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

《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

举报
开通vip

《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国资发改革田01ω 18号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的通知 备中央企业 : 《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 标指引》已经笫 125次 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 印发给你 们 ,请认真学习宣贯并结合实际组织实施。为更好地理解把握指 引内涵,做 好学习贯彻工作 ,要 求如下 : 一、把握实质掌握精髓 :学 习创新追求卓越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当今世界 ,学 习能力尤其是比竞 -1— ...

《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国资发改革田01ω 18号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的通知 备中央企业 : 《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 标指引》已经笫 125次 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 印发给你 们 ,请认真学习宣贯并结合实际组织实施。为更好地理解把握指 引内涵,做 好学习贯彻工作 ,要 求如下 : 一、把握实质掌握精髓 :学 习创新追求卓越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当今世界 ,学 习能力尤其是比竞 -1— 争对手更快更有效的学习能力是企业十分重要而持久的核心克争 力。对标是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极强的学习,是注重行 动的学习。备中央企业要运用对标管理这一有效工具 ,向 一切优 于自已或可带来有益启示的东西学习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创 新 ,尤 其要把世界一流企业作为标杆对象对标学习,不 断超越 自 我,持 续追求卓越 ,永 不自满止步。 二、“两个指引”有机结合 :找准短板认清自我 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十二五” 乃至更长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备中央企业要在认 真学习《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要素指引》及配套实务指南的基础上,全 面准确地把握核心目标的 内涵尤其是关键成功领域、要素以及实现的有效途径和关键举措、 达到目标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全面分析评价本企业改革发展现状 , 找准差距明晰目前所处位置 ,瞄 准核心目标研究制订顶层设计、总 体规划和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并基于此开展对标工作。在对标工作中,应 以 核心目标为远景导向,以 结合实际完善细化的要素体系及实务指 南为指导,增 强对标管理的目的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联系实际扎实推进 ,全面多层开展对标 各中央企业应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对标工作 ,使备层级、部 门、环节和岗位经菅管理和绩效水平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全 面提高 竞争力。企业各对标主体应基于总体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根 据 对标主体不同情况、对标工作阶段 ,适 时选择行之有效的对标类型 -2—︱?? ? ? ? ? ? ? ? 肛 | 包括类型组合开展对标。所有企业都应开展持续性内部对标 ,菅 造创先争优氛围,交 流共享最佳实践。鼓励支持中央企业之间互 为标杆合作伙伴开展对标 ,促进共同进步和提升。 四、全员参与加强培训 :提升素质打造团队 各中央企业应通过对标管理 ,促使员工开拓视野、增进交流、 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更新观念。要加强对标培训工作 ,建 设高效 协同的对标工作团队,在 对员工普及对标管理基本知识、提高对标 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 ,每 一对标项 目实施前都应进行培训教 育 ,统 一员工特别是团队成员的思想认识 ,明 确目标和责任。在对 标管理全过程中,要使更多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参与进来 ,配 合 做好项目推进工作 ,并 为将来有效实施及持续优化改进奠定良好 基础。 五、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保 障对标取得实效 各中央企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对对标工作高度重视、有 力推动,建 立健全保障服务体系。要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定 位 ,探 索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对标指标体系,将备所属单位对标 目标与分解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每 年进行一次系统化对标 ,在 总结 分析与标杆差距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科 学合理地确定年度对标工 作目标 ,并选取部分关键绩效指标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分解落实到 相关对标主体 ,形 成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对标管理成为备 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具有内在动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成 为全面提 升企业经菅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逐 步接近和达到做强做优、 -3— 培育世界一流的目标。 — 4— 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 下简称 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 下简称中央企业或企业)开展 对标工作,促进中央企业做强做优 ,培 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 流企业 ,依据《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 例》等法律法规和国资委相关文件要求,制 定本指引。 第二条 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 “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全面深入 地开展对标工作 ,是 实现这一核j心 目标的必要举措和有效阶梯。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对标、对标工作或对标管理 ,指 企业通过 在经菅管理的备个层次、业务单元及环节寻求达到卓越绩效的最 佳实践 ,分析与最佳实践的差距及其原因,采 取针对性措施实现根 本改善和创新超越的持续实践过程。通过对标管理 ,达 到了解最 佳实践、明确潜力目标、激励内部组织、制定实施行动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促使业 绩显著提升的目的。 对标由对标主体和对标客体构成 ,对标主体可以是企业整体 , 也可以是所属企业、业务单元、职能部门、业务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岗位及员工 -5— 等;对标客体是对标主体学习的对象 ,是 导致卓越绩效的最隹实践 者 ,本 指引称之为标杆对象。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最佳实践,指 在适度范围内尽力搜集到 的、通过学习借鉴能够促使效率效益最大化或显著提升的先进的 经菅理念、管理思想、商业模式、管理组织、流程、技术和方式方法 等。最佳实践选取应具有优于对标主体且与其能力特性较为适合 和有目的的创新性等特征 ,为 有效促进核心目标的实现 ,标 杆对象 瞄准应以国内外一流企业为重点。本指引所称卓越绩效 ,指 通过 综合有效的绩效管理方式方法,促 使组织与个人绩效得到不断进 步和发展 ,进 而使组织综合绩效和关键绩效指标达到国内外同行 业一流水平。 第五条 中央企业开展对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坚 持以科学 发展为主题 ,加 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增 强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 争力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深入实施转型升级、科技 创新、国际化经菅、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为重点,构 建全 方位、多层次的对标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促 进做强做优、培育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实现。 第六条 对标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 )高 层推动,全 员参 与。企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开展对标工作对于做 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性,采 取有力措 施积极推动,促使对标管理成为提升企业经菅管理水平的一项重 要举措 ,成 为备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具有内在动力的一项重要工 -6— 作。 (二 )战 略导向,价值驱动。以做强做优、培育一流作为愿景的 发展战略来引导对标工作 ,将 管理提升与对标措施有机结合 ,战 略 与运菅有机连结,使 战略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把促进质量效益作 为对标工作立足点、着力点,以 价值创造驱动对标工作,通过对标 管理和价值管理有机结合 ,明 确价值驱动因素及优先级 ,不 断改善 管理 ,提 升经菅绩效。 (三 )整体推进 ,突 出重点。既要将对标管理与企业 日常经菅 管理有机结合、融入管理流程之中,全 面开展对标 ,又 要找准影响 关键业务流程、关键绩效提升的薄弱环节、“短板”因素,通 过与最 佳实践对标 ,推进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技术和管理创新 ,不 断突破“瓶颈”,以 带动 整体经菅管理水平提升 ,实 现跨越式发展。 对标工作重点应放在对提升经菅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上 , 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的关键成功领域、要素上 ,与 标杆对象差 距较大、同时对经菅业绩影响较大的环节上。 (四 )绩 效对标 ,追 根溯源。业绩指标尤其是关键绩效指标差 异往往是对标的切入点和突破 口。通过与标杆对象先进指标对 标 ,了 解 自身差距与不足 ,在 此基础上广泛收集信息,深 入分析导 致其指标先进的因果关系、途径措施 ,特 别是 自身绩效差异的内在 原因,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优先改进提升领域 ,为 有针对性地研究制 定措施提供依据。 鼓励企业在参照国际、国内同行业最好水平基础上探索推行 -7— 对标式考核 ,把 关键对标指标引入业绩考核体系,引 导企业持续追 赶世界一流标杆 ,逐 步缩小差距甚至赶超。 (五 )学创结合 ,创 新为本。