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举报
开通vip

温室效应null温室气体种类、来源和温室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危害温室气体种类、来源和温室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危害null 由于近年来人口激增、人类活动频繁,矿物燃料用量的猛增,再加上森林植被破坏,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温室效应加剧,给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带来影响。所以我们在追求物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null1 温室效应及其产生1.1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中的一些气体能对气候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气体擅长吸收长波辐射,因其作...

温室效应
null温室气体种类、来源和温室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危害温室气体种类、来源和温室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危害null 由于近年来人口激增、人类活动频繁,矿物燃料用量的猛增,再加上森林植被破坏,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温室效应加剧,给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带来影响。所以我们在追求物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null1 温室效应及其产生1.1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中的一些气体能对气候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气体擅长吸收长波辐射,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图1.1null1.2 温室效应的产生 大气中的这些温室气体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有了温室效应,才使地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气温,从而使生命世界繁衍生息,兴旺发达。 但由人类过多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升温的现象(见图)。 图1.22 温室气体种类及来源2 温室气体种类及来源 2.1 温室气体种类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促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温室气体占大气层不足1%。其总浓度需视乎各“源”和“汇”的平衡结果。 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可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 化合 物(CFCs)及臭氧(O3)。大气层中的水气(H2O)虽然是“天然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但普遍认为它的成份并不直接受人类活动所影响。 null 二氧化碳(CO2)- 碳和含碳化合物的燃烧、碳酸盐矿物的分解、动物的呼吸作用及发酵过程, 每年大约有100亿吨~200亿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 氟氯碳化物(CFCs)-以CFC-11、CFC-12及CFC-113佔最大使用量。使用范围包括冷媒、清洗、喷雾及发泡等用途,同时此类化合物也是破坏臭氧层的祸首。 2.2 温室气体的来源 null甲烷(CH4) )─产生自发酵与腐化的变更过程及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主要来自牲畜、水田、汽机车及掩埋场的排放。 氧化亚氮(N2O) ─是由石化燃料的燃烧,微生物及化学肥料分解而排放出来。 臭氧(O3) ─是由石化燃料的燃烧,微生物及化学肥料分解而排放出来。 null 人类还有許多活动也产生了许多温室效应的气体,见下表: 人类活动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温室气体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温室气体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1. 在大气中的浓度 (用体积分数表示) 在多原子分子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最大,是当然的头号温室气体。 表2.1显示了一些温室气体的浓度2.在大气中的增长势头 2.在大气中的增长势头 CO2、CH4、N2O都有较快的增长速率,因此在温室气体排序中名列前茅。 右图表示五十年来 CO2的增长趋势,(— )表示每月平均值的长期趋势 下图显示了大气层中CH4的增长趋势。蓝点表示量度数据,红线 和绿线分别表示CH4浓度短期和长期的变化。下图显示了大气层中CH4的增长趋势。蓝点表示量度数据,红线 和绿线分别表示CH4浓度短期和长期的变化。3.大气寿命 大气寿命越长的温室气体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越大。 3.大气寿命 大气寿命越长的温室气体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越大。 下表为几种温室气体的大气寿命5.全球增暖潜势 100年时间尺度的全球增暖潜势值是,CO2:1;CH4: 23;N2O:296;CFC11、CFC12:3400~71004.每个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的能力 5.全球增暖潜势 100年时间尺度的全球增暖潜势值是,CO2:1;CH4: 23;N2O:296;CFC11、CFC12:3400~7100综合以上因素,IPCC在2001年第3次气候变化 科学评估中提出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 贡献比例为,CO2:60%;CH4:20%;N2O:6%; CFC11、CFC12等:14%。 如果设定1个CO2分子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1,那么同种能力是,CH4:21;N2O:310;CFC11、 CFC12:数千。 温室气体的排放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 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温室气体的排放null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源与能源大量 消耗,特别是煤、石 油、天然气等物质的 燃烧所排放的大量CO2 含量增加。null汽车尾气,森林火灾,火力发电厂等都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null全球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了2005年的379ppm. 目前全球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一直在增长。相比1970 年, 目前的年排放总量增长了70%, 与1990 年的水平相比也增长24%。其中CO2 的年排放总量比1970年代增长80%, 相比1990 年水平增长28%。甲烷的排放量相比1970 年增长40%, 相比1990 年增长11%。氮氧化物的排放相比1970 年增长50%, 相比1990 年增长11%。头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成长速度是史前期的30至100倍,二氧化碳浓度则为第二冰河期的1.25倍,为上一次冰河期的1.75倍。 头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成长速度是史前期的30至100倍,二氧化碳浓度则为第二冰河期的1.25倍,为上一次冰河期的1.75倍。 表: 未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值(ppm) 数据来自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 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影响 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影响 1.