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span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span

举报
开通vip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span 特别说明 此资料来自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您目前所看到的文档是使用的抱米花百度文库下载器所生成 此文档原地址来自 感谢您的支持 抱米花 http://blog.sina.com.cn/lotusbaob http://wenku.baidu.com/view/ec4067d0b9f3f90f76c61b40.html ICSICS B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span
特别说明 此资料来自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您目前所看到的文档是使用的抱米花百度文库下载器所生成 此文档原地址来自 感谢您的支持 抱米花 http://blog.sina.com.cn/lotusbaob http://wenku.baidu.com/view/ec4067d0b9f3f90f76c61b40.html ICSICS B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准 NY/T 2148-2012 高 ? 准 农 田 建 设 ? 准 Criterion of High Standard Farmland 2012-03-01发布 2012-03-01实施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 2148 -2012 ........................................................................................................................................................1 1 ................................................................................................................................................... 22233333333334455677888999999911121314151616171718192021222 ....................................................................................................................................... 3 ........................................................................................................................................................... 4 ................................................................................................................................................... 5 ................................................................................................................................... 5.1 ................................................................................................................................ 5.2 ................................................................................................................................ 6 ............................................................................................................................... 6.1 ................................................................................................................................................. 6.2 ................................................................................................................................................. 6.3 ..................................................................................................................................... 7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7.10 ............................................................................................................................................... 7.11 ...................................................................................................................................... 8 ............................................................................................................................................... 8.1 ................................................................................................................................................ 8.2 ........................................................................................................................................ 8.3 .................................................................................................................................... 8.4 ........................................................................................................................................ 9 ................................................................................................................................................... 9.1 .................................................................................................................... 9.2 ...................................................................................................... 9.3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0 NY 2148-2012 ??范全国高?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合生?能力,提高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建设投?效益,特制定本?准。 本?准按照 GB/T 1.1-2009 ?出的??起草。本?准的附?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范性附?,附? L ?参考性附?。 本?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品?量安全?管局提出。 本?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展?划司?口。 本?准起草?位: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本?准起草?作?位:全国农业技?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境与可持?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发推广总站、中国农业大学 本?准主要起草人:李?民、彭世琪、黄 洁、崔 勇、李光永、?昌荣、???、?铁?、王海 ?、?秉强、王蕾、洪俊君 1 NY 2148 -2012 1 本?准?定了高?准农田建设??、?域划分、农田?合生?能力、高?准农田建设?容、田间工程、?址条件和投?估算等方面的?容。本?准适用于高?准农田?目的?划、建??、可行性研究?告和初步设?等文件?制,以及?目的?估、建设、?查和?收。 2 下列?准中的条款通?引用而成?本?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准。 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准 GB50288-1999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范 GB/T50363-2006 ?