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一般中医护理常规汇总

内科一般中医护理常规汇总

举报
开通vip

内科一般中医护理常规汇总PAGE\*MERGEFORMAT#第一部分科室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一、中风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脑,涉及肝肾。脑血管意外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情况。心理社会状况。辩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腹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

内科一般中医护理常规汇总
PAGE\*MERGEFORMAT#第一部分科室常见病中医 护理 卵巢癌的护理查房优质护理服务内容doc优质护理服务内容肺癌的护理常规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 常规一、中风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脑,涉及肝肾。脑血管意外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情况。心理社会状况。辩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腹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挡保护。(3)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肢体功能位置。(4)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期进行膀胱冲洗。(5)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2)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医师,及时处理。给药护理(1)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2)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3)及时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醒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4)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2)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取鼻饲,以保持营养。情志护理(1)中风患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避免不良刺激。(2)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治疗。6.临证(症)护理(1)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2)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等救治。(3)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可加艾灸,必要时遵医嘱留置导尿。(4)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三、健康指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经常食用含粗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功能活动。二、眩晕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辩证:风阳上扰证、痰浊上梦证、肝肾阴虚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的者座椅、床铺避免晃动。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眩晕发作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用。(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情志护理(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2)对肝阳上亢、情绪宜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临证(症)施护(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三、健康指导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三、消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和形体消瘦为特征。以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胃、肾。糖尿病、尿崩症等可参照本病护理。护理评估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心里社会状况。辩证:燥热伤肺证、胃燥津伤证、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症、阴虚阳浮证。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血压、舌脉、皮肤等情况。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饮食护理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情志护理增强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将积极配合治疗。临症(施)护。上消(燥热伤肺证),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中消(胃燥津伤证),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口服通便药。下消(肾阴亏虚证,)可进行穴位艾灸;口渴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神昏者,按神昏常规护理进行。出现低血糖时,立即给予糖水或果汁、巧克力、饼干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有皮肤瘙痒、疖肿、痈疽者,嘱患者切勿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饮食疗法,使患者合理安排每日膳食。避免精神创伤和过度劳累。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讲解本病并发症的表现,如眼部病变,足部感染等,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理发、修剪指甲;内衣,鞋袜要柔宽松;趾端要保暖。定期复查,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以防发生低血糖时,可采取急救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四、胸痹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疼痛发生时间、部位、性质,是否有辐射,伴随症状及缓解的方法。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辩证: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内阻证、心气虚弱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二、护理要点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床边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3)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胸痛部位、性质、时间及放辐射的部位。(2)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及有无颈静脉怒张。(3)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波形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观察患者24小时出入量,发现尿量减少,报告医师。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温服。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这中药汤剂宜趁热服。饮食护理(1)少量多餐,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食国宝级服用刺激性的酸、辣食物。(2)心衰者宜低盐饮食。情志护理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等。6•临证(症)监护(1)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注意防寒保暖,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可予热敷、热熨。(2)心血瘀阻者,应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茶饮。(3)疼痛时,遵医嘱给与及时有效、缓解疼痛的药物。(4)喘息不得卧者,给予吸氧半卧位。