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治的逻辑

政治的逻辑

举报
开通vip

政治的逻辑政治的逻辑考研笔记整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政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主编 王沪宁 副主编 林尚立 孙关宏 第一章 导论:对象和地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第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第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人类思想成就的继承发展。马克思...

政治的逻辑
政治的逻辑考研笔记整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政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主编 王沪宁 副主编 林尚立 孙关宏 第一章 导论:对象和地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点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第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第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人类思想成就的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不仅基于19世纪欧洲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化,而且还基于欧洲社会思想发展的的既成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产生时充分吸收并扬弃了当时理论思想的三大最高成就:⑴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同时扬弃了其中唯心主义的部分,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国家学说,充分揭示了被马克思称为“现代国家”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找到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和现实基础。⑵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关于劳动是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劳动分工和生产法则的研究,提出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职能的重要认识。这些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经济运动过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素材。⑶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3,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于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促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走向成熟。 以上三个方面的条件,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得以形成,并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备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完全不同于其他的政治学体系。《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纲领性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对象 谈及研究对象,首先应该确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给政治下的定义。他们曾在多种意义上给政治做过概括:如“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行政机关、警察、税赋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需要有政治”。“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什么是政治?⑴无产阶级先锋队对它的群众;⑵无产阶级对农民;⑶无产阶级(和农民)对资产阶级。”“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无产阶级的关系。”“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这些论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第一,“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揭示了政治的基本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的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是派生的事物,而不是本原的事物。政治受到社会更深刻的社会物质运动的制约。从这个方法论出发,政治的基本特征就不能仅仅从政治本身去把握,否则就容易把政治的表象当做政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把政治现象和社会运动过程结合起来考察,这样才能科学地把握政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政治生活来自于社会物质的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因而政治的基本特征也来自于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抽象和独立的社会政治现象,只有具体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所以,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政治的本质特征有所不同,其本质要到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中去寻找。“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不能简单地看成是讲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而是指明了分析政治本质特征的方式。概括地讲,可以说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集团的权威性统治。“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的规定性要求人们:⑴在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上认识政治,把不政治看成是孤立的、精致的东西。政治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对政治本质的认识有赖于对社会经济运动过程的认识;⑵政治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要求和客观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集团、各个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利害冲突,没有纯粹的政治活动政治关系。 第二,“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确定了政治的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明确宣布政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和强烈的阶级属性。 第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帽徽了政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家政治权力。马克思主义把国家政权的活动视为政治的基本内容是基于以下的看法:⑴马克思主义相信,“过去的全部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⑵任何阶级要实行阶级的统治,主要的工具便是国家机器。⑶国家政权是一个社会政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这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实际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权活动的形式──法制方面的内容,而是国家政权活动的过程──功能的内容。 第四,“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表明了政治的特征。 根据上述的论述,大体上可以确定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了。可以说,从广义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威的活动、关系和形式的发展规律。从狭义的角度讲,国家政权的活动、关系和形式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之所以注重研究国家问题,这是因为国家体现了政治现象中最基本的问题,即社会公共权威的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 第1, 关于政治关系的性质。 