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

举报
开通vip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一共有25个,分别是: 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傣族   壮族 苗族 僳僳族 回族   拉祜族 佤族 纳西族 瑶族   景颇族 藏族 布依族 布朗族   阿昌族 普米族 怒族 基诺族   德昂族 蒙古族 水族 满族  独龙族   的尼石足与阿莫斯都是如何开亲的?        的日土司家族的始祖的尼石足和阿莫斯都两人在没有渡过金沙江到凉山来居住以前都是很有名的人物,所不同的是两人的等级身份不一样,的尼石足是土司等级,而阿莫斯都是百姓身份。后来,大兹木土司为扩大家族势力,到处招贤纳士,身为大兹木土司女婿的的...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
一共有25个,分别是: 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傣族   壮族 苗族 僳僳族 回族   拉祜族 佤族 纳西族 瑶族   景颇族 藏族 布依族 布朗族   阿昌族 普米族 怒族 基诺族   德昂族 蒙古族 水族 满族  独龙族   的尼石足与阿莫斯都是如何开亲的?        的日土司家族的始祖的尼石足和阿莫斯都两人在没有渡过金沙江到凉山来居住以前都是很有名的人物,所不同的是两人的等级身份不一样,的尼石足是土司等级,而阿莫斯都是百姓身份。后来,大兹木土司为扩大家族势力,到处招贤纳士,身为大兹木土司女婿的的尼石足被招为干将;阿莫斯都过五关斩六将,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各项比赛,也成为大兹木土司的干将,地位仅次于的尼石足。大兹木土司亲自授予他们俩自己精心收藏的宝剑。        彝族旧社会兵荒马乱、动荡不安,土司与土司之间、土司与黑彝之间为争权夺利,不断地爆发战争。大土司看到日益壮大的黑彝势力,总是寝食难安,只能依靠的尼石足和阿莫斯都两位爱将抵挡来犯之敌。       的尼石足人高马大、身材魁梧,且聪明能干、有勇有谋,是个文武双全的彝族汉子。他带领自己的队伍抵挡住来自各地的敌人,在短短五年时间里打胜的大小战争不少于一百次,有时候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敌人退兵,不少来犯之敌只要知道统帅是的尼石足,就被吓得屁滚尿流。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兹木土司非常器重的尼石足,“我们的尼大将军锃亮的宝刀使来犯之敌闻风丧胆,的尼大将军的马蹄声足以让敌人节节败退”的话经常挂在嘴边。        身为次帅的阿莫斯都却在的尼石足这颗大树的遮挡下得不到任何阳光和雨露,总觉得大兹木土司怠慢、冷落他,一时间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没有抱一丝希望。欣慰的是这几年和的尼石足南征北战,两家人不断密切来往,的尼石足的大公子已经爱上了自家艳丽动人的千金,他俩明来暗往,自己有望高攀,跻进上流社会。       按照彝族的婚俗原则,自古以来,兹木与百姓不能开亲。的尼石足的大公子要明媒正娶阿莫斯都的千金绝对不可能。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赤足。”的尼石足虽然脑子灵活,骁勇善战,却喜欢喝酒,每天早晨他都喝上一两碗酒,出战之前也得喝上几盅,平日里没事就呆在家里喝酒。有一回,因为醉酒,泄露了军机要密,还被大兹木土司数落过,可他“江山易移,秉性难改”,依旧嗜酒如命。        过年第二天的一个下午,他到阿莫斯都家去“串酒乐”。喝到晚上时,人已经酩酊大醉,阿莫斯都还一再的劝酒。在他喝得一塌糊涂时,阿莫斯都吩咐下人把刚买来的两头肥猪宰杀了。        到了第二天的清晨,的尼石足迷迷糊糊醒来,发现自己睡在阿莫斯都家的床上,手上还握着煮好的猪肝,枕头旁边放着半边猪头。一旁的阿莫斯都看到的尼石足奇怪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情,立刻解释道:“昨天,将军酒醉心明白,我们大人为你的大公子和我的千金举行了订婚仪式。看样子,将军因这桩婚姻后悔了。可是,灵牌可当儿戏,婚姻却不能,悔之晚矣!”        听到这里,的尼石足知道自己又喝酒做了傻事,可他心里又不甘,闷闷不乐地丢下猪头打道回府了。       回家后,的尼石足寝食难安,他还在为这件让祖宗颜面扫地的事情茶饭不思。那边的阿莫斯都一天几次派人来商定孩子们成亲的良辰吉日,的尼石足正在想个正当的理由把婚约给退了。想来想去,脑子灵光的他想出了一套考“亲家”智力的办法。        这天,的尼石足的使臣来到阿莫斯都家,向阿莫斯都传话说:“要想让你的女儿嫁到的日家也行,但必须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一条柴灰绳给婚姻作证,二是送亲者要带个装满风的口袋来。” 几天来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的阿莫斯都听了一愣,他走南闯北这么几十年见的世面不算少,听说过见过铁绳、麻绳,听说过见过布口袋、丝口袋,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见过什么柴灰绳、装满风的口袋。阿莫斯都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正当他焦头烂额之时,他的军师告诉他,对的尼石足的两点要求他已经有了对策。        第二天,的尼石足来到阿莫斯都家中,阿莫斯都的军师拿出了一条早已缠好的藤绳,放在的尼石足跟前摆成了蛇形,然后从一头把绳点燃,不一会儿燃尽的藤绳变成了柴灰绳。的尼石足看得还没回过神来,那个军师又从自己的腰间掏出一个密不透风的布口袋,让的尼石足验看一番后,走出屋外把袋口收紧对准自己的嘴巴使劲往里面吹气,一眨眼功夫布口袋被吹得鼓鼓的。军师把吹满气的口袋交给阿莫斯都。       一个黄道吉日,阿莫斯都兴高采烈地把女儿嫁到了的尼石足家。从此,的尼石足却因为他儿子娶了百姓的女儿,从土司等级下降到了百姓等级。   注:串酒乐,上门讨酒喝。 