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举报
开通vip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儿科常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氧气疗法操作规程【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用物】氧气装置一套,乙醇、纱布、鼻导管、胶布、棉签、玻璃接管、夹子、用氧记录单、扳手,根据不同用氧方法分别增加鼻塞、漏斗、面罩、氧气枕、氧气帐等。【操作要点】携用物至床前患儿,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必要时对患儿进行约束。使用氧气管道装置或氧气筒供氧,安装管道。用湿棉签清洁鼻孔。连接鼻导管。打开总开关,再打开流量表,确定氧气流出通畅,调节氧流量,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3),固定。...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儿科常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氧气疗法操作规程【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用物】氧气装置一套,乙醇、纱布、鼻导管、胶布、棉签、玻璃接管、夹子、用氧记录单、扳手,根据不同用氧方法分别增加鼻塞、漏斗、面罩、氧气枕、氧气帐等。【操作要点】携用物至床前患儿,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必要时对患儿进行约束。使用氧气管道装置或氧气筒供氧,安装管道。用湿棉签清洁鼻孔。连接鼻导管。打开总开关,再打开流量表,确定氧气流出通畅,调节氧流量,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3),固定。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然后关总开关。使用氧气筒时应再打开流量表放尽余气。不同用氧方法鼻导管法包括单侧鼻导管法及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用塑料制成的球状物,塞于鼻孔,用氧。漏斗法以漏斗代替导管,连接橡皮管,调节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适当距离固定防移动,多用于婴幼儿及气管切开病人。面罩法选择合适的面罩,调节氧流量,面罩盖住病人口鼻,用带子在头上固定。氧气枕法抢救在转移中的危重病人或家庭中的病人,临时用氧。氧帐法一般为抢救患儿时应用,可用塑料制成氧帐,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管通入帐内。【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氧气筒放置阴凉处。持续吸氧病人鼻导管每日更换,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人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5kg/cm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人筒内,引起爆炸。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并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氧浓度测定仪操作规程【目的】监测吸入氧浓度,使其合理有效地用氧,避免患儿长期吸入高浓度氧而致氧中毒的发生。【用物】氧浓度测定仪【步骤】将测氧仪调为零。将探头植入所测部位,按压皮囊3~4次,取得所测气体标本。按测定键,测氧仪显示的是所测病人吸入氧浓度。【注意事项】测氧仪探头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纱布擦拭,然后用紫外线或电子灭菌器照射消毒,防交叉感染。仪器平放在平整安全处,防摔伤损坏,影响测定结果。测氧仪防潮剂应定时更换(有变色倾向便应更换)。定时校对测氧仪的准确性。超声雾化操作规程【用物】超声雾化器、蒸馏水、根据医嘱准备药物、注射器1个、针头1个、玻璃或搪瓷量杯1个。【操作要点】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水槽内加冷蒸馏水,使水面达到水位标志,要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明膜。雾化罐内放入药液稀释至30〜50ml,将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备齐用物带至病儿床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开关(白色指示灯亮),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根据需要调节雾量。如发现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影响正常雾化时,应继续增加液量,但不必关机。每次使用时间为15〜20分钟。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否则电子管容易损坏。整理用物,将水槽内的水放掉,擦干。【注意事项】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机器和雾化罐编号要一致,不要配错,并注意仪器的保养。水槽底部的透明膜薄而质脆易破碎,应轻按,不能用力过猛。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热水。若要连续使用,中间须间歇半小时。每次使用完毕,将雾化罐及管道、口罩冲洗后浸泡在有效消毒液中,消毒后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执行原发病护理常规。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每天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护理。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定时给予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加强气道冲洗、雾化吸入及吸痰。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妥善固定并记录插管深度,标明外露长度,密切观察,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注意呼吸机运转情况,患儿心率、双侧胸廓动度、双侧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褥疮等并发症的护理。