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举报
开通vip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 兼论复社学术的经世取向 吴琦 袁阳春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晚明文人结社,尤以复社规模最巨,影响最大,活动最频繁。复社的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和政治取向。与复社社会活动形成鲜明照映的是复社的社会思想和经世学术。社会思想在诸如经世济民、名节 道义方面,都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意义;而学术体系中的经学、史学成绩皆有着深刻的经世内涵。复社的社会 思想与学术取向,在明清...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 兼论复社学术的经世取向 吴琦 袁阳春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晚明文人结社,尤以复社规模最巨,影响最大,活动最频繁。复社的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和政治取向。与复社社会活动形成鲜明照映的是复社的社会思想和经世学术。社会思想在诸如经世济民、名节 道义方面,都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意义;而学术体系中的经学、史学成绩皆有着深刻的经世内涵。复社的社会 思想与学术取向,在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变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意义。 关键词:复社;社会活动;社会思想;经世学术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5一605x(2007)04一0025一07 There沈,rchouFushesociala比vityand歇理iaitboughtinlate加Iing — 川S00nFusheacademiC8tat伙拍ftorientation WUQIYUANYan于chun (Colle罗ofHistoricalCultur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A加trad:Thescholarestabllshingtheassociationin1ateMing,thesc己eofFushewasthegreatest.It超论ctedProfoundly andcarriedthroughsocialactivitiesmost俪quent.TheFuShesocialactivitieshadtheobvioustimecharac teristicandthepoliti一 calorientation.Corre sPondingwiththeFu Shesocialactivitywasthesocialthoughtandthestatecr吐academic.Thesocial thoughtsuchasstatecr砍andaidingthePeOPle,thefallleandinte幼tymoralityandjustice,allmanifestedtheintensesocialhis一 torysign迅cance.AndtheCol1fIicianismandhistoryintheacade而csystemallhadProfoundlystatecraftconnotat ion.Thesocial thoughtandtheacademicorientationOfFu SheinMing一Qingtransition,hadthecontinuativeindisPensablehistoricalsign访- CallCe. Keywords:Fushe;soci己activity;socialthought;。tatecr叭academic 晚明文人结社众多,其中尤以复社声势浩大。复社之 所以“声气遍天下”①,不仅因其成员有数千之众,而且因 其社会活动次数多,规模大,影响深远。20世纪前半期, 明清之际文人结社曾一度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学术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数篇,出版专著1部;解放后,此方面的研究渐趋冷 落,论文和著作十分有限②。总体说来,迄今为止的研究 大致体现了如下特点:首先,已有成果多数皆侧重于 “考”,仅从其论题就能一目了然,余者从写作路数看也多 不例外。其次,20世纪前半期对明清之际文人结社的研 究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进行的,往往与国家和民 族的命运密切相关,谢国祯先生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 考》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写成,该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自序清楚地阐明了这 项研究的宗旨是“以竞争和结社为背景,来叙述明清之际 的历史,以唤起民族之精神”。