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

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

举报
开通vip

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StructuralUnifiedTechnicalMeasures(ResidentialBuilding)(试用版)huAyiDE9iBN華藝設計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HONGKONGHUAYIDESIGNINGCONSULTANTS(S.Z.)LTD2015年01月目录TOC\o"1-5"\h\zHYPERLINK\l"bookmark4"\o"CurrentDocument"第一章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适用工程1使用注意事项1第二章设计一般规定工程概况3设计依据...

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住宅部分)StructuralUnifiedTechnicalMeasures(ResidentialBuilding)(试用版)huAyiDE9iBN華藝設計香港华艺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顾问(深圳)有限公司HONGKONGHUAYIDESIGNINGCONSULTANTS(S.Z.)LTD2015年01月目录TOC\o"1-5"\h\zHYPERLINK\l"bookmark4"\o"CurrentDocument"第一章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适用工程1使用注意事项1第二章设计一般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工程概况3设计依据3结构选型与布置原则3结构抗震设计4材料5HYPERLINK\l"bookmark8"\o"CurrentDocument"第三章荷载7面荷载7线荷载10HYPERLINK\l"bookmark10"\o"CurrentDocument"第四章计算分析12计算模型12计算参数13结果分析23HYPERLINK\l"bookmark38"\o"CurrentDocument"第五章构件设计26梁设计26板设计29框架柱设计31剪力墙设计33其他构件设计37HYPERLINK\l"bookmark40"\o"CurrentDocument"第六章地基基础与地下室设计386.1基础选型38基础设计38抗浮设计41地下室外墙设计42地下室底板设计43地下室楼板设计44地下室其他设计要求44HYPERLINK\l"bookmark42"\o"CurrentDocument"附录A结构专业施工图校对单46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本措施以现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行业规程及政府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结合我司设计实践经验编制。1.2适用工程本措施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采用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多、高层住宅设计。1.3使用注意事项本措施为公司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统一标准,具体项目实施时专业负责人应根据相应技术资料并结合本措施相关内容编写该工程的《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条件》、《参数信息表》、《荷载信息表》用以指导工程设计。执行本措施时,应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施工技术、当地常用做法、审图单位要求以及甲方提供的设计指导书等条件。当上述条件与本措施矛盾时,应由专业负责人提出,经审核、审定同意后方可调整。本措施附录A《结构专业施工图校对单》内容为设计人自校、校核人校对清单,设计人、校核人应根据设计图纸逐条核查,签字确认后交专业负责人归档。本措施条文引用设计规范时,规范名称简写如下:【1】混凝土结构规范GB50010-2010简称《砼规》【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简称《荷规》【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简称《抗规》【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简称《高规》【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简称《地规》【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简称《桩规》【7】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简称《异规》【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简称《人防规范》【9】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简称《广高规》【10】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简称《广地规》精品文档【11】深圳市标准: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01-201,0简称《深地规》第二章设计一般规定2.1工程概况应按项目情况描述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号、工程地址、工程规模、工程概述、工程类型等)。2.2设计依据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和规定(包含国家规范、行业规程、地方标准、标准图集等)。列举相关专业资料(包含华艺公司住宅设计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甲方提供的设计指导书、地勘报告、安评报告等)。自然条件根据地勘报告描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包括场地土的类型、场地类别、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抗浮设计水位);风、雪荷载(包括基本风压、场地粗糙度、基本雪压等);地震动参数(包括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特征周期值等);注:项目有提供安评报告时,小震设计按安评报告与规范反应谱取包络值,中、大震设计应按规范取值。结构设计标准(包括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等);场地环境类别(室内外及地上地下的环境类别)。