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想象中的动物

想象中的动物

举报
开通vip

想象中的动物自序夷坚的记事本 第一部分禽部 禽部第一以复数形式出现的动物 禽部第二冯贽谈到的大鸟 禽部第三毒药 禽部第四土胜火土生金 禽部第五智者千岁 禽部第六复仇的动物 禽部第七动物与命名 禽部第八名为毕方的鸟 禽部第九由人类变成的动物 禽部第十蝙蝠丹 第二部分兽部 兽部第一背叛者白泽 兽部第二不能接近的真相 兽部第三动物与灭绝 兽部第四动物与战争 兽部第五长在树上的动物 兽部第六周留周不留 兽部第七如何杀死大象 兽部第八兔的性别 兽部第九未经谢弗确认的动物 兽部第十火神祸斗 兽部第十一猛兽 兽部第十二山兽之君 兽部第十三人...

想象中的动物
自序夷坚的记事本 第一部分禽部 禽部第一以复数形式出现的动物 禽部第二冯贽谈到的大鸟 禽部第三毒药 禽部第四土胜火土生金 禽部第五智者千岁 禽部第六复仇的动物 禽部第七动物与命名 禽部第八名为毕方的鸟 禽部第九由人类变成的动物 禽部第十蝙蝠丹 第二部分兽部 兽部第一背叛者白泽 兽部第二不能接近的真相 兽部第三动物与灭绝 兽部第四动物与战争 兽部第五长在树上的动物 兽部第六周留周不留 兽部第七如何杀死大象 兽部第八兔的性别 兽部第九未经谢弗确认的动物 兽部第十火神祸斗 兽部第十一猛兽 兽部第十二山兽之君 兽部第十三人食虎 兽部第十四动物的恐惧 兽部第十五猬辱于鹊 兽部第十六骨肭 兽部第十七金吾 兽部第十八身为猎手的动物 兽部第十九古龙,或者昆仑 鳞部 鳞部第一龙形刺身 鳞部第二有鳞曰蛟龙 鳞部第三冷龙 鳞部第四大蛇传 鳞部第五蜀精 鳞部第六吞食者 鳞部第七鱼王 鳞部第八分分合合的动物 鳞部第九鱼人传说 鳞部第十黑色的骗子 鳞部第十一鼍皮鼓 鳞部第十二动物的性行为 虫部 虫部第一水差子的悲鸣 虫部第二梦境中的动物与进不了梦境的动物 虫部第三神仙虫 虫部第四油蜘蛛 虫部第五还未出生,就已死去 虫部第六三足 虫部第七被当作乐器的珍贵动物 虫部第八随四季躲藏的动物 虫部第九迷三尸 虫部第十那些挨千刀的 附录 附录第一 犀牛记 附录第二 乐正夔及其庞大子嗣的故事 自序 中国古代史上排名第一的大事件是开天辟地。它是世界的开端。排名第二的是抟土造人。它是历史的开端,从此世界有了人与神的分别。现在来说说第三件。 在大神女娲的庇护下,人类迅速繁衍开来。大地上出现了城墙与国家,道路与运河也很快建成了。为了表示感谢,有些人堆砌了祭坛,向诸神提供血食。 出于种种原因,一些神进入了人类的世界。他们以高大乔木为阶梯,从枝叶茂盛的天蓬上滑落。很多年以后,人类觉察到这一做法的奇妙之处,于是也尝试借助这些乔木登临诸神的世界。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当时的冒险家找到不少可以充作天梯的植物,其中能叫得出名字的有三种:建木、若木和扶桑。 人神混居的状况引起了普遍的不满情绪。诸神大都不肯安分守己,只顾使尽各种手段,引诱人间的处女。饶舌的凡人则聒噪不宁,鼓动诸神们彼此对抗,甚至引发了神界的战争。 战争改写了历史,一些神被处死,一些被流放,另一些则得到了升迁或任命。人世间的君王无不如此。颛顼被推举为南方的大神。他在那场战争中积累了足够的功勋,也觉察到人神混居带来的危险。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权力挤在杂乱的人群中间,被推倒,跌落,摔得粉碎。 于是,颛顼指派自己最优秀的统帅重和黎,带领军队深入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乔木丛生之地仔细丈量,将所有可以充作天梯之用的高大树木全部砍倒。统帅们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工作。被砍下的巨木顺流而下,漂进大海。其中一些堆积了尘土,逐渐长成岛屿。从此以后,诸神进入人界就会稍觉麻烦,而人类则完全丧失了窥探神界的可能。这个大事件非常著名,史称“绝地天通”。 这第三件大事一度让世界陷入混乱。留在上界的人类容易清理。他们很快就被诸神追杀,消泯无踪了。而神界的许多怪异物种却总有神通护身,不易察觉捕捉。它们大都在人间隐伏下来,偶尔从藏身处跳出来,惊吓路人。 很多年以后,大禹启动了他著名的治水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施工的地点多半在荒郊野岭,不时有怪物蹿出,驱逐治水工人。这种情况对工程进度影响很大,工人们从没见过这些面目狰狞的禽兽,更不知道它们的来历,看见什么异常动静就立即抛下工具扭头往回跑。有时,工人营地里还会流传开关于这些怪物的传说,一些人眉飞色舞地描绘怪物茹毛饮血、敲骨吸髓的场面,甚至有人声称自己目击了庞大怪兽将工人掳回巢穴,肆意蹂躏的场景。传言胜过瘟疫,迅速将工人们驱离营地。 大禹对此一筹莫展,直到伯益和夷坚出现在他面前。据说,伯益本人也是一种遗留在人间的怪物。他拥有鸟的基本形态——黑色的翅膀及尾部翎毛,但五官却与一般人并无不同,只是眼睛稍大一些。夷坚则是一个盲人,擅长速记。伯益见识广博,知识丰富,每次遇见怪物,稍微观察一阵就能说出它的名字。夷坚就把他的话写在记事本里,留给后人,叫他们不要害怕。 这项庞大的工作到第十三年上终于完结。在此期间,夷坚和伯益相互配合,留下了一部厚重的笔记。夷坚将自己所记的怪物分门别类,编成四百二十卷,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所有怪物的前面。 不久,大禹因功被推为中原的国王。为了表彰两位助手的工作,大禹试图分封他们。伯益志得意满地带走了王国东西部的封地,而夷坚却坚辞不受任何封赏。他如同其他盲人一样,用麻布裹住自己的身体,背着弦子,夹着自己那厚重的记事本离开了王都。 再没人见过夷坚。只是偶尔有人声称听到弦子的响动以及吟唱动物的嘶哑声音。相对应的,人们对怪物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以致寻常的惊吓再也无法让他们动容。一些怪物因此恹恹无味,逐渐退却了。 也再没人见过那个记事本。通常认为,那些记载与夷坚一起消散无踪了。多年以后,有人在《山海经》里读出了这部书的某些篇章。不久,又有人从其他古代圣贤的作品中读出了另外一些篇章。还有一些篇章,隐藏在古怪不为常人熟知的文本之中。文献学家试图以辑佚的技巧,将这些散碎的故事从典籍中翻检出来,重新整理成书。不过,类似的努力总以失败告终。 我无意中在一本发黄的,封面上绘着原子结构图和系着红领巾的少女的练习本上读到一些相关的材料。那些材料用圆珠笔抄写,因为历时太久,有些已经漫漶不清。我被这些故事吸引住,从头到尾,然后又反过来从后向前阅读其中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有时觉得很沉闷,有时又忍不住笑出声来。