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优质PPT】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优质PPT】

举报
开通vip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优质PPT】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职业教育发展轨迹及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中国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并提供保障,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需求中,形成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主要亮点之一。这十年是我国职业教育波澜...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优质PPT】
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职业教育发展轨迹及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中国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并提供保障,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需求中,形成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主要亮点之一。这十年是我国职业教育波澜壮阔、不断进取,快速发展的十年;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不断创新的十年;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重大贡献的十年!内容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二、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四、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三、师资素质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表现五、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发展历程2.辉煌成就3.巨大贡献4.改革举措6.问题挑战7.未来展望5.改革创新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发展历程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基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1965年1985年1991年1980年重点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全国人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2年2005年2010年重申大力发展的方针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绘就未来十年新蓝图2002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0年7月,进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1.发展历程1.发展历程结论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出现恢复性增长,走出规模发展低谷,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各种形式的城乡职业培训广泛开展,规模不断扩大。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确立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开启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全面开创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中国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整体谋划,系统布局,全面推进改革创新,职业教育进入科学发展新时期。2.辉煌成就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13177所,在校生2197万人;高等职业学校1280所,在校生959万人。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2011年,仅依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就达6000多万人次。2011年以来,职业教育累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7000多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辉煌成就1996年,中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为补充,行政规章为配套的法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体系,以及以法律制度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体系、职业教育机构体系和职业教育服务支撑体系。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职业大学职业初中成人技校一是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行业企业举办的中职学校占中职总数比例9.6%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学校占高职总数比例24%产教对话活动覆盖1500多家企业覆盖1600多所学校覆盖80多个研究机构2.辉煌成就二是集团化办学已组建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10000多家企业参与涉及100多个行业覆盖50%的中职学校覆盖80%的高职学校“十二五”规划国家500强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达到60%以上覆盖70%的中职学校覆盖90%的高职学校2.辉煌成就三是民办职业教育民办职业学校3164所在校生近400万人2.辉煌成就2.辉煌成就2007年起,开始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覆盖90%的学生。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奖补政策,受资助面积达20%以上。2007年前2007高职国家助学金资助覆盖比例3%20%2007年前2007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覆盖比例5%90%国家助学金生均金额2007年以前2007年高职中职1500元1000元2000元1500元2.辉煌成就办学宗旨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管理体制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教育特点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终身性、公益性教育内容传授职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与素养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学原则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知行合一,手脑并重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3.巨大贡献一是助推经济增长:7265多万技术技能型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对我国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的贡献率为21%2002至2012年,我国职业院校平均每年有700万学生毕业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11年增加至2010年的13年年度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职业高中23.8222.8816.9116.919.196.865.062.981.781.18中职380.05346.40359.19418.19479.05530.90580.66625.19665.29660.34高职68.1594.79119.49160.22204.80248.20286.27285.57316.37328.533.巨大贡献二是提高就业能力:中职初次就业率连续六年95%以上,高职半年后就业率87%以上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平均月收入2171.3元,两者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2006-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50608090(%)20092010201185.288.190.6(年)2009-2011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变化7095969899(%)20092010201195.9696.6596.69(年)2009-2011中职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73.巨大贡献三是促进社会公平:90%的中职学生和20%的高职学生享受国家资助“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各地方财政共安排600多亿元用于中职学生资助,90%的中职在校学生享受到了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了135.9亿元,资助了906万名中职学生。406080100(%)20092010201187.988.588.1(年)2009-2011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为家庭第一代大学毕业生的比例0200400600(亿元)200620072008591.99851.81049.24(年)2006-2010年职业教育投入变化80010001200140020091198.8720101357.31389.92631.58802.79921.121051.49高职中职3.巨大贡献四是优化教育结构:中职占高中招生数的48.89%,高职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7.67%十年中,通过持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分别从2002年的473.55万人、1190.76万人增至2011年的813.87万人、2205.3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分别从2002年的161.70万人、376.28万人增至2011年的324.86万人、958.85万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0.0020.0040.0060.0080.00100.0046.1953.8149.0950.9149.2550.7551.1248.8851.0049.0049.0051.002006-2011年中等教育职普比变化情况(%)普通高中在校生中职教育在校生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0.0020.0040.0060.0080.00100.0053.6546.3550.1549.8551.1148.8949.0150.9946.9253.0847.6752.332006-2011年高等教育职普比变化情况(%)普通本科招生高职教育招生3.巨大贡献五是服务“三农”发展:十一五期间,农村新生劳动力带技能转移2500万人,年均培训进城农民工2000万人职业教育重点建设的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一大批涉农院校及农业专业点,构建起了覆盖广大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面向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输送毕业生300多万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5亿人次。3.巨大贡献六是推进区域发展:60%以上毕业生当地就业,东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达3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0%以上留在本地发展,并且此比例还在上升;高等职业学校35%的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市就业,68%在学校所在省(含本市)就业2003年启动的东西部合作办学,截至目前,近3000所中高职学校开展了办学合作,每年联合招生达30多万人3.巨大贡献七是传承民族文化:开设50多种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专业,造就一大批文化传承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共开设各类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特色专业50多种,培养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和传播基地,在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改革举措一是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探索中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确立办学目标,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断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4.