其三,晚明社团与明清之际 社会变动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多有关注。但总体而言,深 层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对于社团的社会活动、社会思想 和学术体系的价值取向等重大问题,几无研究。本文以社 ①(清)陆世仪:《复社纪略》卷2,续修四库全书本。 ②李元庚:《望社姓氏考》,《国粹学报》第71期,宣统二 年。朱侠:《明季杭州读书社考》,《国学季刊》第2卷第2 号,民国十八年;《明季南应社考》,《国学季刊》第2卷第 3号,民国十九年;《明季桐城中江社考》,国立中央研究 院《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一本第二分,民国十九年。陈楚 毫:《两浙结社考》,《浙江图书馆刊》第4卷第1期。谢国 祯:《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郭绍 皮:《明代文人结社年表》,《东南日报文史》1947年第55、 56期;《明代文人集团》,《文艺复兴中国文学研究(上)》, 1948年。谢国祯:《顾炎武与惊隐诗社》,《中华文史论丛》 1978年第8样。薛红:《函可与冰天诗社》,《史学集刊》 1984年第4期。李绪柏:《明清广东的诗社》,《广东社会 科学》2000年第3期。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 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王恩俊:《试论晚明复社 成员的学术活动及学术修养— 以时丈写作与评选为考 察中心》,《社会科学挥刊》2006年第5期。 25 安徽史学2007年第4期 团代表— 复社为中心,通过关注复社的社会活动,以及 对复社的社会思想和具有鲜明经世取向的学术体系的考 察,审视复社的社会历史意义。 复社是晚明最大的文人社团,虽然其前期、后期的组 织特性存在差别,或者说有一个变化转换的过程,但总体 而言,社会性是其主要的取向与特色。无论是复社的社会 活动,还是复社的思想学术,无不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 ,、社集活动 通过考察,自崇祯二年至南明初,复社举行的规模较 大的社集达到13次之多。按照复社自身的发展,大致可 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崇祯二年到崇祯六年六 月,复社处于上升时期,社集共有以下四次,即崇祯二年 的尹山大会、崇祯三年的金陵大会、崇祯六年的虎丘大 会、崇祯六年的南京的国门雅集。第二阶段,从崇祯六年 六月到崇祯十年六月,复社的发展进人最为艰难的时期, 故仅在南京有过两次社集,一为崇祯八年的桃叶渡大会, 另一为崇祯九年的国门广业社。第三阶段,从崇祯十年六 月到十四年五月,复社的命运出现了新的转机,此期的社 集有崇祯十年秋的虎丘之会、崇祯十一年公讨阮大械、崇 祯十二年的国门广业社以及同年张溥嫡母逝。第四阶段, 从崇祯十四年五月到南明初年,先是复社领袖张溥去世, 后来明朝灭亡,南都新立,阮大械兴大狱,罗织清流,复社 名士或死或逃,该社也就名存实亡了。此期复社仍举行过 三次大的社集,即崇祯十四年五月张溥去世,“海内会葬 者万人”①;崇祯十五年的虎丘大会,南都新立时有金陵 大会,时阮大械((燕子笺传奇》正盛行于金陵,复社举会之 日,该剧停止上演,姚瀚有诗曰:“梨园弟子规人意,队队 停歌((燕子笺》”②。看来,金陵社集自崇祯八年后就一直 针对以阮大钱为首的阉党。 以上的梳理可以使人真切地感受所谓 “社局与朝局 相表里”的说法,即复社与明末政局的密切关系。明末政 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崇祯朝局的基本走向,在复社的社集 活动和发展过程之中折射出来。掌握这一点,对深入认识 复社的思想和创作是至关重要的。 复社的社会活动,像一般文学社团一样,也多有社 集、宴游和诗酒酬唱之事,所不同的是,复社不限于以文 会友、筋咏自娱的一面,往往还带有昔议时政、裁量公卿 的内容,并成为其壮大声势、扩大影响的重要方式;有时 则是反阉党的政治手段之一,带有社会运动的性质。除几 次大规模的社集外,复社的社会活动更多的是地域性群 体的活动形式。 2、地域性士人群体活动 复社地域性士人群体的活动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关 26 联。统言之称复社,分言之则吴中有应社,云间有几社,金 陵有国门广业社,杭州有读书社、登楼社,商丘有雪园社, 广州有南园诗社,莱阳有邑社,等等。复社联系各个文人 社团于一体,其方式除了上面所述的社集活动,还有三 种,一是选文,二是作序,三是交游。复社通过这些活动密 切联系各地域文人群体。 复社选文众多,既有以复社名义的选文出集,也有复 社各地文人社团的选文出集。复社的选文主要包括程房 墨稿、时文以及成员的学术诗文选集。选集的编印一方面 是为社友谋出身、争功名,另一方面,复社主要成员也希 望藉此贯彻他们“兴复古学”的主张。张溥认为,科举制义 之文也应改变文风,“制义莫大于有用,莫实于尊注”③。 作序不失为联络地域文人群体的一种有效手段,作 序既可以加深文人群体间的联系,还可以使各地文人之 间相互了解、沟通各自的活动。