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举报
开通vip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磊 ⋯ ⋯ ⋯⋯⋯一 . E 厂^ AII-L,1oZ!-IE 2008·12(下半月) 罄老馐与此煮大 崭 亏研 宓金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这样赞誉北京 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拿世界各国的 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 柏林 、哈佛 、哥 伦 比亚等 ,这些 校长 中 ,在 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 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 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 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人。”的 确,全世界的高等学府成千上万,论历史 的久远...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磊 ⋯ ⋯ ⋯⋯⋯一 . E 厂^ AII-L,1oZ!-IE 2008·12(下半月) 罄老馐与此煮大 崭 亏研 宓金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这样赞誉北京 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拿世界各国的 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 柏林 、哈佛 、哥 伦 比亚等 ,这些 校长 中 ,在 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 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 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 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人。”的 确,全世界的高等学府成千上万,论历史 的久远 ,北大既 比不上牛津、剑桥 ,也 比不 过哈佛、耶鲁。然而,说到蔡元培校长和北 京大学对我们国家民族的深远影响,在世 界教育史上却堪称无出其右,具体事例很 多 ,“五四运动”前夕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 学研究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1918年10月 14日成立 的北 京大学新 闻学研 究会—— 不仅 自身 以中国第一个 新闻学研究团体载入史册 ,它还引发出中 国新闻史上的数个“第一”,镶嵌在“五四” 前后奇情壮彩 的历史卷轴之上 : 徐宝璜——“新闻教育时第一位导 师”、“新闻学界最初 的开山祖”。① 《新闻学大意》——中国高等院校中 第一门新闻学课程 北大新 闻学研究会所 办 的 《新 闻周 刊》——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期刊 《新 闻学 》—— 中 国第 一部 新 闻学著 作 本文要讲的是 :蔡元培——“他是中 国历 史上第一个 热心支持 新闻学研 究和 新 闻教育的大学校长”② 新 闻学研 究会诞 生在90年前 的北京 大学决非偶然 辛亥革命后,报界言论 自由观念加 深,新闻界大受鼓舞,“民国元年以后 ,新 闻骤增,仅北京一隅,闻有八十余种。”@中 国 的新 闻学 研 究 和 新 闻学 教 育 诞 生 自 1918年的北大,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 先蔡元培功不可没。他富有办报经验 ,曾 先后编撰和创办《苏报》、《俄事警闻》、《警 钟 日报》、《旅欧杂志》等报刊,并为《民主 报》、《新青年》等写过许多文章;对新闻的 口肖东发 重要意义及新闻人才的缺乏和需求,有更 深刻的认 识。到北 京大学 以后 ,更是鼓励 新闻学术研究,提倡社团活动,将 自己新 闻事业的观点渗透于教育事业 中去。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当时的大 总统黎元洪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在此之 前北大的校风很差,可以说乌烟瘴气。有 的教师不学无术,却滥竽充数。学生多是 富家子弟 ,一心想的是当官,不务学业。很 多人劝蔡元培不要接这个烂摊子 ,以免让 北京大学的不良声誉玷污了他的好名声。 蔡元培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决心来到北大 的。他在《整顿北京大学经 过》一文中认定“欲使国家振兴舍教育无 他”。随即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坚决辞退不称职的教员,充实教师阵容, 广纳进步学者。本着“囊括大典 ,网罗众 家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使 得 当时具有 真才实学 的大师和 学者云集 一 校。