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文学整理\文学思潮和运动

现代文学整理\文学思潮和运动

举报
开通vip

现代文学整理\文学思潮和运动第二个十年 “革命文学”阵营 1928年1月,太阳社和《太阳》月刊(蒋光慈、钱杏邨)。 创造社《文化批判》(李初梨、冯乃超、彭康),《创造月刊》突变。 自由主义文学阵营 1928年3月,《新月》月刊(胡适、徐志摩、梁实秋)创刊。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总体特征 文学主潮空前政治化。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运用。 多种倾向文学颉颃互竞。 2、“三民主义文艺”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国民党宣传部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文...

现代文学整理\文学思潮和运动
第二个十年 “革命文学”阵营 1928年1月,太阳社和《太阳》月刊(蒋光慈、钱杏邨)。 创造社《文化批判》(李初梨、冯乃超、彭康),《创造月刊》突变。 自由主义文学阵营 1928年3月,《新月》月刊(胡适、徐志摩、梁实秋)创刊。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1、总体特征 文学主潮空前政治化。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运用。 多种倾向文学颉颃互竞。 2、“三民主义文艺”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国民党宣传部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文学运动 1930年3月,左联成立。 《拓荒者》 蒋光慈 《文学月报》 姚蓬子、周起应 《萌芽》月刊 鲁迅、冯雪峰 《光明》半月刊 洪深、沈起予 《十字街头》 鲁迅 《文学导报》 秘密发行,创刊号《前哨》 《北斗》 丁玲 4、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作家 ①刊物 《文学》 傅东华、王统照 《文学杂志》 朱光潜 《文学季刊》 郑振铎、章靳以 《大公报·文副》 沈从文、萧乾 《文学月刊》《文从》 巴金、章靳以 《水星》 卞之琳、从文、李健吾 《论语》 林语堂 《现代》 施蛰存 《骆驼草》 周作人冯文炳冯至 《新月》 志摩、闻一多、饶孟侃 ②丛书 开明书店 叶圣陶、夏丏尊 《开明文学新刊》 文化生活出版社 吴朗西、巴金 《文学丛刊》 生活书店 邹韬奋 《创作文库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1923,邓中夏、恽代英、箫楚女、沈泽民、蒋光慈,提出无产阶级文学的主张。 1924,春雷社,具有明显革命倾向的文学社团。 1925五卅后,沈雁冰等用阶级论解释文学现象。 1928年,革命文学运动。 左倾机械论的影响,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及“拉普”,波格丹诺夫“文艺组织生活”论。 后期创造社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 2、革命文学论争 后期创造社、太阳社 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全盘否定。 鲁迅 从否认革命中有文学到肯定“革命文学”作为反抗性思潮的存在理由。批评创造社、太阳社不敢正视残酷的现实,反感片面宣扬文学工具论,反对将文艺等同于政治。强调文艺揭示与认识生活的现实主义观点。 茅盾 赞成革命文学的倡导,但反对文学的工具论。批评创造社、太阳社标语口号化的创作。强调现实主义精神。批评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全盘否定。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1936春解散。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北平“北方左翼作家联盟” ①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译介和研究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白莽作〈孩儿塔〉序》 茅盾《徐志摩论》 胡风《林语堂论》 周扬、冯雪峰关于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探讨。 钱杏邨关于现代小品文的研究。 同时加强了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和西方进步作家作品的联系。 鲁迅、郁达夫、茅盾等主编《奔流》《译文》等杂志。 郑振铎主持编辑《世界文库》1935 ②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和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 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拿来主义》 坚持将接受外来文化与继承民族传统相统一的观点。 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论。1934 ③对创作方法的探讨 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和把握的曲折历程。 创造社 告别浪漫主义,将创作方法与政治立场等同,独尊现实主义。 太阳社 引进日本新写实主义,较看重客观真实性,革命理想主义气度。 瞿秋白、茅盾 为华汉《地泉》三部曲重版作序,清算“革命的罗曼蒂克”,否定简单化描写及概念化、公式化弊病,走向“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将世界观等同于创作方法。 与所谓“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 胡秋原、苏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933周起应(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仍强调政治性、教育性,没有摆脱左倾机械论的束缚。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论争集中在文学艺术发展的外部关系。 1、自由主义作家理论代表 反对“为艺术而艺术” ①梁实秋 强调文学要有“思想的骨干”和“道德性描写”。 ②朱光潜 强调文学“洗刷人心”、再造民族灵魂的作用。有对“五四”文学启蒙思想的继承,但更是在政治革命已经成为时代中心的年代不合时宜的抗拒心理。 强调文学的超功利性、独立性于“超脱现实”的原则。重视艺术创作的规律。 ③沈从文 希望文学能给人以“勇气同信心”。 