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ngchaozhu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局限

dongchaozhu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局限

举报
开通vip

dongchaozhu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局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局限( 董柱朝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99经济学基地班 710069) 【摘要】本文讨论马克思“资本论”在假设基础——劳动价值论——上的局限性问题。文章表明,马克思所构建的对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的“资本论”逻辑问题在撇开科学的实证经验意义(即从“纯逻辑”上)是能够从现代经济学(亦可理解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角度来澄清的。这样,本文关于局限性假设的分析实质上暗含着将马克思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做一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相对价格原理 实证经济学 The limita...

dongchaozhu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局限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局限( 董柱朝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99经济学基地班 710069) 【摘要】本文讨论马克思“资本论”在假设基础——劳动价值论——上的局限性问题。文章表明,马克思所构建的对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的“资本论”逻辑问题在撇开科学的实证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意义(即从“纯逻辑”上)是能够从现代经济学(亦可理解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角度来澄清的。这样,本文关于局限性假设的分析实质上暗含着将马克思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做一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相对价格原理 实证经济学 The limitation of Karl Marx 's Labor Value Theory ZHUCHAO DONG (Northwest University 710069)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limitation of the Labor Value theory that is the basic hypothesis of the Capital theory of Karl Marx. This paper views that the logic question from Labor Value to Surplus Value of the Capital theory, which is done by Karl Marx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modern economics----also may be called the capitalist class economics, except for the positive and experience meaning. Following the above opinion, the analysis of the hypothesis of limitation is meaning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heory basis between Karl Marx economics and the Capitalist class economics. 【Key Words】 the Labor Value theory;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Price; Positive economics 197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著名的资产阶级(针对本文论题 ,有必要强调这一修饰词)经济学家Paul. A. Samuelson的中译文章《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马克思的价值与竞争价格间所谓转化问题的概述》(以下简称“萨文”) 涉及到用相对价格理论的基本原理 来论证和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局限性问题。但这样一篇对“所谓转化问题”的概述性经典文献,并未引起经济学者的足够重视,反而被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不必要的迂回论证;这就好比:“任何事物=其它任何事物×任何事物/其它任何事物” 想必学者们认为萨文也同样是就马克思问题进行概念修改式的“名词概念之争”或“引经据典”, 而不是从一个理论逻辑框架的整体上(或者说“本质上”)去对问题的审视和把握。他们对萨文以及其它一些文献使用简单代数去说明问题的表达方式感到不可理喻,于是要求带上Karl Marx赋予的“阶级的热情”,主张不断地到处揭露和批判。这表明批判者本身还未能理解和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此举总是难免“缺乏逻辑推理”和有失理智。在一个富足经济的和平年代里,党派之争的热情慢慢冷淡,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地散去,“能坚持下来的为数甚少,” 马克思的理论架构仍束之高阁,资本家(或“企业家”)与工人的关系犹存,《资本论》的纯逻辑问题仍需研究和澄清,使大家——不管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都清楚明白。 本文是要讨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问题,间接地,它也对了解萨文内涵提供了类似于“导读”功能的基本理论平台。第一节解释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基本概念,讨论Adam Smith 与Karl Marx在价值问题上的分歧起源。第二节讨论边际工具和相对估价尺度,以及它们对价值内涵形成的科学性质。第三节分析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的基本逻辑。第四节考察“价值—价格”转化问题以及可取性解答的提示。第五节就经济科学的实证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作点简要说明。 