现在,我试着把它们以另一种形式记录下来,免得再度流散。 禽部第一以复数形式出现的动物 2008年10月29日22:42 几乎所有动物学家都曾讨论过“德鸟”这种动物。他们无一例外地认为,德鸟就是凤凰。这一判断的依据来源于《山海经》。该书的神秘作者在第一章中就曾经谈到,伟大的德鸟聚集了人类世界所有珍贵的品行。在它头、翅、背、胸、腹这五个部位上,生长着绚烂的彩色羽毛。羽毛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组成了五种美丽的花纹。这些花纹分别象征着五种最重要的品行:德、义,礼,仁和信。通常人类是无法看到这种大鸟的,只有具备了以上品行之一,才能看到凤凰相应的部分,拥有越多高贵纯洁的品行,看到凤凰的身体部位也就越多。据信,古往今来只有三个人看到了完整的凤凰形象。他们分别是:伏羲氏,文明的缔造者;伯益,或者伯翳,秦族的领袖;邹子,阴阳学派的开山祖师。 儒家学派出身的博物学家韩婴对这一判断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持以上观点的人显然没有注意到《海内经》关于德鸟的描绘。在这个章节里,《山海经》的神秘作者忽然又改口说,凤凰的头、翅、胸、背四个部位分别对应德、顺和仁义,却没有提及它温软的小腹。 韩婴指出,假如凤凰真是德鸟,那么在所有圣人中排名第一的孔子显然不可能看不到它的全貌。反过来说,如果连那些掐符念咒,终日胡言乱语的阴阳家都能看到,也足以说明凤凰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动物。最后,他给出了“德鸟”的另一种解释。韩婴说其实鸡这种鸟虽然平凡,却也拥有五种德行:文、武、勇、仁、信。在农耕时代,鸡以自己声嘶力竭的吼叫,帮助人类建立对时间的信仰,这又是一宗何其伟大的功德。就凭这些,鸡也足以被称作德鸟了。 遗憾的是,他们都没能探求到德鸟的实质。其实,德鸟与所谓的“五德”并没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一种永远只以复数形式出现的动物。刊行于东汉中期的一本博物学著作详细描绘了这些动物的真实情况:凤凰只是德鸟的一部分罢了,因为生活在中原,所以它为中原地区的民族所熟知。仅通过凤凰,是无法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德鸟的。 《叶图徵》的这位无名作者提到了其他德鸟的名目:发明、焦明、鹔鹴和幽昌。它们分别占据地图的一角,在关于“四兽”的信仰诞生之前,充当方位的标记。这四种鸟的形状与凤凰大同小异。在它们的躯干、头、胸、腹和背上,不同花色的羽毛也排列出了象征不同品行的美丽花纹。不过,这些大鸟身上的品行文饰,顺序并不一样。比如说发明的躯干上装饰着仁,而焦明则将它放在小腹上。这个品行同时出现在幽昌的胸部。尽管它们的长相与凤凰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要做出区别并不困难。事实上,惟有凤凰才是吉兆的象征,而其他德鸟,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刀兵与饥荒即将发生。 没人愿意生活在这样的凶险中。为了避免灾祸的发生,曾有人提议设法杀死四方的四只德鸟。这样世界上就只有好消息,再没有什么坏消息了。只是这样的提议刚一发出就遭到了批评。因为德鸟虽然分居五地,但终是同一物种,彼此之间联系之紧密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这五只鸟中,任意一只生病,其他四只也都跟着生病;任意一只鸣叫,其他四只也都跟着唱合。同理可知,其中任意一只死亡,其他四只也都必定会消失。如此一来,世界上所有的品行与道德都会随着它们的离去而完全泯灭。 禽部第二冯贽谈到的大鸟 2008年10月29日22:42 后唐时代的小说家冯贽在他的名作《云仙散录》中提到一只巨大的鸟。冯贽说这是一只无比巨大的鸟。有人认为,它的头像须弥山一样大,只有支撑天地的建木,才能为它提供栖身的巢穴;也有人说它的两翼展开,可以遮蔽天上的一切光芒,飞越中国的时候,中原地区就会因缺乏阳光而歉收;还有人认为它产下的卵漂浮在海上,经年累月积聚了尘土,土里长出了草木,草木上结出了蛮族。后来有人迁居海岛,征服了蛮族,在这里立郡设县。于是,大鸟的卵就成为帝国的一部分。一旦雏鸟破壳飞出,这岛屿就山崩地陷,成了人间地狱。 冯贽指出,这不过是普通人对巨鸟的臆想。 其实这巨鸟就是通常被人类所说的“风”,就是后来讹成“凤”并时常与“凤凰”混淆的那一只。风是所有鸟类中最大的。它的庞大难以描摹,雄伟的须弥山与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无法精确描述它到底有多大。风的体形超越了人类的一切想象,我们目力所及,听力所及的一切事物,都无法与风的巨大一较高下。事实上,人类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都不过是风身上一个微小的部分罢了。或者说,其实风就是这个世界本身。 这样我们就接触到一个让人无法承受的事实:人类生活在一只无比庞大的鸟的体内。山川是它的筋肉,江河是它的血脉,中原的人民不过是它体内的寄居生物。风的呼吸,在它的体内翻卷起巨大的气流,人类同样称之为风。 风的体形有点像普通的母鸡,但它的喙更长和尖锐,翅膀也要更为宽大一些。它的鸣叫低沉,居住在风体内的人类听起来,就是轰鸣的雷声。有时,风会被自己的尾巴吸引,伸出脖子啄尾羽。但它脖子稍短无法办到,于是开始原地打转。每到这个时候,中原就发生旱灾。所有的旱灾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大乙的时代。当时商族在东方逐渐强大,但风的旋转给他们的称霸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作为祭司的首领,大乙命令武士将祭天的柴堆点燃,自己则盘踞其上,准备充当人牲。 巨大的柴堆升腾起漫天烟气。灰尘堆积在风的喉咙里,这让它感到非常不适。它于是停止了转动,开始猛烈地咳嗽。这一行为的结果便是,旱灾终止了。大乙被一阵突然的暴雨解救。商族的人民将此看作称霸的征兆。 有的时候,风的灵魂会化成一只鸟,进入自己的身体。这只鸟负载着风的灵魂,力量巨大,每次飞临水面的时候,总是激起滔天巨浪。人类称呼这种鸟为鹏。 很多人对冯贽的描述表示怀疑,认为这不过是小说家式的奇思妙想。他们因此反问说,既然风无比巨大,人类世界的一切都被包容在它的体内,那么又是谁跳出了世界的范畴,看清了风的全貌,并口传心授,告诉世人呢?此人的传记作者指出,事实上,冯贽的名字应该写作“鸷”。