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实验培训发言稿

初中物理实验培训发言稿

举报
开通vip

初中物理实验培训发言稿初中物理实验培训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们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手段,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技术所必须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技能和创造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所建立的思想和探究方法,对物理学科的发展必然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课程不仅要...

初中物理实验培训发言稿
初中物理实验培训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们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手段,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技术所必须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技能和创造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进行物理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所建立的思想和探究方法,对物理学科的发展必然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课程不仅要求重视物理实验,还要加强物理实验的创新。一、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与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对比,更加突显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旧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综合比较,见附录一)。1、实验教学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强劲的动力。通过实验,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2、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验证,而物理实验能够创造确实的、排出干扰的物理环境,学生在这种实验环境中,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量度获取的最典型的感性认识,通过最简捷的思维活动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并把理论运用于实验,这对中学生来说,可对基础知识获得比较深入的、牢固的掌握和初步的运用。3、实验教学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通过理解实验原理、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都得到逐步锻炼和提高。在实验中,要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学生必须认真观察,而要深入地观察,又必须有正确的思维作指导,同时,合理的动手操作也必须有思维的引导,而在正确的思维引导下的动手操作往往是创造发明的源泉。4、实验教学能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实验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接触物理学科开始,逐步让学生理解和熟悉实验这一科学方法。(1)实验归纳法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根据研究目的,人为控制条件,从大量的实验事实和数据中找出普遍特征,形成规律。实验归纳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实验在前,结论在后,其实验就形成探索性实验。这在《课标》教科书中占有绝对比例,基本上以探究实验为主。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密度、重力、弹力、摩擦力、串联与并联、欧姆定律等教学中,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探究,或学生实验探究,采集数据,然后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规律,得出结论。(2)实验验证法这是一种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已知的物理知识及推论,经过理论推理,作出假设和预言性结论,再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最后对结论作出肯定论断或进一步补充完善,得出可靠的结论。但这种实验方法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书几乎没有,因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物理知识体系才刚刚接触,且认知物理知识仅从感性开始,不可能有比较严谨的物理知识体系,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严谨的推理和判断。(3)理想实验法理想实验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实验,是在已有实验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得出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的方法。例如:伽利略在研究物体惯性时进行了无摩擦理想斜面实验,牛顿在理想斜面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既以真实实验为基础,又高于真实实验,能深刻地反映现象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4)实验模拟法模拟法是通过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与原型(自然现象或过程)相似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规律的方法。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此法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可使事过境迁,或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在实验室重现,可将现象简化或进行时空的放大、缩小,可对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进行研究。特别是解决那些尚无简单有效的仪器可演示的实验,模拟法则成了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如利用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豆(或沙)落在平衡天平一端倒扣着的托盘底上的现象来模拟气体压强的产生过程;装有铁屑的试管模拟铁棒的磁化;利用连通器装置模拟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火柴模拟链式反应……。5、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科学的实验方法,本身就是要求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忠于实验数据,反对弄虚作假,严肃认真、踏踏实实,逐步养成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的偶然事件往往被人们忽视,以为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而轻易放过,其实任何偶然事件都有必然的起因,在物理发展中,许多物理学家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对偶然事件进行寻根索源,终于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如做”摩擦起电”实验中,有出现摩擦后,并不使棒带电,但经过去湿处理后实验就能做成了,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有如此现象,使之得到深化。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类型在《课标》教科书中,实验包括有教师的演示实验47个和学生的分组实验36个(见附录二),以及课后学生实验若干,尽管这些实验的形式不尽相同,但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1、测量型使实验(1)接测量型:包括用刻度尺测长度、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使用这七种基本测量工具要注意它们的共同之处,并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2)间接测量型:根据待测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式,先测出式中其他量,然后算出该量。