一、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众所周知,对经济现象或问题的思考在经济学学说史上可以追溯到Adam Smith以前的重农、重商学派甚至更早。广义上,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古老的,至少在1776年以前;然而,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真正的源头是在1776年。那年Adam Smith发表了《国富论》巨著,奠定了其本人的“经济学鼻祖”地位,也奠定了经济学的科学地位。值得提醒的是,经济学获取科学性质和意义,更多地不是因为Adam Smith对其以前零散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化——尽管它作为一种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而是他开创性地确定了一个关于“自私假设”的主基调,即被表述为“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特别关注。他们给我们供应,并非行善,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 资产阶级经济学是在这个主基调下拓展和建构,从而具备科学的性质和意义的。 它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科学性标准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这涉及到经济科学的实证性方法论问题,我们将在文章最后部分说明。 Adam Smith (1776) 开创的经济科学“主基调”在分析框架上可分为两项:(1)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2)收入分配(Income distribution)。它们分别对应着传统经济学的微观和宏观,并一直影响后来的现代经济学。 解释上述要点前,我们先来考察一对对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同样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使用价值(Use Value)和交换价值(Exchange Value);在现代经济学文献中,使用价值指某物品给其享用者或拥有者所带来的最高价值,或个人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交换价值是指获取该物品时所须付出的代价。要了解市场价格机制的内涵,透彻地理解这对基本概念间的内涵与外延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强调一种个人从需求物品本身挖掘最大化用途的主观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个人在衡量需求物品给他带来的好处时常常与为取得该物品所需付出的代价做比较。“愿意”一词刻画了个人估价行为的主观能动性。交换价值中的“所须”强调的则是一种制度性约束,有个人主观意志受到限制而被动的服从性意味。在市场上,交换价值的实质便是商品的市价。这样,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首先尊重个人对物品的使用价值估价,然后将其与获取该物品所须的交换价值相权衡地做出选择取舍。 严格地说,个人以交换价值为参考标准进行的决策过程实质暗含有“个人可以按某种顺序来排列其偏好”,个人偏好的这种意义仅在于它的顺序性;而偏好是不能在个人之间加以比较和汇总的,因为交换价值要求可被直接观测到。这一点我们在下一节仍将进一步说明。 根据相对价格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同一物品拥有各自使用价值的人往往面临着相同的交换价值,又由于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之间的交换价值具有相对可比性,对个人而言,当一种物品的价格相对于另一种物品的价格较高,市场价格就鼓励他少消费而代之以多生产;个人这样支配其手中的每一元钱,直至其在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收益等于其在放弃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代价。这样,同样的资源(即每一元钱)被一个人调配以获取符合其主观偏好的较高使用价值,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这便是“微观”的资源配置含义。然而,说不同的人往往面临着相同的交换价值,这并不代表交换价值本身是固定不变的。交换价值的转变常常与名义价格相联系,使具有较低使用价值的人去生产而较高使用价值的人去消费,然后进行交易,结果使交易的双方最优化。这样,交换价值决定的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了分配,便是“宏观的”收入分配的要义。以上传统经济学关于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前者是单就个人而言,而后者是就人与人之间而言的。现代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Ronald Coase (1937)的理论开创性地证明,传统经济学所关注的价格机制是由私有产权交易的结果,使新制度经济学将注意力集中到交易费用概念下的约束条件方面,而私有产权仅是约束条件集合中的一种。值得提醒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并没有否认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关于微宏观的划分,而是更主张对“新制度”(即拓展的约束条件)作有效处理,使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在剔除“新制度”的影响后能以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归进行分析解决。这说明即使是新制度经济学也没有抛弃传统,而是更加继承和发扬了传统。 这样,传统的Adam Smith式的分类理念依然卓有成效。 虽然Adam Smith 提出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基本概念,但他却没有在它们之间最终达成内涵一致的逻辑。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没有认识到前面所提及的“主观估价”的可取性。在Adam Smith 所处的“早期原始状态”中,各样东西都需要靠劳动获得,没有劳动便不能获得时,显然会使人更重视和注意所付出的人的劳动,如果某些物品有很大的价值,则通常会发觉得到它要耗费很多劳动。 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他当然没有认识到“不是劳动使物品具有价值,而是它们有价值才值得为它而劳动。” 的理念,这是其后将近一个世纪的1860年智慧了。 自然地,Adam Smith将劳动作为一切财富的源泉。 这种观点直接影响到其后的Karl Marx(1859)。 