结构选型与布置原则结构选型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应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塔楼局部因建筑功能需要时可采用设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建筑功能有转换要求时可设计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公寓形式的高层塔楼可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塔楼以外的裙楼和地下室可采用框架结构;多层住宅结构设计可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对于使用品质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如别墅、洋房等)可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或者精品文档异形柱框剪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原则竖向构件布置应充分结合建筑平立面,除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外,应尽量保证空间的使用效果,竖向构件尽可能布置在建筑隔墙内,优先采用L型翼缘墙和T型墙,尽量不用和少用一字墙;2竖向构件在满足承载力和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以50mr为模数沿高度分段适度变收截面;客厅、餐厅等独立空间内尽量不露梁或将梁线凸出在相对次要一侧,无特殊要求时户内空间的主次顺序为:客厅、餐厅t走道t主卧t次卧t厨厕t其他空间;结构外周圈门窗处以及阳台边沿的梁高应结合建筑立面造型及楼板面层厚度确定;出屋面的楼电梯间及屋顶构架的竖向构件尽量采用下层结构墙柱,当建筑功能及造型要求需要设置出屋面柱或是梁上抬柱时,该柱应满足相同抗震等级框架柱的构造要求,柱最小尺寸不得小于200mmx500mm且配筋应予以加强。2.4结构抗震设计结构体系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并使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性能尽量相近;一般可控制结构在两个主轴的第一平动周期相差不大于20%,当差异较大时,应对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布置进行调整。抗震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扭转效应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扭转周期比及扭转位移比宜符合规范要求;当个别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角不大于规范规定限制的40%时,可适当放松扭转位移比限值至1.6;扭转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调整结构布置时,一般采用加强周边结构构件来提高抗扭刚度。注:1.《广高规》对周期比无要求2.根据《广高规》当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角不大于规范规定限制的0.5时,A级高度建筑可适当放松扭转位移比限值至1.8塔楼与裙楼相连成为同一抗震单元时,抗震等级应按下列原则确定:当塔楼的抗震等级高于裙楼时,塔楼相关范围内(塔楼周边外延三跨且不小于20m裙楼区域抗震等级按塔楼的抗震等级;裙楼的抗震等级高于塔楼时,裙楼高度范围及其上一层的塔楼按裙楼的抗震等级。注:裙楼抗震等级高于塔楼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裙楼面积较大、较高且采用框架体系;对于此类裙楼可利用楼电梯间设置剪力墙而形成框剪结构,从而降低裙楼的抗震等级。变形缝设置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平面较长且体型复杂时,宜在单元间设置抗震缝,尽量形成长度较小、平面规则的结构抗震单元;对裙楼使用功能影响不大时,宜在裙楼与各塔楼间设置抗震缝,以避免形成超长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地下室一般不设伸缩缝,但当地下室面积较大或存在平面不规则、狭长等薄弱部位时应有可靠措施控制楼板及侧墙的裂缝,减少超长混凝土构件温度作用下的不利影响(超长地下室抗裂措施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应由地下室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比来确定。在确定嵌固部位时,楼层侧向刚度比计算不考虑土对地下室侧墙的约束作用;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配筋率不宜小于0.25%。2.5材料住宅建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主要采用C3旷C6Q—般情况下,竖向构件采用C30-C60,梁、板采用C30-C4Q转换层C40-C6C。地下室底板、梁板及侧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40。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10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砌体填充墙构造柱、圈梁及过梁钢筋采用三级钢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为节约钢材用量,推进节能减排,国家相关文件已将HRB33、5HPB235热轧钢筋产品列为淘汰类;设计时尽量采用HRB400HRB50高强钢筋,不同工程可根据不同区域钢筋市场供应情况与甲方商定。地下室、转换层及未来存在改造可能的区域的楼板不应采用CRB550冷轧带肋钢筋。