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举报
开通vip

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96 級歷史組專題研究論文 指導教授: 陳 家 秀 教授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 -北宋初年戰略文化案例分析 學生:朱 國 全 學號:9203104 中華民國 九十七 年 一 月 授 權 書 茲授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將本人於『專題研究課 程』發表之論文著作,以網路方式發表,例如將著作放置於網站上, 以文字發表形式,或與對相關主題有興趣者在網路上做討論之連結, ...

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96 級歷史組專題研究論文 指導教授: 陳 家 秀 教授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 -北宋初年戰略文化案例分析 學生:朱 國 全 學號:9203104 中華民國 九十七 年 一 月 授 權 書 茲授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將本人於『專題研究課 程』發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之論文著作,以網路方式發表,例如將著作放置於網站上, 以文字發表形式,或與對相關主題有興趣者在網路上做討論之連結, 提供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提供主題討論、閱讀、列 印等,得不限時間與地域,供為學術研究相關目的之公開利用。 授權範圍: □全部授權:本人所有發表於『專題研究課程』之論文著作等之 完整全文。 □部份授權:本人所有發表於『專題研究課程』之論文著作等之 大綱、摘要。 立授權書人聲明並保證對上述授權之著作擁有著作權,得為此授權。 唯本授權書為非專屬性之授權,立授權書人對上述授權之著作仍擁有 著作權。 立授權書人:朱國全 (簽名或蓋章) 班 別:社五甲 學 號:9203104 中華民國 九十七年 一月 十六日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 ----北宋初年戰略文化北宋初年戰略文化北宋初年戰略文化北宋初年戰略文化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指導教授指導教授指導教授指導教授:::: 姓名姓名姓名姓名::::朱國全朱國全朱國全朱國全 學號學號學號學號::::9203104 摘要摘要摘要摘要:::: 宋遼初期兩國的關係,起先以小規模的互相侵襲騷擾,並沒有太大衝突發 生,甚至在太祖開寶七年(遼保寧六年,974 年)還一度出現雄州和議。此和議 代表的是宋朝「先南後北」的大戰略體現,以及當時遼國無力南侵的現實。 而就在太宗太平興國四年(遼景宗乾亨元年,979 年),太宗發兵滅北漢後, 兩國和平正式因為北漢問題而決裂。同年,太宗更趁勢發動對遼北伐,雖然太宗 於「高梁河」遭遇大敗,但太宗收復燕雲十六州之決心不減。 其後更於太宗雍熙三年(遼聖宗統和四年,986 年),由北宋發動更大規模 之北征,此戰最後因為曹彬於「岐溝關」大敗而收場,但緊跟著而來的是「收場」 的問題,於是有「陳家谷戰役」之爆發。 雍熙三年楊業作為潘美副將,隨西路軍北伐。「岐溝關戰役」後太宗下詔西 路軍遷徙四州之民於內地,於是楊業就在其餘武將的排擠下,投身此場戰役,並 不幸戰歿。而從此場戰役可以看出北宋初年的戰略、戰術取向,更可看出北宋將 領間的不協調。 關鍵詞關鍵詞關鍵詞關鍵詞::::陳家谷陳家谷陳家谷陳家谷、、、、楊業楊業楊業楊業、、、、潘美潘美潘美潘美 、、、、雍熙北伐雍熙北伐雍熙北伐雍熙北伐。。。。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0 頁 ****目次目次目次目次::::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緒論緒論緒論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章節說明……………………………………………….…...…….2 第三節、研究方法…………………………………………………...…..….2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楊業在北宋的處境楊業在北宋的處境楊業在北宋的處境楊業在北宋的處境……………………………………………….…3 第一節、楊業的降將身份…………………………………………….……3 第二節、太宗與楊業………………………………………………….…….4 第三節、楊業與北宋將領………………………………………….….……6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宋遼關係與戰爭宋遼關係與戰爭宋遼關係與戰爭宋遼關係與戰爭…………………………………………….……….7 第一節、宋遼關係之演變…………………………………….……………7 第二節、雍熙北征…………………………………………..………….….10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12 第一節、雍熙北征與陳家谷戰役………………...…………….………..12 第二節、陳家谷戰役與宋遼戰術分析………………………...………….15 第三節、戰役之影響…………………………………………...………….16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結論結論結論結論………………………………………………………...………….18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附錄附錄附錄附錄………………………………………………………...………….20 附錄一、楊家譜系………………...…………………………..…………..20 附錄二、宋遼初期關係之演變………………………………...………….21 附錄三、陳家谷戰役要圖……………………………………...