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_二_辽代建筑的尺度构成及其比较

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_二_辽代建筑的尺度构成及其比较

举报
开通vip

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_二_辽代建筑的尺度构成及其比较 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 �二 � —辽代建筑的 尺度构成及其比较 东南大学建筑研 究所 张十庆 继唐之后 , 在建筑技术及风格上 , 最能体 现和反映唐代建筑的骨干精神者 , 当属辽代建 筑及北宋建筑 。 尤以辽代建筑为突出。 当然 , 辽 代建筑在规模及尺度构成上不但继承了唐代建 筑的骨干精神 , 同时也具有自已的独特风格 。 根据历代尺制的演变规律可知 , 历代常用 尺的长度不一 , 其发展的趋势有讹长的现象 。通 过史料记载 、 古尺考证及建筑遗构 、 遗址的考 古研究 , 历代尺制大体明了 。 但关...

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_二_辽代建筑的尺度构成及其比较
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 �二 � —辽代建筑的 尺度构成及其比较 东南大学建筑研 究所 张十庆 继唐之后 , 在建筑技术及风格上 , 最能体 现和反映唐代建筑的骨干精神者 , 当属辽代建 筑及北宋建筑 。 尤以辽代建筑为突出。 当然 , 辽 代建筑在规模及尺度构成上不但继承了唐代建 筑的骨干精神 , 同时也具有自已的独特风格 。 根据历代尺制的演变规律可知 , 历代常用 尺的长度不一 , 其发展的趋势有讹长的现象 。通 过史料记载 、 古尺考证及建筑遗构 、 遗址的考 古研究 , 历代尺制大体明了 。 但关于辽代尺制 , 文献记载上却语焉不详 。 根据史料记载 � 五代 尺制尚用唐朝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辽所在地原属晚唐 、 五代 所辖 , 且辽代木构 又多出自汉族工匠之手 , 样 式与技术也多承唐风 。故辽尺当离唐尺不远 。 日 人关野贞也指出辽尺准唐尺这一现象 � 据其考 证 , 辽尺长为 � � � �� 日本曲尺左右 �� 曲尺 � �� � � 厘米 � , 合 �� � �� 厘米 。 正为唐尺系统 。 当 时大唐周边诸国 , 多承唐朝制度 。 与五代 、 辽 一样 , 当时渤海国的营造尺也承的是唐尺系统 。 据日人村田治郎考证 , 渤海国营造尺长 � � �� 曲 尺前后 , 合 � � � � � 厘米左右 , 与初唐尺吻合 。 根据辽代建筑所复原的营造尺的性质 , 也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辽尺承唐之尺制 。 其一尺之长以 �� � � 厘米 左右为普遍 。 试推定比例辽代建筑的平面尺度 构成如下 �表 �� 。 辽代建筑侧脚值甚大 , 并且还存在着每条 柱子除向屋内方向侧脚外 , 同时还向中间侧脚 表 � 部分辽代建筑的平面尺度构成推定 柱柱柱间数数 总 间间 �心 间间 次 间间 次 间间 次 间间 梢 间间 营造尺尺 �������������������������������������������������������������������������厘米 ���厘厘厘厘米 尺尺 厘米 尺尺 厘米 尺尺 厘米 尺尺 厘米 尺尺 厘米 尺尺尺 奉奉国寺大殿殿 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约 � � � ���� 侧侧侧 ��� � � � � � ! � ��� � � !