复社成员通过作序而加强 联系的活动十分频繁。 复社成员交游地域广泛,其中四个地域的交游活动 相对集中并颇具特色。其一,京师地区。复社在京师的文 人群体主要由在京为官者和人京应试者组成,其交游酬 宴,以崇祯四、五年间最为兴盛。这一时期,复社在京师活 动的中心人物是张溥。其二,吴中地区。复社昊中文人群 体以二张和吴伟业为核心,主要人物有20余人,其活动 的中心包括苏州和太仓两地。苏州是复社大规模社集时 的聚集之所,而平时则多为吴中、云间和江北三地文人群 体交游之地。其三,云间地区。复社文人于此交游之盛,源 于几社。几社成员皆加人了复社,而且是复社中除吴中文 人群体外的另一支中坚力量。其四,金陵地区。这是复社 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自崇祯三年起,几乎每三年都有一 次较大规模的社集。复社在金陵的交游酬唱与京师、姿 东、云间等地不同,这是由金陵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决 定的。 除上述四地外,杭州的读书社和登楼社、商丘的雪园 社、广州的南园诗社分别集中了当地诸多名流,也是甚为 活跃的士人团体。 “壮游千里不贵粮”④是复社交游广泛的突出反映, 特别是像太仓二张和吴伟业、云间陈子龙、商丘侯方域、 贵池昊应箕、余姚黄宗羲、莱阳宋玫、广州黎遂球等人,他 们的活动往往不限于某一地域,如张溥、吴伟业与云间、 上江、江右、杭州、商丘、莱阳等文人群体,陈子龙与昊中、 ①④(清)杜登春:《社事始末》,艺海丛书本。 ②(清)朱弃苹:《静志居诗话》卷21,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版。 ③(明)张博:《七录斋诗文合集)),《古文近稿》卷1《陈大 士会稿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上江、杭州等文人群体,黄宗羲与吴中、云间、上江、杭州 等文人群体,都有往来,他们成为联结各地文人群体的重 要纽带。 大体而言,复社成员的社会活动包括三类:政治活 动、学术活动和文人雅趣活动。如社集活动具有明确的政 治倾向,研讨、选集、写序及个人文集出版等多属于学术 活动,而地域性文人群体交游不少属于文人雅趣活动。但 这只是大体分类,许多活动实则不能进行单一、严格的定 性,有些活动具有多重性质,有的活动则是前后出现了主 旨的变化。不过,复社的社会活动,无论属于哪种类型,大 都体现出对于社会与国家的强烈关怀。 复社成员中出现了张溥、顾炎武、黄宗羲、方以智、吴 伟业、陈子龙、侯方域、归庄、吴应箕、谭元春、孟称舜等一 大批思想家、学者、作家。关注这个群体,不仅着眼其社会 活动,更应审视社会活动后面的思想宗旨、学术取向和精 神世界。复社的思想是明清之际社会思想演变的重要环 节,忽略这一点,无疑会导致我们对由明人清思想发展的 理解偏差。从明中期到清康熙时期,思想界经历了心学狂 脱、东林学派、复社运动、遗民思潮这一演化序列,这是一 个知识群体最具思想激情和个性创造的时代。在思想的 演化中,复社上承东林经世济民思想之精髓,下启遗民思 潮中的爱国精神和经世实学,其社会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由于复社的思想皆指向现实政治,立足于社会问题,故我 们将其归为社会思想。 复社提出“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思想宗旨①,复 社大力弘扬忠臣义士的节概,政治思想上体现了心系国 家、关心民虞的基本倾向。《社事始末》指出:“复者,兴复 绝学之意也。”②《复社纪略》则曰:“其兴复古学,将使异 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日复社。”③复社提出兴复古学的思 想宗旨,无疑有其特殊时代背景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 剑锋直指晚明的政风、士风和学风。 据吴伟业《复社纪事》记载,兴复古学思想的产生,有 其时代背景。崇祯初政,皇帝“临雍讲学”,“郊庙辟雍之 盛”④,既显示了经过魏党之祸后的明王朝似有再度复兴 的端兆,也使像复社领袖张溥一样的士子在感啃之余产 生一种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杜登春《社事始末》指 出,社事之兴旨在“以上副崇祯帝崇文重道、去邪崇正之 至意”,思想上兴复古学是为了契合明王朝政治上复兴的 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兴复古学也是经历残酷政治斗争后士人 自我反省的结果和自我疗救的方法。这种思想的萌发,其 直接导因就是天启年间的魏党之祸。对此次政治灾难,张 溥做出了深刻的分析,他审视了士人群体本身的严峻现 实:一是学问和才能的问题,二是人格和节操的问题。在 他看来,一个士风和学风俱不正的士人群体,已很难担负 国家兴衰于己身的神圣责任,反思与自疗已刻不容缓。张 溥深刻地剖析当时的士人群体:“磋乎!大阉之乱,络绅而 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软·一 由是观之,则今之 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远近,而又有剪 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 固何如哉?”