气候转变、全球变暖近年来地球气候异常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 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提高,自然灾害加剧。 英国的欧洲气候研究所研究员认为,在未来的一百年间,北欧和中欧冬季的降雨量将增加5倍。受气候异常影响最严重的将是英国、荷兰、丹麦和德国北部,法国南部遭遇冬季暴雨的概率会从2%上升到4%。 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我国2008年初遭受的特大雪灾也是全球变暖产生极端天气的结果。null欧洲北部地区(法国维姆勒港) 2008年一月遭遇近年来罕见特大暴风雨袭击 2007年一月欧洲部分地区遭到暴风雨袭击,风力达到飓风级别。null2007年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旱,图为长沙浏阳市北盛镇一处接干涸的水库 非洲东部由于雨水不足,遭遇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大量牲口死亡,饮用水短缺。 null目前全球平均温度经1000年前上升了0.3~0.6℃。而在此前一万年间,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化不超过2℃。根据近年来气候模型的计算,大气中二氧化碳及其他 温室效应气体浓度的增度,将使地球在未来50年内 上升3.5℃至4.2℃。在过去一百年间,地球平均温度已上升0.45℃。而二十年内,北极的夏天就暖和了6度null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1000~2000年北半球气温变化2、 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2、 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假若“全球变暖”正在发生,有两种过程会导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种是海水受热膨胀令海平面上升。第二种是冰川和及南极洲上的冰块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自20世纪60年代起,加利福尼亚海岸附近的水温在逐渐升高。到1995年,水温已经比1960年升高了将近3华氏度。大约在1963年,肯尼亚山的冰帽开始明显变小,到1987年已经缩小了40%。而且从1960年到80年代初,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了两倍。 null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null珠江水位每年升1厘米 全球变暖导致珠江三角洲气候异常、水平面上升和农田被淹。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平日教授透露,20世纪20年代至今,广州珠江各年代最高水位已经上升了80厘米(平均每年升近1厘米) null按最新预测研究结果,到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15~0.95米。海水将淹没生产的土地,盐水入侵将污染淡水资源,海平面上升将使洪泛和风暴潮灾害增多,改变海岸线和海岸生态系统,直接威胁沿海地区以及广大岛屿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 null(1) 对温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由于气温持续升高,北温带和南温带气候区将向两极扩展。气候的变化必然导致物种迁移。许多物种似乎不能以高的迁移速度跟上现今气候的迅速变化。所以,许多分布局限或扩散能力差的物种在迁移过程中 无疑会走向灭绝。只有 分布范围广泛,容易扩 散的种类才能在新的生 境中建立自己的群落。 3.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对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对沿海湿地和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湿地和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然而它们也会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温度升高会使高山冰川融化和南极冰层收缩。在未来的50~100年中,海平面将升高0.15~0.95米,甚至更高。海平面的升高会淹没沿海地区的湿地群落。海水温度升高同样会对珊瑚产生极大危害。由此将导致大量的珊瑚沉没以致死亡。 4. 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  4. 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  (1) 经济的影响   全球有超过一半 人口居住在沿海100 公里的范围以内,其 中大部份住在海港附 近的城市区域。所以, 海平面的显着上升对 沿岸低洼地区及海岛 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 害,例如:加速沿岸 沙滩被海水的冲蚀、 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 水推向更远的内方。  图3.3null英国政府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继续忽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人类有可能再次面临类似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大衰退,全球将有两亿人会因为 干旱或食物 短缺而成为 难民。 水蒸气从英国利兹市附近的发电站冷却塔中升起 英国公布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得出的全球气候报告,再次敲响全球升温警钟。null(2) 农业的影响实验证明在CO2高浓度的环境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变暖”会影响大气环流,继而改变全球的雨量分布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 粮食的质量可能随着二氧化碳的提高而下降,因为叶子的含碳量可能增加,含氮量可能减少。在温室效应中,害虫和病害较易蔓延,这就需要更多的农药治理。 图3.4null(3)水循环的影响  全球降雨量可能会增加。但是,地区性降雨量的改变则仍未知道。某些地区可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区的雨量可能会减少。此外,温度的提高会增加水分的蒸发,这对地面上水源的运用带来压力。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显微照片 null研究认为,气温与人的死亡率之间呈U型关系,在过冷和过热条件下的死亡率都将增加,最低死亡率处于16~25℃的温度范围内,人类为适应预测的21世纪的气候变化将付出重大代价。 (4)人类健康的影响 控制对策 控制对策    毋庸置疑,温室效应的恶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将构成强大冲击。控制温室效应,保护湿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1. 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 1. 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CO2向大气的排放量。为此,在国际上达成共识,即从政治上和技术上控制CO2的排放量。 法律上 法律上 (1)制定各种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各种政府和国际的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签订各种国际公约。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发展和环境大会的“气候公约”,要求占全球CO2排放总量80%的发达国家到2000年将其CO2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水平。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 null(2)采用经济手段,包括提高易排放CO2能源价格和对超标排放课税, 自愿协议、能源/ 二氧化碳税、排放贸易、可再生能源或热电联产生产配额、能源效率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对可再生能源等的直接资金鼓励如优惠费率、赠款、免税措施等等 自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36.1%的美国于2001 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后,人们普遍担心这一关系人 类未来的重要协议将成为一纸空文。 