将对标管理作为赶超一流的有效 工具和途径 ,坚持结合实际、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体系的工作 方针 ,以 谦逊、积极的态度学习一切最佳实践 ,勇 于创新 ,形 成有自 身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竞争优势。 企业应牢记 :对标管理的灵魂在于创新。解决绩效差异 ,形 成 竞争优势 ,达 all卓越绩效 ,简 单抄袭、模仿往往不能成功。要通过 对标杆对象最佳实践研究,吸 收保留适宜内容、成分 ,启 迪提升的 思路方法,然 后结合实际实施改进特别是变革创新 ,才 能后来居 上,备个层面的对标工作汇集成变革创新潮流 ,才 能达到赶超一流 的目标。 (六 )注 重行动,持 续发展。对标管理涉及对标主体 自我分析、 研究选取标杆对象、吸收改进创新等实践过程,往往会遇到最佳实 践信息难以收集、具体方法难以获取、对标主体内部存在变革创新 阻力等困难 ,应 勇于实践,克 服困难,统 筹规划,系 统实施,扎 实推 进 ,重 点突破 ,向 着既定目标坚定地实施 ,并 进行动态调整 ,持续监 测实施有效性,不 断加以改进。 第二章 对标要素评价体系 第七条 本指引提出的中央企业对标工作与一般对标或标杆 管理的最大特色与不同,是 围绕和瞄准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 -8— 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总体 目标和方向开展。企业实施对标管理 , 首先应全面准确地把握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的内涵。为指导 企业把握其内涵特别是关键成功领域、要素以及实现的有效途径 和关键举措、达到目标的基本标准和要求,通过对国内外先进企业 特别是世界一流企业关键成功领域、要素最佳实践的提炼、概括和 总结 ,结 合中央企业发展现状、所面临突出问题 ,国 资委研究制订 了《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 指引》(国 资发改革⑿OIω 17号 文 ,以 下简称《要素指引》)及 要素 实务指南,企业应认真学习贯彻。 第人条 本指引所称对标要素或要素体系,指 《要素指引》中 提出的公司治理、人才开发与企业文化、业务结构、自主研发、自主 品牌、管理与商业模式、集团管控、风险管理、信息化、并购重组、国 际化、社会责任、绩效衡量与管理等。本指引所称要素实务指南 , 指与上述要素体系配套印发的、指导企业在实践中更好应用的系 列指南。 第九条 要素体系及实务指南是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各的基本特质 ,在 关键成功领域、要 素应借鉴的最佳实践和达到的基本水准,也 是企业用以评价 自身 存在差距、明晰所处位置的一套普适性标杆体系。企业应以要素 体系及实务指南为指导开展对标工作 ,以 增强对标管理的目的性、 系统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十条 要素体系及实务指南可作为对标主体进行 自测 自 -9— ? ? ︱ 评、全面分析评价改革发展现状的基础或参照,自 测自评主体可结 合实际确定 ,可 以是企业自身 ,也 可以是所属企业、业务单元。 第十一条 企业及其他自测自评主体主要负责人应对 自测自 评工作予以足够重视 ,明 确具体领导者、组织实施者以及各要素测 评的责任主体。 第十二条 在 自测自评之前 ,为 确保测评内容、过程和结果的 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 (一 )认真学习研究、深刻理解国资委印发的相关文件特别是 要素体系及实务指南的内涵 ,明 确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的具体 要求。 (二 )深入研究、清楚认识自测自评主体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状 况、特点、趋势和市场竞争格局 ,以 增强测评的环境适应性和针对 性。 (三 )通过全面的“sWOT”(优 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对 自 身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明 确自身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 第十三条 根据测评对象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测评方 法,以 达到全面准确地 自我衡量、评价的目的。可以采用以下方 法、步骤进行自测自评 : (一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确定是否调整完善要素体 系。对于具有行业和企业特征、要素体系未包合但对 自身发展有 重大影响的内容 ,可 适当添加 ,并研究确定达到目标的基本标准以 及实现的有效途径和关键举措等,从 而形成切合实际、具有自身特 —— 10 —— 色的要素体系。 (二 )根据战略及绩效贡献、管理重心等研究确定是否设置要 素权重。可以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要素对经菅绩效的贡献 和核心目标实现重要程度等赋予要素相应的权重。 (三 )遵循指标分层原则研究确定要素指标评价体系。对要素 进行分析细化 ,制 定详细具体的、与备个层面、部门相对应的指标 体系。难以量化的要素指标 ,可 采用里克特量表等方法进行量化 评价 ,使评价结果可衡量、可比较和简洁明了。 (四 )通过雷达图、综合指数法等工具方法,多 维度地进行综合 评价 ,直观分析各要素领域的优劣、与最隹实践的差距。 (五 )针对各要素量化测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诊断。通过差 异性分析找到与发展和管理 目标之间的差距并确定主、客观因素 及因呆关系,通 过典型性分析确定对关键成功领域、要素有重大影 响的因素 ,通 过综合性分析对整体发展状况进行定位与评价 ,为 确 定重点改进的方向、采取有效措施根本上解决问题提供必要帮助。 指引《附录》中运用以上方法、步骤对模拟企业进行了量化测 评 ,得 出测评结果 ,企 业及其他 自测 自评主体可参照进行 自我测 评。 第十四条 要素测评、诊断完成后 ,有 关责任主体应及时形成 要素分析评价的专项报告和汇总报告,报 告应明确各要素领域和 整体所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对 问题和短板进行深度分析 ,找 到制约 发展的根本问题、确定问题解决的优先级 ,为 进一步开展对标工作 —— 11 —— 指明方向、重点。 第三章 对标类型及主要特征 第十五条 企业开展对标工作 ,可 采取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 范围进行。