………….22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參考資料參考資料參考資料參考資料…………………………………………………....……….23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 頁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緒論緒論緒論緒論::::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研究動機研究動機研究動機研究動機及目的及目的及目的及目的:::: 北宋「楊家將」的忠烈故事自北宋以來便流傳廣泛,我國老幼婦孺皆能略 知一二。並且「楊家將」具有非常多樣的流傳方式,從演義小說《楊家將演義》, 各式戲曲劇目《四郎探母》、《雁門關》、《穆桂英掛帥》等劇目,到近年電視 劇《楊門女將》、《少年楊家將》,在在都是上演著「楊家將」一門的忠烈故事。 由此可知「楊家將」對於國人具有極高的吸引力,並在演戲戲曲的忠義教化上有 著代表性的存在,就如同《三國演義》一般。 而筆者自己從小就喜歡看各種演義小說、歷史劇,對於其中「楊家將」的 忠烈故事:楊令公的慘死、四郎的苟且偷生、六郎的獨撐大局、佘太君率領楊門 女將出征…等,原先就非常有興趣,希望能藉由此次機會能更進一步地了解「楊 家將」的歷史本貌。 就在筆者看過一些資料之後發現,演義中最可歌可泣、對「楊家將」也最 壯烈的『金沙灘』,卻與史實相差最多。楊家其中的二郎(延浦)、三郎(延訓) 不僅沒死、五郎(延貴)也沒出家、四郎(延環)更是沒有做遼國駙馬,反而是 這些兄弟都在宋庭中封了官(業既歿,朝廷錄其子供奉官廷朗為崇儀副使;次子 殿直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1),繼續在宋朝保家 衛國。 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使我原先對「楊家將」的興趣,轉移到「陳家谷戰 役」(楊業在陳家谷戰役中戰歿,而演義訛為金沙灘)上。希望能利用此戰役來 進一步瞭解北宋將領征遼的戰術選擇、北宋將領間的相處,以及在外將領與皇帝 (宋太宗)之間的互動,進而從「戰術」以及「人和」的觀點,對北宋西北邊防 軍事做一初步討論。 1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2 頁 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章節說明章節說明章節說明章節說明:::: 要探討楊業戰歿與陳家谷這場戰役,那麼首先就必須先瞭解楊業其人。楊業 歷經北漢、北宋兩朝,兩相比較之下,降宋前的楊業(北漢時名為劉繼業)與此 一戰役並無關連,因此本研究只探討楊業在北宋的處境,因此第二章《楊業在北 宋的處境》就是先探討他在北宋的身份。 但因為他降將身份的特殊,因此第一節《楊業的降將身份》就是要先說明此 一身份對於楊業造成的衝擊。之後再探討楊業與太宗的關係,以及與當時其他邊 防將領的互動,盼能以《太宗與楊業》、《楊業與北宋將領》這兩節去瞭解楊業在 北宋征遼上是扮演何種身份。 而要探討一場戰役,單單就一位將領或該場戰役的經過來看,不免流於以單 純的結果來論斷一場戰役,因此第三章《宋遼關係與戰爭》先以第一節《宋遼關 係之演變》,來探討宋遼關係是如何演變,乃至於最後爆發兩國的全面性戰爭, 並在第二節《雍熙北征》先交代雍熙三年北征的大略經過。以避免要探討陳家谷 戰役,卻不曉得該年宋遼戰爭之全貌。 第四章《陳家谷戰役》先以《雍熙北征與陳家谷戰役》探討這場戰役發生的 緣由,以及不可避免的原因。續以《陳家谷戰役與宋遼戰術分析》就戰役之過程 與結果,來分析宋遼戰術的選擇以及影響。第三節《戰役之影響》則要探討戰役 失利後,此場戰役對於北宋整體戰略的影響,以及楊業一門是否因為此一戰役而 獲得重視。 第三節第三節第三節第三節、、、、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引用《宋史》、《遼史》、《資 治通鑑》、《續資治通鑑長編》(底下簡稱《長篇》)等史料,其中並比照不同史書, 尤其是宋遼史書的歧異,期望能從不偏袒的角度研究此戰役。 對於宋遼關係的演變,主要參考陶晉元先生對於宋遼關係所做的研究;而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3 頁 陳家谷戰役的戰略觀點,則參考曾瑞龍先生在《經略幽燕》中的解讀。並多方比 對其他前輩對於宋史的研究,期望自己能參考諸位前輩的研究,做出一個符合當 時情境的研究分析。 而本研究提及之「戰略」與「戰術」之定義,乃採取 19 世紀兵學大師約米 尼(Antoine Henri Jomini)名著《戰爭藝術》的解釋:「大戰略」乃政治家之行為與 戰爭之關係,「戰略」為戰場上指揮大軍之藝術,「大戰術」指大軍的作戰藝術, 「小戰術」則是各部隊單位的作戰藝術2。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楊業在北宋的處境楊業在北宋的處境楊業在北宋的處境楊業在北宋的處境::::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楊業的楊業的楊業的楊業的降將身份降將身份降將身份降將身份:::: 楊業本名楊重貴,乃北周麟州刺史楊信之子,十餘歲移居太原,成了太原 劉崇養孫,並改名為劉繼業,遂宋史稱做并州太原人3。而後劉崇稱帝建立北漢, 時弱冠之年的劉繼業便理所當然地在北漢為將,更因為驍勇善戰而屢立戰功,北 漢時人號為「無敵」。弱冠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軍節 度使,履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4 正因為劉繼業在北漢已經展露頭腳,因此宋太宗在征伐北漢時便矚意招降 之,使其為北宋所用,這點從《宋史》跟《長篇》的記載便可得知,只是《宋史》 與《長篇》對於劉繼業降宋的過程卻出現相左的情形: 《宋史》太宗征太原,素聞齊名,嘗購求之。既而孤壘甚危,業勸其主繼 元降,以保生聚。繼元既降,帝遣中使招見業,大喜,以為右領軍衛大將 軍。5 《長篇》北漢將劉繼業素驍勇,及繼元降,繼業猶據城苦戰。帝欲生致之, 2 Antoine Henri Jomini(約米尼),《戰爭藝術》,麥田出版社,1999 年 9 月。 3 李安,〈「楊家將」的事蹟〉,《宋史研究集》第九輯,1977 年 5 月,頁 591。 