第三章荷载3.1面荷载表3.1面荷载取值参考(自动计算板自重;H为结构标高)类别活荷载标准值(kN/m)楼面附加恒载标准值(kN/m)备注(建筑做法仅供参考,应以实际工程为准)1客厅、餐厅、卧室、书房2.01.550厚面层:0.05X20=1.0板底抹灰及吊顶:0.52卫生间(H-0.05)无浴缸:2.52.1平均80厚面层:0.08X20=1.6板底抹灰及吊顶:0.5有浴缸:4.02a卫生间(H-0.35)无浴缸:2.56.250厚面层:0.05X20=1.0回填层:0.33X14=4.62板底抹灰及吊顶:0.5(回填建议为陶粒混凝土,容重一般不大于14kN/rr)有浴缸:4.02b有分隔的蹲厕公共卫生间(包括填料、隔墙)8.0以实际做法为准3厨房(H-0.05)2.02.1平均80厚面层:0.08X20=1.6板底抹灰及吊顶:0.54阳台(H-0.10)2.52.5平均100厚面层:0.1X20=2.0板底抹灰及吊顶:0.53.5人员集中时5电梯厅、楼梯间前室3.51.550厚面层:0.05X20=1.0板底抹灰及各专业吊顶:0.56平屋面不上人:0.5按实际情况计算,且不小于5.5kN平均100厚面层:0.1X20=2.0找坡层:0.25X14=3.0板底抹灰及吊顶:0.5(回填建议为陶粒混凝土,容重不大于14kN/rr)上人:2.0屋顶花园:3.0有冷却塔屋面4.07商场3.52.050厚面层:0.05X20=1.0板底抹灰及各专业吊顶:1.08楼梯3.510.0(PM模型中楼板厚度应输入为零;多跑楼梯应按实际情况考虑)以楼梯间净宽2500,层高3000为例:梯板厚度170+沓步高度167+面层厚度30+板底抹灰+100厚隔墙:踏步宽26025X(0.167/2+0.17/cos32.7)=7.1,20X0.03X(1+0.167/0.26)=1.0,板底抹灰等:0.3,100厚隔墙:1.7,—共10.0(仅用于梯板范围内,未含休息平台)9设备机房通风、电梯机房7.03.0100厚面层:0.1X20=2.0板底抹灰及各专业设备:1.0发电机、水泵房、变配电:10.0制冷、空调机房8.0较轻设备用房:5.010地下一层车库、汽车坡道4.0/2.5(双层机械停车取5.0)3.0100厚面层:0.1X20=2.0板底抹灰及管线:1.011地下室顶板:室外花园部分4.0(花园荷载)1.2m建筑做法:23.01.5m建筑做法:28.51.8m建筑做法:34.0覆土重:(建筑做法-0.1)X18约100厚面层做法:0.1X20=2.0板底抹灰及各管线:1.012电梯井道下有人到达房间的顶板>5.0以实际做法为准13自动扶梯详相关厂家资料或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P14页注:SATWE输入板单元上有隔墙时恒载应增加,增加值=墙总重/板面积,对于楼板配筋计算,应按弯矩等效原则复核;应与建筑专业仔细核对面层做法是否与“备注”相同,如果不同时,应调整恒载计算值;3冷却塔、发电机等重型设备应单独计算荷载;4设备基础荷载另计;5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计算楼板时,宜根据板跨按《荷规》表5.1.1取值,并按《荷规》附录E进行折减,应按塑性板设计。计算楼面梁(十字或井字布置),墙,柱时宜根据梁跨按《荷规》表5.1.1取值,并按《荷规》5.1.2条及附录B进行折减。计算楼面梁(单向布置)时,宜根据板跨按《荷规》表5.1.1取值,按《荷规》5.1.2条及附录B进行折减。具体取值可参考下表:括号内数值为计算楼板时消防车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取值;括号外数值为结构整体计算(梁及墙、柱)时消防车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取值。表3.1.5消防车等效荷载建议取值(适用于十字或井字梁布置时)梁跨(板跨)m折算土厚=0.5m折算土厚=1.0m折算土厚=1.5m折算土厚=2.0m]>6.0X6.0(3.0X3.0)20.0(33.3)20.0(30.8)20.0(27.7)18.4(23.5)>6.0X6.0(3.5X3.5)20.0(31.1)20.0(29.4)20.0(26.3)18.4(22.6)>6.0X6.0(4.0X4.0)20.0(28.8)20.0(27.9)20.0(24.9)18.4(21.6)>6.0X6.0(4.5X4.5)20.0(26.8)20.0(26.2)20.0(24.1)18.4(21.0)>6.0X6.0(5.0X5.0)20.0(24.8)20.0(24.5)20.0(23.3)18.4(20.3)>6.0X6.0(5.5X5.5)20.0(22.4)20.0(22.3)20.0(21.7)18.4(19.4)>6.0X6.0(6.0X6.0)20.0(20.0)20.0(20.0)20.0(20.0)18.4(18.4)6施工荷载高层地下室顶板宜考虑10kN/m多层室内(一般指住宅楼平面范围内)及裙房屋顶宜考虑5kN/rf);且均不应小于正常使用时楼面活荷载;施工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取1.0。其与覆土、消防车荷载及人防荷载不能同时考虑。 施工单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责任书施工单位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单位进场交底施工单位进场流程施工单位进场资料 位有特别要求时,应作施工阶段的构件承载力验算(如转换层施工时,对下一层楼板的作用)。7屋面荷载一般屋面顶花园、地下室顶板为景观绿化时,其覆土容重承压时按i8kN/m计算,抗浮时宜按12〜14kN/iM(覆土厚度较小时取小值)算。当有大型构筑物、景观小品或树木时,须另外计算。屋面找坡时,找坡填料应在图中注明(一般按陶粒混凝土,容重不大于14kN/m计算)。8电梯吊钩及电梯基坑荷载根据厂家产品规格定,并注意电梯机房内有支撑轿厢正常运转的钢梁,应按厂家资料输入支承钢梁的结构构件的集中荷载。3.2线荷载表3.2线荷载取值参考材料厚度(mm)砌体容重(kN/m)核算(kN/m)备注(建筑做法以实际工程为准)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100<9.01.7按每侧20mr面层200<9.02.6GR板600.4仅考虑刮腻子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200<9.02.6按每侧20mr面层(水泥砂浆,涂料,斩假石,水刷石,干粘石外墙面)2.8外墙30mr面层,内侧20mr面层(马赛克,面砖外墙面)3.5夕卜墙5CH60mr面层,内侧20mr面层(花岗石外墙面,仅用于建筑高度3m以下)外灰砂砖200<18.04.4按每侧20mr面层(水泥砂浆,涂料,斩假石,水刷石,干粘石外墙面)4.6外墙30mr面层,内侧20mr面层(马赛克,面砖外墙面)5.5夕卜墙5CH60mr面层,内侧20mr面层(花岗石外墙面,仅用于建筑高度3m以下)墙混凝土空心小砌块3.2按每侧20mr面层(水泥砂浆,涂料,斩假石,水刷石,干粘石外墙面)200<12.03.4外墙30mr面层,内侧20mr面层(马赛克,面砖外墙面)4.3夕卜墙50H60mr面层,内侧20mr面层(花岗石外墙面,仅用于建筑高度3m以下)注:有洞口需折算:如门窗洞口面积〉30%应乘以相应折减系数。结合华艺设计资料“梁墙线荷载统计表”统计每延米线荷载,用于计算程序输入;计算线荷载为:面荷载X(层高-梁高)。凸窗荷载:两侧为玻璃的凸窗:10kn/m(梁边挑出600mm)两侧有侧壁的凸窗:14kn/m其他荷载:阳台栏杆©、玻璃栏板:2kn/m°(含100m宽x200mr高混凝土反槛)幕墙:1.0~1.5kn/m2钢框玻璃窗:0.4〜0.45kn/m2入户门、防火门:3.0kn/m普通门:2kn/m封闭阳台:按实际建筑做法计算第四章计算分析本章主要介绍PKPM系列软件中PMCA及SATWIE建模标准和参数设置等内容,是在参考PKPM官方用户手册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编写而成,不代表PKPMT方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仅供华艺公司内部参考使用。本章内容编写基于PKPMV2•版本,其他版本应参照使用。4.1计算模型荷载PMCAD中楼板自重应由程序自动计算,建模时应准确输入楼板厚度。除特殊情况外,模型中楼面恒载均为扣除楼板自重外的附加恒载(含面层、回填层及吊顶荷载等)。