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

举报
开通vip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目录1.《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12.《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273.《生理学》课程标准354.《生物化学》课程标准485.《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标准596.《病理学》课程标准91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1088.《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1179.《诊断学》课程标准12710.《中药学》课程标准14811.《方剂学》课程标准16012.《药理学》课程标准18613.《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20714.《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26015.《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30216.《中医儿科学》课程标...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目录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目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目录1类医疗器械目录高值医用耗材参考目录 1.《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12.《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273.《生理学》课程标准354.《生物化学》课程标准485.《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课程标准596.《病理学》课程标准91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1088.《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1179.《诊断学》课程标准12710.《中药学》课程标准14811.《方剂学》课程标准16012.《药理学》课程标准18613.《中医内科学》课程标准20714.《中医外科学》课程标准26015.《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30216.《中医儿科学》课程标准34117.《经络腧穴学》课程标准35618.《针法灸法学》课程标准37319.《推拿手法学》课程标准38920.《小儿推拿学》课程标准40021.《针灸治疗学》课程标准43822.《推拿治疗学》课程标准443《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类型:职业平台课程总学时:64(学时:40学时:24)总学分:4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人体解剖学主要的分科之一,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目的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解剖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系统掌握正常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特征和重要毗邻关系,为学习其它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使用解剖术语,掌握一定的常用解剖学外语词汇,为阅读专业外语书刊奠定基础。二、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绪 论目标要求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类别,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2、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3、了解人体的体型,器官的变异和异常。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2、人体解剖学发展史概况,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观点。3、标准解剖学姿势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4、人体的体型,器官的变异和异常。第一篇 运动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骨的形态、构造,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躯干骨的形态、主要结构,椎骨的连结、脊柱的胸廓形态、整体观和运动。3、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颅的整体观及主要结构、鼻旁窦、颅的结构、新生儿颅的特点。4、掌握附肢骨的组成、形态、主要结构、各大关节(包括拇指腕掌关节)的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5、掌握重要骨性标志。6、掌握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功能和肌性标志。7、掌握头、颈、背、膈、胸、腹、四肢各部主要肌的起止、形态功能及上述各部肌的分群、分层、排列、功能和作用。8、了解局部记载,自学各部筋膜。教学内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和功能(运动、支持、保护)第一章 骨及骨连结教学内容:1、骨学总论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了解内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临床意义。自学骨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形态、发生和发育及其可塑性。2、骨连结总论骨连结分类及其意义: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形式。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关节分类。关节的机能与形态、灵活性和稳定性辩证关系。3、躯干骨及其连结(1)脊柱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椎骨的连结概况,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前、后纵韧带的特征。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椎骨关节突关节的基本结构,棘上、棘间韧带。脊柱的组成、整体观的形态、分部和功能。(2)骨性胸部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胸廓上、下口的形态及组成。肋的一般形态、结构。特殊肋的特征、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肋和椎骨、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概况。(3)躯干骨的骨性标志第七颈椎、胸椎、腰椎棘突、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管裂孔、骶角、骶岬。4、附肢骨及其连结(1)上肢骨及其连结上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肩带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结构。手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结构。腕骨的排列顺序。上肢骨连结的形式、结构和功能特点。肩关节的形态、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肘关节的组成、功能、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桡腕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前臂骨的连结、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和指关节的形态结构。拇指腕掌关节的结构特点和运动。(2)下肢骨及其连结下肢骨的组成、排列及分部。髋骨的位置、形态和各部主要结构。股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结构。小腿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形态及主要结构。足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位置、结构。跗骨的排列位置。骶髂关节的结构特点。耻骨联合的结构。骨盆的组成、大、小骨盆分界线。骨盆测量标志、性差。髋关节、膝关节组成、结构、功能。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小腿骨的连结、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足弓和组成和功能意义。