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功能呼吸机操作规程【操作要点】1、查对病人,神志清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2、接通电源、气源,接模拟肺开机,开显示屏。3、根据病情,调节各参数:通气方式、FiO2、VT、RR、I/E、PSV、PEEP、灵敏度等,设定报警范围:高压限、低压限、分钟通气量低限、分钟通气量高限等。4、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5、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至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刻度,打开电源,调节加热温度至需要温度。注意储水器处于管道的最低位置,防止积水倒流。6、去掉模肺,连接病人,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报警情况,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7、记录:上机时间、相应参数、上机前血气结果。8、使用过程中随时观察气道压力的变化及病人病情的变化,上机半小时后应复查血气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参数调节。9、待病人血气分析、呼吸频率恢复正常、自主呼吸强,自主呼吸方式1小时以上,没有呼吸困难征象时,可间歇停呼吸机或停机。10、将呼吸机与病人分离,关主机、空气压缩机、监护屏开关、湿化器开关、切断气源、电源,消音。11、整理床单元,并继续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12、去除湿化器内滤纸,各部位消毒后备用,防交叉感染。机械通气的护理常规向年长清醒患儿做好解释,使其配合,必要时应约束四肢,必要时应用镇静剂,防止导管脱出。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套管,严防脱出、移位,一旦出现应立即重建人工气道,并同时面罩加压给氧气或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氧供。接呼吸机后应立即观察呼吸机的供养情况:(1)胸廓起伏是否对称。(2)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3)观察指(趾)甲、末梢是否转红润。(4)血氧饱和度是否逐渐上升。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吸痰,吸痰前给予吸100%氧2分钟,翻身叩背,对痰液粘稠者,气道内注入5-10ml生理盐水,以冲洗气道。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严重缺氧等情况,协助医生处理。注意气源、电源有无异常,如气源电源突然中断,应立即将呼吸机管道与患者分离,用呼吸囊控制呼吸,以免窒息。根据不同的呼吸模式选择合适的参数值,动脉血气结果是监测呼吸机疗效的重要指标。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呼吸机管道定时更换,使用完毕彻底消毒后备用。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集聚、摆动,引起患者不适,需及时倾倒处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通气过度、通气不足、循环功能障碍、气道损伤、呼吸道感染、呼吸机肺等。脱机训练应安排在白天人多时,由专人负责,脱机后30分钟复查血气。呼吸机依赖者白天间断脱机,夜间进行机械通气,保证患儿休息。逐渐延长脱机时间,直至完全脱机。心肺复苏护理常规迅速判断心搏、呼吸是否停止。呼救,同时做好病人准备:1)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板上,睡在软床上的病人应该在肩背下垫一心脏按压板,去枕,头后仰。2)解开病人的纽扣、领带及腰带等束缚物。协助医生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术1)开放气道患儿头后仰,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舌后坠者用舌钳拉出。2)人工呼吸站于患儿头侧,一手托起下颌,使头后仰,口唇部放纱布,口对口人工呼吸或使用简易呼吸器,呼吸频率每分钟8~10次。3)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幼儿:一手手掌下压。下压深度:婴儿至少1.5~2.5厘米,幼儿至少2.5~3.5厘米,年长儿至少3.5~5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立即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并制定抢救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各级医务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在抢救过程中态度严肃、认真、动作迅速准确,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各种急救药物必须经过两人核对,正确方可使用。执行口头医嘱时,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需及时由医生写医嘱和处方。抢救中各种药物的空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应集中放置,以便统计和查对。及时准确做好抢救记录:一切抢救工作均应做好记录,要求字迹清晰、及时准确、详细全面,且应注明执行时间和执行者。抢救结束后:用物要及时清理,归还原处,保持整齐清洁,药品要及时补充。严格做好感染管理工作,如是传染病人,按传染病的要求进行消毒和处理,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抢救和护理措施的落实。做好进一步生命支持期和延续生命支持期的护理工作。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目的】对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病人的紧急抢救,保证重要脏器氧气的供给。