2、左翼与新月派的论争 1928年3月《新月》杂志,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 ①人性论 以“永恒的人性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以人性的普遍存在论来反对阶级论,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理论基础。 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VS 鲁迅《“硬议”与“文学的阶级性”》 鲁迅《文学的阶级性》 反对把文学阶级功利性绝对化为文学唯一特征。 ②天才论 梁实秋《文学与革命》 保守倾向和贵族色彩,称左翼文学为“伤感的革命主义”或“浅薄的人道主义”。 3、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 ①“性灵文学”的阵地和理论 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 1934年,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 1935年,《宇宙风》。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自我表现的学派”,一是强调封闭性的自我审视与表现,二是强调性灵/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反映动荡年代对外部世界的幻灭感。 ②左翼对“性灵文学”的批评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题未定草·七》 “麻醉性的作品”,“抚慰劳人的圣药”。 4、左翼与“京派”的论辩 ①“京派”的阵地和理论 《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 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1935朱光潜《“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和平静穆”的美。 1936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 指责“差不多”现象。 ②左翼对“京派”的批评 鲁迅《题未定草·七》 伟大的作家必然是时代的前驱,“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 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 赞扬殷夫的诗“是对于前驱者的爱是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茅盾《关于“差不多”》 批评沈从文将文学的时代性与艺术的永久性对立。 5、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批评活动 ①周作人 《自己的园地·序》 “批评是主观的欣赏不是客观的检察,是抒情的论文不是盛气的指摘。” 郭沫若《批评-欣赏-检察》 主张批评中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②刘西渭 《咀华集》 注重对作品的整体审美体验,注重对阅读中“独有的印象”的把握与传达。 ③沈从文 《沫沫集》 注重文学“趣味”的纯正和道德感,否定“新海派”和“革命的罗曼蒂克”,精到的风格的勾勒和体味,注重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 《论中国小说创作》《论闻一多的〈死水〉》《论汪静之的〈蕙的风〉》 ④苏雪林 《〈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沈从文论》 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1、三大文学派别的对峙与互渗 ①海派 对都市文明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的矛盾心境,较为自觉的先锋意识。 ②京派 追求文学的独立与自由,反对政治性、商业化。 ③左翼 要求文学更自觉地成为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工具。 2、时代文学的共同特征 ①题材与表现角度的开拓 ②叙事的时代和中长篇小说的发展 ③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 ④对心理刻画的重视 ⑤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审美特征的形成 第三个十年 一、战争时期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 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联系。战时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制约。 (一)国统区文学 代表40年代文学的主潮。群众化与现代化的努力。 解放区文学/民间文学的影响,与世界文学的联系(七月派、九叶集诗人)。 1、初期昂扬的英雄主义 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 时间地点:1938.3.27武汉 会刊:《抗战文艺》1938.5.4—1946.5 名誉理事:周、孙科、陈立夫 日常工作:老舍 口号: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意义: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作家联合。 ②共同的文体特征: 报告文学和通讯 新闻性、纪实性 诗歌的“广场艺术”倾向 通俗、鲜明、昂扬,墙头诗、传单诗、枪杆诗 大众化文艺形式 抗战故事、鼓词、唱本、街头剧、戏曲、壁报 ——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宣传性、战斗性、时代性,以多样性、个性化部分丧失为代价。 2、中期的“苦闷和抑郁” 正视残酷和艰难,面对现实的黑暗,反映民族精神的觉醒。多层次思维和全方位观察。 eq \o\ac(○,1)主题的扩展深入:向民族生活底蕴深入的爱国主义。 历史剧创作热潮——面向历史 郭沫若《屈原》 生活的再现探讨——面向现实 萧红《呼》、老舍《四》、曹禺《北京人》《家》 知识分子题材热——面向自己 路翎《财》、沙汀《困兽记》、李广田《引力》、 夏衍《春寒》、《法西斯细菌》、陈白尘《岁寒图》、袁俊《万世师表》、艾青《火把》 eq \o\ac(○,2)风格多样化倾向:文学品格的重新获得。 沙汀冷峻苦涩的喜剧感、萧红曹禺的感伤凄婉、郭沫若的崇高诗情。 传统美德诗意化,反封建锋芒削弱。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悲凉色彩,现代心理现实主义。 eq \o\ac(○,3)体裁的史诗格调: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抒情诗。 从具体生活一角展示时代历史动向。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巴金《火》、老舍《四世同堂》、靳以《前夕》、吴组缃《山洪》、路翎《财……》 3、后期的讽刺主调 eq \o\ac(○,1)文学与民主运动的结合:主题的发展和集中。