(3)附肢骨的骨性标志:锁骨、肩峰、肩胛骨下角、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豌豆骨、掌骨头。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大转子、腓骨头、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内踝和外踝。5、颅及其连结(1)颅骨颅的组成和功能。脑颅诸骨、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和形态分部。颅盖内、外面的形态结构。颅底内、外观的形态结构。眶、骨性鼻腔及骨性口腔的位置、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意义。颅侧面观的形态结构,翼点的组成和临床意义,翼腭窝的位置及交通。(2)颅骨的连结颅骨的连结形式。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及运动。新生儿颅的特征。颅内的骨性标志:眉弓、眶上缘、颧弓、枕外隆凸、乳突、下颌骨髁突、下颌角、舌骨、顶结节。第二章 肌学1、肌学总论骨骼肌的形态结构、起止及作用。肌群配布与关节运动的关系。肌腹与肌腱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肌的形态分类、分布及作用。肌的命名原则。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浅、深筋膜)、腱鞘、滑膜囊的位置和结构特点。自学肌的命名法、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2、头肌(1)表情肌(面肌)表情肌的分布特点及功能。(2)咀嚼肌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头部的肌性标志:咬肌、颞肌。3、颈肌颈肌的分群、分层及功能。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斜角肌位置及斜角肌间隙,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和作用。颈部的肌性标志:胸锁乳突肌。4、躯干肌躯干肌的分部和分层概况。(1)背肌背浅肌、背深肌的位置和组成。背部筋膜的位置和分部。斜方肌、背阔肌、竖肾肌的位置、形态、、起止和主要功能。肩胛提肌、菱形肌的位置和功能。背部肌性标志:斜方肌、竖脊肌。(2)胸肌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组成、分布。胸大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位置、起止和主要作用。胸部的主要肌性标志:胸大肌。(3)膈膈的位置、形态和性能。膈的三个裂孔位置。膈的生理薄弱点、位置和意义。(4)腹肌腹前外侧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层次、形态、纤维方向和作用。腹横筋膜的位置。腹直肌鞘的组成和特点。腹白线的概念。腹股沟管位置、组成。腹肌后群的组成、位置和作用。自学腹部筋膜的层次、分布情况。腹部的肌性标志:腹直肌。5、上肢肌上肢肌的分部、分群和排列情况。肩带肌的配布、名称及三角肌、大圆肌的位置、起止,作用。臂肌的分群、层次及功能。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形态、位置、起止和功能。前臂肌的分群、层次、排列和作用。手肌的分群和层次、位置及功能。上肢局部记载诸结构的境界及内容。6、肌下肢肌的分部、分群、分层和排列。髋肌的分群、分层及各群的功能。大腿前、后、内侧三群肌的位置、排列层次及各肌群的功能。小腿前、后、外侧三群肌的位置及各肌群的功能。臀大肌、髂腰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作用。足底肌的分群和层次。自学下肢筋膜的分布情况及髋胫束、隐静脉裂孔的名称、位置。下肢局部记载各结构的组成、境界。四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拇短伸肌、拇长伸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跟腱等。第二篇内脏学第1章内脏学总论目标要求:1、了解内脏的一般结构。2、掌握胸部的标志线及腹部分区。教学内容:1、内脏的一般结构。2、胸部的标志线及腹部分区。第二章 消化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消化管道的位置、形态、结构、分部、重要毗邻和功能。2、掌握唾液腺、肝、肝外胆道、胰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引流途径。教学内容:第一节 消化管道1、口腔口腔的分部及界限,唇、颊、腭的构成和功能。咽峡的构成。乳牙和恒牙的牙式。牙的形态、构造。舌的分部和粘膜的结构。舌肌的一般配布和机能,颏舌肌和起止、位置和作用。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位置和腺管开口的部位。2、咽咽的位置、形态、分部以及各部结构。腭扁桃体的位置和机能。咽壁和构造。3、食管食管的分段、位置、狭窄部位及其度量。食管的构造和X射线像。4、胃胃的形态、位置和分部。胃壁的构造和各型胃的X射线像。5、小肠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和粘膜特点。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及空、回肠的鉴别。自学小肠壁的构造特征。6、大肠大肠的分部。结肠形态特征。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直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和肛管的形态结构。自学大肠壁的构造特征。第二节 消化腺1、肝肝的形态、位置、肝门、第二肝门、分叶和体表投影。肝的主要机能。自学肝段的概念和肝段的划分。2、胆囊的肝外胆道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的汇合、开口部位和胆汗的排出途径。胰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其导管开口。第三章 呼吸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呼吸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分部、重要毗邻、功能和肺的形态结构、功能。2、掌握胸膜的形态、结构,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和纵隔。教学内容:1、鼻、咽、喉(1)鼻鼻的分部。外鼻各部的名称。鼻腔各壁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的分部及其特点与功能。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2)咽(见消化系统)(3)喉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喉软骨、连结,声韧带的构成。喉肌的位置和作用。喉腔的形态结构和分部。喉口和声门的形态变化,小儿喉腔的特点。2、气管、主支气管(1)气管气管的位置、构造和分段(2)主支气管气管杈、气管隆嵴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异及临床意义。3、肺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自学支气管肺段的概念和肺段的划分。4、胸膜胸膜的分部和胸膜腔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和胸膜顶的位置。肺和胸膜前界及下界的体表投影。5、纵隔纵隔的概念、位置和分部。第四章 泌尿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2、掌握肾、膀胱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重要毗邻。3、掌握输尿管的三个狭窄部位及女性尿道的特点。教学内容:1、肾肾的形态、位置及其构造。肾的体表投影、肾的被膜及维持正常位置的诸因素。自学肾段的概念和肾段的划分。2、输尿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狭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女性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位置关系。3、膀胱膀胱的形态、位置和分部。膀胱三角的位置、粘腊特点及临床意义。膀胱充盈状态变化时其位置所发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4、尿道女性尿道的开口位置及女性尿道的特点(与男性对比)及其临床意义。第五章 生殖系统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目标要求:1、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男性内、外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3、掌握男性尿道的形态结构及特点。教学内容:男性生殖器官的分部、各部所包含的器官及其功能。1、男性内生殖器睾丸和附睾的形态、位置、睾丸的结构及其功能。输精管的分部和行程,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精索的组成及行程。精囊腺的形态、位置、作用。前列腺的形态、分叶、主要毗邻、作用。前列腺的年龄变化。尿道球腺的位置、功能。2、男性外殖器阴囊的形态、构造及机能。阴茎的分部及构成。