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城镇体系建设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城镇体系建设

举报
开通vip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城镇体系建设null第8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城镇体系建设第8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城镇体系建设null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 二、城市化的测度 三、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 BACK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1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1一、城市...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城镇体系建设
null第8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城镇体系建设第8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城镇体系建设null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 二、城市化的测度 三、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 BACK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1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1一、城市化和概念和实质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区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具体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back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2.1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2.1二、城市化的测度 (一)城市的测度 根据测度城市考虑指标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确定的标准分为如下几类: 1、根据人口聚集的规模来确定 国际上最通行的城市确定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一般来说是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的下限。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 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 这是很多国家在判断城市标准时所用的辅助指标。 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 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2.2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2.2(二)城市化的测度 通常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和城市成长力系数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可以认为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动态指标。 1、城市化水平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 100% 部分国家还有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或者城市用地比重来作为衡量指标 2、城市化速度 平均城市化速度=(P1-P0)/ n 式中: P1 为报告期的城市化水平 ; P0 为基期的城市化水平; n 为间隔年数。 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2.3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2.33、城市成长力系数 这是学者用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计算方法: (1)选择10个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包括总人口、地方财政年度支出额、制造业从业人数、商业从业人数、工业生产总值、批发业总额、零售业总额、住宅建筑总面积、储蓄额、电话普及率等。 (2)计算各城市每个指标在某一时期的增长率,然后用全国的平均增长率作标准换算成增长指数,把10个增长指数进行算术平均即得到城市成长力系数。 城市成长力系数大于1时,为强增长;小于等于1时,为弱增长。 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2.4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2.44、城市化地区及其他几个相关概念 (1)城市化地区。 一个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城市和它周围的密集居住区的两个部分构成,合计人口在5万人以上。美国1950年最早使用。 (2)大都市统计区。 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连接社区的组合。 美国1910年最早提出大都市地区概念。美国1980年至今使用大都市统计区(简称MSA),并规定:人口在100万以上,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化地区,称为“基本大都市统计区”(PMSA);包含有几个大都市复合体则称为“综合大都市统计区”(CMSA)。 back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3第一节 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 3三、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 (一)城市、建制镇的设置标准 国务院在1955年制定了第一个市、镇设置的标准,采用居民点的人口下限数量和职业构成两个要素相结合的办法。之后,分别在1962年、1984年、1986年和1993年调整了市镇设置的标准。 (二)关于城乡标准的划分 中国的城镇地域在统计上基本以设有建制的市和镇直接辖区的行政界线来划分,市镇辖区以外为乡村。具体到人口的城乡划分,不同时期又有变化。 BACKback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一)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逻辑框架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BACK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和农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逐渐下降,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工业化的拉力。 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积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文明能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back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11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11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一)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条件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条件二: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从吸纳劳动力能力的角度看,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遵循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轨迹。 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是工业化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空间。重工业也能吸纳一定量的劳动力,且重工业化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12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12条件三: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规模化与专业化的两层含义: 微观层面——企业的内部规模化和专业化 中观层面——企业在城市的集聚和城市经济发展专业化 工业化过程中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化的前提条件,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市城市集聚与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条件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知识经济与工业化的关系:知识经济是对工业化的发展和提升 back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逻辑框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逻辑框架工业化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4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递次升级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大众广泛参与其中轻工业重工业城市的规模化发展第三产业第一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城市化充实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完善工业化环境back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2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2(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1、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第一,企业和人口聚集,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 第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随着企业的集聚而集聚在城镇。 