改革举措二是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教育部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能划归到一个司属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步走战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综合改革试点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服务面向,招生对象由应届初中毕业生逐步扩大到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回乡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生产服务一线职工等城乡劳动者高职院校开展“技能+知识”考试试点,试点院校单独或联合行业、企业组织考试,通过“笔试+面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等选拔办法2009年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单独招生,各试点院校“可单独或联合组织文化考试,也可结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4.改革举措三是完善产教结合机制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4年6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教育部牵头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扶贫办7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能是:统筹协调全国支援教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等成立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2010年3月,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简称全指委)成立全指委是在教育部领导下对全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的专家组织旨在发挥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的积极性,加强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等4.改革举措三是完善产教结合机制建立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指委为全指委下设机构,是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服务和质量监控的专家咨询组织同时也是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专家组织行指委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产教结合机制,增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2010年,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明确提出“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2010—2011年,共举办对话活动17次,2011年对话活动吸引1500多家企业、1600多所学校、80多个研究机构参加,促成校企签约300多份,合作金额7亿元4.改革举措四是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逐步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前厂(店)后校”、“前校后厂(店)”、“校中长”、“厂中校”等模式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专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改造或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岗位需要的传统专业,增设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专业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各级政府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中高职衔接、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支持和推动集团化办学,鼓励组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技能大赛制度2008年,教育部决定依托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长期举办有中高职院校学生共同参加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立了每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2011年竞赛项目覆盖16大产业门类、55个紧缺技术岗位4.改革举措五是建立健全资助与免学费制度1.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2.进一步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3.配套改革措施4.改革举措六是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2004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0.6亿元建设了305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2005年始,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三部委联合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2005年向525所学校投入10亿元,2006年至2010年向2387所学校投入80亿元,2011年向320所学校投入32亿元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从2010年到2012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确定了首批276所立项学校,2011年确定了371所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4.改革举措六是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力度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在制造、建筑等领域遴选100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409个专业。从2010年开始分三批开展“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工程——100所骨干高职建设,2011年投入8亿元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地方政府在认真落实中央职教项目配套经费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地方职教专项经费项目,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地方政府设立职业教育经费专项4.改革举措七是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健全职教师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各地多措并举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4.改革举措八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要进一步提高对中、高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职业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是强化职业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4.改革举措九是开展综合改革实验和配套改革试点2006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天津共建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与河南省共建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了“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等9个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就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投入机制、培养模式、制度创新、技能培训、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省(市)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确定了56项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在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主动承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其他组织一起共同组建职教集团,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教育部和各地非常重视试点项目建设,2012年9月教育部开展专项督查,各省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推进活动。启动56项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4.改革举措十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合作2002年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中外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中澳两国政府开展了“中国-澳大利亚(重庆)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教育部与德国教育与研究部签署了《关于共同设立“中德职教合作联盟”的联合声明》:中英共同签署了中英职业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师资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部与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等国家国地区开展合作,实施了“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中德职业教育人员联合培训项目”、“中澳职教师资进修项目”、“中奥职教师资进修项目”等实行“走出去”战略一是建立援外基地。2003年,教育部在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挂牌成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二是援建职业学校。2007年10月,由我国政府援建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竣工。三是为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四是走出去办学。五是职业院校对外招生,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着力提升职教基础能力,形成一大批优质资源,改善了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中高职衔接为突破口,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5.改革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确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提出了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形成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全新理念,深化了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理清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为形成系统完备、科学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基础。模式创新6.问题挑战现有的法制体系不完善,难以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政府职责履行不到位,政策落实机制不健全;绝大多数省份尚未制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中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缺乏衔接沟通,国家资格体系尚不完善;基础能力仍然薄弱,办学条件仍需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不适应发展要求;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农村职业教育仍是薄弱环节;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仍有待加强。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最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以此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当前,我国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低技能劳动者还占有较大比重,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这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6.