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章将简要阐述财务会计的目标

本章将简要阐述财务会计的目标

举报
开通vip

本章将简要阐述财务会计的目标第一章导论本章将简要阐述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财务会计的规范体系等概念性内容。第一节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它为财务会计活动指明了方向,对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确定财务会计目标涉及三个核心内容,即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使用者所需财务会计信息的内容;财务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一、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很多,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

本章将简要阐述财务会计的目标
第一章导论本章将简要阐述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免费下载29财务报表附注模板下载小企业财务报表下载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excel财务报表下载 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财务会计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体系等概念性内容。第一节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它为财务会计活动指明了方向,对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确定财务会计目标涉及三个核心内容,即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使用者所需财务会计信息的内容;财务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一、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很多,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财政和税务等政府机构、内部员工、客户、证券交易所、财务和证券分析机构、社会公众等。企业管理当局要制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规划预算,安排和组织生产,选择恰当的投资项目,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评价自身经营活动的绩效,解除自己承担的受托责任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投资者,即所有者或股东,在我国包括现实和潜在的给企业投入资产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法人、个人及外商。他们为了做出是否继续持有企业股权、是否追加或减少投资、确定投资期限等决策,为了了解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都需要了解财务会计信息。债权人是指向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以及给企业提供材料、劳务的往来客户等。他们为了决定将贷款放给谁、放多少、放款期限,评估债权的风险以及按期足额收回债权本息的可能性,都依赖于财务会计信息。财政、税务等政府机构为了评价企业运用预算资金的情况,加强宏观调控,及时足额地收缴税款,也需要拥有财务会计信息。内部职工为了了解自己的工作业绩,改进自己的工作绩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必须关注财务会计信息。证券交易所、财务和证券分析机构、社会公众等拥有财务会计信息后,可以就自身关注的问题对企业进行恰当评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关注与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二、使用者所需财务会计信息的内容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很多,既有某一会计主体的内部利害关系人,又有外部利害关系人。由于他们与企业的利害关系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要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企业管理当局必须重视各部门和整个企业经管责任的履行情况和现金流动状况,以及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运营能力的相互协调性。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决策、控制和考评的直接依据,也是诸多管理会计信息的基础。因此,以会计报表为核心的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都是管理当局所需要的。企业内部职工和社会公众最关心企业的福利、工薪水平、劳动安全和职工培训,以及企业的成长力及其对社会的贡献状况。与此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利益。投资者最关心企业获利能力和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状况。有关企业盈利数量多少、盈利质量如何、现金周转的状况和企业价值增长方面的财务会计信息备受他们的关注。债权人更关心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但是,债权有长短之分,短期债权人更注重企业的即期支付能力和整体资产的流动性;长期债权人则更关心企业长期运营的健康状况和企业对长期债权的保障程度。政府机构则主要关心企业的资源配置状况和资本运营效率,以及税款缴纳和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情况等。由上可见,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需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甚至相互矛盾,这就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挑战。提供信息是需要成本的,提供的信息越多,成本越高。所以,财务会计不会也不可能为所有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的全部信息,但又不得不顾及他们各自的需要。解决问题的办法:财务会计系统设计者对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信息进行综合后,提供一般的、通用的财务报告,传递基本的、重要的会计信息,各信息使用者在获得通用信息后,再进行适当挑选、加工为自己决策所需的信息。三、财务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概括而言,企业对外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为企业所有的利害关系人提供有助于他们做出经济决策所需的财务及其他经济信息。这实质上就是前面所言的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有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成果,这些目标可以进一步表述为以下三方面:1.财务会计及其报告应当为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会计信息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其他类似的决策。2.财务会计及其报告应当为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会计信息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合理地估量有关企业期望的净现金流入量的数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包括与股利、利息、证券买卖、借款取得与偿还等有关的现金流动信息。3.财务会计及其报告还应当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以下信息: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这些资源上的索取权(包括债权和股东权益)、引起这些资源和对资源索取权发生变动的各种交易、事项和情况的信息。这类信息由企业的经济资源、债务和股东权益,企业的收益和业绩,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业绩,管理方面的说明和解释等内容构成。综上所述,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财务及其他经济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某一主体在某一时日的财务状况、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的原因及结果,以及重要的理财事项。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假设是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的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的因素所进行的抽象与概括,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约条件。会计的基本假设具体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在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会计主体假设规定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和界限,它明确区分了一个会计主体与另一个会计主体之间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以及这些业务和事项背后反映的经济利益;它也明确界定了一个会计主体与其所有者之间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会计主体假设明确将会计核算的内容限定在与本主体的经济利益有关,或直接、间接导致了本主体未来经济利益产生变动的交易和事项上。一般而言,法人主体都是会计主体。但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甚至一个企业下属的分支机构、特殊目的实体(SPE)和几个法人主体构成的一个经济实体(此实体不一定是法人主体)都可以构成会计主体。企业可以视会计核算和内部管理的需要构建自己的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长期按它现时的规模和状态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其一般含义是如果不存在明显的反证,就认为企业将无限期地经营下去。所谓“反证”是指企业的经营可以在预计的时刻结束,比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已满,章程所规定的解散条件已经成立,或企业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等。显然,持续经营主要是针对企业整体而言的。持续经营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如果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它将执行清算规则而非执行核算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配比原则等一系列会计原则都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的。(三)会计分期假设为了及时地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及其相关的经济信息,我们不得不将企业“持续经营的长河”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这就是会计分期假设。只有遵循会计分期假设,企业才能及时结算账目和计算盈亏,及时编制财务报告并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该制度所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为决策者服务,及时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期间呈现出越来越短的趋势,有些企业开始提供周报、日报,甚至能提供实时的财务报告。(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以货币作为最基本的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并编制财务报表。会计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及其背后的资金运动。货币作为衡量所有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自身的属性注定其成为会计计量手段的最佳选择。货币作为会计的计量单位,其价值必须是稳定的,否则就没法进行经济业务的度量。因此,“币值稳定”是货币计量假设的附带假设。需要说明的是,度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单纯的货币计量已经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局限性。目前,人们正在探索采用货币化指标和非货币化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来度量企业的人力资本、客户资源等重要的资产,并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两种会计基础(一)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指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二)权责发生制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第三节财务报表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财务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构成财务会计的对象。财务报表要素(AccountingElements),或称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依据。一、资产及其确认(一)资产的定义与其特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由企业拥有或控制。