有证据显示,至少在他十四岁之前,一直如此。 禽部第三毒药 2008年10月29日22:42 在古代,一切有害的物质都被视为不祥的征兆。人们不可轻易使用它们,也不可说出它们的名字,甚至不可想象它们的形体,否则将会被不祥的东西附身,并难以祛除。于是,人们以讳称替代事物原有的名字,保证自己不受它们的侵扰。 因此,鸩鸟获得“文血”这个称呼。得名的原因是,据说因鸩鸟而死的人,吐出的鲜血凝结以后,会显现优美的纹理。 这种生活在岭南一带的鸟,比鹰略大,羽毛大都是紫色,腹部和翅膀尖则是绿色的。《五经异义》提到这种鸟类,说它的毒性源于它的食物。岭南多蛇。在所有的蛇中,鸩最喜欢毒蛇;在所有毒蛇中,鸩最喜欢耳蝮;在所有耳蝮中,鸩最喜欢蝮头。 当然,耳蝮蛇分泌的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毒素,并不会给鸩带来困扰。它们似乎非常享受这些伴随着毒药的口腹之快。《草木子》仔细解释了鸩鸟不畏蛇毒的原理。鸩鸟的肾脏具有特殊的爆发力,在它们吃下毒蛇以后,鸩肾就会分泌出含有强烈气息的汁液,将蛇毒萃取出来,并进入鸩胃的一个小室,在其体温的帮助下开始煎熬毒药。在这个过程中,蛇毒被逐渐分解,变成越来越细碎的颗粒,直到成为比粉末更细腻的东西。最后,汗水溶解了这些毒粉,渗透到鸩的皮肤上。在沿羽毛流淌的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散失。《草木子》说,正因为如此,鸩鸟的羽毛含有巨毒。用鸩羽在水中轻点,这水就被称为“文血浆”,喝了可以杀人。用它洗手则手上骨肉尽碎。但鸩鸟的肉确实无毒的——那甚至可以算是一种美味。 陈藏器对这种看法不屑一顾。他把《草木子》里关于“鸩鸟”的知识斥责为与鸩毒无异的邪说。陈藏器认为,除了毒蛇,鸩鸟还将一种名为“皮茄”的浆果视为美食。正是皮茄起到了解毒的作用,保护了鸩鸟的生命。至于鸩羽,陈藏器解释说,常常与毒蛇打交道,身上沾有一点蛇毒是很正常的。不过人们把这种情况,夸大为特异罢了。 蛇这种食物不仅给鸩鸟带来了毒性,还使它们拥有了无穷的气力。据说,成年的雄性鸩鸟,挥动翅膀所鼓起的风能吹动大块岩石,更不用说它尖锐的喙和爪可能给捕手带来的危险了。尽管如此,针对这种鸟的捕猎活动却日渐兴盛。宋人梅尧臣在一首诗中描写岭南猎手谋取鸩鸟的活动。他提到,在出发猎鸩之前,猎人要举行特殊的祈祷仪式,并敲击鸩的骨头,观察裂纹确定出猎的方向。即使这样,每年死于猎鸩的人依然数以万计。诗人写到这里不免感叹说,南方的人民生活是如此的艰苦,以至不得不常常冒死以猎取这些无甚价值的弊鸟。 梅尧臣不解鸩鸟的价值。其实,这种鸟被视为最令人垂涎的货物。尽管当地人很少需要用到鸩的毒羽,但却有无数北方豪客,携带着成箱的金银珠宝来南方购买鸩羽,来自北方的购买者相信,越是新鲜的鸩羽,毒性越强,而且杀人之后越不易被察觉。 岭南诸族则视鸩鸟的眼睛为宝物。它们呈现一种活跃的朱红色。猎手捕杀了鸩鸟以后,将眼珠挖出,在水银中浸渍30天,就变成红润可爱的宝石。据说,南蛮的酋长们用鸩眼装饰鹿皮,作为求亲时的礼物,也有人将它镶嵌在金银制品上。 禽部第四土胜火土生金 2008年10月29日22:42 在文献记载中,第一种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动物是漱金鸟。大约公元二世纪前后,漱金鸟在帝国的西南部还很活跃。但最终它们还是完全消失了。 史书上如此描述这种可怜的鸟。它大概属于雀类,因为样子看起来和其他雀鸟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体型略大一些。它浑身的羽毛大都是明黄色的,略带点金属的光泽,却没有金属的寒冷感,手感柔软致密。没人知道漱金鸟的叫声是什么样子的,有一种说法是,它根本就不会鸣叫。 漱金鸟经常在海上漫无目的地飞。捕捉它们难度极大。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猎鸟人尝试着在海船之间张开巨大的捕鸟网,等待它们降落。猎鸟人组建巨大的船队在海上漂泊。他们冒着惹恼海神的风险,终年忙碌,但最终能活捉漱金鸟的人,实在凤毛麟角。可猎鸟人依然不肯放弃,因为一旦成功捕捉,他们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回报。 众所周知,这种鸟的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这两天,如果天气太过阴郁,漱金鸟就会感觉烦闷不安。在枝条间急躁地跳来跳去,也不吃食,只是拼命吞咽自己的口水。这个时候,一些口水会沿着坚硬的喙粗糙的边缘渗透出来。刚接触外面的空气,就变成了细小的金屑。这些金屑比真正的黄金略重,光彩更加夺目。和真正的黄金一样,它们在加热后也会熔化,可供浇铸成型。漱金鸟因此得名。 当地人觉得这些金屑来得非常神奇,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神力的体现。他们相信,用这种金屑制作的首饰,会给佩戴者带来特殊的运气。这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这种鸟,以及它吐出的金屑。 《魏略》上讲,明皇帝曹睿统治帝国的时候,南方九千里外的昆明国向他进献了一头漱金鸟。 昆明国的使者告诉明皇帝,即使是在南方诸国,人们没有看到活的漱金鸟也至少已经有七十年了。所有人都相信,它是这个物种在世界上的惟一遗孑。经过几十年的战乱,中原帝国在明皇帝的统治下终于又从纷争回归了稳定。南方诸国认为它的出现,乃是众神对皇帝的褒奖,是人世间至高的祥瑞。因此,自己跋山涉水,将这头漱金鸟献给魏国皇帝。 魏国最有智慧的人、前京兆尹司马防之子、舞阳侯、太尉、大都督、大将军司马懿告诉皇帝,最后一只漱金鸟是众神对皇帝的特别启示。他说,在曹氏之前担当帝国皇帝的刘氏家族,在五行的道德谱系上占有“火”的位置,而曹氏家族则占有“土”的位置。按照这五种元素建构世界的理论,土终将取代火,成为帝国的主宰。同时,这理论还说,占据“土”这个位置的家族,祥瑞的征兆是能产生黄金的东西,即所谓的“土生金”。漱金鸟恰好符合这个理论的需求。 这番讲解让明皇帝感到无比欢喜。他似乎看到,自己的子孙在漱金鸟的陪伴下,屹立在这个古老帝国的中心,把传统的家族祭祀方法永远地流传下去。 他特地为漱金鸟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囿,起名叫“灵禽之圃”。听说这种鸟特别害怕寒冷,明皇帝为了让它能安全渡过中原的寒冬,下令在灵禽之圃里修筑一个特别的小宫殿,用打磨过的水晶薄片镶嵌出窗户。这样即使在封闭的屋子里,漱金鸟也能晒到太阳。明皇帝把这座小宫殿命名为“辟寒台”。 博学多闻的大将军还向明皇帝说明了这一珍贵小鸟的饲养方法。他说,漱金鸟通常不用进食。但假如能为它提供一些珍稀的食品,那么它吐出的金屑将呈现更为奇异的效果。