他的劳动价值论不但沿用了Adam Smith 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而是将它们作为割裂的两个要素定义到抽象的“商品”概念中,其试图把劳动成本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现在看来,这种定义从根本上割裂了使用价值和价值两者之间的逻辑推理,其曲解程度要比Adam Smith 原来的大得多,它被抽象得没有可比性了。 Karl Marx实质是对这种可比性做了转移,在将劳动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逻辑下,取缔了价值层面的逻辑,而将同质劳动作为衡量的尺度,自然地,物品价值大小比较体现在劳动量的多少上,而“量”上的大小必然直接地与劳动时间的长短相关。然而劳动量和时间都同属于基数量度概念,无奈,这种逻辑转移式的理论构造对问题性质的阐释没有起到任何有益的帮助,反而成为一种同义反复。 Karl Marx的问题是,他虽然在劳动的层面上转移和维护了价值量的可比性, 换言之,他是为了使“使用价值”有意义的不同个人的主观动机性,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把每个人都假设成根据商品价值大小作选择的,并规定每个人在选择中是按照取大舍小的原则进行的。这样,他只要集中精力于商品价值是怎样被创造以及是怎样识别大小的就可以了。殊不知,他这样处理最终还是抹煞了人在估价上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因为对一个人很有价值的东西对另一个人来说未必有价值。这样,将物品价值的大小作为不同人偏好的衡量标准,其性质与“效用”概念是一样的,“劳动力”的字眼同样成为抽象定名。 而定名本身是不重要也无现实意义的,就好像对一个人而言,他叫张三也好,叫李四也好,只要是同一个人,称呼本身并没有使其人性本质有什么改变。从价值到劳动的概念转移在逻辑上就像人名一样,对解释物品的性质没有任何帮助,只会带来理论混乱。 在Adam Smith的“钻石一水”悖论(Paradox of diamond and water)中,我们清楚,他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是有内在逻辑的。在他把水(或钻石)的使用价值与水(或钻石)的交换价值作比较时,恰恰包含着他自身的主观判断。可惜他缺乏内省,因而没有认识到独立估价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存在“量”的可比性困惑,他终于没有找到使不同物品在数量上比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Adam Smith是知道“效用”和“需求”的,但他仅将其作为决定价值的一个条件或前提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且不管其他,可以明确的是,当Karl Marx把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地定义为一个商品的两要素时,任何与个人相关的那种地使用价值估价的主观逻辑被解除了。但为什么说用劳动取代价值只是抽象的定名上的形式改变,并没有改变问题的研究性质。 有关定名问题,是要在下一节结合边际概念才能清楚解释的。 由于没有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做出完整透彻的区别把握。Adam Smith误入歧途,简单地拒绝“效用”与“需求”理念,使他与估价无缘,而他把劳动作为价值创造的源泉,就要面临着“钻石一水”悖论的困惑。Karl Marx受到Adam Smith影响,便集中地研究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撰写巨著《资本论》,试图用劳动资本去统治世界,但如若认为他说了“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样的话,便认为“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要承认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话,似乎一切还需检验,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似乎从来就没有被正式检验过,毕竟抽象的劳动价值论使其丧失了解释力。 二、边际工具与相对估价尺度 进一步我们讨论交换价值是如何取得的。或换言之,物品要取得价值,要遵循什么原则,才是有效的,这实际涉及价值的量度问题。严格地说,不同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换价值是相对稀缺性的表现,换言之,是边际估价的表现。这里,对“边际”和“估价”分别考察是很有必要的。 “边际”一词类似于数学中的极限概念,反映的是一种总收益的变化率,而不是边际上的那个单位对象。如果一个人拥有某种物品越多,则该物品带给这个人的收益便会减少,这是经济学上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它本身包含着数量单位的变化过程,要求直接刻画的是与个人主观需求密切相关物品的“有效性”部分。准确地说,是需求的有效性部分本身赋予(边际上的)比较性质。因而,边际概念实质上是一种促成有效性的约束条件,它是经济学家发明的一种解释工具。在经济学里,“边际”经常与功用(Utility)组合使用,事实上,正是边际的约束性质,功用在本质便成了一种定名,定名本身不重要,所以功用概念是不能过分强调的,而怎样夸大边际所带来的理论革命对经济学家来说是不过分的。 然而,我们探讨“边际工具”,仅是从量度意义上考察物品价值形成的局限条件,还尚未对物品价值形成的“估价”性质进行揭示。“估价”是物品价值形成所需的一个前提条件。事实上,“物品价值”所指的仅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测度。测度是可以通过仪器辅助来完成的,属基数量度,测度值本身可作线性转移。物品价值没有测度性质,而是反映了相对的序数性质。价值关系表示的是某种次序的排列,量度价值的本身是个人武断地对其选择进行数量上的排列。估价行为的意义就是其中排列的顺序,而不是数量。 它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个人想要做的不同事情对个人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而可以根据某种顺序来加以排列。 可以看到,这种个人的排序完全是服从于个人意愿的,个人在对物品表达“付出代价来获取”的意愿本身便是相对估价的行为,这种逻辑也是物品的使用价值逻辑。当每个人都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其意愿——或说赋予物品以使用价值——时,市场的相互作用就会使不同个人的估价尺度和表现为相对价格的市场估价尺度彼此一致。这样,我们便可以说,“交换价值”(或者说市价)是消费者在边际上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 在边际上估价,所以就形成了相对估价的尺度。它的最重要特征在于个人偏好能被验证,具有确定性,即被验证的含意能被观测到,因而能够转化为一种客观性的说明。这是劳动价值论所不能具有的。这种实证科学的含意是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的;假设大家对某甲的偏好有意见分歧,在某一价格下,我认为他偏好n而排斥m,而你认为他偏好m ,而排斥n。