第2, 关于阶级的观点。阶级产生的原因是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私有制。 第3, 关于国家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阶级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国家的出现。 第4, 关于未来社会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相信,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第5, 关于革命的观点。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因此,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必然结果。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地位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学的发展作了两个伟大的贡献: ⑴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各科学的方法论,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使政治学研究具备了科学的基础; ⑵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第一次使政治学的研究与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密切结合起来,把实现人类的最终解放作为政治学研究的最高理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第1, 科学性。 第2, 阶级性。 第3, 革命性。 第4, 实践性。 第5, 发展性。 第二节 社会政治的基本构造 一、 政治是人们的社会活动 研究政治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⑴研究政治活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践过程认识社会各种政治现象的原则,加强政治学研究的实践性。 ⑵研究政治活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注重社会事物的动态性的思想。 政治活动主要指围绕国家政权或社会公共权力而展开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还可以下一个更为宽泛的界定:政治活动与取得、运用、维护和参与国家政权或社会公共权力有关,凡由这些活动引起的活动都可以划归为政治活动的范畴。 政治活动是由一定的主体来完成的。研究政治活动首先要确定政治活动的主体。政治主体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有不同。从总体上看,政治活动大体上有两种主要的类型:⑴个体性的政治主体;⑵集体性的政治主体。这类集体性的政治活动主体是政治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主体,是社会政治活动的主导力量,集体性的政治活动主体更能决定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样式。 政治活动的主体有四个共同的特征: 第1, 政治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利益。这些利益是从一定政治活动主体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利益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受政治活动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生活决定。 第2, 政治活动的主体有自己的特定目的。 第3, 政治活动的主体受到一定观念和思想的指导和支配。这些观念,有的固定地体现在政治活动主体的纲领和意识形态中,有的没有这种正式的表现形式。 第4, 政治活动的主体的实践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政治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政府性的组织形式;另一种是非政府性的政治组织形式。 二、政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活动的一定格局形成一定的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在一定的政治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活动各主体围绕政治权力进行活动的同时,它们之间必然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这种由政治活动主体再各项政治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关系。只有把政治学的研究深入到政治关系的分析上,才能更好地揭示政治现象的本质特征,而不仅仅研究表面,不停留在孤立的政治机构、政治团体或政治体制上。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经济运动和生产方式时曾经说过:“经济范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这个思想对进行政治学研究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问题,政治范畴也就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 第1, 政治关系最基本的意义在于它们主要体现了一种阶级关系。所有这些关键都以某中方式反映着一定的阶级关系,个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和集团之间的政治关系,首先都受到阶级关系的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一种政治关系都直接表现为阶级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政治关系更多体现了人们内部的关系。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政治关系才是阶级关系的表现。 第2, 政治关系以一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经济生活是政治关系的基础,热门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生产湖动,必然会发生一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深刻分析了政治关系怎样随着生产关系的演变而变化的。……这些历史事实均表明政治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当然,政治关系并不是机械地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由于历史、传统、民族习性、习俗等条件的不同,政治关系在反映同样的社会经济关系时是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历史唯物主义强调政治关系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关系,只是说在考察一定的政治关系时应当注意揭示和分析它们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内容,而不是说政治关系就是完全被动的。政治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本身能够对社会经济关系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3, 政治关系的格局随着政治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政治关系的发展会有两种结果:一是有的政治关系继续发展,二是有的政治关系被法律和宪法肯定下来。前一种是非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的政治关系,后一种是制度化的政治关系。制度化的政治关系就是正式形式。 三、政治有一定的政治形式 政治关系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政治关系受历史力量的推动,继续向前发展;另一种政治关系被宪法和法律肯定下来。政治形式总是体现了一定的政治关系。把政治关系制度化,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这种政治关系。政治形式在政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政治形式一般包括: 第1, 政治体制形式。政治体制形式主要指国家或公共权力的组织形式。政治体制形式“那写指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 第2, 政治结构形式。组成政治体系的各个部分变是政治结构。政治结构强调国家和政治体制的具体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的相互关系。 四、政治构成一个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在进行政治分析时,强调社会政治生活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和政治形式的总和构成的。 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政治,它们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第1, 政治系统是各种政治活动主体之间联系的总和。 第2, 政治系统中存在这各种政治元素; 第3, 政治系统在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同时政治系统也可以影响其他社会关系。 