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版新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2022版新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举报
开通vip

2022版新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PAGE1/NUMPAGES202022版新高考总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检测—A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现已出土的楚国简帛文献中,儒家文献居多,涉及周代礼乐文化的诸多方面,如《六德》记载了周代的丧服礼制,《语丛》论述了周代礼义。由此可推断(  )A.礼乐文化是贵族的生活准则B.简帛促进了儒学的研究C.楚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中心D.楚国认同周代礼乐文化答案 D 据材料“现已出土的楚国简帛文献中,儒家文献居多,涉及周代礼乐文化的诸多方面”...

2022版新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PAGE1/NUMPAGES202022版新 高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语文高考下定义高考日语答题卡模板高考688高频词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总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专题检测—A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现已出土的楚国简帛文献中,儒家文献居多,涉及周代礼乐文化的诸多方面,如《六德》记载了周代的丧服礼制,《语丛》论述了周代礼义。由此可推断(  )A.礼乐文化是贵族的生活准则B.简帛促进了儒学的研究C.楚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中心D.楚国认同周代礼乐文化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D 据材料“现已出土的楚国简帛文献中,儒家文献居多,涉及周代礼乐文化的诸多方面”可知周代的礼乐文化经分封制传播到楚地并得到认同,故选D项。材料的主旨是楚国对中原礼乐文化的认同,A、B两项与此主旨不符,排除;楚国在周代处于边缘地区,并不是中华文化的中心,排除C项。2.西周时期,鲁、晋、齐、卫、燕等封国都呈现出不同族群居民混居的情形,如山东曲阜鲁城遗址就展示了周族居民与地方土著杂居的场景。这说明分封制的推行(  )A.显示了华夏文明的先进性B.有利于国家组织发展C.破除了政治上的血缘壁垒D.体现出华夷同源理念答案 B 据材料“西周时期,鲁、晋、齐、卫、燕等封国都呈现出不同族群居民混居的情形”可知混居推动民族交融,增强华夏文明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组织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未突出任何民族的优越性,排除A项;联系所学可知,分封地区管理者仍以周王分封的诸侯、卿大夫为主,原住民仍是被管理者,难以突破政治上的血缘壁垒,排除C项;民族混居与华夷同源理念无关,排除D项。3.周代对国君的亲属关系作出诸多限制,要求国君的族人不能以亲情之原则对待国君,还强调“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这些观念(  )A.表明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说明君主专制极大强化C.注重对公共政治秩序的维护D.反映血缘关系逐渐弱化答案 C 从周代“还强调‘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可知周代认为要以王事(国事)为主,体现统治者重视对公共政治秩序的维护,故选C项。材料强调“周代对国君的亲属关系作出诸多限制”的实质,未涉及分封制,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正式建立于秦始皇时期,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周代史实,故排除。4.有学者认为,西周春秋时代的“都”指拥有“宗庙先君之主(牌位)”的城邑,包括诸侯国的都城,但战国以后,“民之所聚曰都”,“都”特指经济发达或者国君所居的重要城邑。此变化(  )A.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B.说明了祭祀习俗被民众摒弃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反映了国君的权威有所增强答案 D 以有“宗庙先君之主(牌位)”的城邑为“都”强调对祖先的重视,而“经济发达或者国君所居的重要城邑”则突出国君地位,反映了国君权威有所增强,故选D项。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并非材料中变化的结果,排除A项;战国时期依然重视祭祀习俗,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始建于秦朝,排除C项。5.西周时期“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贵族社会逐步解体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兼并战争日益频繁答案 B 从“姓氏之失自此始”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原有贵族政治演变为官僚政治,贵族姓氏衰落,平民姓氏兴起,故选B项。疆域辽阔与贵族姓氏的衰落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宗法观念在古代中国长期存在,排除C项;秦灭六国后暂无大规模的兼并战争,排除D项。6.谶是隐语和预言,纬是用诡秘的语言对经书的解释。王莽、刘秀争夺国家政权都使用了谶纬。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宣布图谶于天下”。汉章帝主持召开白虎观会议,用谶纬解经,谶纬之学地位愈重。这反映了汉代(  )A.儒家思想已居于主流地位B.政治统治借助于神秘力量C.百家争鸣良好氛围的持续D.君主专制源于迷信的思想答案 B 无论是王莽、刘秀争夺国家政权,还是汉章帝主持白虎观会议,都在极力宣扬谶纬之学,这说明汉代统治阶级试图通过谶纬之学宣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以稳固自身的统治,故选B项。汉武帝在位时期,儒家思想已经居于主流地位,此项说法与本题主旨关联不大,排除A项;秦朝建立后,百家争鸣局面已结束,排除C项;君主专制的出现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非迷信思想,排除D项。7.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兄弟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强化对人民的控制C.