【评估】病人的年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及气道是否通畅,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适应症: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病人的紧急抢救;相对禁忌症: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等。【准备】病人:去枕平卧,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可能带来的不适等。用物:简易呼吸器装置、手套(必要时)、氧气连接管。【操作步骤】备齐用物、选择合适的面罩至病人床边。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10-12升/分。(供氧浓度为40%~100%),使储氧袋充盈,若无供氧装置则将储氧袋与硅胶球分离。病人呈去枕仰卧位,操作者位于病人的头侧。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有假牙者取出假牙,打开病人气道(标准: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轴垂直)。将面罩紧扣病人口鼻部,操作者一手以CE手法保持气道打开及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囊(成人:10-12次/分;儿童:12-20次/分;新生儿:40-60次/分;潮气量:500—600ml或6-7ml/kg;每次挤压气囊要持续1秒钟)。挤压呼吸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1L呼吸囊的1/2-2/3,2L呼吸囊的1/3为宜,若患者气道压力过高,可下旋减压阀,以增加送气压力。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及时评价效果。(患者胸廓起伏、双肺呼吸音、皮肤颜色、面色、口唇颜色、SPO2是否改善)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终末处理:呼吸面罩、活瓣用含有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洗晾干备用(特殊说明的除外)。因呼出气不经呼吸囊,囊用后可不必消毒,或用含有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后再用清水擦拭备用。储氧袋擦拭消毒(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禁浸泡。特殊感染者,应一次性使用;或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检查无损坏后,将部件依顺序组装好备用。【注意事项】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根据病人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固定时不可漏气,同时避免损伤病人皮肤粘膜。挤压呼吸囊时,不可时快时慢,压力不可过大。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口腔有无异物等病情变化。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简易呼吸器,确保其处于良好的状态。【评价】患者胸廓起伏,双肺有呼吸音。皮肤颜色、面色、口唇转红润。SPO2改善。微量输液泵操作规程【目的】控制滴速,在一定时间内按需要完成病人所需要的输液量。【用物】微量泵,电源接线。【操作要点】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按输液法静脉输液。打开输液泵泵门,将输液管置于输液泵内,关上输液泵门。根据医嘱要求,调节设定时间、液量、滴速。观察滴速与实际进液量是否符合,调节液量及每小时速度。严密观察微量泵功能是否正常,按时记录进液量。及时发现、处理输液泵的故障(空气栓塞、阻塞、低压等)。爱护使用,并注意保养【注意事项】滴速与实际进液量要符合。严格防止空气栓塞。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同输液法多功能监护仪操作规程【目的】及时发现心率紊乱,心动过速、心脏停搏及体温、血压改变,协助诊断和治疗。【用物】多功能监护仪及其配件、电极、棉球、酒精等。【操作要点】【用物准备】整机外观检查:检查电源线,导联线,探头,是否完整齐全;检查心电电极片,血压袖带有无漏气。检查机器外部过滤网,进气口是否有堵塞,做好必要的清洁除尘。接通交流电开机,让机器完成系统开机自检,看后备电池,是否正常充电或已充电完毕。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手动调节各个参数的报警范围,清除历史记录,机器处于待机状态。预先做必要的参数测量,看是否有异常表现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操作步骤备齐用物后,向患儿及家属解释连接电源连接心电、体温及血压导联线于监护仪相应位置,心电接电极,血压导联线末端接袖带,袖带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其宽度为上臂周径的2/3放心电记录纸于监护仪相应盒内放置电极于患儿胸部相应位置,贴体温导联线于腋下,绑袖带于上臂上1/3〜2/3处。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各项显示是否正常。【仪器保养】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及时清洁,用浸湿酒精或清洁剂的纱布擦拭,保持荧屏清晰,各附件防受压,未用时罩上仪器罩每周除湿一次,防受潮注意防热防震,搬动时轻稳,监护仪使用时离墙至少5cm,利于散热,禁搁物品于其上。暖箱应用操作规程【目的】为患儿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保持体温稳定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操作要点】评估患儿了解患儿状况,包括体重等,告知家长应用暖箱治疗的必要性。操作要点暖箱应用前核对患儿姓名、床号患儿入箱前备好暖箱,接通电源,检查暖箱各项显示是否正常,往水槽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将暖箱调温至所需的温度预热。根据患儿体重设定暖箱温度,一般体重在1501-2000克者,暖箱温度在30-32°C;体重在1001-1500克者,暖箱温度在32-34C;体重<1000克者,暖箱温度宜在34-36C。监测患儿体温,一般在32-36C之间,暖箱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预防交叉感染。每日清洁暖箱,更换水槽中蒸馏水。