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峡库区秭归小厶姑沱六朝墓清理简报

三峡库区秭归小厶姑沱六朝墓清理简报

举报
开通vip

三峡库区秭归小厶姑沱六朝墓清理简报 29 组成,甬道前端有牌墙、台阶、护墙等(图二), 除护墙外均用加工规整的大型条石(一般宽 25、厚 20~ 30厘米,长度不一)砌成。牌墙顶 部盖有大型石瓦、东端置有一小型石棺,甬道 前端两侧的台阶上有一尊石人和石羊(石人和 石羊已被移动,但甬道前端的左侧台阶上尚有 未被移动的方形石板,应是石人或石羊底座的 垫石。70年代此墓即被发现,当地人以为是古 代庙祀。此后 M1甬道、牌墙、台阶的大部分规 整条石和石瓦陆续被当地老乡撬走修堰或盖 猪圈。雕纹条石(M1:011)和凹槽条石(M1:010) 即从 M1左侧 ...

三峡库区秭归小厶姑沱六朝墓清理简报
29 组成,甬道前端有牌墙、台阶、护墙等(图二), 除护墙外均用加工规整的大型条石(一般宽 25、厚 20~ 30厘米,长度不一)砌成。牌墙顶 部盖有大型石瓦、东端置有一小型石棺,甬道 前端两侧的台阶上有一尊石人和石羊(石人和 石羊已被移动,但甬道前端的左侧台阶上尚有 未被移动的方形石板,应是石人或石羊底座的 垫石。70年代此墓即被发现,当地人以为是古 代庙祀。此后 M1甬道、牌墙、台阶的大部分规 整条石和石瓦陆续被当地老乡撬走修堰或盖 猪圈。雕纹条石(M1:011)和凹槽条石(M1:010) 即从 M1左侧 50米左右的农家猪圈盖板中找 到,石人和石羊及其底座均出土于M1台阶前 方 1米左右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土层中,石瓦和条石则散见于 表土层中)。 墓室内空长 6.50、宽 3.50米,残高 0.25~ 1.53米,中部用条石分割成前后两个半室,后 半室高出前半室 0.30 米。后半室长 3.10 米, 底部为山体岩石,其墓壁仅留有底部一层规整 条石。前半室长 3.40米,其墓壁保留有七层条 石,高 1.53米,并自南往北呈阶梯状下降。前 半室墓壁从南端 0.8米高处起券(往北可能依 次递减),券顶已毁,形制不明。 甬道长 3.65、内宽 1.75、残高 0.40~ 2.35 米。正中以带凹槽条坎石(凹槽凿有缺口)分 隔,凹槽条石北侧倒塌有两片(一片正中残断) 长方形石板,长 1.50、宽 0.43、厚 0.06~ 0.10 小厶姑沱遗址位于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 县泄滩乡陈家村一组,座落在长江北岸的坡地 上,东经110°37′08″,北纬 31°0′08″,海拨高90 ~ 110米(图一)。2002年夏,湖北省文物考古 研究所对小厶姑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 理了一批商代遗存和 5 座东汉至六朝时期的 墓葬,其中的一座六朝早期大型石室墓(M1)是 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下面主要介绍M1的情 况。 一、墓葬型制 M1位于 T1北部,开口第 1层下,打破第 3层、生土和基岩,开口距地表深 35~ 650厘 米,墓向 25°。整体宽 12.8米,进深 12米以上, 占地面积 150多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墓门 江汉考古 2005.2/总第 95期 摘要:M1结构严谨,布局独特,石料加工规整,出有大型的石羊、石人俑。这种高级别的石室墓在 三峡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对研究三峡地区六朝早期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埋葬习俗、墓葬结构具有 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厶姑沱遗址;六朝大墓 中图分类号:K871.