问题挑战当前,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如何通过培养绿色经济与绿色产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增强公民的绿色、环保意识,支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心挑战。应对资源与环境危机压力根据“六普”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1月,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3.26%,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为8.87%,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我国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同时,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少子化进程。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是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使命。应对人口变化6.问题挑战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向多样化、终身化方面发展,并更加注重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同时,不同群体在不同的阶段对于教育的层次、内容、质量有着不同的要求。应对人的终身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多数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许多大宗农产品缺乏竞争力,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难以体现规模效益。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城镇化进程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人力资源保障,成为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应对新农村建设要求7.未来展望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振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教育规划纲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职教体系日趋完善工业化以来的历史证明,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成为经济强国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发展实体经济和新兴经济、实现自主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支撑提高质量成为核心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已经由注重规模发展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和教材开发机制7.未来展望优质资源人人共享未来发展,将以中央财政为引导,带动地方和其他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强教育技术创新,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和教育管理,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建立数字化资源共享联盟国家制定更加健全进一步健全行业指导制度,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在人才需求预测、指导专业建设、参与课程开发、促进校企合作、进行质量评价等方面作用完善企业参与制度,推动人才培养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国家标准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和奖励表彰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机制,以制度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是职业教育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服务于经济发展,更要把服务于人的职业生涯、服务于人的职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实施为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更加关注诸如个人自主性、公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等更广泛的教育需要7.未来展望服务三农能力提升在未来的发展中,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政策应进一步完善,把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发展涉及专业,培养大批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步伐的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标准、政策与世界接轨坚持“引进来”,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和专家等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其他国家职业教育的援助,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贡献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二、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一)发展思路继续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需要,合理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比例,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一是要巩固规模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区域和专业布局调整力度,根据产业发展、学龄人口分布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统筹规划和布局中职教育,推动各项要素资源向优质学校,骨干专业集聚。二是要合理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完善遍布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使学习者享有高质量地中等职业教育。三是要提升质量(一)发展思路一是推动高等学校分类管理。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对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试行分类设置、分类评估、分类指导。二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鼓励地方高校要科学定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型,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以高等职业学校为骨干,一般普通高校为立交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体系。三是加快高等职业学校改革步伐。以促进工学结合、加强产教融合为手段,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建立综合考虑知识、技术和技能,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二)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服务国家技术技能积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体系。二是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深化高考分类改革,以课程衔接为重点,统筹设计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和标准体系,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制定生均经费标准,完善行业企业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二)主要任务四是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以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五是深度构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以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整合多方力量、多种资源,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和政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六是通过改革试点促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鼓励试点和试验区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有机统一,协同创新的良好机制。(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一是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配合指导高等职业院校把十八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党团组织活动中。指导职业院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做好对师生员工的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工作。二是筹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报请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配合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我国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总结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启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三年行动计划,制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确定一批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着力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一是推动中高职衔接取得实质进展(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积极推动和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加快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中职扩大免学费范围、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争取出台高职涉农专业免费政策,推动高职奖助学金扩大覆盖面。推动制定和完善职业院校各类基本办学标准。推动出台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和拨款标准。发布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和试验区进一步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标准建设(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出台提升行业指导能力的意见。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推动行业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联合印发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发布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与相关国有大型企业探索开发校企合作计划。印发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三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建立集团化办学定期统计和年报制度,编写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建立集团化办学案例库。推动各地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有条件的行业和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关联度高、覆盖产业链长、培养层次结构全的职业教育集团。指导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对口帮扶滇西10市州工作深入开展。四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组织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组织开发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探索建立农学结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课程体系。遴选一批试点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与县级职教中心对口合作机制。