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看译者的主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

从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看译者的主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

举报
开通vip

从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看译者的主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 从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看译者的主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 贾红霞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hongxiajia@126.com 摘要: 林纾一生翻译作品180多部,通常被分为前后两期。多数评论家认为前期译品质量好于后期。本文 旨在通过分析林译小说序跋,探讨其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之关系,论证其前后期译著质量差异的原因 。 林译小说前期序跋表明译者的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是一致的,而翻译策略的选取是基于这种一致性基础之 上的,因而有了高质量的译品;后期序跋则反映了由于林纾的翻译目发生了变化,主观意图与社会...

从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看译者的主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
从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看译者的主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 贾红霞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hongxiajia@126.com 摘要: 林纾一生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作品180多部,通常被分为前后两期。多数评论家认为前期译品质量好于后期。本文 旨在通过分析林译小说序跋,探讨其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之关系,论证其前后期译著质量差异的原因 。 林译小说前期序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译者的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是一致的,而翻译策略的选取是基于这种一致性基础之 上的,因而有了高质量的译品;后期序跋则反映了由于林纾的翻译目发生了变化,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相 背,这样译品质量下降,也就不可避免了。从林译小说前后期质量的变化,不难看出译者的主观意图对译 品的质量与接受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 林译小说序跋;主观意图;前后期译品质量差异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or’s Intention and his Translations’ Quality ---- As Perceived from the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of Lin Shu’s Translations Jia Hongxi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Bei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 Beijing 100192, China) hongxiajia@126.com Abstract: Lin Shu published more than 180 translated works during his life. His translations are usually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e early period (1899-1913) and the later period (1914-1922).