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西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中西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举报
开通vip

中西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科技信息 2011 年 第 3期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西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于金刚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进行、中西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也日益显现,如何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亟待解决。 中西文化的 差异体现于方方面面,其中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其重要的方面。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细致分析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 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操作方法,希望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以及...

中西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科技信息 2011 年 第 3期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中西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于金刚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进行、中西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也日益显现,如何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亟待解决。 中西文化的 差异体现于方方面面,其中价值观的差异也是其重要的方面。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细致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 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操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希望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 【关键词】价值观;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 “21 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 经济时代,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 21 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 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 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大纲中规定的“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其内涵是指除了需要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书本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 作能力,也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 现,即使学生熟练掌握了书本知识,但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没有多大长 进,在交际中还会出现语言学家所定义的“语用失误”。 这固然有来自 于学生自身疏忽的原因,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与我们的教学有关。 而其根本原因便是中国人和以英、 美为代表的西方民族所处的生态、 社会、以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 人情,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并且 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合理的,因此,就会对对方的话语做 出不准确的判断,从而产生误解。 2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2.1 语言、文化与价值观 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 语言是一套约定俗 成的用于人们交际的语音和语义符号系统;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都分。语言的结构 规律在语言交际实践中生成, 语言的交际行为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完 成。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 基础。不掌握语言结构规律,就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不掌握语用 规则就无法进行得体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 际。 价值观是个体或社会所追求的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和存在状态 的一种持久的信仰。 它是文化的核心,是任何文化领域中的人们行为 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 事物的规范、道德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因此,在语言中,无处不体现出价值观的存 在。这正是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价值观进行研 究的原因。 2.2 文化和跨文化交际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 文化 是一种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的 发展情况;是一种生活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民族现象,反 映民族的独特风格。 跨文化交际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 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 外国人打交道 (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应该注意什么问 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从广义来看,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接触和了解他族文化的过程, 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其实就是文化之间的碰撞与磨合。正是因为不同文 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跨度,才导致现实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尴尬 情况,我们说的外语令操其本族语的人莫名其妙。比如,在中国餐桌上 一位外国朋友告诉大家说“:我可喜欢吃醋了”。 中国人的反应是哄堂 大笑,而外国朋友则对中国人的反应感到莫名其妙。 其缘由就是两国 不同的“醋”文化。 在英语中,“Vinegar”只指调料,而汉语中,“醋”还附 加有“嫉妒(多指男女感情)”的含义。 3 中西价值观的比较 3.1 在思维方式上 3.1.1 形象思维 vs 抽象思维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受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 的影响。 形象思维是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 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抽象思维 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 所以又叫逻辑思维。 中国人偏前者,西方人偏后者。 3.1.2 综合思维 vs 分析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 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分析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 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成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区分开 来。 在操作中,中国人偏综合,导致思维上整体优先;而英美人偏分 析, 导致思维上部分优先。 最能体现以上特点的就是中国的强调精、 气、神阴阳协调的中医理论和西方的解剖学理论。 3.1.3 “统一”vs“对立”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体,整体与部分严格区 分被看作是不必要的。 部分不能作为一分子流离出整体。 统一观念表 现于政治领域,是春秋大一统的观念;在伦理上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 时不惜牺牲个人局部利益。 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思维方法中把一切 事物分为两个相对立的方面的倾向,工作 vs 娱乐,好 vs 坏,和平 vs 战 争,人 vs 自然,原因 vs 结果分得很清楚。 3.2 在价值观上 3.2.1 关系网 vs 自立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家庭化的社会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 靠。比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而美国人不轻易接受别人,个人 独立性较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松散 ,朋友间不愿承担过多的责任和 义务。 3.2.2 集体 vs 个人 中国人重视集体,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 当人们的工作受到赞扬 时,总是说“我们的工作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英美国家里谦 虚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人们一般对表扬的话只是说句谢谢。 3.2.3 亲密无间 vs 隐私 在中国人们常谈论彼此的年龄,收入,婚嫁状况等问题。中国人之 间的隐私相对比较少。而在美国,上述许多问题属于个人的隐私,是不 能轻易问的。 3.2.4 共性 vs 个性 美国人喜欢表现自己的个性,乐于标新立异,爱出风头。