“德”“赛”的辩论、智慧的会聚、西学 的引进,促使“新文化运动”发轫于北京大 学 ,并以教授和学生所办数种报刊为载 体 ,广泛传播开来 ,惊醒了旧梦沉沉中的 中国大地 。 “晚清的新 学之 士 ,提及开通 民智 ,总 是首 推报馆与学校 ,二者同为传播 文明之 利器,却因体制及利益不同,无法珠联壁 合。蔡元培之礼聘陈独秀与《新青年》之进 入北京大学,乃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 的大事。正是这一校一刊的完美结合,使 得“新文化运动 ”得以迅速展开。” 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蔡元培邀请担 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其创办的《新青年》 亦随之从上海迁至北大出版 。主办人文科 学长的身份 ,充裕的资金支持,群星灿烂 的学术环境,使得北移中国最高学府后的 《新青年》地位与声誉有了显著变化。钱玄 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鲁迅、 周作人、高一涵、陈大齐、张申府⋯⋯这些 足以影响中国一个世纪的名字 ,尽被《新 青年》编辑与作者的名单囊人。左中右三 方面知识分子,以此刊为堡垒,协力建起 了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随后,《每周评 论》、《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等 刊物,亦由时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 及校长蔡元培创立 。 同时 ,不甘沉寂 的还有接受 了新思想 洗礼 的北 大青年学子们 ,他们 怀抱救 国图 强的一腔热血,组织各种社团,创办一批 学生 刊物 ,为新文化运动摇旗 呐喊。其 中 最具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的是《国民》和《新潮》。对此, 以蔡元培为首的校方给予了足够的鼓舞 和支持:“(蔡元培)批准每月从北大四万 元的经费中拨 出两 千元来给他们办杂志 , 并决定 由学校负 责印刷发 行⋯⋯李大钊 还将图书馆的一间房子拨给杂志社使用, 胡适则充任顾问。”固 猎猎新文化风中,北京的《晨报》、《京 报》、《国民公报》,上海的《民国日报》、《时 事新报》等,亦顺应历史潮流,走进宣传新 文化运动的报刊统一战线 ,结束了《新青 年》孤军奋战的局面。 先有 术后有学 ,报人 已积累起丰富的 经验,西方的新闻理论亦已传人中国,北 大以及京沪两地轰轰烈烈的办刊运动,共 同酝酿 了新闻学研究的诞生时机 。“五 四 运动”前夕,北大许多学生或课外在各报 兼职、或 自办刊物 ,他们都呼唤着新闻学 业务知识的学 习和新闻理论 的指导。这一 强烈 的社会 需要 由当时 的最高学 府—— 北大提供 了解决的可能。一个校长 ,两个 导 师 ,一 门课 ,一本 著作 ,一个 研究学 会——正式 开创 了我 国新 闻学研究 与新 闻学教育的先河。 为新闻学研究会开路拓荒的蔡元培 蔡元培是北京大学的再造者 ,也是北 京大学新 闻学研究会 的奠基人 ,我们查 阅 一 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前后的 活动时间表,不难发现最关键的人物就是 蔡元培,他身体力行,直接参与,为研究会 倾注了大量心血,专门解决关键性问题: 是他 ,一到北京 大学 ,就鼓励 学术研 究 ,提倡社团活动,研究会成立前就有增 设新 闻演讲会的计划。 72 粥固蕴劳者 Ⅳ .,,IIH_407__JtE 2008·12(下半月) 是他 ,善于发现人才 ,破格加 以录用 , 请来 了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经济学和 新闻学归国不久的23岁的徐宝璜,把他聘 为教授 ,而且是 当时北 大最 年轻的教授 , 兼校长室秘书一职也说明蔡元培对徐宝 璜的器重。 是他 ,决定在北大开设新闻学课程, 介绍 欧美新 闻概况及理论 。 是他 ,很快批准了两位听课学生罗墩 阶(章龙)、谭鸣谦(平山)希望校内能组织 课余研究新闻的团体的建议。 是他 ,在收到《京报》社长邵飘萍倡议 北大设立新闻学研究会的信后,很快回 信,并立即聘请邵飘萍为研究会导师 ,这 样 ,蔡、徐 、邵三位核心构架成形 ,为研究 会的成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是他,亲 自起草新闻研究会简章 ,确 立研究会的宗旨。 还是蔡元培先生 ,在《北京大学 日刊》 第208、209、211、212、214号 上又连续 五次 以“校长 布告 ”形式 刊载招 生消息 :“本校 为增进新 闻智识起见将设立一新闻研究 会,凡愿入会者于本月内向日刊处报名可 也”。 在蔡元培校长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 与下,“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于1918年10 月14日正式成立 。到会会员数十人。这是 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并集体研究新闻学 的团体,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的发端”⑥。 蔡元培亲自出任会长,积极参与研究会的 各项活动 。会上 ,他致 开会词—— “凡事皆有术而后有学。外国之新闻 学 ,起于新 闻发展 以后 。