∀∀∀∀∀∀∀ � � � ������ 替替化寺大殿殿 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强强 侧侧侧 ��� � � � � ��� �� � � ��� � � � � ������� � � �� � ����� 独独乐寺观音阁阁 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约 � � � ��� 侧侧侧 ��� � � � � � ��� � � � � � � ��������� � � � � � � ����� 广广济寺三大士士 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勺�� � ��� 大大殿殿 侧 ��� � � �� ���� � ! � � � ��������� � �� � � � ����� 应应县本塔塔 底层每每 � � � � � � ��������� � ! ∀∀∀ 约 � � � ��� 面面面三间间间间间间间间间 〔注〕�实测资料引自陈明达《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 一 � � 一 的做法 。 这使得柱头与柱脚间广逐间产生了差 异 。 但尽管如此 , 从现有的柱脚间广实测值中 , 仍可以看出柱间尺度取值的倾向 。 同时 , 因为 辽代建筑上存在着如此的侧脚做法 , 并且设计 尺度是以柱头间广为标准的 , 故根据柱脚间广 实测值所推定的管造尺当微大于实际营造尺 。 与唐代建筑相比 , 辽代建筑的尺度构成发 生了相当的变化 � 一是进深上突破四问八椽的 传统构成形制 , 出现 以十架椽加大进深尺度的 构成手法 。 进深五间十椽成为大型辽构的重要 特征 �如义县奉国寺大殿 、 善化寺大殿等� 。 二 是柱间尺度明显增大 , 突破唐代的 �� 尺最大间 广限制 , 最大心间间广达 � 刁尺 �善化寺大殿 � 。 三是柱间尺度构成趋于变化 , 从心间向梢间的 尺度递减变化较唐代建筑显著 。 此外 , 辽尺准 唐尺这一特性 又为分析 比较唐辽建筑的异同提 供了依据 。 关于辽代建筑柱高尺度及其比例构成 , 根 据已知资料分析 , 与唐中后期的建筑一样 , 无 副阶殿 身柱高皆守不越间广之法 。 值得注意的 是 , 柱高与心间间广相等的尺度构成手法 , 在 辽构上仍可见到 。 如奉国寺大殿柱高与心间间 广同为 � � 尺 。这种构成手法在唐佛光寺大殿以 及奈 良时代的唐招提寺金堂上也均可见 。此外 , 在应县木塔上还表现 出下檐柱高等于心间间广 � �� 尺 � 、 上檐柱高等于心问间广 � 倍 �� � 尺 � 的尺度构成手法 。 带副阶楼阁式塔的上檐柱高 为心间问广 � 倍的构成手法 , 在奈良时代药师 寺东塔上也有典型的表现 。 此或为当时楼阁式 塔柱高的尺度设计手法之一 。 同唐代建筑一样 , 辽代建筑上似也存在着 材尺度取 � 尺的做法 。 佛光寺大殿与奉国寺大 殿 的材尺 度分 别复原推定为 � 尺 义 � � � 尺与 � 尺 义 � � �� 尺 。 在尺度构成上 , 楼阁式建筑当较单层殿堂 有其特殊之处 。 辽代应县木塔为中国仅存的一 座楼阁式木塔 。 以下试析其尺度构成的性质及 �其规律 。 有关应县木塔的尺度构成 , 陈明达先生作 有深入的研究 , 反映在其著 《应县木塔》中 , 为 应县木塔研究的重要成果及其础资料 。 陈明达 先生根据详细的实测资料 , 指出了木塔尺度构 成上的大量 比例关系 , 并推测这是材分模数制 作用的结果 。 其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 在木 塔的竖向尺度构成上 , 存在着一个标准量 , 即 �� � 厘米弱 。 并且这个标准量恰为木塔第三层 柱头面阔值 。 大量的实测数值 , 的确反映了木 塔上存在严密的比例构成关系 。 