⑤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张溥提出了通过复兴 古学以重塑士人群体的构思。 复社兴复的古学,简言之,就是张溥所言的“诗书之 道”,即儒家经典之学。对古代士人来说,儒家经典不仅是 学问之渊蔽,同时也是道德之准则、精神之源泉。正是出 于这样一种认识,张溥明确提出要“尊遗经,贬俗学”,并 在复社盟约中规定“毋读非圣书”。其思想指向主要有二: 一是通过尊遗经、读圣书,弘扬古学中忠臣义士的思想, 让士人建立起独立自存的主体意识,以适应当时与奸邪 势力作斗争的需要。二是通过尊遗经、读圣书,弘扬古学 中修齐治平的思想,让士人树立经世济民的精神,以适应 祟祯新政的需要。由此可知,复社兴复古学,目的不在于 复古,而是落实在务为有用的旨归上。 复社的复古运动从其基本性质来讲,可以说是一次 体现鲜明时代精神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探索,它的立 足点在于经世济民、疗治时弊,其思想运动与政治运动相 统一,故使其思想复古能从政治斗争的社会现实中源源 不断地注人时代精神的血液和养料。将兴复古学的宗旨 紧密地与务为有用的原则结合起来,是复社思想的一个 根本点。 复社被视为政治团体,有着思想方面的因素。在思想 渊源上“昌明径阳之学派,起东林之绪”⑥,其宗旨强调 “致君济民”的用世态度。这些方面决定了复社的思想体 现出很强的政治倾向性,对晚明的社会思想有着重要的 影响。其社会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其一,名节道义观念。忠与奸、正与邪、君子与小人 等,是明末社会舆论、士人清议以及思想、文学最为关注 的问题,特别是东林“六君子”和“七君子”事件之后,弘扬 忠义、鞭挞奸邪成为整个时代的最强音。钱谦益说:“忠臣 ⑧国(清)陆世仪:《复社纪略》卷1。 留国(清)杜登春:《社李始末》。 ④(清)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24,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 ⑤(明)张博:《七录斋诗文合集》,《古丈存稿》卷3《五人 墓碑记》。 27 安徽史学2007年第4期 义士,名节道义,天地之元气也。”①此一观点最能反映以 复社为代表的正人君子的普遍认识。从现存的复社成员 的著述来看,名节道义的话题始终是其思想展开的中心。 如张溥、张采、吴伟业、顾炎武、黄宗羲、吴应箕、陈子龙、 归庄以及钱谦益等人的文章往往取材于明末政治斗争的 历史事件,体现出共同的思想和感情倾向。他们真实的时 事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和思想表述,作为考察复社思想的重要材料,鲜明 地勾勒出复社究竟弘扬什么,鞭挞什么,代表何种心声, 宜扬怎样的价值观、历史观。 复社士人认为,捍卫忠臣义士的名节道义,在当时的 社会状况下已成为关乎国家存亡和民心向背的原则问 题。如吴伟业认为:魏忠贤乱政之时,“上自宰辅禁近,下 暨省会重臣,非阉私莫参要选;时倾险之士思逞志于正直 者,亦愿为之爪牙,供其走噬,甚至自负阿父、养子而不惜 ⋯⋯故自辛酉至丁卯七年,在朝诸贤无不遭其坑戮,而国 家之气以不振”②。钱谦益《杨忠烈公墓志铭》通过东林党 人杨涟的遭遇及其对世道人心产生的巨大震撼力透视了 问题的另一方面:“公之死,惨毒万状,暴尸六昼夜,蛆虫 穿穴⋯⋯当其异梓就征,自郧抵汁,哭送者数万人,壮士 剑客,聚而谋篡夺者几千人,所过市集,攀槛车看忠臣,及 灶香设祭祝生者,自豫、冀达荆、吴,绵延万余里。’,③将二 人之说联系起来便可发现,一方面阉党及其爪牙像一张 恶毒的网捕杀忠臣义士,国家之气为之不振;另一方面, 浩荡正气,充盈天地,“波涛海内”④,激荡着大众的心灵。 名节道义观念,是复社乃至明清易代之际广大士人 思想行为的支配力量,形成于反阉党运动和民族、国家危 亡之际,是复社政治观念的具体体现;而且,与通常情况 下传统士大夫所宣扬的名节道义不同,复社提倡的名节 道义,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企图用传统伦理教化人们, 而是为了激扬士气,收拾人心,重振国家元气,挽救朝廷 危亡的命运,因此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其二,经世济民思想。经世济民是复社兴复古学的终 极目标,也是复社成员在思想、学问中贯彻务为有用的核 心内容。明代思想、学术自中晚明以来,日渐空疏虚妄,几 乎颓落成“不通事务,不谙时事”的“无用”之学和“落空学 问”⑤。这种风气到万历中后期受到东林学派的猛烈抨 击,东林人士大力倡导“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学”⑥。从 渊源上讲,复社提倡务为有用的思想显然是对东林开启 的实学思潮的承继和发展。但相较之下,东林学派对空疏 无用之学的批判之功重在“破”上,主要通过对心性之学 的辨析和阐释,在学理上对落空学问加以否定和抛弃,并 将实学精神注人形上之学,由此达到改变晚明学风的目 的。这可以看做是晚明实学思潮的第一个阶段。复社则在 东林学派的基础上,将晚明实学思潮推上了一个新的阶 段,其思想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形上之学转而为事 28 功之学,由重在对空疏之学的“破”转而为对实用之学的 “立”。