咪依噜美丽传说 “咪依噜”的故事是楚雄彝族地区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昙华山(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一座山,大姚县与南华县是相连的两个县,文中“咪依噜风情谷”所处地带就是大姚县与南华县交界地属南华县地域)上有一个名为咪依噜的姑娘,咪依噜是个能歌善舞,貌若天仙,淳朴善良的彝家姑娘,她善于刺绣,绣出来的花朵能吸引来蜂蝶翻飞,常给村民带来新裳;她爱唱歌,歌声能引来林中的百鸟同唱。        一天,咪依噜在放羊的山坡上,一边织麻,一边唱起了动人的放羊调,悠美动听的歌声,飘过了高山深谷,深深打动了远在山那边打猎的青年朝列若,朝列若是个勇敢憨厚的彝家猎人,咪依噜的歌声迷得他忘了打猎,循着歌声,翻过了无数山岗,越过了无数深谷溪流,终于看见了美丽的咪依噜,朝列若与咪依噜在半山坡的花丛中对起了山歌,歌声传递着两人爱慕的心愿,并私订了终身。   那时,昙华山上有个极其狡猾凶残的土官,他在高山顶上盖了座“天仙园”。欺骗彝家人民:“我请了仙女下凡,在天仙园教人们织布绣花,每寨都要将最漂亮的姑娘送去侍候仙女。”实际上,凡是抓去的姑娘,一个个都被土官任意糟踏、蹂躏。就在咪依噜和朝列若约会的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土官派人来说“天仙园选中了咪依噜,必须在三天内送去,否则杀死全家,烧光寨子”。咪依噜的阿妈,哭得死去活来,要跳崖自尽,乡亲们纷纷准备躲进密林。咪依噜不想让乡亲们为难,也不想让阿妈死去。为了拯救乡亲姐妹,她摘了一朵含有剧毒的白马樱花,插在头帕上,毅然登上山顶,瞒过士官的家丁,只身闯入“天仙园”,土官从没见过如此美丽的姑娘,兴奋得垂涎三尺,立刻传来家丁献上美酒,准备和咪依噜畅饮。咪依噜对着凶残的土官,面不改色,取下头上的白马樱花泡在酒里,举到土官面前说:“愿你我永远相爱,共同喝了这碗同心酒”。说完自己先喝了两口,才递给土官,土官早已如醉如痴,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倒在不起。   朝列若捕猎归来,得知咪依噜进了“天仙园”,他怒火燃胸,带上快刀,张弓搭箭,呼叫着咪依噜,向“天仙园”奔来,吓得土官的家丁拼命奔逃。朝列若找到了咪依噜,但她早已闭上美丽的眼睛,朝列若伤透了心,抱起咪依噜,走出了“天仙园”,边走边哭,口中喊着心上人的名字咪依噜,走遍了昙华山的山山岭岭,哭干了眼泪,滴出了鲜血,鲜血把山山岭岭的马樱花染得血红血红。从此,昙华山就开出鲜红的马樱花。 后世的彝家人,为了怀念这位献身除恶的姑娘和祭奠他们伟大的爱情,将农历二月初八定为祭花节(插花节),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有神圣的祭祀活动,视马樱花为吉祥、幸福的象征,采来朝列若用血泪染红的马樱花,插在门头上,拴在牛羊角上或农具上;每年的二月初八,人们会穿上色彩鲜艳的盛装,头上插着马樱花,带上美味佳肴,来山顶团聚,招亲呼友,举杯助兴,共祝吉祥、幸福。未婚的青年男女,围着篝火欢歌起舞,选定自己的情侣,互送鲜花,作为定情礼物。 “插花节”从此世代相传,直至今天。如今,当地政府都要组织祭花神、对歌、跳脚和篝火欢晚会和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交易会,总会有大量的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他们都为这里诱人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所吸引。 的故事之一 从前,在彝族毕摩中,最有名的而且能与神仙相比的有:阿苏拉则,阿格说次,吉里朵子。        当时有个皇帝叫差尔,听说彝族地区有很多优秀的大毕摩,怕他们煽动人民反对他的皇位,就派了很多很多官兵来来追赶彝乡的毕摩、英雄及神人。把毕摩阿苏拉则、阿格说次、吉里朵子、沙马斯惹(沙马神人)都抓走了,只剩下阿苏斯惹(阿苏神人)没有被官兵抓走。阿苏斯惹的本领最大,他每时每刻都在活动,有时候在戒伊说诺山(龙头山)闪一下,有时又在狮子山上闪一下,把捉拿他的差尔弄的团团转。        差尔皇帝觉得抓来的几个毕摩和神人都是跟阿苏斯惹一样,都是彝族中的领袖人物,若不好好收拾这些,以后就无法管理彝乡了,所以他用最残酷的手段来折磨他们。        首先他把抓走的毕摩放在甑子里蒸,同时念咒语,就这样蒸了三天三夜。当皇帝把他们打开一看的时候就被吓倒了。阿格说次的头上结满了冰,嘴里还在吃着食物;吉里朵子的全身是雪,毫无损伤;阿苏拉则则变成了一块冰。差尔皇帝看了以后就觉得他们是灭不了的人,拿他们没有办法了。他认为阿苏拉则的本领最大,是个最了不起的毕摩,所以他就给阿苏拉则一颗镀金印,让他去管理彝区。        之前差尔皇帝为了把彝区管理好,打了一个金戒指给哈默色色,先让他去管,但是管不了。后来又铸了一颗金印交给说史说色,让他去管,同样也管不住。之后接二连三的派遣人来管理,但都管不住彝区。因此差尔皇帝认为用彝人管理彝区是最适合的,就让阿苏拉则去管理彝区,把他的印章用金镀了一层,让吉里朵子和阿苏拉则一起回到彝区来管理彝区。        阿苏拉则和吉里朵子来到苏火以达(地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妖怪。阿苏拉则和吉里朵子二人的腰间各挂有一把宝剑,是专门用来斩妖除魔的。妖怪看到了以后就害怕的直发抖。但他为了壮胆米酒走到两个毕摩的面前,说:“你们的宝剑指向哪里哪里就会垮,什么都不怕吧?”吉里朵子正要回答的时候,阿苏拉则怕吉里朵子说错就抢先回道:“不慌,不慌,我来给他解答。我们的宝剑从古到今,指向哪里哪里就会垮,指向石头,石头就粉碎;指向生铁,生铁就会开花溶化。只可惜用来砍瓜时怎么也砍不动。”妖怪听了以后就暗自高兴,认为找到对付宝剑的方法了,带着欢快的心情离开了。        有一天,这个妖怪又看到阿苏拉则路过一个河坝,他就以为能够吃掉阿苏拉则了,就高兴的变成一个大南瓜滚向阿苏拉则。阿苏拉则从腰间抽出宝剑,只手一挥就把南瓜砍的稀烂,这个妖怪就i这样不明不白的丧身于阿苏拉则的剑下了 彝人取经传说 传说在过去,汉人非常强盛,可是却没有经书可读。彝人强不过汉人,聪明的彝人就去约汉人一起去取经书。在取经回来的路上,取经人要过一条湍急的河流。彝人怕水淹了经书,彝人就将经书吃到肚子里去了。彝人顺利过了河,却喝了满肚子的水。汉人将经书背在身上过河,到了河的中央,汉人遇见一条大鱼,只好从大鱼身上爬过去,经书却被大鱼吞吃了一半。无奈的汉人只好将鱼头砍了回来交差。 所以,现在汉人做法事都要敲木鱼,木鱼代表着丢失了一半的经书。汉人一边看着经书,一边还要敲着木鱼,方可将经语念好。而彝人做法事时只喝一碗干净的“净碗水”就可以了,滔滔不绝的经语就会从肚中倒出 神马末诺窝惹的传说 传说,清朝时期越西俄洛书古的拉比杰齿有一匹神马。