阴茎皮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尿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的位置和临床意义。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目标要求:1、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基本功能。3、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结构。教学内容: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含的器官及其机能。1、女性内生殖器卵巢的形态、位置、作用及固定装置。卵巢的构造及年龄变化。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及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结构。子宫壁的构造和子宫的年龄变化。阴道和形态结构、作用和位置。2、女性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诸结构的名称、前庭大腺的位置和开口,阴道前庭内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3、附:乳房男性乳头的位置;成年女性乳房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第三节 会阴目标要求:1、掌握会阴的概念、界限和分部。2、了解盆膈和尿生殖膈。教学内容:1、会阴的概念、界限和分部。2、盆膈和尿生殖膈。第四节腹膜目标要求:1、掌握腹膜和腹膜腔概念。2、掌握腹膜和腹腔内器官的关系。3、掌握腹膜自身形成及参与围成的结构。教学内容:1、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腹膜的机能。2、网膜、系膜、腹膜韧带的概念。3、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大网膜的位置、构成和功能。4、各系膜的名称和附着,十二指肠是韧带的位置构成和临床意义。5、肝、胃、脾的韧带名称和位置。6、直肠膀胱凹、直肠子宫陷凹和肝肾隐窝的位置和临床意义。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目标要求:掌握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基本功能。教学内容:1、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分类、功能和作用方式;2、内分泌腺的结构特征,兼有内分泌功能的其它器官;3、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位置及机能意义。第七章 脉管系统第一节 总论目标要求:1、掌握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的组成、功能;2、掌握体、肺循环的行经和意义;教学内容:1、脉管系统的组成及机能意义。2、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4、吻合管、侧副支和侧副循环、动、静脉吻合的概念。第二节 心 脏 目标要求:1、掌握心的位置、形态及心各腔结构特点;2、掌握心壁的构造;3、掌握心的血管、心的传导系统、心包和体表投影。教学内容:1、心的位置、外形、心各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的形态和结构;2、心壁的构造(心壁层次、结构、组织支架、房室肌的不连续性)房间隔与室友间隔的形态结构、卵圆孔未闭的临床意义。3、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及机能概况。4、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主要分支及其分布;窦房结、房室结的血液供应。5、心大、中、小静脉的走行和注入;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6、心的瓣膜位置与功能;心包的构成和分部;心的体表投影。第三节 动 脉 目标要求:1、掌握肺动脉干、主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2、掌握头颈部、上、下肢各动脉主干的重要分支的行程、分布、压迫止血点;3、掌握胸腔、腹腔、盆腔动脉和脏支、壁支两种分支的行程、分布;教学内容:1、动脉的人体的分布规律,器官内动脉的分布规律。2、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的行程。3、动脉韧带的概念、位置,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4、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其分部;升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左、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弓的起止、位置和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5、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及其体表投影。6、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与功能。7、颈外动脉的行程及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的行程、分布。8、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程。自学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的行程、分布。9、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10、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分支及掌浅弓的体表投影。11、胸主动脉的起止、行程、肋间后动脉的行程、分布;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的颁布。12、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13、膈下动脉、腰动脉和肾上腺动脉颁布。14、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它们的分支、行程和分布。15、肠动脉的配布特点。16、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行程和分布。17、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程。子宫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的行程和分布。18、髂内动脉其它分支的分布概况。19、髂外动脉、股动脉、蝈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行程和分布。20、股深动脉的行程和分布;股动脉的体表投影。21、腹壁下动脉、腓动脉、足底内、外侧动脉的行程。22、头、颈、四肢动脉的摸脉部位及常用压迫止血点:颞浅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第四节 静 脉 目标要求:1、掌握上、下腔静脉的组成、主要属支、回流途径;2、掌握奇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3、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主要属支、侧支循环途径及意义;4、掌握上、下肢浅静脉主干的走行、属支。教学内容:1、静脉系统的组成及静脉的结构特点。2、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等)的特点。3、左、右肺静脉的行程。4、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行程。头臂静脉的组成、行程。5、颈内静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属支。颅内、外静脉的交通。6、锁内下静脉的起止、行程、颈外静脉的行程。7、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行程及注入。8、奇静脉的起止、行程。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止、行程;9、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10、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的起止、行程。11、下腔静脉、髂外静脉的属支。大隐静脉的起始、行程、注入及属支。12、小隐静脉的起始、行始和注入。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13、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及属支。14、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侧支循环及临床意义。第五节  淋巴系统目标要求:1、掌握各种淋巴管道的结构特点,淋巴干、淋巴导管;2、掌握人体各部主要淋巴结(群);教学内容:淋巴系统的组成和配布特点。1、人体的淋巴管理与淋巴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的结构特点。胸导管的起始、走入、注入、收集淋巴范围。右淋巴导管组成、注入及收集淋巴范围。