(5)心跳骤停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进行抢救。三、健康指导(1)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勿屏气,不畅时可用开塞露。(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饮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3)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5)指导患者家属在病情突然变化时的简易应急措施。第二部分中医内科护理常规一、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急诊室环境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入院介绍介绍主管医师、护士。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体温37.5C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若体温39C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二、高热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C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急性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可参照本病护理。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辨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护理要点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对于时行疫疠引发的高热,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较多者应避风,及时更换衣被,用温水擦身,定时变换体位。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等情况。神昏谵语、肢体抽搐等情况。吐血、咯血、衄血、便血、溺血等情况。高热不退、大吐、大泻等情况。高热、喘促、不能平卧、汗出等情况。给药护理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助汗出。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亦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情志护理内伤发热多病程长,患者常有烦躁、焦虑等情绪改变,安慰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6•临证(症)施护(1).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2).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针刺降温。健康指导(1).保持心情舒畅,怡养情操,利于康复。.注意病愈初期的休养,避免过劳,适当活动。注意保暖,慎风寒,以免复感外邪。.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积极治疗原发病。.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三、脱证因邪毒侵扰,脏腑败伤,气血受损,阴阳互不维系所致。以突然汗出、目合口开、二便自遗、脉微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脑、经络、气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的变化。(2)饮食习惯,排泄状况(3)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辨证:气脱、阴脱、阳脱。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c.注意保暖。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尿失禁者,遵医嘱留置导尿管并定时冲洗膀胱,保持外阴清洁。大便失禁者,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准确记录出入量,患者6小时无尿,注意检查是否尿潴留,尿闭者应及时报告医师。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正确记录出入量,患者每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立刻报告医师,配合处理。给药护理严格按医嘱用药。中药汤剂宜温服。饮食护理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病情好转后,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情志护理患者元气已弱,劝慰患者安定情绪,注意静养。做好患者家属的劝慰工作,关心患者。临证(症)施护a.四肢不温,汗出者,可予四肢放置热水袋等保暖,遵医嘱如给予参附汤或艾灸。b高热,遵医嘱给予十宣放血或针刺退热。c喉中痰鸣、喘促痰厥者,及时吸痰,遵医嘱立即吸氧。健康指导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久病初愈,应注意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防止正虚邪袭,变生他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四、暴泻因感受外邪、疫毒或饮食、劳倦等所致。以发病急骤、突然腹泻、暴迫下注如水、腹痛肠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肠,涉及脾、胃(急性肠炎、食物中毒、胃肠功能紊乱等,可参照本病护理。护理评估(1)腹泻的次数、量、色、性质及伴随的症状。(2)近期进食情况、饮食喜好、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3)肛周皮肤情况。(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5)辨证:寒湿困脾证、肠道湿热证、食滞胃肠证。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a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执行消化道隔离。b卧床休息,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必要时便后坐浴,遵医嘱肛周涂中药。c及时留取大便送检或细菌培养。(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大便性状、次数、颜色、气味。暴泻甚者两眼窝凹陷、口干舌燥、皮肤干枯粗糙、腹胀无力,报告医师,配合处理。C.暴泻其势凶猛,面白肢冷、呼吸深长、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尿少或无尿,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3)给药护理确保患者遵医嘱服药。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一般汤剂宜温服。饮食护理a吐泻严重者暂禁食,病情好转后,可进流质饮食。b暴泻气阴两虚者遵医嘱可用药粥。情志护理安慰患者,忌怒戒躁,保持心情平静,配合治疗。临证(症)施护a.鼓励患者多饮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液。b.两眼窝凹陷,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液体、药物输入。腹胀无力者,遵医嘱给予参附汤、独参汤口服或针灸。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柴胡注射液肌注、针刺十宣放血。口渴烦躁不安者,多饮温开水,补充含钾、钠饮料,如鲜橘汁、淡盐水,防止脱水。寒湿暴泻者,遵医嘱可隔姜灸或药熨;热泻者遵医嘱用中药煎水服。吐泻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针刺止呕或药物止呕。健康指导合理饮食,定时、按量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过食生冷食物以免伤及脾胃。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被。止泻后应避免再感风寒暑湿之邪。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五、痛证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或遭受某些伤害等因素,或脏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以出现某一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心痛、胁痛、腹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护理评估(1)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及诱因。(2)呕吐物、二便等伴随症状。(3)疼痛承受能力。(4)心理社会状况。(5)辨证:头痛、胸痹(心痛)、胁痛、急腹痛。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伴有发热、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疼痛未明确诊断时,尤其是腹痛者,禁用镇痛剂。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a.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面色、生命体征等。