我国 自有新 闻以 来 ,不过 数十 年 ,则至今 13而始从事 于新 闻学 ,固无足怪 。” 徐宝璜担任研究会主任,并在成立会 上作了 《新闻纸之职务及尽职之方法》的 讲演。此后,每逢星期一、三、五晚上,会员 聚集听课,或议事、或研究、或练习。半月 以后,邵飘萍到会讲课,讲题为《新闻社之 组织》。自此,研究会每星期日上午又增加 了两小时的活动时间。 1919年2月19日,“新闻研究会”改组 为“新 闻学研 究会”,又增加 了新会员 约40 人。这次改组大会有几项成果:其一,研究 会的宗 旨由 “灌输新闻智识培养新闻人 才”改为“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 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这就更突出了新 闻理论研究的意义,并强调了实践经验的 重要性 ,研究会的宗旨更加着眼于新闻事 业的发展,显示出研究会会员们的高瞻远 瞩;其二,研究会的名称从“北京大学新闻 研究会 ”改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突出了研究会作为一个理论性社团的特 色,也与研究会的宗旨更为吻合;其三,新 简章对会内组织、活动、会费等作了新规 定,使得研究会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通 过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保障研究会的持续顺利发展;其 四,在改组大会上,蔡元培校长和徐宝璜 教授分别被推选为正 、副会长 ,曹杰、陈公 博为干事,组织机构的健全为研究会进一 步开展 活动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l919年4月2O日,北大新 闻学研 究会 会刊《新闻周刊》出版。该刊编辑主任徐宝 璜在《发刊词》中提出发行 目的是 :“便会 员之练习,便新闻学识之传播 ,便同志之 商榷。”这份采用横排的报纸 ,是中国第一 本、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本传播新闻学 知识的业务刊物。该刊也得到蔡校长的大 力支持。 1919年 10月 16日,“北京 大学 新 闻学 研究会”第一次研究期满 ,会长蔡元培发 表了训词,说:“本校之有新闻研究,于中 国亦实为第一次。故今兹结束,是可谓中 国新闻研究之第一次结束。”会上还亲 自 为会员颁发了听讲证书。 1919年12月6日,经过4次修改 ,徐宝 璜所开设选修课《新闻学大意》的讲稿正 式出版并更名为《新闻学》。这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国人自撰的新闻学理论专著。蔡 元培亲 自校阅书稿并作序说,作者“根据 往 日所得之学理,而证以近今所见之事 实 ,参稽互证 ,为此《新闻学》一篇,在我国 新 闻界实为 ‘破天荒 ’之作”。 邵飘萍在新闻研究会的讲稿与他在 后来平民大学的讲稿,综编为1923年出版 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 新闻采访工作的专著。 徐宝璜和邵飘萍分别从理论和实践 这两方 面 ,为 中国新 闻学研究和新 闻学教 育开辟了最初的道路,成为中国新闻学教 育的两位开 山宗师 。 1920年末 ,蔡元培不满军阀政府对学 生运动的镇压而出走;邵飘萍因在《京报》 上揭露军 阀卖 国罪行被追捕 ,被迫逃亡 日 本;徐宝璜就任民国大学校长 ,离开了北 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随之急剧减少, 大约在1920年12月中旬完全停止。 北京大学新闻 学研究会的影响 北京大学新 闻学研究会主要活动的 时间是1918年10月到1920年12月,其间发 生了著名的“五四运动”,其后刚过半年 , 中国共产党成 立。这个时间表足以说明新 闻学研究会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和中国现 代史上 ,具有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历史 地位和意义深远的影响: 第一,新闻学研究会开启了一个崭新 的新闻学教育篇章。蔡元培、徐宝璜、邵飘 萍把新闻学教育的火种在北大点燃。特别 是作为校长的蔡元培对研究会如此重视 , 给当时和后世的大学教育树立了光辉的 典范。他在1919年10月16日“北京大学新 闻学研究会”第一次研究期满式上提出将 新闻学设为大学课程的构想,徐宝璜还曾 “积极筹备在北大创办新闻系”⑦,必然被 当时的有识之士重视和效仿 ,启发和促进 了许多大学随后开设新闻学课程和新闻 学系。1920年圣约翰大学设立报学专业, l924年成立报学系,1923年平民大学创立 报学系,1924年燕京大学创立报学系。北 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新闻学研究 和新闻学教育的起点,而蔡元培、徐宝璜、 邵飘萍等人可算是中国提倡新闻研究 、开 创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和确立这种教育方 针的拓荒人物,他们将永载中国新闻事业 的史册 。 “近代化的新闻事业首先从西方发展 起来 ,到20世纪初 ,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但是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则相对滞 后。⋯⋯美国的大学直到1869年才开设新 闻学方面的课程,1903年才设立了第一个 新闻系。