第4, 政治系统有自己的整体行为和功能。 系统分析不是代替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而是认识各种政治关系的活动特性。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才能最科学和合理地说明政治现象的根本属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一、 历史上的政治研究方法论  西方政治研究的历史,学说体系较为鞍山的,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代雅典的伯里克利“黄金时代”,即公元前500年左右。学说体系不那么完整的,则可以从伯里克利再向前追溯几千年。 纵观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自古至19世纪,大体上有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这里用一定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来分期。 方法论指在异端时期内主导人们研究和认识政治现象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它们与急剧变化的现实政治交织在一起,作用于人们的政治思维。所谓按方法论分期,指确定在一定社会和一定时期笼罩人们认识论的社会主导的认识范式。方法论是一定历史时期各派思想家政治思维的宏观逻辑,而非微观逻辑。 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把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1, 伦理学方法论。这一方法论基本上主导古代时期。古代的政治研究没有与伦理学明确地分开,政治研究与伦理研究交织在一起。古代政治研究的方法论是用伦理学的基本关系和道德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政治和政治现象,不仅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而且政治的目的都与道德有关。 第2, 神学方法论。神学方法论基本上流行于中世纪。古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的力量逐渐上升,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体系和世界观,主导了社会的意识和官方的意识形态。政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政治社会的目的,都被认为是来自超然力量──上帝。伸雪世界观的基本信条是:上帝创世,上帝规定了人世间的一切秩序,人应该信奉上帝,把一切献给上帝,这时政治分析和研究的基本特征是脱离了人们生活的世界来研究政治的,用超然的信条和逻辑来解释政治现象。政治本身被神化,神也被政治化。 第3, 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之所以把国家视为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决定力量,有着深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15、16世纪以后,商品经济渐渐发展起来,新兴市民阶级的力量开始上升,社会结构孕育着巨大的变动。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价值交换要求人有平等和自由的地位,“文艺复兴”代表了这个现实发展对意识形态的要求。政治研究从敬神轻人转为尊人重世,注重人的权利、欢乐和幸福。法学方法论相信只要改变了国家体制和法律体系,就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 第4, 社会学方法论。这一方法轮导致了两派观点:一是实证主义的,主张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从而根据它们来建立理想的社会,形成社会的和谐;另一派为批判性,主张剖析社会存在的弊病,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从这个发展的里程中 看出,人类对自己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人类对政治现象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演进的。每一个时期,政治研究和政治分析的进步都是以前人的进步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也正式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和发展了前人研究政治和分析政治的成果,扬旗其中被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证明是谬误的东西,发展其中还未发展的因素,继承被历史和社会的客观运动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自己的政治分析的方法论,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唯物政治观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确实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论,历史唯物主义是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来分析和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及揭示社会历史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社会政治现象是社会整个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脱离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人们不可能理解社会政治现象。所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解社会政治现象的根本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有它的显著的特点,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统一发展。辨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宇宙的基本方法论,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各种现象发展规律的原则,是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世界和认识宇宙的基本方法论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运用。两者都是基本的统一的方法论。 (唯物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的独创。) 第1, 揭示历史运动的基本动力和发展规律。 第2, 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认识社会政治现象。 第3, 从社会政治不断发展的过程来认识社会政治现象。 第4, 以经济的观察来分析和认识政治现象的本质。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运用,为人类更好、更深刻、更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社会政治现象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三、政治辩证法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宇宙观,在政治研究的过程中全面运用了唯物辨证法。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基础。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就是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把客观世界视为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运动的过程,认为客观世界不会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实际上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不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 可以把马克思主义运用辨证法对人类社会政治现象进行分析的原则称称之为政治辨证法。政治辩证法基本内容包括: 第1, 社会政治生活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唯物辨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的根本属性绝对着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第2, 政治和社会发展有着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是,世界上的事物,有着普遍的联系,唯物辩证法对世界的认识和研究就在于发现和认识这些联系。