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his output in the early period is of better quality than that in the later period. This paper intends to identify factors accounting for the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his translations of the two periods. By analyzing the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of Lin’s translations, the author finds the intention of the translator is a crucial factor affecting translation quality. The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of his translations in the early period show that the subjective intentions agreed with the social needs. The selection of a translation strategy based on such agreement resulted in high-quality translations. From the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of the later perio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urpose of Lin’s translation changed and that the subjective intentions ran counter to the social needs, hence an inevitably declining quality of his translations. Such a change in quality as reflected from Lin’s translations of the two periods points to the fact that the subjective intention of a translator is essential to the qua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his output. Key words: prefaces and postscripts of Lin’s translations;subjective intention;translation quality 1. 引言 林纾(1852-1924),字琴南,自1897起,与近二十位译者进行合作,译介西洋小说180余部,如此众 多的作品问世,成为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因此,“林译小说”成为中国文化史、翻译史上一个专有 名词。林纾本人虽然不懂外文,但是林译小说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占据文坛,这是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李载道;孟昭毅,2005)在林译小说的80余篇序跋中,林纾对其翻译目的与动机, 即主观意图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具体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进行了阐述。从中不难看出林纾翻译的主观 意图与林译小说的质量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本文旨在通过对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的分析,论证译者的主 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 2. 林译小说前期成功的原因 林纾的翻译,通常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①,本文是依照钱钟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对林译小说前后期的划分,即以 “癸 丑三月”(民国二年)译完的《离恨天》为界标,(钱钟书,1981)探究林译小说前后期译著质量差异的原因 。 林纾前期翻译作品有70余部,评论家普遍认为“大受欢迎”。(陈福康,2002)原因主有两点“一是他 的译笔好,对读者极具吸引力;二是林纾对原文内容取舍的辨别能力极强”, 因此,“读者仅仅是对林 纾译品优美语言作出反响,并非完全从翻译忠实的角度对译品质量做出判断”。(Baker,1998)即使钱 钟书这样重要的学者也认为林译小说“还没有丧失吸引力。……尽管漏译误译随处都是。”(钱钟书, 1981)由此可见,对林译小说质量的考量与评价,多从接受性考虑,这与林纾的翻译目的是一致的。 关于林纾的翻译目的,有很多评述与研究。主要是依据发表于《清议报》上的《译林叙》(1901)和 《平报》上的《译叹》(1913)以及其译作的序跋。