根除王国势力威胁  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答案 B 据材料“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都登记在内”可知汉代户籍将百姓的基本信息都登记清楚,有利于当时政府控制百姓,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政府对百姓的控制,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根除王国势力威胁与户籍登记无关,排除C项;登记户主信息,涉及“每户”,并非针对豪强地主,排除D项。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御玺,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为曹魏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就自行刻制。唐朝建立后,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太宗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由此可知,唐太宗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传承历史文化C.宣扬君权神授  D.巩固统一政权答案 D 御玺是皇权的象征,秦制御玺后传汉,汉亡后国家分裂,各政权自制御玺,御玺数量增多;唐继隋完成国家统一,重新刻制御玺,有利于使用国家象征在意识形态方面巩固国家统一,故选D项。中央集权主要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B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材料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C项。9.贞观年间,给事中、谏议大夫执掌规谏和讽议朝政之事,兼领史官之职,负责载录天子起居、言行。这一制度(  )A.有利于限制皇权B.确立了官修史书正统地位C.削弱了三省职权D.强化了君主对舆论的控制答案 A 据材料“给事中、谏议大夫执掌规谏和讽议朝政之事,兼领史官之职,负责载录天子起居、言行”可知当时的给事中、谏议大夫可以监督君主的一些行为,一定程度上能限制皇权,故选A项。官修史书的正统地位一直存在,并非唐朝确立,排除B项;材料中的给事中等官员未掌握核心权力,难以削弱三省职权,排除C项;据材料“规谏和讽议朝政”“载录天子起居、言行”可知是臣子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非君主控制舆论,排除D项。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官修史书制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先秦是其萌芽阶段;秦汉至南北朝是进一步发展阶段;隋唐时期是其确立阶段。表现为:一是史馆成为主要的修史机构;二是宰相监修制度的形成;三是史料来源的规范化、制度化及官修史书内容的固定化。纪传体断代史独尊地位进一步巩固,奠定了后世官修史书的基本范式。10.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后来,参加争论的人增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参与其中。这反映宋代(  )A.科举选才标准变化B.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距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地方行政权力逐步扩大答案 B 材料反映北宋时期北方人司马光与南方人欧阳修就科举录取名额分配方式问题进行争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文化的崛起与北方经济文化的衰落有关,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选拔标准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的争议与君主专制、地方行政权力的变化无关,故排除C、D两项。11.宋代君主御用的信息获取渠道愈加广泛,许多机构也具有了超出本职的职能。宋代具有侦查信息职能的机构或职位及其职能机构/职位通进司与閤门司皇城司御药院走马承受军校、密探职能扼守信息沟通要路在京师刺探监察传递内廷信息按刺地方物情博访外事由上表可知,宋代(  )A.君主强化对政事民情的掌控B.君主比较体恤百姓C.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D.官僚机构不断膨胀答案 A 从“宋代君主御用的信息获取渠道愈加广泛,许多机构也具有了超出本职的职能”可知,宋代君主通过扩展信息获取渠道强化对政事民情的掌控,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君主比较体恤百姓,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官僚机构的职能增加不意味着其规模膨胀,故D项错误。12.古代中国新统一的王朝通常会编写前朝的历史,既是对前朝的“盖棺定论”,也表明对前朝正统的继承。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正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消除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B.有利于推动元朝的政教合一C.打破了传统的汉族中心观念D.激化了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释历史事实的能力。依据材料“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可以看出,该举措打破了传统的汉族中心观念,故选C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与宗教无关,排除B项;“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有利于民族交融,排除D项。13.明朝部分官员的职权及品级如下表。官名职权品级六部尚书掌各部事务正二品内阁大学士批答奏章,商承政务正五品十三道监察御史巡按州县,考察官员正七品知府掌一府之政正四品这反映了明朝政治特点是(  )A.文官集团内部制约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监察体系日趋完备  D.机构设置叠床架屋答案 A 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但大学士品级较低,监察御史可巡按州县,但品级低于知府,此种“低品重权”的设置能够使文官之间相互制约,故选A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代设立军机处,排除B项;表格体现不出监察体系的完备,排除C项;材料反映不出机构设置重复的情况,故排除D项。