根据角度、范围及对标主、客体不同,对 标可分为内部 对标和外部对标两大类,并 可进一步细分为同行业对标和跨行业 对标、整体对标和功能对标、战略性对标和战术性对标等多种类 型。 第十六条 本指引所称内部对标 ,指 企业内部对标主体相互 开展对标活动。内部对标较外部对标具有信息易收集分析、激励 约束机制易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氛围易菅造、最佳实践易交流推广 等优势。企业应大力开展持续性内部对标 ,形 成有效的工作体系 和激励约束机制,促 进内部沟通和良性竞争,培 育浓厚的学习氛 围,共 享最佳实践和知识。 分子公司、业务单元或兼并重组事项较多、经菅管理水平差距 较大的企业,应 加大内部对标力度 ,形 成有效的比、学、赶、帮、超工 作机制和氛围。 第十七条 既要重视同行业对标 ,也 要重视跨行业对标。同 行业对标往往具有技术业务管理流程相同相似性,指 标高度相关 可比,对标主体较熟悉 ,标 杆易寻找、树立、借鉴、模仿和创新等特 点与优势 ,有 效实施可事半功倍。实施同行业对标特别与竞争性 标杆对象对标 ,要 努力克服商业敏感性数据指标难以收集等困难 , —— 12 —— 在学习、借鉴基础上力争创新超越。 跨行业对标除通用流程可直接学习借鉴外,更 可启发创新思 路 ,促 成企业在本行业率先实现突破 ,获 取竞争优势。应广泛留 意、收集、分析和学习各行业最佳实践 ,结 合实际实施启发性对标。 第十八条 本指引所称整体对标 ,指 企业及其他对标主体全 方位、多维度地与某一或某些标杆对象特别是同行业或业务结构 具有相同相似性的一流标杆对象对标。实施整体对标应选择适合 的标杆对象 ,将标杆对象整体以及各层组织和经菅管理的最佳实 践纳入对标体系,实 施全面对标。 整体对标既要全面学习、借鉴 ,又 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力 争 创新超越 ,切 忌不顾实际照抄照搬 ,平 均分配使用资源。 第十九条 本指引所称功能对标 ,指 企业局部或某一功能领 域、职能部门、业务流程、岗位特别是薄弱环节、短板领域与最佳实 践对标。功能对标是使用较多、适应面较广的对标类型 ,既 可单独 运用,又 可与其他对标类型结合运用。可根据对标主体 自身情况 , 选择先进适合的标杆对象进行对标 ,以 促进相关领域管理改进创 新。 功能性对标涉及对标要素的,可 以要素及实务指南为指导开 展。 第二十条 本指引所称战略性对标 ,指 从本企业或战略业务 单元实际出发 ,通过分析研究和借鉴标杆对象的使命愿景塑造、经 营理念伧忄新、企业大化培育、管理架构再造、商业模式重构以及新 —— 13 —— 兴产业规划等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重大问题 ,帮 助对标主 体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反思、梳理发展思路和战略。战略性 对标可以是同行业对标 ,某 些跨地域跨国别同行业商业模式等模 仿创新 ,也具有战略性对标的性质。战略性对标也可以是跨行业 对标 ,卓越的跨行业战略性对标往往可率先在本行业实现突破性 创新。战略性对标需要高层重视并亲自推动。 本指引所称战术性对标 ,指 运菅管理层面的流程、环节及产 品、服务等的对标 ,与 功能对标具有交又、重叠关系。战术性对标 应与战略性对标方向一致并在其指导下进行。 第二十一条 对标类型的划分 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特点和优 势 ,而 类型之间有着相互联系、渗透、补充的关系。企业及其他对 标主体应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对标主体不同情况、对标工作阶段、 业务结构等 ,适 时选择行之有效的对标类型包括类型组合开展对 标工作,使 各个层级、部门、环节和岗位绩效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 与提升 ,最 终全面提升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 流企业能力和水平。 第四章 对标工作基本流程 第二十二条 明确方向,聚 焦目标。企业在开展对标工作之 初 ,应 基于战略规划、对标要素分析评价结果 ,确 定需提升方向、目 标及对标工作总体规划、方案和年度 工作方案 公交公司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幼儿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创建卫生村工作方案 。 (一 )在通过要素分析评价等对 自身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 14 —— 总结,对存在主要问题有较为清晰认识基础上 ,制 订与中长期发展 战略相结合的对标工作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包括确定企业中长 期对标工作目标 ,明 确支撑目标实现的重要、关键指标及达到国内 先进、领先或国际先进、领先水平的进度要求或远景规划。 (二 )制 订落实总体规划的对标工作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应包 括对标工作组织领导、对标类型范围选择、对标工作进度计划、对 标管理团队职责、监控反馈制度、对标工作绩效考核体系等。 (三 )研 究确定落实总体方案的年度对标工作方案,根 据对标 工作总体方案和年度经菅管理计划 ,确 定对标的具体 目标、类型、 范围和措施。 备级对标主体应基于企业对标工作总体规划、方案和年度工 作方案 ,明 确自身对标工作方向、聚焦对标工作目标。 第二十三条 抓隹关键 ,选好项目。根据对标工作方案 ,各 级 对标主体应统筹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标杆项目并确定优先级。 (一 )选择影响企业做强做优、国际竞争力提升、与一流企业差 距突出的战略性关键成功领域、要素。可以世界一流企业特别是 同行业世界一流企业和要素体系为参照。 (二 )选择影响绩效提升、潜力较大且具有持久性的关键业务 流程和环节。以可较快见效和战略性关键瓶颈环节为切入点和工 作重点积极推进 ,使 对标管理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取得实效 ,增 强 员工的信心。 (三 )选择与对标主体关联度较高、可比性较强、合作沟通较 —— 15 —— 好、数据材料较易获得、改善成本较低且不存在安全保密障碍等综 合实施条件较好的标杆对象和标杆项 目优先推进 ,以 利于增强可 操作性,学 习掌握最佳实践。 第二十四条 构建团队,落 实责任。