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哲学系(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总结任课教师:牟正纯班级:12级历计升整理:孙超学科支持:郭骞、张夏青2013年6月28日1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它无产阶级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哲学系(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总结任课教师:牟正纯班级:12级历计升整理:孙超学科支持:郭骞、张夏青2013年6月28日1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它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3、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图景,为新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4、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为新哲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四、马克思主义的特征1、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观。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五、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1、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是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即坚持又创新,即坚持又发展。3、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指南,当成指导而不是教条。七、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八,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意义1、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2、意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2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九、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存在,感觉),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源,绝对观念,理在事先)。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十一、物质观,什么是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理论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十二、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形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其本质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十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十四、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及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的错误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运动是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会形而上学。第二,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会唯心主义。“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唯心主义。十五、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时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十六、时间、空间的定义和特点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延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一去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泛性、延伸性,特点是三维性。3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十七、实践的定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地能动性。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十八、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三个表现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十九、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二十、联系的定义与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二十一、发展的定义与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一个过程,从产生到发展到最终衰亡。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包括三点: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他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不可避免。第二、就新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久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新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因而战胜了旧事物。二十二、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二十三、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及其两重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同一性)。2、矛盾两重性的含义与联系: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二十四、矛盾的作用1、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道发展。4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2、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竟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3、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二十五、矛盾普遍性的含义,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特殊性的意义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第一,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3、如实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具体问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二十六、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是矛盾的共性,特殊性即是矛盾的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关系。二十七、矛盾的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1、度及意义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让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2、量变、质变的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就没有质变的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第三、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二十八、辩证的否定观及意义1、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暨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2、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3、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公有制-否定-私有制-否定-公有制)二十九、小知识点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要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切勿拔苗助长。三十、规律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特点:第一,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5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后背后的稳定联系。第四、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要收到规律的支配。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治理洪水,建堤坝)第五,规律的可知性,人们在实践中,可以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用利用认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三十一、意识的能动作用与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1、意识是能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有指导、控制人类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无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实践中实现。三十二、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三十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条件和途径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例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物质条件,人的意识再好也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3、途径: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三十四、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各种工具、手段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客体的关系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三十五、实践和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反作用主要是指导作用。3、时间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三十六、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6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三十七、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1、认识路线不同。从物到思想,从思想到物。2、观点不同,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3、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三十八、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区别:1、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改进)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他全面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应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应具有创造性,人对对象的反映过程,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的分析、选择、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应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三十九、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是阶段性,一个阶段分两次飞跃,从时间到认识为第一次飞跃,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方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从认识到实践为第二次飞跃。1、感性认识的定义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的定义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断三种形式。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老中医把脉考感性,感性意识里面包含理性认识)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夸大理性认识,夸大感性认识)四十、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四十一、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我党制定了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从实践中形成认识),到群众中去(把认识回到群众中去)。7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四十二、真理的定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哲学范畴。四十三、真理客观性及意义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3、真理反映的对象也是客观的。四十四、真理客观性的实践意义真理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四十五、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表现: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四十六、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四十七、绝对性真理与相对性真理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取代。四十八、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四十九、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对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一命题也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五十、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什么?唯物史观,唯心史观。五十一、马克思的贡献1、创立了唯物史观。2、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8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五十二、社会存在的概念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五十三、社会意识的概念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中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教育等。五十四、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表现含义:社会意识又有其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突出表现。五十五、生产力的定义与构成定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构成:1、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2、劳动对象。3、劳动者。五十六、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多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不是直接的生产力。五十七、生产关系及其构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狭义的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五十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五十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理论意义: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历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实践意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六十、经济基础的概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六十一、上层建筑的概念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9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六十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反作用的后果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先进,关键看服务的对象。(服务于国民党或者共产党说法不一样)六十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意义1、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2、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不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所有的改革一定是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牵扯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政治和思想改革属于上层经济领域。)六十四、社会形态的含义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总结: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六十五、社会基本矛盾及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作用: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六十六、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六十七、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打杠杆。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例子很多,不一列举。)六十八、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六十九、人民群众的含义、作用、所受制约1、含义: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本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2、作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所有制约:经济条件(首要的,决定性的),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七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10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七十一、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1、社会分工的出现。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七十二、商品的二因素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七十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性的表现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价值与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七十四、货币的本质、五种作用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七十五、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表现: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七十六、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七十七、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原因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即使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原因: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七十八、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七十九、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11PresentedbyMRSun.AllRightsReserved.八十、资本的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的关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4.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先平
工作认真,思想进步,教学过硬,多次评为优秀教师
格式:pdf
大小:53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6-19
浏览量: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