林纾多为其译书写序跋 ,张俊才在《林纾评传》中 对林译小说序跋作了如下的评介,特别是“辛亥以前(他前期)出版的将近70种译品中,除去十种左右 外,其余的每种译品都有林纾认真写作的序或跋,有时是兼有序、跋和若干则‘识语’。在这个时期内, 林纾每译完一部作品似乎都有一种要向读者评介作品或抒发感受的冲动。……透过林纾为译文写的这些序 跋,我们可以窥见林纾当时具体的翻译思想或译书动机”。(张俊才,1993) 一是“打算有裨于世道人 心,”二是“提供文章作法的用意”。(吴俊,1999) 《茶花女》(1899)是林纾翻译的第一部西洋小说,十分成功。邱炜荽在《客云庐小说话·挥尘拾 遗》(1901)中评道“以华文之典料,写欧人之性情,曲曲以赴,煞费匠心,好语穿珠,哀感顽艳,读者 但见马克之花魂,亚猛之泪渍,小仲马之文心,冷红生之笔意,一时都活,为之欲叹观止。”(马祖 毅 ,1998) 但由于是林纾的第一部译品,序文写作十分简短,没有提及翻译目的与动机。但根据他人的评论和林 纾后来在其它译著序跋中,对《茶花女》翻译及内容作过多次的补充介绍,②从中可见林纾在翻译《茶花 女》时,目的明确。 林纾同时代的福建籍华侨作家邱炜荽在《客云庐小说话·挥尘拾遗》(1901)中提到这样一些情况: 若林先生固于西文未尝从事,惟玩索译本,默印心中。暇复昵近省中船政学堂学生及西儒之谙华语 者,与之质西书颖义,而其所得,以视泛涉西文辈高出万万。……又闻先生宿昔持论,谓欲开中国之民 智,道在多译有关政治思想之小说始。故尝与通译友人魏君、王君,取法皇拿破仑第一、德相俾士麦全传 属稿。草创未定,而《茶花女遗事》反于无意中得先成书,非先生志也。”(顾易生;王运熙 ,1985) 根据邱炜荽的这个记载,可见林纾在 翻译《茶花女遗事》之前就已有翻译西洋小说以开通民智的想法。 翻译目的明确, 而且当时的社会也需要这样的题材,因为《茶花女》有别于中国传统作品的爱情题 材“既打破了‘大团圆’的结局,也有别于‘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框架”。(张俊才,1993) 因此,林 纾所译《巴黎茶花女遗事》“颇风行海内。” 林纾继译完《茶花女》之后,又于1901年完成了《黑奴吁天录》的翻译,而且为译著题写了序、跋以 及例言。这是林纾译品中唯一的一部拥有序、跋以及例言等三种介绍形式的译著。林纾在其序跋,例言 中,分别从文学功利、文学本体介绍阐述了其翻译思想 。 关于翻译《黑奴吁天录》的社会需求与翻译目的 ,该书的跋中是这样表述的“近年美洲厉禁华工,水 步设为木栅,聚数百远来之华人,栅而钥之。一礼拜始释其一二人,或逾越两礼拜,仍佛释者。此即吾书 中所指之奴栅也。向来文明之国,无发私人函。今彼人于华人之函,无人遍发。”从该跋中可见林纾“叙 悲”的原因。而在序中“因之黄人受虐,或加甚于黑人。”和例言的第四点“是书系小说一派,然吾 华丁此时会,正可引为殷鉴。且证诸吣噜华人及近日华工之受虐,将来黄种苦况,正难逆料。冀观者勿以 稗官荒唐视之,幸甚!”林纾对华人受虐情况反复描写与介绍,旨在强调译书的目的:1.序中说译书的目 的是“而倾心彼族者,又误信西人宽待其藩属,跃跃然欲趋而附之。则吾之书足以儆醒之者,宁可少 哉!”;2.跋中译书目的的表述是“则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海内有识君子, 或不斥为过当之言乎?” 另外,在该书的例言中,林纾既提及了译书背景,又强调了翻译目的。 “是书描写白人役奴情状,似 全无心肝者。实则彼中仇视异种,如波兰、埃及、印度,惨状或不止此。徐俊觅得此种纪录,再译以为是 书之左证。” 关于文学本体意识,即文章的作法,在例言中,林纾介绍了中西文法的异同。“ 是书开场、伏脉、接 笋、结穴,处处均得古文家义法。可知中西文法,有不同而同者。译者就其原文,易以华语,所冀有志西 学者,勿遽贬西书,谓其文境不如中国也。” 林纾在此用比较的方法将西方文学的作法介绍给国人。相同 的内容还可见于林译小说的其它序跋,例如:《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 菲洲烟水愁城录·序》、 《 孝女耐儿传·序》等。林纾在这些序跋中,既介绍了中西文学相同之点,也介绍了不同之处。另外, 从《黑奴吁天录》例言中“所冀有志西学者,勿遽贬西书,谓其文境不如中国也。”可见他赞赏西方近代 文学的优点,其目的是学习西方文学的优点,兴中国文学,因为他认为“文运之盛衰,关国运也。”(吴 俊,1999) 需要补充的是关于林译小说具体翻译背景和翻译动机以及二者之关系的内容,在前期序跋中,还有许 多实例。 在《埃司兰情侠传》(1904)序中,林纾首先介绍了“又老惫不能任兵,为国民捍外侮,则唯闭户抵 几詈。”的现实,认为中国姑息外欺数百年,需以阳刚振之。所以其译此书的目的在于“亦特重其武概, 冀以救吾种人之衰惫,而自厉于勇敢而已。” 而在《离恨天》译余剩语中,林纾以“余自辛亥九月,侨寓析津,长日闻见,均悲愕之事。西兵吹角伐 鼓过余门外,自疑身沦异域”开篇,介绍了时代背景,天津沦陷以及译者忧国忧民的心境。这实质上是为 其阐述翻译此书目的的一个文本外的最好衬托, 可谓在文本外以及原作者意图宏观介绍的基础上,通过 具体的作品诠释,来阐述译者的翻译目的。 从上述对林译小说前期序跋的分析解读来看,主观意图与社会需求二者关系一致,是林译小说成功、接 受性好的前提。因为: 1、林纾前期的翻译目的产生于社会需求,其目的是服务于社会需求,其翻译目的与社会需求具有一致 性; 2、当主观意图即翻译目的明确时,并与社会需求一致,这就构成翻译成功的潜力因素。