我们的这种分歧是可以解决的,既可以通过提请甲,让他告诉我们他偏好什么,又或者,我们怀疑甲的这种自省行为,我们可以设定条件对其进行刺激以便可以观察到他的行为来判断。无论怎么样,能够解决分歧,说明了存在可以被大象观测到的确立性,因而结果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检验标准,相对估价尺度仅仅是以局限于个人假设的,即它不能被用以对不同人之间的比较和汇总,说甲的相对估价比乙的相对估价重要,完全不同于说“甲偏好m,但不偏好n;乙偏好m也偏好n。”前者的个人间所谓的“重要性”比较是无从衡量考证的。故我们不能通过对同一物品的不同个人的使用价值在量上汇总求平均的方法来计算它的交换价值。 这样个人在配置其资源时,他如果在两种物品上取得了边际收益的相同,便实现了最优化。其实质是使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取得了一致性的内涵,故能够顺利地解决了Adam Smith的悖论。 这也使得其后的新古典经济学能以“需求”作为基本假设来衡量物品的价值。“需求”使物品价值在边际上可以量化,而且扩展了价值的范畴,物品的含义不局限于有形物品,对无形的服务、亲情、友情等同样起作用。于是,这便有了相对估价尺度的另一重要特征,便是它使个人偏好在边际上可以被量化。从而具有可比性。 据上述分析,一个隐义在这里值得提醒和强调:“边际”概念无疑也是可操作工具,并能满足可验证的含意。确切地,“边际”一词描述了一个动态的趋势,这是其它测度性概念所不能的,况且,它能够在“动”的临界点体现出“测度”的功能。“在边际上”所表达的实际上也是测度的内涵。这样,“边际”具有排序的比较意义,边际数验证性不在于其最终的测度值,而在于其自身所要求的“动态”,因为变动是可被观测到的。 正是在这个逻辑上,我们在上一节虽说Karl Marx以同质的劳动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将价值大小的比较统一到劳动多少的比较,或者像其后来所做的那样,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这样他就能维护测度量的可比性,并实现了从价值、劳动等抽象尺度到可把握的时间尺度的转化;但是,我们说,他的这些努力是歪曲推理逻辑的,一方面体现在他割裂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意义,将具有丰富“估价”内涵的使用价值概念变成没有任何逻辑的“物质载体”的使用价值概念,这样,相对估价关系的价值在Marx那里变成了绝对化的“等价交换”。另一方面,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意义统一对单位商品物中,理论逻辑就必然受到有形物的局限。无法为无形物,譬如说服务、亲情、爱情等人类需要内容提供解释的基础,这样,缩小了理论的范畴。唯物论导致的是“交换领域就会被不可挽回地割裂为两部分永远无法一般化分析。” 然而,“边际”的特殊内涵,并不意味着把“边际”引入劳动价值论,譬如说创造出边际劳动,边际时间,边际工人数等概念就可以挽救Karl Marx的困境。就相对估价尺度而言,“边际”一词最终是以确立个人的偏好为依归的。在个人选择的序数排列中,“偏好”一词的确定,本身便带有“舍弃另一比较物”的比较过程。这是劳动价值论所不具备的。劳动量或时间量的边际增量,即表现为在一个商品上多投入一单位劳动(或时间)所带来的价值,只会导致商品价值的增加,并不能推导出商品价值的稳定性。正如前面所述,Karl Marx割裂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在逻辑,并“拼凑”到一个商品内,价值的劳动质量必然是绝对化的。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的“相对估价尺度”并不需要交换的物品一定是劳动的产物。从沙滩上拾获一颗珍珠可以换你一整年劳动所得的粮食,前者付出的劳动显然要比后者细微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可能假设它们两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相等呢?“相对估价尺度”并不主张不劳而获,同时其本身也并不违背伦理道德。以个人的“自私假设”为前提,鼓励个人追求利益,恰恰包含了对个人权利的保障,是人权意义的基点;尽管在主张“拾金不昧”的社会中,上述所引例子具有不劳而获的误解,但在现实中,将珍珠充公并不代表着这是一件能增进社会价值的事情。杰文斯(1890)说:“逝去的便永远逝去了”,这也许是对失物者最大的安慰。 三、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 目前为止,我们仅是对Karl Marx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进行剖析,尚未涉及到剩余价值创造的相关逻辑问题。剩余价值论是整个《资本论》的核心内容。 要全面地理解Kart Marx的理论架构,对剩余价值的逻辑推导分析是不可或缺的。Karl Marx 将剩余价值定义为预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产品价值超过其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而形成的余额。由于固定资本在他的体系里是价值转移考虑的,可以假设为零,剩余价值仅是可变资本的产物。所以,我们要讨论的剩余价值仅与改变可变资本时产生的效果有关。 为了便利地说明Karl Marx的“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我们设计了一个剩余价值量的函数,并以图表一、二、三来说明其内涵。在这个例子中,图表一的逻辑包含着一个假设,即单位必要劳动价值的必要劳动力数目为 1人。为简化问题起见,实际劳动力数目(m)小于必要劳动数目(n)时,便存在劳动力过度利用的剩余价值创造;若相等时,实际劳动力便取得其必要的劳动价值,不存在剩余。但图表一的第一列给出的商品数目(Q)只有在剩余存在 的情况下才有效的。这样,Karl Marx的可变资本改变效果便可以通过剩余价值量与商品数目(Q)与和劳动力数目(n)的变动来间接地反映。 上图表一的结论,即Y=B/A函数可以被定义为:剩余价值量Y=1/n·Q-1/n ;(其中n、Q均为自然数) Y Y=Q 4 3 Y=Q-1 K 2 Y=1/2Q-1/2 R N Y=1/3Q-1/3 1 M 1/2 E -1 O 1 2 3 4 Q -1/2 -1 图表二 Q变化 n变化 Q=1时 Q > 1且固定值 Q >1 ,变动 n=1时 只有均衡点E才符合这些组合状态的情况 Y=Q-1线上可以明确的点 Y=Q-1线上自E点起递增分布的点 n>1且 固定值 能具体定值的点 沿线递增分布的点 n >1,变动 不同线的定位选择 无法具体定值,但可以肯定剩余价值存在 图表三 图表二是把图表一的假设结论,亦即那个剩余价值量函数:Y=1/n Q-1/n(其中n、Q均为自然数),转变为一种可以直观地理解的关系。横坐标代表商品量,纵坐标表示剩余价值量,经过E点的直线束代表着在不同剩余价值率情况下的剩余价值量与商品量的关系;直线斜率表示剩余价值率。图表三是剩余价值量函数式右边的n与Q两个变量的组合关系,并结合图表二的直观几何内涵进行的分析。通过考察,E点是服从于我们假设的一个均衡点,也就是说,在我们设定的假设基础上,点E处是不会产生任何剩余价值的。资本家雇佣工人,对工人支付工资,工资率恰好是劳动力价值或者是其工作时间的必需价值。 又因为在函数中,n趋向无穷大,从E点引出的射线束不能与横轴重合;并且为了保证商品在数量意义上的完整,只有横坐标数字上对应的点才是有效的,所以射线上(除点E外)的其它各点均能产生剩余价值。