北大的上述活动,在时间上,和西 方国家十分贴近,并没有太大的距离。”@ 新闻学研究会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有机 结合,“虽然它是一个研究组织,⋯⋯但却 培养出了应时的急需人才,甚至开启了一 代伟人的新闻学之门⋯⋯” 北大人的新闻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也自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北京大学中 文 系 的系史 上 有这 样 的 记载 :“1920年 1 月,国文系添设‘新闻学’一门,由徐宝璜 担任,每周一授课2tJ,时 ,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各系学生均 可选习”。@这说明,在1920年,新闻学的课 程始终在继续。 第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教学 内容和研 究方法上树 立 了良好 的开端 。研 究会立足中国现实的社会状况,在教学内 容上,既引入欧美的新闻理论 ,又重视中 国报业的自身特点,吸收优秀报人的经 验,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 ,不仅仅 是单独的讲授 ,而且有研究讨论 、实践参 观相配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优良 学风也为后来的新闻教育所继承和发扬。 粥向蔹劳者 73 zV 酬 .4ZH_40ZHE 2008·12(下半月) 浅论新闻史研究的未来路径 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 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历来是新闻 传播学研究的基础组成部分。顾名思义, 新闻史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因此 , 想要在新闻史研究中更进一步,把握住新 闻史研究的前沿 ,运用好历史学研究中的 相关方法,并辅之以文化、经济学 、传播学 等跨学科视角,对当下的新闻史学研究显 得尤为重要 。 “ 一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和《中国历史 研究法》中多次提到 ,要对自已的国家有 深厚的感情 ,必须要了解 自己国家的历 史。同样,要真正了解和热爱新闻学科和 在北大新 闻学研究会成立后 ,中国新闻研 究团体和新闻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从1918 年到1937年,有l0个新闻学研究团体相继 成立,如1922年成立 了中国新闻学会, 1927年成立了北京 新闻学会 ,1935年成立 了南京新 闻学会 ,1936年成立 了平津新 闻 学会等;大量新闻学著作问世,例如,任自 涛的《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 史》等;新闻教育进一步发展。 第三,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促进了 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新闻学研究 会最初的创办,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 从实际升华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关于新闻 事业的理论又进一步回到实践中,指导实 践 ,理论也从而得到检验。正是许多会员 投身到办报实践中,给新闻事业带来了勃 勃生机 ,也带来 了理论 与实践结合 的新探 索。而且,在数年中,新闻界受研究会的影 响也进行了各种改革,如对“采访之注意, 编辑之改良,印刷之进步”等。 第四,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为中国 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 批优秀的人才。导师邵飘萍是中共早期秘 密党员,牺牲在北洋军阀的屠刀下,伟大 的共产主义 先驱李大 钊曾应聘 来研究会 讲演。研究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 员百余人。他们大都是进步学生,其中有 的成长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最早 的一批共产党员。据罗章龙回忆 ,在发给 口杨朕宇 新闻事业 ,也应该学习和了解 一些新 闻史 的知识。日本新闻史学界的开山鼻祖小野 秀雄 先生 曾说 :“任何 科 目在新 闻或传 播 学院的学科设置中都可以增加或削减,但 有3个科 目却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新闻 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伦理教 育。这3个科目是新闻传播系或学院健康 发展的根,是其生命力的源泉。”虽然这话 稍有些绝对,但还是可以看出新闻史研究 的重要性 。 学界的前辈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出了不少专著,如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 学史》、方汉奇先生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 通史》、马光仁先生的《上海新闻史》等。