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略论东垣针法的特点

略论东垣针法的特点

举报
开通vip

略论东垣针法的特点 山东 中医杂志 1鲫7年 2月第 16卷第 2期 . 略论东垣针法的特点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25o0¨ ).王 宣奠, 山东中医药大学(25oo14) 墨耋盂’、 7 内窖提要 事末垣阻“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指导针刺沿疗,善于运用朴土升阳、阴病浩阳 阳病 墨 针 后 翮 烈 关键词0丛针法脾胃塑疽龃口瘟盐皿导气同精剌血/ 开 李东垣 (1l80~l251年),名果,字明之,垒代 真定 (今河北保定市)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氏以 其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为...

略论东垣针法的特点
山东 中医杂志 1鲫7年 2月第 16卷第 2期 . 略论东垣针法的特点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25o0¨ ).王 宣奠, 山东中医药大学(25oo14) 墨耋盂’、 7 内窖提要 事末垣阻“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指导针刺沿疗,善于运用朴土升阳、阴病浩阳 阳病 墨 针 后 翮 烈 关键词0丛针法脾胃塑疽龃口瘟盐皿导气同精剌血/ 开 李东垣 (1l80~l251年),名果,字明之,垒代 真定 (今河北保定市)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氏以 其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临床 善于温朴脾胃,成为朴土派的代表人物 其在针灸方 面的造诣也颇深,以内、难经旨为本,重视脾胃学说 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明代 高武 《针灸聚英》将李氏 《脾胃论》中有美针法的内 容列为专题 ,命为 “东垣针法 高氏在此章的引言 中指出:“东垣针法t悉车素难。近世医者,止读玉 龙、金针、标幽等歌赋 ,而于先生之所以垂教者,废 而不讲,宜其针之不古若,而病之不易瘳也。兹故表 而出之,引伸触类,应用不穷矣”。可见高氏的评价 是非常高的,并于此开剖了针法专题研究之先河。后 来杨继洲 《针灸大成》也全文转录了 “东垣针法”。 车文就 “东垣针法 的特点,作一简略的探讨。 1 补土益气 升阳泻火 东垣作为朴土派的鼻祖,其朴土益气、升阳泻火 的思想也充分体现在针灸治疗上。《脾胃论 ·脾胃虚 则九窍不通论》日: 真气叉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 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脾胃论 ·大肠小肠五脏皆 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也日: 胃虚贝9五脏、六腑、 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 脾胃不足则元气衰惫,阴火得阻上乘阳位,《脾胃 论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进一步指出 : 火与 元气不两立,一胜脚一负”。百病由此而变生,所以 针灸治疗时也要注意朴土升阳。《脾胃论 ·饮食劳倦 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 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脾 胃论 ·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日: 小肠之穴在巨虚下廉,大肠之穴在巨虚上廉,此二 穴皆在足阳明胃三里穴下也”。足三里、上巨虚 F 巨虚都属于足阳明胃经,叉分别是胃、大肠、小肠的 下台穴 《脾胃论 ·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 互相出见论》又提出: 胃虚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 阳明之募穴中引导之”。足阳明之募穴即胃募中脘 穴。根据 《内经》“台治内府”的原则及东垣在 《脾 胃论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冲 提 出的“凡治腹之募, 皆为元气不足”的观点,中脘、足三里、上巨虚、下 巨虚便 自然成为东垣善用必丰卜土调中、升举阳气的 要定。阳气得升,即有利于阴火的潜降,中土不足所 致诸症也会因此而获愈。 2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从阴弓}阳,从阳引 阴”是 《内经 》中非常重要的治疗原则,东垣对此进 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东垣在《脾胃 论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解释阴病在阳.当从阳引 阴时有二说:一是指外感以风寒为代表的六淫之阴 邪入于属于阳的背俞,宜 针泻背俞穴,从阳引阴邪 外出.如中暑取小肠俞.中湿取胃俞 ,中燥取大肠俞 等等。若病久传变属虚者则可用补法。另一种是指上 热下寒证.病由下焦阴中火旺,逆于上焦阳分所致, 治疗宜先去络脉经隧之癣血使经络畅通,经络通皿9 利于阳升阴降,然后从上焦阳分引阴火下行,如此见9 上热下寒之证 自去 。阳病在阴,宜从阴引阳主要是指 饮食劳倦 内伤睥胃,阳气不足而下流于阴分,元气受 伤,当取 胃之合穴足三里-推而扬之以朴中升阳。