诅咒、否定、内省、总结。 eq \o\ac(○,2)讽刺性的喜剧主调 讽刺暴露性的喜剧:丁西林《三块钱国币》、陈白尘《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升官图》、宋之的《群猴》、吴祖光《捉鬼传》 小说:钱衷书《围城》、张恨水《八十一梦》 诗歌:袁水拍《马凡陀山歌》、臧克家《宝贝儿》、杜运燮《追赶时间的人》 (二)解放区文学 明朗朴素的创作基调。反映农民文化翻身的历史要求。 1、文艺运动情况 文艺性刊物 《文艺战线》《战地》《诗建设》《文艺突击》《草叶》《谷雨》《文艺报》 文艺社团 文化工作团体 西北战地服务团、抗敌剧社、太行山剧团、冀中火线社 群众文艺运动 村剧团、文工团,农民诗人、作家,对专业作家的启发 民间文艺的复兴 与现代新文艺结合 2、题材、主题、人物 赞美新社会新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热情描绘人民群众斗争生活。 重点表现农民、士兵、干部,翻身解放的“新人”成为文学主角。 《人民文艺从书》 题材集中于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劳动生产,注重现实性、政治性、政策性。 3、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探求 真诚的表现农民(读者主体)。 采用传统民间文艺形式。 创造新文体。 新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民歌体叙事诗、新歌剧。 4、“对话”与“寻根”的得失 农民的启蒙觉醒,群众性创作热潮,民间文艺和新文学的发展。 文学发展的片面性,政治推动下的单向突进式发展的文学运动。 (三)沦陷区文学 1、上海“孤岛文学”(1937.11-1941.12) 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上海剧艺社等剧团 于伶《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碧血花》、李健吾《草莽》 2、两大文学潮流 eq \o\ac(○,1)乡土文学 揭示生存困境和民族意志,富于乡土气息。 山丁《绿色的谷》、秋萤《河流的底层》、疑迟《雪岭之祭》、袁犀《森林的寂寞》 eq \o\ac(○,2)反英雄、反浪漫倾向 从个体战争体验出发,主题转向日常生活、“永久的人性”。 张爱玲:参差的对照、不彻底的人物、“苍凉”的人生与审美境界 3、雅与俗的对立与接近:文学市场的需求成为文学发展的动因。 eq \o\ac(○,1)通俗文学的繁荣 对通俗文学的重新认识。 通俗小说现代化的努力。 武侠小说、新言情小说 剧场戏剧的职业化、商业化。 李健吾、师陀、周贻白 eq \o\ac(○,2)雅文学的收获 钱衷书《围城》、师陀《果园城记》《结婚》 eq \o\ac(○,3)雅俗共赏的美学追求 张爱玲:出入于雅与俗、传统与现代之间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5开会,正式发表于 1943.10.19《解放日报》。 二战来马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政治策略性强,重文艺的外部关系问题。 1、革命文艺为群众——工农兵方向 政治内涵突出的具体命题,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五四“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左联文艺大众化运动——抗战“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自上而下的启蒙式文学变革。 2、如何为群众——思想改造 与工农兵结合:思想统一、创作源泉、服务对象等问题的解决。 3、文艺与政治关系:文艺为政治服务,政治性与艺术性统一。 4、 其它理论创建:文艺与生活关系、继承文学遗产问题。 三、文学论争和胡风理论批评 (1) 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 1、口号的提出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938六中全会报告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国统区的讨论 eq \o\ac(○,1)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 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 重视民族旧形式,否定五四新文学。 葛一虹《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在所谓“民间形式”吗?》 相反观点。 eq \o\ac(○,2)讨论的深入 《新华日报》“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 1940 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 茅盾《旧形式、民间形式与民族形式》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和重点》 (2) 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争 1、 延安整风时期的讨论 整风前的革命现实主义思潮及其引发的政治性批判。 周扬 《文学与生活漫谈》 重视创作规律,主张创作自由。 丁玲 《在医院中》《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 艾青 《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罗烽 《还是杂文时代》 萧军 《论同志之“爱”与“耐”》 王实味 《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 2、 国统区的论争:围绕茅盾《清明前后》和夏衍《芳草天涯》的评论 《新华日报》的讨论(周主持) 王戎对《清明前后》的批评 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邵荃麟《略论文艺的政治倾向》 冯雪峰《题外的话》 对《讲话》的不同意见 (3) 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说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4) 胡风的理论批评 重体验的现实主义,能动的反映论。 1、 核心命题 “主观战斗精神” 2、 主要观点 “到处都有生活”说 “精神奴役创伤”说 “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
本文档为【现代文学整理\文学思潮和运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3441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09-09-24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