复社在晚明实学思潮中所处的阶段特点,决定了其 思想具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特点。复社士人对晚明社会 有关国计民生的许多重大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并作 了深人的考察。其所涉及的领域,举凡政治、军事、经济、 人才、教育、官制、法律等内容无所不包,具体则包含备 边、治夷、备楼、任将、兵制、赋役、田制、征贷、灾异、治河、 建学、取士、法制、诏狱等方方面面。尽管他们对于某一个 具体问题的看法不一定相同,但他们的思想兴趣和倾向 却是相同的,无一例外地落到了经世济民的根本原则上。 这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 个如 此规模盛大的士人群体,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对关涉国计 民生的社会问题表现了共同的关心,并将其思想的智慧 投向对现实的关怀和国家的忧患,且留下了丰富的著述 和宝贵的思想财富。 例如,收人《七录斋论略》卷1的张溥加篇时论,过 去很少引起关注。这些文章探讨了明末社会的众多焦点 问题,既有对现实的批判,还明显带有为朝廷献计献策的 意愿,集中体现了他致君济民、务为有用的基本思想。又 如陈子龙与好友徐孚远、宋征璧共同编纂的《皇明经世文 编》,“网罗本朝名卿巨公之文,有涉世务国政者”⑦,凡 500卷,因“志在征实”,故“额曰经世”⑧。依政全书》为徐 光启著,陈子龙则于崇祯十二年整理成书。此书因此刊布 行世,并被崇祯帝“颁其书于郡国”。昊应箕是复社的重要 成员,他与黄宗羲等复社名士在南京发起声讨奸党阮大 械的国门广业社。他的思想在崇祯时“以胸中所画者著之 篇”,有《拟进策》、《兵事策》等,提出过“持大体”、“别邪 正”、“谨信任”、“审言术”、“励廉耻”、“重变更”、“储边 材”、“罢无用”、“养民财”、“塞贪源”等主张⑨;明亡后,探 究国家之难“始渐而不知所竟”的道理,著《原君》、《原 相》、《原将》等篇,“后之有国者所当深鉴也”⑩。此实为黄 宗羲《明夷待访录》之端绪。 ①(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30《刻邹忠介公奏议 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清)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6吠清忠谱序》。 遭X国(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50((杨忠烈公墓志铭》。 ⑤(清)高廷珍等:《东林书院志》卷s((东林论学语上》、卷 6《东林论学语下》,四库存目丛书本。 ⑥(清)高廷珍等:《东林书院志》卷s((丽泽衍》。 ⑦⑧(明)陈子龙:《陈子龙诗集·年语》,“崇祯十一年戊 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⑨(明)吴应其:《楼山堂集》卷9《拟进策并序》,续修四库 全书本。 ⑩(明)吴应英:((楼山堂集》卷19《客问》小引。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顾炎武和黄宗羲是复社中辈分较晚的思想家,也是 该社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思想家。研究二人,应注意他们在 明末阶段的思想,并重视他们与复社思想的关系。顾炎武 早年人复社,并与陈子龙、杨廷枢等交往甚笃。在陈子龙 编成《皇明经世文编》、《农政全书》的同年,顾炎武亦撰成 了《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该书之序曰:“崇祯己 卯,秋闹被摈,退而读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 于是历览二十一史及于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奏 章文册之类,有得既录,共成四十余恢。一为舆地之纪,一 为利病之书。”①虽说顾炎武撰此二书并不一定直接受到 过陈子龙的影响,但“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的思 想,取“历览二十一史及于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 奏章文册之类”的方法,探“天下利病”以为“经世”之资的 宗旨,则与陈氏编《皇明经世文编》、《农政全书》完全一 致。奠定明末清初经世之学的四部重要著作成书于同一 年,且皆出于复社人物之手,颇有深意。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可看做复社经世之学的总结 性论著。关于此书的用意,过去学界有过争议,章太炎认 为它是“向满洲上条陈”之书,梁启超则认为是“欲为代清 而兴者说法”②。其实,应该把黄宗羲及其《明夷待访录》 放到明末清初的思想背景下去考察,注意张溥、陈子龙、 吴应箕、顾炎武对他的影响。