要阐释剩余价值量的规律,可取的分析实质就是要对这些点关系的逻辑涵义挖掘。不过,分析前,有一点是必须提出的,在图表中,我们是从劳动力数目的角度来分析的,使用的是实际劳力数(m)与必要劳力数(n)的对比,即m/n;实际上,我们可以不拘于此,而从劳动小时数的时间角度入手,以实际劳动小时数(t)与必要劳动小时数(T)对比,即t/T。我们仍然得到同样的函数逻辑。这样,在说明逻辑涵义时,可以在同一逻辑上分别对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小时数分别加以阐述。 我们现在集中精力对图表二说明。与Karl Marx的着眼点稍微不同,这里使剩余价值创造出来的情况有两方面:(1)在商品数为常数固定时,由于实际劳动力人数不足或实际劳动小时数的缩小所造成的劳动强度增大,致使剩余价值率上升。表现在图表二上,是直线随着n值的缩小而围绕着E点自下向上旋转。(2)在劳动强度一定时,或者说初始的剩余价值率是稳定的,但随着扩大生产使既定技术条件下产量增大而导致的剩余价值量上升;这在图表上体现为,n值不变,Q值增大,这样随着Q值的增大,有效点 从初始E点沿着固定直线向上移动。 上面的逻辑内容与Kart Marx的是一致的。要理解这一点,关键是要迂回地说明这里的商品数目Q与Marx的“可变资本的量”两个概念间的联系。 对剩余价值函数式的理解,包含着“单位商品价值的必要人数是一人”的假说,它描述的是一个人的处境。图表一的“单位必要劳动价值”项目表示资本家购买单位劳动力要垫支的可变资本量。当单位商品要求的劳动力数目(n)越高,这个人的必要劳动价值(v/n)便越低。但如果实际的劳动力数目不能追加,则资本家在同一直线上通过增加商品数量(Q)所引起的劳动力数目要求增加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上升(如从点M到N),可以通过直线的旋转来达到(如从M点到R点)。这意味着,可变资本相对于商品数量增加的减少,可以通过提高剩余价值来补偿。这种补偿增加了这个人的劳动强度。而另一方面,若保证这个人的劳动价值固定不变,即这个人的单位必要劳动价值能得到补偿,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数量增加所要求的劳动力投入量必需靠人数的增加来承担。在图中,从M点到N点,或者是从R点到K点都意味着剩余价值量与商品必需人数投入量存在正相关的内涵。这样,图表二的阐释与Karl Marx所作的“剩余价值量规律”内涵是一致的。 目前为止,我们大体可以勾勒出马克思关于用生产价格理论才能“科学地说明”的所谓“在利润率平均化条件下”面临的矛盾。根据我们的函数构造,假设有两个人,他们具有相同的剩余价值率,那么问题便可以简化为:如果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人生产了2个商品而另一个人生产了3个商品,那么在市场上要按相同的价格比率交易,那么售价“则因现实情况,可以等于、大于或小于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但必定不会小于零,否则支付不起成本。这样,剩余价值的实现便受售价的约束,如果售价相当于一个商品价值时,生产2个商品的人与生产3个商品的人使分别有1个商品和2个商品的剩余价值量得不到实现;如果这个人的工资也恰好相当于1个商品的价值时,便有一个资本家空手而归,而另一资本家有2个商品积压卖不出。这样,就马克思而言,后者并不见得比前者好的,因为生产3个商品而不是生产2个商品的过度剩余价值生产要求预支更多不变资本,积压会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存在某种不明因素。 使售价相当于4个商品的价值,则双方均能实现剩余价值,并获得不同程度的额外盈利。 这对每个资本家而言都是有利的,他不仅攫取了扣除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价值部分,还占有了额外的盈利。说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剩余价值,毋宁说他在市场上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而需要资本家具备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和素质。后一说法与现代经济学对企业家才能的解释是一致的。 上述的逻辑,在假设这两个人生产同样数目的产品数量但面临着不同的剩余价值率的情况下,也是具有同样的逻辑结论的。事实再明显不过。Karl Marx因“构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创造” 而绕了很长一条弯路,最终又不能不回到Adam Smith的传统上来,用市场供求均衡分析。与其说“利润率平均化”是矛盾的根源,倒不好说是每个资本家带着他所攫取的剩余劳动价值的“使用价值”在市场上寻求合适的“交换价值”?既然资本家所攫取的剩余劳动价值在马克思的逻辑里仍需要资本家本人“相对估价”才能决定其真正归属权(或分配权),怎么能够说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呢?倘若资本家带给市场的是归他所有的一块土地,或者资本家将其自己的人力资本卖掉, 土地及人力资本获得价值显然不是劳动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Karl Marx从劳动价值论方面推导剩余价值的逻辑是从用特殊性来推导一般性的处理方法;因为“相对估价尺度”本身的一般性是不需要劳动的必然参与的,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四、“价值—价格”转化问题与可取性解答 然而,第三节所讨论的远非是Karl Marx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性问题部分,尽管Karl Marx视“从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的逻辑”为其体系中核心本质的揭露。让学者们(特别使西方学者)感兴趣的,是Karl Marx的剩余价值进入现实市场时,所遇到的“利润率平均化条件”。对他们而言,Karl Marx对于“价格和价值一致的证明的失败是有充足的理由抛弃他的整个体系的”。(德赛,1974)“利润率平均化条件”下的矛盾涉及到“价值—价格”的转化问题,这才是Karl Marx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性问题。 “价值—价格”的转化问题实质是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或部类)在社会平均利润率限制的条件下必然造成价格和价值的背离,而这种背离在Karl Marx劳动价值论假设基础上是不允许的。因为他要求“劳动力对生产资料的比率较高的那些部门里的剩余价值所获得的利润要高些,反之亦然”而又要使“社会平均利润率遍及各部门都是常数”,这种矛盾令Karl Marx困惑的是,如果承认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就要求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必须等于零 ,或者所有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是相同的 。这无疑是对其原来假设起点的否定。 “价值—价格”转化问题一直是Karl Marx理论的论争焦点。