各项治疗、护理尽量在暖箱内集中进行,避免过多搬动刺激患儿,如须将患儿抱出暖箱做治疗护理时,应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注意面色、呼吸、心率、体温等,做好记录。密切观察箱温和使用情况,严格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出暖箱后的处理:切断电源,放掉水槽内的蒸馏水,用消毒剂溶液擦拭,清洁暖箱。【注意事项】严格交接班。暖箱应避免阳光直射,冬季避开热源及冷空气对流处。使用暖箱时室温不宜过低,以免暖箱大量散热。使用中注意观察暖箱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出现报警要及时查找原因并予处理,必要时切断电源,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在使用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保证安全。长期使用暖箱的患儿,每周更换一次暖箱并进行彻底消毒。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光照疗法【目的】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血清间接胆红素经光氧化分解为直接胆红素,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操作要点】(一)入箱前准备清洁蓝光箱,水箱内加蒸馏水至2/3满,接通电源使箱温升至30°C,相对湿度达55%〜65%。测体重、体温。将病儿裸露戴眼罩,用长条尿布遮盖会阴部,特别是男婴要注意保护睾丸。用大毛巾将箱周围围好,以防碰伤病儿。将病儿置于蓝光下,关好边门。登记人箱时间。(二)人箱后观察及护理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如有异常变化随时测体温。每日测体重一次,以观察入量。观察病儿精神、反应、呼吸、脉搏变化及黄疸进退程度。观察大便次数及性质,多喂水。蓝光照射过程中如出现烦躁不安、高热、皮疹、皮肤发花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找出原因,必要时可调节灯管数目,拉开边门使箱温降低,若情况不见好转,则停止光疗,出箱观察。单面照光应4小时翻身一次。(三)出箱护理切断电源。摘掉眼罩,将病儿衣着整理舒适,测体重。登记出箱时间。将水槽中水倒尽,用有效消毒溶液擦净蓝光箱,整理完毕后备用。【注意事项】灯管使用不得超过规定有效时间,超过使用时间后及时更换。冬季箱温上升慢,当箱温上升至30C时再将病儿放人蓝光箱内。夏季箱温如超过30C,应打开边门,必要时用电扇降温。辐射台使用操作规程【目的】用于产房,手术室和新生儿的抢救,以维持其中性温度,减少新生儿耗氧量。用物各类型远红外线辐射台。操作将已清洁和消毒的辐射台电源接通,开启电源开关,此时加热指示灯亮,表示辐射台可用。调节温度,根据新生儿的中性温度调节,一般刚出生的足月儿约33°C,早产儿33~36°C。【注意事项】使用前必须有效接地线,以保证安全;不能放在冷风直吹的地方;当温控板报警时,应立即进行检修。股动脉穿刺操作规程【目的】1、需采集动脉血液标本或某些特殊检查2、用于区域性化疗【用物】治疗盘内放置:无菌持物钳浸于消毒溶液罐内,2-2.5%碘酊,70-75%酒精或安尔碘等消毒液,无菌纱布及罐、消毒棉签,0.1%肾上腺素、笔、砂轮,注射器、针头、抗凝剂、试管、弯盘、注射器针头回收器,需要时备输液或输血用物【操作步骤】1、准备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治疗项目等,向患儿或者家属解释股动脉注射目的、方法。3、协助患儿仰卧,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曲90度角呈蛙状,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充分暴露局部。助手站在患儿头端,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双手分别固定患儿双腿,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4、检查注射器的包装、有效期等,再次查对,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5、术者消毒左手中指和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人动脉或者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入。见回血后用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抽动活塞,按需要采集标本或者接上输血输液器。6、抽血或输入毕,迅速拔针,局部用3-5根梢毒棉签或纱布加压按5分钟以上。7、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8、消毒洗手。【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查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2、如采集血气标本,应备肝素,并防止注射器内混人空气,针头拔出后即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立即送检。3、如抽出暗红色血液,即示误人静动脉,应立即拔针,加压5分钟以上止血。股静脉穿刺操作规程【目的】1采集血标本;2常用于急救时加压输液输血,监测中心静脉压。【用物】治疗盘内放置:无菌持物钳浸于消毒溶液罐内,2-2.5%碘酊,70-75%酒精或安尔碘等消毒液,无菌纱布及罐、消毒棉签,0.1%肾上腺素、笔、砂轮,注射器、针头、试管、弯盘、注射器针头回收器,需要时备输液或输血用物【穿刺部位】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骼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操作方法】1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穿工作服,戴帽子、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一次性5ml无菌干燥注射器1〜2付,2%碘酒、75%酒精、棉签、污物杯。根据需要准备干燥试管、抗凝试管、血培养瓶等。3将用物带至患儿床旁,向患儿及家长作好解释说明,消除恐惧心理,以取得合作。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工作,婴幼儿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4穿刺要点协助患儿仰卧,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拥0度角呈蛙状,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充分暴露局部。