因为二者的衔接 面(interface)相同,即翻译目的是救国醒民,作品的受众是读者也就是国民;而社会需求也是来至于国 民,也就是读者。二者的一致性使得翻译的成功具备了可能性; 3、林纾作为译者在充分发挥其译者主体性的主观意图这个要素的前提下,还积极调动译者主体性的 其它要素 ,诸如翻译态度、翻译策略等等,注重作品的受众,无论是在理解方面还是在再现方面,都考 虑了读者的接受性,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甚至有意采用了“讹”的手段,实现翻译目的。例如,林纾在 翻译《茶花女》时,由于翻译目的明确,在翻译过程中,他调动和倾注自己的全部激情“余既译《茶花女 遗事》,掷笔哭者三数,以为天下女子性情,坚于士夫。而士夫中必若龙逄、比干之挚忠极义,百死不可 挠折,方足与马克竟。”(吴俊,1999)林纾在1901 年翻译的《黑奴吁天录》时,为实现翻译目的,更加 有意识地使用了翻译策略 。在林纾为该译著所作的序跋及例言中,介绍了书名、宗教、歌词等翻译策略 。以其宗教翻译所采用的省略法方法为例,林纾在例言中介绍了所使用的方法与使用该方法的目的。原因 有两点:一是“顾译者非教中人”,即林纾不懂至少不信教,言外之意宗教内容与翻译目的无关;第二个 原因是“本以取便观者,”即省略了书中的宗教内容,易于读者的接受。这是林纾强调翻译目的,对 宗教内容处理的主观倾向,与当时的社会需求一致,这样使译著有更大的读者群,接受性更好。 3. 林译小说后期质量下降的原因 林纾后期(1914-1921)的翻译作品,共有100多部 ,虽然译品数量多于前期,“但译品质量与前期不同, 多数评论家认为林纾辛亥革命后译笔质量严重下降。”(Baker,1998) “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 松懈,使读者厌倦。“(钱钟书,1981) 关于林纾后期译品质量下降的原因,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林纾后期的翻译仅 是为了稿费。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写道“ 他对所译的作品不再欣赏,也不甚感觉兴趣,除非是 博取稿费的兴趣。换句话说,这种翻译只是林纾的‘造币厂’承应的一项买卖,形式上是把外文作品转变 为中文作品,而实质上等于把外国货色转变为中国货币。”(钱钟书,1981)这与前期翻译的目的是救国 醒民、兴中国文学完全不同。袁荻涌在《林纾文学翻译思想 》一文中持有相同的观点。“林纾的翻译活 动还有为‘稻粱谋’的一面。这在他后期的译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林纾早年翻译外国小说,只重视社会 效用,并不看重稿酬,但辛亥革命后则正好相反。”(袁狄涌,1994)言外之意,林纾后期的翻译不重视社 会效用。 把林译小说后期的质量下降完全归于林纾重稿酬未免有些过于简单。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决非主要原 因。“ 林纾为人耿直,又好周济别人,”(袁狄涌,1994)既然是这样,他就不会过分看中稿酬;如果他 十分看中稿酬的话,他也就不会从每年所得的可观稿费中周济别人,也就不会“有入不敷出之感,” 也就 不会“倍加努力地译书、画画,以期能挣得更多的稿费。”也就不会出现“一生挣钱不少,但未积下家 私,以至死后至为萧条,灵柩还是由门人醵资运回故乡的。”(张俊才,1993) 那么导致林译小说后期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二种观点认为林译小说后期质量下降“与林纾本 人政治思想的变化不无关系”,(马祖毅, 1981)即林纾翻译目的有所变化,不再“重视社会效用”。解 读林译小说后期的序跋,可以佐证。 林纾后期的翻译不仅质量下降,而且序跋数量少,篇幅短。钱钟书是这样评价的“他前期的译本绝大 多数有自序 。……在后期译本里,这些点缀品或附属品大大地减削。”袁荻涌认为林纾后期的译作“不 像前期那样写有序、跋、小引、例言、短评等。”(袁狄涌,1994)在后期100余部译著中,仅有十余篇序 跋,而且最长的也只有《 鱼雁抉微》(1915)序,700多字,其中两篇100余字,还有两篇《 血华鸳鸯 枕》(1916)小引 和《 怪董》跋(1921)仅60 、70字。 更值得注意的是林译小说后期序跋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翻译思想以及翻译目的的介绍,与前期序跋也 大不相同,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译书目的是揭露西方社会之弊端与丑陋。在前期翻译的序跋中,林纾多介绍中国当时的时局与现状, 并阐述翻译目的,期望通过自己的翻译让国人向西方学习,并对他所不满的社会现象有所干预,有所针 砭。林纾在《英孝子火山报仇录》(1905)序中指出“西学可以学矣”。 而在林译小说后期的序跋中, 揭露西方社会之弊端与丑陋的内容明显多于前期。 在《鱼雁抉微》序(1915)中,林纾只提及了社会背景,即社会需求,与前期的序跋不同之处在于序 跋中没有表明翻译目的,取而代之的是消极的悲叹,认为“孟氏口干笔钝,而法俗之奢淫,至今无 变。”“孟氏之言且不能拯法,余何人,乃敢有救世之思耶!”自己所做的一切未必会不有同样的结局; 另外,他对其所寄予希望的西洋文学、文化、社会习俗的评论是“不能异与中华, 亦在上者能讲富强, 所以较胜于吾国;实则阴霾蔽天,其中藏垢含污者,固不少也。” 