经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很多探讨努力,并取得了相当成效。在阐释这些成果的部分要点以前,联系上文,对这些探讨方向的性质做一个说明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已经知道,“价值”本身是个抽象的概念,以至现代经济学要从边际和估价这两个方面的可操作内涵来对其分解;Karl Marx的劳动价值本身并不能达到这种目的;而价格却是个可直接观察的对象。这样,从价值到价格的转化性质,就是将一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为一个可观察或可操作概念的论证,这是科学实证方法所要求的,也是Karl Marx迂回论证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很多探讨都是从价格机制方面着手的缘故。 鲍尔特凯维兹(1906)的转化解答是这里要提及的用价格机制来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分解为利润的一个经典之作。鲍尔特凯维兹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看作是三个不同部门生产的,每个部门面临着不同的价格和一致性的利润率,因而可以确定价格与利润率的联立方程。而另一方面,为了能把价格引入分析系统,他采取产品的总价值等于用价格表示的总产量的原则来替代Karl Marx的“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条件。这样,当它把专门生产剩余价值的那个部门视为一个类似“黄金储备”的调节部门时,就能够确定以该部门的价格为基础的其他部门的价格以及平均利润率。这种解答的主要贡献在于他能以一个特定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尺度 来表示Karl Marx的“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条件,于是转化问题的实质就是鲍尔特凯维兹解答中的一个特殊解。当规范化尺度改变时,便可以从剩余价值的变动中推导不同的社会问题的含义。 这种解答显然是从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来揭示转化问题的特殊性,恰恰地证明了Karl Marx的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另一位用相对价格理论来探讨转化问题的经济学家是Paul .A. Samuelson(1975)。他在其经典文章中避开了对价值的考虑,而是直接地从实物的“投入—产出” 角度来推导价格,把Karl Marx 的劳动价值论解释为相对价格理论。他通过两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式来确定总成本方程式,并结合用实物系数定义的不变技术方程,这样,他能够在利润率已知的情况下,对实际工资率和机器制品价格的求解。这种求解方法支持了鲍尔特凯维兹(1906)的观点,即利润率必须用来计算价格,并且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如其文提及的Adam Smith的“早期原始状态” ),价格才与劳动含量成比例。Paul Samuelson的“投入—产出”模型的一个主要结论是均衡利润率处于零和剩余价值率之间的某个水平上。这个均衡利润率能够促使实际工资降低到仅仅能够维持生活的最低限度。在其它利润率水平上,资本家的储蓄倾向或制度性的自然率的任何程度提高,都会提高实际工资;实际工资的增长又会诱导劳动力不断增长,并倾向性地降低均衡利润率。这样,如果存在一个持续不断的技术变化的话,实际工资率就会持续地提高,引起价格和利润率的互动。Paul Samuelson的推论意义在于,如果存在既定的维持生存的最低实际工资率和不变劳动生产率的假设条件下,就可以把价值数量变换为劳动时间单位,然后再变换为实物数量。 显然,他是通过技术变动这个狭窄的视野,来阐释Karl Marx的理论的。 根据上述“价值—价格”转化问题的解答分析,能够表明,Karl Marx的劳动价值论的可取之处仅仅是在非常严格的约束条件下——即类似于联立方程的一个特殊解——才成立的特殊性。劳动价值论在根本上不能进行一般化推导,这恰恰反映了它自身的局限性。 五、实证方法与结束语 最后,针对Karl Marx劳动价值论的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谈点方法论方面的认识。“科学之所以可能形成,正是因为在任何时候总有一系列的惯例和历史局限性观点被假设成立,而科学就建立在其上”(Friedman,1975)这就是说,连Karl Marx也不能不受到Adam Smith的影响,而单纯地从劳动创造价值的狭窄视野来推演其理论;当他自诩批判地证明了劳动的二重性就能获得经济科学的一切内涵时,这位唯物论缔造者却终于说了唯心话。现在看来,这些都已不再重要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里,经济学作为一门验证性科学,像物理学等其它自然科学一样,其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愈来愈明晰和规范化,这股高涨的科学潮流表现在它日益增强的普遍性解释功能上。 的确,科学理论不问对错,而在乎其自身的解释力,这就需要被事实所验证。可取性的理论必须“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没有被推翻”(S.N.Cheung,2003)的科学性质。然而,Karl Marx的劳动价值论在其追随者那里却从来没有得到适当的尊重和认识,我相信,那些盲目的继承者和糊涂的批判者本身更应受到比Karl Marx本人更多的批评,因为他们并没有在人们向他指出这点时注意到科学实证性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Adam Smith (1776)《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11月 【2】Karl Marx(18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 【3】《资本论》(郭大力 王亚南译)(一卷) 【4】何炼成 姚慧琴 李忠民 《〈资本论〉教学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5】何炼成“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6期 【6】何炼成《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研究和认识:四十年来我的研究轨迹》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7】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 【8】Paul.A.Samuelson“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马克思的价值与竞争价格间所谓转化问题的概述”,载《经济文献杂志》1971年6月号 【9】Paul.A.Samuelson《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 1999年8月 【10】Linoel Robins《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商务印书馆 