14.康熙曾打算采取招抚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甚至允许郑成功的继承者郑经“藩封,世守台湾”。郑经坚持以“比朝鲜,不削发”作为投诚条件,康熙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材料体现了清代(  )A.夷夏之防阻碍国家统一B.政府外交理念的逐步近代化C.统治者明确的国家意识D.朝贡体系随改朝易代而瓦解答案 C 据材料“康熙则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断然拒绝”可知康熙有极强的国家意识,故选C项。康熙认为“郑经乃中国之人”,则康熙与郑经之间的关系不是夷夏关系,没有“夷夏之防”,排除A项;台湾问题不是外交问题,排除B项;朝贡体系瓦解与本题无关,排除D项。15.清中叶以后,中央政府在漠南蒙古筑绥远城,设绥远将军统领。历任绥远将军呈递皇帝的奏折内容极其丰富,大概涉及绥远城修筑、内政、军务等八个大类。清朝此举意在(  )A.加强对于蒙古地区的控制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C.赋予将军处理政务的职权D.推行改土归流政策答案 A 清政府设置绥远将军,负责“修筑、内政、军务等八个大类”的工作,目的是加强对漠南蒙古地区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中清政府的做法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体现,排除B项;清朝设置绥远将军不是为了赋予其权力,而是为加强对边疆的统治,排除C项;改土归流政策实施于云、贵、川、桂等西南地区,与题干中的“漠南蒙古”不符,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到了春秋末年,(晋国)过去的几十家卿大夫中,互相兼并,到后来,就只有智伯瑶为首的智氏、韩康子虎为首的韩氏、赵襄子无恤为首的赵氏和魏桓子驹为首的魏氏四家掌握晋国的命运。四卿之中又以赵、智两氏较强,韩、魏两氏只有团结起来,在赵、智二氏之中作一选择,来维持自己的存在。公元前455年,智伯又胁迫韩、魏和他合兵攻赵。临到城快要攻破时,韩、魏突然和赵氏勾结起来,捉住了智伯瑶,杀了智氏全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土地。不久,三家又将公室的土地和人民也都瓜分了。——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摘编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家分晋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作开篇的原因,并据此说明影响史书编纂的因素。(8分)答案 (1)影响:晋国名存实亡;周王室威望下降;分封制进一步遭到破坏。(6分)(2)原因:司马光本人强调政治正统、尊君抑臣,坚持传统秩序;北宋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理学的兴起。(4分)因素: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等主观因素。(4分)解析 (1)据材料一“三家又将公室的土地和人民也都瓜分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晋国、对周王室、对分封制的影响等角度来回答三家分晋的影响。(2)第一小问原因,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强调儒家伦理及程朱理学强调政治正统的主张对司马光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回答。第二小问因素,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受时代与解释者的立场等因素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清朝重视西南地区的治理。顺治帝指出:“滇黔阻远,尚未归诚。朕将以文德绥怀,不欲勤兵黩武。”在这一基本原则的影响下,许多土司主动投诚。但面对如马乃、乌撒等“阳顺阴逆,中怀叵测”的土司,则“悉心筹画,相机歼剿”。雍正年间,鄂尔泰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中提出“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内宜流不宜土”的策略,既要废除不法土司,还要严格控制未改流的土司,如一些地区的土兵有额定编制,征战时均按定额征调;对土司的考核、二年大计均依流官之例;等。清朝统治者鼓励内地人民到西南边疆地区垦荒种地,移民的迁入带来了高产作物的普遍推广。清政府下令在全国各地设立社学以传播儒学,教习汉语,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摘编自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清中期中央政府对滇缅边区的治理(1723—1840)》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对西南地区治理手段的特点和意义。(10分)(2)材料二中图1的史料类型是什么?以此为证据推断康熙帝采用怀柔政策治理西南地区是否合适?(4分)答案 (1)特点:恩威并济;因地制宜;手段完备。(4分,任答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地方稳定;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传播清朝主流思想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史料类型:实物史料。(2分)不合适,因为孤证不立。(2分)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以文德绥怀,不欲勤兵黩武”“悉心筹画,相机歼剿”和材料二中的“《平定两金川得胜图》”等信息,从内容、手段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其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对西南地区发展和对各民族发展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2)第一小问类型,康熙年间颁赐与唐崖土司的印信是当时使用的实物,所以属于实物史料。第二小问是否合适,应回答不合适,因为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互相印证才可能得到较为可靠的历史结论,所以说孤证不立。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春秋时许多蛮夷到了战国都不见了,难道他们都绝种了吗?不,他们因为文化的提高,已与中原诸国合为一体了,再没有种族问题了。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就生根发芽了。