4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5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4 頁 令繼元招之。繼業乃北面再拜,大慟釋甲來見。帝喜,慰撫之甚厚,復姓 楊氏,止名業,授領軍衛大將軍。6 從以上記載來看,《宋史》與《長篇》對於劉繼業降宋的時間先後、以及降 宋的主被動上實有出入,這點應與古代史書對於英雄某些作為的粉飾之詞有關。 因此不論何者屬實,劉繼業於宋太宗滅北漢後降宋這點,確是無庸置疑的。 因為劉繼業之名乃北漢所賜,入北宋後勢必要易之。而劉繼業本性楊,因 此宋朝便賜回復本性,並把與北漢有關的「繼」字取走(北漢賜姓劉名繼業,亦 作為北漢劉崇收養的諸孫,與北漢國主劉繼元雖是君臣關係,但亦有養兄弟關 係),便改名成了「楊業」,但遼史仍名曰「楊繼業」。 楊業在北宋的處境是非常微妙的,最主要的原因即是他「降將」的身份。 如果楊業只是一名無為的降將,那麼也就不會那麼敏感。正因為楊業本身具有才 能,容易遭北宋舊有將領們的嫉妒,而本身是降將的人,往往朝廷中又沒有人可 以依附,因此更容易被其他武將排擠。並且楊業與北漢的關係匪淺,因此他對北 宋的忠誠始終遭受質疑,至死前還是保持著降將的身份死去。 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廷玉亦歿焉。業因太息曰:「上遇我厚, 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 食,三日死。7 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太宗與楊業太宗與楊業太宗與楊業太宗與楊業:::: 楊業雖是北漢降將,但宋太宗頗有伯樂之美,相當賞識楊業。楊業乃是太 宗欽點的降將,與一般的降將不同。甚者在楊業降宋時,太宗還親自召見之,從 這些地方就可看出太宗對楊業的重視。 北漢將劉繼業素驍勇,及繼元降,繼業猶據城苦戰。帝欲生致之,令繼元 招之。繼業乃北面再拜,大慟釋甲來見。帝喜,慰撫之甚厚,復姓楊氏, 6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卷十,太宗太平興國四年秋七月。 7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5 頁 止名業,授領軍衛大將軍。8 楊業既降宋後,雖然身為一名降將,但宋太宗對他卻頗為放心,還讓楊業 繼續領兵衛國,授與領軍衛大將軍銜,並交與他北方三州(雲、鄭、代三州)的 兵馬調度權。 太宗征太原,素聞齊名,嘗購求之。既而孤壘甚危,業勸其主繼元降,以 保生聚。繼元既降,帝遣中使招見業,大喜,以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師還, 授鄭州刺史。帝以業老於邊事,復遷代州,兼三州交駐泊兵馬都部署,帝 密封橐裝,賜予甚厚。9 而楊業也不負太宗的重視,一到北方駐鎮便建立大功。適逢契丹領軍進犯 雁門關,楊業以伏兵夾擊之策大敗遼軍,斬殺遼國駙馬侍中蕭多羅、活捉將軍李 重海10,從此楊業之名震攝遼國,成為北宋鎮守邊防的重員。 《宋史》會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而出,由小陘至雁門北口, 南嚮背擊之,契丹大敗。以功遷至雲州觀察使,仍判鄭州、代州。自是契 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11 《遼史》初,繼業在宋以驍勇聞,人號楊無敵,首建梗邊之策。12 楊業以一名降將身份,再加上履立戰功,因此朝中不乏有人進饞筆伐,主 將戍邊者多忌之,有潛上謗書斥言其短,帝覽之皆不問,封其奏以付業13,但太 宗對楊業始終保持信賴,對毀謗楊業的奏疏不僅不理睬,還封之交與楊業,由此 可看出太宗對於楊業的信賴與器重。也許正因為太宗對楊業的信賴與器重,才會 使楊業在陳家谷,最後選擇了壯烈犧牲。 8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卷十,太宗太平興國四年秋七月。 9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10 顧俊,〈楊家將的抗遼鬥爭和「澶淵之盟」〉,《宋遼夏金史話》,1988 年 9 月,頁 30。 11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12 《遼史》卷八三,列傳第十三。 13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6 頁 第三節第三節第三節第三節、、、、楊業與北宋楊業與北宋楊業與北宋楊業與北宋將領將領將領將領:::: 楊業與北宋將領間的相處,呈現有兩極的態勢。與自己的上司,或是同級、 沒部屬關係的將領,如:忠武軍節度使潘美、蔚州刺史王侁、順州團練使劉文裕 等將,因為有功績上的競爭、戰術意見上的相左,因此不太融洽。但與屬於自己 下屬的勝州刺史王貴,卻又顯得相知相惜。 就與楊業級別相當的將領來看,楊業就是一介降將但又履立戰功,因此引 起這些將領的嫉妒,再加上楊業號為「無敵」,更是讓其餘將領不是滋味。因此 就有了謗書迭至,且任以邊圉而亡猜14,甚至有侁使人登托邏臺望之,以為契丹 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15的舉動,這些都只是將領們為了要爭功罷了。 而在宋史中有一段楊業與王侁生動的對話,可以看出潘美、王侁、劉文裕等對於 楊業的眼紅,以及楊業自知自己僅是一名降將,其對於北宋的忠誠,無時無刻都 在遭人質疑,因此他自知必敗還是必須選擇出陣。: 業謂美等曰:「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朝廷止令取數州之民,但領兵出大 石路,先遣人密告雲、朔州守將,俟大軍離代州日,令雲州之眾先出。我 師次應州,契丹必來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強弩千人列於 谷口,以騎士援於中路,則三州之眾,保萬全矣。」侁沮其議曰:「領數萬 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趨雁門北川中,鼓行而往。」文裕亦贊成之。業曰:「不 可,此必敗之勢也。」侁曰:「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 志乎?」