包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的功率……。对这类实验,要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并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2、探究型实验通过一些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运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选取适当器材,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地进行物理实验操作,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探索并总结物理规律。包括探究固体的熔化过程、探究水的沸腾、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演示型实验根据实验装置的图文信息,说明研究什么;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包括气体液化实验、真空铃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液体对容器壁、底的压强实验、覆杯实验、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单摆、滚摆实验、扩散现象、分子引力实验、电磁感应……。三、探究型实验教学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1、探究型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所谓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而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使学生在学习中选择并确定学习的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力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探究性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动手操作或实验的方式,自己主动的去发现或得出有关的结论。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实施探究教学的良好载体。教师要利用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去解决问题或得出科学规律尤为重要。2、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环节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一般有7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制订计划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表达交流得出结论、评估。(1)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提出问题在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部动机。所有的探究都从好奇心开始,为了达到课堂探究的目标,教师要创设情景,把问题呈现出来,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能在简单层次上像科学家那样去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探究。(2)合理猜想,形成假设通过设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引起对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树立假设和猜想的阶段,主要是靠直觉思维的作用。它具体表现为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创造发明中独特的思维品质。安培从电流磁效应现象直觉到磁的成因应是电流,提出分子电流的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法拉第由电能产生磁的现象,根据直觉提出了磁也能产生电的假说,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更是一个具有极强直觉能力的科学大师,他在26岁到37岁时分别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并不是在已有的理论体系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靠他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直觉和灵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对研究的课题作出大胆的有根据的猜想和假设,而不必去追究推测的理由,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有时假设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要他们自己通过实验去认识。(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是从动手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自己设计,让他们得到一种科学探索的体验,感悟探究的艰难,之后再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在探究学习中,师生是处于协作关系。教师提供各种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作为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并不是说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并要注意收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发现其错误,提供有关他的失败信息,并及时修正其探究的过程。(5)、分析论证  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论证猜想、假设,得出初步结论,并尝试对实验结论进行描述。(6)、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相互补充,互相完善结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学生认知结构来归纳结论,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7)、评估评估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通过评估能优化探究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有可能引起新的发现,导致新的探究过程的开展。评估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流程图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并不是这7个探究步骤都要涉及,也不是每个过程都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问题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可灵活掌握。1、             案例:第六章第三节《电阻》三、电阻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能力:知道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初步了解控制变量法。⒉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依据物理事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欧姆的介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节的重点就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的关系。难点:电阻的概念很抽象,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教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学法:1、用“实验”的方法导出电阻的概念。2、用“科学探究法”来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4、用“列表对比法”来处理实验数据。教具与学具教具:干电池2节,开关1个,电流表1个,锰铜线(长1m,横截面积1mm2),镍铬合金线(长1m,横截面积1mm2),日光灯灯丝,酒精灯,火柴,导线若干。学具:锰铜线1根:长1m,横截面积1mm2镍铬合金线3根:①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1根;           ②长0.5m,横截面积1mm2的1根;②   长0.5m,横截面积2mm2的1根;        小灯泡1个,两节干电池,开关1个,电流表1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演示:出示一个连接好的简单电路,闭合开关,请同学观察,小灯泡发光。再在电路中接上一根电阻丝,对比小灯泡的亮度。提问:为什么小灯泡的亮度不同呢?