研究制订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意见。配合做好内地西藏和内地新疆中职班招生工作。配合做好针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程,推动制订片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计划。五是推动城乡间、区域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点,按照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和生源总体情况,确定各省(区、市)中职指导性招生计划。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管理,对连续2年以上中职招生低于高中阶段招生数45%的省份进行重点督查。推动职业院校生源多样化。完善职业院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相关政策,推动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东中西部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六是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修订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各地各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举办第十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督促指导各地各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继续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协调有关行业发布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加强就业服务。一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召开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印发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推动职业院校按照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加强公共艺术课教学。开展职业教育教材质量抽查工作。制订实施“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规划。成立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完善学生实习的实现形式。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召开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经验交流会,印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意见,确定一批示范专业点。开展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工作。配合开展国家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二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推动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研究制定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印发《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继续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实施,发布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工作年度报告。修订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评审办法,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制订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推广一批学校管理典型案例。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三是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计划等。配合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院校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促进实训设备技术水平与企业同步提高。二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加强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编制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指导框架。加强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等资源和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制订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数字化资源征集工作。继续实施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支持建设一批数字化资源开发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2013年部分工作要点三是增强职业教育科研支撑能力加强对职业教育科研的统筹协调,围绕职业教育重大理论、实践与政策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综合协调作用,依托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高等学校等方面力量,健全工作机制,拓展研究平台。建立全国职业教育专家人才库和职业教育数据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启动职业教育科研基地认定工作。四是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继续开展中外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启动“职业技术教育学”赴德长期研修(奖学金)项目。实施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现代学徒制试点、课程开发合作项目。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继续推进在100个专业借鉴国际经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重点支持一批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示范项目。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教师和校长国(境)外培训。提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水平。研制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规划。三、师资素质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表现教师队伍建设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占据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地位。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职业教育师资素质与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教师对职教的认识水平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定位不相适应(代差)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式认识不到位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认识模糊在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时,往往容易与普通教育等同起来。(二)专业素质与行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滞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实践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职业院校教师跟踪技术创新调整教学内容的能力较弱。(三)实践能力与职业教育特质要求不相适应(缺少)职教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其二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专业课教师相当一部分是由其它专业教师转变而来,对转型后的专业实践较少或无部分来自院校的毕业生,在教育教学经验,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与职业教育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四)专业建设能力与职业教育的内涵要求不相适应(表面化)专业建设能力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能力由于教师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墨守陈规,以普通教育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导致了教育教学效果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目标之间的偏差(穿西装戴草帽)(五)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错位)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还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的教学手段。职业教育倡导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等教学方法只是挂在嘴上四、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关注的八个问题(一)办学方针: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二)培养目标: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主要特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三)教师类型: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具备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普通学历证书),又必须掌握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企业或第一线工作经验)。(四)专业设置:对接产业专业设置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进行专业设置和优化。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五)课程开发:对接职业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基于工作过程,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强调职业成长(六)教学条件:对接生产环境内外结合:校中厂、厂中校;实物仿真、虚拟仿真;现场实践等(七)发展途径:产学结合将“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双重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德国的“双元制”、北美的“能力本位”、我国的“工学结合”等职业教育模式也都是产学结合的经典代表。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八)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最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实现途径是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讨论稿)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讨论稿)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二)学生为本(三)能力为重(四)终身学习二、基本内容三个维度(十五个领域)1.专业理念与师德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4.个人修养与行为二、基本内容(一)专业理念与师德(4个)1.职业理解与认识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二、基本内容(二)专业知识(4个)5.教育知识6.专业知识与技能7.专业教学知识8.职业性知识二、基本内容(三)专业能力(7个)9.课程开发10.教学设计11.教学实施12.班级管理与职业指导13.教育教学评价14.企业实践与社会服务15.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三、实施建议略
本文档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优质PPT】】,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6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940486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79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1-12-12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