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05)02-0029-09 考古发现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7) 图一 M1小厶姑沱遗址位置示意图 收稿日期:2003-10-01 30 米。石板上下两端略薄,与坎石凹槽吻合。此 即墓门,墓门由门坎石(带凹槽、顶、底各一块, 开凿缺口是为了方便开启门板石,M1: 010是 顶端坎石)和门板石(三至四片)组成。石门板 正中穿孔,可能有门栓。墓室前半部、甬道北 部(门坎石以内)铺有一层厚 8厘米左右的小 河卵石,河卵石层上有一层厚 1~ 5厘米的青 灰色细沙。 石牌墙分上下两堵,上牌墙仅保留东侧的 一小部分,残长 2.75、高 0.8米,用厚 0.20~ 0.30米的条石分三层垒砌,顶部盖有石瓦,东 端有一小型石棺。西侧完全被毁。 下牌墙残长 9.85、高 1.15米,外侧砌条石, 现仅存最底层一排条石。其外壁与甬道前端 封口条石成直线,高度正好与上牌墙基底持平, 顶部有宽 0.75米左右的台面,用砂石土夯实, 再在其表面铺垫薄石板。 下牌墙前侧有台阶,长 12.8、高 0.3、宽 1 图二 M1平、剖图(1:200) 1、2、5、8、10.瓷碗 3.铜环 4、42.釉陶壶 6、51、53.瓷敛口罐 7、21、22、33.小铜器 9.瓷钵 11、12、14、15、17、18、20、 23~32、54、56.铜钱 13、44~50.陶俑 16、19、55.铜泡钉 22.铜鸟形器 37、39、41.瓷盘口罐 34、35.瓷盏 36、38、43. 四系罐 40、58.瓷罐 52.陶瓮 57.釉陶器盖 31 遗物按 A、B、C三组分别介绍。 A组:下按质地分别介绍。 1.石质构件与器物 石人俑 M1:02,武士像,头残断。立状, 穿及地长袍,双手举盾、剑于胸前。上半身前 侧近平,背侧弧鼓,截面呈三角形。背侧中部 鼓突,左侧有两长方孔。近底部截面不规则圆 形,平底。下半身前面部分位置琢光。宽 37.5、 残高 74.5厘米(图三,2;封一,1)。 圆形石座 M1:05,顶径 55、底径 52、高 20 厘米,顶面有 0~ 1厘米的凹面(图三,3)。为 石人底座。 石羊 M1:01,嘴部、尾部略残。雄性绵羊, 跪卧,头右转,圆卷角,垂须。头戴笼络,头部 残留有红漆。脸部、腹两侧琢光。平底。长 75、 高 67.5、宽 33厘米(图三,5;封一 2)。 长方形石座 M1:06,底面长 44、宽 32、顶 面长 66、宽 34、高 19厘米(图三,8)。为石羊 底座。 石瓦 盖于牌墙顶端,存有 9件,用加工过 的长方形薄石板雕凿而成,呈连体筒瓦压板瓦 状,筒瓦前端雕圆瓦当,当面正中有圆纽突。 M1:07为 3筒瓦和 2板瓦连体,底面两侧有子 母口。长 51、宽 70、厚 9厘米。M1:08为 4板 瓦和 3筒瓦连体,长 51.5、宽 90、厚 10~ 12厘 米(图三,1、4)。 小石棺 M1:013,置于牌墙顶部右端,底 部左侧有子母口与板石接合。其前端耸起,残 留有红漆,正面半圆形,琢有多道弧形和圆形 鼓突,近底部前突。尾端弧收、较扁平。底面 前半部支地。长 55、宽 33、高 34.5厘米(图三, 7;封一,3)。 凹槽条石 M1: 010,长方体,长 202、宽 216、厚 27厘米,正面凹槽长 170、宽 6、深 4厘 米(图三,6)。是门坎顶端条石。 雕纹条石 M1:011,长方体,长180、宽18、 厚 24厘米,正面雕有图案花纹。具体位置不 明,或是牌墙的构件(图三,9)。 2.陶质器物 陶俑 均为泥质红陶,空心,有人俑、动物 米,外侧一排条石,内侧填满砂石土夯平(西侧 台阶中部已凹陷)。有两块石板压在甬道前端 西侧的台阶上、高出台阶面 20~ 25厘米,可 能是石人或石羊底座的垫石。 