b.观察呕吐物、二便及伴随症状。3给药护理汤药一般宜温服。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富营养。热证忌辛辣烟酒;头痛、胸痹(心痛)、胁痛等忌油腻饮食;急性腹痛诊断未明确时应暂禁食。情志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治疗。多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安心养病。六、头痛因风寒温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瘀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所致。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经络、气血及脑髓。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观察头痛部位、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随症状。观察患者瞳孔、体温、二便、舌脉。头痛加重,出现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肢体麻木震颤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饮食护理:以清淡、利湿、易消化为原则,勿过饱,忌食肥腻、黏滑及烟酒刺激之品。临证(症)施护(1)头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止痛。(2)高热性头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额部。(3)出现壮热、项背强直、喷射性呕吐、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4)伴有恶心、呕吐者,遵医嘱给予针刺。七、胸痹(心痛)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疼痛发作时间、部位、性质,是否有辐射,伴随症状及缓解的方法。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3•心理社会状况。辨证: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内阻证、心气虚弱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二、护理要点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床边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3)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时间、放射的部位及生命体征等变化。。(2)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及有无颈静脉怒张。(3)心痛剧烈、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表情淡漠者,立刻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咳嗽、气喘、心律失常者,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5)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波型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6)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和水果。大便秘结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或用中药煎水代茶饮。(7)观察患者24小时出入量,发现尿量减少,报告医师。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温服。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宜热服。饮食护理(1)少量多餐,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食过饱及服用刺激性的酸、辣食物。(2)心衰者宜低盐饮食。情志护理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6•临证(症)施护(1)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注意防寒保暖,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可予中药热敷、热熨(2)心血瘀阻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茶饮。(3)疼痛时,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或遵医嘱针刺止痛。(4)喘促不得卧者,给予吸氧,半卧位。(5)心跳骤停时立即立刻心肺复苏,并即刻报告医师进行抢救健康指导(1)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勿屏气,排便不畅时可用开>丿一|一>塞露(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3)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5)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病情突然变化时的简易应急措施。(6)遵医嘱安置在CCU卧床休息,采取止痛措施。(7)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细软,多食水果、蔬菜。不宜过饱或过咸,忌食生冷、油腻、烟酒之品。情志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保持心情平静,安心治疗。临证(症)施护八、胁痛常因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所致。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胆、经络。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可参照本病护理。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咳嗽、饮食的关系。(2)伴有上腹部及肩背痛、呕吐、黄疸、寒战、发热等症状,应报告医师。饮食护理宜清淡,多食清热利湿的菜果,忌油腻、辛辣、酒浆之品。4•临证(症)施护(1)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2)疼痛重者遵医嘱取中药熨胁痛区。(3)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药物穴位注射止呕。九、腹痛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火、食、石类痹阻,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等所致。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大肠、小肠,胞宫、膀胱。胰腺炎、阑尾炎、消化道肿瘤、肠梗阻或肠寄生虫等引起的腹痛,可参照本病护理。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观察腹痛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发现异常,报告医师,配合处理。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时暂禁食;禁用镇痛剂。4•临证(症)施护虚寒型腹痛,注意保暖避寒,腹部用腹带或置热水袋,忌生冷饮食。腹痛剧烈者,遵医嘱针刺、艾灸或中药热熨腹部止痛。腹胀痛者,遵医嘱采用耳穴埋籽或肛管排气。腹痛伴大便秘结者,遵医嘱保留灌肠或中药泡水代茶饮。健康指导(1)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2)注意气候寒暖之变化,避免六淫外袭。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3)饮食以营养、易消化、无刺激为宜。禁烟,忌食辛辣、油腻、酒、浓茶等。(4)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肥胖者,适当减少食量;高脂者,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丰富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5)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6)早期发现,早期诊治。第三部分危重病人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科)宣教。2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卧位与安全⑴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⑵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⑶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坠。⑷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⑸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G、CVR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基础护理⑴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五到床头:医、护、饭、药、水到病人床头)。