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一下期末试题

高一下期末试题

举报
开通vip

高一下期末试题…………○…………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

高一下期末试题
…………○…………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33页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和互为同位素C.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较强金属性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3.居里夫人(Marie Curie)因对88号元素的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有关该元素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ⅡA族  B.它的碳酸盐易溶于H2O C.它的单质与H2O发生剧烈反应,放出H2  D.它的氢氧化物是弱碱4.A、B、C、D四种元素,其离子A+、B2+、C-、D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D   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2+>A+>C->D2-C.A、B、C、D四种元素可能属于同一周期  D. A、B、C、D四种元素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5.下列结论错误的是()①微粒半径:K+>Al3+>S2->C1-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④氧化性:C1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  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B>C>DB.A>C>D>BC.C>A>D>BD.C>B>D>A15.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工作时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b为正极被氧化B.溶液的pH不断减小C.SO42-只向PbO2处移动D.电解质溶液pH不断增大16.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水力B.电能C.化石燃料D.地热能17.对于反应A2+3B2=2C+2D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0.8mol/(L·s)B.v(A2)=0.4mol/(L·s)C.v(C)=0.6mol/(L·s)D.v(D)=0.7mol/(L·s)18.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通入CO2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压强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19.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恒定不变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H2、I2、HI的浓度相等D.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2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21.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1)~(4)小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5)~(7)小题按题目要求回答。族周期I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O1A       2   DE GI3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酸性最强的是。(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4)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5)A和E组成化合物类型(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它比A和F组成化合物的沸点(填“高”或“低”),原因是(6)用电子式表示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形成过程(7)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A、B、C、D、E、F六种元素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0.5molA的元素的离子得到NA个电子后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Cˉ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E的氯化物ECl2  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且E的核内中子数为20;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与其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请填写下列空格:(1)推断A、B、C、D、E、F六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2)C的一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3)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4)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______________,分子内含有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5)55.5g ECl2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23.有如下两个反应:A2HCl+Ba(OH)2===BaCl2+2H2OB2Fe3++Cu==2Fe2++Cu2+(1)根据两反应的本质,判断能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成原电池:AB(填“能”或“不能”)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原因是(2)根据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①负极材料是_______,正极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②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③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Cl-从__________极向_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④若导线上转移电子0.2mol,则负极质量变化是___减少___;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若电解质溶液为H2SO4,请写出正负极的电极反应;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24.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30.10丝0.750203625040.10丝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丝1.050203512570.10丝1.05035505080.10丝1.150203410090.10丝1.1502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这一规律另一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2)在前4次实验中,能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4)实验中,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X的转化率是(2)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               ,(4)当反应进行到第min,该反应达到平衡。若三种物质都是气体,平衡时Y所占体积的百分比为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题型注释)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所以A不正确,应该有2个质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因此选项B正确;C不正确,质量数是3,中子数是3-2=1个;He是稀有气体,性质稳定,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原子的组成、同位素的判断以及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侧重对基础性知识的巩固与检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组成原子的几种微粒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位素的判断依据。2.C【解析】试题分析: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性变化原因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难度不大,学生记住即可。3.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88-2-8-8-18-18-32=2,所以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该元素应该位于第七周期第ⅡA族。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所以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的指导与训练。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4.A【解析】试题分析:离子A+、B2+、C-、D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这说明A和B是金属,其中B位于A的右侧。C和D是非金属,其余A和B的上一周期,其中C位于D的右侧,但A、B、C、D四种元素不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因此选项A正确,C、D不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2->C-A+>B2+>,B不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5.B【解析】试题分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①不正确,微粒半径应该是S2->C1->K+>Al3+;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②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③不正确,离子的还原性应该是S2->I->Br->C1-;同样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综合性强,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在记住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效率。6.C【解析】试题分析:只要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和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满足8,就可以说明该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据此可知,选项B、D正确,C中Xe是稀有气体,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中氮气是单质,氮原子满足8单质稳定结构,答案选C。考点:考查原子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灵活性强,侧重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然后结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7.B【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如果是同一种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则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则是极性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据此可知,选项B符合。A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单质,C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D是只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键和化合物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概念,以及化学键与化合物关系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8.D【解析】试题分析:氮气分子中含有三键,电子式应该是,A不正确;氨气分子氮原子还有2个电子不参与成键,电子式应该是,B不正确;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应该是,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考点:考查常见电子式以及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电子式的熟悉掌握程度。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9.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X元素可以形成3种分子可知,X应该有2种同位素。根据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同位素的质量数分别是79和81。又因为三种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7:10:7,所以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之比是1:1的,则质量数为79的同位素,其原子质量分数小于50%,X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80,则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考点:考查同位素的判断以及同位素原子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考查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借助于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得出含有2种同位素原子,然后在根据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依据,并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0.C【解析】试题分析:氢键不是化学键,仍然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能影响分子的稳定性,选项C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实质以及化学键、氢键的判断和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氢键概念以及氢键对物质影响的熟悉沉淀,特别是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1.D【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BC都是放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放热,但不是化学变化,不属于放热反应,答案选D。