楼梯间、坡道等特殊类型房间的板厚应输为0,其楼面恒载应包含构件自重;输入楼梯间荷载时,应注意本层楼梯的实际跑数。按墙开洞输入的连梁上墙体线荷载不得遗漏;剪力墙上挑板及线脚等荷载不得遗漏;墙下无梁的墙体荷载建议折算为楼面恒载输入。如采用虚梁输入墙体荷载,则计算楼板配筋时应注意将虚梁删除,并按内力等效原则复核,对于较复杂的情况应用理正弹性板计算复核。凸窗、悬挑板等不能用虚梁建模,应直接折算成线荷载输入到相应构件上。特殊构件定义框架结构的角柱需在“特殊构件”中指定;多塔结构需在“多塔定义”中指定;框支梁、框支柱、转换梁需在“特殊构件”中指定。同时,框支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和扭矩折减系数建议取1.0;内力计算时,转换层、大开洞、连接薄弱处等楼板应指定为弹性膜;按框架梁输入的连梁,当跨高比小于5时必需指定。程序自动判断的连梁应复核,如其跨高比不小于5或与墙平面外相交时,应修改为普通梁;地下室越层柱的长度系数应人为指定;虚梁两端应定义为铰接,但应注意不要形成机构;转换层、嵌固层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层(如地下室顶板及屋面)框架精品文档梁建议指定为非调幅梁。其他1框支梁与其所支承的剪力墙偏置时,应按各自的中轴线建模,然后沿梁长方向布置均匀的刚性杆传力;2带斜屋面的结构,应按实际布置输入;3剪力墙中的连梁,当跨高比不大于2.5时应按墙开洞的方式输入;当跨高比大于2.5且小于5时可根据计算需要按墙开洞或普通梁输入。连梁混凝土强度等级需指定和剪力墙相同。4.2计算参数本节所介绍的各项参数均在“SATW软件的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菜单中设置。本节表格中序号前有“*”的参数应注意表格后的注释内容。总信息表4.2.1总信息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0该参数同时改变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方向,如仅需改变地震作用方向时,不修改此参数,应修改【地震信息】菜单中的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并添加相应角度。另结构主轴与整体坐标夹角较大时,取值可参考注1。2混凝土容重(kN/m)框架25,框架-剪力墙25.5,剪力墙26楼板自重应由程序自动计算。3钢材容重(kN/m3)784裙房层数按实际填写含地下室层数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实际填写含地下室层数6嵌固端所在层号按实际填写取嵌固端所在层号+1。如嵌固在地下室顶板,则该值为地下室层数+1。嵌固在基础时,该值为1。7P地下室层数「按实际填写非全埋地下室不计入18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nm1当模型体量较大,可适当加大至1.5〜2.0。9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1当模型体量较大,可适当加大至1.5〜2.0。10对所有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不勾选仅计算周期比、层间位移角、位移比、刚度比等指标时勾选。11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不勾选仅计算周期比、层间位移角、位移比、刚度比等指标时勾选。12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不勾选仅计算周期比、层间位移角、位移比、刚度比等指标时勾选。13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勾选14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不勾选当板柱体系、斜屋面、或者计算温度荷载等情况时应勾选15采用自定义构件施工次序不勾选当选择“模拟加载3”时,且在特殊构件中自定义了构件的施工次序时应勾选。16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17结构体系按实际选取18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水平风荷载19地震作用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作用7度(0.15g)、8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20结构所在地区全国根据结构所适用的规范选取,如广东省项目应选“广东”。21"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22施工次序不修改如需改变局部楼层的施工次序时修改。对于吊柱、跨层柱、跨层斜撑应单独指定构件的施工次序;对于转换层及其上2层应设为同一施工次序。注:*1:图中2种平面形状的结构,如按缺省值0计算,由于PKPM中结构迎风面按平面在主轴方向的投影长度计算,则平面1的结构风荷载计算偏大,平面2的斜交部分风荷载作用偏大。对于平面1,指标及内力计算时均应输入结构主轴与整体坐标的夹角。对于平面2,斜交部分的配筋建议采用输入其与整体坐标夹角后的结果。422风荷载信息表4.2.2风荷载信息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地面粗糙度类别根据《荷规》或风洞试验报告选取《荷规》8.2.1条;一般市区为C类,填AB类及D类。时应慎重。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根据《荷规》取值《荷规》8.1.2条、8.1.3条;一般按50年一遇风荷载取值。3X向结构基本周期(秒)按实际填写程序默认按简化方式赋予初值,在SATW计算完成后,应将计算所得的X向的第一周期回填至此处。4Y向结构基本周期(秒)按实际填写程序默认按简化方式赋予初值,在SATW计算完成后,应将计算所得的Y向的第一周期回填至此处。5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5对无填充钢结构可取1%有填充墙钢结构可取2%混合结构可取2%〜4%6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1.0对高于60m的高层建筑取1.1。7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2压(kN/m)按10年一遇风荷载取值见《高规》3.7.6条。8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2见《高规》3.7.6条文说明9考虑顺风向风振影响勾选对于高度大于30n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应勾选10考虑横风向风振影响不勾选根据《荷规》8.5.1条确定是否勾选11规范矩形截面结构结构平面为矩形时点选12角沿修正比例b/B(+为削角,-为凹角):按实际填写参考《荷规》附录H.2.5条取值。13规范圆形截面结构结构平面为圆形时点选14第二阶平动周期根据计算结果填写15扭转风振:不勾选根据《荷规》8.5.4条及条文说明确定是否勾选。