企业享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有些情况下,企业虽不享有资产的所有权,但企业控制了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例如,某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项固定资产,尽管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表明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形式,也可以是能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资产预期能否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继续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接受投资等行为。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形成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能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原材料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能因此而确认存货资产。(二)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既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资产的定义来看,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者能流入多少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可靠地计量。财务会计系统是一个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系统,其中计量起着枢纽作用,可计量性是所有会计要素确认的重要前提。只有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可靠地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在实务中,企业取得的许多资产都发生了实际成本,如企业制造的存货、购置的设备等,对于这些资产,只要实际发生的制造成本或购买成本能可靠计量,就可视为符合资产确认的可计量条件。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取得的资产没有发生实际成本或发生的实际成本很小,如企业持有的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对于这些资产,如果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话,也被认为符合资产可计量性的确认条件。二、负债及其确认(一)负债的定义及其特征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具有以下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确认为负债。这里所指的义务既可是法定义务,也可是推定义务。其中,法定义务是指由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必须依法执行。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企业向银行贷款形成借款等,均属于企业承担的法定义务,需要依法偿付。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也使有关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的合理预期。例如,某企业多年来制定有销售政策,对于售出商品提供一定期限的售后保修服务,预期将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服务就属于推定义务,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只有企业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如果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在履行现时义务清偿负债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用现金偿还、以实物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以部分转移资产、部分提供劳务偿还;将负债转为资本等。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形成负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二)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既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与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将其作为负债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若已不复存在,就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可靠地计量。负债的确认在考虑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同时,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能可靠计量。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考虑到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通常在未来期间,有时未来期间较长,有关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应根据履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有关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负债有些因借贷活动而发生,有些因经营活动而形成。负债通常按其偿付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三、所有者权益及其确认(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特征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1.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所有者分享红利发生在企业已经对债权人支付利息之后;企业发生清算时,所有者只能享有清偿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余额。2.所有者对企业拥有的权益包括红利分享权、剩余财产分配权、企业经营情况的知情权等。但所有者最重要的权益是能够凭借其拥有的股份参与企业的重大财务和经营决策,如果失去这项权益,所有者的其他权益都无法得到有效维护。3.所有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所有者的投资回报包括股份的升值和利润的分享。所有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是其获得投资回报的重要方式。4.除非发生减资或清算,所有者权益不需要偿还。这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等企业其他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5.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被计入了资本公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额等。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例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在该资产符合企业资产确认条件时,就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当该资产的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就可以确定。四、收入及其确认(一)收入的定义及其特征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具有以下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物流公司提供运输服务等。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计入利得。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例如,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尽管也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该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而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应确认为一项负债。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应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例如,企业销售商品,应收到现金或者在未来有权收到现金。但是,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导致的,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不应确认为收入,应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二)收入的确认条件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征有所不同,其收入确认条件也往往存在差别,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即收入的确认至少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五、费用及其确认(一)费用的定义及其特征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以下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对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的界定一致。因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计入损失。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应确认为费用。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的发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鉴于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而该经济利益的流出显然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不应确认为费用。(二)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除了要符合定义外,也应满足严格的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费用的确认至少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六、利润及其确认(一)利润的定义及其特征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数据。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应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便全面、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二)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七、会计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一)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按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1.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即取得或制造某项资产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在实务中,重置成本多应用于对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3.可变现净值。它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资产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4.现值。它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现值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等。例如,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收回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通常需要使用实际利率法将这些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再通过相应的调整确定其摊余成本。5.公允价值。它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二)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是因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在交易所上市,使得这类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因而我国已经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引入公允价值,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加有用。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原因是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助长人为操纵利润的问题。