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古建筑保护调研

江西古建筑保护调研

举报
开通vip

江西古建筑保护调研江西古建筑保护调研 09装潢8班梁媛张琳瑜周静维 1、​ 江西古建筑主要分布: 下图选取江西省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江西古建筑主要分布地区 名称 位置 时代 1、 观音桥 庐山南麓 星子县 宋 2、 白鹿洞书院 清 3、 祥集弄民宅 景德镇市中心 明 4、 赣州城墙 赣州市 宋、明 5、 关西新围、燕翼围 清 6、 大宝光塔 唐 7、 赣州佛塔 宋 8、 流坑村古建筑群 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 明、清 9、 真如寺塔林 江西省永修县城东北 唐至元 10、 鸣水桥 樟树市 宋 11、 清华彩虹桥 上饶市婺源县 (...

江西古建筑保护调研
江西古建筑保护调研 09装潢8班梁媛张琳瑜周静维 1、​ 江西古建筑主要分布: 下图选取江西省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江西古建筑主要分布地区 名称 位置 时代 1、 观音桥 庐山南麓 星子县 宋 2、 白鹿洞书院 清 3、 祥集弄民宅 景德镇市中心 明 4、 赣州城墙 赣州市 宋、明 5、 关西新围、燕翼围 清 6、 大宝光塔 唐 7、 赣州佛塔 宋 8、 流坑村古建筑群 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 明、清 9、 真如寺塔林 江西省永修县城东北 唐至元 10、 鸣水桥 樟树市 宋 11、 清华彩虹桥 上饶市婺源县 (书院铅山县鹅湖镇) 宋至清 12、 婺源 明至清 13、 鹅湖书院 明至清 14、 埋坑村 明至清 15、 袁州谯楼 宜春市 宋至清 16、 陈氏牌坊 进贤县 明 17、 青云谱 南昌市 清 二、江西古建筑风格及特点 1、​ 徽派建筑——婺源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特点: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山明水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意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寄命于商的徽州人尤其重视村落的“水口”,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徽式宅第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一般均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村皆有祠,祠一般均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散缀各地的各式牌坊,则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江西婺源则是完整的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神韵。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2、​ 岭南建筑——关西新围、燕翼围 围屋是岭南建筑中的一种。客家围屋(也称为围龙屋、围屋、转龙屋)是中华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见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椭圆形状的。围屋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够见到围龙屋的踪迹,包括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福建省,台湾南部屏东、云林,台中东势等等。 特点:围龙屋大门前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关西新围,因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围屋。 3、​ 书院建筑——白鹿洞书院建筑群、鹅湖书院 书院建筑较封闭,但环境的开拓则十分开敞,两者相互映发,构成有机联系,反映了书院教育的特点,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一种显现。 特点:书院建筑以讲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庭院天井组合,布局严整。中轴一般三、四进,即由大门、讲堂、祭殿和书楼,或两者结合,依 次排列,亦有增设二门、文昌阁等建筑,多达五、六进,体现了书院 以讲学、藏书、供祀的“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斋舍则对称分列于中轴两侧,或前或后,各成院落,以满足居学读书的需要,少则数间, 多则数十、百间。其它厨湢仓廒、亭台楼阁,则因院因地有别,相应 配置,不拘一格。书院建筑群力求中轴对称的理想布局,以居中为尊;书院建筑的朴实美,还反映在忠实于材料结构的表现,而不追求雕饰之华。书院外部显露其清水山墙,灰白相间,虚实对比,格外 清新明快;内部显露其清水构架,装修简洁,更显素雅大方。远观其势近取其质。既无官式画栋雕梁之华,也少民间堆塑造作之俗,给人自然淡雅的感受。 白鹿洞书院现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在飞阁流丹的古建筑群中,数以百计的历代题咏碑,分东西两碑廊安置其间,为书院凭增了几分古朴的气氛。书院的建筑群,主要建筑均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如果将此建筑比做“凝固的乐章”,那么,其中的台、堂、阁、殿,就是这部乐章中的华彩乐段,充分抒展着一个绵延数百年的主题。 4、​ 赣派建筑——流坑村古建筑群 特点:多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入内,其格局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从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外看,一般为长方形平面,用空斗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坡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有阶梯形、弓形、云形,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还能挡盗防贼。 三、古建筑文化保护 1、文化的价值 文化资源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弥漫在整个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之中。如皖南古村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徽文化提供了众多的实例,是徽州文化的载体。文化内涵提并了徽州古村落的品位,天长日久,徽州实现了村居的园林化。发达的新安文化和徽商经济为徽州村落的规划、布局 、美化提供了卓越的创作理论、营造技巧及厚实的物质支撑,同时促成了徽派园林的兴盛。从全局看,徽州古村落乃是一处处文化园景,以村为园,园在村中,而从局部的单体建筑看隐于其间的庭院就是移天缩地的微型园林徜徉于徽州古村的高墙深巷间,被浓郁的文化气息所感染,陶醉其中,渐人佳境。 