此马通体乌黑,油光放亮,状如乌云,身体高大,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唯有四个马蹄白得赛雪,恰如山顶积雪之状,背长腰短而平直,鬃毛飘逸,宝石般澄清的眼睛,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名唤“末诺窝惹”。“末诺窝惹”生活在地势平坦、森林茂密、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的俄洛书古。它能日行千里,可以追风赶日。“末诺窝惹”的神异在于其奔驰之际,如天上翻卷的乌云直逼白雪皑皑的高山之顶一般,其势威猛,霸道无比,犹如项羽所骑战马“乌骓”。     说起“末诺窝惹”的来历,不得不又提起一名传奇人物吉潘瓦西。     据传清朝时期越西出了一名传奇人物,名叫吉潘瓦西,他滑稽机智,憨直可爱,具有农民式的幽默和菩萨般的善良,时常帮助穷苦大众。至今越西乃托镇莫洛村仍有后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足智多谋的吉潘瓦西走在越西大花乡瑞元村青山嘴的小路上,远远就听到山坡上有一小孩在哭泣。吉潘瓦西闻声寻找到了在山坡上放马的汉族小男孩,见小男孩哭的如此伤心。小男孩见有位彝族男人过来,还因为是来抢他去做娃子的。但小男孩没有跑,心想有的在这儿做长工受尽地主老财的折磨,又想到父亲被地主毒打而死的惨状,到那里都是做长工。可吉潘瓦西温和地坐在了小男孩的身旁并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给小男孩吃,小男孩因为太饿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等小男孩吃得差不多时,吉潘瓦西递水给他并关切地询问小男孩为候哭得如此伤心。吃饱喝足的小男孩此时没有了恐惧,便一五一十地讲述起哭泣的原由。     小男孩一家是当地一恶霸地主家的长工,因母亲长得俊俏而被恶霸地主玷污后上吊终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父亲抱着冰冷的母亲痛哭了一天一夜后便去与恶霸地主拼命,结果没有能要恶霸地主的命而自己被恶霸地主活活的打死了,现在双亲的尸首因为没有钱而未能入土,所以自己在此哭泣。     吉潘瓦西听完小男孩的述说后,心里真不是个滋味,想想自己如何才能帮助这个苦命的小男孩呢?吉潘瓦西看到一匹几个月大的小马驹正在吃草的母马身上左跃右跳,神骏异常,细看是一匹通体黑缎子一样的小马驹,油光放亮,活蹦乱跳。     看到此情景后吉潘瓦西计上心来,叫小男孩把小马驹卖给他,他原出两锭银子。可小男孩说:“我把小马驹卖给你,钱东家能放过我?我死了到解脱了,可我的双亲又由谁来安葬”?吉潘瓦西连忙给小男孩说:“你用这两锭银子去把你的双亲好好安葬,好让他们入土为安。而小马驹你虽然卖给了我,我今天不会牵走的。我一年以后自己来找你的东家要我的马且不会说出我俩今天说的一切,这你放心了”?说完吉潘瓦西让小男孩把小马驹牵过来,吉潘瓦西用随身携带的刀在小马驹屁股上轻轻割开一道小口并放入一枚铜钱,把两锭银子给了小男孩并嘱咐他不要对任候人说起今天他俩所说所做的一切事就走了。     第二年春天吉潘瓦西又来到大花乡瑞元村的青山嘴,逢人便问看没有看到一匹通身乌黑、油光放亮的壹岁多的小马。说他的马丢失了。第二天他在头一年小男孩放马的地方看到了小马,此时小男孩和小马都长高长结实了不少。他与小男孩耳语一阵后,小男孩便与吉潘瓦西撕打起来。过了一阵,小男孩和吉潘瓦西一同来到瑞元村的村长家。吉潘瓦西给村长说:“村长,我的小马丢失了三个多月,今天终于找到了,可这个小男孩说小马是你们村钱金宝家的”。村长一听,心想钱金宝是村中一大地主,此人心狠手辣,便急忙派人通知钱金宝前来解决纠纷。     地主钱金宝一听有名的机智人物吉潘瓦西说自己的小马是他丢失三个多月的。深知吉潘瓦西不是等闲之辈,钱金宝找来村中有名望的多名人士前来作证。说小马是自己家的母马所生,此事放马的小男孩和村中人士都能证明。吉潘瓦西和钱金宝在瑞元村村长家理论半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村长心想两边都不是等闲之辈,我何必招惹他们呢。一直在听双方申辩的村长终于开口了,双方都静听他的公断,可等来的是:“此事你们都到县衙去找我们英明神武的知县明断吧,我断不了你俩的这件事”。钱金宝心想瑞元村人人都知道小马是我家母马所生,到县衙就到县衙。     吉潘瓦西和钱金宝一同来到县衙,知县听完双方的陈述和钱金宝带来的众多证人证词,问吉潘瓦西你可有证人证词?吉潘瓦西说:“尊敬的知县大人,我的证人证词都在我们村中,可我们村离县城太远,我没有带来。钱金宝先生带来的众多证人证词都是他们村中之人和他的长工,他们的证人证词是不可信的。我的小马一生下来我就作了记号,请问钱金宝先生的小马可有记号”?     知县听完吉潘瓦西声的陈述就问钱金宝:“你的马可有记号”?钱金宝先生说:“我的马没有记号,可此马是我家母马所生,一直由我家饲养。如果吉潘瓦西先生能拿出让大家信服的证据,我原听知县大人的明断”。听完钱金宝先生的陈述,知县大人就让吉潘瓦西拿出他的证据。吉潘瓦西说:“尊敬的知县大人,我的证据就在马儿的屁股上。为了预防丢失,我的小马在很小时我就在它的屁股上放置了一枚铜钱。烦请知县大人当场取证,以还我公道”。     听完吉潘瓦西的陈述后,知县命师爷当场取证。果然在小马的屁股上取出了一枚铜钱。知县当庭就把小马判给了吉潘瓦西。钱金宝气的有口难辩,只好打道回村。吉潘瓦西看了一眼钱金宝家的小长工,小长工露出了感激之情。吉潘瓦西把小马牵回莫洛村中饲养。可小马食粮大的惊人,他根本无力饲养它,只好将小马出售给了俄洛书古的拉比杰齿。     拉比杰齿把小马买回俄洛书古后,取名为“末诺窝惹”。拉比杰齿通过数年的精心饲养和驯服,“末诺窝惹”长成了一匹粗壮结实,雄健膘悍的骏马。 一天夜里,拉比杰齿在睡梦中路遇一白须过膝的仙人,他告诉拉比杰齿“末诺窝惹”是天上的神马与人间凡马的结晶。有一天天神恩梯姑慈家的神马偷偷跑到越西县大花乡瑞元村青山嘴,与人间的凡马交配后生下了纯黑的神马“末诺窝惹”。     有一年秋天。拉比杰齿家杀羊招待从普雄来家中做客的娘舅家的人。羊肉煮在锅里才发现没有了盐,拉比杰齿对客人们说:“尊贵的客人们,请你们稍等片刻,我赶快到越西城去买盐回来”。客人们完全不相信,从俄洛书古到越西城山路崎岖,来回要走整整一天。在当时,整个彝区最缺的就是盐,盐甚至比金子还金贵。拉比杰齿,当着众人的面骑着“末诺窝惹”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羊肉还没有煮熟,盐已经买回来了,客人们望着“末诺窝惹”由衷地称赞道:“真是一匹神马啊”!     有一年冬天,喜德县合坡洛乡瓦张家举行规模宏大的送亡灵归祖仪式,要举行盛大的赛马活动,拉比杰齿很想去参加。