所谓普遍联系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不能单独地存在,每个事物均和其他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个事物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事物的这种联系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二是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 第3, 政治中贯穿着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归纳了事物辨证运动的基本规律,它们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4, 政治学中体现辨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二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的基本的规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最具方法论的观点。它揭示了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起源。 第一节 人是社会存在物 一、 现实的人是构成政治社会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规定的首要原则,是从现实社会活动着的人出发去分析人和观察人,而不是从抽象的人的概念或臆想的人概念出发。马克思把与社会和自然界发生密切关系的人确定为“现实的人”,并确定“现实的人”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前提,自然也就是政治生活的前提。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人们从一定的社会中从事一定活动的人出发来认识其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人的规定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个基本概念包括以下五个层面: 第1, 现实的人是生产的人。所谓生产的人,即现实的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从而政治社会的存在必须有“第一个前提”,这也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从事各类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强调,必须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考察人。在任何人类社会中,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并从这种基本活动中产生出复杂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第2, 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必须从社会出发来观察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马克思将人视为社会的人的观念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是重要的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要求把人放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考察。 第3, 现实的人是能动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强调现实的人是能动的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差别。马克思是在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扬弃中确定了能动的人的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旧唯物主义把世界视为与人无关的客观存在,而辨证唯物主义则认为世界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的,人的特点在于他能够地改造世界。 第4, 现实的人是发展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现实的人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把人视为发展着的存在,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古代人们把人视为道德上给定的伦理个体,中世纪神学思想家把人视为由上帝创造并且限定的一成不变的存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则把人视为极端概念化的抽象的理性存在。马克思强调发展过程中的人,实质上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原则。 第5, 现实的人是经验的人。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人的存在由于上述特征的存在而成为现实的经验过程;二是经验的过程可以被经验地确定,而不是靠主观的猜测和臆断。 二、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在所有的现实活动中,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人的一项特殊的本质的活动,这就是劳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从劳动的角度来透视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关于人的的理论的许多部分均源自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劳动本质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把人与劳动结合起来,德出两个基本的结论,其一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其二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结论主要确定人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时,肯定了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肯定“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结论。但马克思恩格斯不限于肯定这一结论,还力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猿转变到人的联结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个连接点确定为劳动,认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共同劳动导致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劳动和语言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促进类人猿的脑髓逐渐变成人的脑髓。劳动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作用和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的形成。所以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劳动是最重要的因素。现实人的基本规定性均是从人的劳动中产生的,受到劳动这一本质活动的规定。劳动创造人的理论的确立击破了上帝创造人或抽象的理论,为分析社会政治奠定了基础。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意味着劳动是人的特殊活动,与一般的动物活动有质的区别。其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⑴制造工具是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⑵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自觉活动是人类活动的特征;⑶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劳动的方向;⑷社会化的劳动是人类劳动的基本形式。 基于上述对劳动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才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的论断。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历史无谓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本质和本性不应是一种脱离了社会条件的抽象的、精制的概念,而应从现实的人和人的本质活动出发来考察,从人的实践活动来考察。在这样的一种框架中,马克思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人们从发展着的社会关系去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从固定的人的本质的概念去理解社会。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外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生产,二是交往。生产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交往指的是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们的相互关系又受制约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由此可见,对人的本质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关系去理解:⑴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有其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基本要素之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对理解人的本质有价值,在于人通过自己的能动的活动改造了字染,使自然人化。