(后来接上去的导体在能导电的同时,还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二)、新课教学:1.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用符号R表示。(2)单位:欧姆  简称欧   符号Ω另外,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Ω=103Ω     1MΩ=106Ω(3)定值电阻:(4)小资料:常见的电阻值。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在前一次实验的基础上,再换上另外一根电阻丝,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提问:为什么小灯泡的亮度又不相同了呢?原来不同的电阻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电阻丝电阻大小一般不同。学生探究活动(1)    提出问题既然不同的电阻丝电阻大小一般不同,那么电阻丝的阻值大小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    猜想为了引导学生猜想,又因为学生对电阻仅仅刚有个基本概念,特展示若干导体,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把这些导体接入电路中,挑选出能使小灯泡最亮的一根。(这里这样设计对同学们来说是很富有鼓动性和挑战性的)然后,再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挑选过程猜想(学生可能猜想出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3)    设计实验怎样设计实验,这里涉及中学物理中重要的思维方法:控制变量法。虽然是首次接触,但生物课上他们学习了单一变量原则,结合单一变量原则讲述,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的办法,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设计完了,作简单的交流,得出优秀的实验方案。(4)    进行实验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5)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表一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大或小)电阻(大或小)A(镍铬合金丝)LS  B(镍铬合金丝)2LS  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表二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大或小)电阻(大或小)A(镍铬合金丝)LS  C(镍铬合金丝)L2S       结论:(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表三接入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电流(大或小)电阻(大或小)A(镍铬合金丝)LS  D(锰铜丝)LS   结论:(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还跟材料有关。)(6)交流与评估师生充分地进行交流。分析归纳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性质有关。此外,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演示实验: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本实验的难度很大,因此采用演示)最后总结: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确有关,一般地,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在很多时候,温度这个因素是被忽略的,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性质。3、课堂小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化解难点,特设三道有一定层次的练习题:(1)、把一根导线切去一半后,它的电阻怎样变化?为什么?(2)、一要导线被拉长一位后,它的电阻怎样变化?为什么?(3)、把一根导线对折后使用,它的电阻怎样变化?为什么?三道练习题用投影显示后,对其中较难的第2题和第3题作了提示:即先让其中一个量不变,分析电阻的变化,再让另一个量不变,分析电阻的变化,然后把两种结果联系起来分析。最后提问学生,大多数学生应该都能在启发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4)、指导学生阅读电阻率表。要求学生阅读电阻率表,对表中各种电阻进行比较,最后对表进行归纳并指出:不同导体在相同条件下电阻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也一般不同。(三)、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难点,掌握重点,布置2道作业并要求他们预习下节课。作业:1)常用的导线为什么都用铜或铝做成而不用钢铁?      2)“铜的电阻比铁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该怎样说?(四)、板书设计:1、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R表示。2、电阻的单位:欧姆  简称:欧   符号:Ω 电阻的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1kΩ=103Ω    1MΩ=106Ω3、定值电阻  4、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5、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五)、教学后记四、边学边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方式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2、              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1)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初中学生的实际课的容量是指一节课内运用新概念、基本规律、技能、科学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的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由于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自己做实验,还可以讨论讲述,因此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可见,边学边实验不仅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能力,而且解决了将课堂教学统得太死,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因人制宜的弊端。(2)边学边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边学边实验课,在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3)边学边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边学边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进行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4)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探索型实验教学具体实施中的体现。探索型实验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领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边学边实验教学过程,是探索型实验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它使得学生在生动形象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理解物理知识,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培养,无疑是起到促进作用的。3、             边学边实验课一般包含下列三个环节:“设疑引学,辨疑解难,释疑巩固。”(1)设疑引学:是教师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和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2)辨疑解难:是要求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估计可能的结果是什么,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如何用实验进行研究,拟订实验方案,并在学生实验观察和测定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分析。