業曰:「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 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16 而將領爭功有一小部份原因是楊業的「降將」身份(降將=外來客),但最 主要乃是也受到了當時北宋將領之間的風氣使然,這在王夫之的宋論中,有精闢 的見解:夫宋豈無果毅跅弛之才,大可分閫而小堪奮擊者呼?疑忌深而士不敢以 14 王夫之,〈太宗〉,《宋論》。 15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16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7 頁 才自見,恂恂秩秩,苟免彈射之風氣已成,舍此一二宿將而固無人矣。17 而在楊業與王貴的相處中,又透露出武將的相知相惜。王貴本是潘美部將, 就在楊業領命護送寰、朔、雲、應四州之民時,受潘美命,領兵在楊業底下協助 之,因此王貴與楊業之間並無太深厚的部屬關係,王貴僅是潘美暫時借予楊業。 但就在陳家谷一戰中,王貴明知大勢已去,但也沒有棄楊業而去,最後與楊業一 起戰死於陳家谷,可謂忠肝義膽。 朔州之敗,麾下尚百餘人,業謂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與我俱死無益也, 可走還報天子。」眾皆感泣不肯去,淄州刺使王貴殺數十人,矢盡遂死。18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宋遼關係與戰爭宋遼關係與戰爭宋遼關係與戰爭宋遼關係與戰爭::::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宋遼關係之宋遼關係之宋遼關係之宋遼關係之演演演演變變變變:::: 北宋建國初期(西元 960-979 年間,參見附錄二)的宋遼關係,並沒有爆發 太大規模的戰爭,只是雙方偶有騷擾,如宋乾德元年九月北漢主誘契丹兵攻平晉 軍19,而此時兩國的關係大抵可分成河北、河東兩個地帶來探討。 河東屬於兩國直接接壤的地帶,在此兩國對於用兵皆小心翼翼,害怕製造 國與國之間的大規模衝突,從 961 年宋太祖敕令緣邊諸州禁止人民越遼境盜馬, 以免滋生邊事20,就可見一二。至於河北則是有北漢作為兩國的中間地帶,但此 處的宋遼問題卻亦發複雜。首先北宋基於統一的國策下,對於北漢便屢屢興兵, 對此遼國對北漢卻有一份保護的責任,於是便在北漢的問題下,兩國實際上已經 交兵多次。雖然兩國交戰多次,但只要北宋退兵,那麼遼國保護北漢的意圖達成 之後,也就沒必要繼續出兵,於是兩國的衝突也就沒繼續加溫。 至於貿易方面,雖然宋遼初期沒有正式的協議,但兩國的貿易卻沒有間斷, 17 王夫之,〈太宗〉,《宋論》。 18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19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卷四,太祖乾德元年九月。 20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卷二。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8 頁 至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才正式在鎮州、易州、雄州、霸州和滄州至榷務,以犀象 香藥及茶與契丹貿易21。因此就結果來說,兩國雖然在北漢問題上出現征伐,但 在此時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對立,而這點可以就宋遼兩方面來分析。 對北宋而言,建國初期的國策就是「統一」,並以此為據而實施「先南後北」 的戰略方針,因此既然先針對南方發動攻勢,那麼對於北方的遼或是北漢,便以 守勢居多。唯有在宋開寶二年(遼景宗保寧元年,969 年)時,宋太祖親征北漢, 北漢遣使向遼求援,於是契丹分道來援,兩國才出現比較大規模的對立,最後太 祖以為太原久不下,太祖納李光贊及趙普之言班師22。 對遼國而言,其時遼當穆、景二宗相繼在位,國勢中衰,亦無力南侵23,所 以此時對中原的野心減弱,除非北漢遣使求援,不然遼國少有主動侵擾北宋。並 且於宋開寶七年(遼保寧六年,974 年)時,遼涿州刺使耶律琮致書宋知雄州孫 全興,要求換使修好,太祖許之。 琮濫受君恩,猥當邊任。臣無交於境外,言則非宜;事有利於國家,專之 亦可。切思南北兩地,古今所同,曷常不世載歡盟,時通贅幣。往者晉氏 後主,政出多門,惑彼強臣,忘我大義。干戈以之日用,生靈於是罹災。 今(玄玄)兩朝,本無纖隙。若或交馳一介之使,顯布二君之心,用息疲 民,重修舊好,長為興國,不亦休哉!24 隔年(宋開寶八年、遼保寧七年,975 年)宋遣使賀契丹次年正旦25,給予 遼國正面回應,至此兩國正式修好,稱「雄州和議」。往後兩國使節往來頻繁, 從太祖駕崩、太宗登基時,兩國來使的熱絡便可知。宋遣始告知契丹,契丹亦遣 使弔慰。契丹又遣使賀登極及賀次年正旦。宋並遣使「致其先帝遺物」26。但雄 21 陶晉生,〈宋遼間的平等外交關係:澶淵盟約的締訂及其影響〉,《宋遼關係史研究》,1984 年 7 月,頁 21。 22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卷十,太祖開寶二年閏五月。 23 方豪,〈北宋與遼〉,《宋史》,1988 年 12 月,頁 100。 24 《宋會要輯稿》卷八,頁 7673。 25 《遼史》卷八,本紀第八。 26 陶晉生,〈宋遼間的平等外交關係:澶淵盟約的締訂及其影響〉,《宋遼關係史研究》,1984 年 7 月,頁 21。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9 頁 州和議帶來的和平僅只是片面的,才四年的時間便遭受破壞,而破壞的元兇就是 北宋自己。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遼景宗乾亨元年,979 年),太宗為了實現「統一中 國」的國策,決意親征北漢,而北漢亦多次遣使向「父皇帝」遼景宗乞援。於是 遼國一方面遣使向太宗問罪,一方面派兵向北漢馳援。至此,兩國和平正式決裂, 直至澶淵之盟。至於,宋遼兩國緊張關係之演變,可參見附錄二。 乾亨元年春正月乙酉,遣撻馬長壽使宋,問興師伐劉繼元之故。丙申,長 壽還,言「河東逆命,所當問罪。若北朝不援,和約如舊;不然則戰」。27 (乾亨元年)二月丁卯,漢以宋兵壓境,遣使乞援。詔南府宰相耶律沙為 都統、冀王敵烈為監軍赴之;又命南院大王斜軫以所部從,樞密副使抹只 督之。28 雖然遼國派兵支援北漢,但在兩國國力相差懸殊之下,北漢國主劉繼元還 是舉國降宋。