正是由于自然的人化,自然界便能更深刻地被用来说明人的本质。⑵人与社会。社会关系最初、最简单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即男女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简单的关系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扩大,走向家庭、村落、氏族、部族、民族、国家、世界。值得主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所有社会关系中,首要的人人们为满足生存的需要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含着人与社会统一的辨证观念。在一定的社会中,人的社会本性由其生活的省会状况所决定,生物本性通过社会本性而起作用,孤立的生物本性不能说明人的社会中的真正地位。人与社会统一的辨证观念包括:⑴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来获得与社会的统一,使社会关系构成自我的本质规定性。⑵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⑶人的本质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改变和发展,人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本性和本质,人的本质随人的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节 社会是发展的活的机体 一、人天生是社会动物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生来就必然要组成一定的社会,必然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只中,人组成社会不是主观的选择,而是客观必然性。 关键的问题在于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客观必然性。既然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那么就要考察人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物质生产活动有两个显著的社会特点:⑴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对人类生活来说句用永恒性,⑵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里的逻辑关系是:人们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为了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必然要结成一定形式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年一步分析了人的社会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自有人类劳动起,人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的。劳动使人们结成了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着眼,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为“社会动物”的概念找到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说:“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不是就人的生物本性而言的,主要是就人的社会本性而言的。人组成一定形式的社会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从人们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中推演出来。这样的一种观念,不仅为社会形成的起因提供了现实的科学的分析基础,而且为改造社会提供了分析问题的钥匙。人们通过物质生产活动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便是由人们在物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要改变社会的性质和结构,必须改变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方式。反之,当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方式发生变化时,社会性质也会随之而变。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社会变革会导致个人的变革,个人变革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促进社会变革。“人天生是社会动物”,是富有哲理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论断。 二、社会又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实体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把“市民社会”视为由物质生产关系构成的一个整体,确定了社会的本质特征,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均受到物质生产关系的制约,是派声的。 社会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包含着三层基本的含义: 第1, 社会表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决定的力量在物质生产关系,而不是其他表明形态的东西。 第2, 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不是人们主观随意选择的结果。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社会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超越生产关系来随意选择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的总和不仅构成社会,而且也制约着社会。生产关系对社会的制约包括“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个部分,由于社会本身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政治国家”即国家也自然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第3,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组织,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始终处在矛盾之中。社会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一命题,要求人们把社会看成是不短进步的过程,把一个特定的社会看成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而不把社会看成是静止的,或者永恒的。这一特性是由生产关系的特性决定的。社会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包含着辨证、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理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一定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总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的,与一定的社会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于是,认识社会的本质对分析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便至关重要。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对社会概念的规定,是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的基础。 三、社会是一个系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变化多端、气象万千的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各个部分之间见迷相关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称之为系统。 社会有机论?……但是他们都未能指出社会有机体即社会系统的质的规定性,即社会系统的本质是什么?孔德借助于爱这种抽象的情感;斯宾塞强调了协调,但也是限于表面。历史唯物主义给社会系统做了本质规定是: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实质关系,各个社会系统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展开,生产关系制约着系统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是因为: 第1, 每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一贯饿总体系,“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主要的环节,这些主要的环节构成一个整体。