将《明夷待访录》中的篇目与 张溥等人的著述加以对照,便会惊奇地发现二者在思想 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张溥有《两直论》,黄宗羲则有 《建都》;张溥有《建学论》,顾炎武有《生员论》,黄宗羲则 有《学校》、《取士》;张溥有《任边将论》、《兵论》,陈子龙有 《练兵求将》,吴应箕有《兵事策》、《原用兵》,顾炎武有《军 制论》,黄宗羲则有《兵制》;张溥有《赋役论》、《征贷论》、 《钱褚论》,陈子龙有《议财用》,吴应箕有《江南征钱粮 议》,顾炎武有《钱粮论》、《钱法论》,黄宗羲则有《财计》; 陈子龙有《皇明经世文编》,黄宗羲则有《明文海》;吴应箕 有《原君》、《原相》、《原将》,黄宗羲则有《原君》、《原臣》、 《置相》;昊应箕有《江南汰晋役议》,黄宗羲则有《晋吏》, 等等。他们的著述在思想路径上之所以如此一致,究其原 因,当与张、陈、吴、顾、黄等人皆复社中人有关,正是这层 关系使他们的思想很自然地统一到了致君济民、务为有 用之上。从个人情况来看,黄宗羲既是复社骨干,又是东 林后裔。他的思想上承东林学派,直接受到复社领袖张溥 的影响,并融汇复社诸多盟友的思想,从而将东林、复社 的实学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之,从东林党到复 社到黄宗羲,经世思想一以贯之。 读,肆力著述,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树。在明清 学术思想发展史中,复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复社在 学术上同样体现了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思想宗旨,仍旨 在挽救危亡、针贬时弊,因而,体现了强烈的经世取向。 经学受到复社的高度重视,在这一学术领域,保持着 “经术所以经世”的良好传统。张溥倡导“尊经”,认为历史 上的“盛世”之所以“治”,是由于“圣经先辨”;“乱世”之所 以“乱”,是由于“圣经先隐”。因此若欲刨今日之“奇”,“则 必知古,知古则必知经”,不仅如此,“尊经”口号的提出还 有其特殊的社会原因,那就是为了针贬明末泛滥成灾的 “俗学”。所谓“俗学”,泛指一切不务实际之学:其一,为 “士习”、“风俗”。张溥指出,“士子之变,沦青已极,几甚于 尧时之洪水,周初之猛兽”,或助莱为虐,献馅阉党;或丧 失气节,向后金“开城乞降,’;或对国事麻木不仁,“幸目前 为苟安”。而所以如此,是因为公卿“不通六艺”;后进小生 “指六经为迁阔”,只知“剿耳绘目”,钻营利禄。因此只有 兴复经学,才能改变“风俗”,振兴“世教”③。其二,是指王 学末流的空疏之学。王学所宣扬的到无言”、“无知”、“无 学”、“无能”造成了“以实为空,以空为实”的空疏学风,士 人不肯致力于经学,而空谈心性。张溥认为,“经学之不 明,讲说害之也。予心侧焉,意欲废讲说而专存经解。⋯⋯ 成弘以来,学者尊尚《大全》兼通,注疏等为闲书。久而讲 说滋烦,人使剿记,沦弃《大全》亦复不论。”④“圣经之作 不助清谈,贤传之术不资科第”⑤,通经是祛除清谈的良 方。其三,是指科举考试。明代科举不仅束缚了士子的思 想,而且导致弃经不读。“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 因此张溥急欲以“倡明经学”来救治此弊,他说:“经学之 不明久矣。⋯⋯且习一经而舍其四经,忘远图而守近意, 亦云已矣。即一经之说多有未举,将若之何?予尝侧然于 斯。求其变之所始,圣贤之路绝而不通。皆由时文之道塞 之也。乐于为时文者,禁其聪明之于便近,毕其生平之能 以应有司。经文之效不显于世,则相与苟为利而已。⋯⋯ 复社不仅是一个政治团体,也是一个学术团体。受其 兴复古学和经世致用思想的激励,复社成员大多矢志苦 ①(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6《天下 郡国利病书序》,。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年 版,第35页。 ③(明)张博:《七录斋诗文合集》,《论略》卷1《正风俗 议》。 ④(明)张博:《七录斋诗文合集》,《古文近稿》卷2《五经 注疏大全合慕序》。 ⑤(明)张溥:《七录斋诗文合集》,《古文近稿》卷2《论语 注疏大全合幕序》。 29 安徽史学2007年第4期 天下眩警之流,闭于一经,不知所问。”① 为了改变上述流弊,张溥和他的志同道合者便开始 了兴复经学的学术之路,以经学的复兴来改变晚明士子 的思想。复社人士作了两个方面的努力:首先,是学术上 矢志苦读,肆力著述。张溥年四十而逝,但著作之繁富在 有明一代实为少有。《明史》本传谓:“有诏征溥遗著,有司 先后录上三千余卷。”其中,经学方面就有《周易注疏大全 合纂》68卷、《尚书注疏大全合纂》(卷数不详)、《诗经注疏 大全合纂》34卷、《春秋三书))32卷、《四书注疏大全合纂》 37卷、《十三经话释》倦数不详)等。张溥之外,复社中擅 经学并著述者,张采有《周礼合解》18卷,杨廷枢有《易 论》1卷,杨彝有《四书大全节要》,杨彝和顾梦麟合撰《四 书说约》20卷,顾梦麟有《诗经说约》28卷、《四书十一经 通考》28卷、《重订说约》20卷,黄宗羲有《易学象数论》6 卷、《四书私说》1卷,顾炎武有《日知录》(前七卷皆论经 义),方以智有《易余》等。其次,是通过结社的方式、借助 群体的力量扩大其思想的影响。《五经征文序》谓:“应社 之所立也,所以志于尊经复古者,盖其志也!是以《五经》 之选,义各有托:子常、麟士主《诗》,维斗、来之、彦林主 《书》,简臣、介生主《春秋》,受先、惠常主《礼》,溥与云子 主《易》,振振然白其意于天下。”②在张溥诸人看来,时文 与古学原本是相矛盾的,“慨时文之盛兴,虑圣教之将绝” ③之谓,意已甚明。