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看书、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争辩、答问、练习、应用等,做到“四动”,从而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3)释疑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排除疑问,通过练习、应用和小结等来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进行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时,让学生先把鸡蛋分别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观察鸡蛋的下沉和上浮,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得出下沉和上浮的条件。接着让学生缓缓地向浓盐水中加入清水,观察悬浮现象,分析得出悬浮条件,然后讨论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和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为什么漂浮时和悬浮时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受到的浮力却相同?这样处理,不但实验成功的把握大、效果好,而且学生容易理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边学边实验,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设计好边学边实验的阶梯,帮助学生步步深入。既不要使学习的跨度过大,使学生无从入手,又不要使学习的跨度太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设计边学边实验的方案时,应注意了解学生实际,对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都要作充分的估计和准备。3、案例: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过程和方法:在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用具: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光具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回顾凸透镜的三个应用 装置图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二、新课教学(一)老师演示实验:如图   1、组装仪器材料,并进行共轴调节。方法:焰心、光心,屏心在同一高度。(焰心、光心,屏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2.、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其方法有:太阳光聚焦法,远物成像法太阳光聚焦法:使凸透镜对着太阳,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用刻度尺量出透镜中心到纸上光斑间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远物成像法:手持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或纸屏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屏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近似等于(或稍大于)焦距,此法称为远物成像法。   3、物距和像距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4、演示凸透镜的三种成像情况   引导分析:发现物距在不同的范围内变化,所成的像的情况不同。即:在某些范围内变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为了确定这个范围,除了以光心为参考点外,还需在主光轴上标出另外的参考点。即选:距光心的一倍焦距点、二倍焦距点、三倍焦距点……(左右各对应)。    这样不仅能确定物、像到光心的位置,且为进一步探究成不同像的条件作好准备。(二)学生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先阅读探究实验的内容。     2、展开实验探究:按照要求组装仪器,记录数据,填写表格,回答书上实验问题。若在实验过程中,你发现新的问题,可以自己探究并记录新的结论。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实虚大小正倒u>2f     u>2f     2f>u>f     2f>u>f     u<f     u<f     (三)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过程)物距像距像的性质(u)(v)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像、物同侧或异侧u>2ff<v<2f实像倒立缩小异侧u=2fv=2f实像倒立等大异侧2f>u>fv>2f实像倒立放大异侧u=fv →不能成像u<fv <0虚像正立放大同侧1、实像都是倒立的,即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像和物在透镜两侧。虚像都是正立的,即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像和物在透镜同侧。2、焦点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点是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3、实像可用光屏直接观察,也可用眼睛直接观察;虚像用光屏观察不到,但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四)思考练习1、你能分析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吗?2、用照相机照相时,要使所成的像变大,应该怎样调节照相机?(五)板书设计 测焦距f:太阳光聚焦法;远物成像法。 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实像、倒立、缩小    2f>v>f    异侧2f>u>f  实像、倒立、放大     v>2f      异侧f>u      虚像、正立、放大               同侧u=2 f     实像、倒立、等大    v=2f      异侧u= f     不成像              v=→∞ (六)教学后记五、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仪器设计新的课程不仅要求重视物理实验,还要加强物理实验的创新。当前实验的研究和创新主要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实验内容的创新、实验手段的创新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三个方面无疑都与实验仪器创新是分不开的。实验仪器的创新设计应服从于教学设计,要让学生在使用仪器做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通常认为新课程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重要理念:(1)创设问题情境;(2)开展探究活动;(3)获得成功体验。因此实验仪器的设计应服务于这三个理念,或者说应基于这三个理念。下面针对这三个方面提一些具体的设想和要求。1、仪器的创新设计应该表现为便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仪器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分析学习内容,且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就能保证达到教学内容最优化的效果,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2、仪器创新设计应为开展探究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教学仪器的设计一切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好的实验仪器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学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建立好平台。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有的问题就可以借助仪器提出,这样的问题更直观,更有针对性。第二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这是教学的中心活动。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实验仪器是这一活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利用仪器创设新的问题。这过程不但可以巩固新知识、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仪器的创新设计应该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法,培养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成功的体验。仪器的设计应服务于这一目标,让学生体验到实验不成功的仪器当然是不合格的仪器。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的几点建议1、关于演示实验的教学演示实验一般是指在课堂上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的实验。”