2000年6月 【11】梅赫纳德·德赛(1974)“马克思的价值与价格问题的讨论”载《现代国外经济学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选》(第三辑)商务印书馆 1982年 【12】Milton Friedman《价格理论》商务印书馆 1994年8月 【13】Milton Friedman《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载《佛理德曼文萃》2000年8月 【14】Ronald Coase(1937)《企业的性质》载《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15】Ronald Coase(1991)《生产的制度结构》诺贝尔经济学奖讲稿 载瑞典皇家经济学科学网站文库 【16】Steven Cheung《经济解释》载CCER.EDU.NET网页 【17】Steven Cheung 《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8】Steven Cheung《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1年 【19】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华夏出版社1998年12月 【20】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一卷)商务印书馆中译版 【21】威廉·汤姆逊《青年经济学家指南:有效地撰写和演讲经济学论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2】Stephen Hawking(1993)《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它》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9月 ( a)本文是一篇纯学术性文章,是作者近期学习思考的独立研究成果;b) 完成时间:05/27/2003;c ) 感谢郭立宏导师在写作过程中的点拨,也多谢张平、岳永同学参与的友善讨论;d )当然,文中不足与错误将由作者本人负责。 � 刊载在《经济文献杂志》(1971年6月号) � 相对价格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是价格理论中的基本原理 � 何炼成等《〈资本论〉教学与研究》P51 � 何炼成 (2001)说:“ 理论上的‘迷’使现代《资本论》研究进入了一种死胡同”,“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但多半停留在名词概念之争上,或者是引经据典,为抓主问题的本质,脱离当前的实际……” � 何炼成 (2001)“以至在原来信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人中,也开始动摇了,怀疑产生了,少数人甚至参加到反对派的大合唱中,反戈一击”;另一方面,2002年在西北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参加马克思理论分组讨论的学者寥寥无几,可见冷淡的程度 � Adam Smith (1776)《国富论》 � Lionel Robins (1935)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很明确地对现代经济科学的性质做了分析总结 � 一般认为,现代经济学区别于传统经济学是以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分界线的;现代经济学倾向于将货币、通胀、就业等要素视为宏观的问题,现代的“宏观”与“微观”的分界线很模糊,特别是Milton Friedman(1956) 发表《一种重新的表述:货币数量论》一文,将货币理论和商品的相对价格理论融为一体时,这种区分就显得更加没有意义;不过一般所说的宏观,是与货币发行相联系的 � 或许在日常市场中,个人对某物品的估价动机是由于受到市价的刺激下才做出的,比如说,某种货物的降价大促销活动;但这并没有违背我们这里的逻辑,即使没有讨价还价的过程,个人在决定买还是不买的过程本身就是以个人的估价动机为出发点 � Ronald Coase (1991)在其演讲词中提到:“在《国富论》发表后的两个世纪中,在我看来,经济学家的主要活动似乎是弥合Adam Smith 体系中的裂缝,修正它的错误,以及使他的分析更为精确”;他又说:“我对经济学的贡献是促使我们的分析将经济体系的特征包容进来……一旦纳入分析中,这些特征会在经济理论的结构中,至少在称为价格理论或微观经济学中,引起彻底的变革” � 威特利:《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 P5 � 杰文斯(1890)对“边际概念”的提出,使得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能够避开劳动价值的局限,而以需求作为假设的出发点,直到那时,才真正恢复了“价值”的统一内涵。这在后文第二节将评述 � Adam Smith在《国富论》(1776)的开篇,便明显地把劳动作为源泉提上议程,他写道:“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是最初供应他们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资源,这一资源总是由这种劳动的的直接产品或用这种直接产品从他国换来的产品构成”;但值得注意的是,Adam Smith并没有提出劳动价格的思想或者说他提出了三种互不相容的劳动价格思想(参见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p285-28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 P186 � 何炼成 姚慧琴等《〈资本论〉教学与研究》P27 � Adam Smith《国富论》(1776) p28对“价值”的分析是这样的:“‘价值’一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有时表示某一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占有该物品时所带来的购买其他物品的力量。前者可以称为‘使用价值’,而后者可以称为‘交换价值’”;显然,他的这一定义与我们这里的涵义是十分相近的;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8页、47页,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定义,只是强调“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又或者更抽象地“在我们所要考虑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它直接是表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即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显然,马克思完全彻底地忽略了比较意义上的人的主观性,或者说只有个人才能对不同物品的优劣做出符合其意志的数字排序或取舍 � 暂且不管他的量是否时间题有效 � Alchain说:“效用”是武断地用数字排列选择的定名。