按照大将军的指导,明皇帝将南海进贡的夜明珠磨成粉末,又打开扬州进贡的灵龟头颅取出半透明的龟脑,作为食物喂给漱金鸟。 果然,漱金鸟吐出了比寻常更多的金屑。用它们铸成的首饰,会在黑夜里发出微弱的淡红色光芒。明皇帝特别喜欢把玩这样的首饰,也时常拿来赏赐给他喜欢的宫人。 也许是服食了珠粉与龟脑的缘故,这只漱金鸟活得特别久。从明皇帝朝到齐王朝,再到元皇帝朝,它始终在为帝国宫廷奉献美丽的金属。《拾遗录》记载,这只传奇性的鸟一直活到改朝换代的时候。据说,在司马家族正式取代曹氏家族成为帝国皇室的那天早晨,漱金鸟突然发出一声清脆悦耳的鸣叫,如同银质的小槌敲打昆仑青玉制成的玉磬。叫完这一声,它歪了歪头,倒向一边死掉了。 刚即位的武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时,表情非常平静。事实上,他在幼年时代就曾听自己的祖父、当年的大将军说过:什么时候这只鸟死了,什么时候司马家族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禽部第五智者千岁 2008年10月29日22:42 出于对神的景仰,以及对即将到来之事的好奇,皇帝们为超过一百岁的老人颁发装饰有鸠鸟的手杖,聘请他们担任帝国的顾问官。皇帝们希望老人像长寿而多智的鸠鸟一样,为帝国的政策提供预测与保障。 鸠就是长寿与预测的象征。这种鸟大都可以活过一百岁。在生命的前半程,它们以昆虫为食。在接下来的二十五年里,它们转而食用树上最细嫩的枝叶。此后,它们又改吃自然落下的叶子,并且一年仅在深秋以后的三个月内进食。再过十年,它们将不再取食任何有形的东西,只是在每天的清晨与黄昏,两次吸取暗红色的太阳光芒。超过一百岁的鸠,连这个活动都不需要进行,他们无须吃任何东西,只是安静地凝视着时间的变化。 所有鸠鸟中最年长的一位就是它们的国王。因为生命太过长久,所以它洞悉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并且可以据此推断世事未来的发展状况。鸠王只在王朝更替期间出现。它在动荡发生之前现身,告诉自己的子民,人类世界即将发生的变化以及躲避兵乱的方法。对这位鸠王,博物学家们所知甚少,仅在《神异经》里有关于它的记录。作者东方朔称,鸠王是东王公的仆从与使者,自己曾经在西王母为东王公设的宴会上与之攀谈。东方朔还记下了鸠王的名字:潜希抟。 尽管鸠王那妙不可言的预言能力不能为人类所用,但人们还是找到了替代者。巫师们注意到,作为另一种长寿的动物,龟的身上也携带着预言的灵异种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祭司、商国的缔造者高祖乙发现,龟超过三百岁以后会逐渐变轻。活满五百岁之后,它轻盈得可以在桃花花瓣上轻松爬行。寿命超过一千岁的龟,龟壳的边缘会长出青色的锯齿。将这样的龟杀死取壳,经过祈祷、灼烧等程序,那壳上就会显现出用黑色裂纹拼凑成的预言,供人类参考。年岁越长的龟,它的预言越精确。 此后,人们开始滥用这种占卜方式,大量捕杀体态轻盈,以及边缘有青色锯齿的龟。对高龄神龟的需求逐渐由祭祀活动扩展到其他领域中。最后,贵族们甚至要求宴会中使用的龟肉,也都要来自千岁以上的龟。这样过了大约四百年,人们发现再也无法找到合用的龟了。 新的预言方式被继续发明出来。任昉在《述异记》一书中提到,燕子超过五百岁,就会长出胡子来。超过一千岁的燕,鸣叫的声音好像婴儿,并把巢穴的门户朝向北方。千岁燕巢于是成为了人类的下一个目标。 也有一些擅长预言的动物,主动要求为人类提供服务。可惜的是,它们总是无法生存到足够的年龄,因此预言总是较为简单,准确性也有待提高。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喜鹊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些气象方面的指点。《淮南子?万毕术》则称猩猩能够叫出他面前任何一个人的名字。老鼠的寿命略长一些,因此它们做得稍好。假如能活满一百岁,它的鼠须就会变成白色,能协助人类做一些预测工作。不过即使如此,它们也只能说出事物一年内的吉凶而已。 禽部第六复仇的动物 2008年10月29日22:42 丹鸟也称朱鸟。它与日本古代歌谣中咏颂的,尤如粉红色云彩的神鸟并无任何关系。 《山海经》提到,在南方众丘陵中,有一座柜山。山上生活着一只体形庞大的红色怪鸟,名为丹鸟。这只鸟的两只眼睛,长在同一平面上,而不像其他鸟类,分在面孔的两侧。所以它看起来仿佛是一个人首鸟身的神。又因为这样的眼睛很像邪恶的猫头鹰,它也被视为不祥之物。丹鸟的另一个外貌特征也隐藏着一种不祥气息,如蝙蝠一样,它双翼的上缘长有肉爪。尽管因为读音相似,蝙蝠一度被认为与“幸福”具有神秘联系,但这依然无法清洗这种昼伏夜出的丑陋动物携带的阴冷、黑暗和杀戮气氛。 继承猫头鹰与蝙蝠的双重邪恶,丹鸟成为南方诸国政治生活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战国早期的动物分类学著作《稽奇》说,每年有四个月,丹鸟会离开柜山的巢穴外出游历。它的出现,会让所到之地发生政治动荡,贤良的贵族会被驱逐,野蛮的土人则进入朝廷,混乱纲纪。 该书作者在文章的最后部分谈到了丹鸟这种邪恶特性的由来。他如此写道: 难道丹鸟对贤良们的厌恶会让人感觉惊讶吗?当年正是这些贤良,在野心与暴力的驱使下,将丹鸟逼上了绝路。让我们追溯遥远的古代吧。那时圣人们还没有建立人间的智慧,老虎和野狼有时会爬上树木,啃吃树叶,而牛羊有时也会和大雁一起,潜入水底。 他所描述的,正是帝尧治理天下的时代。帝尧年轻时曾向西方之神疆禺进贡,因此得到奖赏,与这位天神的女儿结婚。不久,他获得了惟一的子嗣,取名为朱。 帝尧精心治理国家,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围棋是这位国王唯一的爱好。他用桑木南向的枝条拼接在一起雕琢成棋枰,在四周装饰以青金石。这样的棋枰携带有太阳的余温,冬天使用也不觉冰冷。他又将白色的象牙和棕黑的广角研磨成拇指大小的薄片,充当棋子。落子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帝尧认为,这种游戏吸收了自从天地开辟以来,诸位贤明国王的智慧,同时又包含着日月星辰运行的秘密,及人事辗转的必然规律。所以,帝尧将围棋作为遴选和考核贤人、官员的工具。后来,这一做法被推而广之。帝尧宣布,自己将借助棋枰,选出一位真正德才兼备的贵族,充当自己的合法继承人。 棋赛成了角逐权力的修罗场。七十二名自信满满的棋界精英逐一捉对厮杀。在最后的决斗中,朱被来自东方的舜击败,丧失了继承王位的机会。若干年后,舜成为中原的守护者。他上任以后发布的第一道命令,是让自己曾经的竞争者、前王子朱负责管理丹水上游的池塘——丹渊。