从此以后,政权的分合固有,但在秦汉的版图里的人民大家是中国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这话固然到了现在才说出口来,但默默地实行却已有了二千数百年的历史了。——摘编自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1939年)请根据材料,对顾颉刚的观点作合理解释。(要求:提炼材料观点后,对其进行论述或剖析,应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 例:顾颉刚认为,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就是一个拥有民族共识的整体。(提炼材料观点,2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统一全国以来,民族交融趋势便不断增强。无论是大一统的汉唐,还是政权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或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元和清,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始终没有停止,逐渐形成了属于中华民族的共识。(列举史实对观点进行论述,4分)1939年正处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需要更加团结;顾颉刚提出此观点,是为了加强民族认同感,促进全民团结反抗侵略。不过在强调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对观点进行评价,6分)解析 据材料“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就生根发芽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这话固然到了现在才说出口来,但默默地实行却已有了二千数百年的历史了”可得出顾颉刚的观点为: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就是一个拥有民族共识的整体。然后结合所学古代中国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此观点进行评价。最后从民族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角度提炼总结、升华主题。如选择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B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由于分封制的史料记载比较模糊,学术界关于分封制起源的看法并不一致。周谷城《中国通史》认为“所谓封建,自有部族战争以来,便已有了雏形”。斯维至《封建考源》认为,真正的封建至少从夏开始。胡厚宣在对甲骨卜辞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封建制度起源……至少在殷高宗武丁之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结论应提倡多元化  B.考古佐证更具有客观性C.历史研究需要不断探索  D.历史久远导致难有定论答案 C 依据材料,关于分封制,周谷城认为自有部族战争以来,就已经有雏形了;斯维至认为分封制至少从夏代开始;而胡厚宣提出封建制度至少起源于殷高宗武丁之世。这说明关于分封制的起源并未达成一致,所以历史研究需要不断探索,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关于分封制的起源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并不是说历史结论应该提倡多元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三位学者对分封制起源的看法,并未表明谁的看法更具有客观性,排除B项;学术界对分封制起源的不同看法,说明分封制起源目前尚未形成定论,但不一定就难有定论,排除D项。2.相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书常有不同记载。下表内容说明 (  )记载史书成书年代“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竹书纪年》春秋战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太甲)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史记·殷本纪》汉代A.两种记载的观点一致且能够互证B.《史记》属于私人修史,可信度较低C.价值取向是选择史料的重要标准D.《竹书纪年》更原始,史料价值更大答案 C 从《竹书纪年》和《史记·殷本纪》对这一事件的记载,可以看出截然不同的对历史主人公的态度和道德倾向,这与它们自身的价值观是相联系的,故选C项。《竹书纪年》和《史记·殷本纪》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完全不同,观点并不一致,排除A项;《史记》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其对史料的态度非常严谨,可信度是很高的,排除B项;《竹书纪年》年代比较久远,留下来的部分多是后人整理的结果,已经远非原始史料,排除D项。3.有学者指出:“西周王朝通过对血缘宗法与分封制的有机结合体的合理运用,加大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可是周代的政治就是按照血缘说话,一切都是事先就已经安排好的,这无疑把统治阶级内部人员流动的通道堵死了。”该学者意在说明周代(  )A.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互抵触B.血缘对贵族政治的完全限制C.宗法血缘与政治间存在矛盾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答案 C 材料中周代的血缘宗法与分封制的结合“加大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但也堵死了“统治阶级内部人员流动的通道”,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和选拔,说明宗法血缘和现实政治之间存在矛盾,C项正确。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并不相互抵触,A项错误;血缘是贵族政治的依据,B项错误;材料强调宗法血缘的弊端,没有涉及家与国的结合,D项错误。4.下图为甲骨文字“宰”,字从宀(mián)、从辛,意为家庭内从事执役的奴隶罪人,负责王室贵族的饮食、车服等杂役。西周时期“宰”地位不断提高,逐步成为百官之长,例如周公曾任太宰。这一变化反映(  )A.君主专制呈现加强趋势B.家和国具有共通性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礼乐制度日益崩坏答案 B 甲骨文“宰”字“意为家庭内从事执役的奴隶罪人,负责王室贵族的饮食、车服等杂役”,表明“宰”最早是为王室贵族服务的,到西周时期则成为百官之长,为国家服务,体现了家和国的共通性,B项正确。