2、文化的保护 如今,古建筑文化遗产在我国的快速消失,经济发展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文化的拥有者一乡民对自身文化的“自鄙”,使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同弊帚一样被抛弃了、毁坏了,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通过各种手段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树立文化的“自珍”意识,在目前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但“自珍”意识一旦建立,又必须防止另一种亲手将宝物毁掉的倾向一文化“自毁”克服“自鄙”心理 ,树立“自珍”意识,防止“自毁”现象的发 生,恐怕是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发利用 的“度”的掌 握。目前,中国各地的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及江南古镇都或多或少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严重的妨碍了遗产地的可持续利用。过度开发的发生,除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原因外,更主要的问题恐怕还是出在文化拥有者本身,因为物质利益对于每个人都是有诱惑力的。当人们意识到可以利用祖宗留下的遗产赚取大把金钱的时候,通常都会突破某些界限,如置严格的保护规划于不顾,原本是作为生活场所的住所,破墙开店或出租给人做生意等。而古建筑文化的本真特色在于他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如果掺杂进过多的商业气息,无疑是对这种文化的“扼杀”。也就是说,如果仅仅保护了古建筑的物质文化,但精神生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种保护也是失败的,或者说,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破坏。 结合国内外的经验首先要 加深对古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认识,文化遗产一旦被毁,就无法重新拥有。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使古建筑整个历史环境的保护有法可依。对分布在各处的古建筑应进行全面普查和整理,没有全面认识之前,不能仓促行事,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破坏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建立管理国家遗产的专门机构,解决古建筑的管理权问题,同时,赋予市镇在对其古建筑管理开发过程中积极的作用和责任。大力宣传古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强遗产保护意识的教育发展旅游要适度。古建筑的旅游发展始终要以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先。 3、保护历史建筑遗产的原因 每一座历史建筑都反映着当地的历史文化,承载着生活在这里的人的 故事 滥竽充数故事班主任管理故事5分钟二年级语文看图讲故事传统美德小故事50字120个国学经典故事ppt 。众多历史建筑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城区,而每一个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正是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特点的外在反映。它们为现代人传达着先人们生存的典型片断和信息,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工艺特产等风俗习惯。这些文化特征是历史城区不朽的灵魂,体现出一方水土的独特性和地方性, 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具体的时空范围。 4、保护的对策 要做好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就必须做到: 加强政府监管, 科学规划, 合理开发, 扩大宣 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态与人文环境, 加强相关立法与执法等。除此之外, 还应着力做好以下三 方面工作。 ①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多学科介入保护 对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来说, 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长期以来, 在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府为主导, 但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遗憾地看到, 各级政府部门均以资金缺乏为由, 将转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完全等同于招商、出让经营权, 引入社会资金与民间资金来进行旅游开发。同时由于各开发实体在开发过程中思想上的不一致性和不协调性, 也对古镇的后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坚持政府为主导的原则, 并不排除创新古镇开发的投融资体制, 只是在资本运营过程中, 政府要加强其管理职能,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实施统一规划、有效管理, 对不符合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做法坚决予以取缔和废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投资者应该是政府。政府不应该只充当管理者与惩罚者, 更不能只满足于税收。政府部门应每年拨出一笔专款用于古镇的修缮和维护, 以解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② 以开发推动保护 为了有效地保护好这些人文资源 ,达到以点到面的有效保护开发利用 ,该县通过选定一批具有典型代表的古村落为重点 ,实施严格的保护与开发。根据全县文化 、旅 游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旅游景 区线路的总体布局 ,古村落和古建筑作为重点保护与开发的对象,并明确落实保护与开发的责任。一是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二是强化群众保护意识。三是明确保护与开发的主体。近年来 ,在开发旅游业的带动下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保护与开 发古村古建的积极性,各处重点古村古建全部落实了保护与开发这些保护与开发实体,为文物保护提供了人力 、财力、物力的切实保障,解决了文物保护缺钱少人的难题。 多元化筹集保护资金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要将资源保护与资源本身的利用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旅游开发 ,使古村落资源不断地获取利益,壮大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 以获取的利益,对开发 的古村落资源进行不断地维护修缮,并探求实施有效保护的具体措施,促进资源的科学利用。 ③ 以旅游带动发展 深层次提升文物价值近几年来,要源政府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 战略 ,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 发展 ,打好文化牌,科学合理地对古村古建进行保护性开发 ,带动 了古村落的良性发展 ,取得了 良好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 ,人们更多地认识 了的古村落,打响了古村落旅游品牌,进而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使古村焕发了新颜 ,农民增加了收人。村们民开旅馆饭店,卖土特产品 ,为景区当导游,做保洁,拓宽了就业门路,进而使农民群众树立起保护 文物就是保护 “摇钱树”的观念,更积极地珍惜古村古建的价值。为了更深层次提升文物的效益,做好文化旅游的文章,目前,除了积极有效地开展宣传促销外,现已将古村落和古祠堂向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 ,还有 1 0 余个古村(镇)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 )努力争取“金字招牌” ,更好地促进古村落的发展 。 结语:发展与保护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关键是要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于本地实际的保护途径。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是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建筑遗产是历史的沉积, 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对正在奔向现代化的当代人来说,它是财富,不是包袱; 保护它是责任, 不是负担。这项事业要世世代代接续下去, 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正处于遗产保护的十字路口,因而当代人尤其是作为现代人的建筑师的责任就格外的重大。 四、与视觉传达相关性 在研究古建筑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建筑元素的特点,将中国古建筑元素中体现的传统文化与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探讨与古建筑有关的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寻求使其更好发展的途径。 1.古建筑的中国风格 中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中国古代建筑是先人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的结晶。在包装设计中常用到的建筑形式有:古长城、古牌坊、古桥、古楼阁、古民居等。中国古建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之一,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和单檐、重檐等不同形式的屋顶; 以及屋顶上的鸱吻、宝顶、走兽等等。一方面,将中国古建筑元素运用到包装设计中, 目的是将建筑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民族性容入其中,使包装设计更特色。另一方面,继承传统也是视觉传达起点和根基。   2.古建筑元素中体现的传统文化 我国古建筑类型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其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因如此,这些优秀的设计可以为视觉传达时带来灵感。 古建筑元素主要应用在月饼盒、茶叶盒、酒类等商品的设计上,这类商品本身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历史性、文化性都与古建筑有一定的共同点。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还应该与现代工艺手段相结合,将中国古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注入到视觉传达中,做到质朴生动、情真意深,使视觉传达更具生命力。 3、古建筑元素的应用 现今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可以分为七类:纹样类、动植物类、古建筑、文化类、服饰类、宗教类和生活类。古建筑作为其中一类,自然在视觉传达中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 其中在江西的古建中徽派的建筑占有主导地位,其中徽州村落中的古典视觉传达,作为中国古代村落中的优秀代表,具有突出的审美文化价值。 我们以此为研究对象,从古典传统的建筑外形出发,联系徽州古村落水系的成功典型案例,深刻而具体地研究了徽州村落的构造,装饰等。充分探讨了水系在徽州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和审美价值。结合现代城市的建设,发掘徽州古村落风格在视觉传达的现代实用价值。 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完整的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神韵。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从以上的描述看来。在我国古代已经相当讲究视觉的美感,他们追求一种恬淡但又整齐对称的视觉感受。运用对称的形式给人以一种整齐严肃的威严感。让人感到院落的端庄大方。以一种形式的上的对称来传达一种心理上的肃穆。当然,除了格局上的严谨。为了整个院落观赏起来更加丰富,在细节的处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将门罩,漏窗,窗棂、楹柱等精雕细作后,让整个大的环境显得不再一板一眼,更加的柔和,赏心悦目。 徽派建筑在视觉传达与村落造物的交融与渗透。这独特的布局和装饰在徽派建筑中的审美价值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其设计和营建“虽有人做,宛若天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视觉传达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作为我国独有的古建风格应该传承下来。对此,当代设计师们不可不引起重视,须当唤起民族精神和本土意识,向古老的徽州先民学习,借鉴他们优秀的想法和设计表达模式。
本文档为【江西古建筑保护调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42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M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12-31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