但因两家是冤家,经常械斗,怕有去无回,于是他穿着破烂的衣裳,用草绳当缰绳,扮成一个穷人的模样去参加比赛,人马都显得很一般。赛马场上人山人海,前来参加送灵归祖仪式的各路亲戚都在加紧备战,喂马的喂马,梳理马鬃的梳理马鬃。妇女们个个穿着各自最漂亮的彝族服饰,有的满身金银,优雅华贵,姑娘们个个花枝招展,水灵俊秀,男人们人人头顶英雄结,精神抖擞。可拉比杰齿只是一再喂着他的马儿,马鬃凌乱,衣裳破烂,观众中有人在窃窃私语:“人家骑手个个穿着漂亮,精神抖擞,赛马打扮时尚,而他的马缰绳都是用毛草编的”。     赛马开始了,骑手们个个神气地进入赛马场,而拉比杰齿骑着“末诺窝惹”却遭到了阻拦。虽然他据理力争,但由于他左看右看都不像个骑手,所以没能入场。这时,有观众出来为他求情,让他进去试一试。赛马开始并已跑了三圈,拉比杰齿才来到赛场。他骑着“末诺窝惹”开始跑,只见他的“末诺窝惹”疾驰如飞,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不时发出喝彩,不一会儿他跑完规定的圈数,还多跑了三圈后按彝族习俗自报家门:“骑手人是拉比杰齿,马是‘末诺窝惹’,你家的女儿我抱回后,让她与鸡同睡,吃的是元根”。冤家瓦张家发现后马上叫家丁开枪射杀,可还没等家丁回过神来,拉比杰齿大吼一声“跳!”,“末诺窝惹”长嘶一声,四蹄腾空而起,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地上只留下三个马蹄印。     又有一年冬天,“末诺窝惹” 丢失了,拉比杰齿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得知“末诺窝惹”在申果桩瓦曲觉阿候家,他家正在举行场面空前未有的送亡灵归祖仪式,同时举办有重金奖赏的赛马比赛。拉比杰齿化妆成一砍柴的娃子来到瓦曲觉阿候家的赛马场,眼看阿候家多名骑手从“末诺窝惹”的背上跌落,在阿候家找不到一名能骑“末诺窝惹”而一筹莫展时,拉比杰齿主动前去,请求让他试骑一下。阿候家看他衣裳破烂、其貌不扬,本不想让他试骑,可阿候家又没人能骑,而观众都要求让他一试。阿候家就免强同意让拉比杰齿试骑一下,但生死不与他家相干。拉比杰齿同意阿候家的条件并来到“末诺窝惹”旁边时,“末诺窝惹”长嘶一声。这时,拉比杰齿纵身跃上马背, “末诺窝惹”风驰电掣般的飞翔在观众眼前,观众只感到如风的凉意惊过。看得迷眼朦胧,不时发出阵阵惊呼,他绕场三圈后自报家门道:“骑手是拉比杰齿,马是‘末诺窝惹’,马随主人回家了”。没等阿候家及众多观众回过神来,拉比杰齿骑着“末诺窝惹”早已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从此神马“末诺窝惹”和它的主人拉比杰齿的传说在彝区流传开来。 注: 末诺窝惹_____凉山彝语,马名。末诺既乌黑的马匹。窝惹既黑肥猪。意为如黑肥猪一样的马匹。 俄洛书古_____凉山彝语,俄洛意为“高山”,书古意为“弯弯的湖泊”。 拉比杰齿_____凉山彝语,人名。据传说是果基支的彝人。 吉潘瓦西_____凉山彝语,一位机智人物。吉潘是彝族姓氏,名瓦西,住越西乃托镇莫洛村。 恩梯姑慈_____凉山彝语,彝族传说中的众神之主。 瓦张、阿候、果基_____凉山彝语,彝族姓氏。 申果桩瓦曲觉_____凉山彝语,地名。 云南白族神话与传说     据说,唐三藏西天取经走的就是丽江古道。《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就是丽江摩西古族。     从史料上记载,唐三藏确实是取道丽江。     唐三藏西天取经,取的就是《大般若经》。回程经大理的“点苍山”,遭点苍山罗刹女袭击,几乎把经全部毁掉。点苍山一阵大雨,经书全被淋透。唐三藏辛苦多年,长途跋涉,眼看毁于一旦,于是祈念大势至和圣观音。大势至赶跑了罗刹王,圣观音降住了众罗刹女,止住了点苍大雨,保住了《大般若经》。直至今日,在大理点苍仍有“晒经坡”。白族人决不足踏此地,以表此坡之神圣。至今,白族人仍盛传“观音降罗刹”的故事。     大理国现在是白族自治州,古代是南昭国。白族人自认为是阿育王的后代,其祖先是“白饭王”。又传说南昭王族是龙的后代。     实际上白族的先祖为羌人。在第一次天地大战时,随西洋女王围击罗地干布而屯于鸡足山和洱海。其后代就是白族,建了大理妙香之国。西洋女王的本族是白鲸族,白族是其嫡传。白族人供奉的第一神是“太阳神”,实际就是罗地干布。第二神是圣母,实际是西洋女王。在点苍山供的是点苍皇,实际是罗地干布。此外,白族还供奉大黑天。     在上述大仙神之外,直至解放前夕,大理三百六十村六十万白族人还供奉72个本主神(即俗神和鬼神。     在大理白族区,女巫和神汉是最有名的。重大节日的大理风采,精华全在女巫身上。白族女巫又称为巫娘,也有叫做姮娥。神汉又叫做“跳仙人”,即跳大神。盛大节日里,巫娘的队伍长达十余里,一个村一个村的边走边跳边舞边唱。白族巫娘都是长得最漂亮的,身段也是最好的。唱得极美,舞得极艳。当地称之为“发马”。这是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尤其是在阴历三月三,大理是最最热闹的一天。一群群妖艳的巫娘载歌载舞,无拘无束。她们唱着神曲,跳着仙舞,热热闹闹走在大街上。     白族人的神系,非常像古希腊神系。这与她们是西洋战团的后代有关。     白鲸族的一支流落在北欧,大多是女巫。北欧众国连续捕杀女巫达500年,使大批通灵者都死于绞架。欧洲各国皇室,对女巫一律封杀。     白族人视两种动物为神物,其一是洱海以及龙潭里的一种长五、六尺的白头金鱼。     苍海地区(即点苍山洱海地区,旧为大理国)的白族人,代代相传,绝不可捕捉这种神鱼,至今,若一旦误捕,则立即焚香叩拜,并将大鱼放回。这是因为白族先祖代代相传,白族与此神鱼皆同源于“白鲸”族。     其二是一种洱海的“白玉螺”。但为何视白玉螺为神物,师尚未考出。仅是隐约感到与大黑天神有关。     考印度远古至今,大黑天神的手上常有一白玉螺,是作为进军的号角。     在点苍山脚深入洱海的最深处的山上,居住着洱海古白族人。他们原来居住在洱海边,以后由于战乱而迁上高山。这个地方在洱海边喜洲的海舌。海舌上有个村叫“河矣城”,村中庙里供奉的本主神就是白玉海螺神和鱼神。     河矣城下面还有个村,白语叫“叽棍日”,村中有一座数千年古寺,旧名叫“归源寺”,意为返本归源,回归之意。现改名叫“金圭寺”。     归源古寺里的石头浮雕神像是六臂大黑天神。神像上刻一行小字为“归源寺镇八方灵天神”。这座神像是白族化的大黑天神。     古白族供奉大黑天神,在白族里流传一个说法。在第一次天地大战,罗地干布被围困在丽江玉龙雪山和丽江西的碧罗雪山。截击罗军的西洋战团大本营设在鸡足山,控制着洱海罗军的南行之道。