他同时要求朱将该地的地名用作姓,以便掩盖朱于前代君王的血缘关系。于是,朱被迫更名为丹朱。 丹朱对自己的失败始终无法释怀。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后,他在自己的领地旁作了一首歌谣: 失去了巢穴的鸲鹆, 在寒风和暴雨中悲鸣; 剪去尾巴的花豹 无法逃脱迷雾的陷阱; 被熏烤过的麦粒, 再也无法生根发芽; 没有继承权的王子, 与囚徒有什么区别? 他唱歌的时候,四周寂静无声,农夫停止了耕作,鸣蠊也不喧哗。丹朱唱完歌谣,俯身看了看丹渊的水,纵身跳入,浮了两浮,就沉了下去。 丹朱本想就此一死了事。谁知丹渊却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诸太阳喜欢在此沐浴,所以这些太阳的父亲,日神帝俊也以这池塘为别业。当日,帝俊恰好在这里驻跸,被那首歌谣感动。他于是让丹朱复活,赋予他鸟的容貌,让他在柜山居住。因为这种鸟来源于丹渊,因此被称为“丹鸟”。 朱因贤人而死,所以丹鸟异常痛恨各种类型的贤人。它到每一个地方,都设法排挤当地的仁者、礼者、信者和廉者,惟独留下智者,因为据说这些人是灾害与祸事的来源。 关于丹鸟的最终结局,有许多不同的记载。一种说法是,帝舜无法忍受丹鸟在自己领土内造成的混乱局面,设法将其诱骗到“南条之山”,秘密杀害了。另一种说法则称,帝舜虽然痛恨丹鸟,却碍于日神的庇佑,无法杀它,于是将他驱除到南海。到东晋末年,它依然居住在南海一带。公元三世纪被整理成书的编年史《竹书纪年》则称,帝舜派出的杀手摇光赶到丹渊之前,丹鸟就突然终止了自己的生命,原因不得而知。 禽部第七动物与命名 2008年10月29日22:42 没有人知道这种只在夜晚出没的凶恶动物的确切名字。在不同的记载中,它获得了不同的命名。《玄中记》称之为姑获,《岭表异录》称之为鬼车,《白泽图》称之为苍虞,《帝喾书》称之为之逆,《辨疑志》称之为渠逸。另外还有诸如天帝女、钩星、糜鸱、隐飞等称呼散见于各种中国古代博物著作。 不过,这种动物最通常的称呼是“夜行游女”。段成式认为,它是天帝的女儿变成的,但并没有说明究竟是哪一帝。今人袁珂考证称,夜行游女的父亲很可能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这就是“天帝女”一名的由来。 颛顼生有三子二女,每一个都获得了作恶的才能,夜行游女也不例外,因此被称为“之逆”。传说,她在十六岁那年因难产而死——奇怪的是,这一传说并没有提供她丈夫的任何信息。父亲颛顼觉得女儿很可怜,就赐予她变成鸟形的法力。没有想到的是,夜行游女却借助这法力作恶,总是想方设法夺回自己失去的孩子。每到晴好的天气,她就穿上厚重的棕色羽毛,化身为鸟,穿行在人类居住的房屋与院落间,因此被称为“隐飞”。她留意观察人们晾晒在院子里的衣物。假如其中有婴儿的服饰或者尿布,夜行游女就咬破舌尖,将一两滴无色的血液点在这家的屋顶上,然后伏在附近的乔木上,等候夜晚的降临。 黑夜终于到来。这个棕色的幽灵隐藏在黑暗的天空里,巡视着下界的人类。血液的味道引导她钻进孩子的襁褓里,将他带离。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在成人的守护下将孩子带走的。但她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因此被称为“姑获”。直到一千年以后,湖广一带依然保留着不在露天晾晒婴儿衣物的习惯。也有人认为,夜行游女并不直接将人类婴儿带走。在专门记载南方怪异禽兽的《岭表异录》一书中,记载着她夺取孩子的另一方法,潜入孩子的襁褓以后,她用爪子钩破婴儿的囟门,并舔食渗出的血液。与此同时,孩子的魂魄也被她吃下了,因此被称为“鬼车”。钩星这个名字,大概也是从这里来的。 有人对夜行游女是颛顼幼女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宋初作家梅尧臣在文集《宛陵集》中记录了故乡一带的相关传说:周王国的著名贤士周公旦曾经在营建洛都的时候遇见夜行游女。这种动物尖锐的叫声让周公感到强烈的不适。他变得狂躁不安,对其极度憎恨。当天夜晚,周公命令部下最好的猎手一齐射杀这种令人恶心的鸟。射手们连续发射了几十支箭,却都被夜行游女灵巧地躲开了。周公愤怒地咆哮,要求诸神援助自己。于是,天神放下一只猎犬来,冲向夜行游女。它一口咬中了夜行游女的脖子,血液迅速从伤口迸溅而出。夜行游女奋力挣扎,勉强挣脱了猎犬的袭击,但脖子上的伤口却始终没有愈合。直到一千年后,依然有污秽的血液从中渗出,因此被称为“糜鸱”。 因为这种鸟的灾祸源头是其尖锐难听的叫声,所以梅尧臣又将其命名为“锐鸣”。诗人同时感叹说,按照这种说法,夜行游女并非恶禽。她继承了颛顼作为圣王的优秀品质,却只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过完了自己的一生。围绕着她的种种恶行,事实上从头到尾都集中在名字上。我们不知道是先有了她的名字,后有了那些恶行;还是先有了恶行,才根据恶行取的名字。但毫无疑问,这种命名具有无法抗拒的力量,让她最终失去了本性。夜行游女的名称在逐渐变化,颛顼之女也最终因此成了恶禽。 禽部第八名为毕方的鸟 2008年10月29日22:42 黄帝花七年时间兼并了东方诸国,随后又在中条山诸猛兽的协助下消灭了南方的竞争者蚩尤,终于让中原王国的疆域扩张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成就,黄帝给自己加冕。他授意幕僚们,为自己献上了“国王中的国王”这样的称号。他于是准备重重地躺进用花瓣、带有香味的松枝、雀鸟松软的羽毛,以及筛过的小麦粉铺就的床榻,享用作为世界的统治者的美好时光。然而,首席大臣风后却不识时务地用沉重的措辞向国王呈送新的战报。 风后说,这个时间如此微妙。天下平定,却又无法平定。蚩尤已经被处以枭首这样的刑罚。从他颈部浓黑的血浆中爬出硕大却无害的甲虫,如今已经遍生于王国的极北之地。不过,零星的叛乱并未因此平息。蚩尤的残部依旧侵犯着边境各地的平静。东南方向,著名的统帅相柳正重新招集蛇虫,依托茂密的森林随时准备反扑。西北方向,灵媒们也正加紧赶制招魂的法器,准备聚集蚩尤的魂魄,组建亡魂军队,与黄帝再作搏杀。 黄帝听到这样的报道,心里充满恐惧,汗水从脸上的每一个位置渗出,连缀成河;牙齿轻扣牙齿,发出尖锐难堪的声音。他的脚再也无法站稳,直直地向后倾倒。幸亏侍女敏捷,轻轻抱住国王,他才不至于硬生生地跌倒。 风后不再作弄国王,赶紧将瓦解敌人的方法和盘托出。不久,黄帝下令全国军民收起坐享功勋的念头,加强各方的防御力量。随后,国王率领所有重要的臣僚,驱赶都内的军队与仪仗,向东进发。 这支队伍以缓慢的速度行进,最终在泰山脚下停止了移动。泰山被认为是天下诸山中最有灵性的一座。据说,古代最伟大的巫师,著名的十巫之首巫咸曾经以此为阶梯,进入众神的世界。这以后,泰山与建木、扶桑一起,成了连接天地的通道。