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举报
开通vip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目 录 第一篇《中医学基础》……………………………………………1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2 第三章藏象………………………………………………3 第四章气、血、津、液……………………………………4 第五章经络………………………………………………5 第六章病因………………………………………………5 第七章病机………………………………………………6 第八章四诊……………………...

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目 录 第一篇《中医学基础》……………………………………………1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2 第三章藏象………………………………………………3 第四章气、血、津、液……………………………………4 第五章经络………………………………………………5 第六章病因………………………………………………5 第七章病机………………………………………………6 第八章四诊………………………………………………7 第九章辨证……………………………………………10 第十章防治原则…………………………………………13 第二篇《中药学》………………………………………………14 考试范围……………………………………………………14 第三篇《中医内科学》…………………………………………22 第一章肺系病证………………………………………22 第二章心系病证………………………………………‘‘24 第三章脾胃病证…………………………………………25 第 四 章 肝 胆 病 证 … … … … … 更 多 考 试 资 源 请 上 : http://ks.iiyi.com/…………………………一 26 第五章肾系病证……………………·…………………。’27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27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28 专升本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中医综合考试,根据专科教学实际和升入本科的继续学习的基本 要求制定,主要内容是《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 的主要内容。主要考核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程度和应用中医 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篇《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将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奠定学习其它中医课 程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目标 1_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本理论,即阴阳五行学说。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发 病、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病机、四诊、防治原则和辨证等主要内容。 3.熟悉中医学的发展史。 二、能力目标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充分认识到本课程是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2.掌握中医学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的思路。 3.掌握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阐释医学问题, 掌握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主要病理表现,掌握 疾病的基本病因、发病、病机以及预防、治疗原则。 4.识记中医学基本概念的确切含义、中医学的基础知识、中医 学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并深入理解其原理,要做到理论与临床实践 相结合,增强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应用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第一章绪论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及其主要思维方法。 3.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代表著作,代表医 家。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气—元论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气—元论的基本内容: 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是自然 界物质相互感应的中介;气化。 (2)熟悉气的基本概念。 (3)了解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生命过程中的物质和运动性;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 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阴阳学说 (1)掌握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的关系。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2)熟悉阴阳的基本概念。 (3)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说明人体的 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 阳失调;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防治——_养生防病,必适阴 阳,治疗疾病,必平阴阳。 3.五行学说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五行的特性及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2)掌握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相生、相克的含义、规律、关系;相生、相克的异常——母子相 及、乘侮规律。 (3)熟悉五材、五行的概念。 (4)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阐明人体生理。将人体脏腑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说明五脏的生 理功能与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用于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第三章藏象 1.概论 (1)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及其主要区别。 (2)掌握五脏、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性。 (3)熟悉藏象的概念和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了解藏象学说的含义和藏象学说的形成。 2.