16第1阶扭转周期根据计算结果填写17体型分段数1沿结构竖向不同体型系数的总数18第一段:最高层号缺省为结构层数(含地下室)19体型系数1.4根据《荷规》8.3条及《高规》4.2.3条或风洞试验结果确定。建议对于一般规则结构填1.3,高层建筑填1.4。20第二段、第三段:最高层号、体型系数无如结构沿竖向有不同的体型系数取值,在此添加。21特殊风体型系数无当在总信息中选择计算特殊风荷载时,在此设置。423地震信息表4.2.3地震信息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结构规则性信息不规则此参数目前不起作用2设防地震分组根据《抗规》附录A选取3设防烈度根据《抗规》附录A选取如结构所在地区有特殊规定时,按当地规定填写。4场地类别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5砼框架抗震等级根据《抗规〉或《高规》选取6剪力墙抗震等级根据《抗规〉或《高规》选取7钢框架抗震等级根据《抗规〉或《高规》选取8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不改变如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需调整时,则在此修改。女口《抗规》3.3.3条及《高规》3.9.2条规定的调整。9中震(或大震)设计不考虑如需进行中震或大震下的不屈服或弹性验算,在此选择。注:当考虑中震(或大震)性能设计时,同时应相应修改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及特征周期(大震)等参数。10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勾选11按《抗规》6.1.3-3条降低嵌固端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勾选12程序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勾选13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无当采用不同于规范的地震影响系数时,点此按钮输入。14考虑偶然偏心勾选对于高层建筑计算位移比时应勾选。15指定偶然偏心不指定当需要分层或分塔输入偶然偏心值时,点此按钮输入。16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勾选对于单向地震下扭转位移比大于1.2的结构应勾选。17X向相对偶然偏心0.0518Y向相对偶然偏心0.0519计算振型个数一般取3的倍数需满足质量有效系数大于90%最大值为层数的3倍。对于高层建筑:最小值不应小于15(单塔),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多塔)。20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系数0.5根据《抗规》5.1.3条和《高规》4.3.6条,对于藏书库、档案库、库房取值为0.8。21周期折减系数框架(墙多)0.6〜0.7框架(墙少)0.7〜0.8框剪0.7~0.8框筒0.8~0.9剪力墙0.8〜1.0根据砌体墙的多少取值,墙多取小值,墙少取大值。22结构阻尼比(%)0.05多遇地震下:混凝土结构0.05;钢结构不大于50m可取0.04,大于50m小于200m时,可取0.03,不小于200m寸,宜取0.02;混合结构0.04。采用消能减震的结构应根据实际填写。23特征周期Tg(秒)根据《抗规》相关条文填写当为超限高层时,小震计算应根据基底剪力值,取规范与安评的包络。中、大震计算取规范值。24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根据《抗规》相关条文填写如结构所在地区有特殊规定时,按当地规定填写。当为超限高层时,小震计算时,应根据基底剪力值,取规范与安评的包络。中、大震计算取规范值。25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该参数仅用于验算12层以下薄弱层在大震变形,对其余结果不影响,见《抗规》5.5.3条。26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底线值无当在总信息中选择反应谱法计算竖向地震时,根据《高规》4.3.15条填写。27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无如结构中有较多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应填入该角度。注:只需填入1个角度,程序自动计算X,丫两个方向的附加地震。活荷信息表4.2.4活载信息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柱、墙设计时活载勾选根据《荷规》5.1.2-2条确定是否折减。2传给基础的活载勾选根据《荷规》5.1.2-2条确定是否折减。3梁活载不利布置最高层号0仅楼层活荷载大于4.0时填入相应层数。4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采用程序缺省值根°〉据《荷规》5.1.2-2条填写。当计算商业裙房时,应注意依据规范条文填写。5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1.0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6梁楼面活荷载折减设置从属面积超过25rr,折减0.9根据《荷规》5.1.2-1条确定折减类型。425调整信息表4.2.5调整信息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不调幅时,填1.0。2梁活载内力放大系数1.03梁扭矩折减系数0.4根据《广高规》5.2.5条,最小可为0.3。4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1取值范围在1〜100间。V1.3及较早版本中,取大值时,能改善转换层以上剪力墙在恒载工况下超筋现象。在V2.1版SATW中,托墙梁(框支梁)可用壳单元模拟,能真实反映刚度放大作用,故此参数的意义已不大。5连梁刚度折减0.6〜0.8高烈度取低值,6、7度时取0.7,8度时取0.6。风控时不小于0.8。6支撑临界角(度)207柱实配钢筋超配系数1.158墙实配钢筋超配系数1.159梁刚度放大系数由程序自动计算不勾选SATW在自动计算梁刚度放大系数时,梁的计算跨度取为2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而耳非真实梁的跨度,故PKP计算结果有误。10中梁刚度放大系数1.8取值范围1.6〜2.0(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为1.5。对于密肋梁,刚度放大系数应复核对比后米用。11砼矩形梁转T型不勾选如按T型梁设计时可勾选。12部分框支剪力墙底部加强区抗震等级提高不勾选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勾选。13调整与框支柱相连梁内力不勾选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勾选。广东省内可不勾选。14框支柱调整上限5此参数无规范依据,取值应慎重。