若 元气虚亏较甚 ,或病传五脏出现九窍不通者 ,当取脏 腑在腹部的募穴,以从阴引阳 东垣最后明确指出如 51 一 厂 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中医杂志 1蚰 年2月第 16卷第 2期 果上述各证错取四末之输,或误用从阳引阴、从阴引 阳之法 ,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5 导气同糟 平调乱气 “导气”“同精”出于 《灵枢 ·五乱》:“徐入徐出, 谓之导气I辛}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乱 气之相逆也”。即导气法的操作为棣缓地进针,棣缓 地出针 ,因其无补泻之形迹,作用在于引导逆乱之气 恢复正常 ,从而可达到保护精气的目的 《脾胃论 · 胃气下漓、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中对 《灵枢 ·五乱》有关五乱证的治疗进行了阐发,“气在 于心者 ,取之手少胡心主之输 (神门、大陵)⋯⋯阿 精导气 ,使复其本位。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荣、 足步阴输 (鱼际并太渊输)⋯⋯若成瘘者,以导湿热 ⋯ ⋯ 仍引胃气前出阳道,不令湿土克肾,其亢在太 溪。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 之三里 (章门、中脘、三里),困足太阴虚者,于募 穴中导引之于血中。有一说,腑俞去腑病也。胃虚而 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之募穴中引导之 。如气逆 上而霍乱者 ,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始 气在于 头,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荣输 (通谷、 深,束骨、深)。先取天柱、大杼 ,不补不泻,以导 气而已。取足太阳膀胱经中,不辛}不泻 ,深取通谷、 束骨。丁,心火,已、脾土亢中以引导去之 气在于 臂足,取之先击血脉,后取其阳明、步阳之荣输 (二 间、三 日^1深取之,内庭、陷谷深取之)。视其足,臂 之血络尽取之,后治其瘘、厥,皆不辛}不泻,从阴深 取引而上之 。上之者,出也、去也。皆阴火有余,阳 气不足,伏匿于地中者。血,营也。当从阴引阳,先 于地中升举阳气 ,次泻阴火 ,乃导气同精之法。”东 垣认为,五乱证是由于胃气不足,阳气下溜于阴分, 清浊相干,营卫逆乱所致 ,既非邪气盛的实证,也非 精气夺的虚证,故针刺治疗时不补也不泻,取相关经 脉的荥、括穴和脾胃的募穴深刺至阴分,然后引而上 之。目的在于从阴分升举阳气,使阳气上出,欢泻阴 火,清浊营卫各复其本位,则乱气可得平调。该法实 际也是阳病在阴、从 阴引阳原则在针刺上的具体应 用 。 4 刺血泻邪 穗通经络 东垣对刺血疗法也十分重视,其 目的在于泻邪 外出,疏通经络。《脾胃论 ·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 制方》在论述脾胃虚弱,感湿成痿的治疗时说,“如 沣大泄者,津脱也⋯⋯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I 若汗不减不止者,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 ”气 街,即气冲穴 《灵枢 ·海论》曰t 胃者,水谷之海, 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脾胃素虚,复感盛夏暑 湿邪气,导致汗大泄、津脱者,当取三里、气冲调理 脾胃以助元气,而以三棱针出血则在于泄暑湿之邪。 上廉,即上巨虚 《灵枢 ·经脉》日:“大肠手阳明之 脉⋯⋯是主津液所生病”。东垣在本篇也认为“津者, 庚大肠所主”,故汗不减不止者,取上巨虚出血也在 于泄暑湿而益津液。本篇也同时指出:。阳病在阴,从 阴引阳⋯⋯又云:视前痛者,常先取之。是先以譬刺 泻其经络之塞者,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t而后治 他病。”欲从阴引阳,须有赖于经络的通畅。若有凝 而不流的瘀血滞于经络 ,则要用露刺之法刺而泻之, 经络得畅,升阳散邪之功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前文 所述阴病在阳 当从阳引阴.治疗宜先去络脉经隧之 癣血使经络畅通,其意义也与此相同。 (收稿 日期 1996一ll一13) 黼 最新出版的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该学科 的首都学科专著,由中西医结合 的权威—— 中国 中医研究院酉苑医院的专家集体编纂,中国中西 医结合研究畚台长阵可冀教授任总编审。奎书共 分九章,兼统阐速内科疾病 loo采种,博采国内 外最新的西医、中医科研资料,贯彻中西医结合 于始终。资料精、新、垒、准 ,特别是西医诊断 方法厦指标、临床选药部分论述详尽,最新中西 医结合研究进展部分夸人耳 茸一新 ,可启迪思 踌 更新知识。该书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颇强,是 中西医临床的必备参考书。95万字,16开精装, 每册定价 67.8o元 (台邮费),欲购者请汇款至: 北京夭坛西里人民卫生出版杜贾维诚收 ,邮编 1OO050 5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略论东垣针法的特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722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7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6-02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