五脏 (1)心(心包络) 掌握心主血脉的含义、机理、生理作用表现;掌握心主神明 的含义、机理、生理作用表现;了解心在志、在液、在窍、其华的内 容;熟悉心包络的含义、功能。 (2)肺 掌握肺主气的生理作用;掌握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的生理 作用;掌握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熟悉肺为娇脏、华盖的含义;了解 肺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其华的内容。 (3)脾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掌握脾主运化、脾主升清、脾主统血的生理作用:掌握脾为气血 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的概念;了解脾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其华 的内容。 (4)肝 掌握肝主疏泄、肝主藏血的生理作用;了解肝在志、在液、在体、 在窍、其华的内容。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5)肾 掌握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的生理作用;掌握肾为先天之本 的概念;了解肾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其华的内容。 (6)命门 了解命门的概念;熟悉命门的生理作用。 3.六腑 (1)掌握六腑的传化过程。 (2)掌握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 (3)熟悉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功能特点。 4.奇恒之腑 (1)掌握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了解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5.脏腑之间的关系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心与肾、肺与肾、脾与肾、肝与肾、脾与胃之间的关 (2)熟悉脏与腑的表里关系。 (3)熟悉脏与腑之间的传导化物关系。 第四章气、血、津、液 1.概论 熟悉气、血、津、液的的阴阳属性。 2.气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气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气的生成、气的生理功能。 (3)掌握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组成,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4)熟悉气的运动、基本形式。 3.血 (1)掌握血的生成、运行及其生理功能。 (2)熟悉血的概念。 4.津液 (1)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津与液的区别。 (2)熟悉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3)了解津液的生理功能。 5.气血津液的关系 (1)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2)熟悉血与津液的关系。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3)熟悉气与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经络 1.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1)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 (2)了解经络的概念。 2.十二经脉 (1)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流注 次序。 (2)熟悉十二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 (3)了解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规律。 3.奇经八脉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2)熟悉督、任、冲、带脉的循行特点及各自的生理功能。 4.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1)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2)了解经络学说的应用。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第六章病因 l.概说 (1)熟悉病因的概念及其分类。 (2)熟悉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2.外感病因 (1)掌握六气、六淫概念。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2)掌握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3)掌握风、寒、暑、湿、燥、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熟悉疠气的概念及其致病特点。 (5)了解疠气流行的因素。 3.内伤病因 (1)掌握七情的致病特点。 (2)了解内伤七情的概念。 (3)了解饮食失宣、劳逸失度的概念。 4.病理性病因 (1)掌握痰饮、瘀血的概念。 (2)掌握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3)了解痰饮的形成及致病特点。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第七章病机 I.发病机理与类型 (1)掌握发病、病机的概念。 (2)掌握正、邪的概念及发病的机理。 (3)了解发病的类型。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2.基本病机 (1)邪正盛衰 掌握邪正盛衰的概念;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了解邪正盛衰 与疾病的转归关系。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2)阴阳失调 掌握阴阳失调的病机规律: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 阳转化、阴阳亡失:了解阴阳失调的概念。 (3)气血津液代谢失常 掌握气的失常病机规律:气虚、气机失调;掌握血的失常病机规 律:血虚、血瘀、血热;了解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常;了解津液代谢 失常的病机规律。 3.内生五邪 (1)掌握内生五邪的概念。 (2)掌握内风的概念及常见证型。 (3)熟悉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的概念。 (4)了解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四诊 1.概述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四诊的概念。 (2)熟悉四诊的内容。 (3)了解四诊合参的意义。 2.望诊 (1)望全身情况 望神: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熟悉 癫病、狂病、痫病的表现特点;了解望神的临床意义。 望色:掌握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熟悉常色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了解望色的临床意义。 