至此,北宋距離統一中國的版圖,只剩下石敬塘割讓於遼的燕雲十 六州。此時太宗有了乘勝追擊遼國以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想法,但當時諸將考慮將 士之疲憊、軍餉匱乏等問題,無人敢附議。唯有崔翰以為「機不可失」,奏請太 宗北伐,太宗以為然,遂決意北伐。 太原平,時上將有事幽薊,諸將以為晉陽之役,師罷餉匱,劉繼元降,賞 賚且未給,遽有平燕之議,不敢言。翰獨奏曰:「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 時也,取之易。」上謂然,定議北伐。29 北伐之初,宋軍確實有趁勝追擊之勢,太宗督軍圍攻幽州(遼國南京,今 北平),其時遼國舉國震動,宋乘下太原之銳,以師圍燕,繼遣曹彬、楊繼業等 分道來伐。是兩役也,遼亦岌岌乎殆哉!30但高梁河一役,宋軍先盛而後衰,雖 然先擊退遼國守將耶律沙,但耶律休哥的援兵趕至,休哥與耶律斜軫分兩翼一舉 27 《遼史》卷九,本紀第九。 28 《遼史》卷九,本紀第九。 29 《宋史》卷二六0,列傳第十九。 30 《遼史》卷八三,列傳第十三。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0 頁 大敗宋軍,宋太宗僅能乘驢逃歸,所幸遼國主將休哥中創,方不追之。 (乾亨元年)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戰於高梁河,少卻;休哥、斜軫橫 擊,大敗之。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甲申,擊宋餘軍, 所殺甚眾,獲兵仗、器甲、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31 南京被圍。帝命休哥代奚底,將五院軍往救。遇大敵於高梁河,與耶律斜 軫分左右翼,擊敗之。追殺三十餘里,斬首萬餘級,休哥被三創。明旦, 宋主遁去,休哥以創不能騎,輕車追至涿州,不及而還。32 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雍熙北征雍熙北征雍熙北征雍熙北征:::: 乾亨四年(太平興國七年,982 年)九月遼景宗駕崩,以子聖宗嗣位,年方 十二,軍國大事由蕭太后聽政。四年秋九月壬子,景宗崩。癸丑,即皇帝位於柩 前,時年十二。皇后奉遺詔攝政,詔諭諸道。33 就北宋的大戰略目標來看,北宋只是要要完成統一中國的國策,而幽燕未 定,何謂一統34,於是平定各地之後,石敬塘割讓的燕雲十六州,便很明確是太 宗下一個的目標。因此在景宗駕崩的四年後,宋太宗雍熙三年(遼聖宗統和四年, 986 年)知雄州賀令圖上言「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倖用事,請乘其釁,以取 幽薊35」,於是宋太宗便在統一中國的決心下,分三路揮兵北伐: (一)東路:以曹彬、米信為都部屬,崔彥進、杜彥圭副之,為本次北征 軍的主力,從雄州出擊,採取緩行軍的戰術,目的在拖延遼國主力。 上謂之曰:「潘美之師但先趣雲、應,卿等以十萬眾聲言取幽州,且持重緩 行,不得貪利。彼聞大兵至,必悉眾救范陽,不暇援山後矣。」36 (二)中路:以田重進為都部屬,出飛狐。 31 《遼史》卷九,本紀第九。 32 《遼史》卷八三,列傳第十三。 33 《遼史》卷十,本紀第十。 34 《涑水記聞》,卷一。 35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36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1 頁 (三)西路:以潘美為都部屬,楊業副之、王侁監軍、劉文裕護之,出雁 門關。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業副 之。以西上閤門使、蔚州刺史王侁,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護其軍。 諸軍連拔雲、應、寰、朔四州37 三路之師,以西路收復失地最多,共計收復寰、朔、雲、應四州,中路次 之,收復飛狐、靈邱、蔚州。東路師雖貴為主力,卻只收復新城、固安、涿州, 這原本就是可預期的,因為戰略就是要東路師「緩行軍」,那麼東路所收復之地, 必然比其餘二路要少。 雖然許多研究皆以為曹彬「恥於無功」,而攜帶五十日糧石,冒險取道涿州 進犯幽州,但根據《宋史》以及《遼史》的記載,筆者以為不然。綜合兩者來看, 原先曹彬進軍速度比太宗預估的還快,因此糧食一時接濟不上來,於是曹彬採取 了較為慎重的「退師雄州以援餉餽38」,但太宗卻以為「豈有敵人在前,反退軍 以援芻粟,失策之甚也39」,才逼使曹彬成全上意勉強進軍涿州。但這麼一來, 曹彬卻陷入無糧可用的境地,反而被兵力比自己弱小的耶律休哥部隊蠶食,等到 蕭太後援軍到時,曹彬要退軍已然不及,因此發生了岐溝關大敗。 《宋史》先是,賀令圖等言於上曰:「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倖用事,請 乘其釁,以取幽薊。」遂遣彬與崔彥進、米信自雄州,田重進趣飛狐,潘 美出鴈門,約期齊舉。將發,上謂之曰:「潘美之師但先趣雲、應,卿等以 十萬眾聲言取幽州,且持重緩行,不得貪利。彼聞大兵至,必悉眾救范陽, 不暇援山後矣。」既而,美之師先下寰、朔、雲、應等州,重進又取飛狐、 靈丘、蔚州,多得山後要害地,彬亦連下州縣,勢大振。每奏至,上已訝 彬進軍之速。及彬次涿州,旬日食盡,因退師雄州以援餉餽。上聞之曰:「豈 有敵人在前,反退軍以援芻粟,失策之甚也。」亟遣使止彬勿前,急引師 37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38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39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2 頁 緣白溝河與米信軍會,案兵養銳,以張西師之勢;俟美等盡略山後地,會 重進之師而東,合勢以取幽州。時彬部下諸將,聞美及重進累建功,而已 握重兵不能有所攻取,謀議蜂起。彬不得已,乃復裹糧再往攻涿州。契丹 大眾當前,時方炎暑,軍士乏困,糧且盡,彬退軍,無復行伍,遂為所躡 而敗。40 《遼史》統和四年,宋復來侵,其將范密、楊繼業出雲州;曹彬、米信出 雄、易,取歧溝、涿州,陷固安,置屯。時北南院、奚部兵未至,休哥力 寡,不敢出戰。夜以輕騎出兩軍間,殺其單弱以脅餘眾;晝則以精銳張其 勢,使彼勞於防禦,以疲其力。