助手站在患儿头端,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双手分别固定患儿双腿,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用2%碘酒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再用同样方法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然后用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准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好,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然后逐渐提针,边提针边抽吸,见抽出暗红色血,则提示已进入股静脉,立即停止提针,加以固定,根据需要采取血标本量。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至见血为止。抽取所需血量后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按压5min以上不出血即可,取下针头,将血液沿标本管壁缓慢注入。【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局部必须严格消毒,比常规消毒的范围要大。2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内出血。3穿刺处皮肤不得有糜烂或感染。4穿刺时,针头不要向上穿刺太深,以免伤及腹腔脏器。5穿刺时,如抽出血液为鲜红色血液,则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紧压穿刺处5〜10min,直至无出血为止。6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形成血肿;抽血完毕,立即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签按压5min以上,避免引起局部出血或血肿。后囟穿刺术操作规程患儿侧卧,头下垫一枕,操作者站于患儿胸面部前。在后囱处剃净直径5cm左右的头发,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后囱穿刺的局部及操作者左手拇指必须严格消毒。用5ml空针,6~7号针头,在后囱中点(矢状缝与人字缝的交叉点)进针,向鼻尖方向进针0.广0.5cm,有落空感即可抽血(达矢状窦,取得血液)。拔针后用棉签轻压至无出血为止。腰椎穿刺术【目的】测脑脊液压力,留取脑脊液检查,协助诊断。作造影或放射性核素等辅助检查,如气脑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射性核素扫描等。腰椎麻醉或注入药物治疗。【操作要点】术前准备患儿准备解释穿刺的目的意义。术前排空大小便。物品准备消毒盘、2%普鲁卡因,治疗包,无菌手套,腰穿针,标本瓶等。环境准备清理探视人员,关闭门窗,调节适宜室温。操作方法协助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低头双手抱膝,脊柱尽量后突。取腰3〜4椎间隙为穿刺点,也可取上或下一椎间隙。常规消毒皮肤,带手套,铺洞巾。局麻至皮肤深达韧带,垂直缓慢进针,掌握落空点。放液前接测压器,测初压后,收集2〜5ml脑脊液送检查。鞘内注药前应先放出同等量的脑脊液,然后再注入药物。术毕将针芯插入再拔针,敷料覆盖。术后护理术后协助病人躺好,去枕平卧4〜6小时,颅内压高者平卧24小时,颅内压低者取头低位。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及穿刺点有无出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经侧脑室置管行颅内压监测操作规程【目的】早期诊断颅内高压观察评价降颅压药物的效果行脑脊液引流时有利于调节引流速度,确定停止引流时机可以预测疾病的预后【用物】穿刺针、硬质导管、换能器、监护仪、三通开关,脑室引流瓶,必要时备颅骨钻【操作步骤】术前病室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将换能器、三通开关浸入10%福尔马林液中浸泡1小时或2%戊二醛溶液中浸泡半小时连接好监护仪电源线,导联线调零:将监护仪换能器与大气相通,调节波形和数字显示到“0”状态;校压:将输液瓶液面调到距换能器68cm高,此时监护仪上显示为50mmhg,说明监护仪压力系统完好,结果准确可信。常规剃发、消毒、铺巾协助医生行穿刺置管或钻孔置管置管结束,将导管经三通与压力传感器相连作连续压力监测压力过高时,将三通打开,调节引流瓶的高度以决定脑脊液的引流速度。【注意事项】保证监测结果准确:a)压力传感器(换能器膜)应置于平外耳道水平b)经常调零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颅内感染,患儿住隔离病房,每日常规消毒;换能器三通开关,引流瓶等每日更换消毒,连接管三通开关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敷料有渗液浸出时,及时更换敷料,持续监测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一旦发生感染,立即停止监护,拔出导管,予以有效抗生素。附颅内压正常值:新生儿:0.27Kpa(2mmhg)婴儿:0.67Kpa(5mmhg)1~7岁:0.8~1.73Kpa(6~13mmhg)年长儿及成人:2Kpa(15mmhg)连续颅内压监测操作规程(一)术前准备:备皮:以进针点为中心,按直径10厘米范围头皮皮肤或剃光全部头发房间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或电子灭菌灯照射60~120分钟将换能器、三通开关浸入10%福尔马林液中浸泡1小时或2%戊二醛溶液中浸泡半小时连接好监护仪电源线,导联线,并调零、校压(二)监测护理要点患儿置于头高30。斜坡卧位,头保持平直,以利静脉血液回流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压力传感器(换能器膜)应置于第三脑室水平(与外耳道平行),经常调零,保持导管通畅患儿安静状态下发现颅压监测数据增高和颅压增高波型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采取降压措施若监测过程中患儿烦躁、咳嗽或屏气等使颅内压增高应报告医生给予镇静剂监测同时采用控制性脑脊液引流降低颅压时,注意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以降颅压至正常或略低于正常为宜,并准确记录引流量(三)及时记录颅内压变化情况,病情和治疗护理措施(四)观察各种降颅压药物和降压措施的效果并记录于监测表上(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患儿置隔离病房,每日常规消毒房间一次,保持进针处(或钻孔)处敷料的清洁干燥,若有浸湿及时更换,引流装置的各接头处应用无菌纱布包好,引流瓶、连接管、三通开关每日更换消毒一次(六)导管留置时间不超过10〜14天,以防医源性感染。