水灌溉工程技??范 GB 50265-2010 泵站设??范 GB3838-2002 地面水?境?量?准 GB15618-2008 土壤?境?量?准 NY/T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耕地地力等?划分 NY/T310-1996 全国中低?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范 NY/T391-2000 ?色食品?地?境?量条件 NY525-2011 有机肥料 NY/T 1716-2009 农业建设?目投?估算?容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3 下列??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准农田( High Standard Farmland ):是指土地平整,集中?片,耕作?深厚,土壤肥沃无明?障碍因素,田间灌排设施完善,灌排保障?高,路、林、电等配套,能够?足农作物高?栽培、?能?水、机械化作业等?代化生?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达到持?高???、优?高效和安全?保的农田。 3.2 农田?合生?能力( Integrate Grain Productivity ):指一定?期和一定经济技?条件下,由于生?要素?合投入,农田可以?定达到?高水平的粮食?出能力。生?要素包括农田基?设施、土壤肥力,以及优良品种、灌溉、施肥、植保和机械作业等农业技?。 3.3 工程?量保?年限( Period of Project Quality Guaranteed ):指?目建成后,保?工程正常发?效益的使用年限。 3.4 田块( Plot ):田间末?固定设施所控制(不包括水田的田埂)的最小范?。 3.5 田面平整度 (Field Level) :在一定的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范??两点间相?水平面的垂直坐?值之差的最大??值。 3.6 田间道路通达度( Plot Accessibility ):集中?片田块中,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占田块总?的比率。田间道路通达度用十分法表示,最大值? 1.0 。 2 NY 2148 -2012 4 根据全国行政?划,?合不同?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障碍因素和水源条件等,?全国高?准农田建设?域划分?东北?、华北?、东南?、西南?和西北?等 5 大?、 15 个类型?。全国高?准农田建设?域划分见附? A 。 5 5.1 农田?合生?能力以粮食?量?衡量?准,以不同?域高?农田水稻、小麦或玉米等粮食作物?达到的?量?准?依据,其他作物可折算成粮食作物?量。不同?域高?准农田?合生?能力见附? B 。 5.2 5.2.1 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包括耕、种、收??作业机械化水平和?合作业机械化水平两类指?。高?准农田的农机?合作业水平在东北?、华北??达到 85% 以上,在西北?、东南??达到 65% 以上,西南??到达 40% 以上。不同?域高?准农田农业机械作业水平见附? C 。 5.2.2 农艺技?配套。高?准农田的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 95% 以上,?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 50% 以上,实行保护性耕作技?和?水农业技?。以???位?展的?情??和土壤肥力??服务?覆盖到高?准农田。 6 6.1 主要由田间工程和田间定位??点构成。 6.2 高?准农田田间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灌溉水源、灌溉渠道、排水沟、田间灌溉、渠系建筑物、泵站、农用输配电、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林网等?容,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科技?用,全面提高农田?合生?水平,保持持?增?能力。 6.3 包括土壤肥力、?情和虫情定位??点的配套设施和设备,主要服务于土壤肥力、土壤?情和虫害的动???与自动??。 7 7.1 土地平整包括田块?整与田面平整。田块?整是?大小或形?不符合?准要求的田块?行合并或?整,以?足?准化种植、?模化经?、机械化作业、?水?能等农业科技的?用。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块?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可能?足精耕?作、灌溉与排水的技?要求。 7.1.1 田块大小与?片?模。田块的大小依据地形?行?整,原?上小?取直,大?随?。田块方向??足在耕作长度方向上光照?间最长、受光?量最大要求;丘陵山?田块?沿等高??整;风??田块?按?地主风向垂直或与主风向垂直?的交角小于 30° 的方向?整。田块建设??可能集中?片,?片田块的大小和朝向?基本一致。高?准农田?片与田块?模见附? D 。 3 NY 2148 -2012 7.1.2 田块形?。田块形???依次?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或其它形?,长?