望形体:掌握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 望姿态:掌握动静姿态的临床意义。 (2)望局部情况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望头与发:掌握囟门、头发异常的临床意义。 望目:掌握五轮学说;熟悉目色、目态异常的临床意义;了 解目神异常的临床意义。 望鼻:掌握鼻内分泌物异常的临床意义。 望耳:熟悉耳的色泽异常的临床意义。 望口唇:掌握口唇颜色、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 望齿、龈:熟悉齿、龈异常的临床意义。 望咽喉:掌握咽喉异常的临床意义。 望皮肤:掌握斑疹、疮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熟悉水痘的临 床表现及意义;了解白(pei)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望排出物:掌握痰、呕吐物和二便的临床意义。 (3)舌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掌握正常舌象的临床特点及意义,病理舌色、舌形、舌态的 临床 表现及意义,病理苔质、苔色的临床表现及意义,舌诊的临床意 义; 熟悉舌与脏腑的关系;了解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望小儿指纹 掌握病理小儿指纹的临床特点及意义;熟悉小儿指纹三关分 部;了解小儿指纹望诊方法。 3.闻诊 (1)听声音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发声:掌握暴哑的临床意义。 语言:掌握谵语、郑声、独语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熟悉狂证、 癫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呼吸:掌握喘、哮、短气、少气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咳嗽:掌握咳嗽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呕吐:了解呕吐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呃逆与暖气:了解呃逆与暖气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太息:掌握太息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嗅气味 掌握异常痰涕气味、口鼻气味、二便气味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熟悉异常病室之气味的临床表现及意义;了解异常血汗之气味的临床 表现及意义。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4.问诊 (1)问诊的重要意义 了解问诊的重要意义。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主要内容 了解问诊的问一般情况;熟悉问诊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掌握问诊的问现在症状。 问寒热:掌握恶寒发热的常见类型及临床意义;掌握壮热、潮 热、低热的临床意义;熟悉但寒不热、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了解问 寒热的意义。 ’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问汗:掌握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 熟悉手足心汗、半身汗的临床意义;了解头汗的临床意义。 问头身:掌握头痛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熟悉四肢痛的表现 特点及临床意义;了解身痛的临床意义。 问胸腹:掌握腹痛、胁部疼痛的临床意义:熟悉胸部疼痛的临 床意义;了解脘腹部疼痛的临床意义。 问饮食口味:掌握口渴与饮水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不 欲食、善饥多食、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熟悉厌食、口味异常的临床 意义:了解偏嗜食物的临床意义。 问二便:掌握大便便次异常、便质异常的临床意义;掌握小便 尿量异常、尿次异常的临床意义;熟悉大便排便感异常、小便排便感 异常的临床意义;了解问二便的意义。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问睡眠:掌握失眠、嗜睡的主要病机。 问耳鸣、耳聋:了解耳鸣、耳聋的主要病机。 问妇女病:掌握月经经期异常、经量异常的临床意义;熟悉白 带、赤带、赤白带临床意义;了解问妇女病的意义。 问小儿病:熟悉问小儿病的常见病因病机。 5.切诊 (1)脉诊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脉诊的意义:熟悉脉诊的意义。 脉诊的部位和脏腑分配:掌握脉诊的部位;熟悉脉诊与脏腑分 配关系;了解独取寸口脉的理论。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脉诊的方法;熟悉脉诊的注意事 项;了解脉诊的步骤。 正常脉象:掌握平脉的特点;熟悉脉象与内在因素的关系;了 解脉象与外在因素的关系。 常见脉象:掌握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的脉象 特点及主病;熟悉滑脉、涩脉、洪脉、紧脉、弦脉、细脉、濡脉、缓 脉、促脉、结脉、代脉的脉象特点及主病;了解微脉、弱脉、芤脉、 疾脉、长脉、短脉、散脉、革脉、牢脉、伏脉、动脉的脉象特点及主 病。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相似脉及相兼脉:掌握浮脉与虚脉、沉脉与伏脉、迟脉与缓脉、 数脉与滑脉、实脉与洪脉、细脉与濡脉、结脉、代脉、促脉的比较; 熟悉脉证顺逆与从舍;了解相兼脉。 (2)按诊 掌握按肌肤、按手足的临床意义;熟悉按脘腹的临床意义;了解 按俞穴的临床意义。 第九章辨证 1.概述 (1)掌握辨证的定义。 (2)熟悉辨证方法的分类。 (3)了解不同辨证方法的适应症。 2.八纲辨证 (1)概述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掌握八纲的定义;熟悉八纲辨证中四对纲领的意义;了解八 纲证候之间的联系。 (2)表里辨证 掌握表证、里证的辨证要点;熟悉表证、里证的证候分析; 了解表证、里证的联系。 (3)寒热辨证 掌握寒证、热证的辨证要点;熟悉寒证、热证的证候分析; 寒热错杂、转化及与表里的关系;了解寒证、热证的真假鉴别。 (4)虚实辨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掌握虚证、实证的辨证要点;熟悉虚实的夹杂、转化及与表 里寒热的关系;了解虚证、实证的真假鉴别。 (5)阴阳辨证 掌握阴证、阳证的范围概念;熟悉阴虚、阳虚的辨证要点; 了解亡阴、亡阳的鉴别。 3.气血津液辨证 (1)掌握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血虚证、血瘀证 的辨证要点。 (2)熟悉血热证、血寒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康证的辨证要 点。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3)了解气虚失血证、气随血脱证的辨证要点。 4.津液病辨证 (1)掌握津液不足证、痰证、饮证的临床表现。 (2)熟悉阳水、阴水的临床表现。 (3)了解津液病的病机。 5.脏腑辨证 (1)心与小肠病辨证 掌握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脉痹阻证、 痰火扰心证的辨证要点;熟悉心火亢盛证、痰迷心窍证的辨证要点; 了解心阳暴脱证、心火移于小肠证的辨证要点及心系病的基本病机。 (2)肺与大肠病辨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掌握肺气虚证、肺阴虚证、寒邪袭肺证、热邪犯肺证、燥邪伤 肺证的辨证要点;熟悉痰浊阻肺证、大肠津亏证的辨证要点;了解肠 虚滑泻证的辨证要点及肺系病的基本病机。 (3)脾与胃病辨证 掌握脾不健运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寒湿困脾证、湿热 蕴脾证、胃热证、胃寒证的辨证要点;熟悉中气下陷证、胃阴虚证、 食滞胃脘证的辨证要点;了解脾系病的基本病机。 (4)肝与胆病辨证 掌握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肝 胆湿热证的辨证要点;熟悉肝血虚证、肝阴虚证、寒滞肝脉证的辨证 要点;了解胆郁痰扰证的辨证要点及肝系病的基本病机。 (5)肾与膀胱病辨证 掌握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 气证的辨证要点;熟悉膀胱湿热证的辨证要点;了解肾系病的基本病 机。 (6)脏腑兼病辨证 掌握心脾两虚证、肝火犯肺证、肝胃不和证、肝脾不调证、肝胥 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的辨证要点;熟悉心肺气虚证、心肝血虚证、心 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肺肾阴虚证、脾肺气虚证的辨证要点;了 解脏腑兼病的概念。 6.六经辨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六经辨证的概念。 (2)熟悉六经病的传变。 (3)了解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叛弱病 的病机。 7.卫气营血辨证 (1)掌握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2)熟悉卫气营血病的传变。 (3)了解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临床表现。 8.三焦辨证 (1)掌握三焦辨证的概念。 (2)熟悉三焦病证的传变。 (3)了解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章防治原则 1.预防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 (2)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具体措施。 2.治则 (1)掌握中医治病的总则。 (2)掌握正治与反治的含义、适应证及临床应用。 (3)掌握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的临床应用;补其不 足的临床应用。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4)掌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临床应用。 (5)了解治标与治本的含义及其临床应用。 (6)了解扶正与祛邪的含义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篇《中药学》 中药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 能,为学习其它专业课奠定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以及药物的性 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 学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各类药物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和 使用注意。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3.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药物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4.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5.了解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 6.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能力目标 l_充分认识到本课程是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2.掌握中药学应用的“四气五味…归经”等基本知识。 ’ 3.掌握常用中药的主要功效及其主治。 4.掌握中药的配伍知识,及其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 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考试范围 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的概念。 2.熟悉下列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各急本草》、《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集注》等。 二、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 1.熟悉道地药材的含义。 2.熟悉炮制的含义、目的,及其五种炮制大法。 3.了解植物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三、中药的性能 1.掌握四气的含义及其作用。 2.掌握五味及其作用。 3.掌握四气五味对临床用药的意义。 4.掌握归经的含义、归经确定的依据,以及归经理论对临床 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5.熟悉升降浮沉的含义、临床意义及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 向。 6.熟悉毒性的含义及药物的毒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四、配伍与应用 1.掌握配伍的目的。 2.掌握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 3.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 4.掌握妊娠用药禁忌(慎用、禁用者分另是哪几类药)。 5.掌握特殊的煎药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 化、冲服等)。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6.熟悉剂量的含义、确定剂量的依据。 7.熟悉服药方法。 五、解表药 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 意及 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附紫苏梗)、防风、薄荷、菊花、柴 胡、葛根的功效、应用。 3.熟悉荆芥、羌活、白芷、牛蒡子、桑叶的功效、应用。 4.了解香薷、细辛、苍耳子、生姜、藁本、辛夷、升麻、蝉蜕、 蔓荆子的功效、应用。 六、清热药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效、适 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清热泻火药 掌握石膏、知母的功效、应用;熟悉栀子、夏枯草的功效、应 用;了解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的功效、应用。 3.清热燥湿药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应用;了解秦皮、白鲜皮、龙 胆草、苦参的功效、应用。 4.