先秦时期没有君主专制,A项错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朝,C项错误;材料与礼乐无关,D项错误。知识拓展 西周时期,家庭或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共通性。无论是家庭、家族还是国家,在组织机制和权力结构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严格的父权家长制。在家庭或家族内,父权家长位尊权大;在国家里,君主的地位至尊,权力至上。因此,一方面,“家为小国”,家长在家庭或家族中就像君主一样;另一方面,“国为大家”,君主即是“君父”,是天下臣民的严父。5.有学者认为:“由于西周天下秩序的特征所在,地缘体系最为隐秘而不为强调,地缘政治活动也隐藏于血缘纽带为基础的人伦体系最深处。……从先秦到秦汉帝国时期,地缘政治思想也经历着竞雄式向着控驭式转变的历史过程。”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汉时期“地缘政治”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等级制度逐渐走向消亡  B.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C.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D.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答案 C 郡县制的纽带是地缘关系,分封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因此材料“从先秦到秦汉帝国时期,地缘政治思想也经历着竞雄式向着控驭式转变的历史过程”体现的趋势是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C项正确。等级制度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中,排除A项;B项顺序颠倒,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知识归纳 周代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秦代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古代中国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6.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  )时代州郡(国)县秦—481000余西晋191721232北周与陈2636171562隋文帝时300—约1500隋炀帝时—1901255唐太宗时10300余1500余A.县制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D.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危害中央集权答案 A 材料呈现了从秦朝到唐太宗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数量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地方行政区划调整中,县制是最为稳定的,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未涉及基层治理和档案保存,B、C两项错误;唐玄宗时期节度使权力膨胀,危害中央集权,与材料中时间不符,D项错误。7.据《史记》等书记载,西汉时人们热衷“驰逐”运动,连温良谨慎的汉文帝也期求这种“追速致远”的竞技乐趣。汉武帝执政,尚武之风益起,社会上又流行军事武艺运动。该记载表明,在西汉(  )A.察举选官注重军功  B.国家统治崇法抑儒C.时代风尚奋疾勇进  D.崇武习气上行下效答案 C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故汉文帝期求“追速致远”的竞技乐趣和汉武帝时期“尚武之风益起”“流行军事武艺运动”说明时代风尚奋疾勇进,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项错误;D项“上行下效”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8.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 C 根据材料“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可知,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C项正确。A、D两项反映的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B项错误。9.宋太祖朝进士,无一人在当朝官至执政以上。太祖朝的状元仅有2人官至执政,而且是在真宗时。宋太宗朝进士,在当朝至少已有16人官至执政,2人位至宰相。太宗即位后的第一位状元吕蒙正两度为相。这一变化反映出宋太宗朝(  )A.宰相增多削弱相权  B.进士科地位得到提高C.科举取士突出才能  D.状元入仕的比例增加答案 B 从“宋太祖朝进士,无一人……执政以上”到“宋太宗朝进士,在当朝至少已有16人官至执政,2人位至宰相”,表明进士科地位提高,B项正确。为削弱相权,宋朝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在材料中并未体现,A项错误;科举取士突出分科考试,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状元入仕比例,D项错误。名师点睛 隋唐以来,科举制逐渐成为朝廷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定制,且为历朝所沿用,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科举制推行之后,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被打破,官吏的来源扩大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阶层,这对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不言而喻。10.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A.明太祖在①处废丞相,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B.武则天在②处首创殿试,科举制得到了继承和完善C.元朝③处归中书省管理,地方行政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D.汉武帝在④处颁布推恩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答案 C ③处是大都,为元朝都城,属于中书省管辖区域,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C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废除了宰相制度,①处是长安,A项错误;武则天时期的都城在洛阳,②处是开封,B项错误;西汉定都长安,④处是杭州,D项错误。