机械通气的护理常规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将气体送至病人的肺部,并排出病人肺部的废气,常见的机械通气指的是正压通气。虽然正压通气可以增加病人的氧供、帮助通气及减少病人的呼吸功,但亦可引起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气胸、肺部感染等。在确保病人获得正压通气帮助的同时,应减低其对病人可能产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护理质量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维持有效及安全的通气治疗】施行正压通气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其有效性及安全性(1)有效性:即指要维持连续性及密切性的监测,以确保呼吸机的正常运作,以及确保患者能获得足够的氧供和通气。(2)安全性:即指为要确保患者在突发事故时(例如意外脱管),能及早获救,呼吸机的报警系统应保持开放,任何时间都应有护士在床边进行监测,以防止任何事故发生;并且观察患者是否因病情恶化或机械故障引起的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床旁应常规备有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及负压吸引装置,以便急救时应用。【维持足够的供氧和通气】1、正确的呼吸机的模式和参数的设定呼吸机的设定须按照医嘱、患者的病情、血气检查等做出调节,其中包括:(1)呼吸模式:如IPPV、SIMV+PSV、PSV等。(2)呼吸频率:如12〜14次/分。(3)潮气量:如6〜8ml/kg(4)压力支持:10cmH2O(5)呼吸末正压:5cmH2O(6)氧浓度:0.4(7)吸呼比:1:2(8)吸气流速:如60L/min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呼吸机的设定,以确保呼吸机设定没有被意外的改动。2、病情观察在进行机械通气期间,护士应时常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尿量、胸部体征、体温、皮肤、血气、痰等的变化。(1)意识状态:观察病人是处于清醒、朦胧、浅昏迷或深昏迷状态。(2)呼吸:机械通气过程中要密切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机械通气后,通气量合适,病人安静;如出现烦躁,人机对抗,多由于通气不足或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如自主呼吸过强过快,可酌情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以控制呼吸,减少能量的过度消耗。(3)胸部体征:机械通气时,注意观察两侧胸廓动度、呼吸音是否对称,否则提示气管插管进入一侧气管或有肺不张、气胸等情况。(4)脉搏: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反射性增快。(5)体温:体温升高是感染的一种表现,也意味着氧耗量及二氧化碳产量的增多,除采用相应降温措施外,还应适当降低湿化器的温度,调整通气量和吸入氧浓度,改善呼吸道的散热作用;体温下降伴皮肤苍白湿冷,则是休克的表现,应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6)尿量: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可引起肾血流灌注减低,血中抗利尿激素、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使尿液的生成与排出减少。除此之外,休克、原发病及肾毒性药物都可引起尿量的改变,因此,机械通气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尿色、性状、比重及渗透压的变化。(7)皮肤:皮肤潮红、多汗和表浅静脉充氧,提示有二氧化碳潴留;肤色苍白、四肢末梢湿冷,提示有低血压、休克或酸中毒的表现。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如出现表浅静脉充氧怒张,提示周围静脉压增高、循环阻力增加,应及时通知医生,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节。(8)血气检测:血气分析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判断通气及氧合情况的重要指标,要及时、动态的观察,尤其是在机械通气开始阶段和病情变化时,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动脉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果的测定,故正确的采血方法是保证血气检查正确性的重要环节。(9)痰的观察:根据痰量、颜色及性状的改变,正确判断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疼药及镇静剂为确保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能减少不适和焦虑,应给于适量的止疼药及镇静剂,病入口中应放入防咬垫和防咬器,防止患者咬破气管内导管和舌头。4、防止人工气道阻塞气道阻塞可严重影响通气效果,所以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应使用加湿器。若患者出现气道痉挛,可借助雾化器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除借助物理治疗外,护士应采用正确的吸痰方法经常为患者清除痰液。5、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也十分重要,不仅可有效的预防褥疮的发生,还可以增进肺内气体的分布,以减少肺内痰液的潴留。6、患者突然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的处理此时应立即断开呼吸机用简易呼吸器进行手动通气,然后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做出适当处理。【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及组织灌注】正压通气使胸内压力增大,导致回心血量、心排血量及组织灌注相应减少,护士应定时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心电活动、皮肤温度等,以及早发现心血管系统出现的不良反应。