而中国人 大多喜欢随大流,特别是老年人不喜欢标新立异。 3.2.5 人际和谐 vs 个人竞争 中国人常把与世无争作为一种美德, 重视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谐。 而西方人竞争心理根深蒂固。比如,西方人看拳击时,对运动员被打得 头破血流毫无恻隐之心,反而拍手叫好。 3.3 在道德观念上 道德规范是比风俗习惯高一层的社会规范。人们对于那些与社会 共同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事物和行为,给予各种评价,加以褒贬,从而 形成道德标准。 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了的行为准则,道德行为是自觉 采取的,违反道德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舆论和良心的谴责。 不同文化中有共同的道德,也有不同的道德。例如,偷盗在许多文 化中都是不道德的。 “第三者插足”在中国文化中是很不道德的,而在 ○高校讲坛○ 561 科技信息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1 年 第 3期 科 ● 美国文化中看得就不那么重。 中国文化中“不赡养老人”是不道德的, 美国文化中这种观念就很淡薄。 跨文化交流中, 由于道德规范是比风俗习惯高一层次的社会规 范,因而,交流者对道德规范上的差异更难适应。 而且,由于道德规范 多数是不成文的,跨文化交流在道德规范上出现的摩擦或冲突多造成 交流者心理上的不悦或痛苦。 3.4 在语言交际上 人们在交往中一般都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或习惯进行交际。 对这些规则或习惯,中西方的表达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 比如: 在情感表达方面,中国人较委婉、含蓄,西方人则很坦率、大方、直 接。 比如,有人夸奖某某英语说得好时,中国人的反应是:“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而西方人会说:“Thank you.”。 在中国人看来谦 虚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宴请语方面,在餐桌上,西方的东道主的话,很少做太多的菜, 而是热情地做自己的拿手好菜。 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他们明明没有诚 意,却表现得热情非常。 这恰恰就是西方人的直爽。 中国人作为东道 主,他们会说:没有什么菜,你们请随便。这时西方人就纳闷了,明明是 满桌的菜啊。 他们不明白,中国一向讲求谦虚有礼,即便明知菜已足 够,他们仍要这样说。 在送礼礼仪方面,送礼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一种方式,中西方 都很讲究。在中国有句话叫“礼轻情意重”,这是说礼物不是最要紧的, 它们所代表的轻易才是真正要送的礼物。 西方人送礼很讲品味和艺 术。中国人送礼时,收礼人要谦虚一番,然后装作不在意的把东西放起 来;西方人送礼时,收礼人会表示感谢,然后当面才开,表示自己很喜 欢礼物。 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交 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际者所掌握的语音语调、语法、语篇等知识的 情况)、 语用能力 (交际者根据不同语境选择不同语言进行交际的能 力)、交际能力(补偿、协调能力);跨文化能力主要体现在交际者对文 化差异的嗅觉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态度以及根据情境灵活调整交际行 为、妥善处理交际冲突的能力这几个方面。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综合素养,因此,对跨文化 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得到质的提高。交际者要在 认真了解、掌握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以异国文化心理观看待异族文化, 承认世界的大同性。同时,积极地参与到中西方文化实际交流中,建立 相互间的信任感。 在接受对方文化的同时,要努力排除母语文化的干 扰,学会理解和接受对方文化的交际原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学会 将语言置于目的语文化环境和实际交际环境中理解其文化涵义和交 际价值,注意进行目的语和母语词语的语言概念意义的对比。此外,多 多接受跨文化交流技巧与策略的培训,以尽快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 一言以蔽之,交际者要注重语言结构的学习,以语言结构为重点, 以掌握语言规律为目标;要注重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以了解文化 知识为重点,以掌握语用规则为目标;要注重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以语 言运用、交际体验为重点,以掌握交际技能为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李明明.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价值观比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12. [5]刘涛,姜忠平.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与语用失误[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10). [6]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7]马永辉,刘凤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7(7). 作者简介:于金刚(1978—),男,天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研 究。 [责任编辑:翟成梁] ● 科 (上接第 591 页)主体性 我国幼儿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 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 ”幼儿是在 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教师应组织幼儿参与 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内容的选定,组织幼儿参与室内空间环境创设制作 的过程,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室内空间环境的各项创设。 室内空间环境的创作过程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过程,能够对幼 儿进行审美教育,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 制作装饰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各种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的特性,由幼儿自己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感 兴趣、想表达的内容,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布置环境的积极性。幼儿 在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下参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创设,也是室内空间环境 的自觉维护者, 教师不用担心幼儿弄坏室内空间环境而不让幼儿操 作,因为这是幼儿自己创作的,在他们心中有自己的如何让室内空间 环境更有意义的想法。 2.4 空间环境创设应构建家园合作平台,重视家长的参与性 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现在的家长不再是抱着把幼儿送 入幼儿园就万事大吉的心态, 他们还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都学些什么、 做些什么、教师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他们希望能够多和教师联系、 沟通,以便更多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室内空间环境无疑是最直接、最 有效的让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和教育内容的场所。如果能让家长参与到 富有创意的环境创设活动中去,就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 意义,成为环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创造者,为建 构和谐的家园共育搭建桥梁。 2.5 室内空间环境创设材料及造型应灵活多样,具有创新性 在室内空间环境创设中,除了绘、贴等手段加工各类彩纸外,教师 还可以采用挂、插、串等较灵活的方法,运用各类型丰富的创设材料, 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室内空间环境创设。让幼儿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 意愿摆弄室内空间环境,丰富幼儿对材料的认识。 同时在造型的设计上,不应局限在平面,还应考虑立体的室内空 间环境。 立体室内空间环境比平面的室内空间环境更直观,更适合幼 儿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 把室内空间环境结合起来,丰富室内空间环 境的内容、形式,既能美化环境,还能较好的表现出层次感和立体感。 2.6 室内空间环境创设要不断变化更新,体现出动态性 室内空间环境在过去只作为装饰对象的时候,只要创作完成就一 劳永逸,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都不会有多少变化,但室内空间环境在 现代教育中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必须得从静态向动态转变。 室内空间 环境的创设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幼儿发展的需要不断变化、更新,各期 室内空间环境之间相互连续和渗透,使室内空间环境随时处于最适宜 幼儿发展需要的状态,随教学目标的改变而改变,让室内空间环境的 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认知、技能、情感等各方面环境的变化中得到 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1:9-10. [2]杨枫.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3. 作者简介:熊娅莉(1983—),女,苗族,助教,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 学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从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及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曹明明] ● ○高校讲坛○ 562
本文档为【中西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453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6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2-08
浏览量: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