生产关系的这一基本特性决定着社会的系统性,它的各种相互作用关系必然会在各中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因为社会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 第2, 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是“活的机体”,强调社会各组成部分依据生产关系的格局而相互发生作用。 第3, 社会是整个世界中的一个系统。社会系统本身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生不息,同时又与自然界发生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特别强调社会系统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是相对独立于自然界的,“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另一方面,社会又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既然社会由各个因素构成一个系统,那么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呢?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⑴作为社会构成主体的人是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人是社会系统的最终载体。⑵作为社会物质基础的物。物成为社会系统的要素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物被用来满足人的需要,从人进入社会领域。⑶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经济、政治等。⑷作为社会精神活动的社会思想。 以上是构成社会系统的四大方面的要素。社会各种要素实质上是相互关联的,人不能离开物,不能离开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同样思想也不能离开人,离开社会。正因为它们之间在如此繁杂和交叉的关系,社会才具备了系统的特征。 四、社会是发展的活的机体 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第1,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实质上是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不断突破现有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政治变革。这样的发展过程是自然历史过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2, 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第3, 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可以把社会发展的规律归纳为三个范畴:其一为在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上都起作用的规律,即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其二为在阶级社会中起作用的规律,即特殊规律,这些规律在阶级消灭之后就不再起作用,而在所有阶级社会中都是存在的;其三为某一社会或某种社会活动读有的规律,即个别规律,个别规律当然是在普通规律和特殊规律制约下发生作用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便是各个层次上的规律不断展现自身和发生作用的过程。 第4, 社会发展是人们有意识参与的过程。社会发展虽然是自然历史过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有意识地参与社会发展对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根本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发展一方面是人的理性和有目的的参与,另一方面有是客观运动的过程,片面地强调任何一点都五一正确地分析社会发展。人在社会发展中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不能产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认识和自觉运用客观规律,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第5, 社会发展从低级往高级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几个社会经济形态,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必然导致它向更高形态的社会过渡,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与之响应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生活。 第三节 政治上层建筑建立于经济基础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 从社会结构来看,可以把社会分为两大基本的部分:一部分为社会的基础,称之为经济基础;另一部分为基础之上的结构,称之为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整个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但它是其中有决定意义的核心部分。整个社会像一座庞大的建筑,分为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马克思把整个世界的各种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范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与这两大范畴相对应。纷繁的社会关系本质上分为两大类:物质关系是原始的、本质的和基础的关系,而思想关系是派生的、表现的和上层的关系。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反作用于物质关系。通过分类,可将物质关系中相关部分确定为经济基础,将思想关系确定为上层建筑。这是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社会结构的分析。 物质关系的概念较为宽泛,可指称社会生活中所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必然的关系,有物质交换的经济关系,也有非物质交换的社会性的经济关系。社会性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所谓,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综合。 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中,主题部分是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毛泽东作了简明的概括:“所谓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强调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基础的主体是因为:⑴生产关系最直接地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⑵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个最核心的部分,即社会系统。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基础中的生产力因素也对政治上层建筑发生作用,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生产力因素只起间接的作用。 社会注意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说仅有生产关系的变更就建成了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最终还要靠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基础。所以,虽然决定政治上层建筑的直接因素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因素不能被排除,在一定情况下它也会祈祷决定性的作用。 上层建筑指的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只上形成的思想关系及其制度表现,即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文化、哲学、思想、意识形态等的总和。政治上层建筑是整个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武装力量、政治关系、政治文化、政治观念、政治思想、政治学说等诸多因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政治上层建筑属于思想关系,而不属于物质关系。……而将武装力量、强制机关和庞大组织结构的政府体制等也纳入思想关系的原则,则是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政治设施和法律设施所表现的关系与人们在物质生活的生产中表现的不同关系,不是一种物质关系,而是人们通过对物质关系发展要求的认识、或者说从物质关系的发展中派生出来的关系,是人们政治认识产物。 政治上层建筑是整个上层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中,政治上层建筑的地位要比其他部分重要。在政治上层建筑里面,国家权力、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又构成最有决定意义的部分。这个分析是基于以下的认识:⑴政治上层建筑是与政治权力最密切相关的部分。⑵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是政治上层建筑中最本质的部分。 