易错辨析 元代中书省是中央机关,各行省重要行政事务必须上报中书省。中书省下辖腹里,包括现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部分地区。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11.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体。这种做法 (  )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答案 D 我国古代大部分地区并非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A项错误;唐代以后我国经济格局的变动主要是经济重心南移,元代的行省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B项错误;“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客观上有利于地方文化交流与融合,D项正确。易错辨析 元代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行省,虽然客观上有利于这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融,但其根本目的还是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认同感,从而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服务。                     12.秦以后的中国历代王朝大都试图削弱相权,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终于废除丞相,亲自统领作为执行机关的六部,但是没过多久又召集殿阁大学士辅政,并在明成祖朱棣时形成了新的辅政机构——内阁。一废一立反映的本质是(  )A.避免相权威胁皇权  B.发挥大臣辅政作用C.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D.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答案 D “避免相权威胁皇权”只符合明太祖废丞相,“发挥大臣辅政作用”只符合殿阁大学士和内阁的设立,且都不属于本质,A、B两项错误;“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一废一立都是为了加强皇权,其反映的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项正确。13.有学者评论明清政治时说:“一种历史的偶然,它是在……中枢决策难以平衡集权与效率的矛盾,在靖难之役(朱棣与朱允炆争夺帝位战争)结束之时新君佐助无人的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该学者评论的是(  )A.废除丞相  B.设置内阁C.宦官参政  D.设军机处答案 B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出现“中枢决策难以平衡集权与效率的矛盾”的局面,A项错误;朱棣上台后,在“新君佐助无人”的情况下,设置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B项正确;宦官参政历史久远,与材料“明清政治”不符,C项错误;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D项错误。解题技巧 抓住核心信息“朱棣”,由此选择与明成祖朱棣有关的选项。14.邓之诚《谈军机处》载:“军机处所用‘苏拉’(即听差),照例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之幼童……称为‘小么儿’”“从前京师士大夫风习,达官多喜延接宾客,有往谒者,无不答拜;惟军机大臣,例不回拜,人亦不以倨傲目之”。由此说明军机处(  )A.注重廉政建设  B.重视人员素质C.强化保密意识  D.杜绝官场旧习答案 C 材料中军机处所用听差“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之幼童”、军机大臣“例不回拜”,都旨在防止泄露机密,体现的是军机处的保密意识,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廉政、人员素质问题,A、B两项错误;军机处官员由皇帝任命,且不参与回拜,不能说明“杜绝”官场旧习,D项错误。15.雍正帝要求广大臣僚用密折言事,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当时除了雍正的少数几个心腹大臣稍敢勇于任事外,广大臣僚都“人人自危,斤斤自保”。据此可知,密折制度(  )A.减少了政府的决策失误  B.助长了官场的因循之风C.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D.消除了臣僚之间的隔阂答案 B 密折制度使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奏文直接送至皇帝案头,使权力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从而使大臣人人自危,不敢再有激进的政治行为,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助长了官场的因循之风,B项正确。密折的内容是非公开的,只有皇帝和上奏折的大臣才知道,不利于减少决策失误,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枢机构的权力,C项错误;广大臣僚可以用密折越级言事,必定会引起互相猜疑,D项错误。知识拓展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再装入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期,完备于雍正朝。二、非选择题(共30分)16.举荐和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设置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科目,通过地方举荐、中央任命的方式选拔人才。如果出现举荐不实或失真,察举者要受到惩罚;被举者任官后,如果贪污腐败,不仅自己要受到惩罚,还会牵连察举者。为了保证人才质量,东汉顺帝时,限制了察举年龄,引入了考试机制,并通过中央及地方的监察机构对察举推荐、考试复核的过程予以监督考察。——摘编自薛德枢、徐杰《汉代察举征辟制度评析及其借鉴意义》材料二 唐代科举是一种荐举性质的考试制度。宋初围绕消除荐举因素,对科举考试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细化完善。由多名考官分工负责,考官实行锁院制,考官及考试相关人员亲属实行别试,特别是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和送誊录的办法,取消公卷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科举考试变成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纯粹考试制度。