但营造当时的 建筑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尺度以及直接的设计意图和手法却在 公制计量单位的实测值中反映不出 � 本文在应 县木塔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 通过复原营造尺度 的方法 , 进一步探讨木塔营造尺度构成的性质 及规律 , 以探求木塔直接的尺度设计意图及手 法 �实测值全部取 自 《应县木塔》� 。 先分析木塔高度方向上的尺度构成 � 木塔 总高由三大部分构成 。 即基阶部分 、 五层塔身 部分及屋顶部分 。 五层塔身中的二 � 五层 , 又 由正层及平坐暗层这上下两段组成 � 塔身部分 的层高及上 、 下段的界域如下 � 层高 � 下层愉柱普拍仿上皮至上层愉柱普 拍仿上皮 �其中第一层无平坐 , 故层高为地面 至檐柱普拍仿上皮 � 。 上段 � 平坐普拍枕上皮至 上层檐柱普拍仿上皮 。 表 � 应县木塔塔身高度的营造尺度复原 实实实测值 ‘厘米��� 复原尺寸 �辽尺 ��� 层层层高高 上 、 下段高度度 层高高 上 、 下段高度度 第第五层层 � � ��� 上段 � ���� · � � � � � ·· 上段 � � · � ��� 下下下下段 � � ����� 下段 � � � � ��� 第第四层层 � � ��� 上段 � ���� · � � � �� ·· 上段 � � � � ��� 下下下下段 � � ����� 下段 ’ � � � ���� 第第三层层 � � ��� 上段 � � ��� � � � �� ·· 上段 � � � � ��� 下下下下段 � � ����� 下段 � � � ���� 第第二层层 � � ��� 上段 月� ��� � � �� ·· 上段 �� � ���� 下下下下段 � � ����� 下段 � � � � ��� 第第一层层 � � ����� · � � � �� ···副副副副阶柱高 ������� 副阶柱高 � � � ���� �注〕� � 辽尺 � �� � �� 厘米 下段 � 下层馆柱普拍仿上皮至平坐普拍仿上皮 。 实测资料表明 , 塔身高度上各部分之间极 富 比例关 系 。 试复原其营造尺度 , 以明比例关 系的实质 �表 �� 。 根据表 � , 可以看出如下特 一 � � 一 点及规律 � � 木塔营造尺长 �� � �� 厘米 , 完全吻合于 辽尺的性质 。 与诸辽构一样 , 木塔的营造尺也 验证了辽尺准唐尺这一性质 。 � 陈明达先生所指出的木塔竖向尺度构成 上的标准量 � � � 刁厘米弱 � , 经复原推定 , 即为 辽尺 �� 尺 。 其为一 � 四层的标准层高 。 � 标准层中的上 、 下段分别相等 � 复原营 造尺度分别为 巧 � � 尺和 �� � � 尺 。 二者之和为 层高 �� 尺 � 木塔立面的比例关系及韵律变化 , 是一 � 四层的层高相等以及每层中分别相等的 上 、下两段交替变化这一尺度构成形式的反映 。 �根据实测值及营造尺长 �� � 杨 厘米 , 一 � 四层标准计划尺度为 � 层高 � �� 尺 合 � � �� � 厘米 上段 � �� � � 尺 合 朽� � � 厘米 下段 � 州 � � 尺 合 枪 � 厘米 表 � 应县木塔平面营造尺度复原 通通通面阔阔 实实实测值 �厘米 ��� 复原尺度 �辽尺 ��� 第第五层层 � � ��� � 尺尺 第第四层层 ����� � � � 尺尺 第第三层层 �� ��� �� 尺尺 第第二层层 �� ��� ��� � 尺尺 第第一层层 � � ��尺尺 【注〕� � 辽尺一 � � � 月� 厘米 �第五层层高较一一四层的标准层高缩减 �� � , 成为 �� � �� 尺 � 上 、 下段也分别缩减为 �月 尺与 �� � �� 尺 。 � � � � ‘ , 一 、 , � � � , � , 一 ‘ � � , 一� 塔身总高为 �� 尺的 � 音倍 , �仿 � �� 尺 �� 一 曰 刁 ‘。” , � � 一 了 、 目 � ’ � ’只 ” ’ � � 一 ‘ 、 ’ 木塔总高上的另外两大构成部分基阶部分 和屋顶部分的复原营造尺度如下 � 基阶高度 � 实测值 ��� 厘米— �� 尺 �合� � �� � 厘米 � 。 屋顶高度由屋盖高度和塔刹二部分组成 。 屋 盖高度 � 实测值 � � , 厘米— �� 尺 �合� ��· � 厘米) 。 塔刹高度 :实测值 l!50 厘米—39尺 (合1149 厘米 )。 木塔总为基阶高度 、 塔身高度及屋顶高度 一 44 一 这三大部分之和 22 8.25 尺 。 通过营造尺度的复原 , 木塔高度方向上的 营造当时的建筑计划尺度清浙可见 , 也揭示了 实测值所反映的比例关系的实质所在 (图 1)。 下面分析木塔的平面尺度构成 。 正如陈明达先生所指出的那样 , 木塔平面 尺寸的设计是以柱头为标准的 。 故以下实测值 均取的是柱头间广值 。 木塔平面营造尺度复原 推定如表 3 及图 (见第 62 页 )。 由表 3 可见 , 辽尺 30 尺不但是高度方向上 的标准层高 , 同时也正是第三层的通面阔尺度 。 各层面阔尺度的设定是以通面阔为基准的 。 而 各间间广的设定 , 则受木塔内外两圈柱网及梁 架结构的影响和限制甚大 。 但通过实测值仍可 看出 , 第一层通面阔的 33 尺是山当心间 15 尺 (实测值 柑 2 厘米) 及梢间 9 尺 (实测值 263 厘 米) 所构成的 。 以上复原推 定了应县 木塔的营造计划尺 度 , 从中可以看到实测值中所体现的大量比例 关系 的实质所在 。 下面进一步探讨木塔营造尺 度的构成规律 , 以寻求木塔直接的设计意图及 手法 。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 木塔第三层以及辽尺 30 尺 是木塔侧样及地盘尺度构 成设计的基准 所在 。木塔尺度构成的设计意图及手法可分析 、 归纳如表 4 所示 。 如表 4 的分析所示 . 应县木塔在尺度构成 上 , 存在着一个基准中核 。 即作为基准层的第 三层 , 其横向尺度 (通面阔) 与竖向尺度 (层 高)构成的 30 尺 义 30 尺的基准中核 , 成 为侧样 与地盘尺度构成的基准所在 。 各层均以第三层 为基准 , 以其尺度 (3 O 尺 ) 的 l/20 为变化量 (I .5尺 , 以 A 表示 ) , 递加减而形成了各层的侧 样及地盘的尺度构成 。 A (l . 5 尺 ) 成为木塔整 体尺 度构成上的 墓准单位 。 由此我们可以看 到 , 木塔尺度构成的设计是从第三层这 一基准 层入手的 。 在侧样尺度构成的设计上 . 基准层 的层高 20 A , 贯穿 l~ 4层 , 第五层的层高较基 准层缩减 2.SA , 成为 17 .SA 。 在地盘尺度构成 的设计上 , 则是以基准层的面阔尺度 20 A 为基 准 , 逐层以基本 l/2 0 递加减 。 形成各层的面阔 尺度 。 第一层面阔上当心间的 15 尺 及梢间的 9 尺 , 也在 A 值的控制范田内 。 即分别为 IOA 和 6A 。 色 。 试比较日本的法隆寺五重塔 与辽代应县木 塔这两个古代五重塔在尺度构成上异同 (表 5) 。 以上两构同为五层楼阁式木塔 , 其尺度构 成手法也十分类似 。 作为尺度构成 设计的基准单位 , 法隆寺五重塔的 表 4 应 县木塔尺度构成分析 侧侧侧样尺度构成 (层高))) 地盘尺度构成 (面阔))) 备注注 尺尺尺度度 构成模式式 尺度度 构成模式式式 第第五层层 26.25 尺尺 17.SAAA 27 尺尺 ISAAAAA 第第四层层 30 尺尺 20AAA 28.5 尺尺 19AAAAA 第第三层层 30 尺尺 20AAA 30 尺尺 20AAA 基准层层 第第二层层 30 尺尺 20AAA 3 1.5 尺尺 2IAAAAA 第第一层层 30 尺尺 20AAA 33 尺尺 22AAAAA 注 (A ~ 1.5 尺 ) 构成基准长为 0.75尺 (高丽尺 )。 