⑵晨、晚间护理每日2次;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次;注意眼的保护。⑶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⑷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h协助病员翻身、拍背、指导作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⑸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病人,据情作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R、瞳孔大小、对光反应。2评估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二、护理要点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檫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每1〜2h翻身一次。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三、健康教育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F)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SBP降至〈90mmH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纟甘等表现。观察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30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患者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二、护理要点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保持病房安静。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用药。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给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后血压不升时作好配血、输血准备。做好一切抢救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等监护。需要时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以便抢救用药,随时监测CVP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面罩或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当呼吸衰竭发生时,应立即准备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术后护理常规护理。&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做好各种管道的管理与护理,预防各种感染。病因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按其不同病因进行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要将患者的基础疾病、诊治经过、药物准备情况、患者目前情况、特殊医嘱和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交接班,每班要详细记录护理记录。三、指导要点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2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四、脑疝护理常规脑疝: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由于颅内压的极度增高,脑组织被挤压到压力较小的硬脑膜间隙或颅骨的生理孔道,引起嵌顿时就叫做脑疝。最常见两种类型,一种叫天幕裂孔疝,又叫颞叶疝、海马沟回疝;另一种叫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一、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脑疝的前驱症状,及时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脑疝是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综合征,颅内压超700cmhO持续1h即可引起脑疝。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一旦患者有剧烈头痛且呈进行性加重和频繁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警惕是脑疝前驱期。意识观察: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意识变化是脑疝出现之前的重要表现。瞳孔的监测:根据脑疝的五期临床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已属于脑疝中晚期。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且洪大,呼吸深而慢,提示脑疝前驱期。若脑疝发展迅速,呼吸可突然停止,急性后颅内凹血肿时呼吸变慢有提示枕骨大孔疝的意义。二、护理要点1•急救护理⑴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⑵协助做好手术准备: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行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⑶消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保持良好的抢救环境,解除紧张,使之配合抢救,同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抢救措施的落实;高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均可进一步促使颅内压升高,应予以重视。⑷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⑸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呼吸支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加压给氧,予呼吸气囊或呼吸机支持呼吸;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药物支持:遵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⑹严格记录出人液量,注意电解质平衡的情况。术后护理⑴与手术室护士进行认真交接,检查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查看皮肤情况,查看手术记录,了解手术经过。⑵体位:术后6h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或半侧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每2h更换体位1次。术后72h内,取头高位半坡卧位,头部保持中位,避免前屈、过伸、侧转,以免影响脑部静脉回流,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和连续性护理操作。⑶准确执行脱水治疗,记录24h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⑷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更换体位,拍背协助排痰,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异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舌根后坠及呕吐时误吸;鼻饲者注射前抬高床头15°,以防食物返流入气管引起肺部感染;常规氧气吸入3~5天,氧流量2~4L/min。人工气道管理: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2次/日,口鼻腔及气道用无菌镊和吸痰管严格分开,防止感染;气道湿化与促进排痰:予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等。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探试,避免外来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引起交叉感染。⑸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留置脑室引流管的患者严格掌握引流管的高度和流量,引流管低于穿刺点15cm为宜,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并做好记录。⑹骨窗护理:减压术患者一般行颅骨瓣去除或游离术,成为骨窗或游离骨瓣,骨瓣去除后脑组织只有头皮保护,易受压,应加金属保护;通过骨窗可观察到颅内压的变化情况。⑺高热护理: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亚低温治疗(轻中度低温(30C〜35C)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后脑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组织损害程度)。用亚低温治疗,应注意监测体温,加强皮肤护理。