15按《抗规》5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勾选当结构所在地区选择为广东时,程序自动根据《广高规》4313条调整*16弱轴方向动位移比例(0〜1)见备注当第一平动周期TvTg时(加速度段),该值填0。当T>5T.时(位移段),该值填1。当T位于Tg-5Tg时(速度段),该值填0.5。*17强轴方向动位移比例(0〜1)见备注当第二平动周期T^5嚅时(位移段),该值填1。当T2位于Tr5Tg时(速度段),可填0.518按刚度比判断薄弱层的方式见备注当结构为多层建筑时,选“仅按抗规判断”当结构为高层建筑时,选“仅按高规判断”19指定薄弱层个数对于竖向构件不规则或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楼层,程序不能自动判断,应人工填写。20内力放大系数1.15(多层)或1.25(高层)21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算层号按实际取当需放大顶塔楼地震作用时,填入突岀大屋面的机房层、构架层的所在层号。22放大系数1.0特殊情况下,可取1.5〜2.0。见《抗规》5.2.4条。(如填大于1的数,应注意小塔楼起算层号)230.2/0.25V。调整分段数0当为框架-剪力墙或框架-核心筒时,应填不为0的数。当不分段时,填1。240.2/0.25V。调整起始层号每段起始层层号调整起始层号为计算层号250.2/0.25V0调整终止层号每段终止层层号调整终止层号为计算层号260.2/0.25V。调整系数上限3此参数无规范依据,取值应慎重。27指定的加强层个数按实际填写28各加强层层号按实际填写设计信息表4.2.6设计信息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结构重要性系数1.0:当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填1.1。:2钢构件毛截面比值0.85当钢构件节点削弱较少时,可填0.9〜1.0。3梁按压弯计算的最/料由压比0.154考虑P-△效应根据刚重比计算结果确定《高规》5.4.1条。刚重比计算时应不带地下室及岀屋面小塔楼。5按高规或高钢规设计不勾选对6om以上高层建筑及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建筑应勾选。注:《高规》表5.6.4及《抗规》5.4.1条。6框架梁端考虑受压钢筋勾选勾选后对于悬挑梁应按计算结果配置底筋或按不勾选复核。7结构中框架部分轴压比按纯框架考虑不勾选当为框剪结构时根据高规8.1.3条判断是否勾选。8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条的较高配筋要求不勾选当为连体、错层结构以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应勾选9当边缘构件小于轴压比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勾选10按〈〈砼规》B.0.4考虑柱二阶效应不勾选11指定的过渡层个数0按《高规》7.2.14-3条填写12各过渡层层号(以逗号或空格分隔)0按《高规》7.2.14-3条填写13柱配筋计算原则按双偏压计算14梁保护层厚度(mm)20二a类环境:2515柱保护层厚度(mm)20二a类环境:2516梁端简化为刚域勾选:规范依据:《高规》5.3.4条:17柱端简化为刚域不勾选仅梁截面较大时勾选复核(如框支梁)18钢柱长度系数X向/Y向根据钢规相关条件确定427配筋信息表4.2.7配筋信息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边缘构件箍筋强度360此值为HRB40钢筋强度,如采用其他等级钢筋应如实输入。2墙水平筋分布筋间距(mm)2003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25%0.25%(—、二、三级抗震),0.2%(四级及耳非抗震)。4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NSW05结构底部NSVg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应取墙竖向分布筋实际配筋率6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方式时,箍筋与对角筋的配筋强度比17采用冷轧带肋钢筋(需自定义)不勾选荷载组合该菜单下的参数一般采用程序默认值。地下室信息表4.2.9地下室信息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l值)见备注根据地勘报告的墙侧土层信息,查《桩规》表5.7.5,按灌注桩取值2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mm)503扣除地面以下几层的回填土约束04回填土容重18当无需计算外墙水土压力时,可填为05室外地坪标高「按实际填写当无需计算外墙水土压力时,可填为06回填土侧压力系数0.5当无需计算外墙水土压力时,可填为07地下水位标高(m)按实际填写当无需计算外墙水土压力时,可填为08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5当无需计算外墙水土压力时,可填为0广东规程表4.2.10广东规程取值参考序号参数名称建议(缺省)取值备注1按照广东规程考虑性能设计不勾选按《广高规》考虑性能设计时勾选2性能水准:13地震水准小震4构件重要性系数关键构件1.15一般竖向构件1.06水平耗能构件0.87结构高度根据结构实际高度确定8O.2Vo调整时,调整与框架柱相连的框架梁端弯矩勾选当执行《广高规》9.1.10条,可不勾选°其他在进行内力配筋计算时程序会弹出“SATW计算控制参数”对话框。其中各项参数一般采用缺省值。当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上部刚度,应勾选“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当需要查看各节点在各工况下的详细位移时,其位移输出方式应选择“详细输出”。4.3结果分析主要指标本节所列主要计算指标均以国家规范要求为基准。如地方规范有不同要求时,可以地方规范为准。表4.3.1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含义备注1周期比第一扭转周期Tt(扭转系数大于0.5)与第一平动周期T的比值见WZQ.OUT件,需满足《高规》3.4.5条要求,广东地区无此要求。2地震作用剪重比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剪力与该层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见WZQ.OUT件,需满足《抗规》5.2.5条、《高规》4.3.12条要求。3风荷载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风荷载作用下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的比值见WDISP.OI文件。对于高层结构,风荷载下层间位移角应满足《高规》或《广高规》3.7.3条要求;对于多层结构无要求。