牌墙和台阶东端有转角护墙(与牌墙成直 角),用不规整石块砌成,长 2.3、残高 2.4米。 该墓建造方法应是先挖长方形墓圹,然后 在墓圹中用加工规整的条石错缝垒砌墓壁,墓 顶可能用一般的石块起券(墓内填土中规整条 石极少发现)。墓壁与墓圹之间空隙用碎石和 褐红色泥浆土夯实,墓底铺垫小河卵石便于渗 水,最后在墓前置台阶、牌墙等屏障墓室。从 转角围墙来看,台阶前面原应有活动场地,以 备拜祭之用。 墓底河卵石层上有一层厚 3 ~ 5 厘米的 青灰细沙,台阶表面也见有这种淤沙,估计是 洪水曾淹没该墓,而且墓室内部进水。 墓内填土分两层。第 1层:厚 5.50~ 5.80 米,褐红色砂石层,板结坚硬,包含遗物很少; 第 2层:厚 0.20~ 0.50米,浅灰色软土,有大 量石块,近底部出有大量遗物和多处人骨架。 此层和墓底河卵石之间有一层厚约 3 ~ 5 厘 米的淤沙,较纯净,淤沙下面有大量的陶俑和 少量陶瓷碎片及铜钱。 人骨架在甬道、墓室内都有发现,分布极 其散乱,但有 5处人骨比较集中,葬式不明,室 内见有棺钉、漆皮痕。 二、出土器物 M1内随葬器物破坏严重,仅存 87件,发 现有大量陶俑、陶模型器、瓷器和釉陶器碎片 等,陶瓷器有四系罐、盘口壶、双系罐、碗、钵、 盏、壶、瓮、器盖等;铜器多五铢钱、大泉五十等, 这些器物有比较典型的六朝早期风格。 另在M1中出有唐代瓷碗、瓷执壶和北宋 瓷碗、瓷罐、祥符元宝,它们与六朝早期遗物交 错分布于墓底淤沙层上(淤沙层底部所出遗物 全为六朝早期,未见唐宋时期遗物),找不到墓 圹和打破迹象,未另编墓号。 下面我们将六朝早期、唐、宋三个时期的 32 俑等。人俑碎片极多,绝大部分不能复原,修 复比较完整的有 7件,另有比较完好的俑头 6 个,俑足 4个;可分侍俑、武士俑、墓主人俑 (?)。动物俑见有兽俑、子母鸡、马等残片。 侍俑 发现最多。均为立状,双手拢于胸 前,多头戴圆顶冠、两侧垂巾,身穿长袖、及地 长袍,或可见衣摆和褶痕,背部有腰带。M1: 46,头略偏向右侧,高 20.4厘米(图四,1); 墓主人俑(?)2件,M1:45,立状,头戴高 冠(残),身穿垂地长袍,圆领、右衽、宽袖、背部 图三 M1石质结构与器物 1、4.石瓦(M1:07、08) 2.石俑(M1:02)3、8.石座(M1:05、06) 5.石羊(M1:01) 6.门坎石(M1:010) 7.石棺(M1:013) 9.雕纹条石(M1:011)(1~5、7、8为 1/13,6为 1/25,9为 1/15) 33 道突棱。口径 12.8、腹径 20.4、底径 15、高 24.6 厘米(图四,6)。 陶模型器 碎片极多,均不能复原。 3.瓷器 青瓷为主,有少量酱釉瓷;器体下 部露出胎底,未见通体施釉者。器类有盘口罐、 罐、盏、钵、碗等。 盘口壶 2件,灰白胎、青釉,釉层均匀、近 底部无釉。肩部附索状四系,系截面扁圆形。 M1 :39,盘口圆唇,细颈,鼓肩饰弦纹,最大径 近肩部,平底。口径 9.6、腹径 17.4、底径 11、高 17厘米(图五,1;封二,2)。M1:37,盘口圆唇, 颈部粗短,圆鼓腹,平底微内凹;唇外侧、肩部、 腰带内束。左手屈举,右手残断。体态丰满, 高 39厘米(图四,3),从其型态与大小推测与 墓主人有关。 武士俑 3件。M1 :47,躯干的一部分,右 手持剑,左手持盾。火候较高陶质坚硬。残高 16.8厘米(图四,4)。 陶质生活器皿 有罐、瓮、壶等。 釉陶壶 泥质红陶,上半部施绿釉。M1: 4,盘口方唇,长颈,扁鼓腹双折、中部较直,圜 底,圈足较高。口径 13.2、腹径 20.6、底径 16.8、 高 26厘米(图四,5;封二,1)。M1:42,方唇,长 颈,扁折腹、中部较直,圈足外撇,腹中部有一 图四 M1出土器物 1.陶侍俑(M1:46) 2.铜鸟形器(M1:22)3.陶俑(M1:45)4.武士俑(M1:47) 5、6釉陶壶(M1:4、42) 34 中腹部饰弦纹。口径 12、腹径 20.4、底径 10.4、 高 18.4厘米(图五,2;封二,3)。 