淋巴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2、人体各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局部淋巴结的概念。(1)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头颈部的主要淋巴结群的分布部位,各群淋巴结的输入与输出。颈干的形成和收集淋巴范围。(2)上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腋窝淋巴结的分群、分布和收集淋巴范围。锁内下干的形成和收集淋巴范围。(3)胸壁和淋巴管和淋巴结胸壁和胸腔内的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肺门淋巴结位置和收集淋巴范围。支气管纵隔干的形成和收集淋巴范围。(4)腹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的分布、收集淋巴范围。腹腔淋巴结群的分布、收集淋巴范围。腰干和肠干的形成和收集淋巴范围。(5)盆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髂外淋巴结的分布、收集淋巴范围。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淋巴范围。(6)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淋巴范围。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淋巴范围。(7)乳腺、子宫、胃、肝、直肠等器官的淋巴回流。3、脾脾的形态、位置、脾的功能概况。4、胸腺胸腺的位置、形态及功能概况。第八章 感觉器第一节 感觉器总论及视器 目标要求1、掌握感受器、感觉器的概念以及感受器的分类。2、掌握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眼睑、泪器、眼肌、房水循环途径和视网膜的血管。教学内容:1、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感受器的分类。2、眼球眼球的外形及其在眶内的位置。眼球壁的构成(三层膜)、各层分部及其形态结构、机能。眼球折光装置和形态结构。房水循环。3、眼球的附属装置眼睑的形态结构及临床意义。结膜的形态结构。泪器的组成,泪道的形态结构、泪液的引流途径。运动眼球和眼睑的肌的名称、位置及作用。眶脂体、眼球筋膜及巩膜外隙等结构与功能。4、眼球的血管和神经眼动脉的起止、行程、分支和分布。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行程和分支。眼上、下静脉与颅内静脉的联系及临床意义。第二节 前庭蜗器目标要求:1、了解前庭蜗器的概念、分部。2、掌握前庭蜗器的位置、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教学内容:1、前庭蜗器的概念、分部及功能。2、外耳外耳的组成、外耳道的分部和走向及新生儿外耳道的特点。鼓膜的位置和分部。3、中耳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分部、六个壁的主要结构及鼓室的交通。听小骨的名称、连结及作用。鼓膜张肌及镫骨肌的作用。咽鼓管的位置、分部、作用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4、内耳内耳的位置和分部。骨迷路、膜迷路的分部、形态及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关系。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的形态和功能。声波的产生和传导机制。内耳道的形态及通过的结构。第九章  神经系统第一节 总论目标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作用、区分。2、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反射弧的概念。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在人体的作用和地位。2、神经系统的区分。3、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神经元的分类。4、白质、灰质、网状结构、纤维束、髓质、皮质、神经核和神经节的概念。5、反射弧的构成反射的概念。6、突触的基本概念。7、神经胶质的概念。第二节 周围神经目标要求:1、掌握脊神经的组成、分支、分布和纤维成分。2、掌握颈、臂、腰、骶神经丛的组成,主要分支、分布和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及意义。3、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出入脑部位、出入颅部位、纤维成分、各脑神经的主要分支、行经、分布、损伤后的主要表现。4、掌握内脏运动神经的交感部、副交感部的低级中枢和周围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分布范围。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教学内容:1、脊神经脊神经的组成、分支、纤维成分及其走行、分布规律。(1)颈丛颈丛的组成及位置。各主要皮支的浅出部位。膈神经的组成、行程和分布。(2)臂丛臂丛的组成和位置。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行程和分布及它们损伤后的主要表现。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易受损伤的部位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3)胸神经前支胸神经前支的行程、分布。皮支的节段性分布及临床意义。(4)腰丛腰丛的组成及位置。股神经、闭孔神经的组成、行程、位置及主要分支、分布。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5)骶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坐骨神经的起始、行程及体表投影。胫神经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其支配的肌群。腓总神经的走行、分支、分布、支配的肌群及易操作部位和损伤后的主要表现。阴部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臂上神经、臂下神经和股后皮神经的分布。2、脑神经脑神经的名称、顺序、成分、附着脑的部位和进出颅的部位。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视神经的功能、性质和走行。动眼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支配眼球外肌的情况及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分布与功能。睫状神经节的位置、性质及动眼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滑车神经的走行、分布。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经节的性质、位置。三大主要分支在头面部的皮肤分布区。眼神经的主要分支(额神经、鼻睫神经和泪腺神经)的分布概况。上颌神经(续为眶下神经)主干的走行及分布概况。下颌神经主干的走行、主要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及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的分布。展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表现。展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走行、主要分支(鼓索、岩大神经、面肌支)及分布。面神经损伤后的表现。翼腭神经节和下颌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前庭蜗神经(前庭神经、蜗神经)的走行及功能。舌咽神经的成分、主要分支(舌支、颈动脉窦支)及分布。耳神经节的位置、性质。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主干走行及其分布,喉上神经的前行、分布。左、右喉返神经的走行与分布。迷走神经前、后干在腹腔的分支与分布。副神经主干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舌下神的走行、分布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3、内脏神经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机能概况。(1)内脏运动神经(自我神经、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节前、节后纤维的概念及分布概况。1.1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部位、组成。椎前节(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肠系上、下节)的位置。灰、白交通支的概念。交感神经前、节后纤维的分布规律。颈部:颈上、中、下神经节的位置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胸部: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分布概况。腰部: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盆部: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1.2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颅部:动眼神经、而神经、舌咽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的位置和纤维联系概况。