建设与标杆项 目相适应 的工作团队及配合支援团队(或 单位)并 明确、落实各 自责任。 (一 )除 员工个体、岗位对标等对标主体构不成工作团队外,都 应根据标杆项 目类型、实施范围等构建或明确对标工作团队。对 标工作团队应由对标项 目涉及组织的主要领导牵头进行组建 ,集 团层面的战略性对标、整体对标 ,责 任主体应是集团总部 ,由 最高 层亲自推动,并 明确具体牵头部门;子 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实行对 标 ,应 由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主要领导牵头组建团队;其他类型对 标 ,应 根据具体对标类型、范围确定对标工作团队。对标工作团队 负责对标项目的准备、计划、实施、评估以及持续改善等工作。 配合支援团队对于搞好对标工作十分重要,企 业及其他对标 主体应高度重视其建设 ,充 分发挥好其对对标工作支持、保障、服 务的功能作用。 (二 )对标工作团队根据团队成员来源、组成不同,可 以分为不 同类型,包 括团队成员来自同一组织的单一类型团队,来 自多个组 织的跨功能、跨部门复合型团队,围 绕共同感兴趣标杆主题 自觉组 建的特别团队以及混合形成的其他团队。团队类型各有特色与优 势 ,其 选择应视具体对标项 目、实施范围及时间、企业文化和单一 组织对标主体人员结构、能力素质等情况而定。无论选择哪种类 —ˉ 16 —— 型,都 应重视团队内部、团队之间以及与支持部门之间的协同协 作。 (三 )对标工作团队一般应由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人员、项目 支持人员等成员组成。项目负责人负责对标项目策划、组织实施、 向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并评价其成效,并 往往是团队与上级领导和 其他团队、支持部门或单位的汇报者或联络者 ,以 便获取必要的资 源与帮助。单一类型团队负责人往往也是内部组织负责人 ,可 直 接挑选项目实施人员并统一调度组织资源、协调推进。项 目支持 人员是为团队提供人员训练、流程协调、资讯支持、行政协助、法律 咨询等帮助的人员,以 协助团队更有效地完成项 目实施任务。对 标管理专家加入加盟团队尤其在缺乏经验的初始阶段加入加盟 , 有利于高效推进对标工作。 更多的员工参与尤其是项目完成后具体实施的一线员工的提 前介入 ,有 利于开阔其眼界、锻炼提高其能力、配合做好项目实施 , 并为将来有效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四 )精心挑选团队成员,使 其知识能力结构与目标任务职责 相匹配。尽量挑选业务精湛、沟通能力强、富有团队与创新精神的 人作为团队成员。高层次、战略性对标 ,应 确保有国际视野的专家 型人才参与,以 利于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交流。请具有成功对标 经验的国内外一流企业相关负责人或标杆管理专家对对标工作团 队及员工进行指导咨询和培训 ,以 提高项 目成功率。企业要积极 培养内部标杆管理专家。 —— 17 —— (五 )对标工作团队应根据对标工作方案和项 目计划 ,每 年或 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绩效改善程度、项 目实施成本及预测项目完 成可达效果等进行系统总结评估 ,形 成报告向上级汇报。 第二十五条 广搜信息,精 析深掘。标杆对象数据信息获取 是开展对标的重要基础工作 ,也 是外部对标的难点。应广开数据 信息来源并进行科学分析挖掘 ,按 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可以比 较原则 ,建 立符合 自身特点的对标指标体系,为 对标奠定必要基 础。 (— )从各种合法渠道广泛收集标杆对象数据信息,包 括标杆 企业公开报告(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等)、 笫三方(行业协会、咨 询机构、专家等)提供的相关报告、标杆对象交流访谈、专家访谈、 客户问卷调查与访谈、逆向工程分析以及其他渠道来源。 对于难以直接得到的重要数据、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关联性,可 对已获取的数据指标 ,基于业务逻辑模型和数据整体特性进行层 层分解、深度挖掘、科学预测,提 取隐含在背后的有价值的信息。 有条件的企业,可 指定或设立以专业人员为骨干的内部机构 ,负 责 收集、分析和挖掘对标所需数据信息。 (二 )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应兼顾定性与定量、统筹局部与整体、 考虑横向与纵向。不同的对标类型对标重点不同,所 收集信息特 征存在差异。战略性信息应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但往往较战术性 信息定性、模糊。定性的对标 ,包 括集团战略和管控模式等,其 核 心不在指标的比较 ,而 是优劣势的把握。 —— 18 -ˉ (三 )建 立并利用数据库存储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和对标工作历 史信息,做 好数据定期维护和更新 ,有 效利用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 术分析处理数据。运用标准化方法调整数据统计口径及其他不可 比因素,确 保数据具有可比性。关注数据所表现出的异同点,对 有 多个来源且存在差异的关键数据进行验证并选择最为准确的数 据。根据行业、环境、规模、技术等方面特征 ,突 出重点,对 数据进 行分组、系统处理。要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实 现数 据资源的共享和科学管理。 企业应认识到:尽 量广泛收集数据信息可为对标创造有利条 件 ,但 数据信息收集是有成本代价的,外 部对标尤其是与同行业世 界一流企业对标数据信息收集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 ,既 要防止将 数据信息难以收集作为无法或难以对标的理由,也 要避免陷入过 度收集、分析而不注重行动导致进度、效果受到影响的误区,充 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 极迎接挑战,努 力实现创新超越。 第二十六条 突出重点,比 较差距。根据对标指标体系,对标 主体将 自身现状与标杆对象逐一比较,分析差异 ,查 找差距,对 关 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 ,以 全面清晰地认识自身现状 ,明 确存在 的问题和短板。 