亡魂们杀入尘世的努力,也必定经由这座大山才能最终完成。风后告诉黄帝,火是一切邪祟的敌人,必须用火来压制那些被煽动起来的亡魂。 数日后,黄帝独自乘着一辆由各种火的符号装饰的战车,驰向泰山。这辆战车的车盖上画着凤凰,车辖上画着乌鸦、车辐上画着流星、车轸上画着赤链蛇、车轼上画着游光、车毂上画着金吾。这些图案都画有六组,象征烈焰飞腾的南方。所有符号用调和了朱砂的漆绘制,在太阳下晃动,光芒四射。战车由六头大象拉动,在所有出产于南方的牲畜中,这是最为暴躁与猛烈的一种。六条象征雷神的红龙分别站在黄帝的两边,三条驾驭那六头大象,三条充当车右勇士。 这辆巨大的战车载着黄帝在泰山颠簸的小路上奔驰了五天。在这五天里,黄帝没能吃下哪怕是一粒糙米,也无处饮进哪怕是一滴血水,过分的颠簸甚至让他无法倚着身边的红龙稍微打一个盹。国王几次想要勒住缰绳,让象群停止。但完全受命于风后的红龙根本无意照此执行。黄帝试图从急驰的战车上跳下去,但山路边兽牙般尖锐的岩石以及隐约传来的野兽的叫声却让他丧失了所有勇气。国王几次转过身从车藩里探出身去,又几次打消了念头,折回来。 第六天,黄帝已经完全绝望,开始从油脂无多的肠胃里搜刮贫瘠的词汇,准备杜撰诀别的诗歌。忽然,战车前闪过一团黑影。国王想,这必定是自己太过饥饿以至眼前幻象丛生了。不过,这影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渐渐分出了头颈与眉眼。它面朝战车,向后飞行,背后的影子逐渐聚集过来,而正面的影子却因为被风带动,逐渐消散。 尽管如此,黄帝还是很快分辨出了它的形象。这个形象黄帝相当熟悉,此前,他曾经统帅军队,与之战斗,也曾经下令在北方极端寒冷之地砍下他的头颅,即使这样寒风依然无法立即封冻腔中的黑血,名为蚩的甲虫因此爬满了北方的国土。它是蚩尤。 黄帝大惊失色,完全瘫软在战车中。他看到蚩尤的影子被一股疾风吹动,快速地析出一部分,逐渐凝结成手臂,伸向自己。黄帝不知道对方想干什么,哀叫着抬起手,用袖子遮住脸,试图阻止蚩尤的袭击。 没人听到黄帝的哀叫。因为这叫声被另一阵尖锐的声音掩盖了。黄帝只觉得一阵红光闪过,象群便得了命令一样停下了沉重的脚步。国王放下袖子再看,黑色的影子已经消散,远处,一只红色的大鸟越飞越远。四周安静了下来,连草叶生长、蚯蚓呢喃的声音也听不到。 多年以后,风后才又向黄帝提起了那只红色的鸟。他说,这只鸟名叫毕方,形态与鹤相似,习性也几乎没有区别,因此有时被误认为只有一条腿。毕方的羽毛是深浅不一的红色,喙相当宽大,黑色并带有白色的花纹。这只鸟是火焰的魂魄。它将黄帝征讨四方时杀死的敌军封锁在泰山之中。当然,借助这只鸟也可以将那支亡魂组成的军队释放出来。只是即使是博学的风后也不知道这种方法。 从那以后,一共过了四千六百年,毕方再没有在中原王国出现过。 禽部第九由人类变成的动物 2008年10月29日22:42 江南的山岭之中,凡是有茂密森林的,多半都产木客。木客不是一种动物,而是许多种。 庐陵以东的地区,木客全是鸟形,大小和喜鹊相似。它们喜欢群居,成千上万只聚集在一起,飞行的时候遮天蔽日,降落的时候撞击地面,发出接连不断的嘭嘭声,如同暴雨突袭。 木客虽然成群,形态却并不完全一样。每一大群中必定有一只,全身白色而有黄色条状花纹,这就是木客君长。每群中还有三只,胸口有朱红色的带子,这是木客中的三公。倘若红色出现在额头上,则是木客中的五伯。毛色全黑的是功曹,两翼不同色的是主簿,尾巴有杂毛的是里长,级别越低,毛色越不纯净。如果某只木客得到了升迁,那么当年春天它就会脱尽旧羽,换上与新职相应的颜色。 庐陵以西的地区,木客则形如猿猴,只是长着鸟一样的爪子。这些木客在大树上用枝条和毛发筑巢。白天,它们就潜伏在巢穴中,一动不动。入夜,才从树木上爬下来,趟进山中溪流,捕捉小蟹为食。即使是当地人,也很少亲眼见到木客的模样,只是偶尔在夜晚听到它们彼此呼唤的尖锐啸声。 罗浮山上的木客虽然也是鸟形,却只有五种颜色,并且不喜集群。邝露说,倘若看到五种颜色的木客同时栖集在一棵树上,那就意味着远行的家人即将返回。 《吴越春秋》记载了木客的来由。《勾践阴谋传》中提到,吴王夫差在中原盟会诸侯,成为一方霸主。回到国都后,他开始营建宫殿,使之与自己的身份相称。被吴国征服的诸王国都被要求向宗主提供建筑材料,越国的任务是采伐充当柱子的大树。 刚刚遭受洗劫的越国毫无木材储备,也缺乏采伐树木所需要的人力与工具。越王勾践不得不发布一道奇怪的命令,强行将本国男性行成年礼的时间向前推了三年。借助这一蛮横的规定,越王征调到三千名工人。他任命自己的长子为这支不足岁的军队的统帅,要求他们进入丛林,徒手采伐。临走时,他告诫孩子: 即使是失目的旅人,也足以看到吴的强大与越的弱小。对任何响动都毫无反应的聋人,也足以听到吴国武士磨刀的声音。除非带着足够数量的大树,否则不要靠近越国的城市。倘若三年都不见你们回来,我也必将割去胡须,逃进森林。 悲壮的告别仪式无法改变任何事实——骨肉连接的手臂怎样才能砍倒树木呢?越国童子的哀叫与悲歌在山林的各个角落响起,渐渐变得尖锐而短促。为了躲避风雨,他们的身上生出了羽毛,为了便于在树木间穿行,他们的手臂变成了翅膀。这支队伍再没有返回。他们终于在森林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秩序与国家。 另一种说法是,越王国的那支伐木大军演化成了庐陵以东地区的木客,而其他地区的木客,则来自吴王国的另外几个藩属。 禽部第十蝙蝠丹 2008年10月29日22:42 第二帝国皇帝中排在第十二位的玄宗以信奉道教著称。据说,有至少三千名注册修士接受宫廷供养,而其中又有至少三百名,可以随时出入皇帝的卧室。尽管如此,皇帝依然没有得到获得永生的秘方。 皇帝因此恼怒不已。他传唤了道士们的首领叶法善,要挟他如果不能在三年内破解永生的秘密,就要逐一杀死全国的道士。三年之后,杀戮开始了。不久,张果出现在长安城最繁华的街道上,终结了这荒唐的做法。 没人知道张果的出生地及年龄。常见的说法是,他在第二帝国建立的次年,出生于上谷郡。出生时他的头发就是白色的,一落地就能讲《黄庭经》,知道用《参同契》的方法烧制丹药。随后的数百年里,他一直在恒州的涤山附近隐居,被称为所有修炼者中最接近神的一位。本朝太宗皇帝在位时,就曾经试图征召他进入宫廷。但这一建议被他拒绝。武周皇帝也曾经试图收编这位修炼者,但在遭受一番奚落之后,她同样放弃了努力。如今,张果出人意料地出现了,这使皇帝异常兴奋。 遗憾的是,张果进入宫廷以后,并未如皇帝希望的那样向他指明永生的通途。他直接走进皇帝的寝室,在香甜的被褥上轻轻擦净脚底的尘土,跨上卧榻立即睡着了。 这次漫长的睡眠延续到次年秋天。张果在皇帝及其仆从的注视下坐起来喝了口水,缓慢地翻了个身,再次睡去。沉睡三年以后,张果终于醒了。他召唤玄宗皇帝,准备向他指出修炼的最终法门。 张果说,在一切玄妙的事物中,最玄妙的是道。而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中,最美好的是蝙蝠。