他们的设想是,“假之制义,通其问 难”,意谓时文“因其可晓,为之喻众,则人德之路,莫有近 焉”④。这其实是以六经救时文、因时文传经义的做法,之 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明代以制义取士,士子须以此求副功 令,张溥等人便因势利导,“各取所习之经,列其大义,聚 前者之说,求其是,以训乎俗”⑤。所以应社又叫《五经》应 社,复社为兴复古学之社,是张溥等人尊经复古的基地。 后来,结社讲经之社还有黄宗羲的五经会协称讲经会), 仿张溥的做法,“一人专一经,而月为会讲,各出所长,以 相灌输切磨,则《五经》皆通,而所专之经,更能精深独 到”,蒋逸雪由此认为“清代经学所以发达”,“追溯其源” 则始于《五经》应社⑥。 在复社的积极倡导下,经学自崇祯时期出现了兴盛 的局面。从《复社姓氏传略》等史料来看,复社成员中以治 经而成专门之家的就有数百人之多,他们留下了大量的 有重要价值的论著,其中收人《四库全书》经部中的达到 40多种。而以查禁违碍书籍为目的而修纂的《四库全书》 对明清之际的著述查检是最为苛严的,这些论著却能经 其沙汰而幸存,说明其在经学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四库馆臣们似已意识到复社士人在经学上所下的功力实 不在浅,也就不能不承认他们的经学成就。 复社在治经的倾向上存在内在共通性,最突出的一 点就是将实学精神注人经学之中,改造了旧经学,开创了 30 新的治经之路。((春秋五传平义》是复社张岐然所著,纪陶 评价曰:“永乐中修《春秋大全》,袭用汪克宽《纂疏》,乃专 尊胡《传》,又非延佑、洪武立法之初意。然胡广等之《大 全》,虽偏主一家,伤于固陋,犹依经立义也。其后剿窃相 仍,弃经诵传⋯⋯岐然指陈流弊,可谓深切着明,故其书 皆参取四传以救胡《传》之失。虽去取未必尽当,要其针贬 俗学,破除锢习,于《春秋》不为无功。”⑦复社中另一位 《春秋》学家俞汝言撰((春秋平义》12卷,亦受到纪晌的充 分肯定,称其“简汰精审,多得经意,正不以多生新解为 长”,认为俞氏治《春秋》“用心勤笃”,是对宋元以来“穿凿 烦碎”、“牵就附合”之弊的纠正⑧。复社治经不仅已体现 学风由虚返实的兆端,而且还往往将经学与时务结合起 来,从社会现实出发阐发经意,如夏允彝的《禹贡合注》 “证合时务,指言得失”,杨文彩的《书绎》“或如策论”⑨, 反映了复社学术的经世趋向。 复社以经学见长的还有不少人物,其中治《诗经》的 有顾梦麟、万时华、陈组缓、陈子龙、贺贻孙等,治《尚书》 的有陆又机、金镜、陈宏绪等,治《礼》的有张采、郑羽仪、 林尊宾等,治《易》的有杨廷枢、董守谕、黄宗羲、方以智、 黎遂球、郑敷教、陈际泰、秦锈、钱粟、萧云从、于琳等,治 ((春秋》的有顾炎武、王寝大、梅之烦、刘城、严启隆等。此 外,兼通者也多见。复社在经学思想方面体现了重注疏的 倾向,尊崇汉学而贬斥宋学,主张通众经然后通一经,表 现出博大的气魄和稳实的学风。顾炎武指出:“试问百年 以来,其能通十三经注疏者几人哉?以一家之学,有限之 书,人间之所共有者,而犹苦其难读也,况进而求之儒者 之林,群书之府乎?”⑩又曰:“自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 出而经说亡。”再往后说,黄宗羲门徒、复社名士万泰之子 ①(明)张溥:《七录斋诗文合集》,《古文存稿》卷s((易文 观通序》。 ②(明)张博:《七录斋诗文合集》,《古文存稿》卷s((五经 征文序》。 遭嗯⑤(明)张博:《七录斋诗文合集》,《古文存稿》卷3《诗 经应社序》。 ⑥蒋逸雪:《张博年语》,崇祯十四年,上海书店民国丛书 本,第13页。 ⑦(清)永路、纪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7《诗经注疏 大全合幕提要》,中华书局1%5年版。 ⑧(清)永路、纪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29《春秋平义 提要》。 ⑨(清)永殡、纪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书绎提 要》。 ⑩(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3《与友 人论易书》。 ·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 万斯大说:“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非误传注之失,则不 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无由悟传注之失。”①这些主张与 张溥治经思想显然相通。 复社治史亦表现出了强烈的经世趋向。在明清之际 的史学发展中,复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嘉靖、万历 以来,针对阳明学派“凿空悬悟”之弊,郑晓、薛应梅、高 岱、王世贞、陈建、焦兹、邓元锡、陈仁锡、朱国祯等历史学 家即已提出“博古通今”、“穷史致用”的主张,并出现一批 史学力作。作为复社领袖的张溥则提倡通今习古,引领复 社形成关心现实、重视历史的风气和经世忧患意识。在张 溥等复社人士的倡导下,“列郡人文,一时风尚,口谈朝 事,案置汉书”②。复社人士开展了积极的修史工作,在修 史中不粉饰太平,不阿谈颂圣,敢于批露弊端隐忧。明清 之际,史学遂出现蓬勃发展之势。 