比一般?控制在 4:1~20:1 。田块长度和?度?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效率、灌排效率和防止风害等因素确定。 7.1.3 田面平整。田面平整以田面平整度指?控制,包含地表平整度、?向地表坡降和?向地表坡降三个指?。水稻种植田块以格田?平整?元,其?向地表坡降和?向地表坡降??可能小;地面灌溉田块?减小?向地表坡降,?灌微灌田块可适?放大坡降,?向坡降根据不同?域的土壤和灌溉排水要求确定。高?准农田田面平整度见附? E 。 7.1.4 田坎。平整土地形成的田坎?有配套工程措施?行保护。?因地制宜地采用?、石、混凝土、土体夯实或植物坎等保护方式。 7.1.5 土体及耕作?。土体及耕作?建设是使农田土体厚度与耕作?土壤疏松程度?足作物生长及施肥、蓄水保?等需求。 一般耕地的土体厚度?在 100 cm 以上。山丘?及滩地的土体厚度?大于 50 cm ,且土体中无明?粘??、砂??等障碍因素。 一般耕作?深度?大于 25 cm 。旱作农田?保持每隔 3~5 年深松一次,使耕作?深度达到 35 cm 以上。 水稻种植田块耕作??保持在 15cm~20cm ,并留犁底?。高?准农田土体和耕作?厚度见附? F 。 7.2 高?准农田?实施土壤有机?提升和科学施肥等技?措施,耕作?土壤?分常?指??达到?地中等以上水平。 7.2.1 土壤有机?提升。主要包括秸秆?田、?肥翻??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每年作物秸秆?田量不小于 4500kg/hm 2 (干重)。南方冬?田和北方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夏?田?推广种植?肥,或通?作物?肥间作种植?肥。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农家肥按 22500~30000 kg/hm 2 ?准施用,商品有机肥按 3000~4500 kg/hm 2 ?准施用。土壤有机?提升措施至少???实施 3 年以上。商品有机肥?符合《有机肥料》( NY525-2011 )的要求。 7.2.2 推广科学施肥技?。?根据土壤?分?况确定各种肥料施用量,并?土壤氮、磷、?及中微量元素、有机?含量、土壤酸化和?碱等?况?行定期??,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整施肥配方。高?准农田耕作?土壤有机?和酸碱度见附? G 。 7.2.3 坡耕地修成梯田???熟化的表土?先行移出,待梯田完成后,?表土?回覆到梯田表?。新修梯田和农田基?设施建设中??可能避免打?表土?与底?生土?,并???实施土壤培肥 5 年以上。 7.2.4 耕作?土壤重金属含量指??符合《土壤?境?量?准》( GB15618-2008 ),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7.3 7.3.1 ?按不同作物及灌溉需求实?相?的水源保障。水源工程?量保?年限不少于 20 年。 7.3.2 井灌工程的井、泵、动力、输变电设备和井房等配套率?达到 100% 。 4 NY 2148-2012 7.3.3 塘堰容量?小于 100000m 3 ,?高不超? 10m ,?水、泄水和放水建筑物等?配套齐全。 7.3.4 蓄水池容量控制在 2000 m 3 以下。蓄水池边墙?高于蓄水池最高水位 0.3 ? 0.5m ,四周?修建 1.2m 高度的防护?,以保?人畜等的安全。南方和北方地??均耕地配置蓄水池的容??分?不小于 8 m 3 和 30m 3 。 7.3.5 小型蓄水窖 ( 池 ) 容量不小于 30 m 3 。集雨?、引水沟、沉沙池、防护??、泵管等附属设施?配套完备。?利用坡面或公路等做集雨??,每 50 m 3 蓄水容??有不少于 667m 2 的集雨面?,以保?足够的?流?源。 7.3.6 灌溉水源?符合《农田灌溉水??准》( GB5084-2005 ),禁止用未经?处理?的污水?行灌溉。 7.4 7.4.1 渠灌?田间明渠输配水工程包括斗、农渠。工程?量保?年限不少于 15 年。 7.4.2 渠系水利用系?、田间水利用系?和灌溉水利用系??符合《?水灌溉工程技??范》( GB/T50363-2006 )的要求:渠灌?斗渠以下渠系水利用系??不小于 0.80 ;井灌?采用渠道防?的渠系水利用系??不小于 0.85 ,采用管道输水的水利用系?不?小于 0.90 ;水稻灌?田间水利用系??不小于 0.95 ,旱作物灌?田间水利用系?不?小于 0.90 ;井灌?灌溉水利用系??不小于 0.80 ,渠灌?灌溉水利用系?不?小于 0.70 ,?灌、微?灌?灌溉水利用系?不?小于 0.85 ,滴灌?不?小于 0.90 。高?准农田灌溉工程水平见附? H 。 7.4.3 平原地?斗渠斗沟以下各?渠沟宜相互垂直,斗渠长度宜? 1000~3000m ,间距宜? 400~800m ;末?固定渠道(农渠)长度宜? 400~800m ,间距宜? 100~200m ,并?与农机具?度相适?。河谷冲?平原?、低山丘陵?的斗渠、农渠长度可适??短。 7.4.4 斗渠和农渠等固定渠道宜?行防?处理,防?率不低于 70% ,井灌?固定渠道?全部?行防?处理。 7.4.5 固定渠道和??渠道(毛渠)?配套完备。渠道的分水、控水、量水、联接和桥涵等建筑物?完好齐全;末?固定渠道(农渠)以下?设??灌水渠道。不允?在固定输水渠道上?口?地。 7.4.6 井灌?采用管道输水,包括干管和支管两?固定输水管道及配套设施。干管和支管在灌??的长度宜在 90 ? 150m/hm 2 ;支管间距宜采用 50 ? 150m 。各用水?位?设置?立的配水口,?口灌溉面?宜在 0.250 ? 0.60hm 2 ,出水口或?