又設伏林莽,絕其糧道。曹彬等以糧運不 繼,退保白溝。月餘,復至。休哥以輕兵薄之,伺彼蓐食,擊其離伍單出 者,且戰且卻。由是南軍自救不暇,結方陣,塹地兩邊而行。軍渴乏井, 漉淖而飲,凡四日始達於涿。聞太后軍至,彬等冒雨而遁。太后益以銳卒, 追及之。彼力窮,環糧車自衛,休哥圍之。至夜,彬、信以數騎亡去,餘 眾悉潰。追至易州東,聞宋師尚有數萬,瀕沙河而爨,促兵往擊之。宋師 望塵奔竄,墮岸相蹂死者過半,沙河為之不流。41 至於東路師乃是主力部隊,主力部隊被擊潰,宋軍北伐戰力大減,使得北 伐局面成為東路一師既敗,其餘兩路便發揮不了作用,並有深入敵境卻孤立無援 的窘境。太宗迫於無奈,只得下令全軍撤退。因此雍熙北征,對北宋而言,是一 場先盛後衰、損兵折將的一戰。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 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第一節、、、、雍熙北征與雍熙北征與雍熙北征與雍熙北征與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陳家谷戰役:::: 陳家谷戰役之發生,實是有許多因果關係之堆疊所造成的,筆者認為此場 40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41 《遼史》卷八三,列傳第十三。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3 頁 戰役是屬於可避免,更應該加以避免,因為此場戰役就根本上來說,只是一場無 謂之戰。對於宋軍來說,這只是一個有限度的目標(遷徙雲、寰、朔、應四州之 民),整體戰爭已經結束,實在沒有必要造成無謂的犧牲。 就雍熙三年知雄州賀令圖上言「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倖用事,請乘其 釁,以取幽薊42」促使北伐一事,北伐實屬北宋「統一中國」的國策之一,即使 沒有賀令圖的上言,此戰爭也是無可避免的。 但在時機的選擇上,太宗與賀令圖選擇的是「景宗駕崩、少主即位、太后 干政」的可乘之機,姑且不論是否太過輕視蕭太后之才幹,但少主即位的時間點 就有問題。既然要選擇少主登基的「可乘之機」,那麼就該選在聖宗甫即位的乾 亨四年或統和元年,偏偏等到聖宗已經登基四年才發動北伐。在這四年的時間, 已經讓「蕭太后-聖宗」的政軍體系站穩腳步,那麼此可乘之機便不存在。那麼 太宗選擇此時伐遼,唯一合理的解釋唯有「不得已」:八年前的太平興國四年北 征大敗,北宋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因此當景宗駕崩時,北宋的軍事力量尚 不足以北伐,此戰才會拖到統和四年爆發。 雍熙北征的戰略便是三路進擊:以東路為主力緩進,吸引遼軍主力,並以 西路突進取得山後諸州,中路出飛狐,最後三路師會合於幽州並圍攻,使幽州孤 立無援,完成太平興國四年北征未竟之功。此戰略雖然與太平興國四年在決勝點 (圍攻幽州,進而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野戰取向上一致,但整體戰略考量比 起太平興國四年北征(僅以王師出雄州直取幽州,採取最直接的攻擊戰略),明 顯來得更加完善。 雖然整體戰略更為完善,但決勝關鍵與太平興國四年的無異,皆是以主力 部隊圍攻幽州,並藉由取下幽州來收復燕雲十六州,所以成敗的關鍵皆在於東路 師。即使其餘二路皆敗,只要東路師能保存戰力,那麼東路師也能與太平興國四 年一樣,給予遼國直接打擊。但是只要作為主力的東路師被遼人一舉擊敗,那麼 其餘二路也岌岌可危,而太宗明顯也知道此點,因此才會告誡曹彬「潘美之師但 42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4 頁 先趣雲、應,卿等以十萬眾聲言取幽州,且持重緩行,不得貪利。」43。但就在 曹彬以為糧盡要暫退雄州時,太宗又以為「豈有敵人在前,反退軍以援芻粟,失 策之甚也44」,才使得曹彬被迫進軍,因而才有了岐溝關之敗。而東路主力被擊 敗後,其餘二路也不能發揮多大效果,反而有孤軍深入之嫌,因此太宗才下令全 軍撤退。 岐溝關之役發生於該年五月,在戰事失利後太宗命令全軍「亟令分屯邊城, 追諸將歸闕45」,本乃無可厚非之事。但太宗偏偏在西路軍撤回代州後的七月, 才又下詔「遷四州之民於內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護之46」,使得已經撤回代州 的西路軍,還要冒險發兵掩護四州之民內徙,只會使軍民暴露於危險之中,尤其 當時遼軍已然重振旗鼓「契丹國母蕭氏,與其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及五押惕 隱領眾十餘萬復陷寰州47」,此時再回雲應等州實屬不智之舉。如果太宗真有心 遷徙四州之民於內地,那麼在下令西路軍回撤的同時,就應該一起頒佈詔令,使 得軍民同時後撤。 雍熙北征此時已然失敗,而協助遷徙百姓的時機也遲了,那麼就該把握作 戰目標「遷四州之民於內地48」,而不該妄生枝節、徒令無謂的損傷,因此楊業 提出「聲東擊西、伏擊遼軍」的戰術,只可惜不被其餘將領接受,而選擇了以部 隊強行掩護百姓的作戰方式。既然是以部隊強行掩護百姓,那麼可用的作戰彈性 相對就減低許多,才會引發兩軍交戰而有「陳家谷戰役」。 概括以上,如果沒有雍熙北征之失利,那麼理所當然也就不會有陳家谷戰 役,這也就是為什麼曾瑞龍以為「陳家谷戰役是岐溝關戰役的餘波49」。所以如 果沒有太宗的指揮失當(強使曹彬進軍、遷徙邊民時機延誤)、沒有岐溝關之敗、 43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44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45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46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47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48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49 曾瑞龍,〈向戰略防禦的過渡〉,《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2003 年,頁 249。