演示实验是向学生提供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所必备的感性材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方法的学习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对演示实验的教学要符合下列要求:(1)演示实验首先必须确保成功性演示实验的直接目的是把物理现象复制一遍,让学生亲眼目睹或自身感受到物理现象的效果,同时把产生这种现象的方法告诉学生。只有确保演示成功,目的才会达到。决定演示成功与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掌握实验的原理,抓住关键。如在大气压一节中进行”纸杯托水”的演示,当纸片盖住杯口后,不能让空气进入,这是关键。又如在”惯性”一节进行”纸条从杯底抽出而纸杯不动”来说明惯性的存在的演示,在抽纸条时速度要快,这是关键。如果演示不成功,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对老师的讲解不信任和失去学习的兴趣。(2)演示现象必须明显、直观,可见度大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清晰的了解。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让全班同学都看见,而且要看清楚。因此演示的现象一定要清楚、直观,可见度大。所用的仪器要足够大,灵敏度要高。仪器置放的位置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使全班同学足以看清。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对某些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加以改进,可自制一些演示仪器达到目的。个别实验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也应让学生”代表”靠近观察,然后由”代表”作实况报告,如在做冰的熔解实验中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事实证明效果较好。在教学中可能一节课要做几个演示实验,这就要求突出每个实验的重要性,如暂不用的仪器不要拿出来,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不明显的现象可采取背景衬托和演示的方法,想方设法的使学生观察到明显、清晰的现象。例如在观察压强计里水面升高或下降的实验中,可以将水染红,并在U型管后面衬一划有横线的白屏作为背景。又如在演示磁体的磁场时可采用幻灯投影的方法,使学生对磁感应线产生深刻的认识。(3)演示的器材结构要简单,操作要方便,推理要简单演示实验简便易行,操作方便,得出结论的推理简单易被学生接受。如在讲”摩擦起电”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塑料铅笔与干燥的头发相摩擦来吸引轻小的纸屑;又如在讲”压力作用的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利用一端削尖的铅笔,让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铅笔同时用力,由凹陷程度的不同学生很容易的便得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的效果越明显”的结论;再如在做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可让学生把一普通的喝水玻璃杯顶在嘴上,吸气后杯子不下落的现象即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小事来说明物理上的问题,简便易行,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生活在自然科学之中,周围到处存在在着物理知识,增强了亲切感,易使他们接受知识和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研究周围的事物。2、关于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的实践活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良好素养的重要教学形式。因此为了搞好分组实验教学,首先必须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及习惯。初中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又没有实验基础。有的甚至认为实验只是玩玩而已,学生实验较难组织,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一开始就应要求学生做到:(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进行正确操作并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的使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才会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2)进入实验室后必须要求学生按分好的实验小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由于班内的人数较多,可能实验的器材较少,所以必须合理的分组,一般3–4人为一组,按优、中、差三类学生平均搭配,做到取长补短,协助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读数,一人计录,并设立实验小组长加以监督,这样就不会出现乱哄哄的场面。(3)实验时应要求学生不能大声喧哗在实验过程中若出现异常现象,可要求学生举手提问,不得出现乱穿他人小组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好的做法要及时肯定表扬,对于典型的实验错误可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析,要让实验课始终处在探索、讨论的氛围中。(4)实验完毕应要求学生整理好器材及时处理实验数据,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学生实验操作后的一个重要步骤,学生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作出合理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发现,有的学生由于实验测得数据误差太大,得不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因而会出现编造数据,或按规定推算数据的现象。对这些现象的发现则必须加以批评,并要及时帮助他们重新安排实验,从而发现其出现误差过大的原因。实验中应要求学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实验室的工作计划: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附录一:旧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综合比较 原大纲课程标准育人模式以知识育人为根本,培养知识型人才.属精英教育模式。以文化(综合素质)育人为根本,培养学习型人才.转向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培养目标单维的双基培养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调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运用。“三维”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开发多元智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课程理念。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灌输方式传授知识.强调知识的传承与积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和学科研究,强调理解科学过程和自我探究科学知识.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课程理念以积累和掌握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为主,以训练技能、技巧为辅.兼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教学特点单纯的知识学习,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学科系统知识的识记和技能的训练。注意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评价原则集中体现单一性、唯一性、终结性及选拔性原则.重视评价的甄别性、选拔性.推崇纸笔考试的(一锤定音)终结性评价。能充分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全面性、科学性原则.强化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过程的表现的评价。 