社会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又称之为社会形态。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在这两者之中,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强调它们在社会过程中是有机联系,交融一体的,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决定和被决定、作反和反作用的关系。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存在规律性的东西。 二、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在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历史唯物主义确定前者对后者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确定后者对前者有能动的反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的辨证的关系。当然,在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中,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第一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第二性的。从经济基础对政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1,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产生。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⑴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最初政治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消亡。[历史唯物主义根据这一点也确定,在改造了现代国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之后,国家将消亡。]⑵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既存政治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2,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为数主义强调的是经济基础对政治上层建筑根本属性的决定作用,而不是说同样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从形式到内容均完全一样。 第3,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导致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因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变革生产关系,而变革生产关系恰恰会导致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 三、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上层建筑虽然是受经济基础制约的,反映着经济基础的要求和发展,但是政治上层建筑并不是机械的、简单地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它自身也可以能动地、积极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反作用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上层建筑是由基础产生的,但这决不是说,上层建筑只是反映基础,它是消极的、中立的、对自己基础的命运、对阶级的命运、对制度的性质是漠不关心的。相反地,上层建筑一出现,就成为巨大的积极力量,积极促进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去根本和消灭旧基础和旧阶级。基础创立上层建筑,就是要上层建筑为它服务,要上层建筑积极帮助它形成和巩固,要上层建筑为消灭已经过时的旧基础及其旧上层建筑而积极斗争。”政治上层建筑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基础起着不同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强大的作用。恩格斯认为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反作用,在实际的社会进程中,也是政治上层建筑能起到最大的反作用。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1, 政治上层建筑一经产生变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政治上层建筑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往往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这种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层建筑可以对经济基础施加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不过,无论政治上层建筑如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根本上说,它还是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 第2, 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同向作用。政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归根到底有两种,一种是沿着经济发展的同一方向起加速作用,一种是沿着经济发展相反的方向起阻碍作用。[所以,政治上层建筑适应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要求,按同方向推动社会经济加速发展。] 第3, 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方向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治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起到阻碍作用。政治上层建筑的这种反作用有两种可能性。⑴这种反作用是对矿性的,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处在一种对抗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发展了,生产关系变革了,但政治上层建筑依然力求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抑止新的生产关系的扩展。⑵这种反作用是非对抗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还存在矛盾,但是这一矛盾已经不是对抗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改革和调适来逐步完善。 四、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 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决不是一种简单的直线式的关系,而是复杂的互动关系。这一复杂的互动的矛盾运动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1, 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并不总是同步发展的。政治上层建筑一般来说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的时刻,政治上层建筑就应发生变化。但实际上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政治上层建筑并不紧跟着经济基础、经济条件的变革而变革,它往往会落后于经济基础并与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相矛盾。政治上层建筑要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单是从历史发展的总线索讲的,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发展可能是不同步的。正因为政治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并且拥有庞大的政治机器,它可以维持自己的存在,直到被社会的和政治的力量推倒为止。这是一种性质的不同步,基本上是对抗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要通过政治革命来改造政治上层建筑。另一种不同步是在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属同一性质的状况下发生的。 第2, 政治上层建筑应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并不立刻、直接地反映生产力水平的变化。“上层建筑是通过经济的中介、通过基础的中介同生产仅仅有间接的联系。因此上层建筑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是立刻、直接反映的,而是在基础变化后,通过生产变化在基础变化中的折光来反映的。” 第3, 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主要的决定性的反作用。 第4, 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具有多层次性。⑴它们可能是相同性质的矛盾运动。