关于“效用”与“劳动价值”的一些区别和联系是值得探讨的,这将在下一章进行讨论。 � 同上注;因为这种概念的定义只是从一个用一个抽象名词来替代另一个抽象名词式的。某种程度上,它是逻辑性质上的同义反复,对理论的简单化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带来理论上的混乱 � Milton Fnedman《价格理论》P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5-57页,马克思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对应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定义。但就我们讨论的必须存在“人取舍替代的主观意愿而言,”用“劳动”取替“价值”的概念代换是徒劳的,如果可以进行劳动量的比较,那价值量为什么不能比较呢?同样可以。可以考虑到的一般辩解,应该是明确劳动是物品价值的本质,无疑这是合理的。但劳动究竟是什么,其实没有人知道——马克思其实也不知,要不然他要求助于“时间”一词呢?其实时间是个基数量词,可以作线性转移,是有效的,但劳动是基数量词还是序数量值呢?抽象的东西无人可知,只能因人而异地作取舍。关于“量”的问题,详见本文下一节,——既然价值是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是一个抽象物。抽象的东西替换抽象的东西,为什么不能说“价值也是物品价值的源泉”呢?如果可以,替代就没必要,否则带来理论混乱。 � Lionel Robins (1935) p49 � Lionel Robins (1935) p64 � 尽管有时候,很多人试图这样做,并且确实能得到一个与交换价值相等的平均数,但我们不认为他可以挽救所谓的“重要性在个人间可比”的说法,因为这种偶然性的因素形式并没有改变问题的性质。 � 因为水的用值在边际上实际很低,故其交换价值也很低,水便便宜;而钻石的边际用值,对女人而言,特别高,所以十分昂贵,况且两者单位是没有可比性的。 � 正如Fisher教授指出的,“得自物质对象的收入最终肯定表现为“非物质的”用途。从我的住宅仆从或歌 剧表演者那里,我都得到了一种“一生出来就应到消失”的收入。” � 逻辑上的混乱,使用Karl Marx在其分析中不自觉地借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私人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划分对比来试图突破和挽救这种“绝对性”的局限性。同时,他又不能不借助“供求不平衡”来调和它们的关系。也许有人会以此为据驳斥我的“绝对化”推断,认为我是片面化,我认为Marx的这种努力,并说他是“不自觉”地借用了“相对性分析”,因为他不能不这样做。但我们指出的,以此为据来对我的驳斥不正好是对我的观点的一个有力支持吗? � 何炼成 姚惠琴 李忠民《〈资本论〉教学与研究》p96 � 关于这个函数式,其实起具有一个更直观的形式,即Y=m/n·Q-m/n ,其中m、n、Q分别是所定义的实际劳动力数目、必要劳动力数目、商品个数;它们均为自然数,且要求m《 n , 正文中是定义m=1后的一种简化,这是根据假设分析需要而进行的,尽管如此,定义m=1并没有抹煞这个直观式子的内容,因为任何一种m/n的组合情况,只要满足m 》n的条件,我们说都可以通过上图表二的逻辑关系分析加以确定与B/A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因而可以转化表示,实质上,m=1时已刻画所要表达的内容 � 这种表述暗示着,在图表一中的逻辑构造同样适合我们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正文中紧接着会对此阐述 � 即在给定条件下能带来剩余价值量的点 � 因为这里的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率*Q-剩余价值率常数;而Marx的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数量。Q与可变资本的量不要求量的绝对相等,而只需要逻辑方向上的一致性 � 何炼成等《〈资本论〉教学育研究》p338 � 现代经济学有个专门术语叫“风落盈利”指的便是这种情况 �“额外盈利”是销售价扣除剩余价值后的那多余的部分是由不确立性因素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 现代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其所有者的管理才能、天赋等“人力资本及其所有者不可分离”是人力资本的一个产权特征 � 相当于图表二的E点的含意 � 在图表二上,用函数式说明,即Y=1/nQ-1/n中,当n和Q都固定不变时所对应的那个点所表示的含义;问题是,单独考察图表二的这些点的含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图表二的主要内涵在于引起点和线间变动的那些效应和变动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所有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同实质是一种没意义的情况 � 在鲍尔特凯维兹(1906)的方程式中,这个规范化尺度就是剩余价值生产部门的价格,即“P3=1”的情况 � 这种随规范尺度改变而推导不同社会含义的逻辑,与现代企业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的逻辑是类似的 � 这里所包含的逻辑与上文第三节图表二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量与可变资本的关系转变为与商品数量的逻辑是一致的 � 这种局限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如上文所述,马克思面临的是要将抽象的价值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价格概念的困难;从转化问题的解答考察来看,同样的困难并没有因为从相反的角度探讨而在性质上有所改变 � 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Stephen Hawking(1993)说:“在发展理论物理中,寻求逻辑自洽是比实验结果更重要的。优雅而美丽的理论会因为不和观测相符而被否定……首先是需要……提出理论,然后理论做出被观测的预言。如果观测和预言一致,这并未证明该理论;只不过该理论存活以做进一步的预言,新预言又要由观测来验证。如果观测与预言不符,则抛弃该理论”;“但在实际中,人们非常犹豫放弃他们已投注心大量时间和心血的理论……某人提出一种新理论,所有古怪的观测都优雅而自然地在新理论中得到解释”。从文中看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已能被现代经济学优雅地澄清的,这在科学方法上和理论物理上如出一辙
本文档为【dongchaozhu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局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925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3-08-23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