水栓间距宜? 50 ? 100m 。?个出水口或?水栓的流量??足本?准 7.6.1. 中灌水沟畦与格田?入沟或??流量的要求。 7.4.7 固定输水管道埋深?在?土?以下,且不少于 0.6m 。输水管道及其配套设施工程?量保?年限不少于 15 年。井灌?采用明渠输水的斗渠、斗沟设置参见 7.4.3 。 7.5 7.5.1 排水沟要?足农田防洪、排?、防?和防治土壤??化的要求。 7.5.2 排水沟布置?与田间其他工程(灌渠、道路、林网)相??。在平原、平?地?一般与灌溉渠分离;在丘陵山?,排水沟可?用灌排兼用或灌排分离的形式。高?准农田排水工程水平见附? I 。 7.5.3 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无?碱防治需求的农田地下水埋深不少于 0.8m 。有防治?碱要求的? 5 NY 2148 -2012 域返?季?地下水?界深度??足表 1 的?定。 表 1 ?碱化防治需求地?地下水?界深度 ?位:米 地下水?化度( g / L ) 土 ? ﹤ 2 2~5 ﹥ 5~10 ﹥ 10 沙壤土、?壤土 1.8~2.1 2.1~2.3 2.3~2.5 2.5~2.8 中壤土 1.5~1.7 1.7~1.9 1.8~2.0 2.0~2.2 重壤土、粘土 1.0~1.2 1.1~1.3 1.2~1.4 1.3~1.5 7.5.4 排?农沟采用排灌?合的末?固定排灌沟、截流沟和防洪沟,?采用?、石、混凝土?砌,长度宜在 200 ? 1000m 之间。斗沟长度宜? 800 ? 2000m ,间距宜? 200 ? 1000m 。山地丘陵?防洪斗沟、农沟的长度可适??短。斗沟的间距?与农沟的长度相适?,宜? 200 ? 1000m 。高?准农田排水沟深度和间距见附? J 。 7.5.5 田间排水沟(管)工程?量保?年限?不少于 10 年。 7.6 根据水源、作物、经济和生?管理水平,田间灌溉采用地面灌溉、?灌和微灌等形式。 7.6.1 地面灌溉。旱作农田灌水沟的长度、比降和入沟流量可按表 2 确定。灌水沟间距?与采取沟灌作物的行距一致,沟灌作物行距一般? 0.6~1.2m 。旱作农田灌水畦长度、比降和??流量可按表 3 确定,畦田不?有?坡,?度??农业机具作业幅?的整倍?,且不宜大于 4m 。 表 2 灌水沟要素 土壤透水性( m/h ) 沟 长( m ) 沟底比降 入沟流量( L/s ) 强(﹥ 0.15 ) 50 ? 100 40 ? 60 30 ? 40 ﹥ 1/200 1/200 ? 1/500 ﹤ 1/500 0.7 ? 1.0 0.7 ? 1.0 1.0 ? 1.5 中( 0.10 ? 0.15 ) 70 ? 100 60 ? 90 40 ? 80 ﹥ 1/200 1/200 ? 1/500 ﹤ 1/500 0.4 ? 0.6 0.6 ? 0.8 0.6 ? 1.0 弱(﹤ 0.10 ) 90 ? 150 80 ? 100 60 ? 80 ﹥ 1/200 1/200 ? 1/500 ﹤ 1/500 0.2 ? 0.4 0.3 ? 0.5 0.4 ? 0.6 表 3 灌水畦要素 土壤透水性( m/h ) 畦 长( m ) 畦田比降 ??流量( L/s·m ) 强(﹥ 0.15 ) 60 ? 100 50 ? 70 40 ? 60 ﹥ 1/200 1/200 ? 1/500 ﹤ 1/500 3 ? 6 5 ? 6 5 ? 8 中( 0.10 ? 0.15 ) 80 ? 120 70 ? 100 50 ? 70 ﹥ 1/200 1/200 ? 1/500 ﹤ 1/500 3 ? 5 3 ? 6 5 ? 7 弱(﹤ 0.10 ) 100 ? 150 80 ? 100 60 ? 90 ﹥ 1/200 1/200 ? 1/500 ﹤ 1/500 3 ? 4 3 ? 4 4 ? 5 6 NY 2148-2012 平原水田的格田长度宜? 60 ? 120m ,?度宜? 20 ? 40m ,山地丘陵??根据地形适??整。在渠沟上??每块格田设置?排水口。受地形条件限制必?布置串灌串排格田?,串联?量不得超?三块。 7.6.2 ?灌。?灌工程包括输配水管道 、 电力、?灌设备及附属设施等。?灌工程固定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 15 年。在北方蒸发量?大的?域,不宜???口距离作物大于 0.8 米的?灌设施。 7.6.3 微灌。微灌包括微?、滴灌和小管出流(或涌泉灌)等形式,由首部??、输配水管道及滴灌管(?)或灌水器等构成。微灌系统以蓄水池?水源??具备??装置;从河道或渠道中取水?,取水口处?设置?污?和集水池;采用水肥一体化?,首部系统中?增设施肥设备。微灌工程固定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 15 年。 7.7 渠系建筑物指斗渠(含)以下渠道的建筑物,主要包括农桥、涵洞、?门、跌水与陡坡、量水设施等。渠系建筑物?配套完整,其使用年限?与灌排系统总体工程相一致,总体建设工程?量保?年限?不少于 15 年。 7.7.1 农桥。农桥?采用?准化跨?。桥长?与所跨沟渠?度相适?,不超? 15m 。桥?宜与所?接道路的?度相适?,不超? 8m 。三?农桥的人群荷??准不?低于 3.5KN/m 2 。 7.7.2 涵洞。渠道跨越排水沟或穿越道路?,宜在渠下或路下设置涵洞。涵洞根据无?或有?要求确定拱形、?形或矩形等??面形式。承??大的涵洞?使用管涵或拱涵,管涵?设混凝土或砌石管座。涵洞洞?填土厚度?不小于 1m ,?于?砌渠道?不?小于 0.5m 。 7.7.3 水?。斗、农渠系上的水?可分??制?、?水?、分水?和退水?等类型。在灌溉渠道轮灌?分界处或渠道?面变化?大的地点?设?制?;在分水渠道的?口处宜设置分水?;在斗渠末端的位置要设退水?;从水源引水?入渠道?,宜设置?水?控制入渠流量。 