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神经节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骶部:盆内脏神经的起始与分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比重分布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了解瞳孔、心脏、支气管、胃肠道、胱膀的内脏运动神经的双重支配及意义。(2)内脏感觉神经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结构概况及内脏感觉的特点。牵涉痛的概念及意义。第三节 中枢神经 目标要求:1、掌握脊髓和脑(脑干、小脑、间脑、端脑)的基本形态、结构和机能。2、掌握脊髓和脑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的产生、循环路径。3、掌握脊髓、脑主要神经通路。教学内容:1、脊髓1.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位置、末端水平和外形结构。1.2、脊髓节段和节段性分布的概况。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1.3、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横切面上灰、白质的配布及各部名称。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前角运动细胞、中间外侧核、后角固有核和胶状质),A细胞的概况。脊髓灰质的分层结构。脊髓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的位置和机能。脊髓小脑前、后束的位置和机能。脊髓主要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的位置和机能。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内侧纵束的机能。脊髓固有束的位置和机能。1.4、脊髓的功能概况2、脑脑的位置和脑各部的区分。(1)脑干脑干的组成及其在颅内的位置。脑干各部的外形与内部结构的关系,脑干内部结构的概况。第三阶段3~12对脑神经核的位置及与脑神经的联系。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红核、黑质等核团的位置及其功能概况。各主要上、下行纤维束(锥体系、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在脑干各部的位置概况。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和位置。第四脑室的位置及交通。(2)间脑间脑的位置和分部。背侧丘脑的位置和分部。下丘脑的组成及其机能概况。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纤维联系。上丘脑的组成及机能概况。底丘脑的机能概况。第三脑室的位置及交通。(3)小脑小脑的位置与分部。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临床意义。小脑的分叶及小脑核团。三对小脑脚及新、旧、古小脑的划分、小脑的功能。(4)端脑外形:大脑半球的主要脑沟、脑回等表面结构及分叶概况内部结构:躯体运动区、感觉区的位置、定位关系。视觉、听觉和语言区的位置。内脏活动皮质区的部位及边缘的概念和组成。基底核的位置、组成及其主要机能概况。纹状体的概念。胼胝体的位置与联系概况。内囊的位置、分部、通过内囊的各主要纤维束的局部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交通,侧脑室脉络丛的位置。3、传导路1、感觉传导路1.1本体(深)感觉传导路(包括精细触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的起止、各级神经元胞体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丘系交叉的位置及皮质投射区。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的概况。1.2痛、温、触(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痛温觉传导路的起止、各级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交叉部位和皮质投射区。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的起止、交叉部位及皮质投射区。1.3视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的组成、纤维交叉情况及皮质投射区、视野与视网膜间光线投射的相应关系,瞳孔对光反射路径。1.4听觉传导路听觉传导路的组成、纤维交叉及皮质投射区。2、运动传导路2.1锥体系锥体束的起止及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管理概况。皮质脑干束的起始、通过内囊的部位及其对脑神经运动核控制的概况(两侧与对侧控器)。核上瘫与核下瘫不同表现的形态基础。皮质脊髓束的起始及其在内囊和脑干内的位置。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与皮质脊髓前束的走行、终止概况。2.2锥体外系锥体外系的组成及机能概况。纹状体苍白球系和皮质、脑桥、小脑系的组成4、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1)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和脊髓被膜的名称和层次。硬膜外膜、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及其内容物。硬脑膜结构特点及形成的特殊结构。海绵窦的位置、内容物及交通。其它硬脑膜窦的位置及通连。蛛网膜的结构特点及蛛网膜下隙的概况。小脑延髓池、终池的位置、内容。软脑膜和软脊膜概况。(2)脑和脊髓的血液的供应脑和血液循环特点。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与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位置及机能意义。脑静脉的结构特点、配布及回流情况。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其临床意义。脊髓血液供应情况。(3)脑室系统、脑脊液及其循环途径脑室系统的组成、位置与通连情况。脑脊液及其循环途径。脑屏障的概念及其结构基础。三、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与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思想,要以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进化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要遵循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及教书育人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适当反映本学科的一些新进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能力。系统解剖学采用大、小课结合,小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课讲授理论内容,主要为各系统的总论部分;小课包括理论讲授和实习两部分,小课理论讲授各系统的具体内容。小课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示教、小结,学生独立观察和辨认标本、模型、挂图和分组讨论的方法。小课中适当结合活体观察、临床应用举例和临床病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理解和记忆。 四、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  次 教学内容 学时数 1 骨、关节学总论、躯干骨及其连结 1 2 上肢骨及其连结 1 3 下肢骨及其连结 1 4 颅及其连结 2 5 头、颈、背、腹、隔肌 1 6 上肢肌和下肢肌 1 7 消化系统 2 8 呼吸系统 1 9 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 1 10 女性生殖系统 1 11 腹膜,会阴 1 12 心脏 2 13 头、颈、胸部及上肢动脉 2 14 腹、盆部及下肢动脉 2 15 静脉、淋巴系统 2 16 视器、位听器 1 17 脊髓、脊神经(颈丛、臀丛) 2 18 脊髓、脊神经(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 3 19 脑干的位置和外形 6 20 脑干的内部结构 6 21 脑神经(一) 3 22 脑神经(二) 3 23 小脑、间脑 3 24 大脑 4 25 脑、脊髓的被膜和脑、脊髓的血管 6 26 传导路 3 27 内脏神经,内分泌系统 4 合计 64五、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崔慧先主编,《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参考书目:1、于频主编,《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王永贵永编,《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3、郭文光等主编,《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4、南京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编《人体解剖学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六、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试《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类型:职业平台课程总学时:48(学时:30学时:18)总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医学专业基础课,在职业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课程。