天下本没有蝙蝠这种动物,《初学记》中说它们全是老鼠幻化而成:当一只老鼠侥幸逃脱禽兽的爪牙与人类的捕捉,积累对人间万物的了解,就可以在一百岁的时候进化成蝙蝠。所以,这种动物洞悉宇宙的机密,知道时间是如何延伸,天空是如何漂浮。《水经注》说,当蝙蝠活到一千岁的时候,身体就会变成正红色,由于脑部太过发达,他们停止飞行后只能倒悬着。服用这样的蝙蝠脑,可以叫人百病不侵。如果能活满一万岁,蝙蝠会变成白色。这个时候,它们的大脑无比沉重,无法再做飞行,只能终日倒悬在阴冷的山洞中。服用这样的蝙蝠脑,人就可以御风飞行。如果能活满十万岁,蝙蝠就可以脱离兽形,获得人的躯壳,进入神的行列。有人认为,伏翼是蝙蝠的另一个名字。这观点是错误的。蝙蝠是一种高尚的,神性的动物,而伏翼则相貌丑陋,甚至被剥夺了五官,只能给人类带来祸害。 张果告诉玄宗,不同的修炼者有不同的法门,樵夫以樵夫的方法,剑士以剑士的方法,妓女以妓女的方法获得永生,这样的方法一共有四十九种。其中,皇帝的修炼要求在帝国的五个方位上各猎杀十万头蝙蝠,取出它们的脑炼成蝙蝠丹。在罗浮、括苍、龙虎、峨眉、腾云等七座山上,各有一只万岁白蝙蝠,取这七只蝙蝠的脑为药饵,在清凉微雨的夜晚服用蝙蝠丹。只有这样,皇帝才能避免死亡的结局。张果说,如果皇帝确实与永恒的生命存在某种隐秘的联系,那么他将在九年后获得这种永生的法门。说完这些,白色的黏液就从张果脸上的皱纹中渗透出来,直到他完全化成一滩浓汁。 玄宗指派叶法善监督蝙蝠丹的烧制。五年后,叶法善终于将丹药送到皇帝面前。但他旋即阻止玄宗品尝丹药。为了止息皇帝的怒火,他颤抖着说道: 据臣的浅薄见识,张果并非出生于上谷郡,关于他的其他神奇说法也大都并非事实。前几天,臣曾经请乩得知,张果原本是涤山山洞里的一只白色蝙蝠。七百年前刚刚捱满十万岁,脱去兽皮获得人形。这一情况,正是张果鼓励皇帝屠杀蝙蝠的原因。 刚说完这些,叶法善的眼睛与鼻孔中立即冒出浓稠的血。他大叫一声,扑倒在地死去了。皇帝看着叶法善,缓慢地喝下了混有丹药的酒,并将酒渣弹到他的尸体上。 玄宗皇帝在自己统治的第三十年受到乱军挟持,被迫宣布退位。二十年后,他因为一种名叫痰症的疾病,突然倒下。在感到自己极端衰弱、即将死去时,他召见了死后三天即复活的叶法善。前任皇帝用几乎无法被听到的声音询问,自己当年是否应该拒绝叛乱者的要求,继续保持皇帝的头衔。道士叶法善回答他说:事实并非如此。皇帝于是吐血三升而死。 这以后,中原王国再没有出现过蝙蝠这种动物。人们逐渐将这一物种遗忘。于是,伏翼被误作蝙蝠,僭取了它的神性。 兽部第一背叛者白泽 2008年10月29日22:42 白泽曾向黄帝讲解关于动物的种种知识。据说当时黄帝正在全国各地巡游,了解自己所辖国土的真实面貌。在东海边,他碰到了会说话的怪兽白泽。白泽博学多闻,对各种动物了如指掌。凡是各种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而产生的怪异物种,它都一一跟黄帝解释清楚,前后一共谈到一千五百二十二个物种: 有一种怪兽,总是在夜晚出现。它有八个头颅,身体漂浮在半空,头上显示出微弱的火光,这个怪兽叫游光,也叫野童,看到它意味着国家要闹瘟疫。又有一种怪兽,别人看不见它的形体,它却可以拿白色的小石子掷人。如果你反掷它,它就会把你吃掉。用白色芦苇来刺它,才能免于灾祸。西方有一种怪兽,面貌形体都与大猿猴极为相似。它们只有雌性而没有雄性,只能伏击掠夺人类中的男性,以交合生子。它的名字叫绸。大荒之外有一种怪鸟,头如同豹子,翅膀如同铁索,胸口有两团肉块,并不覆盖羽毛。传说有人偷了两块肉,被人追得无路可走,只好投水自杀,于是变成了这种怪兽。它的名字叫逃河或者淘河。一种说法是,逃河就是鹈鹕。还有一种怪兽,形体娇小,状如兔子,尾巴是青绿色的,它的名字叫做木产。如果有人看到这种怪兽,意味着当年会发生饥荒。 最后,白泽警告黄帝,这些物种中的大部分,因为世道混乱而显身:所以请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免得撞见这些怪物,魂飞魄散。 记录者按白泽的提示,绘制了各种怪兽的图样。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并没有告诉后人,白泽自己长成什么样子。因此,后代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描摹它的形象。春秋时代,秦国国王襄公在一首描写狩猎活动的诗歌里,将白泽描摹成鹿獐一类的食草动物。《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代的贵族睡觉时喜欢使用“白泽枕”,可以祛除梦魇。这个白泽枕,模仿的却又是熊的形态。而三藏法师在西行路上碰到的诸多妖孽中,有一只狮子也大言不惭地自称“白泽”。 更让人不解的是,作为一头怪兽,白泽为什么对同类有如此全面的了解。唐代作家冯贽在其《云仙散录》里为这疑问提供了一个解释。造物神完成对动物界的创造工程后,一度放弃了对他所创造的物种的关注。当他再次注视兽类的活动时,新衍生出物种已经让他感到眼花缭乱了。他随即创造了白泽,赋予他自己的某些品德,让白泽去调查世界上动物的情况,并做出扼要的汇报。 白泽背叛了他。 冯贽没有给出白泽背叛造物者的理由。他只是叹息说,假如没有这场背叛,人类也许永远无法洞悉那些禽兽的真实面貌,更无法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这样一来,人类将永远陷入恐惧的黑夜中。因为名字是一切神奇力量的来源,只有准确地喊出对方的名字,才能镇服邪祟。 在此基础上,有人猜测,白泽因为畏惧受到造物者的报复,才禁止人类描摹自己的形态。因此有人进一步判断,隐匿了自己形象的白泽,其实就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深夜,在凌晨,在冰凉的马路牙子上,它操着各种语言,向各种职业的路人讲述关于怪异动物的传奇故事。 兽部第二不能接近的真相 2008年10月29日22:42 关于讹兽的传说很多,但大都不很靠谱。最初的记载来自《山海经》的《佚中南山经》。后代的研究者根据这个部分的成书年代推断,认为关于讹兽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战国后期。 汉代学者东方朔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讹兽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他说,这种动物生在西南部的群山之中。生性不说实话,找不到同类以供交媾,因此有特殊的交配方式。他们在山地的泥土中喷射体液,让子嗣深深躲入泥土。若干年后,当这些液体与其他讹兽的液体交汇时就破土而出,在新生的枝条上长出了幼讹兽。