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举报
开通vip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4.教育心理学的诞...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 )来体现的。 3.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 )、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 )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述为具有描述、( )、预测和( )的作用 5.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6.教学环境包括( )和( )。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效果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 三、简答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ACBACDB 二、学与教 群体差异 个体差异 教学内容 教学环境 解释 控制 敬业精神 教学风格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预测和评判 监视和分析 检验和反思 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199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 ①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出控制; ②反思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③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④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 此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其获得知识并培养其学习能力等。这些研究为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2.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3.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4.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5.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A.思考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来源: D.认知过程 6.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 A.独立型和顺从型 B.外倾型和内倾型 C.中动型和沉思型 D.辐合型和发散型 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8.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9.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1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和( )。 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 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 1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13.智商(IQ)等于( )。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14.智力发展上的差异包括( )。 A.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 B.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 C.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 D.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5.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为(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需要 16.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是属于性格的( )。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17.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A.1岁左右 B.3岁左右 C.6岁左右 D.9岁左右 18.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之为( )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 D.认知方式 19.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20.有些儿童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二、填空题 1.划分心理阶段的依据是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 )和( )。 2.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展的角度经历了从生( )到( )再到( )的过程。 3.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4.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其( )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 )、( )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认知方式。 6.个体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的( )、水平差异、( )的差异。 7.性格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和( )两个方面。 8.智力的群体差异主要包括智力的( )、年龄差异、( )等。 9.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 )与( )。 10.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 )。 11.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为( )和( )。 12.个体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称之为( )。 1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主要体现在( )和( )的分化方面。 14.人格是指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台,包括( )和( )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1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一般认为,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知、( )、( )等成分有机地组成的。 16.学习困难学生指( )和( )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17.智力发展上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 )。 18.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与( )。 19.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 ),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三、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 (3)不平衡性。不同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具有不平衡性。 (4)差异性。各种心理机能所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2.如何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性格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②性格的理智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性格有不同类型。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3.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4.根据不同个体在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等方面表现出的较为一致的特点,可以把人出生以后的发展分为以下的发展阶段: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和幼儿期(3~6岁);学龄初期(7~11岁)又称童年期;学龄中期(11一15岁)又称少年期;学龄晚期(15~25岁),又称为青年初期;成年期(25~65岁),包括青年期和壮年期;老年期(65岁到死亡)。 参考答案:一、ADDAD BCBCD CBADC BBDDA 二、心理特点 主导活动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认知过程 先天禀赋 后天环境 加工、组织 类型差异 表现早晚 性格特征差异 性格类型差异 性别差异 种族差异 反应时间 精确性 稳固的态度 行为方式 独立型 顺从型 心理发展 感觉 动作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感官 智力 群体差异 外倾型 内倾型 智力超常儿童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模拟试题及答案 1.简述加涅按学习水平的分类和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一强化一反应。 (2)刺激一反应学习(s—R的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其过程是:情景一反应一强化。即先有情景,做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3)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 (4)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化。 (5)辨别学习。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 (6)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7)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加涅的这一分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 (1)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它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的信息。 (2)认知策略,表现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3)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4)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加涅认为,上述五类学习不存在等级关系,它们是范畴各不相同的学习。这种分类是对学习层次分类的一种简缩,它集中于学习的更高水平,充分体现了人类学习的特点,尤其符合学校学习的性质。加涅认为,把学习结果作为教育目标,有利于确定到达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因此,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可以为 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免费下载洗衣歌教学设计免费下载汽车材料教学设计下载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下载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下载 提供依据,从而为达到教学目标铺平道路。 2.简述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以动物为对象研究学习过程,创立了著名的尝试一错误说。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通过对动物和人类的实验研究,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所谓联结,指的是某情境仅能唤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考/试/大学习的作用就在于将与生俱来的原本联结或永久保存,或消除,或改变。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 (3)学习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3.请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1)效果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联结就会削弱。 (2)练习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小。 (3)准备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4.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一发现说或认知一结构论。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指出,考/试大/学习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这就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即对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适合新任务,目的在于学得更多的知识。 (3)提倡使用“发现法”。布鲁纳主张学习者要有发现的态度和方法,即用“发现学习”,提倡“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就是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通过分析、运算和操作等过程,最后自行发现原理,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发现法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5.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其主要观点如下: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建构主义重视个体已有经验对学习的作用,提倡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6.阐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因此,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人类的认识是从实践开始,而学生的学习可以从学习现有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同时补充以感性经验。从总体上来说,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是主要的。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特别要求教师能把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原有经验相联系。 (2)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由于教师既掌握所教知识的内在联系,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因此,能够保证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特殊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掌握前人经验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过程。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学生的学习与人类学习一样,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但他们的学习又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当学生意识不到他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活实践的关系时,就不愿为学习付出努力。因此教师要注意用各种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学生的学习既有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特殊性。如果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就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人化;或是只注意灌输,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的学习者。这些做法都有碍于学生的学习。 7.阐述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 要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或是机械的,必须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联系(简称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性质。新旧知识联系的性质既受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要学习的材料本身的性质的制约。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第一条标准是,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第二条标准是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不是人为的。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我们称前者为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称后者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从主观条件来看: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如果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学习者来说就具备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有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联系的可能性。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构成意义学习的上述条件缺一不可。 第三章 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分析题: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2008年4月)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评析】答案为D。此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定义。由学习定义的三点说明:(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可知答案为D项。 2.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2007年)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沦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评析】答案为A。