要有道德感、______和______等三种。   同样的方法,这道题以道德感出发进行思考,答案应填“理智感”和“美感”。   (2)原理和规律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般要进行多次复述和记忆。命题的一个策略,就是将原理和规律中的关键词,抽出来后作为填空题出。遇到这类问题,当你突然一下想不起时,可把原规律通过记忆复述一遍,也就是通过整体想到个别,填出关键词。   [例1]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组织学生的______,统一______的过程。   这个问题是一条德育规律,我们已记住了它,把规律只需复述一下,答案就自然在脑海浮现出来。这个方法很有效,让你想起关键词应是“活动和交往”及“多方面教育影响”。 [例2]心理是______的机能;心理是______的反映。   用复述法,可立刻答出来,这儿应填的关键词是“人脑”和“客观现实”。   (3)教育理论中一些内容,既不好命为选择题,又不宜出成问答题,而这些内容又要求你必须掌握,则最可能命为填空题,复习时应当注意。   [例l]综合课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这五个知识点,可任意抽掉两点变为填空题。   [例2]人的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应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这些要点,同样可抽出两点命为填空题。这反映出命题的一种方式。填空题中的这类问题最不好回答,所以,我们对这类问题要多加注意。   此外,凡是含有两个知识点的问题更容易被命为填空题,这是由填空题的出题形式特点决定的。   [例3]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______和______的反映。   答案:“概括”和“间接”。   [例4]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启发式”和“注入式”。   填空题要求只填两个知识点,这类问题正好符合这一命题要求。   最后,课程中的重点概念也倾向以填空题方式来考察。   [例5]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______ 。   答案:总体系。   [例6]动机是一个人与满足某种需要有关的、发动和维持活动的______,是______的具体表现。   答案:“内部动力“和”需要”。   凡此种种,有了这些知识,就有利我们形成较好的解决填空题的技能。 三、简答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简答题题型特点   在试卷中,简答题在总成绩中所占分值最高。考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对简答题的回答情况。简答题涉及的都是较大的问题,让你阐述一种观点,或者对某种理论作出解释,也可能是提供证明,有一定的系统性。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论点或根据不可遗漏。简答,这既是简答题内容上的要求,也是这类题的题型特点。   (二)简答题解题技巧   (1)对已有的科学事实和观点做出肯定,阐明其具体表现,这是简答题中比较好对付的一类问题。在回答中,只要说明“是怎样”,就可以了。   [例]教学为主的标志是什么?   当然就这么回答:“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在内容上,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   (2)比较难的一种问题,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对这类问题,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否则,回答就可能出现错误。   [例]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只有这样答才严密:   ①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②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和经验;   ③注意“变式”在掌握概念中的作用:   ④要将词与感性材料相结合;   ⑤正确下定义;   ⑥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3)最多一类问题,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对这类问题,关键把道理讲清楚,看你的论据是否全面。   [例]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就是这种性质的问题,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   (4)还有一种特殊问题,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回答这类问题,语言必须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就达到了题目要求。有时,最好的办法和策略,就是叙述概念,自然把差异说了出来,不必再写什么。   [例]再认和回忆有什么不同?   这时叙述概念:“再认也叫认知,是对过去感知过的对象再接触时,有熟悉感,知道它是知觉过的对象”;“回忆也叫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对象不在主体面前,由其他刺激作用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过程”。这样两相对照,就是一种差异显示。   (5)在简答题中,最简单的是一些记忆性问题,不要求你解释,只要求你整体把握。一个问题,回答的要点多,是这类问题的特点。   [例]我国普通学校应当遵循哪些主要教学原则?   答案要全面,得写出全部七个原则:   ①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③直观性原则;   ④启发性原则;   ⑤循序渐进原则;   ⑥巩固性原则;   ⑦因材施教原则。   这必然是一道7分题,一条原则一分,每个原则不必解释,否则,会影响整个应试速度。应当注意,我们统计发现,这类问题多出在教育学部分的内容中,心理学部分则少见,因此,准备这类问题要有侧重点。 四、论述题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论述题题型特点   理论性强,是论述题的最突出的特点。   理论要有深度,是论述题主要的质量要求。   论述题的答案,并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自己的见解。因此,从论述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学科水平。   (二)论述题解题技巧   (1)论述题涉及的都是主要理论,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全方位论述,因此,开阔视野,多角度看问题,就是解答论述题的首要策略。   [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注意到三个方面,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论述: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通过书面或互访的形式,加强互相了解,保持经常性联系,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论述题中,常引用这样一类格言,与教育现象联系起来,看你的理解能力。在这里,此格言表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涉及的是知识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由这一点展开论述,就抓住了本质。   (3)能否用教育和心理理论指导实践,是论述题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又一个方面。根据理论,如何去做?   [例]按照心理学对能力的分类,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能力?   显然,只有懂得了能力分类知识,才能指导教育实践,还表明这是一种理论运用,这是关键所在。其回答是:   ①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应培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②按照能力的功能,应培养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③按照其所参与活动的性质,应培养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4)对一种教育观点或新生事物作出评价,是论述题中最难的一类问题。要会分析,指出优点和可能存在的弊端。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好能自由发挥。当然,这种发挥要符合教育原理或心理规律,不能偏离主题,应当防止出现这种错误。   [例]评论“分层教学”?   经过分析,可从两方面肯定这一新生事物:   ①此举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②可以避免能力分组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但是,分层教学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而且,分层的标准难以掌握。这就又指出了缺点。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作者:杨老师    试题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11565    更新时间:2009-11-20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___阶段、__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______提出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和____。