4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地震作用(CQC组合)下楼层最大位移与层高的比值见WDISP.OU文件。可取单向地震工况下结果,一些审图单位则要求以双向地震工况结果为准。多层结构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应满足《抗规》5.5.1条,高层结构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应满足《高规》或《广高规》3.7.3条要求。5位移比地震作用下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值;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见WDISP.OU文件。取规定水平力偶然偏心作用下的结果。多层结构该值应满足《抗规》3.4.4条要求;高层结构该比值应满足《高规》3.4.5条。6最小侧刚比1(Ratxl,Ratyl)本层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侧移刚度70%勺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勺比值中之较小者见WMASS.0文件。根据《抗规》3.4.3-2和《高规》3.5.2-1条,对于高层框架和多层结构,该数值应不小于1。*7最小侧刚比2(Ratx2,Raty2)本层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侧移刚度90%110%或者150%匕值。110%!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1.5倍时,150%指嵌固层。见WMASS.0文件。《高规》3.5.2-2条对于高层结构(框架除外,广高规中含框架)该值应不小于1。8转换层刚度比1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的剪切刚度比(转换层为1、2层)或剪弯刚度比(转换层在2层以上)见WMASS.0文件。根据《高规》附录E.01、E.03条,对于转换层在1、2层,该值不应小于0.5;对于转换层在2层以上,该值不应小于0.8。9转换层刚度比2转换层与上一层的侧向刚度比(地震剪力位移比)见WMASS.0文件。SATW不会直接输出该值。需要人工计算转换层与上一层的RJX3与RJY3的比值。根据《高规》附录E.0.2条,对于转换层在2层以上,该数值不应小于0.6。10嵌固端侧向刚度与其上一层比值嵌固端与其上一层等效剪切刚度(RJX1RJY1的比值见WMASS.0文件。根据《抗规》6.1.14条和《高规》5.3.7条,该比值宜大于2。WMASS.O文件中嵌固端上一层的Ratx、Raty的倒数即为该值。11最小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根据结构实际高度确定见WMASS.0文件。对于多层结构,该比值应满足《抗规》3.4.3条和3.4.4条要求。对于高层结构,该比值应满足《高规》3.5.3条要求。12刚重比衡量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指标见WMASS.O文件。应满足《高规》5.4.4.条要求。根据《高规》5.4.1条,设计人员可通过刚重比判断结构是否需要考虑重力二阶效应。13有效质量系数各振型参与质量之和占总重量的比值见WZQ.OUT件。《高规》5.1.13条,对于一般结构应大于90%如不满足则应增加计算振型数量。14柱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比值见WV02Q.OU1件。根据《抗规〉》.1.3-1条和《高规》8.1.3条,设计人员可由该比值判断结构的形式及框架的抗震等级。一般采用“抗规”结果,当结构为部分框支剪力墙时,应采用“轴力方式”结果。15柱承担地震剪力分担比见WV02Q.OI文件。注:*7:当本层为嵌固层时(即总信息中的“嵌固端所在层号”,PKP结果中的Ratx2、Raty2未计算本层刚度与上一层刚度150喲比值,因此需要人工复核。对于嵌固在地下室顶板的结构,此条要求较难满足,建议删除地下室后再人工复核。附:本章相关参考资料:【1】PMCADS-1结构平面CAD软件(V2.1)用户手册【2】SATWES-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墙元模型)(V2.1)用户手册【3】PKPM多高层结构计算软件应用指南【4】PKPM2010新规范版本设计软件功能特点(2013年10月)【5】PKPM新天地第五章构件设计5.1梁设计截面设计1梁截面高度h主要根据梁跨度、荷载、配筋率及主体结构刚度的要求确定;2梁截面高度h和跨度L的关系:一般框架梁高取L/14左右,次梁取L/18左右,悬挑梁取L/6左右;3梁截面的高宽比h/b一般情况下取2〜3,框架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对于跨度较悬殊的连续梁,其截面高度可分别按其跨度大小取不同数值,而其截面宽度一般宜取一致,以便于梁支座面筋的贯通。框架梁配筋设计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梁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抗震等级为三级及以下的框架梁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2梁净跨大于3.5m且支座钢筋直径大于18时,对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梁跨中面筋可采用214(且不少于1/4支座面筋)与支座面筋按受拉搭接,对抗震等级为三级及以下的框架梁跨中面筋可采用212与支座面筋按受拉搭接;3框架梁纵向钢筋可按计算结果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筋搭配设计,但同一截面上受力纵向钢筋的直径等级差别不宜超过两级;4框架梁底筋与面筋比值应满足如下要求:底筋》0.5支座面筋(一级抗震);底筋》0.3支座面筋(二、三级抗震)5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抗规》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寸,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应增大2mm6框架梁与墙肢垂直方向相连时,梁端纵筋伸入剪力墙长度应符合钢筋锚固要求;钢筋锚固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在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0.41a,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0.41aE;当锚固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锚固措施,如减小梁纵筋直径、或按《高规》图7.1.6所示梁伸精品文档出墙面形成梁头、或增大剪力墙厚度以及增加扶壁柱等;7当梁的一端与墙肢平面外相连而另一端与梁相连时,该梁按非抗震设计,建议编号为L;当梁的一端与墙肢平面内相连而另一端与梁相连时,该梁与墙相连端应按框梁构造设计,与梁相连端可按非抗震构造设计,建议编号为KL;注:当墙肢与梁的夹角小于30度时可视为梁与墙肢平面内相连。