清热解毒药 掌握金银花、连翘的功效、应用;熟悉板蓝根、蒲公英、鱼腥 草的功效、应用;了解射干、白头翁、大青叶、青黛、野菊花、白花 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土茯苓、熊胆、蚤休、紫花地丁、红藤 的功效、应用。 5.清热凉血药 掌握生地黄、玄参的功效、应用;熟悉牡丹皮、赤芍的功效、 应用。 6.清虚热药 掌握青蒿的功效、应用;熟悉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的功效、 应用。 七、泻下药 .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 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泻下药用法(含炮制方法)、剂量、禁忌,以保证用药 安全。 3.掌握大黄、芒硝的功效、应用。 4.熟悉巴豆的功效、应用。 5.了解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牵牛子、京大戟(附芽 红大戟)、芫花、甘遂的功效、应用。 八、祛风湿药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 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独活、蕲蛇、秦艽的功效、应用。 3.熟悉木瓜、威灵仙、川乌(附草乌)、防己、五加皮、桑寄 生的功效、应用。 九、化湿药 1.掌握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 意。 2.掌握苍术、厚朴、藿香的功效、应用。更多考试资源请上: http://ks.iiyi.com/ 3.掌握相似药物(藿香与佩兰、砂仁与白豆蔻)功效、应用的 异同点。 十、利水渗湿药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 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茯苓、车前子、茵陈的功效、应用。 3.熟悉猪苓、泽泻、薏苡仁、金钱草、虎杖的功效、应用。 4.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十一、温里药 1.掌握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适应的异同点。 3.掌握附子、肉桂的功效、应用。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4.熟悉干姜、吴茱萸的功效、应用。 5.了解丁香、高良姜的功效、应用。 十二、理气药 1.掌握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3.掌握橘皮的功效、应用。 4.熟悉枳实、木香的功效、应用。 5.了解青皮、川楝子、沉香、薤白的功效、应用。 十三、消食药 1.掌握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3.掌握山楂的功效、应用。 4.熟悉神曲、鸡内金的功效、应用。 5.了解麦芽、莱菔子、谷芽的功效、应用。 十四、驱虫药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驱虫药的含义,各种驱虫药的不同作用、配伍方法及使 用注意。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3.了解苦楝皮、南瓜子的功效、应用。 十五、止血药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 意,及各节止血药的性能特点。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3.掌握地榆、三七、白及、艾叶的功效、应用。 4.熟悉蒲黄、茜草的功效、应用。 5.了解小蓟、大蓟、槐花(附槐角)、白茅根、侧柏叶、炮姜 的功效、应用。 十六、活血化瘀药 1.掌握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 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3.掌握川芎、丹参、牛膝、水蛭的功效、应用。 4.熟悉郁金、延胡索、乳香、益母草、红花(附番红花)、桃仁、 鸡血藤、马钱子、的功效、应用。 5.了解莪术、三棱、穿山甲的功效、应用。 6.了解郁金、莪术的来源,牛膝品种;马钱子、水蛭的用法、 用量。 十七、化痰止咳平喘药 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 使用注意及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半夏、川贝母、瓜萎、桔梗、苦杏仁(附甜杏仁)的功 效、应用。 3.熟悉天南星(附胆南星)、浙贝母、紫苏予、百部、桑白皮、 葶苈子的功效、应用。 4.了解旋覆花、白前、前胡、竹茹、天竺黄、竹沥、海藻、 昆布、款冬花、紫菀、马兜铃、白果、枇杷叶的功效、应用。 十八、安神药 1.掌握安神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3.掌握朱砂、酸枣仁的功效、应用。 4.熟悉磁石、龙骨、柏子仁、远志的功效应用。 5.了解重镇安神药的用量、用法特点。 十九、平肝息风药 1.掌握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 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3.掌握石决明、代赭石、钩藤、天麻的功效、应用。 4.熟悉牡蛎、珍珠母、羚羊角(附山羊角)、牛黄、地龙的功效、 应用。 5.了解全蝎、蜈蚣、僵蚕(附僵蛹、雄蚕蛾)、珍珠的功效、应 用。 二十、开窍药 1.掌握开窍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异同点。 3.掌握麝香、石菖蒲的功效、应用。 4.熟悉冰片的功效、应用。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5.了解苏合香的功效、应用。 二十一、补虚药 1.掌握补虚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补气药 掌握人参、党参、黄芪、甘草的功效、应用;熟悉山药、白术的 功效、应用;了解太子参、西洋参、大枣的功效、应用。 3.补阳药 掌握鹿茸(附鹿角、鹿角胶、庸角霜)、杜仲、续断的功效、应 用;熟悉淫羊藿、菟丝子的功效、应用;了解冬虫夏草、蛤蚧、紫河 车(附脐带)、巴戟天、补骨腊的功效、应用。 4.补血药 掌握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的功效、应用;熟悉白芍、阿胶的 功效、应用。 5.补阴药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掌握北沙参、龟甲、鳖甲的功效、应用;熟悉天门冬、玉竹、 石斛、百合、枸杞子的功效、应用;了解麦门冬、女贞子的功效、应 用。 6.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二十二、收涩药 1.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 2.掌握相似药物功效、适应的异同点。 3.掌握山茱萸、五昧子的功效、应用。 4.熟悉乌梅的功效、应用。 5.了解麻黄根、浮小麦、诃子、肉豆蔻芡实、桑螵蛸、莲子的 功效、应用。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二十三、涌吐药 1.掌握涌吐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2.了解常山、瓜蒂、胆矾的功效、应用。 二十四、攻毒杀虫止痒药 1.掌握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2.掌握硫黄、雄黄的功效、应用。 3.了解蛇床子、蜂房、白矾、大蒜的功效、应用。 二十五、拔毒化腐生肌药 1.掌握拔毒化腐生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2.熟悉炉甘石、硼砂的功效、应用。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3.