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_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   7、1902年通过了“___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_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____”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____的骨干作用和抓好____的转化工作。   11、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   A 发展方向   B 发展阶段   C 发展结果   D 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发展的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 备课   B 排课表   C 批改作业   D 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 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四、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15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大纲   3、集体舆论   五、简答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2、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4、如何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12分)   2、我国小学教育评价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10分)   七、实例分析(8分)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萌芽、创立、发展 2、教学活动   3、布鲁纳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9、实用性 信度 效度 难度 区分度 10、优秀生、差生   11、缺陷矫正 早期干预   二、不定项选择   1AC 2B 3ABCD 4ABCD 5A 6C 7C 8A 9AB 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四、解释名词   1、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2、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3、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五、简答下列各题   1、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2、教师工作性质任务和工作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检查。③讲授新教材 ④巩固新知识。⑤布置家庭作业。   4、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的核心。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六、论述题   1、提示: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意义: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崐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崐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知识与智力的关系: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   在教学中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现二者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2、提示:问题有:1)重知识轻能力 2)片面追求分数 3)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4)制约教学改革。    改革做法: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七、实例分析:   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作者:杨老师    试题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9762    更新时间:2009-11-20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___。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___、教育的生源起源说、___、___。   3、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____、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____。   4、______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0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_______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家长会、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系统性   B .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 .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 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   D 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A.随意性   B .娱乐性   C.自觉性   D .系统性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 .卢梭   C.赞科夫   D .福禄倍尔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 评定学生操行   B 教育个别学生   C 了解和研究学生   D 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 领导地位   B 启发指导地位   C 顾问地位   D 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四、解释名词(共15分)   1、学制   2、课堂教学   3、学校教育   五、简答下列各题(共15分)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共22分)   1、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10分)   2、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12分)   七、实例分析(8分)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吗?) 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问题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4、上课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1B 2C 3B 4D5D6A 7B 8D9C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 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 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 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正确。   四、解释名词   1、学制: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的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亦称狭义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五、简答   1、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②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②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③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六、论述题   1、答: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2、答:(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和热爱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等方面。   (2)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3)恰当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   七、实例分析   提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文档为【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卷题型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43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3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2-03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