第三,完善城市耐用消费品使用条件是城市化拉动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路径。 2、加速城市化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具体有五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设施、文化教育及科学研究系统、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体系。 外部环境包括:一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机制和游戏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二是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BACKback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一、城市化规律 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三、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划分 及其变动态势BACK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1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1一、城市化规律 (一)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 三阶段:起步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表现为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back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2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2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基本指标——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即城镇人口增长规模与总人口增长规模的比值。 第一阶段:K<0.5,为前城市化阶段。 第二阶段:0.5≤K<1,为城市化初期阶段。 第三阶段:K≥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第四阶段:城镇人口比重≥ 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第五阶段:城镇人口比重≥ 65%,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back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3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3三、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划分及其变动态势 第一阶段,1979年以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前期阶段。 第二阶段,1979—1994年,中国由前城市化阶段向城市化初期过渡的阶段。 第三阶段,1995年以来,中国进入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BACKback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二、中国城乡结构转换的经济分析 三、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BACK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历程的两个阶段: 1、1978年以前城市化的停滞和低速增长阶段,分为三个时期: (1)1950—1957年短暂的健康发展时期 (2)1958—1960年的过渡城市化时期 (3)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阶段 1978年以前城市化水平低,波动大,进程缓慢的原因: 第一,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第二,与重工业道路相适应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例如户籍管理制度。 2、1978年以后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阶段 back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二、中国城乡结构转换的经济分析 (一)中国正在实现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换 (二)城乡结构转换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back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第四节 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三、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地带性差异:总体上,沿海地区高于中部进而高于西部。 第一层次: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第二层次: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在36%—50%之间 第三层次: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在27%—36%之间 第四层次: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地区 ——城市化水平低于27%BACKback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三、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进一步完善BACK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1.1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1.1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城市作为区域商业中心和加工工业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职能: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 中心地:履行中心地职能的城市 (一)假设条件——均质性假设 1、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自然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 2、在均质平原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需求和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相同。 3、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的价格和质量都相同。 4、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都属于经济人的理性选择。消费者都利用距离最近的中心地,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1.2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1.2(二)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 研究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单个企业市场区的形成。 每个企业都垄断着一个圆形市场区,该市场区面积介于最小销售界限和最大销售范围之间。 2、单一市场区网络的形成。 在多个同类企业竞争下,市场区逐步缩成既接近圆形又不存在空隙的正六边形 。正六边形是理想的高效市场区。 3、多级市场区网络的形成。 克里斯塔勒将中心地和商品的限界值划分为几个等级,在各等级中心地配置相应等级限界值商品,同时辅之以该等级限界值以下的商品。 4、市场区的网络组织形式。 克里斯塔勒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K=3、K=4和K=7的市场区网络模式,K表示各级市场区面积与下一级市场区面积的比值。 在开放的、交通方便的地区,市场原则在城镇体系的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在经济开发程度低的地区,或者在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行政原则起着主导作用;在新开发的地区,交通原则则起着主要作用。back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2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2二、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廖什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了如下补充: 1、市场区和中心地的分布模式是不规则的和多样的。 2、交通线对市场区的范围和分布影响很大。 3、在富裕区的中心地和市场区范围内,一般拥有更高级的经济活动和更为稠密的交通网络,而贫穷区则较少。 4、市场区会在交通干线上向两边延伸,形成矩形。 廖什景观——廖什六边形城镇体系的格局 back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3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 3三、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中,任何区域都不是匀质的,以非匀质区域为基础形成的城镇体系与中心地理论模式差异很大。 艾萨德研究了人口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 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市场区范围通常比较小,或者说,同样大面积的地区中心地比较多;相反,在人口密度比较低的地区,市场区范围比较大,同样大小的面积范围内中心地个数比较少。 