了解砒石的功效、应用。 第三篇《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疾病,采用中 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前期各门课程为基 础,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系统反映中医辨证 论治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 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干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应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知识对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诊断和辨证施治的能 力。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一、知识目标 1·明确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定义及其临床特征;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类证鉴别;各证型的证候表现、病机、 治法和主治代表方。 2.熟悉中医内科疾病与现代医学内科学相对应的疾病的基本 知识。 二、能力目标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1.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正确诊断,辨证分析,拟 定治法及选择主治代表方,并结合临床变化加减用药。 2.掌握中医内科规范的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书写。 三、中医内科学的测试范围 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肺痨、胸痹(附:真心痛)、 心悸、失眠、眩晕、中风、胃痛、泄泻、痢疾、便秘、胁痛、黄 疸、头痛、水肿、淋证、消渴、郁证、血证、痹症、腰痛。 本考试大纲依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肖振 辉、李佃贵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制定,选择其中 25个病证作为掌 握的要点,考生应结合该教材复习。 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 一、掌握感冒的定义及临床特征。 二、掌握感冒各型的辨证论治。(含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各个 证型的证治方药。下同)。 三、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及类证鉴别。 四、了解感冒的预防、调护和预后。 第二节咳嗽 一、掌握咳嗽的定义及临床特征。 二、掌握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分类方法、治疗大法。 三、掌握咳嗽各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 四、熟悉咳嗽的病因病机及类证鉴别。 五、了解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咳嗽的诊查要点。 第三节哮病 一、掌握哮病的定义及临床特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二、掌握哮病的诊断依据,辨证要点,及其与喘证的鉴别要点。 三、掌握哮病的治疗原则(发时当治标顾本,平时当治本顾标)。 四、掌握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的主证、 治法及方药。 五、熟悉哮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 道。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六、熟悉哮病的发生是痰伏于肺,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 等因素而诱发。 七、了解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哮病的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四节喘证 一、掌握喘证的定义及临床特征。 二、掌握实喘、虚喘的鉴别和各型证治。 三、熟悉喘证病理机制,即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 四、熟悉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和喘脱的治疗。 五、了解喘证的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五节肺胀 一、掌握肺胀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二、掌握肺胀的辨治原则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痰浊壅肺、痰 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 三、熟悉肺胀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饮、血瘀,病位主要在 肺,涉及脾、肾、心等脏。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四、熟悉肺胀危重证候的处理。 五、了解肺胀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六节肺痨 一、掌握肺痨的临床特征。 二、掌握本病主要病机为阴虚火旺,以及气阴两虚、阴伤及阳 的病理变化。 三、掌握肺痨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以及虚中夹实的证治方 法。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四、熟悉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本病的治疗原则。 五、了解补虚与抗痨“杀虫”的意义。 六、了解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二章心系病证 第一节心悸 掌握心悸的定义,惊悸与怔忡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心悸的诊断、辨证要点及各型证治。 熟悉心悸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以及与胸痹的鉴别。 了解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二节胸痹 掌握胸痹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掌握胸痹的各型证治,及真心痛的救治。 熟悉胸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熟悉胸痹的病因、病位,及其本虚表实的病机特点。 了解胸痹的沿革,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三节不寐 一、掌握不寐的定义和 I临床特征。 二、掌握不寐辨证要点及各型证治。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三、熟悉不寐病因病机。 四、了解不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四节眩晕 一、掌握眩晕的定义和 I临床特征。 二、掌握眩晕辨治原则及常见各证型的特点和治法方药。 