考点:考查放热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特别是要注意的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都是相对于化学反应,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不能属于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12.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液态水的能量,低于气态水的能量,则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多,所以选项A符合;B中石墨比金刚石稳定,这说明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所以金刚石燃烧放出的热量多;C中碳完全燃烧放热多;D中固态S的总能量低于气态S的总能量,所以气态S完全燃烧放热多,答案选A。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影响反应热大小因素的熟悉掌握程度。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的大小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而物质的状态也和物质自身的能量有关系,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13.C【解析】试题分析:当杠杆为导体时,则构成原电池,铁比铜活泼,则铁是负极失去电子,B端质量减少。铜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而析出,所以A端质量增加,即A端低B端高;如果杠杆为绝缘体时,则铁直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覆着在铁的表面,B端质量增加,而A端质量不变,所以A端高B端低,因此答案选C。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有关应用及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该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14.B【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根据实验①可知,金属性是A大于B;根据实验②可知,金属性是C大于D;根据实验③可知,金属性A大于C;根据实验④可知,金属性是D大于B,综上所叙,选项B正确。考点:考查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原电池进行金属性强弱判断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灵活运用即可。15.D【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Pb失去电子,在负极被氧化。二氧化铅是正极,得到电子;反应中消耗硫酸,溶液中pH增大,阴离子向负极Pb移动,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考点:考查铅蓄电池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16.B【解析】试题分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是一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是二次能源,所以电能是二次能源,水力、化石燃料和地热能是一次能源,答案选B。考点:考查能源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能源分类,然后灵活运用即可。17.B【解析】试题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如果都用B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则分别是0.8mol/(L·s)、1.2mol/(L·s)、0.9mol/(L·s)、1.05mol/(L·s),所以答案选B。考点: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巩固与训练,难度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另外在换算时还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18.A【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有气体参加,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①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②正确;增大氧气的物质的量,由于容器容积不变,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③正确;碳是固体,增大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④不正确;降低越强,反应速率降低,⑤不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外界条件影响反应速率的熟悉了解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19.D【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选项D可以说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则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和压强始终是不变的,所以选项A不能说明;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B不能说明;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C不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平衡状态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即可。20.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t2时,N的物质的量减少了4mol,M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mol,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M,A不正确;.t2时,M、N的物质的量仍然是变化的,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B不正确;t3时,M、N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判断、计算以及图像识别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图像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21.(15分)(1)NeFF2Na;(2)NaOHH2SO4;(3)HF;(4)Na;(5)共价化合物,高,NH3中存在氢键(1~5各1分)(6)(2分)(7)(2分)Al2O3+2OH-===2AlO2-+H2O【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I分别是H、Na、Al、C、N、P、F、Cl、Ne。(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Ne,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F,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F2,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Na。(2)非金属性或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NaOH,酸性最强的是H2SO4。(3)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HF。(4)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5)A和E组成化合物是氨气,含有极性键,属于共价化合物。它比A和F组成化合物的沸点高,原因是NH3中存在氢键。(6)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则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是。(7)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2AlO2-+H2O。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22.(13分)(1)(每空1分)Mg;Al;Cl;C;Ca;N;(2)(每空1分)Cl-;(3)O=C=O(1分);(4)(每空2分);极性;(5)(1分)27【解析】试题分析:0.5molA的元素的离子得到NA个电子后被还原为中性原子,则A是第ⅡA族元素。0.4g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所以0.4gA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所以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又因为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所以A的质子数是12,即A是Mg。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多1,则B是Al。Cˉ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比A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层数多1,因此C是氯元素。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D是碳元素。E的氯化物ECl21.11g配成溶液后,需用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则化合物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2mol,所以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因此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1,则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1-71=40.又因为E的核内中子数为20,所以质子数是20,即E是Ca元素。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与其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因此F是氮元素。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23.(15分)(1)A不能,B能,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每空1分)(2)①铜,石墨,氯化铁溶液(每空1分);②(2分)Cu-2e===Cu2+;③(各1分)正、负;④减少6.4g(3)(2分)负极:H2-2e===2H+;(2分)正极:O2+4H++4e===2H2O。【解析】试题分析:(1)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生成原电池,A是中和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①根据B的方程式可知,铜失去电子,被氧化,则负极一定是铜,而正极材料可以是石墨等。铁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电解质溶液应该是氯化铁溶液。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e===Cu2+。③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Cl-从正极向负极移动。④若导线上转移电子0.2mol,则负极质量减少0.1mol×64g/mol=6.4g。(3)根据反应式可知,氢气失去电子,在负极通入。氧气得到电子,在正极通入。由于电解质溶液是硫酸,所以负极电极反应式是H2-2e===2H+,正极电极反应式是O2+4H++4e===2H2O。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有关判断、电极反应式的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写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在注重对基础性知识的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24.(8分每空1分)(1)固体表面积  固体表面积越大  实验1和2(2)实验1、3、4  (3)温度  实验6和7  (4)反应物的量相同,放出热量相同【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1、固体颗粒的大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固体颗粒越小,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固体颗粒越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2、反应物的浓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降低;3、反应物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反应物的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反应物的温度,反应速率降低。(1)观察实验4和5,金属和稀硫酸的量相同,金属的状态不同,可知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金属的状态就应该相同,或者为丝状,或者为粉末,因此答案为:1、3、4、6、8或2、5。(3)本实验中,反应温度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如实验6和7。(4)由于反应物的量相同,放出热量相同,所以实验中,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探究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该类试题通过陌生情景考查化学反应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浓度)、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难度较大。解决该类试题应注意:①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理解直接测量与实验目的间的逻辑和数学关系;②理解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运用。25.(9分)(1)(2分))30%(2)(3分)3X+Y2Z(3)(2分))0.05mol/(L·min)(4)(2分)2;50%(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2min时,X的物质的量是0.7mol,且不再发生变化,这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则X的转化率是。(2)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2min时,X的物质的量减少0.3mol,Y的物质的量减少0.1mol,Z的物质的量增加0.2mol,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X+Y2Z。(3)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05mol/(L·min)。(4)平衡时Y所占体积的百分比为。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以及图像识别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图像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文档为【高一下期末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仙人指路88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9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1-10-1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