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该课程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在细胞水平、亚分子水平及分子水平研究探讨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研究人体胚胎的形成过程(受精卵→新个体)、发生、发育机制及畸形儿的形成机制和预防。它与许多前沿课、基础课、临床课有密切的联系,为微观形态学的研究范畴;它对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成、发育、变化,对探索人体生命的奥秘、探索人体的来龙去脉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该课程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探索求知能力,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打基础,为早期发现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积累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医学人才的必修课。本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比例约为2:1,可依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二、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组织学、胚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2.理解常用的染色方法及计量单位3.了解组织学、胚胎学的研究动态和方法第二章 细胞[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细胞质内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2.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细胞核的基本结构3.了解细胞的分裂繁殖和生长发育第三章 上皮组织[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分类2.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形态结构、分布及功能3.理解上皮表面的特殊结构及功能4.了解腺上皮及腺体的概念、分类第四章 结缔组织[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组成成分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理解结缔组织的特征及分类3.了解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第五章 软骨和骨[教学内容及要求]1.理解骨组织、长骨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了解软骨的结构、分布及功能第六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血细胞正常值、形态、微细结构及功能2.理解血液的组成3.了解血发生第七章 肌组织[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及功能2.理解心肌纤维光镜及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3.了解平滑肌纤维结构特点4.了解骨骼肌纤维收缩原理第八章 神经组织[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2、掌握突触的光、电镜结构特点及功能。3、理解神经末梢的分类、结构及功能。4、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功能。5、了解神经纤维、神经的结构。第九章 循环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及三种毛细血管的电镜结构及功能。2、掌握中动脉的组织结构。3、理解大动脉及心壁的结构特点。4、了解静脉的一般结构特点。第十章 免疫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淋巴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2、理解脾的一般结构及功能。3、了解淋巴细胞分类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4、了解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第十一章皮肤[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表皮的微细结构及角化过程。2、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3、了解黑色素细胞、朗格罕细胞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4、了解皮脂腺、汗腺的结构及特点。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甲状腺的光镜结构及内分泌激素。2、掌握肾上腺的结构及功能。3、理解垂体远侧部的结构及其分泌的激素。4、了解内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胃壁的结构特点及功能。2、掌握肝小叶的结构与功能、肝小叶超微结构。3、理解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及功能。4、了解胰腺的结构与功能。5、了解消化管的基本结构。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肺的一般结构,导管部、呼吸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2、掌握肺泡上皮的光、电镜结构与功能。3、掌握气血屏障的组成及功能。4、理解肺泡隔、肺泡孔、肺吞噬细胞的结构。5、了解气管、支气管的结构。第十五章泌尿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肾单位的电镜结构和功能。2、理解肾单位的光镜结构。3、了解球旁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及功能。4、了解泌尿小管的结构第十六章男性生殖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生精小管的结构及精子发生过程。2、理解睾丸小叶的结构。3、了解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第十七章女性生殖系统[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功能,黄体的形成、结构与功能。2.理解卵巢的微细结构。3.理解排卵过程。4.了解子宫的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与卵巢的关系。第十八章胚胎学总论[教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精子获能的意义及受精过程。2、掌握胚胎前三周的发育过程及胚泡植入的过程。3、理解胚胎第4---8周的发育特点及三胚层的分化。4、理解胎膜、蜕膜及胎盘的结构及功能。5、理解先天性畸形的原因、致畸易感期。6、了解胎儿期的主要变化、胎龄的测算方法。7、了解孪生的形成机制及多胎。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是形态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通过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求知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实验课共18学时(6次),每次3学时,实验内容为观察组织切片、铺片、涂片、磨片及标本模型和电教。实验一1、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2、简单介绍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3、观察单层立方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4、观察复层扁平上皮(食管)。5、观察疏松结缔组织铺片。6、观察透明软骨。实验二1.观察骨磨片2.观察血液涂片3.观察骨骼肌——HE染色(纵、横断面)——特殊染色(显示横纹)4.观察心肌(备选)5.观察脊髓(运动神经元)6.观察有髓神经纤维(备选)实验三1.