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17.4%的俄罗斯2004年11月18日提交加入文件,此举为现有189个缔约方的协议生效铺平最后一段道路。 技术上 技术上 A、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 采取措施促进节能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及普及,扩大新能源利用的可能性,推进物资再循环、延长产品寿命、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等。 B、改善能源结构 主要措施是扩大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使用比例,开发煤层气资源,既可以减少甲烷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气体增加,又可以替代煤炭等高含碳燃料,减少碳排放。 C、鼓励迅速发展和使用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高效价廉、适用的脱硫、除尘、洁净煤技术,同时也需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水利、风力、太阳能及核能等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达到目前的1.5倍 预计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达到目前的1.5倍 以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印度等为主的亚洲地区为中心,全球能源的需求量正急速扩大,预计到2030年,将达目前的1.5倍。在能源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还利用传统的发电设备,则必然导致CO2排放量的增加,对防止温室效应不利。 目前,世界各国都急需不增加CO2排放而可以提高电力生产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没有CO2排放,但目前其发电的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普及,目前总发电量还不多。nullD、停止大部分氟氯化碳(CFCs )的生产并开发回收已投入使用的CFCs,允许冰箱生产厂根据现有的技术、工艺、装备以及产供销渠道、国际合作背景等条件,选择不同替代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E、降低森林砍伐、植树造林和改良农业生产方法,森林是生态环境的根本,吸收CO2能力很强。加速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 F、人工吸收CO2 在一些工业过程中,用人工方法吸收CO2。例如日本学者提出在吸收剂中使用沸石对火山发电中排出的CO2做物理式吸收,或者使用胺化学溶剂进行化学吸收。 G、向海中施铁 美国学者提出向海中施铁,可使海生植物大量繁殖,从而达到大量吸收的CO2的目的。null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势必会淹没沿海地区的湿地群落。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泥沙瘀积等等,使湿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其生态功能也严重受损,将势必导致吸收环境中CO2的能力减弱。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2. 加强湿地保护,减缓温室效应 null A、加大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B、完善湿地法制体系,把湿地保护与利用纳入法治轨道。 C、健全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间协调与合作。 D、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E、加强湿地科研,为湿地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持。 F、加强湿地环境监测,完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null对于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和全球温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的原理,都是没有争论的事实。我们如果等到问题发展到了人类可以明显感知的水平,就为时已晚。因此现在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对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null位于罗马的一个联合国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导致全球变暖的大量温室气体来源于牲畜。 该报告是由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公布的,它表示:温室气体的来源包括采伐森林、利用能源生产肥料、运行中的屠宰场及处理厂。 这份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表示:牲畜贸易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到了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9%、甲烷占37%、一氧化二氮占65%。总的百分数已经超过了由交通运输造成的排放量。 nullnull牛肉产生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草地和其他所念生植物的消失——这些土地改为种植饲料作物,且每年都要收割;其次,是因为动物排泄物和动物消化饲料时排放的甲烷。 null 就全球变暖效应而言,生产牛肉排放的温室气体是生产同样重量的鸡肉的13倍,是生产土豆的57倍。  吃1千克牛肉=开车70千米 生产1个普通美国人1年所需的牛肉,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1辆轿车行驶超过2,900千米的排放量 我们的日常饮食,特别是肉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比运输业或工业还多 null 实际上,我们消费的每种食物,包括蔬菜和水果,都暗藏环境代价:运输和冷藏食物、耕作使用的燃料,以及动植物排放的甲烷,都会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在秘鲁种植1千克芦笋,就要排放150克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这是施用杀虫剂和化肥、抽水灌溉作物,以及使用高油耗大型农业机械的结果。 按照不同的生产方式,每提供1千克牛肉会释放160克到290克甲烷。甲烷的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3倍,因此每生产1千克牛肉,就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千克到6.8千克二氧化碳。 null个人应选择更合理的饮食方式,我们能使世界大变样:食用本地生产的食物,可减少运输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通过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以保护湿地,调节气候;我们还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null但即使如此,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变暖效应将长期存在,在未来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中,气温还将上升,人类防止全球变暖任重而道远。null
本文档为【温室效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5124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5-16
浏览量: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