⑻饮食护理:清醒患者术后第2天鼓励进食;吞咽困难和昏迷者术后第3天给予留置胃管,行胃肠外与胃肠内联合营养,保证患者营养的需要。⑼做好基础护理: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口腔护理2次/d,按时翻身叩背,及时吸痰,留置导尿管按尿管常规护理;康复期协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三、指导要点限制探视人员,保持病房安静。2指导患者提高安全意识;告知运动时的注意事项,保证安全防止外伤。告知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4•避免剧烈咳嗽及用力排便。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或家属继续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出院患者若带有留置尿管、鼻饲管予以相应的护理指导。五、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变化,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三天的患者应重点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2观察气管分泌物的量及性状。3.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二、护理要点1•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度左右,相对湿度60%2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3.正确吸痰,防止感染:⑴首先要掌握好恰当的吸痰时机,一般是在床旁听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有报警;发现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等情况时给予吸痰。⑵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吸痰负压,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能过大,以防损伤患者气道粘膜;吸引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⑶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⑷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4•手术创面的护理:在贴皮肤面以油纱布覆盖,常规每日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两次,并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征象及分泌物颜色,切口感染后分泌物多呈草绿色或铜绿色,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以便指导临床用药。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时,要随时注意气囊压力,防止漏气。&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度。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保持内套管通畅(金属导管):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维持下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可用蒸汽吸入疗法。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护理每日两次。拔管:对于原发病以痊愈或减轻,喉梗已解除,作拔管准备工作一一试行堵管,可先堵1/3-1/2,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现象,观察24小时,呼吸通畅,可行完全性堵管,观察24~48小时后拔管。对于因非喉部疾病行气管切开者,如无气管插管等喉部可能损伤的病史者,可于呼吸功能衰竭纠正后,直接全堵管进行观察,并于24小时后拔管。拔管1~2天内应严密观察。三、指导要点1•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2佩带气管套管出院者,应告之患者及家属:⑴不可取出外套管,注意固定带是否固定牢固,以防套管滑出发生意外。⑵沐浴时防止水渗入气管套管内,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消毒内套管的方法,告诉患者气管切开术迟发性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六、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变化。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观察气管分泌物的性质、颜色。拔管后的观察: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交换量是否足够,皮肤黏膜色泽是否红润,同时遵医嘱行血气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⑵观察有无喉头水肿、黏膜损伤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二、护理要点1•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度左右,相对湿度60%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无论是经鼻腔或口腔插管均应注意固定牢固,做好标记;防止口腔插管时牙垫脱落;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气囊管理: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在给气囊放气前或拔除导管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的进行气管内吸痰: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吸痰过程中出现气管痉挛、紫绀、躁动不安等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疼药或镇静药。气道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上气道的湿化、温化功能缺失,易导致痰液潴留、结痂等并发症应加强气道湿化(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每天做口腔护理两次。9.经鼻或经口插管拔管方法:⑴原发病治愈应适时拔管,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⑵如无禁忌症,以床头抬高30度以上为宜,以减少返流和误吸;⑶吸引气管插管以上及经口腔排出堆积在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因其在套囊放气后可被吸入到下呼吸道;⑷吸入高浓度氧数分钟(每分4~6L),将套管内气体放出;⑸将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略超过其长度,边吸痰边拔管,以防积存在气管内套管周围的分泌物被误吸;⑹拔管时在呼气相将导管拔除,以便拔管后第一次呼吸是呼出气体,以免咽部分泌物吸入;⑺一旦导管拔除后,将患者头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入气道;⑻拔管应尽量在白天进行,以便观察病情与及时处理拔管后发生的合并症10.拔管后的护理:⑴以口鼻(面)罩吸氧,以保证安全;⑵4小时内禁食,因为此时声门关闭功能及气道反射功能不健全;⑶禁止使用镇静剂,因在拔管后如有烦躁可能是缺氧的表现;⑷予定时翻身、排背,鼓励患者咳嗽、咯痰。三、指导要点1•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感。2吸痰前应与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3.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在充气时可采用两种方法:最小漏气技术(MLT*或最小闭合容积技术(MOV*。4•拔除导管前必须使用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拔管后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咯痰。最小漏气技术:套囊充气后吸气时容许不超过50毫升的气体从套囊与气管壁间的空隙漏出。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直到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为止。最小闭合容积技术:套囊充气后刚好吸气时无气体漏出。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听到漏气声后向套囊内注气0.1毫升/次,无漏气即可。七、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SpG变化;2评估患者的面色,肢体活动,自主呼吸的力量;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配合情况。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了解呼吸机报警原因,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每日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pHPaO2PaC02勺变化,根据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发现酸、碱中毒时,及时对症处理。