【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完整并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维持胃肠粘膜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应时常观察并预防因焦虑引起的胃肠溃疡。一般预防及处理方法包括:使用鼻胃管引流过多的胃酸并减少胃肠胀气;应早施行胃肠营养;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胃肠粘膜保护剂。营养不良会导致肌肉无力、感染及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等并发症,所以必须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营养补给可通过胃肠内(鼻胃管)和胃肠外营养(TPN)两种途径。在营养补给过程中,应评估患者的反应,例如是否有体重增加、腹泻、血糖异常等情况。【预防感染】1、洗手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坚持洗手制度,减少交叉感染。2、无菌吸痰技术使用无菌吸痰技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或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达到此目的。3、减少不必要的呼吸机管路的更换频率。4、病人采取半卧位,尽量采用胃十二指肠管,以减少返流和误吸。5、经常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率、体温、白细胞计数等,了解病人的感染情况。【监测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心输出量减少、心律失常。气胸、肺部感染、肺不张、气道损伤、氧中毒、呼吸机依赖、通气过度1、血管并发症2、肺部并发症或不足等。肾衰或引起体液潴留。颅内压改变。3、肾脏并发症4、脑部并发症5、消化道并发症应急性溃疡、肝功能衰退等。【基本护理】可用眼部润滑剂,帮助病人闭眼,以防止并发症。可减少口腔溃疡及口腔定植菌的误吸。维持病人皮肤清洁并定时翻身,减少褥疮的发生率。定时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可避免肌肉萎缩、变形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眼部护理2、口腔护理3、皮肤护理4、肢体护理【撤机的护理】逐渐增加患者自主呼吸的时间或逐渐降低通气支持的水平。撤机的指征包括:患者氧合良好,在吸氧浓度<0.6的情况下,PaO2>8kPa能够维持CO2分压在相对正常范围内。可以满足断开呼吸机后的呼吸功耗。神志清楚,反应良好,患者应有张口及咳嗽反射。人工气道护理在危重症急救指令工作中,如何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以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是关系到重要脏器功能保障和救治能否取得顺利转归的重要环节。一、气道紧急处理紧急情况下,应首先保证患者有足够的通气及氧供。常有人误认为此时应立即进行气管内插管,但在熟练气管插管人员到来之前,常由于插管不成延误时机,造成缺氧加重,误吸及出血、乃至血流动力学紊乱、心率失常等,为以后的救治造成更多的困难。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简单的气道管理方法能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免除紧急情况下的气管插管。(一)解除气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意识丧失伴有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患者呼吸费力,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机生命。鼻翼扇动,所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仍无足够气体交换者,常因舍后坠、呕吐、误吸、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喉痉挛及喉水肿等引起。主要处理方法有:1、清除呼吸道、口咽部分泌物和异物。2、头后仰,托起下颚,但怀疑可能引起颈椎损伤时不能变更头位。实施时将手掌放在病人的额前施压,向后使寰枕关节尽量伸展,再将手指放于骨性下颌向上托起上颌,使下颌角抬起,呈现下颌牙位于上颌牙之前的位置,或调整头部位置,使气道通畅。3、放置通气道,分口咽、鼻咽通气道两种。口咽通气道可打开气道;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预防病人咬伤舌头。放置时将弓形凹面朝向上腭部插到舌根部再旋转180度。通气道不可过短,易将舌推向咽喉壁加重梗阻,同时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通气道过长则能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乃至损伤。其长度以选择从口角到耳垂的距离为宜。鼻咽通气道有严重面部外伤、凝血机制障碍及脑脊液鼻漏者禁用。4、喉罩喉罩是80年代研究出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新方法,适用于急救、麻醉、呼吸衰竭的治疗等多种场合。喉罩的结构是在气管插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硅胶管的远端是一个可充气的喉面罩,经口将其插入咽喉部以后,向气囊内充气即可使喉罩远端固定于气管开口处。喉罩不能代替气管内插管。由于它仅能插入环装软骨下方,不能完全堵塞食管,在正压通气时可引起胃内容物返流,造成吸入肺炎。因此在使用喉罩时要求患者禁食,一旦出现胃内容物吸入,应换成气管内插管。此外喉罩的气囊壁较厚,使气囊内压力高,可塑性小,使喉罩不易很好地适应咽喉部的解剖结构。同时气囊弹性阻力大,也不易人为的控制气囊内压力,所以应选择大小与患者相适应的喉罩。(二)简易呼吸器经面罩加压给氧二、人工气道的管理气道导管(ETT)的护理1、病房管理最好在空气净化区内,注意环境的消毒和隔离。2、护理记录需记录的项目:插管日期和时间、插管人的姓名、插管型号、插管途径(经鼻、经口)、插管外露的长度、患者在操作中的难受情况、气囊的最佳充其量等。3、气囊管理定时给气囊放气,注意在决定拔管及气囊放气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以防止误吸、呛咳及窒息的发生。