这种动物与植物羊的区别在于,他们一旦成熟就从树枝上落下,四处游荡,而后者则只能永远悬挂在日渐凋零的枝条上。 据说这些动物肉质肥美,只是肉中含有毒素,凡是吃它肉的人,终生不能说出真话,成为讹兽的俘虏。东方朔评价说,尽管可能确有这样的情况,但即使发生也未必是件坏事:一个人所说的话永远都是假的,这与他总说实话并无任何区别。猎手们漫山遍野追逐讹兽,它们成功交配的机会越来越少,最终灭绝了。这以后,人类中只说真话的部分与只说假话的部分逐渐通婚,产下的后代总是将真相与虚构交叉着说出,别人再也无法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随着这种既说真话又说假话的人的出现,人类的黄金时代也逐渐远去。 数百年后,段成式重新梳理了讹兽的传承与流变。 他写道,讹兽并未灭绝。据说,讹兽后代聚居的地点在古陈国附近,大约相当于现代中国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一些讹兽曾经在陈国及附近几个小国担任过官员。陈国灭亡后,讹兽的后人分作两支,一支以讹为姓,向南迁移;一支则继续留居陈国,以陈为姓。 讹姓这一支在六朝的时代,因为一些语焉不详的原因改为段姓。段成式本人就出自这个家族。在一次公开的宴会上,段成式就自己的血缘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向公众道歉。但他强调,由于不断中和进人类的液体,自己与那些说谎的祖先已经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了。 本朝另一位伟大的动物学家陈藏器则对段成式的讲述嗤之以鼻。他指责段成式的所有言论都是不经之辞。他还要求公众注意这位发言者的职业——小说家,正因为如此,段成式所说的话,都不过是“小说家者言”,不足为据。他同时援引一些散佚的文献称,尽管东方朔在《神异经》中的记载有失实的成分,但他关于讹兽早已灭绝的记录却是正确的,《十洲记》、《古微书》等典籍可以提供相佐的证言。 段成式随后反驳说,其实陈藏器如此批评自己的见解,只是为了掩饰家族丑闻罢了。陈藏器其实就是讹兽另一支的后人。很显然,他不愿意公开这一事实,还试图掩饰此种真相给自己学术生涯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不出所料,陈藏器对此番言论进行了回击。他强调,段成式的这些说法和人身攻击无异,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样离奇的观点。反过来,却有十几种论证方法可以得出自己与讹兽无关这一事实。比如,陈氏家族与陈这个地名没有任何关系,他本人也从未在河南、安徽一带旅行。陈藏器的一名弟子则在不久后著文称,段成式以上的言论是赤裸裸的炒作,目的是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自己出版未久的新书。 他们彼此攻讦了很久,双方最初的支持者很快陆续亡故。市井流传的故事也愈加纷杂离奇。但争论还在继续,两位长寿的博学者无数次修正自己的观点,举出各种罕见的、不为人知的文献作为证据。最后,段成式坚持不住,寿终正寝;而陈藏器则在不久后被皇帝处死。两人死去后,他们的徒弟和子嗣,还是对此争论不休。 不过,依然没人知道讹兽最后的去向。 这是一个不能接近的真相。 兽部第三动物与灭绝 2008年10月29日22:42 海外勃樊洲气候炎热,这里几乎不生长森林与灌木丛,看起来就如同漂在大海中的一大片泥土。因此中原居民又将它称作浮炎洲。 尽管这里缺乏灌木与草本,却稀疏地生有三种奇怪的树木。其中一种名叫枷迭枷树。终其一生,这树都不长枝叶和花果,周围也没有虫豸。随着年龄的增长,枷迭枷的树皮逐渐变成白色,发出如同谷物发酵一般的气味。当地人将其膜拜为圣树。还有一种树,名叫胶枝木。它的树皮下生的并非木质,而是胶液。这些胶液有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久闻可以杀人。如果有人能勉强抵抗住这气味的侵袭,将它放在铜锅中逐渐熬干,就可以获得与龙涎香相似的粉末,叫龙胶。 浮炎洲稀疏的植被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叫做阿塌树。它并不高大,枝叶细软如同枫树,树叶也如枫树一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换形态。如果它的树皮稍有破裂,就会从里面慢慢渗出粘稠的汁液。当地人将汁液取回去,晾干后就成为一种名叫薰陆香的药物,用蜜与它和成丸药,每天清晨以黄酒送服,满九十九年就可以使精神脱离肉身。 勃樊洲还出产一种名叫狤屈的小兽。它浑身不长毛发,只在鼻梁至尾尖,有一道纤细的青毛。阿塌树汁是狤屈的食物。在狤屈的胃及肠子中反复回转,最后有少量树汁搀杂在粪便中逃逸出来,落进泥土里,就可以生出新的树苗。 狤屈脾性倔强,无论是对阿拉伯商人,还是对高原的游牧民族,都报以尖锐的吠叫。不过它们异常仰慕中原的文明。只要看到穿中原袍服的人,就会冲上去,抱着他的脚踝不肯离开。倘若面对的是扎着方巾的作家、配有玉饰的学者、擅长文字游戏的妓女这三种职业的人,它将更为服膺,先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捻着对方的衣襟,充当随从。 有些被跟随者试图驱赶它们,但总是没有效果。一些人殴打它们,希望能够终止这种骚扰。但狤屈依然照跟不误。更让人烦躁的是,狤屈似乎是一种打不死的动物,无论是使用刀剑劈砍,还是把它们绑在火上烧烤,或者下毒都无法置之于死地。甚至饥饿也是无效的,在两次进食之间,狤屈可以忍耐超过10年。一些开业医生及道士,比如晋王朝的术士葛洪曾经指出,狤屈不死的秘密足以说明其食物,薰陆香具有强大的治疗、修养作用。 有的被跟随者发现,膝盖似乎是狤屈的命脉所在。如果重击它们的膝部,以致膑骨碎裂,狤屈就会突然跃起,沉重落下,就此死亡。这一技巧流传开后,狤屈对中原人民的骚扰减轻了许多。不久,又有人发现,尽管狤屈的肌肉有一股腐臭味不堪食用,但它们用来跪拜学者的膝骨却爽脆多汁,是难得的美味。将这碎骨取出,用梅子腌制后沾大酱烤熟,中原的君子用这道菜招待在科举中获得提拔的读书人。随后,这种食品成为中
本文档为【想象中的动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63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9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09-06-03
浏览量: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