附录二: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八年级物理演示实验目录序号名   称章/节用   品1有趣的物理现象0烧杯气球鸡蛋水热水杯子2真空中的闹钟1/1电铃电源导线抽气盘手摇抽气机(可用声传播演示器代替)3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1/3手摇离心转台发音齿轮钢尺4观察波形1/3示波器音叉竖笛5观察噪声的波形1/4示波器钉子玻璃6声波传递能量1/5塑料瓶橡皮膜蜡烛火柴7光的传播2/1半导体激光光源8光的折射2/4半导体激光光源玻璃砖9色散2/5光源三棱镜10透镜对光的作用3/1光具盘电源凸透镜凹透镜11焦点和焦距3/1光具盘电源凸透镜凹透镜12投影仪原理3/2投影仪13凸透镜成实像3/2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火柴14凸透镜成虚像3/2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火柴15自制温度计4/1细口瓶吸管胶塞品红溶液(或红墨水)16电荷间的相互作用5/1胶棒(附毛皮)玻棒(附丝绸)线绳纸屑17验电器5/1验电器胶棒(附毛皮)玻棒(附丝绸)18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16/3小灯泡(2)电源导线开关电阻定律实验器19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26/3小灯泡(2)电源导线开关电阻定律实验器20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36/3小灯泡(2)电源导线开关电阻定律实验器21比较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17/2定值电阻(2)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22比较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27/2定值电阻(2)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23演示电功率8/2灯泡(15W,100W)电能表电源导线/开关24演示额定功率8/2小灯泡电源导线开关25电流的热效应18/4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源开关导线水26电流的热效应28/4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源开关导线水27各种保险丝8/5保险丝作用演示器电源28磁场的方向9/2立体磁感线演示器磁铁小磁针29电流的磁效应9/3电源导线翼形磁针30通电螺线管的磁场9/3电流磁场演示器电源31研究电磁铁9/4电磁铁实验器电源曲别针开关导线3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9/6长导线开关电源磁铁3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扭转9/6线圈开关电源磁铁34线圈不能连续转动9/6线圈开关电源磁铁35手摇发电机9/7手摇发电机36电磁波的产生10/2收音机导线干电池37电磁波的传播10/2移动电话钟罩手摇抽气机38光沿着水流方向传播10/4大塑料瓶小灯泡试管导线电源开关胶塞不透明纸 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序号名     称章/节用     品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1/1纸屑橡皮筋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1/1 3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1/3音叉(512Hz)小球铁架台线绳4光反射时的规律2/1光学实验盒(或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实验器)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2光学实验盒(或平面镜成像实验器)6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2/5光学实验盒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3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8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4/2温度计试管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水石蜡海波9水的沸腾4/3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火柴水10串联电路各点间的电流规律5/5电流表(2)电源开关(2)小灯泡(2)导线1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5/5电流表(2)电源开关(2)小灯泡(2)导线12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6/2电压表(2)电源开关(2)小灯泡(2)导线13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6/2电压表(2)电源开关(2)小灯泡(2)导线14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6/4电源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15电阻上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7/1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16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8/3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17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9/3通电螺线管开关学生电源18研究电磁铁9/4电磁铁实验器电源曲别针开关导线19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电9/7线圈导线检流计磁铁 九年级演示实验目录序号名    称章/节用     品1液体内部压强特点14/2微小压强计水液体内部压强演示器2演示托里拆利实验14/3录象(或VCDDVD)3功的原理15/1杠杆滑轮弹簧测力计米尺钩码铁架台线绳4气体扩散的实验16/1集气瓶(2)玻璃板二氧化氮5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16/1烧杯(2)墨水(或品红)滴管凉水热水6分子之间有引力16/1分子内聚力演示器钩码7做功改变气体的内能16/1压缩空气引火仪浸过乙醚的棉花集气瓶两用气筒乳胶管胶塞8水沸腾后出现的现象16/4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塞水9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17/2火柴 九年级物理分组实验目录序号名   称章/节用    品1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1/3大小不同的铝块拖盘天平砝码刻度尺2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11/4烧杯(2)托盘天平砝码 100ml 量筒盐水塑料块(或金属块)3如何使用刻度尺12/3刻度尺铜丝4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2/5斜面小车毛巾棉布5二力平衡的条件12/6小车托盘(2)长绳钩码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3/1弹簧测力计(2)7重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13/2弹簧测力计钩码8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13/3木板毛巾小车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9杠杆的平衡条件13/4杠杆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铁架台10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13/5动滑轮定滑轮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线绳11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14/1小桌海绵(或细沙大烧杯)12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4/4纸张(2 张 16 开)13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14/5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实验器弹簧测力计水14斜面的机械效率15/2斜面小车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米尺15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
本文档为【初中物理实验培训发言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Mar思诺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0KB
软件:Word
页数:25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7-04
浏览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