BACKback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一、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 二、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类型 三、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四、中日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比较及启迪BACK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1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1一、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的特征: 1、关联性 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是城镇体系与城镇群的最大差别。 2、 整体性 各城镇之间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联结。 3、层次性 行政级别层次指在一个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中,各城市的行政级别不同。全国分为五级,即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 规模层次是指每一个城镇体系都是由多个不同规模的城镇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 back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2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2二、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类型 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之为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网络型城镇体系 back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顺序-规模分布的统计模式表达为:  R × Pq=K 式中:R——按人口规模排列的城市顺序; P——城市规模(万人) q、K——常数 当q=1时,公式转化为 R × P=K=P1 式中:P1——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null美国地理学家贝里通过对38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发展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模往往起步于首位度高的城镇体系类型,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其城市规模分布将趋于顺序—规模分布。 首位度,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规模差距的指标,它等于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规模之比。在一个城镇体系中,首位度很高的城市规模分布又称为首位分布,最大的城市称为首位城市。 一般而言,城镇体系的首位度在2~3时,是比较合理的。在这样的城镇体系中,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同时与此一级城市差别又不太大,可以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次一级城市的发展,并进而带动整个城镇体系的发展。back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3.1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3.1三、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一)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前,中国城市的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主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城市增长迅速,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次之,20万—50万人口的大城市增长相对较慢。 1978年以来,中国建制镇的发展快于各级城市。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3.2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3.2(二)对中国城市规模及发展方针的讨论 城市化发展战略: 小城镇发展论 中等城市发展论 大城市发展论 大中小城市综合发展论 城市发展方针 backnull小城镇模式 主张我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使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 反对者认为,小城镇的战略使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变得更为迟缓。 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它将城市中的经济、文化、科技联系推向农村,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使广大农民由农村迁移到附近的集镇。80年代中期以来,小城镇在我国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 当然,小城镇有其局限性,如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下、能源耗费指标高等,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所以,反对者认为,小城镇的战略使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变得更为迟缓。backnull中等城市模式 主张将有限的资金投放于适当数量的中等城市。可以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聚集效应,又可以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弊端。 主张这一模式的人认为,小城镇布局分散,城市功能不明显,城市建设无序、管理混乱,类似于一种扩大了的农村。因此,与其“撒胡椒面”似地投资于小城镇或小城市,不如将有限的资金投放于适当数量的中等城市。中等城市人口大约在50万-100万,它既可以发挥工业生产与城市社区的聚集效应,又可以避免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的弊端。backnull大城市模式 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超大城市是经济活动、商业交往的中心,聚集效应带来了经济的高度繁荣。大城市与卫星城呼应,形成了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完善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对于大城市的发展,过去人们多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模式造成交通拥挤、能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然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超大城市是经济活动、商业交往的中心,聚集效应带来了经济的高度繁荣。大城市与卫星城呼应,形成了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我国也正在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集中联片的超大城市区域。backnull我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 现行方针的四个问题: 1、本方针只涉及城市规模,未涉及城市质量,不利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 2、执行中容易误解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科学内涵。 3、对建制镇在这一数量上最为庞大的环节缺乏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4、“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不宜作为城市化的目标。 笔者提出的城市发展方针: 提高、完善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backback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4.1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4.1四、中日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比较及启迪 (一)中日两国10万人以上城市规模结构的比较及讨论 中国的城市规模结构与日本的城市规模结构没有太大差异。如果说有差异,差异最大的一级是中等城市。 中国的大城市比重,特别是人口比重并不低。 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问题不是规模结构的问题,二是城市数量太少。对城市化来说,关键在于作为整个城市体系基础的小城市的多寡。 从大力发展整个城市体系的基础——小城市的角度看,很有必要降低设市标准。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4.2第六节 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 4.2(二)中日两国10万人以下居住区规模结构的比较及讨论 数据比较可得:中国与日本10万人以下市町村的规模结构相比,建制镇的规模结构明显太小,说明中国建制镇过于分散了。 中国城市体系的发育缺乏低一层次城镇的充分发展做物质基础。从调整城镇规模结构、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角度看,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建立和发展一大批3万人—10万人的小城市,为大中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措施:通过制度创新,降低设市标准,拉开3万人以上城市与农村建制镇的距离。 3万人—10万人的城市是对中国农民最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等级。因此,大力发展3万人—10万人的小城市,是符合广大农民意愿的,也是中国比较可行的城市化重要内容。BACKback
本文档为【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城镇体系建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6126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888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3-06-28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