观察痰量及性状,了解有无肺部感染或肺水肿等。二、护理要点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各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确认呼吸机工作状态。预设潮气量(VT6〜8ml/kg,频率(RR16〜20次/分,吸/呼比(I:E)1:1.5〜2,吸入氧浓度(FiO2):40%〜60%2向清醒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取得合作,消除恐惧心理。3•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痰,吸痰前后要予以3min纯氧吸入,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并妥善固定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套管;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通气过度可导致血压下降,未经医生同意护士不可任意调节呼吸机参数。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于正常刻度范围内。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4C。&保持呼吸机管路中的集水杯方向向下,且处于最低点,以免集水阻塞管路或流入患者气道内或返流入湿化罐。勤倒集水杯内集水。呼吸机管道一人一换,长期带机患者应每周更换。每周冲洗呼吸机上的过滤网。呼吸机管道和人工气道加接螺纹管,以免牵拉刺激引起气道损伤和人工气道脱出。注意患者体位的舒适度,避免人工气道与患者气管成角,避免人工气道扭曲、折迭、滑出或接头松脱。有心血管功能不良、血容量不足、高龄、原有低血压、,易导致低血压,应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循环稳定。胸部物理治疗每4小时一次。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并在护理记录上准确记录用法用量及患者用药后状况。13呼吸机旁备简易人工呼吸器,如遇呼吸机功能丧失或停电,先将氧气管与简易人工呼吸器相连,按操作程序先用气囊通气,直至问题解决。14.心理护理⑴呼吸机通气支持的患者,由于本身病情危重,加上环境的陌生及呼吸机带来的异常声响、交流障碍、舒适改变等,易出现焦虑、恐惧及不合作等心理问题;部分患者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机心理依赖问题。⑵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理解与疏导,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了解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建立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可备纸笔或写字板等非语言交流形式,鼓励患者主动加强自主呼吸,争取早日脱机。三、指导要点1•患者发生缺氧和呼吸困难时,如不能马上找到原因,应立即脱开呼吸机,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辅助通气。2注意保持湿化器中蒸馏水量,并及时清理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八、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观察置管的长度、时间,。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分泌物等感染征象。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征象。1•保持穿刺点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日换药一次,疑有污染随时更换。妥善固定导管,导管各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防止脱落。深静脉测压通道连接专用延长管和三通,禁止连接头皮针、肝素帽。输液通路连接处尽量少用头皮针和肝素帽,一个肝素帽最多插头皮针2〜3根,肝素帽3〜5天更换一次;每次输液完毕,不需维持通道者,用肝素液和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4•及时更换液体,测压后及时打开输液通道,以避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5.血管活性药物应单通道泵入,连接专用微泵延长管在深静脉管近端;防止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药物疗效;如需快速输液、输血应直接连接三通,TPN血液制品、普通液体不能在同一静脉通道输入。&拔除导管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防止出现局部血肿,用消毒液消毒局部,并用无菌敷料覆盖24小时以上。三、指导要点若深静脉导管被血凝块堵塞不通或呈半通状态,立即用空针向外抽吸,切勿将血凝块冲入血管内,否则易导致血栓栓塞;若回抽不通,应拔除导管。九、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范观察引流管处伤口的情况。拔管后观察: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二、护理要点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⑴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妥善固定: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准确记录: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分钟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拔管指征: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三、指导要点1•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2讲解戒烟、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告知患者如发生畏寒高热、切口剧痛、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就诊。保证休息,合理活动及营养均衡。十、(血)气胸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观察缺氧、呼吸困难的程度;胸部X阳性体征,推测(血)气胸严重程度。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判断进行性血胸出现。3•观察患者T、BPP、R、CVR尿量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4•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伤口有无疼痛,了解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副作用。二、护理要点1体位:合并昏迷或休克时取平卧位,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坐)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及时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用凡士林纱布加棉垫封闭伤口。迅速纠正呼吸及循环系统障碍:⑴立即协助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术,引出积气、积血,减轻对肺及纵隔的压迫;如有多发性肋骨骨折胸壁软化及出现反常呼吸者,应当立即协助行加垫胸带固定或行胸壁悬牵术。⑵维持有效的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量,建立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和抢救休克,根据病情掌握输液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氧疗:根据病情需要,应用呼吸机或鼻塞、面罩吸氧;给予有效的高浓度吸氧,必须在通气功能及呼吸困难得到充分改善,完全纠正缺氧时方可停止。&应用呼吸机的患者,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遵医嘱调整呼吸机参数,纠正酸碱失衡。镇静镇痛:应用镇静镇痛剂预防患者躁动和减轻疼痛;合并肋骨骨折患者可遵医嘱予胸带或宽胶布固定胸壁,患者咳嗽、咳痰时指导或协助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如引流液异常增多,及时报告医生。预防控制感染:遵医嘱合理足量使用抗菌药物;指导和协助患者咳嗽咳痰,及时清理分泌物,加强肺部理疗,防止肺部并发症。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避免压疮;加强营养,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病房定时通风,预防感冒,保证患者有充足睡眠。三、指导要点1•嘱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讲解相关急救知识指导患者治疗基础疾病,有吸烟史者要劝其戒烟。
本文档为【内科一般中医护理常规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7928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1-18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