洱海西侧的点苍山罗刹战团守军,在洱海与西洋战团展开了海控权的争夺战。     据传,罗地干布下令在洱海展开毒战,点苍山罗刹女战团准备施毒洱海,灭掉“白鲸族”。此时被守卫在滇池美人峰的大黑天战团发觉,袭击点苍而使罗刹战团的洱海毒战未能得逞,从而保全了“古白鲸族”。     归源古寺的大黑天神像,一只手托着一条鱼,胸前挂着白玉海螺。     手托鱼,是表救了鱼族。但胸前挂白玉海螺却是很费解。     在点苍山罗刹战团准备夜袭洱海白鲸族时,大黑天神吹响了白玉海螺。报警声惊醒了白鲸古族,并立即与下山的点苍军大战,使罗刹战团偷袭未成。是故,古白族人又称归源古寺为海螺神寺,这个海螺神就是指手持白玉海螺的大黑天神。     归源古寺的香火终日不断,即使在文革期间,归源古寺的香火依旧兴旺。没有力量能阻止白族人供奉大黑天海螺神。     在流传几千年的一年一度的白族大祭拜,白族人叫“绕三灵”,上万的白族人都要绕到归源古寺,并在这里过上一夜。一队队长达十几里的、由一群群快乐的巫娘组成的队伍,载歌载舞,欢庆异常。白族人都要到归源古寺祭拜神灵,一路之上到处都是“娱神”的歌舞。     在洱海的南面是“弥度”,当时是弥勒战团守备在那里。以后,罗军由碧罗雪山突围,  经点苍山南攻“弥度”,弥勒战团截击失利,罗军突破“弥度”防线后,屯兵“楚雄”。 在“弥度”,古时是“白子国”。供奉的也是鱼神。以后,白族人认为鱼神全变成了龙神。这正是蚩尤所吟,鱼且鱼,龙且龙,鱼龙本来同。 学者E:在白族的庙宇,屋脊上都有鱼。在汉地的庙宇,屋脊上是龙。这是第二次天地大战遗留的史象。罗地干布与九天玄女大战西洋女王。事先说好,胜者为龙凤,败者为鱼鸡。 最后决战罗地干布大胜,是故西洋女王的部下则自称为鱼为鸡。而罗地干布的部下则自称为龙凤。故知,鱼龙同源,鸡凤同源,仅是表示战胜方和战败方。是故,丽江西部,现今的怒江洲中的部族,世世代代面上刺龙凤,以表胜利的神族后代。 几千年来,白族妇女头上一律戴鱼帽。直至文革被禁封,不准许再戴鱼帽,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将数千年的民俗一律封杀。 在文革之前,白族妇女皆头戴鱼帽。上衣都是海兰色的,以示上古祖先源于大海。上衣前短后长以表鱼尾。两袖装饰成鱼鳞状。腰围处皆绣上海藻等水生植物图案。裤子是白布的,裤脚绣海波纹。如果裤子是海兰色,则上衣就是白色。脚上一律穿船形鞋。 白族人自称是“白人”或“白子”。整个部族分三大支系。居住地以点苍山、鸡足山,大理洱海为多。这支称为“民家”(汉称)。另两支居怒江和澜沧江,汉称为“那马”人和“勒墨”人。尤其是勒墨人,住在怒江,仍保持上千年的原始。 大理州的民家白族,因与汉人交往密切,多改为汉姓,并深受汉地儒道佛教的教化。 白族的村庄以鸡命名的非常多,如鸡鸣村、黑鸡村、鸡登、鸡邑、鸡坪等等。最有名的就是宾川的“鸡山”,是中外驰名佛教胜地。 寺庙也多以鸡命名。如“祥云”县的两座金鸡庙。邓川县的鸡鸣寺。兰坪的金鸡寺。大理海东的鸡岩寺等等。 在白族,最有名的神话传说就是金鸡斗黑龙。最后把黑龙斗败了。 白族中至今仍有一些村寨的人都以金鸡起名字,名字或带金,或带鸡。如女孩叫金花鸡,男孩叫金花骨。他们认为他们的先祖的先祖就是“金花鸡”。 是故,在大理地区,叫“金花”的遍地都是。如过去拍的电影“五朵金花”。又何止五朵?而是千朵万朵金花。 大理地区的村寨,鸡村多,马村也多。这就是“金马碧鸡”神。金马即天马,碧鸡即金鸡。古白族人认为是天神金马碧鸡的后代。 云南有的历史学家认为,丽江西部的古纳西族中,有的认为是“白鸡”的后代。 此位白鸡大概就是素女心月狐了。那位金鸡自然就是西洋女王。 古代,汉军得中原称霸九州,对战败方均赐卑称。一般以奴,儿、蒙(在《易经》里蒙表未受教化的儿子辈),蛮等等。对部族的名称在用字上加有虫,鱼等等。对认为接受汉化较快的部族,在用字上加个人。如,匈奴,蒙古,奴儿哈赤,鲜卑。 在大理及大理西部地区,主要是白蛮、乌蛮、纳西(蛮醋醋、摩西、阿西、白鸡人)。 白蛮就是现在的白族,乌蛮就是彝族。 远古,彝族即乌族居住在点苍山上,以后从点苍山迁移至楚雄西,而白族上了点苍山。 乌族的历史也是极悠久,其口头及文字史料极为丰富。乌族老人至今可唱“史诗”达一天一夜,但这些少有文字记载,仅代代相传。其唱词是“……血染苍山红洱海……” 在乌族的史料里记载,白蛮,古有九万人,居点苍山前……(现在白族人已有100多万人)  白蛮的先祖首领“细奴罗”,有玄鸟飞来授之以大权,有青蛇前来授之以兵术。白蛮先祖效仿汉制……即,在彝族典藉里,把白族视为汉族,是较为开化的。这个开化主要是指白族很早就发展了农业和织布。汉典记载,称白蛮为僰人,白儿子,在用字上已加了个人字。 彝族典藉记载,白蛮在氏族部落时代就开始信佛,是东南亚佛国圣地。 又有史诗记载白蛮汉化的经过,歌词唱道: “……葱绿的点苍山啊,堆的是尸骨。茫茫的洱海啊,蓝悠悠地变成红……” “……可怜的白人啊,哭着穿汉衣,哭着穿汉鞋,哭着戴汉帽。忘记掉祖宗,要到别处变汉人……” 丽江南面剑川一带的乌蛮,即彝族,自称是“罗武”人。罗是表黑,玄黑之意。 各个民族。部族都有自称和他称。比如汉人自称是汉族,汉人,汉民。对汉族的他称有,契丹人、支那人、东亚人、唐人、唐山人。 从女神功法《修行者》一书所接触的史料看,各部族,民族是同源同根的,都是龙的传人,都是昆仑中华人。 在汉族地区,由于顺向进化较快,老祖宗当时的遗风遗迹已很难寻觅。但是,从对边地山林中少数民族民俗的研究中,仍可窥见汉族的原始。 故知,什么叫进化?对先祖一步步的否定就叫进化。什么叫逆化?否定再来个之否定叫逆化。科学是对以前一步步的否定而发展起来,修行学,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再来个之否定。故知,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以往。而现代修行学,离不开现代科学。 昆仑中华的各民族、各部族,相互开亲,交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你我我,本是一体。开亲交往多的,则进化得快。开亲交往少的,自我封闭的,则进化得慢。 数千年来,点苍山乌蛮与鸡山洱海白蛮,不断开亲交往,相互促进进化发展。按米丘林学说,异地、异种、异族间的杂交是新优种的产生。而本地本种本族的封闭自繁自衍。将使物种退化,极易为环境所淘汰。 在《西南彝志》中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一段从古代口头流传下来的乌蛮与白蛮通婚开亲的的史诗歌。 从前的时候,娄娄俄格家,要娶阿告女。兴建九重宫,做结婚新房。 为修九重宫,四方聘名匠。聘请名匠有,来自德本城;陀尼大工匠;洛举高明匠;点苍城来的,心灵手又巧,能说也能干。 所建的房子,与天宫相似。宫室九十院,最美二十四,三十八个样。雕梁又画栋,有翅能飞的,全部都绘上。 