——摘编自卓进、蔡春《论唐宋科举考试性质变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举荐官员的依据以及为避免举荐可能带来的弊端而采取的举措。(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科举考试规则变化的主要着力点,并简析其主要目的。(4分)(3)据材料一、二,分析举荐和考试在汉、宋两朝官员选拔机制中地位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两者本质意图的一致性。(3分)答案 (1)依据:品德和才能。举措:惩罚举荐不实者;察举者承担连带责任;限制被举者年龄;引入考试机制;实行过程监察。(6分)(2)着力点:命题环节和阅卷环节。主要目的:确保公平公正。(4分)(3)差异:汉代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宋代完全以考试来选拔。一致性:巩固统治。(3分)解析 (1)依据:根据材料一“设置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科目”可归纳出品德和才能。举措:根据材料一“如果出现举荐不实或失真,察举者要受到惩罚”可归纳出惩罚举荐不实者;根据材料一“被举者任官后,如果贪污腐败,不仅自己要受到惩罚,还会牵连察举者”可归纳出察举者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材料一“限制了察举年龄,引入了考试机制”可归纳出限制被举者年龄和引入考试机制;根据材料一“并通过中央及地方的监察机构对察举推荐、考试复核的过程予以监督考察”可归纳出实行过程监察。(2)着力点:根据材料二“由多名考官分工负责,考官实行锁院制”“特别是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和送誊录的办法,取消公卷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可归纳出着力点是命题环节和阅卷环节。目的: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这主要是为了保障公平公正。(3)差异: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汉代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宋代完全以考试来选拔。一致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是为了巩固统治。17.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有两次大变局,其一是封建改为郡县,其二是专制改为共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代以降,皇权专制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专制,明代以后则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摘编自周振鹤《地方行政制度志》材料二 “百代皆行秦政事”,秦始皇所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行政制度与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制度紧密结合,三位一体,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专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但革命果实很快落入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手中。要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仍然任重道远。——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代走出周制、确立秦制的主要制度措施,并分别指出元代“中央集权”和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7分)(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走出秦制的历史贡献,并从“民族国家”和“人民权利”两个层面归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5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百代皆行秦政事”谈谈你的认识。(5分)答案 (1)制度措施: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设立三公九卿制,文武分职;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强化集权。标志:元代“中央集权”强化的主要标志是行省制度的设立;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是中书省被裁撤、宰相制度被废除。(7分)(2)贡献: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不能答“资产阶级共和国”)。任务:“民族国家”层面的任务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权利”层面的任务是“人民解放、自由幸福”。(5分)(3)认识:秦代确立的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延续时间很长,对发展古代经济、维护国家统一、防范分裂和积累中华文明成就具有正面意义;但秦制存在着自身不可解决的根本缺陷(专制皇权难以制约、专制王朝循环更替、底层民众权利缺失、民生多艰等)。(学生能认识本质、辩证分析者均可酌情给分)(5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秦代以降,皇权专制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归纳出元代“中央集权”强化的主要标志是行省制度的设立;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是中书省被裁撤、宰相制度被废除。第(2)问,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可从秦代建立的专制制度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角度概括。
本文档为【2022版新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试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汭明教育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9-28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