四系罐 3件,M1:36,灰胎、酱釉,腹下部 无釉。直口方唇,唇外有凹弦纹,深腹微鼓,肩 部一周凹弦纹,附四系,平底。口径 10、腹径 15.2、底径 9.3、高 15.6厘米(图五,3)。M1:43, 灰红胎、酱釉泛黄,近底部无釉。矮领,圆唇, 肩部起折,鼓腹,平底内凹,肩部横置四扁耳, 中腹有布纹。口径 15.2、底径 16.2、腹径 36.8、 高 26厘米(图五,4;封二,4)。M1:38,灰白胎、 青釉,近底腹无釉。矮领方唇,鼓肩,深长腹, 平底,肩部四索形耳。口径 7.2、底径 8、高 13.8 厘米(图五,6;封二,5)。 罐 M1:40,灰胎,肩以上有块状酱紫釉。 矮领方唇,鼓肩,肩部拍印太阳纹,残高 9.8厘 米(图五,5)。M1:58,灰白胎,青釉泛绿。矮领 尖唇,鼓肩饰凹弦纹,弦纹以上一排叶脉纹,以 下是小方格纹,耳残。口径 10.8、残高 7.2厘米 (图五,9)。 盏 2件,青釉瓷,近底部无釉。M1:35,灰 白胎。敛口圆唇,弧腹,小平底,内底有支钉痕。 口径 9、底径 2.4、高 3.6厘米(图五,7)。M1 : 34,灰红胎。直口圆唇,小平底微内凹。口径 9.6、底径 4.4、高 3.1厘米(图五,8)。 钵 1件(M1:9),青釉、灰白胎,唇部、内底、 外腹下部无釉。直口圆唇,唇外侧两道凹弦纹, 弧腹,大平底。口径 14.8、底径 10.8、高 5.8厘 米(图五,10)。 图五 M1出土器物 1、2.瓷盘口壶(M1:39、37) 3、4、6.瓷四系罐(M1:36、43、38)5、9.瓷罐(M1:40、58)7、8.瓷盏(M1:35、34)10.瓷钵(M1: 9)11.瓷碗(M1:10)(1/4) 35 微外突。腹径 14.2、底径 9、残高 20.8厘米(图 六,7)。 瓷碗 2件,完整。灰白胎,内底、外壁下 半部无釉。侈口尖唇,折腹,上部内曲,假圈足 平底。M1:2,口径 16、底径 5.7、高 6厘米(图 六,8)。M1:1,口径 16、底径 6.4、高 6厘米(图 六,9)。 C组:有瓷碗、瓷罐和铜钱。 瓷碗 3件,M1:5,灰胎,青釉不及底。敞 口圆唇,弧腹,矮圈足。口径 15.2、底径 5.6、高 6.7厘米(图六,2)。M1:76,完整,灰白胎,青白 釉,侈口尖圆唇,弧腹,高圈足。腹呈六瓣瓜棱 形,口沿六瓣花形。口径 11.4、底径 4.6、高 6.6 厘米(图六,4;封二,6)。M1:8,灰白胎,青白 釉,圈足无釉,侈口尖唇,深弧腹,小圈足。口 径 12.4、底径 3.4、高 5.6厘米(图六,5)。 瓷罐 3件,M1:6,褐红胎,酱黄釉,近底部 无釉。凹敛口、尖圆唇,束颈,深腹微鼓,平底, 底沿外突,腹呈五瓣瓜棱形。口径 7.2、腹径 碗 M1:10,灰红胎、青釉,近底部无釉。直 口圆唇,唇外侧有一浅弦纹,弧壁,平底内凹。 口径 12、底径 7、高 7.2厘米(图五,11)。 4.铜器与铜钱。 铜器 8件,有泡钉、鸟形器、环形器,铜片、 铜管等。 环形器 1件(M1:3),用薄铜片制成,底径 3.4、顶径 2.8、高 0.9、厚 0.05厘米。 鸟形器 1件(M1:22),用薄铜片制成,一 面鎏金,开头似鸟形。可能是摇钱树的一部分。 长 6.8、厚 0.04厘米(图四,2)。 泡钉 3件,伞形,弧顶。M1:19,顶径 4.3、 茎长 1.5厘米。M1 :16,顶径1.9、钉长 1.3厘米。 铜钱 31枚,有货泉、大泉五十、五铢、剪轮 五铢(图七,1~ 4)。 B组:有青瓷盘口壶和碗。 盘口壶 1件(M1 :41),褐红胎,通体敷白 色化妆土,肩以上施青釉,表层多脱落。口残, 长颈,微鼓腹,肩部竖置四系,平底微内凹,底 图六 M1出土器物 1、3、6.瓷罐(M1:6、51、53) 2、4、5.瓷碗(M1:5、76、8)7、瓷壶(M1:41)8、9.瓷碗(M1:2、1)(1/4) 36 14.4、底径 10.6、高 16.8厘米(图六,1)。 M1: 51,灰红胎,酱紫釉,腹下半部无釉。敛口圆唇, 深鼓腹,小平底内凹,底沿外突。