还有野兽图,行动迅速的,一概都绘上…… 史诗歌中的“德本城”一再出现,但云南史学家认为不是现在的大理城。也许是一座早已消失灭迹的古城。师认为古德本城就是鸡山下的宾川。 彝族乌蛮把白蛮也叫做“佐洛举”、“洛举”,“罗苴”等等。佐洛举是白族先祖开国大酋长“细罗奴”的第三世孙。在彝族文献里有史诗歌记载。 人们这样说,武产而汉生。西乃佐洛举,居点错雅卧。 洛举起源地,乃为德本城。洛举之远祖,姆曲德是呢,后有施默且…… 在诗歌中记录了白族从远古的远祖“姆曲德”、“施默且”开始,数百代大酋长的名字。其中有一代是大酋长“细奴罗”。史诗歌唱前…… 么房细奴罗,住在苦姆洪。后来有一天,耿纪的玄鸟,从姆娄节上,飞向细奴罗。在他的头上,赐给掌权法。 署府的青蛇,哗哗地梭来,蟠在他脚上,赐给守境术。 掌权与规章,样样都备齐,洛举创基业,仿效了汉制。 史诗中的“洛举”即白族部落。“点错雅卧”是大理点苍山。诗歌中说,白族的根源在德本城,以后又发展到了点错雅卧。“苦姆洪”是点苍山一带,即细奴罗的前两代就已迁居点苍山。 按第一次天地大战,罗地军从怒江碧罗雪山向东南突围,会合点苍罗刹守军屯兵于“楚雄”。在这以后,细奴罗的祖先从德本城迁至点苍山大理城。现在,点苍山和鸡山,大理洱海居住的都是白族人。而在楚雄西居住的都是彝族人。 师去年在云南火车上遇到的小青就是彝族人,家住云南南部文山城的边地“麻栗坡”。在盘龙江边,已是中越边界。 罗地军兵团楚雄,后面是西洋女王大军,东面是东洋女王大军,逼他投降受招安。罗军从楚雄南窜,进入了西双版纳地区。是故,一部分乌族部落也随军南迁。 是否可以认为白族是西洋女王的后代? 这里很复杂。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丽江纳西族是昆仑八妖的后代。白族是怒江碧罗雪山素女心月狐的后代。 心月狐的白族后代一部分与昆仑八妖的摩西蛮醋醋通婚,其后代自称是‘虎族”。从远古直至今天,仍以虎作为本部族的图腾。虎族人现今多居怒江两岸,他们说,先祖是一只白毛大老虎。从古至今,本部族人不准在山中猎虎。他们说,他们才是纯白族,而鸡山大理洱海一带的白族不是真白族。他们称大理白族为“汉白尼”,意为已经被招安汉化了。而他们自称是“真白尼”,是真正的白族。 古白族最明显的两大图腾,一个是虎,一个是金花鸡。大概虎族是心月狐及八妖的后代,鸡族是西洋女王的后代。 昆仑八妖有七个女儿,最小的名叫“小翠”。小翠与心月狐的儿子“国虎”成婚,其后代至今自称为虎族。 在丽江西,澜沧江及维西一带的白族,称大理白族为“卡波”、“卡子”。意译为“客人”。是说大理白族已不是自己的主人了,被西洋女王招安了。而他们坚守在大山中的白族才是主人。 在怒江、澜沧江碧罗雪山的白族,又称大理白族是“稼稗”或“稼骨稗”。这两个名词是稻田秧拔走后,又撒种的稗秧。意思是贬称大理城的白族根骨不纯。而山里的白族才是根骨纯的真正白子。 大理城的白族则叫山里白族为,“土腊盖”。意为土老冒、屯老斗,不开化,不追求光明。又称怒江虎族为“ 丽江的摩西蛮醋醋则认为,白族,纳西族以及藏人其先祖是一母所生,皆是昆仑八妖的后代。 上面那首彝族史诗歌里所说的“耿纪玄鸟”,耿纪是指天帝,昊天大帝。歌中的“署府”是指地府。认为青蛇是蛇神,玄鸟管天道大法,青蛇管地道大法。 但是藏人不承认纳西人的那种说法,他们自称是圣观音的后代,是天帝罗地干布之子。古藏族歌是这样唱 在第七重青天 天帝保护着人民和人民国家之间 在这里有无比的高的国家,净土地方… 他是人民国家之王。 他献出计策,锐敏的, 巧妙的涉渡,勇敢的胸膛。 天帝将雾穿成洞, 对我们补助而全加慈善。 我们相互赠礼歌唱着,和舞蹈着, 这些节仪是应有的义务。 在第二次天地大战后期,圣观音的莲花战团以联合国军的身份参战了,及时的制止了罗地干布在十万大山对蚩尤军残部的围歼,制止了罗地干布对大理鸡足山的包围战。 至今,在大理地区的白族人中,仍盛传着圣观音降罗刹的神话故事。至今,白族人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要热热闹闹的“打太子”。 你们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文史资料以及少数民族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是这么说的……无所谓真,无所谓假,全当是个故事,一个古老的故事。从前有个山…… “龙母”神话是白族民间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龙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视龙为母,即“神龙生夷”[1]乃至龙生万物,龙成了众生之母;另一种是人为龙之母,龙由人生出或由人饲养长大而成龙。[1]本文所要探讨的白族“龙母”神话属于“龙母”神话的后者,特指“人为龙之母”这一类型。 一、《九隆神话》与白族的“龙母”神话 《九隆神话》是云南最古老的神话之一,也是现知云南古老神话最早见于文献记录者之一。《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曰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于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着尾。”;《华阳国志· 南中志》所言更祥。[2]《九隆神话》究其原始形态,是一则以始祖母崇拜为中心的“感生”神话,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哀牢夷先民的始祖母崇拜。这是《九隆神话》发展的最初阶段。神话发展的关键在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此时的神话已经从单纯的“感生”神话变为以始祖母崇拜为中心的“水神”神话,其中“感生”意识已经淡化,[2]但是始祖母崇拜的因子仍然存在;至“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公推以为王”这一阶段,《九隆神话》完全定型,原始始祖母的崇拜再一次被淡化,父权制已经取代了原始母权制。这是神话发展的大体过程。 白族先民以《九隆神话》作为自己的族源神话以证明自己的神圣出生,其中就已经有了始祖母崇拜的因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九隆神话》可以视为白族“龙母”神话的肇始。在神话中我们看到神话中的“沙壹”、“沙壶”就是龙之母,她感生而孕,生下龙子,又将他们养育。“龙母”的形象在神话中已经有了生动的体现。尽管在《九隆神话》中我们看到,代表父权的龙,最终取代了沙壶对于龙子们的抚养权,但是这并未影响龙母的形象。