观察中动脉、中静脉和神经。2.观察大动脉(备选)3.观察心脏4.观察淋巴结5.观察脾实验四1.观察皮肤(体皮或头皮)2.观察甲状腺3.观察肾上腺(皮质三个带及髓质结构)4.观察胃底(胃壁四层结构及胃底腺的组成)5.观察肝——猪肝切片——人肝切片6.观察胰腺(外分泌部与内分泌部)7.观察小肠、气管(备选)实验五1.观察肺(导气部及呼吸部)2.观察支气管管壁3.观察肾(肾单位)4.观察睾丸切片(生精小管结构)5.观察卵巢(各级卵泡、排卵、黄体等)6.观察子宫壁、输卵管管壁实验六1.观察胚胎模型2.观察胚胎标本——正常发育的不同月龄的胚胎——畸形胚胎3.电教四、学时分配表: 序号 内容 课时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细胞 1 第三章 上皮组织 3 第四章 结缔组织 2 第五章 软骨和骨 2 第六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2.5 第七章 肌组织 2.5 第八章 神经组织 3 第九章 循环系统 3 第十章 免疫系统 3 第十一章 皮肤 2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 3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 4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2.5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2.5 第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 2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3 第十八章 人体早期发育 6 合计 48五、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试《生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生理学课程类型:职业平台课程总学时:54(理论学时:30实验学时:24)总学分:3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要求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只有掌握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机制及活动调节的基本规律,才能更好地了解机体的发病过程、发病机制及防病治病的措施和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生理学教学应强调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进行科学工作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二、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兴奋性及其衡量指标,掌握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掌握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2、熟悉反馈的概念。3、了解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水平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概念、意义、发展史、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2、兴奋性、刺激性的三要素,阈值、阈上刺激、阈下刺激。可兴奋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3、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4、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体液调节;自身调节。5、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前馈。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主动转运的概念和钢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掌握静息电信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掌握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步骤2、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熟悉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3、了解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和骨骼肌收缩形式教学内容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载体与通道的概念。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主动转运:钠-钾泵,钠泵活动的意义。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由离子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由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单一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4、动作电位的产生条件与阈电位。动作电位的传导与局部电流。5、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和特点。终板电位。骨骼肌的微细结构:肌原纤维与肌小节,肌管系统。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钙离子在耦联中的作用。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原理:肌丝的分子组成,横桥的作用。肌丝滑行学说。6、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及影响因素。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单收缩与复合收缩。前负荷、后负荷及肌肉收缩能力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第三章血液目的要求:1、掌握血浆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掌握红细胞生成及其调节,掌握血液凝固基本步骤,促凝和抗凝的机理,掌握血型概念和输血原则。2、熟悉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3、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教学内容:1、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血液理化特性:血液的颜色、密度、粘滞性、渗透压和酸碱度。2、红细胞: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和可塑性。红细胞生成和破坏。3、白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及分类。白细胞的功能,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4、血小板: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5、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内源性凝血途径与外源性凝血途径。抗凝和促凝。6、纤维蛋白溶解:纤溶酶原的被激活,纤维蛋白的降解,抑制物。7、血量和血型。ABO血型系统的分型和输血原则,交叉配血试验。第四章循环目的要求1、掌握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掌握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掌握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机制。2、熟悉心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熟悉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及其形成机制,熟悉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3、了解心电图各波的意义,了解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教学内容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分类。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其他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2、心肌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肌收缩的特点。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和心率,心室的射血与充盈。