口径 8.4、腹 径 12.4、底径 6.8、高 15厘米(图六,3)。M1 : 53,灰胎,上腹酱釉脱落。敛口圆唇,鼓腹,平 底,颈、肩处有两道突棱,耳残,上腹部有两道 凹弦纹。口径 9.2、腹径 14.8、底径 7.8、高 14厘 米(图六,6)。 铜钱 1枚,祥符元宝,M1:31 直径 2.4厘 米(图七,5)。 三、结语 M1 所出陶侍俑与丰都赤溪蜀汉晋初墓 M2[1]所出侍俑相同,M1:43布纹折肩瓷罐与涪 陵蜀汉崖墓[2]青瓷罐无论型制、纹饰都相类,釉 陶直腹壶与忠县涂井蜀汉崖墓M5[3]铜壶相似, M1所出盘口罐短颈、扁腹,不见假圈足碗,罐 类肩部多有花纹或方格纹,这些都是蜀汉晋初 瓷器的特征[4]。M1年代约在蜀汉晚期至晋初。 M1所出B组器物中的侈口折壁碗是隋唐 邛窑典型产品,在云阳明月坝唐代中晚期遗存 中相当多见[5]。施化妆土的盘口壶底沿微外突, 有明显的晚唐风格[6]。折壁碗集中出土于甬道 内、保存完好,附近有人骨一堆,单独埋葬可能 性较大。C组属典型的北宋器物。B、C两组 器物在M1的出现或者反映了唐宋时期三峡地 区独特埋葬习俗——“借室埋葬”[7]。 M1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它结构严谨、 布局独特、石料加工规整,构建如此大规模的 墓葬,显示了墓主人雄厚的经济实力,墓前摆 置的大型石羊、石人俑,表明了墓主人显赫的 社会地位。M1所出石人、石羊、石瓦、石棺都 是极其珍贵的文物,M1这种高级别的石室墓 在三峡地区尚属首现,是研究三峡地区六朝早 期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对研究这 一地区墓葬结构、埋葬习俗有重要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石棺(M1:013)的形制,其前 部高耸而后部低平,M1后室只有一层规整条 石,而前室条石逐层增加。可能石棺就是M1 墓室的缩影,如此则M1的结构相当独特。 自汉置秭归县以来,秭归屡改其属,东汉 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取秭归、置固陵郡;蜀 汉章武元年(221)复属宜都郡;吴永安三年 (260)属建平郡;晋太康元年(280),晋灭吴,将 吴之建平郡并入晋之建平郡,辖秭归,这表明 蜀汉至晋初秭归一带战事频繁。《秭归县志》 载:“建康元年(220)秭归大族首领文布、邓凯 集夷兵数千以胁吴”[8],M1的墓主人可能就是 图七 M1出土铜钱拓片 1、2.五铢(M1:17、18) 3.货泉(M1:56)4.大泉五十(M1: 18) 5.祥符元宝(M1:31)(原大) 37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丰都县三峡工程淹没区 调查报告》,《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 1998年。 [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涪陵东汉崖墓清理 简报》,《考古》1984年 12期。 [3]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 墓》,《文物》1985年 7期。 [4] 蒋赞初:《长江中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附论 出土青瓷器》,《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集》,文物出 版社 198年。 [5]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发掘资料。 [6] 权奎山:《中国南方隋唐墓的分区分期》,《考古学 报》1992年第 2期。 [7] 已公布材料的、较典型的墓例有巴东老屋场M1、 西瀼口M3和秭归蟒蛇寨M19等(均见于《湖北库区考古 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 2003年)。 [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此类望族显贵,墓前武士石俑或是昭示其赫赫 勋功,石羊则表达了战乱时世对和平的向往与 祈求。 附记:发掘领队为盂华平研究员,参与发 掘和整理的人员有罗运兵、丁伟、周向明、王清 槐、李菲、李治民、万贤财、望青松等。发掘工 作得到了考古所领导的高度重视,湖北省电视 台现场直播了M1清理全过程,屈原纪念馆为 我们的发掘和整理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向 诸位谨致谢意。 执笔:罗运兵 望青松 丁伟 李菲 注释: Hube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wahan Hubei 430077) Abstract: In Xiaoyaogutuo site, there were large goat and sculptures made of stone. The tomb of M1 was a high-grade stone-chamber one which was first found in the region of Three Gorges. These archaeological remain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and studying the social history、 politic an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he burial custom of Six Dynasties period. Key words: Xiaoyaogutuo site;large tomb of Six Dynasties (责任编辑、校对:笪浩波)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Colleg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Three rectangular cliff tombs with oval roof were excavated at Zhoujiaping graveyard, Fengjie, which yields potteries, glazed potteries, bronzes, glazed wares, irons and coins, dated between the middle and the late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wo tombs have the accessing ramps while the third is seriously damaged. Key words: Fengjie ; Zhoujiaping ; cliff tomb;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责任编辑、校对:陈丽新) (上接第 28 页)
本文档为【三峡库区秭归小厶姑沱六朝墓清理简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160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8-26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