龙母原是一位捕鱼的妇人,因触“沉木”(后化身为龙)而生下了龙子,辛苦抚养龙子,九隆是其中最能干的孩子,后来“背共推以为王”,龙母因而也得到了大家的尊崇。 《九隆神话》是云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神话,《九隆神话》中的龙母、九隆等形象也深入人心。一方面,在南诏立国于洱海区域以后,蒙氏“自言本永昌沙壶之源也”(《蛮书·六诏》),显然是有祖“沙壶”的意识;蒙舍诏并洱海区域诸诏而称南诏后,蒙氏利用民间流传的《九隆神话》,宣扬蒙氏是九隆系出,自应是六诏之祖,当共推之为酋长。[3]其后,洱海区域的统治集团段氏,仍以九隆之裔自居。洱海区域的统治政权追溯九隆为远祖,称自己是九隆后裔,这说明《九隆神话》在南诏和大理国统治的时代在白族先民那里已经广为流传。“祖龙”意识在白族民间已经根深蒂固,人们深信《九隆神话》是自己的族源神话,认定龙母感生之子“九隆”就是自己的远祖。统治阶级利用流传于其统治区域内的《九隆神话》,直接以“九隆”的身份自居,究其目的和根源,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的。另一方面,《九隆神话》在白族民间的影响和流传,不仅在《蛮书·六诏》、《南诏野史》等文献中有记载,与《后汉书》、《华阳国志·南中志》中关于《九隆神话》的记载相符,而且至今在白族民间还能看到白族“祖元隆”意识的历史遗存。《旧唐书》载“南诏自言本哀牢后。……衣后着十尾……皆刻画其身象龙文。”与《南诏野史》中云“皆刻画其身象龙文,于衣后着尾”和《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着尾”相吻合。[3]据调查直至近代,大理白族中的段、王、长、杨、李、赵、何等姓氏均有纹身习俗。剑川、兰坪、云龙的白族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羊皮衣,羊尾巴保存得完好无损。 [4]近代马帮中的白族老人,通常在手臂和胸部刺上龙纹,这也是“祖龙”意识的遗存。[5] 综上所述,《九隆神话》在白族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影响深远,以致于统治阶级都不得不以利用民间神话的形式来加强自己统治的心理基础,这样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九隆神话》在民间的进一步的传播,进而出现了不同变体的“龙母”神话。《九龙圣母》讲的就是: 九龙圣母原是罗从村的茉莉姑,未婚夫蒙迦独因捕鱼落水而亡。茉莉姑到江边哭泣,只见水里有一根木头逆水漂了上来,恍惚之间好像有一个美少年在朝她微笑。村边有一龙泉池,茉莉姑常去洗衣服,少年变成金鱼溅起水花在茉莉姑身上。不久茉莉姑便怀孕生下九个孩子。黄龙变成美少年来见茉莉姑,茉莉姑求他把孩子带走。黄龙应承下来,孩子门见了龙潭都跳了进去,只有最小的孩子不愿离开,茉莉姑留下了孩子。后来大理罗刹作怪,观音制服了它,到处寻觅可以做王的人,经过观音的多次考验,选定了细孥罗做王。母亲茉莉姑被奉为“九龙圣母”。[6] 《九龙圣母》神话和《九隆神话》在核心情节上保持了一致性:①龙母捕鱼为生。沙壶是在神话中直接以捕鱼的身份出现的;茉莉姑的丈夫因打渔沉江而亡,她也是一位以捕鱼为生的妇女;②龙母无夫而孕,感而生子。在两个神话中我们看到,“感生源”都存在于水中,其原型都是“沉木”;③“沉木”化龙,索要龙子;④幼子不离开;⑤龙母养育了幼子;⑥幼子为王。然而,我们可以肯定神话《九龙圣母》是晚于《九隆神话》的,是《九隆神话》在民间进一步流传和发展的结果,因为《九龙圣母》神话中有观音的形象,这就意味着《九龙圣母》的定型必然是在佛教传入白族地区之后。但是,此时的观音形象并不是《九龙圣母》神话的核心人物,神话尽管有了变异但是仍然是因袭《九隆神话》而来的“龙母”神话。此外,在白族民间还流传有类似的神话。大理绿桃村的本主是一位龙母,[7]村里有一个龙母祠,这里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 龙母本是绿桃村的一位妇女,经常到山里砍柴。一天,河里冲下来一个绿桃,拿到嘴边嗅了一下,还不及啃绿桃就下了肚。不久便怀孕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她偷偷的把他丢到山中的茅草丛中。孩子居然没有死,一条大蛇口里衔着食物喂他。母亲又把孩子抱回家里。一天,孩子到龙潭喝水,发现龙王生病了,在他的医治下龙王渐渐好转。但不想孩子竟穿了龙王的龙衣,变成了一条小黄龙。为了惩罚他,小黄龙被龙王派去制服正在大理兴风作浪的大黑龙。小黄龙和大黑龙大战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制服了大黑龙。小黄龙变成一条小青蛇,伏在草坪上,漂回家里,但是天亮了,只有停了下来,永远住在这里(即后来的洱海神祠),它的母亲就成了龙母。 砍树计日【十二奴局】   砍树计日为哈尼族创世史诗《十二奴局》中的一则传说。   《十二奴局》是一部在哈尼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创世史诗,也是哈尼族人民长期集体创作的长篇巨著。它以哈尼族传统说唱“哈巴”为传演型式,在哈尼族各支系均有流传,尤以云南红河南岸哀牢山哈尼族主要聚居区的元阳、红河、金平等地的唱本较为系统而完整。“奴局”是哈尼语,相当于汉族文体中的“篇”、“章”或汉族曲艺中的曲目。“十二奴局”即十二路歌的意思。即是说,史诗的演唱内容从大体上被划分为“十二奴局”,涉及到哈尼族先民对于宇宙自然、人类发展、族群历史、历法计算、四时节令、农事活动等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奴局”之内又包含若干个有联系而又可以独立存在和演唱内容,也就是哈尼民间说法“十二奴局”,七十二个“哈巴”的由来。“十二奴局”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秩序,常常是根据不同场合(多为节庆和重大的祭典)和需要选唱其中有关的部分。每个部分既可独立存在,又可连接起来演唱,总称为“十二奴局”。  哈尼族 HYPERLINK "http://baike.soso.com/v352133.htm?ch=ch.bk.innerlink" \t "_blank" 创世神话中,有关的民族日历神话。   在烘阿宗娘的地方,小姑娘尖收因不堪九个哥哥的欺压,离家出走,四处讨饭。   来到阿姆山时,她的拄棍突然变成一棵大青树,遮住了天、盖住了地,从此分不出白昼与黑夜,尖收倒地变成“哒嘟哒”鸟。