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颅脑正常解剖

颅脑正常解剖

举报
开通vip

颅脑正常解剖PAGEPAGE1颅脑正常解剖1、颅骨:(1)外形:(2)颅底:主要孔道及内容物已在平片中讲述2、脑膜:三层脑膜、三个间隙(1)硬脑膜:硬膜下(或外)间隙硬脑膜与颅骨间的潜在间隙为硬膜外间隙,与蛛网膜间的潜在间隙---硬脑膜下腔。硬脑膜的颅内反折形成间隔。1)天幕:分隔小脑与大脑枕、颞叶,分颅腔为幕上和幕下;前方鞍背围成一孔,称天幕裂孔,幕上颅内压升高时,可将(颞叶)脑回压入此孔内,称小脑幕裂孔疝。2)大脑镰:硬脑膜插入大脑两半球间形成,上缘长,沿矢状缝附着于颅盖穹窿;下缘短、游离。3)鞍隔:位于鞍顶,...

颅脑正常解剖
PAGEPAGE1颅脑正常解剖1、颅骨:(1)外形:(2)颅底:主要孔道及内容物已在平片中讲述2、脑膜:三层脑膜、三个间隙(1)硬脑膜:硬膜下(或外)间隙硬脑膜与颅骨间的潜在间隙为硬膜外间隙,与蛛网膜间的潜在间隙---硬脑膜下腔。硬脑膜的颅内反折形成间隔。1)天幕:分隔小脑与大脑枕、颞叶,分颅腔为幕上和幕下;前方鞍背围成一孔,称天幕裂孔,幕上颅内压升高时,可将(颞叶)脑回压入此孔内,称小脑幕裂孔疝。2)大脑镰:硬脑膜插入大脑两半球间形成,上缘长,沿矢状缝附着于颅盖穹窿;下缘短、游离。3)鞍隔:位于鞍顶,环形,有垂体柄通过。4)小脑镰:(2)蛛网膜、软脑膜与脑池系统:蛛网膜与硬脑膜间的潜在间隙为硬膜下间隙。蛛网膜与软脑膜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在颅底等处扩大称为脑池。小脑延髓池---最大;鞍上池——呈六角形;桥池---基底动脉,环池---大脑后动脉、基底静脉及滑车神经,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视交叉池---视交叉。3、大脑半球:图3脑实质:皮质CT值+32-40Hu;髓质CT值+28-32Hu。额叶---后方中央沟与顶叶分界、外侧裂与颞叶分界;颞叶---顶枕裂与枕前切迹(枕极前4cm)的连线前方、外侧裂池下方;顶叶---前界中央沟,后为顶枕沟;枕叶---顶枕沟至枕前切迹间虚线的后方。岛叶---位于大脑外侧裂池底部4、间脑: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包括丘脑、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上部。5、小脑:6、脑干:中脑、桥脑和延髓。7、脑室系统与脑脊液循环(1)脑室:1)侧脑室:大脑半球内下方的狭长腔隙,内含脑脊液,分为额角、颞角、体部、三角区和后角。双侧脑室体部间透明隔存在潜在间隙,若此间隙扩大,脑脊液进入,称为透明隔间隙(第五脑室,若合并胼胝体后部和穹窿之间的海马闭合不全,称为第六脑室(又称Vergae腔)。2)第三脑室:侧脑室下方,间脑之间的狭窄间隙;上方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下方与中脑导水管相连,前下方有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前部有中间块,后方有松果体上陷窝和松果体隐窝。3)中脑导水管:连接3-4脑室间管道,长约15mm,宽1-2mm,其背侧为四迭体,腹侧为中脑。4)第四脑室:位于脑干背侧、小脑腹侧。上通导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两侧经侧孔通蛛网膜下腔。4)脑脊液循环脑脊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的清亮液体,CT值0-20Hu;总量约70-180ml。作用---保护脑和脊髓、营养和带走脑组织代谢废物。产生---脑室脉络膜丛、室管膜。循环---侧脑室---孟氏孔---三脑室---导水管---四脑室---中央孔、侧孔---蛛网膜下腔---经大脑半球表面蛛网膜粒吸收入静脉窦(上矢状窦)进入血液循环。8、脑的供血:大脑前动脉---额顶叶中线内侧15mm、尾状核头、壳核和内囊前部。大脑中动脉---颞、额顶叶皮质、内囊前肢、后肢和苍白球等。大脑后动脉---枕、颞叶底面。基底动脉---小脑、桥脑、内听道等。9、脑中线结构:大脑镰、纵裂池、三脑室、透明隔、松果体等。灰白质交界:
本文档为【颅脑正常解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hw937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23-02-2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