第四节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根本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要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首先必须有用。其有用性是由相关性、可靠性等若干质量要求来保障的。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为了贯彻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做到以下两点: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充分披露。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其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具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应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但是,相关性应以可靠性为基础,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能确保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与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但会计信息毕竟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在强调其可理解性的同时,还应假定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有关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研究这些信息。对于某些复杂的信息,如交易本身较为复杂或者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但其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企业就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相互可比,主要包括以下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的时期可比。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做出决策,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但是,这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2.不同企业相同的会计期间可比。为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评价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有些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出现不一致。例如,企业按照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但又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虽然从法律形式上看实现了收入,但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没有满足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即使签订了商品销售合同或者已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也不应确认销售收入。再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在法律上并未取得其所有权,但实质上控制了其长期的使用权,应确认为企业自己的资产。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如果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进行判断。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持有存货可能发生的跌价损失、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等。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要求企业对售出商品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确认一项预计负债。谨慎性的应用并不意味着企业可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入,或者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降低会计信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股东等做出决策。即使是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第五节财务会计的规范体系为了规范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应遵守相应的规则,如会计法、会计准则、公司法等其他相关的法律规章。一、会计法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凡是在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来办理会计事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总则。如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2.会计核算。如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各单位应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财务会计报告应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等。?3.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如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下列行为: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者隐瞒利润等。4.会计监督。如规定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负责人应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5•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如规定各单位应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国有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会计机构内部应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6•法律责任和附则。会计法还对违反该法的机构及其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二、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生成、约束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则,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互为关联的3部分内容构成:1基本准则。它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基本准则的作用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尚未有具体准则规范的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2•具体准则。具体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具体项目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见表1-1o表1-1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体项目比较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CASl存货IAS2存货CAS2长期股权投资IAS27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IAS28联营中的投资IAS31合营中的权益CAS3投资性房地产IAS40投资性房地产CAS4固定资产IAS16不动产、厂房及设备IFRS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CAS5生物资产IAS41农业CAS6无形资产IAS38无形资产CAS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LAS16不动产、厂房及设备IAS38无形资产IAS40投资性房地产CAS8资产减值IAS36资产减值CAS9职工薪酬IAS19雇员福利CAS10企业年金IAS26退休福利计划的会计和报告CAS11股份支付IFRS2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CAS12债务重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13或有事项IAS37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CAS14收入IAS18收入CAS15建造合同IAS11建造合同CAS16政府补助IAS20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CAS17借款费用IAS23借款费用CAS18所得税IAS12所得税CAS19外币折算IAS21汇率变动的影响IAS29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CAS20企业合并1FRS3企业合并CAS21租赁IAS17租赁CAS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3金融资产转移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4套期保值CAS25原保险合同CAS26再保险合同IFRS4保险合同CAS27石油天然气开采IFRS6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价续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CAS2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IAS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CAS29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IAS10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CAS30财务报表列报IAS1财务报表的列报IFRS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CAS31现金流量表IAS7现金流量表CAS32中期财务报告IAS34中期财务报告CAS33合并财务报表IAS27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CAS34每股收益IAS33每股收益CAS35分部报告IFRS8分部报告CAS36关联方披露IAS24关联方披露CAS37金融工具列报IFRS7金融工具:披露IAS32金融工具:列报CAS38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IFRS1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3•应用指南。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主要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应用指南与具体准则属于规范性文件。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具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及有关专业核算办法等之间的关系问题,确立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奠定了我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平台(准则涵盖金融及特殊行业);二是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从而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三、其他相关法规企业进行会计工作还应遵守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税法、票据法等相关法律。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还应严格遵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则》,如招股 说明书 房屋状态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焊机说明书下载罗氏说明书下载GGD说明书下载 、上市公告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等方面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练习题1如何全面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什么是资产?资产有哪些特点?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特点?如何确定企业的会计主体?5•如何理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6•什么是会计计量?我国会计准则确立的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如何合理地应用?7•搜集相关资料,分析2006年我国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具有哪些显着特点?存在哪些重要创新?8如何理解财务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本文档为【本章将简要阐述财务会计的目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zhuyoufu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21-10-19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