世上的人派出百兽到树顶寻找日月,猴子一去贪玩不返,松鼠一去被太阳迷住不回,野鸡一去被美景迷住不返,蝙蝠一去被太阳刺瞎了眼回不来,燕子去而归来却说不清实情,蜜蜂去了回来,向人们献出个巧计:   树叶挡住了日月,用箭射穿树叶便能见光明。神射手阿戛拉开弩弓,射下一张牛皮大的树叶,人们只见到一线阳光。   哈尼、彝家、汉人、傣家一起商议,砍倒大树见日月。可是不论怎样砍,大树落下的刀口第二日又复原。后来一个傣家人留下守工具,半夜听见守林的鬼神在议论,原来不抹鸡屎砍不倒大树。这样人们知道了大树不倒的秘密,便顺利地砍倒了大树。   大树共有十二杈,一年就定为十二个月;每一杈有三十根树枝,一个月就定为三十天;每根树枝上有三百六十片叶子,一年就定为三百六十天。 (1) 神话的古老性   哈尼族是一个古老悠久的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有关史学研究成果表明,远在公元前3世纪,称为“和夷”的哈尼族先民已分布于今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的连三海、海子等沼泽地以及源出的连三海周围。“和夷”的称谓,并非指具体的某个民族,但无疑包含着哈尼族的早期先民。尔后,他们逐渐南迁,居于“谷哈”广大地区与“昆明种人”相互交错杂处。后因遭受周围强大异族的频繁侵扰,又分为三路南迁,至景东、镇沅、景谷、新平和建水、石屏、蒙自,继而到元江、墨江、红河、元阳、江城、思茅及西双版纳等地区,都留下了哈尼族先民艰辛而深深的足迹。如果哈尼族是氐羌后裔这一学说(北来说)成立,那么,哈尼族的发祥地最早当在黄土高原一带其历史更为久远。高尔基在《苏联文学》中指出:“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可见最初的神话其实就是一种原始艺术,作为哈尼族原始艺术之一的哈尼族神话,其古老性自不待言。哈尼族神话大致可分四个阶段,经“虎尼虎纳”创世时代、塔婆时代、兄妹传人类时代(或洪水时代)、奥玛时代。兄妹传人类或洪水时代可能是战国时期蜀洪水的反映,而塔婆时代可能与人类历史上的“洪水齐天”的年代相当,即距今一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的玉木冰川消融时期,发生过一次全球性的“冰融大洪水”。这次洪灾,按时间推算,当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晚期。塔婆作为人类的祖母,生下了二十一子,她以前的“人”虽然是动物,但真正的人类在她以后才开始产生的。传说她所生的二十一子,都纷纷离她而去,即变成了虎、鹰、龙、蛇等,据此,塔婆时代可能是图腾产生时期,也可能是氏族分支或民族分支时期,而塔婆之前的神话就更加古老久远。哈尼族的创世神话无疑是研究上古哈尼族社会形态的珍贵史料。天地间万事万物神灵的出现,反映了哈尼族社会已进入了阶级社会,即头人、摩批、工匠三位一体的地方政权时期,所出现的年代虽不那么久远,却保持了哈尼族神话的系统性。奥玛时代可能是哈尼族社会已进入了父系社会,甚至是父系社会的开端。鉴此,作为中华民族神话的有机组成部分,古老、悠久、灿烂且丰富多彩的哈尼族神话乃是一块闪闪发光之瑰宝和一朵经久不谢的奇迹。   (二)神话的家族性   哈尼族历来重视“寻根”或“寻源”,其家族观念、谱系意识十分强烈,不但渗透了哈尼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他们的神话之中,形成神话家族化的显著特征,并构成了神话结构形式的合理组成部分,即特殊的“孩子连名”、村寨连名”叙谱形式。这种特殊的谱系几乎无处不有,如天神谱系、地神谱系、村名谱系、祖名谱系等都贯穿于创世神话和迁徙神话的始终,在叙谱的过程中穿插进各谱系不同时代的英雄业绩。甚至连天父地母也不是长生不老的,他们有生有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同样不断地繁衍嬗变,传递谱系。天神摸咪也如此,阿龙也如此,鱼娘亦然,塔婆祖母更是如此,其功绩较为卓著之神而已。之相应的主管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神灵们也都有各自的谱系。究其原因,这与人类“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有关,将客观事物和神话人格化了。   (三)神话中的阴阳对应   阴阳思辨是哈尼族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哈尼族认识世界、自然和自身的进程中发挥了渺小的作用。哈尼族神话乃是他们先祖对世界、自然、自身认识的形象诠释,不可避免地烙上了阴阳思辨的鲜明印记。因此,哈尼族神话中具有单性繁殖的记述,无论是神灵、族祖,还是每一种事物的出现,无不成双成对,阴阳相携,红绿相配,雌雄相交,体现出二元对应的特征。哈尼族神话中所描述的天地初开的混沌景象,便是阴气阳气互变、繁衍之结果;人类的产生,万物的发展,也是如此。阴阳对应的思维方法揭示了事物固有的辩证关系,但它与神话自身的幻想相结合,便形成了哈尼族神话的另一番景象:即阴阳对应上升为审美层次,具有了神话性质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既然阴阳相合产生万事万物,这些事物对人类是有益的,那么阴阳相交也是美好的,而且天地万物也须阴阳、雌雄对应才能相存,才能变得完美元缺,于是便有了天公地母,有了高山平地、岩石箐沟、风雨雷电、水草等相依相存、相存相生的关系,有了太阳姑娘和月亮伙子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   (四)神话中的集体狗熊意识   哈尼族神话中大部分英雄业绩都是由集体完成的,如发明历法、划分天地方位、传授知识,还有金属冶炼、耕种棉麻、狩猎渔集以及迁徙定居等,都是由众多的神或人共同完成的,即使是英雄个人所为,也常常离不开其他人的协作帮忙,如取火种的阿扎伙子,就是在得到了白鹿姑娘的指点协助下取到火种;取谷种的玛麦伙子,也是得到小金马的帮忙才取得谷种。《哈尼阿培聪坡坡》中多少英雄业绩也亦然。究其根源,哈尼族神话中的集体英雄意识,取
本文档为【云南少数民族神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674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9K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1-22
浏览量: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