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5 頁 戰略選擇得當,那麼陳家谷戰役是可以避免,也是應該避免的。 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第二節、、、、陳家谷戰役與陳家谷戰役與陳家谷戰役與陳家谷戰役與宋遼戰術宋遼戰術宋遼戰術宋遼戰術分析分析分析分析:::: 當遷徙四州之民的詔令下達時,西路軍將領曾一起討論遷徙四州之民的大 戰術,其中楊業提出「領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雲、朔州守將,俟大軍離代州 日,令雲州之眾先出。我師次應州,契丹必來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 遣強弩千人列於谷口,以騎士援於中路50」,與王侁的「趨鴈門北川中,鼓行而往 51」形成強烈對比。而楊業戰術乃是揉合「聲東擊西」以及「伏兵」,屬於複雜 但作戰風險小、彈性空間大的方式;反觀王侁的「鼓行而往」,則是以部隊強行 掩護百姓,雖然直接簡單,但作戰風險卻大、彈性空間小。兩相比較之下,在作 戰失利的前提下,以遷徙百姓為目標的作戰,楊業的戰術較為可取,但宋軍將領 卻支持王侁的戰術,這是宋軍在大戰術選擇上的失利。 而當楊業發兵時,遼軍也馬上作了戰術部屬,斜軫聞繼業出兵,令蕭撻凜 伏兵於路52,而宋軍方面也有潘美、王侁於陳家谷埋伏,可說是雙方都有伏兵之 計。當楊業與耶律斜軫交戰時,先是楊業誤入斜軫的詐敗圈套,而中伏敗走。可 斜軫的詐敗,騙到的不只有楊業,連在陳家谷埋伏的王侁,也使人登託邏臺望之, 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53,因此斜軫的詐敗原先是要釣楊業上 鉤,但實際上連王侁也受騙。至於潘美因為埋伏兵力不足,也緣灰河西南行二十 里,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54,因此宋軍的伏兵之策乃自己瓦解的。於是當楊業 領敗兵退至陳家谷時,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55,並突擊脫離 陳家谷,至狼牙村,眾軍皆潰,繼業為流矢所中,被擒56。楊業最後選擇了絕食, 50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51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52 《遼史》卷八三,列傳第十三。 53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54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55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56 《遼史》卷八三,列傳第十三。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6 頁 三日死。 戰役中,雖然楊業先中斜軫的「詐敗伏兵」戰術,似乎過於無謀,但此舉 與楊業之前的作戰(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而出,由小陘至雁門北 口,南嚮背擊之,契丹大敗57)相較之下發現,楊業本人也擅長「伏兵突擊」戰 術,按理說本不該中伏,但從此戰的大戰術「以部隊強行掩護百姓」與戰術「伏 兵於陳家谷」分析發現,楊業此戰中伏乃必需之勢。首先就大戰術「以部隊強行 掩護百姓」而言,如果遼軍襲擊而來,那麼楊業為了掩護百姓就一定要前往迎戰, 最好是能將敵軍主力殲滅,才能確保百姓的萬無一失。如果以戰術「伏兵於陳家 谷」分析,無論與耶律斜軫交戰的勝敗,楊業都必須將斜軫兵力拖至陳家谷決戰。 因此兩相分析下,楊業中伏乃是因為戰術彈性上的不足而為之。 從「陳家谷戰役」可以看出宋軍最大的敗筆,乃是將領之間的不協調。先 是在將領在戰術的選擇上,不選擇可靠的戰術,卻選擇將領(楊業為北漢降將, 比起王侁為宋太祖的北周舊部)。在協調作戰上也是極度不和諧,從戰術上潘美、 王侁本該在陳家谷設伏,但兩人卻又擅自帶兵離開。而在楊業中伏後,擅離崗位 的潘美、王侁,既沒有領兵來救,反倒是「麾兵卻走」。從以上可以看出,楊業 以一介降將身份,與北宋將領間相處的不融洽;以及北宋將領的陋習:爭功就搶 先、戰敗就先跑。 第三節第三節第三節第三節、、、、戰戰戰戰役之役之役之役之影響影響影響影響:::: 從許多地方志書可以得知在戰役失利後,楊業之妻折氏曾上疏太宗,陳明 陳家谷戰役失敗與丈夫戰歿之因。 考岢嵐志載折氏係折德扆女,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上書陳夫戰歿之 由58 業副潘美為武朔行營。契丹入寇,為潘美所迫,戰於陳家谷,與子延玉皆 57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58 〈形勢〉,《保德州志》,卷二,康熙四十九年修,乾隆五年補修。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7 頁 死之。折上疏辨夫力戰獲死之由。59 因此就在太宗瞭解此戰失利之原因後,追贈楊業太尉、大同軍節度使之銜, 將楊業餘下六子皆在朝上補官(錄楊業之子延朗為崇儀副使,延浦、延訓並為供 奉官。延瓖、延貴、延彬並為殿直60),並罰不與配合作戰的潘美降三級(美坐 削秩三等,責授檢校太保61)、王侁與劉文裕除名(間軍王侁除名,配金州;劉 文裕除名,隸登州62),還特別下詔書褒獎楊業為國捐軀。 下詔曰:「執干戈而衛社稷,聞鼓鼙而思將帥,盡力死敵,立節邁倫,不有 追崇,曷彰義烈。故雲州觀察使楊業,誠堅金石,氣激風雲,挺隴上之雄 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資戰功。方提貔虎之師,以效邊陲之用, 而群師敗約,援兵不前,獨以孤軍,陷於沙漠,勁果猋厲,有死不回,求 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舉徽典,以旌遺忠,魂而有靈,知我深意。可 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賜其家布帛千匹,栗千石。」63 究竟太宗此舉是否代表承認自己在「陳家谷戰役」的戰略失當,現在已不 可知,但至少有獎勵忠烈之意圖。