故不难看出其译书目的是向国人介绍西 方社会的弊端,“使人知欧人之性质”; 在《孝友镜》译余小识中,翻译目的是通过对书名翻译的解释来阐释的。“命曰《孝友镜》,亦以醒 吾中国人,勿诬人而打妄语也。”“镜”指明镜,即不要盲从。林纾译书目的以及书名的选择是希望读者 不要轻信西人不好之处。这与《 鱼雁抉微》序的写作目的有共同之处,即应明辩。可见此时林纾不仅对 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不满,而且对西方社会也多看其弊端,对译著多指出其不利之处,而非其积极的作 用。这就是为什么林纾以“此书为西人辨诬也。”作为译余小识的开头。这分明是认为西人之处无有利之 事可鉴也。 在《 洞冥记》跋(1921)中,译者的翻译目的是借原著写作目的“意在骂世”来表述其对西方社会 的不满。林纾似乎表明西人自己都在谴责其社会弊端,我国还有向西方学习的必要吗? 由此可见,林纾后期翻译的序跋由前期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转向后期的不仅对中国社会现状 的继续揭露,而且也对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抨击与谴责。这与其前期序跋中的翻译思想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在前期的多数序跋中,林纾强调学习西方的长处,能够辨证的看待西方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吟边 燕语》序中,为莎士比亚等辩护。 这都是由其当时的翻译目的所决定的,即从西洋文学中借鉴有利于的 内容。不难看出其前后期对西洋文学文化的社会效用所持的态度不同。 2、对西洋小说的作法持否定态度。在林纾前期翻译的序跋中,翻译的另一个目的是兴中国文学。而在后 期的翻译序跋中,他却对西洋文学有助于兴中国文学的功效产生了怀疑,对西洋文学作法持否定态度。 在《 洞冥记》跋(1921)中,林纾对原著的写作文体结构进行了批评“万不能道出此书之结穴”。 在《兴登堡成败鉴》序(1922)文中,林纾对原著以及原作者蒲哈德的叙事及语言进行了批评。“且叙事 复杂,言之又言。” 他在《膜外风光》(1920)序中写到“小说所虚构,皆耳闻者也。…….曾无一事与小说相符。” 这 似乎是对小说与现实社会之关系的否定,否定了小说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与再现。 下面是《 怪董》的跋(1921),全文如下: 译者日,全书系虚无飘渺之谈,外国小说,固有此一种。文字庞杂,译者为之更正,似颇可存,留为 酒后茶余消遣可也。 虽然该跋不足60字,但是林纾却用“全书系虚无缥缈之谈”,且“文字庞杂”,从内容上到语言上对 原著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其翻译目的也只是“留为酒后茶余消遣可也。”这与《膜外风光》序内容相近, 是对西洋文学兴中国文学的功效持否定态度。 3、 译书目的是“日以译著自娱”。 在林纾前期翻译的序跋中,大多数都介绍了他借译书“儆醒”人 心,维新救国的思想,这是“林纾前期译书思想的灵魂。”在《不如归》译序中,他表示:“余老矣,报 国无日,故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惊醒,恒于小说序中摅其胸臆。非敢妄肆嗥吠,尚祈鉴我血诚!”而 林纾后期翻译序跋中所介绍的翻译目则是为了娱乐消遣。 在《云破月来缘 》序(1915)写道“余日来专意作画,不恒译书。然而二三至好……. 时时过从”, 看来译书原因是出于朋友相约而矣。在《 鹰梯小豪杰》叙(1916)中的提及翻译动机是“余笃老无事, 日以译著自娱;”至于翻译的社会功效,介绍则十分简洁,仅寥寥数语“想于风俗,不为无补。” 而《 血华鸳鸯枕》小引(1916)仅70余字。对故事梗概进行了陈述,林纾的评价是“情迹甚奇”, 对翻译目的以及背景却只字未提。而《梅孽》的发明(1921)仅100余字。介绍了原著的目的“此书用意 甚微,盖劝告少年勿作浪游,”,而写序目的是“恐读者不解”,对原著内容作简单介绍,并无深刻阐 释。 林纾在后期译品序跋中对翻译目的的阐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前期的不同。这表明林纾后期 的翻译目的发生了变化,后期译品序跋的不同正是其翻译目的改变的一种表现,比前期更看重稿费可能也 是一种对社会现状无能为力的无奈表现。从林纾的《膜外风光》(1920)序中对庄子的“哲学”推崇,足 以说明此时他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故对翻译的功效也持消极态度。 林纾译品后期序跋内容与前期序跋的不同,表明其翻译的主观意图发生了变化,对西方文学功能与作用 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在后期序跋中,对救国醒民、兴中国文学的翻译目的几乎只字未提 ,相反,却多了 些对中西社会现状介绍的内容,特别是对西方社会弊端与黑暗的谴责,惟恐其翻译的作品使“中国受其沾 染,亦愈趋愈下。” 由于林纾的主观意图发生了变化,表现方式仅仅“日以译著自娱”,或为了稿酬而翻译,“ 他对所译 的作品不再欣赏,也不甚感觉兴趣 ”,而且译笔“文字枯涩,支离纠绕”。 (袁狄涌,1994)这说明林纾 翻译目的的变化导致了其翻译态度的变化,他不再考虑翻译策略,不再考虑读者的接受性。但是,此时的社 会需求并没有变化,因此二者关系不一致,构成了对译品质量制约的因素,这样林译小说后期译品质量下 降是自然的了。 4. 结束语 通过解读林译小说序跋,并探究林译小说前后期翻译质量差异的原因,从中不难看出译者主观意图这 个要素的主导作用以及重要性。其主导作用以及重要性在于当主观意图符合社会需求,与社会需求一致, 是实现翻译目标的前提条件,为实现翻译目标提供了潜力。 林译小说的主观意图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这是林译小说成功的前提条件,而其主观意图是使其成功 的保证。只有当二者具有一致性 ,加之采用相关的翻译策略,才能取得翻译的客观效果。反之,如主观 意图不明确,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不符合社会要求,不具备积极的意义,就不会有理想的译品。林纾的后 期翻译目的是对其翻译的限制或制约,因此译品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林译小说后期翻译质量的下降足以证明 这一点。 尽管林纾后期的翻译不尽人意,但是就林纾一生的翻译生涯,特别是他前期的译著以及前期译著的序 跋在中国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林纾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与作用不仅仅在于林译 小说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与深远影响,而且蕴藏在林译小说序跋中丰富的翻译思想特别 是关于翻译目的与社会需求间的关系的内容,不仅能够有助于解释林纾译品前后期质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而且还能够证明翻译目的以及翻译目的与社会需求一致性的重要性。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SM200811232004]成果之一 注释 ①、一般情况下将林译小说分为两个阶段,但是前后两期之间的具体界限稍有差异。钱钟书是以“癸丑三月”(民国二年)译 完的《离恨天》算得前后两期之间的界标。”(见《林纾的翻译》第34页)马祖毅(429)、 等是以辛亥革命前后来划分的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第429页)。 由此可见,钱钟书林译小说前后两期之间的具体界限划分有两个依据:一是根据译 品质量;二是根据译品序跋的质量与数量。马祖毅可能是出于考虑重大事件对林纾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吧。本文采用钱钟书的 划分法。 ②、林纾在其后的译著序跋中对《茶花女》翻译及内容多次进行补充介绍。 在1905年翻译的《迦茵小传》题词叙中,1907 年翻译的《孝女耐儿传》序中,以及为他人译品《露漱拾兰小传》(1901)作的序中,都分别介绍了《茶花女》译著的情 况。在1913年翻译的《离恨天》的译余剩语中,林纾又补充介绍了合译者以及《茶花女遗事》的翻译情况。 ③、序跋引用均出自吴俊的《林琴南书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出版。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21。 [2] 马祖毅,“林纾与文学翻译”,《翻译通讯》, 1981(6):36-37。 [3]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418。 [4]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1。 [5]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4,23,45。 [6]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89-690。 [7] 吴俊,《林琴南书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叙略,146,131。 [8] 袁狄涌,“林纾文学翻译思想”,《中国翻译》,1994(3): 42- 44。 [9] 张俊才,《林纾评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97,70,263。 [10] Baker ,M.(1998)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371,371.
本文档为【从林译小说前后期序跋看译者的主观意图与译品质量之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678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1-26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