三、熟悉眩晕的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要点。 四、了解眩晕的转归、预防和调护。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第五节中风 一、掌握中风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二、掌握中风中经络的各型证治。 三、掌握中风的诊断要点,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阴 闭阳闭的区别。 四、熟悉中风先兆和病势顺逆的辨识。 五、熟悉病因病机,病位,及诊断要点;与痫证、厥证、痉证 的区别。 六、熟悉中风后遗症的证治(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一节胃痛 一、掌握胃痛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二、掌握胃痛辨证要点及各型证治。 三、熟悉胃痛病因病机,诊断依据及鉴别要点。 四、了解冒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它疗法和更多考试资源请上: http://ks.iiyi.com/预防调护知识。 第二节泄泻 一、掌握泄泻的定义和』艋床特征。 二、掌握泄泻的辨证要点及其各型证治。 三、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与痢疾、霍乱等的鉴别。 四、了解泄泻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第三节痢疾 一、掌握痢疾的定义和』临床特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 http://ks.iiyi.com/ 二、掌握痢疾辨治原则和常见证型的证型特点、治法方药。 疫毒痢的救治。 三、熟悉痢疾病因病机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 五、了解痢疾的沿革,传染性及流行情况,及其与西医病名 的关糸。 六、了解痢疾的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四节便秘 一、掌握便秘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二、掌握便秘辨证要点及各型证治。 三、熟悉便秘病因病机,诊断要点。 四、了解便秘其他疗法。 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第四章肝胆病证 第一节胁痛 一、掌握胁痛四个常见证型的治法方药。 二、熟悉胁痛病因病机,诊断依据及鉴别要点。 三、了解胁痛的定义,及其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第二节黄疸 一、掌握黄疸的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二、掌握黄疸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三、熟悉黄疽基本病机、转归,及其辨证分类要点、治疗大法。 法。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四、了解黄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饮食调护及预后。 第五节头痛 一、掌握头痛的临床特征、其各型证候的特点及辨证论治。 二、掌握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酌配引经药。 三、熟悉头痛的辨证要点,及其根据病位判断经络归属。 四、了解头痛的概念,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病因分类。 第五章肾系病证 第一节水肿 一、掌握水肿的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二、掌握水肿的诊断依据及鉴别要点,水肿的辨证大纲,治疗大 三、掌握水肿各型的辨证论治。 四、熟悉水肿的发病因素及肺、脾、肾三脏在水肿病机中的作用。 五、了解水肿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预后及饮食宜忌。 第二节淋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一、掌握淋证的的定义和六淋的临床表现特征。 二、掌握淋证各型的辨证论治。 三、熟悉淋证的病因病机,诊断依据及鉴别要点。 四、了解淋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转归、预防和调护。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郁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一、掌握郁证的的定义,六郁之说。 二、掌握郁证的病机、治疗原则,及其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 三、熟悉郁证的病因。 四、了解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精神治疗方法。 第二节血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一、掌握血证的辨证要点,及其治血、治火、治气的治疗三原则。 二、掌握各种血证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 三、熟悉血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要点。 四、了解血证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五、了解血证的预防调护,以及影响血证预后的三个因素。 第三节消渴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一、掌握消渴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二、掌握消渴的治疗原则,及其上消、中消、下消各证候的 辨证论治。 三、熟悉消渴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其相关诊查知识。 四、了解消渴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并发症和预防调护。 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痹证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一、掌握痹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特征, 二、掌握痹症各型的辨证论治,痹症的共同特点及其痹症各 型的特点。 三、熟悉痹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相关诊查知识。 四、了解痹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及其药物的应用方法、注 意事项。 第二节腰痛更多考试资源请上:http://ks.iiyi.com/ 一、掌握寒湿腰痛、漫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的辨证论 治。 二、熟悉腰痛的主要病因病机。 三、了解腰痛的定义及腰痛的其它治疗方法。
本文档为【中医综合考试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4576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1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5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1-19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