这里表现为性同性质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过程。在阶级社会中,这种运动的最后结果一般来说会发展到对抗性的矛盾,量变导致质变,但有阶级属性的政治上层建筑一般会拒绝质变,这样矛盾就会积累起来,最终爆发并得到解决。⑵它们可能是不同性质的矛盾。 第5, 政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因而存在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也是一对矛盾,在这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自然也得服从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循着这条规律运动的。人类社会的政治史印证了这条规律的存在。旧的政治上层建筑总要在经济基础变革的推动下革故鼎新,最终形成新的政治上层建筑。同时,我们又要看到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一面,但不能夸大政治上层建筑的作用。否则,就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损害。但是,我们必须情形地看到社会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腿竟政治上层建筑,使之适应这一发展要求。 第三章 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社会政治生活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如何认识这种斗争的起源、性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出了指导性的线索,即阶级理论。 第一节 阶级对抗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 一、 阶级是分析政治的钥匙 国家是社会产生阶级以后的产物,阶级是任何国家构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所以,阶级是政治学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是政治学研究的最初出发点。 阶级、阶级差别及阶级对抗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特定的生产方式及由其决定的物质关系的体现。 马克思自己所言:“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⑵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⑶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一概括不仅解释了马克思的阶级论同前人思想的继承和根本区别,而且表明:阶级的存在首先是一种历史事实,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社会现象;其次它不过是分析这一阶段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方法,是进行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马克思主义对阶级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剖析,既非出自基于某中原则或逻辑的抽象理论,由非出自什么善良的愿望或道德的祈求,而是根植于社会发展本身的客观现实和要求。 二、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存在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政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由政治的本质决定的。政治既然受经济活动的制约,那么,人们在生产中主要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而形成的阶级关系就必然会集中地反映到政治中来。生产中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对立关系,不可避免地以政治上的压迫和被压迫、统治和被统治来体现。 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揭示了政治的本质的一面,但它并不是一个无限制的命题。政治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喊该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而且设计所有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列宁指出:“什么是政治:⑴无产阶级先锋队对它的群众。⑵无产阶级对农民。⑶无产阶级(和农民)对资产阶级。”不仅阶级之间,而且阶级内部也存在政治。政治的本质由社会的主要矛盾来决定。只有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主要阶级之间的对抗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政治的本质也才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但政治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不只是存在于阶级对抗的社会,在阶级产生之前或消亡之后,人们都需要管理意义上的政治,因而,在不存在阶级对抗的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就不能再把政治与阶级斗争划等号,尤其是不能为了“政治”而人为地制造没有现实基础的“阶级阵线”与“阶级斗争”。 三、阶级斗争必然发展为政治斗争 只要有阶级存在,便必定存在不同的经济利益,利益的不同是矛盾的根源,利益的对抗是冲突的前提。而政治正是社会矛盾与冲突的集中表演的场所。因而,在阶级社会,阶级对象是政治斗争的根源,而政治斗争则是阶级对抗发展的必然。在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中,政治斗争是最高级的形式,起着决定全局的作用。 第1, 阶级之间的利益之争不可避免地要诉之于政治权力的争夺。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没有一个抽象的原则或超人的力量来主持公道,为人间的各个阶级和不同力量提供利益或保障。基本的现实只是:不同的阶级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利益的竞争和力量的较量,政治权力是这种较量的焦点,政治斗争的结果决定着各阶级目前的命运,而不同的命运又推动着他们以不同的方向开始新一轮的政治较量,政局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一个历史断面,反映着各阶级之间政治斗争的一个暂时结果。只要阶级存在,就必然存在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任何阶级斗争,最终都要上升为政治斗争。 第2, 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政治斗争只是这一过程的趋向或结果。“工人同资本家的斗争随着这个斗争逐渐成为阶级斗争而必然成为政治斗争。”列宁这段话更明确地揭示了阶级斗争从萌发到成熟,以至上升到政治斗争高度的过程。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个别到阶级性质的斗争,其区别并不在于范围的大小和剧烈程度,而在于主体的意识。 第3, 阶级斗争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政治斗争是其基本的核心。阶级斗争必然发展成为政治斗争,决不意味着阶级斗争只有或只能采用政治斗争一种形式。在阶级社会,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全方位的。最基本的对抗产生于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因而经济领域的斗争贯穿阶级斗争的始终。在阶级斗争还未上升为政治斗争的时候,经济斗争就已大量存在,而且是阶级斗争的最普遍形式。当阶级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从而政治斗争成为阶级斗争的主帅时,必要的经济斗争,做为广大被压迫群众最熟悉、最直接、最能够看到利益的斗争形式,是阶级的中坚团结本阶级群众的必要手段和特定情况下保证政治斗争目标实现的政策工具。但在阶级斗争已经发展到政治斗争的阶段时,仍旧囿于最原始、最直接的经济斗争方式,蝇蝇苟苟于眼前微利,就会失去斗争的根本方向,不自觉地服务于敌对的阶级。此外,现实的对抗也必然会产生观念的独立。因而,从阶级产生那一天起,阶级之间的思想斗争就开始萌发。无论何时,阶级内部都不可能一般齐整,阶级意识的产生总有先有后,阶级成员的能力有强有弱,于是,在与敌对阶级进行思想斗争的同时,在内部进行意识开发、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斗争都十分必要。但是任何思想的力量,如果不能化为现实的力量,不以现实的力量在现实中肯定自己,它就只能是一个空洞的、虚幻的“力量”,或者至多是一个潜在的力量。思想斗争必须和政治斗争结合,以政治斗争的胜利为基本轴心来站开,它才具有现实意义。总之,现代阶级斗争的三种最基本的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任何一个阶级要在这场斗争中巩固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都必须紧扣政治这
本文档为【政治的逻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352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4KB
软件:Word
页数:96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3-06-28
浏览量: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