7.7.4 跌水与陡坡。沟渠水流跌差小于 5m ?,宜采用??跌水,跌差大于 5m ?,?采用陡坡或多?跌水。跌水和陡坡?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抗冲耐磨材料建造。 7.7.5 量水设施。渠灌?在渠道的引水、分水、泄水、退水及排水沟末端处?根据需要设置量水堰、量水槽、量水器、流速仪等量水设施,井灌??根据需要设置水表。 7.8 7.8.1 泵站分?灌溉泵站和排水泵站。泵站的建设?容包括水泵,泵房,?、出水建筑物,变配电设备等。各??准的设定?符合《泵站设??范》( GB50265-2010 )的要求。 7.8.2 灌溉泵站以万?作?基本建设?元,支渠(含)以下引水和提水工程装机设?流量?根据设?灌溉保?率、设?灌水率、灌溉面?、灌溉水利用系?及灌???蓄容?等?合分析?算确定,宜控制在 1.0m 3 /s 以下。 7.8.3 排水泵站以万?作?基本建设?元,排?设?流量及其?程??根据排??准、排?方式、排?面?及?蓄容?等?合分析?算确定,宜控制在 2.0m 3 /s 以下。 7.8.4 泵站?装置效率不宜低于 60% 。 7 NY 2148 -2012 7.9 7.9.1 农用输配电。主要??足抽水站、机井等供电。农用供电建设包括高??路、低??路和变配电设备。 7.9.2 输电?路。低??路宜采用低?电缆,?有?志。地埋??敷设在?土?以下,且深度不小于 0.7 米。 7.9.3 变配电设施。宜采用地上变台或杆上变台,变?器外壳距地面建筑物的?距离不?小于 0.8m ;变?器装设在杆上?,无遮??电部分距地面?不小于 3.5m ,变?器的??子最低瓷裙距地面高度小于 2.5m ?,?设置固定??,其高度宜大于 1.5m 。 7.10 田间道路包括机耕路和生?路。 7.10.1 机耕路。机耕路包括机耕干道和机耕支道,机耕路建设?能?足?地机械化作业的通行要求,通达度??可能接近 1 。 机耕干道??足农业机械双向通行要求。路面?度在平原?? 6 ? 8m ,山地丘陵?? 4 ? 6m 。机耕干道宜设在?片田块?元的短边,与支、斗沟渠??一致。 机耕支道??足农业机械?向通行要求。路面?度平原?? 3 ? 4m ,北方山地丘陵?? 2 ? 3m ,南方山地丘陵?? 1.5 ? 2m 。机耕支道宜设在?片田块?元的长边,与斗、农沟渠??一致,并设置必要的?车点和末端掉头点。 机耕路的路面?可?用砂石、混凝土、?青等类型路面。北方宜用砂石路面或混凝土路面,南方多雨宜采用混凝土路面或?青混凝土路面。 7.10.2 生?路。生?路?能到达机耕路不通达的地块,生?路的通达度一般在 0.1~0.2 之间。 生?路主要用于生?人?及人畜力车?、小微型农业机械通行,路面?度 1~3m 。生?路可沿沟渠或田埂灵活设置,生?路的路面?在不同?域可有所差异,北方宜采用砂石路,南方宜采用混凝土、泥?石或石板路。 7.10.3 机耕道与生?路布设。机耕支道与生?道是机耕干道的补充,以保?田间路网布设密度合理。在平原?,每两条机耕道间设一条生?路,在山地丘陵?可按梳式?构,在机耕道一?或两?设置多条生?路。机耕道及生?路的间隔可根据地块?片?元的大小和走向等确定。 7.11 在东北、西北的风沙?和华北、西北的干?风等危害?重的地??设置农田防护林网。 7.11.1 林网密度。风沙?农田防护林网密度一般占耕地面? 5%~8% ,干?风等危害地?? 3%~6% , 其他地?? 3% 。一般农田防护林网格面??不小于 20 公?。农田防护林网占耕地比例见附? K 。 7.11.2 林?方向。主防护林??垂直于?地主风向,沿田块长边布设;副林?垂直于主防护林?,沿田块短边布设。林???合农田沟渠配置。 7.11.3 林?间距。一般林?间距??防护林高度的 20~25 倍,主林?? 3~6m ,西北地?主林??度按 4~8m 设置,栽 3~5 行?木, 1~2 行灌木;副林?? 2~3 m ,栽 1~2 行?木, 1 行灌木。防护林? 8 NY 2148 -2012 ?可能作到与护路林、生?林和?村林等相?合,减少耕地占用面?。 8 高?准农田建设?目??格??建设地点,在不可抗力影响外,?目建成后能够保?工程设施至少 15 年发?设?效益,建成后的农田?合生?能力达到高?水平。 8.1 高?准农田建设????在集中?片,?有条件?好,增?潜力大的耕地,优先???有基本农田,建成后?保持 30 年?不被??非农业用地。高?准农田建设??址分?灌??目?址和旱作??目?址。 8.2 灌?的高?准农田建设??目?具备可利用水?源条件,干、支骨干渠系及相?外部水利设施完善,水?符合灌溉水??准,能够?足农田灌溉需求,高?准农田建设后能?著提高水?源利用效率,达到排?防洪?准。 8.3 旱作?的高?准农田建设??土地平坦或已完成坡改梯,土?深厚,便于实施集雨工程和机械化作业等?模化生? , 能提高土壤蓄水保?能力,?著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增强农田抗旱能力。 8.4 建设??水土?源条件?好,耕地相?集中?片,?片?模?不小于附? D 的?定;交通方便,具备 10KV 农业电网及其他动力配备;农机具配套??足附? L 的?定。 9 高?准农田建设投??以田间工程建设?重点,配套土壤肥力、?情和虫情??设施。本?准投?估算指?以建设工程?量保?年限?准?基?,以?制期市?价格??算依据。?目?工程及材料价格与本估算指?不一致?,可按?地实际价格?行?整。 9.1 田间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灌溉水源、灌溉渠道、排水沟、渠系建筑物、田间灌溉、泵站、农用输配电、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网等?容,按高?准农田建设要求,工程建设投?主要?容及估算指?