8计算需要抗扭的框架梁面筋需拉通配置,当计算中抗扭值AtW3时可按计算抗扭值增加底面筋配筋量来满足抗扭要求,当计算中抗扭值At>3时则根据计算抗扭值在梁两侧配置抗扭腰筋;9当框架梁内力由水平作用控制,支座底筋较大而跨中底筋较小时,可采用附加支座底筋的形式配置钢筋。次梁配筋设计1次梁面筋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架立筋,梁跨w4m时采用10架立,梁跨大于4m时采用12架立,有计算需要时可按计算结果配置通长面筋;2次梁箍筋一般无加密区,有计算需要时,可采用局部加密的方式处理,此种情况需要在梁配筋平面上标注箍筋加密范围或在梁配筋说明中增加次梁箍筋加密范围的条文;3次梁端支座宜按计算结果配置负筋,当支承次梁的主梁抗扭难以满足要求时,可在整体计算中把次梁端支座点为铰支,此时该支座所配面筋不应小于端支座点铰后该跨跨中底筋的1/4,同时支承次梁的主梁应加强抗扭配筋;精品文档框支梁配筋设计1框支梁拉通钢筋配筋率应不小于框支梁的最小配筋率;特一、一、二级和非抗震时分别不小于0.6%0.5%、0.4%和0.3%;2框支梁宜与上部墙体居中布置,不能满足时,应采取计算和构造措施保证框支梁的抗扭安全性(比如可以在框支梁平面外方向增加次梁等);3偏心受拉的框支梁的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沿梁腹板高度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6mm的腰筋。其他1高层塔楼标准层较多时,梁配筋应按计算结果变化情况分段归并配筋;2抗震设计时,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宜控制在0.5〜1.5%之间,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3梁截面配筋除满足计算及抗震构造要求外,对截面高度h>800mr的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h<800m啲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rp4梁配筋时,支座两侧的钢筋直径宜相同,避免两侧不同的钢筋在同一支座锚固,造成节点钢筋过密,影响节点混凝土浇筑;5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宜优先考虑由附加箍筋承受集中力;受力较大时,可采用附加箍筋及吊筋共同受力;6电梯检修吊钩应采用HPB30I钢筋制作,设计可根据下表选择吊钩钢筋;表5.1.5-1电梯检修吊钩钢筋电梯额定载重量4.9T>G>2TG<2T吊钩钢筋(HPB30D1221207悬臂梁跨度较大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并满足计算结果。5.2板设计一般楼板设计1除工程建设当地有专门规定外,高层住宅标准层楼板厚度一般根据跨度(L)决定,但最小板厚(h)不得小于100mm—般住宅双向楼板板厚可按下表取值;表5.2.1-1双向板板厚取值板跨:L(mm)L<3600mm3610mmL<3900mm3910mtmL<4200mm4210mmL<4550mm4560mmL<4900mm板厚:h(mm100mm110mm120mm130mm140mm注:角部板块或有转角窗部位根据受力需要或建设当地地方要求加厚。2一般楼板板跨不宜太小,要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板跨取值3〜4.5m较合理;当建筑隔墙直接砌筑在楼板上而墙下未设梁时,楼板厚度可比表5.2.1-1适当增加,楼板配筋在墙下位置应附加钢筋予以加强;板配筋要计算隔墙荷载作用,一般按等效荷载法将隔墙重量折合为附加恒荷载;当板块跨度较大或形状复杂时应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楼板应力;一般楼面的楼板面筋宜采用分离式配筋,对于板厚大于150mm的大跨楼板应采用双层双向10@20拉通配筋,不足附加;4核心筒区域楼板由于设备管线交叉较多,板厚一般加厚至150mm此部位钢筋按10@20(双层双向拉通配置,不足附加;5结构连板至少150mn厚,钢筋至少按10@15双层双向拉通配置;6挑出阳台宜采用梁式结构,当阳台挑出长度Lv1.5m,且其降板高度未超过相邻跨板厚时,可采用板式结构;阳台板根部厚度不小于L/10,且不小于120mm悬挑板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小于150mm并应进行挠度及裂缝验算,板面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7标准层楼板宜按弹性板计算,当板边为剪力墙时按固端计算;当板边为梁或支座两侧板面高差大于梁宽时,可按简支计算;当连续支座或支座两侧板面高差小于梁宽时可按固端计算;对于按简支计算的板支座,支座钢筋最小配筋率可按0.2%$制;图S张8对于厨房、卫生间等降板位置(降板深度不大于350mr)且板底不要求平整时,可做成折板形式,折板处楼板面筋应拉通,平面上板面筋伸出折板线距离为楼板短跨的1/4且大于500mm(图521-1);9对于楼板局部降板深度不超过50mn且板底要求平整时,宜按厚板抠槽的方式设计且计算时该板块应按薄板厚度计算,楼板计算时厚板减去薄板的重量按附加恒荷载输入;10对于降板深度大于350mrB寸,一般建议设置边梁;图5.2.1-211对于因异形板而需设暗梁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且暗梁不应作为楼板的支座;暗梁宽一般取500mm配筋上下各516,箍筋6@150(2)12当房间要求设置转角窗时,此房间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转角窗处混凝土墙间无直线拉结梁时,应在两边墙(柱)间设置楼板加强钢筋(图5.2.1-2),同时两端剪力墙暗柱配筋应适当加强;13楼板钢筋间距可根据计算采用多种,替代底筋根据计算值可取100mm,110mm,120mp以10mr为级数;支座面筋建议以100mm,125mm,150mm,175mm,200m为宜,局部附加钢筋后间距允许最小为75mm14一般楼板在采用三级钢时其最小配筋率可取0.15%与45ft/fy之大值,悬挑板最小配筋率取0.2%;15楼板支座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时,支座钢筋伸出支座长度按短向净跨1/4取值且不小于500mm当两侧支座钢筋端头之间的距离小于600mm寸,精品文档可拉通配置。522转换层楼板设计1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板配筋
本文档为【结构统一措施试用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sunliren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1KB
软件:Word
页数:54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21-11-17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