房室舒缩及瓣膜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4、心泵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和射血分数;心作功量。5、影响心泵血功能的因素。搏出量的影响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心率的影响。心力储备。6、心音和心电图。7、血管功能。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8、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9、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中心静脉压。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10、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11、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有效滤过压。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淋巴循环。12、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作用;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升压素,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及其它。13、器官循环。冠脉循环:冠状血管的解剖特点,冠状循环的血流特点,冠脉循环血流量的调节。肺循环:肺循环的特点,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脑循环:脑循环的特点,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脑循环的调节。第5章呼吸目的要求1、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和肺弹性阻力,掌握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掌握气体的运输形式,掌握呼吸的反射性调节。2、熟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3、了解呼吸的基本中枢。教学内容1、呼吸的概念和环节。2、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肺内压及胸膜腔内压。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3、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4、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交换的过程。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通气/血流比值。5、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的运输: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的特点、意义和影响因素。二氧化碳的运输:碳酸氢盐的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6、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中枢调节。呼吸的基本中枢;呼吸节律的形成;上位脑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反射性调节:机械感受器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CO2、低O2和H+对呼吸运动的影响。防御性呼吸反射。第6章消化与吸收目的要求1、掌握胃液、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掌握神经和激素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的调节作用。2、熟悉胃肠运动形式及其意义,熟悉小肠吸收的基本过程。3、了解食物在口腔、大肠消化的基本过程。教学内容1、概述:消化和吸收的概念,食物被消化的两种方式。2、消化道的运动。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咀嚼和吞咽;胃的运动形式及意义、胃的排空及其控制、呕吐;小肠的运动形式及意义、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大肠的运动形式与排便、大肠内细菌的活动。3、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液的功能。唾液及其作用;胃液及其作用;胰液及其作用;胆汁及其作用;胆囊的功能;小肠液及其作用;大肠液及其作用。4、吸收:吸收的部位及机制。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5、消化器官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三种主要胃肠激素的作用及其释放因素。脑-肠肽的概念。6、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功能的影响。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目的要求1、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掌握机体的散热过程和产热过程。2、熟悉体温调节中枢及其调节机制,熟悉体温正常值及生理变动。3、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的测定,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能量代谢率的简易测算。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值及生理变化。2、体温及其调节。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产热及散热过程;人体主要的产热和散热部位;几种主要的散热方式;体温调节。第8章肾的排泄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尿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熟悉尿生成的调节机制。3、了解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及清除率的概念有其应用教学内容1、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两类肾单位,球旁器,肾脏血液循环特点及肾血流量的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的部位和方式,NaCl和水的重吸收,K+的重吸收,HCO3-的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影响重吸收的因素。渗透性利尿,球-管平衡。4、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H+、NH3和K+的分泌。5、尿的浓缩和稀释作用:尿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和保持。6、尿生成的调节。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的来源、作用、分泌和释放的调节。水利尿。醛固酮的来源、作用及分泌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房钠尿肽。神经调节。7、血浆清除率的概念、测定方法和测定血浆清除率的意义。8、尿液及其排放。第九章感觉器官目的要求1、掌握眼的折光和感光功能,掌握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2、熟悉眼的折光异常及其矫正方法3、了解前庭器官及其功能教学内容1、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感受器的生理特性,感受器电位。2、视觉器官。眼的折光功能:眼的折光与成像原理,简化眼,眼的调节。眼的折光异常。视网膜的两种感光系统,视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视锥系统的色觉,色盲与色弱。明适应与暗适应,视敏度,视野,双眼视觉。3、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内耳的感音功能。基底膜的振动与行波学说。耳蜗及蜗神经的生物电现象。微音器电位。听阈和听域。4、前庭器官。椭圆囊、圆囊和半规管的功能。前庭反应。5、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第十章神经系统目的要求1、掌握突触传递原理,掌握感觉投射系统,掌握中枢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2、熟悉外周递质和受体,熟悉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和中枢兴奋的传递特征。3、了解脑的
本文档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王小宝00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449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8-11-11
浏览量: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