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由此可知,题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学习论。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 )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A.动机 B.强化 C.诱因 D.需要 3.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4.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5.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 )。 A.强化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7.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刺激一反应理论 B.认知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9.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1.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12.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二、多项选择题 1.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 )表象形式来呈现。 A.数字 B.动作 C.图像 D.符号 E.字母 2.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现学习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4.下列属于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分类的是( )。 A.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B.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C.连锁学习与辨别学习 D.信号学习与概念学习 E.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 5.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是( )。 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E.惩罚 三、填空题 1.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_____行为和______行为。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__和态度五个方面。 3.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______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___三个过程。 5.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__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6.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______。 7.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论,基本规律有获得与______、刺激泛化与分化。 8.强化物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的概率,故强化有______与 ______之分。 9.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______的学习、______的学习和行为规的学习。 10.奥苏伯尔对学习也进行了分类,他强调的是______学习。 1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是动机原则、______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12.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流派有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说及奥苏伯尔的说。 四、名词解释 1.学习 2.刺激分化 3.消退 4.知识 五、简答题 1.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 2.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六、论述题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四个选项中,“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均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只有“叶公好龙”不属于经典条件反射现象,故选D。 2.B[解析]略。 3.D[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4.A[解析]加涅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5.D[解析]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说明该生的学习活动的出发点是“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需要 层次理论,故选D。 6.B[解析]布鲁纳提出认知一结构学习论,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7.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属于联结学习理论的一种,建立在小猫“迷箱”实验的基础上,被称为刺激一反应理论。 8.C[解析]陈述观念的能力的学习属于加涅对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言语信息。 9.C[解析]略。 10.c[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 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11.C[解析]略。 12.D[解析]桑代克依据小猫“迷箱”实验,提出在尝试一错误过_程中,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布鲁纳的教学观认为知识结构可用动作、图像、符号表象形式呈现。 2.BCD[解析]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 3.BCE[解析]略。 4.AB[解析]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之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5.ABCDE[解析]略。 三、填空题 1.应答性;操作性 2.动作技能 3.认知主义 4.评价 5.心理 6.准备律 7.消退 8.正强化;负强化 9.知识;技能 10.有意义的接受 11.结构 12.有意义接受 四、名词解释 1.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4.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要映象。它是来自反映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第一,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三个过程:获得、转化和评价。教师要采取有效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第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态度和方法。而所谓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以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 原则。①动机原则。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②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③程序原则。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学生知 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④强化原则。让学生知道结果应该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强化作用的发挥。 教育含义:根据布鲁纳的教学观和教学原则,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构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要注意运用反馈的原理,促进学生自我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来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2.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 A.奥苏贝尔来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3.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4.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 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5.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 )。 A.诱因来 B.问题情景 C.学习期待 D.强化 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7.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8.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9.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A.自我预期 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 D.期待 lO.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 A.班杜拉 B.奥苏贝尔 C.桑代克 D.布鲁纳 二、填空题 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和( )。 2.( )是产生兴趣的基础。 3.奥苏贝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归结为( )、( )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4.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把学习动机分为( )和( )。 5.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 )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和( )。 7.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主观因素有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抱负水平和( )。 8.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和( )。 9.根据马斯洛的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 )、( )和( )的需要。 10.班杜拉的动机理论把强化分为( )、( )和自我强化。 11.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二是( )。 12.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最主要的因素时个体自身行为的( )。 参考答案: 一、CADAB DBDBA 二、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需要 认知内驱力、自我实现内驱力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认知内驱力 内部学习动机 外部学习动机 学生的个性特点 成就动机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认知、审美 创造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 避免失败的动机 成败经验 三、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动机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将动机划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其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3)根据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将其划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在某一时期起主要作用和处于主导地位的学习动机;辅助性动机是在某一时期处于次要地位和作用较小的学习动机。 (4)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 2.简述奥苏贝尔所指出的学校情景中成就动机的几种内驱力。 (1)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2)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3)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4)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自我提高和附属的内驱力都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3.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1)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2)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3)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4.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中应用的评分艺术。 (1)成功和失败不仅可以提供反映活动的信息,而且能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动机产生影响。总体上讲,适当的成功和失败都可以增强后续学习的动机,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 (2)评分或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对学习动机起强化作用。因此,教师的评分在客观、公正、全面、合理的同时,还应掌握评分艺术。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①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否则,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③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5.简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①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前提。②了解学生。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③问题情景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6.简述维纳归因理论。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维度。 7.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并且归因方式可以训练和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5)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6)注意个别差异。 四、论述题 1.阐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囚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也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4)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即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同时又力所能及,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动机过强或过低,都不会激发高效率的学习活动。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进行成败归因。 教师资格考试之第四章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评析: 1.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2007年)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评析】答案为C。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 2.动机有激活、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功能。 (2008年4月) 【评析】指向 强化 此题旨在考查动机的三个基本功能。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 )提出的。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斯洛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3.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4.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5.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 ),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6.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 )的理论。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阿特金森 7.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 A.学习动机 B.学业动机 C.成功期待 D.成就需要 8.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0.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1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1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4.一般说来,由(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5.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二、多项选择题 1.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加涅 E.维纳 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 A.学习需要 B.学习迁移 C.学习心理 D.学习期待 E.学习技能 5.青年期( )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E.学习内驱力
本文档为【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1588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3KB
软件:Word
页数:38
分类:
上传时间:2009-11-08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