但 证书的55名会员中,毛泽东、罗激阶、陈公 博、区声白、谭植棠、谭鸣谦、易道尊、高尚 德 、舒启元先后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 研究会、中国共产党与劳动组合书记部 , 并参加亢幕义斋各项活动。他们中间,有 党的“一大”代表毛泽东、陈公博 ,有北京 共产主义小组的罗章龙、高君宇 ,有广州 共产主义小组 的谭平山、谭植棠。“五四运 动”中,一些学员走在了前列,高君宇是北 京学联中的北大代表,杨晦是最早冲进曹 汝霖住宅 的学生 中的一员。处于时代变化 转折点上的北大新闻学会,符合社会进步 的方向,培养了一代社会活动家,功不可 没。大批会员把从研究会所学到的新 闻理 论和实践方法,应用于新闻活动中,后来 不少人成为有才能的记者和编辑。他们办 报刊、写文章,为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宣 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主张,做出了积 极的贡献。例如,高尚德(君宇)先后担任 《国民》、《新潮》、《先驱》、《政治生活》、《工 人周刊》、《向导》的编辑和记者,是中国共 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家,也是著名的 报刊编辑记者。谭鸣谦 、谭植棠是当时《政 衡》等鼓吹进步、倡言民主与科学的报刊 的积极撰稿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 毛泽东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他参加新闻学研究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 的证书,在其中深受熏陶。他后来成为中 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同时也是卓越的 前辈大量的成果并不代表我们现在已经 无事可做,相反,是为今后新闻史的研究 奠定了很扎实的基础和很高的起点。 新闻史 :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 在新闻传播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新 闻史的研究有着扎实的基础,其成果也最 为丰厚①。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主要有以 下几个表现:1.宏观的、概述性的研究较 多,如写了很多通史和专门史。2.“五四” 以后 的新 闻史研 究较多 ,“五 四”以前 的研 究较少。比如《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只有第 一 卷介绍“五四”前 的情况 。3.著名的个案 研究较多 ,如《大公报》,相关的研究专著 很多。4.“革命范式” 研究过多。比如,对 报刊新闻和政论作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 事业的缔造者。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 他 都十分 重视新 闻工作 ,亲 自动手办报 刊 、写消息评论 ,并 指导众多 革命报刊 的 创办和出版。他对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丰 富了马克思 主义 的新 闻理论 ,是无 产阶级 新 闻理论的奠基人。 新闻学研究会在北大的这第一把熊熊 烈火 ,一直温暖着此后每一个新闻人的胸 怀,谱写着此后90年间新闻学不朽的传奇。 注 释 : ①②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 ⑨蔡元培:《新闻学研究会开会词》,《北京 大学日刊》,第228号,1918年10,9 16日。 ④张宝明、王中江主编:《回眸(新青年): 社会思想卷》,陈平原序 ,河南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 ( 周天度:《蔡元培传》,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 年版。 ⑦⑧方汉奇:《新闻史的奇情壮彩》,华文 出版社,2O00年版。 ⑨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 版社 ,2003年版。 ⑩马越编著:《北京大学中文系筒史》北京 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 院 ) 编校:施 宇 74 粥 藏麝者 同名刊物:《新闻大学》,复旦大学主办,季刊,上海市邯郸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200433)
本文档为【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536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2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09-10-22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