见表 4 。 表 4 田间工程建设投?主要?容及估算指? 序号 工程名? ?量?位 估算指? (元) 主要?容及?准 1 土地平整 1.1 土地平整 hm 2 2250~4500 平整厚度在 30cm 以?,采用机械平整方式。主要包括破土?挖、推土、回填、平整等土方工程。 1.2 土体及耕作? 改造 hm 2 3000~5250 主要包括深耕作业。坡改梯耕?改造主要包括土体厚度达到 50cm ,表土回填。按每间隔 3~5 年深松一次?算,使耕作?深度达到 35cm 以上。 1.3 田坎(埂) m 30~150 主要包括?、石、混凝土或植物坎。 9 NY 2148-2012 2 土壤培肥 hm 2 2250~3000 主要包括秸秆?田、?肥翻??田、土壤酸化治理、增施有机肥等,???实施 3 年以上。 3 灌溉水源 3.1 塘堰 m 3 300~350 主要包括水泥板、条石等护坡,混凝土溢洪道,土(石)?。塘堰?高不宜超? 10m 。主要包括溢洪道、土(石)?和泄水口等。 3.2 蓄水池 m 3 250~450 分??、砌石、钢筋混凝土等不同?准。主要包括蓄水池、沉沙池、?出水口和??等。 3.3 小型蓄水窖 ( 池 ) m 3 200~250 采用?、砌石、钢筋混凝土形式。主要?容包括旱窖、集水?、沉沙池、引水沟、?污?与?水管等附属设施。水窖底部要有消力水泥板或石板。 3.4 机井 眼 30000~ 100000 主要包括机井、水泵、配电设施和机井房等。 4 灌溉渠道 4.1 灌溉渠系 m 60~250 防?渠或 U 型槽输水渠等。主要包括土方、渠道(砌体或?筑)等。 4.2 管道灌溉 hm 2 9000~12000 包括首部、管道、控制?门和出水口。 5 排水沟 5.1 防洪沟 m 180~300 包括截流沟和防洪沟。主要包括土方、条石或块石等。 5.2 田间排水沟 m 100~250 防?沟渠或 U 型槽等排水沟。主要?容包括土方和排水沟砌筑(或?筑)等。 5.3 暗管排水 m 200~350 包括土方、管道及安装等。 6 田间灌溉技? 6.1 ?灌 hm 2 22500~ 33000 包括首部、管道、末端。采用 UPVC 主管道(地下)和 PE 管(地面)。 6.2 微灌 ( 滴灌和微? ) hm 2 30000~ 45000 包括首部、管道、末端。采用 UPVC 主管道(地下)和 PE 管(地面)。 7 泵站 KW 15000~ 20000 主要包括泵房、?、出水建筑物、水泵和变配电设备等。 8 农用输配电 8.1 高?? m 150~250 架空电力?路中??可采用钢芯???或???,地?可采用??铜??。间距宜采用 50 ? 100m 。 10KV ?路架空敷设。包括电杆和供电?路敷设等全部工程?容。 8.2 低?? m 70~120 380V ?路架空敷设。包括电杆和供电?路敷设等全部工程?容。 8.3 变配电设施 座 ( 台 ) 20000~ 60000 主要包括变配电设备?、安装?及相?配套设施的?用。 9 道路 9.1 砂石路 m 2 30~50 砂石路面和路基一般按汽 -10 、??按汽 -20 设?。包括土方挖填、??、?构?、面?和砌块砌筑等工作?容。 9.2 混凝土 ( ?青混凝土 ) 道路 m 2 100~200 混凝土路面厚和路基一般按汽 -10 、??按汽 -20 设?。包括土方挖填、??、?构?、面?等工作?容。 9.3 泥?石路 m 2 80~120 泥?石路面和路基一般按汽 -10 设?。包括土方挖填、??、?构?、面?和砌块砌筑等工作?容。 10 防护林网 10.1 防护林 株 4~6 主要包括?木和灌木,??不超? 3 年 10 NY 2148 -2012 9.2 根据高?准农田科技?用指?,按照??技??范要求,可在高?准农田中配套建设若干土壤肥力、?情和虫情??点,以提高?代农业科技?用和自动化水平。??点配套设施和设备建设投?主要?容及估算指?见表 5 。 表 5 田间定位??点建设投?主要?容及指? 序号 设施名? ?量?位 ?量估算指?(元) 主要?容及?准 1 土壤肥力??点 1.1 ??小?隔离 个 1 8000 ??小?核心面?不小于 667m 2 ,用水泥板隔离,划分?不少于 8 个的无肥?、缺素?、保护?等,隔板(深)高度 0.8~1.2m ,厚度不小于 5cm 。 1.2 小?设置和农田整治 个 1 4000 ??小?与?照??模? 1300~2000m 2 ,主要?行土地平整和沟渠配套建设。 1.3 ?志牌 个 1 3000 ?格不小于 120cm×60cm ,长期使用。 2 ?情??点 2.1 全自动土壤水分速?仪 套 1 20000 便携式??设备,包括 5cm 、 10cm 和 20cm 三种?格的探头。 2.2 土壤水分、温度定点??及?程?输系统 套 1 60000 田间定点??设备,包括 5 个水分探头, 5 个地温探头,?据采集器,无??据发射器和太阳能板。 2.3 ?易田间小气候气象站 套 1 45000 田间定点??设备,包括?空气温度、降水量、风速、风向相?部件、?据采集器、无??据发射器和太阳能板。 2.4 ?据接收服务器及配套设备 套 1 10000 包括?据接受服务器,台式?算机和打印机等。 2.6 ?志牌 个 1 1000 ?格? 80cm
本文档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span】,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69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6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3-05-08
浏览量: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