即 不是直接以尺为构成基准单位 , 而 是 以 3 /4 尺为之 。 这正是法隆寺五 重塔平面尺度构成的匠心所在 。 即 在营造尺的绝对值较大的情况下 (高丽尺 ~ 3 5.8 7 厘米 ) , 取其 3/4 尺 (合 26 .9 厘米) 作为构成基准单 位 。 以这一较小的单位 , 无疑更容 易组织五重塔这样复杂的多层平面 以上大略分析了应县木塔尺度构成的性质 及规律 。 通过木塔营造尺度的复原 . 木塔尺度 设计的意图及手法显得更为清晰 、 直接 。 此外 , 关于木塔的材尺度 , 实测值表明有 三种规格 。 即 27 厘米 、 2 5 . 5 厘米 、 2 一厘米 。 其 中以 25. 5 厘米左右者最 为多用 。 此三种规格合 营造尺 (2 9 .杨 厘米 )分别推定为:0.9 尺 、 0 . 85 尺 、 0 . 8 尺 。 材厚在 !8 厘米一 16 厘米之间不等 , 在 日 厘米一 13 厘米之间 。 考虑到误差 、 风 蚀 、 收缩变形等原因 , 应县木塔最多用的材果 尺度当为 0.85 又 0 . 6 义 0 . 4 尺 , 合 25.04义 17 . 6 x l : 7 8 厘米 。 足材为 0.85+ 0.刁= 1. 2 5 尺 。 木 塔材尺度的复原表明 , 木塔材尺度与尺度构成 基准长 A (I . 5 尺) 之问 , 无明显直接的关 系 , 对这一时期中日建筑遗构的分析表明 , 建 筑整体尺度构成上的基准长构成手法 , 似与楼 阁式建筑的尺度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 而在单层 殿堂建筑的整体尺度构成上 , 却不见基准 长这 一构成手法 。 如果单从尺度构成设i一 } 1 的角度而 言 , 这种尺度构成手法上的差异 , 似乎与楼阁 式建筑多层平面尺度构成远较单层殿堂平面尺 度构成复杂这一性质有关 。 在楼阁式建筑多变 复杂的尺度构成上 , 欲建立简洁 、 有序 、 统一 的尺度构成关系 , 基准长的存在则成 为必要 。这 是 楼阁式 建筑尺度 构成 设计上的一 个重要特 的尺度构成 。 表 5 中日古代五重塔尺度构成比较 (通面阔) 应县木塔 A = !.5 尺 法隆寺五重塔 A = 0.75 尺 AAAAA,‘.匀八月l勺月---n乙,”.口...., .月.......AAAAAR”Q口nŽ-‘勺l-,乙‘勺,‘第五层 第四层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应县木塔的基准长 A (I , 5 尺) 大于 l 尺 , 在 数值上恰 为法隆寺五重塔荃准长 (0 .75 尺 ) 的 2 倍 。 根据尺度构成上的基准长的特性可以 推定 , 应县木塔尺度构成上的最基本的构成基 准长当为小于 l尺的0.75 尺 (!/2 A ) 。 在古代 木工尺上 , 0 . 75 尺这一相当于 3/4 尺的长度 , 具有使用上极为方 便的特点. 在楼阁式建筑的 尺度构成上 , 基准长以其特性 , 弥补了营造尺 的不足 , 成为尺度构成上的一把辅助尺 . 以上大致分析 、 比较了辽代建筑尺度构成 的性质及其规律 。 在尺度构成上 , 辽代建筑当 反映和表现 了唐宋辽时代建筑尺度构成的普遍 性及其一般规律. 这对认识和研究这一时期建 筑的尺度构成具有重要意义 。 ( 应县木塔营造尺度复原推定图见 62 页 ) 一 45 一
本文档为【古代建筑的尺度构成探析_二_辽代建筑的尺度构成及其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919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9-05
浏览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