並且透過公開獎勵楊業一門、懲處潘美等人的 方式,等於承認楊業此舉的忠烈、潘美等人的不當,也代表太宗否定王侁的「鼓 行而往」戰術,認為此戰役確實是造成無謂的損失。 而透過此舉動,就等於承認楊業已經是北宋的一員名將,脫離了「降將」 身份,並大大加強了楊業在歷史上的壯烈地位。正因為如此,使得楊業在當時朝 野獲得一致的好評,歐陽修也記之「繼業有子延昭,真宗時為莫州防禦使。父子 皆為名將,其志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竪,皆能道之。」64。 因此如果沒有折氏上疏、沒有太宗的褒獎,那麼或許也沒有《楊家將演義》流傳 至今了。 59 〈節孝〉,《府谷縣志》,卷四,乾隆四十八年修。 60 李安,〈「楊家將」的事蹟〉,《宋史研究集》第九輯,1977 年 5 月,頁 595。 61 《宋史》卷二五八,列傳第十七。 62 李安,〈「楊家將」的事蹟〉,《宋史研究集》第九輯,1977 年 5 月,頁 595。 63 李安,〈「楊家將」的事蹟〉,《宋史研究集》第九輯,1977 年 5 月,頁 595。 64 歐陽修,〈供備庫副使楊君墓誌銘〉,《歐陽修集卷》卷二九。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8 頁 而「陳家谷戰役」對於北宋的影響不僅於此,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北宋大 戰略轉變的過渡期,由攻到守的過渡期,也代表遼軍取得宋遼戰爭的主導權。 從宋遼正式決裂(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 年)到雍熙北伐(雍熙三年, 986 年)的陳家谷戰役,兩國所爆發的全面戰爭,皆是由宋軍入侵遼國所屬的燕 雲十六州引起。此時期北宋的國策就是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統一中國,所以 戰略皆負有強烈攻擊意識,並採取一次決戰定勝負的模式。 但北宋自陳家谷戰役(太宗雍熙三年,986 年)到澶淵之盟(真宗景德元年, 1004 年)的期間,除了太宗端拱二年(遼聖宗統和七年,989 年)宋遣劉廷讓等 乘暑潦來攻易州65一役外(該役也失利),其餘時間北宋皆淪為被動防禦,最後 在景德元年的遼軍南犯下,簽訂了維持和平的澶淵之盟。這段時期的宋軍雖然創 立了四個獨立的騎兵部隊,試圖牽制遼軍騎兵的銳勢,並在關南大事興築塘泊, 但這些措施也不過是為了在遼軍南下時,爭取局部戰局的主導權罷了。與之前的 北宋戰略的積極性、侵略性,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其中的轉捩點就是從「岐溝 關戰役」到「陳家谷戰役」中間的一連串失利。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結論結論結論結論:::: 從宋太宗兩次伐遼的戰略選擇,很明顯可以看出宋遼雙方在戰略文化上, 都是採取沿襲五代速戰速決的野戰取向,無論是「高梁河」、「岐溝關」或是「陳 家谷」,都是採取以野戰決勝負的模式,只是都被遼國取勝。而此種野戰的特色 就是一戰決勝負,落敗的一方就會損失慘重,因此戰爭往往也都是速戰速決,即 使是兩國的全面戰爭,也都不會超過半年的時間。 當時在野戰的戰術考量上,因為一次會戰就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因此宋 遼雙方也都以「伏兵夾擊」作為一個優先選項。這點從「陳家谷戰役」就顯露無 遺,無論是北宋楊業、王侁、遼國耶律休哥在陳家谷戰役的戰術設計上,都採取 65 《遼史》卷八三,列傳第十三。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19 頁 了「伏兵夾擊」的戰術。而「伏兵夾擊」屬於層次較複雜的戰術,一旦伏兵失敗, 那麼就是自己分兵以迎敵,有一定的風險承擔。但當時將領普遍使用「伏兵夾 擊」,當是因為伏兵能給予敵人實質戰力及精神層面的雙方面打擊,因此一旦伏 兵之策成功,往往能一舉扭轉戰果。像楊業在雁門關迎擊遼軍,以伏兵南北夾擊 並大敗之,就是一例。因此當時的將領才會對「伏兵夾擊」情有獨鍾。 而北宋將領間的不協調,更是在「陳家谷戰役」中揭露無遺。從戰略選擇 失當、協調作戰失敗、沒人馳兵援救楊業,在在都是因為人為的因素,這些也都 顯示出當時將領「爭功就搶先、戰敗就先跑」的陋習。 而楊業在此役之後,受太宗下詔書追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餘下六子也 都補了官,等於承認了楊業在北宋的忠烈地位。因此雖然楊業在死前還是「降將」 身份,但死後已經正式受到朝廷的認可,從其子延昭被真宗稱為「延昭父業為前 朝名將66」,便可看出。而能有《楊家將演義》流傳於後世,筆者以為與此詔書 實息息相關。 66 《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20 頁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附錄附錄附錄附錄:::: 附錄一附錄一附錄一附錄一、、、、楊楊楊楊家家家家譜系譜系譜系譜系67:::: 67 整理自《宋史》卷二七二,列傳第三一;並參考李安,〈「楊家將」的事蹟〉,《宋史研究集》 第九輯,1977 年 5 月,頁 590。 楊信 楊重勳 楊業 楊延彬 折氏 楊延昭 楊延貴 楊延環 楊延訓 楊延浦 楊延玉 楊傳永 楊德政 楊文廣 慕容氏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21 頁 附錄二附錄二附錄二附錄二、、、、宋遼初期關係之演變宋遼初期關係之演變宋遼初期關係之演變宋遼初期關係之演變:::: *重要年份: 1.960 年北宋建國。 2.969 年宋太祖伐北漢。 3.974 年雄州和議。 4.975 年雙方正式互通使節。 5.979 年宋太宗滅北漢,雙方和平正式決裂。 陳家谷戰役與楊業戰歿,第 22 頁 附錄三附錄三附錄三附錄三、、、、陳家谷戰役要圖陳家谷戰
本文档为【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994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7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7
分类:
上传时间:2009-02-27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