对长期机械通气者,注意把气囊的压力保持在18.5mmHg(25cmH2O)以下,以防止气管内壁守压坏死。可用最下容量闭合技术为气囊充气并观察气囊有无漏气、破损现象。8岁以下儿童均用无气囊的的气管导管,以降低对气管内壁的损害。气囊充气量:用气囊测压可准确测量气囊内的压力,亦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掌握气囊充气量。最小漏气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听取漏气声。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见漏气声,然后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吸气时能听到少量漏气声为止。该方法可预防气囊内对气管壁的损伤,但由于有少量漏气,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可通过气囊流入肺内,并于进食时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机会。对朝气量有一定影响。最小闭合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边向气管内注气边听漏气声,直到听不到漏气声,然后抽出0.5ml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此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潮气量。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需2人配合操作,使患者取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充分吸引气管内、口、鼻腔内分泌物。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导管连接,轻轻挤压简易呼吸器,以充分换气。在患者开始吸气时,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助手放气囊。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如此反复操作2-3次,直到完全清除气囊上的分泌物为止。作用原理:患者吸气末时,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在肺充气膨胀的同时放气囊,患者呼气,借助于胸廓的弹性回缩,产生较大且快的气流,将滞留物冲到气囊上,阻止气囊上分泌物返流入气道,再经口、鼻腔吸出。4、气道导管位置的原理气管插管后应拍胸片,调节气管插管位置使之位于隆突上2-3cm。记录插管外露长度,经口插管者应从门齿测量,经鼻插管者应从外鼻孔测量。经口插管外露过长时,为减少死腔量,可适当剪掉部分外露插管。固定好插管位置,外露长度应每8小时测量一次并交班。5、防止气管套管脱出人工气道固定方法:应经常检查导管上的标记以确定导管的位置;成人导管标记的长度是22±2(cm)(OETT)或27±2(cm)(NETT),正常情况下导管尖端应位于隆突上2-3cm处。导管向上移位易导致声带损伤、意外脱管或通气障碍,向下移位易导致单肺通气。为防止移位,应该用绳带、胶布、头套或支架将导管妥善固定,并且在每次改换位置时,用手固定ETT,以防脱管。过长外露的导管应剪掉,以减少死腔及导管对病人声带的刺激。除妥善固定套管外,应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的改变。对神志清楚者讲明插管的意义及需患者注意的事项,防止患者自行拔除套管;对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或应用镇静剂,防止套管脱出。注意评估患者体位变化,头部、四肢的活动度。给患者变化体位时,应注意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拉出气管套管。6、气道温湿化建立人工气道后,外界的冷而干燥的气体直接经气管进入肺部,以引起肺部感染、痰液潴留、气管内壁干燥等并发症。因此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应加强湿化,保证患者吸入气温度32-37摄氏度。常用的湿化方法有:温湿交换过滤器(HME)、蒸汽加温加湿、气管内直接滴液目前有争议等。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调整气道湿化:根据痰液的性状及吸痰时在玻璃管内壁上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三度。I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要适当减少气道湿化。II度(中度黏痰):痰液外观较I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较满意。m度(重度黏痰):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7、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借助物理治疗方法,护士应及时吸痰。吸痰时应使用无菌技术,并在过程前后向患者提供100%的氧气,以减少因吸痰引起的缺氧、心率失常、或肺不张。气道内盲目地吸引,只能吸除气管分支部吸痰刺激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因此掌握有效地吸痰方法非常必要。具体程序如下:吸痰前评估: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痰潴留,根据胸片、听诊、触诊判断痰地潴留部位。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雾化加湿,并加大吸氧浓度、潮气量及压力参数。根据痰液的潴留部位调整患者体位,使痰液潴留的肺区域在上。挤压阵颤胸廓,使痰液向中枢气道移动。吸引吸痰后评价: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胸片、肺部听诊判断吸痰效果。8、预防吸痰相关合并症的技术:吸痰前后提高吸氧浓度。使用简易呼吸器给予高通气量(禁忌症除外)。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吸痰时手法要轻柔。吸痰时间W15秒。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拔出时再给负压。
本文档为【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700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9-05-18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