复社研习历史重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结历史兴 衰规律,以为资政之用。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明以前的历 史,著述以复社领袖张溥为最丰,他有《宋史纪事本末》 109卷、《元史纪事本末》27卷、((通鉴纪事本末》、《南北史 同异》、((历代史论一编》、((历代史论二编))l0卷、((读史管 见》、《皇明经济书》、《历代名臣奏议》350卷等;此外,他 所编辑的《历代文典》、《历代文乘》、《崇祯文典》等稿未完 而身先卒。张溥对《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元 史纪事本末》这三部史书的每个条目都撰写了评语。这些 评论气势昂扬,笔锋犀利,抨击奸邪,褒扬善美,集中地反 映了他的政治主张。因此时人称赞他“评鹭允当,小论发 前人所未发,追步龙门(司马迁)矣”③。除张溥外,张采著 有((宋名臣言行录》16卷,吴应箕有((史论》60篇,陈子龙 有《陈涉论》等12篇。对历史的探讨产生异常浓厚的兴 趣,通常是王朝季世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作为有强烈经 世济民思想的复社士人,他们的历史情结显然会更浓。张 溥倾力于史学研究,吴应箕力撰史论六十篇,皆缘于其强 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我们注意到,“中兴”的问题在吴 应箕的史论中是热点之一,《汉光武帝中兴论一》、《汉光 武帝中兴论二》、《晋元帝中兴论》、《唐肃宗中兴论一))、 《唐肃宗中兴论二》、《宋高宗中兴论》等篇专门剖析历朝 中兴的原委、得失。据作者篇下自注,这些中兴之论皆作 于“乙酉五月”。此时弘光政权已败,抗清运动此起彼伏, 所以“中兴”仍是期待中的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是记录明末至南明时期的历史,揭示现实 的政治斗争。著述有昊应箕《熹朝忠节传》2卷、((两朝剥 复录))l0卷、《东林始末》6卷等,吴伟业有《绥寇纪略))l2 卷、《复社纪事》,杨廷枢有《全吴记略》,顾炎武有《圣安皇 帝本纪》,夏允彝有《幸存录》1卷,黄宗羲有《弘光实录 钞》4卷、《汰存录》1卷等,陆世仪有《复社纪略》4卷,杜 登春有《社事始末》。复社之所以特别关注这一段历史,一 则出于对明朝兴衰存亡的关心,二则是出于党争的需要。 简言之,一为痛中思痛,一为正本清源。 在史学方面颇有建树的黄宗羲、顾炎武、查继佐、吴 伟业、彭孙贻等人都是复社成员。黄宗羲究心于史学,明 亡以后,黄宗羲治史的精神上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他在 《弘光实录钞序》中说道:“国史既亡,则野史即国史也。陈 寿之《蜀志》,元好问之《南寇录》,亦谁命之,而不谓之国 史可乎?”因此,在“幽忧多疾”的状况下,撰成((弘光实录 钞》4卷。他还编纂了《明史案》244卷、《明史 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pdf信访条例下载信访条例下载问刑条例下载新准则、条例下载 》1卷、 《明三史钞》等。康熙十八年,清廷重开《明史》馆,黄宗羲 拒不应征,但考虑为了能使明朝历史真实地保存下来,他 支持弟子万斯同、万言和儿子黄百家北上修史,并作诗诫 曰:“是非难下神宗后,底本谁搜烈庙终。此世文章推姿 女,定知忠义及韩通。’,④查继佐早年入复社,明亡后投入 抗清复明斗争,兵败后隐居,更名为左尹,自甲申至壬子 历29年撰成《明书》102卷。自谓:“寒暑晦明,风雨霜雪, 舟车寝食,疾痛患难,水溢火焦,泥涂鼠啮,零落破损,整 伤补修,手草易数十次,耳采经数千人,口哦而不闻声者 几何件,掌示而不任舌者几何端,以较定哀之微词,倍极 辛苦。”⑤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 建设项目“近现代转型时期的社会群体与经济组 织研究:明清社会群体与社会转型”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琦(1962一 ),男,江西吉安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阳春(1983一 ),男,安徽滁州人,华中师范大 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 瑞 ①(清)黄宗羲:《南雷文约》卷1《万充宗墓志铭》,四库存 目丛书本。 ②(清)朱弃草:《静志居诗话》卷19。 ③(明)张岱:《石魔书后集》卷58,巴蜀书社1998年版。 ④(清)黄宗羲:《南雷诗历》卷2《送万季野北上》,续修四 库全书本。 ⑤(清)查继位:《罪催录》卷首《自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本文档为【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816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9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2-05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