沿着策略、产品/服务、流程和组织等维度 ,查 找业绩指标尤其 是关键绩效指标差距原因,识 别导致差距的关键驱动因素,确 定各 关键驱动因素的关联性、相对对标主体的重要性,最 终揭示对标主 体与标杆对象业绩指标差距背后的根本原因。 —— 19 —— 第二十七条 借梯登高 ,改进创新。根据对标分析结果 ,学 习 吸收标杆对象成功经验 ,制 订有效的实施计划,采 取切实的行动 , 推动经菅管理、绩效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中国一流跨向世界一流。 (一 )交 流成果 ,制 定 目标。将对标分析结果与相关内部员工 充分沟通交流 ,结 合标杆对象最佳实践、自身现状与能力,上 下结 合 ,共 同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提升目标。 (二 )制 订计划 ,确 保实施。将所确定的目标逐层分解 ,转 化为 子目标或过程目标值 ,落 实到业务单元、职能部门、岗位等责任主 体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时间表 ,确 保对标工作进度和任 务完成。 行动计划应有尽可能量化的目标与交付成果、关键的提升措 施、明确的职责分工、合理保障的资源分配、高效的项 目管理结构 以及有效的监控机制等。项目目标责任者应同时针对项目团队和 相关部门,相 关管理层要直接参与;项 目内部及项目间关系定义要 清晰;项 目实施应沿着关键提升措施推进 ;围 绕关键里程碑进行全 面、分层次监控 ;实 行定期的过程回顾、评估及汇报 ,确 保项目实施 效果。 (三 )循环提升 ,创 新超越。将对标工作融入战略管理和 日常 经菅管理活动中,健全闭环管理流程 ,根据发展需要和对标阶段优 化调整工作方案 ,推 动对标工作循环、持续开展 ,不 断创造价值。 企业通过对标管理向标杆对象学习,应 深刻理解其成功精髓 , 结合自身实际实施改进创新措施 ,最终实现超越标杆对象、成为具 —— 20 —— 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的目标。 第五章 对标工作保障服务体系 第二十八条 企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把对标工作作为 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必要和有效战略 举措给予高度重视 ,在 围绕核心目标制订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 计划时,将 对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和支持依据 ,使各所属单 位对标目标与分解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第二十九条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对标工作领导 机构 ,所 属企业(包 括控股企业)及单位也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 ,重 点在“坚定信心,把 握方向,推 动变革,健全制度 ,资 源保障”等方 面,发 挥促进和支持作用 ,及 时激励表彰先进 ,加 大对标工作推进 和执行力度。对标工作领导机构可与做强做优、培育世界一流领 导机构融为一体。 第三十条 企业应建立对标工作组织保障体系。总部及各级 企业、机构应有负责对标工作的部门,形 成常态工作机制 ,结 合各 种经菅管理会议推进对标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负责对标工作的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标工作中长期规划和 年度计划制订、对标体系的设计和管理、整体业绩对标和评估、对 标绩效跟踪评估、对标管理各环节的协调 ,以 及对标领导机构交办 的其他任务和事项。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健全对标工作协调机制。对标工作往往 —— 21 —— 涉及多部门职能领域 ,为 构建良好沟通协调机0ll,各对标项 目和相 关部门应明确对标工作协调人 ,备 协调人也可组成项 目协调小组 以做好协调工作 ,包 括在企业内部寻找潜在对标管理研究对象、协 调与外部标杆企业之间的活动安排、协调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等。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形成对标工作制度保障体系,建 立完善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 : (一 )对标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围绕企业战略 目标和发展定 位 ,参 照要素体系及实务指南,探 索建立符合本企业和所处行业实 际的对标指标体系,每年进行一次系统化对标 ,在 总结分析与标杆 差距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科 学合理地确定年度对标工作 目标 ,并 分 解、落实到相关对标主体。 (二 )对标过程监控评估制度。制定对标项 目绩效衡量标准 , 跟踪对标管理过程 ,定 期对对标效果总结评估 ,及 时发现偏差,提 出控制、改进要求 ,制 订、实施相关措施,解 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保证对标工作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跟踪标杆对象动态发展变化 及行业新动态,及 时对项目和目标调整 ,鼓 励根据业务需要创新升 级。 (三 )经验总结交流推广制度。对标过程中,及 时将发掘的标 杆对象最佳实践对员工交流 ;项 目实施完毕 ,在 充分交流基础上全 面总结评估 ,形 成正式报告报送上级,公 司制企业应将每年的对标 工作情况形成报告向董事会、监事会汇报 ,未 改制企业向上级领导 班子汇报。负责对标工作的领导机构及部门应根据报告及过程跟 —— 22 —— 踪情况 ,总 结发现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在团队之间和企业组织交流 推广。 (四 )信 息发布、保密制庋。为在企业内部共享最佳实践 ,可 按 对标周期发布备类指标结果 ,按 年度发布综合分析结果和总结报 告 ,适 时发布对标专业管理典型经验 ,动 态发布对标管理简报等。 信息发布应遵守国家和企业保密制度。 (五 )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对标过程中,要 加强企业法律风险 防范制度建设 ,完 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提升企业依法治企水平。 企业可自愿向国资委报送对标工作方案、计划、总结报告和典 型经验。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落实对标资金保障。用于员工培训、数 据收集、现场考察、数据库建设、流程优化再造、逆向工程剖析、外 部专家咨询等对标项 目实施所需资金支出应列入预算,并 规范项 目资金管理 ,严格遵守资金拨付程序和专款专用规定 ,确 保对标项 目顺利实施。 第三十四条 企业应加强对标人力资源能力保障建设。在对 全体员工普及对标管理基本知识、提高对标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 础上 ,每 一个对标项目实施前都应进行对标培训教育 ,介绍相关知 识和经验 ,统 一员工特别是团队成员思想认识 ,明 确项目目标、拟 采取措施等。通过实践积极培养企业内部标杆管理专家并充分发 挥其作用。 第三十五条 企业应高度重视对标文化建设 ,通 过对标管理 —— 23 —— 塑造学习型组织。积极倡导以责任、创新、卓越为核心元素的企业 文化 ,并 将持续改进、争优思齐、比学赶超的对标管理思想融入其 中,在 企业内部形成学先进、树榜样 ,处 处立标杆 ,时 时对标杆 ,人 人创标杆的氛围,最 终使对标管理转化为一种 自动持续的、不断改 进的企业运转管理模式。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根据需要借助行业协会和外部专家力 量。备有关行业协会应积极主动配合企业对标工作 ,健 全行业数 据信息收集、归纳、总结、分析体系,加 强对国内国际先进技术经济 指标等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 ,提 高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为 企 业开展对标提供有效服务。 根据企业情况 ,聘请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外部标杆管理专 家、专业咨询机构提供有效咨询、辅导和培训等。 第三十七条 国资委要加强对中央企业对标工作的促进、指 导与服务。结合规划发展、统计评价、薪酬管理、业绩考核、创先争 优、改革管理指导和领导人员管理等备项工作 ,推 动企业对标工作 持续深入开展。加强业绩评价等有助于企业之间横向对标的数据 信息的研究分析 ,国 资委将基于企业对标指标体系选取部分关键 绩效指标纳入业绩考核体系,依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菅业绩考核 暂行办法》进行考核。及时向企业提供可比性强又可公开的数据 信息,为 企业对标做好信息服务。支持、鼓励中央企业之间在依法 合规前提下互为标杆合作伙伴开展对标。组织开展对标专业知识 培训 ,表 彰对标成效显著企业 ,总 结、交流和推广先进企业成功经 —— 24 —— 验 ,有 效激励、指导和帮助企业富有成效地开展对标工作。 派驻中央企业监事会加强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工作情况的监督 检查 ,在 当期监督中关注并反映企业对标工作成效。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指引的《附录》对本指引涉及的有关主要技术 方法和专业术语进行了说明,并 运用有关技术方法对模拟企业进 行了综合量化测评 ,供 企业参照学习。 第三十九条 企业根据 自身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本指引。 —— 25 —— 附录 : 一、对标工作常用技术方法和专业术语简介 (一 )雷 达图 雷达图是一种能够直观展示和评价多个指标的图形化工具。 本指引运用雷达图,通过将多个要素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然 后用科学量化的分析方法将该要素水平现状标记在辐射线的圆周 上 ,再 把代表每一要素水平现状的数据点连接起来 ,使用者便可以 同时观察和分析评价各项要素指标值及其分布情况 ,为 决策层和 管理者提供重要信息 ,尤 其可清楚明了对标主体短板、薄弱环节 , 明确下一步对标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图例见后面 “模拟企业综合 量化测评”介绍。 (二 )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将一组精心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 ,通过统计学 的处理 ,使 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性质的指标值标准化 ,然 后将各个 指标加权平均或利用其他算法得到一个综合指数 ,以 反映被测评 对象的综合情况。对标工作中可用综合指数法对对标主体整体情 况进行综合评价。 (三 )层 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方 法)是将较为复杂的问题、要素等进行分 解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应 用于标杆管理可帮助确定指标之间的 相对重要性和权重 ,主 要操作步骤包括 :(l)建立问题评价的(层 —— 26 —— 级)指标体系《2)利 用调查问卷要求决策人对任意两个指标进行 比较 ,从极端重要、明显重要或稍微重要等九个级别中做出选择回 答 ,在 提取出指标两两比较结果基础上 ,构 建出所有指标两两比较 的相对重要性对应关系;(ω 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 算比较矩阵的特 征根求得权重系数Κω通过综合指数法完成(层 级)指标的综合。 (四 )里克特量表 里克特量表是将定性评价转换为定量评价的有效工具。例 如 ,调 查消费者使用本企业产品时是否感觉比较轻松舒适这一定 性问题 ,可设定(1川0常 不同意、(2)不 同意、⒀)不 确定、(4)同 意、 (ω 非常同意几种答案,每 一种答案设置不同分数,最 后进行评分 加总,便 可得到消费者的评价结果。对标工作中对于某些无法用 精确数值评价分析的定性问题 ,可 用此工具予以量化测评。 (五)sWOT分析 sWOT为英文优势 (strengths)、劣势 (Weaknesses)、机遇 (Opportuniues)、威胁 (Threats)首字母,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 常用分析方法之—,可 帮助企业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确定其内部优 劣势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 ,从 而帮助企业在综合全面地分析 内外部各方面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确定企业战略,为 对标工 作提供重要战略前提或依据。 (六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运用数理技术、工具 ,从 大量数据中寻找规律 ,获 —— 27 —— 得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主 要方法有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 析、异常分析等。对标工作中运用此方法可帮助对标主体获取难 以直接收集到的有用数据和信息。 (七 )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是指通过对标杆对象的产品或服务的测量、分析及 研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数据推导出产品或服务的内部结构、功能 特性和处理流程等内在要素 ,为 改进创新自身产品服务提供依据。 二、运用有关技术方法对模拟企业综合且化测评简介 本指引笫十条提出,企 业可结合实际,以 要素体系及实务指南 为基础进行自测 自评 ,全 面分析评价企业改革发展现状。下面运 用有关技术方法 ,对模拟企业进行综合量化测评 ,供企业参考。 (一 )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研究确定是否调整完善要素体系。在 不调整要素体系的情况下,可 直接以 13个要素进行测评 ;也 可通 过 SWOT分析 ,根据企业实际调整要素体系,形 成 13+N的 要素 体系,如 对生产过程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安全事故后果特别严重的 企业,可 增加安全生产作为关键成功要素,形 成 13要素+安全生 产的要素体系。每个要素评价分值满分 100分 。 (二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要素对经菅绩效和核心 目标实现的贡献 ,综 合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特征、竞争环境等因素赋 予要素权重。经过研究分析,对 以 13要 素+安全生产为要素体系 的模拟企业,其要素赋予的权重分别为:公 司治理 0。 07、 人才开发 —— 28 —— 与企业文化 0.08、 业务结构 0。 06、 自主研发 0.09、 自主品牌 0.08、 管理与商业模式 0.07、 集团管控 0.07、 风险管理 0。 07、 信息化 o.06、并购重组 0。 05、 国际化 0.06、 社会责任 0.07、 绩效衡量与管 理 0.08、 安全生产 0。 09。 (三 )根据企业实际,参 照要素体系及实务指南,对 要素进行分 析细化,研 究确定要素评价体系。如信息化要素根据模拟企业实 际,可 细分为企业主要负责人重视程度、组织保障健全程度 (是 否 在公司高层设立 CIO)、 信息化的覆盖面尤其对重要关键环节和关 键领域的覆盖、信息化集成度、信息化对管理变革的促进及有效 性、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协同性、支撑保障信息化的管理基础工作 特别是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软硬件及网络建设的适用有 效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效益性等 10个 二级 指标。企业可根据需要对二级评价指标设置权重。 (四 )运用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将难以量化测评的要素指标转换 为定量的评价 ,得 出评价分值。如评价信息化要素“企业主要负责 人重视程度”,员 工可采取无记名问卷等方式从勹0常 重视”、“重 视”、“一般”、“不重视”、勹|常不重视”等选项中选择回答 ,不 同的 选项可提供明确的陈述 ,如 勹|常重视”表现为“把握方向、关键决 策、资源保障、有力推动”等方面。根据员工的回答 ,分别记为 5、 4、 3、 2、 l等分值。将所有被选取的员工的评分平均,便 可以获得 该指标评分。 —— 29 —— (五 )运用综合指数法算出每一要素得分。如模拟企业信息化 要素,经 过定量评价 ,其 10个主要二级指标平均每个满分 lO分, 在二级指标权重均等的情况下,lO个二级指标分别得分为 :主 要 负责人重视程度 6分 、组织保障健全程度 茌分、信息化的覆盖面 7 分、信息化集成度 5分、信息化对管理变革的促进及有效性 5分、 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协同性 5分 、支撑保障信息化的管理基础工 作 6分、软硬件及网络建设的适用有效性 7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8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效益性 6分 ,总 计 59分 。在二级指标设置 不均等权重的情况下,主 要负责人重视程度 (权 重 1.5)9分 、组织 保障健全程度(权重 1)4分 、信息化的覆盖面(权 重 0.7)4.9分 、信 息化集成度 (权 重 1.⒛ 6分、信息化对管理变革的促进及有效性 (权 重 l。 2)6分 、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协同性(权 重 1)5分、支撑保 障信息化的管理基础工作(权重 1)6分 、软硬件及网络建设的适用 有效性(权重 0.7)4.9分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权 重 0,9)7.2分 、信 息化建设的成本效益性(权重 0.8)4.8分 ,总 计 57.8分 。 (六 )运 用雷达图等工具方法直观表现各要素及总体水平状 况。将每一要素得分标记在霄达图辐射线圆周上,再 将备要索数 据点连接起来 ,便 可比较分析备要素指标值及其分布情况 ,清 楚明 了企业实现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目标 目 前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根据模拟企业备要素得分 ,可 形成图 l所示的雷达图。 —— 30 —— ? ? ? ? ? ?? ? ? ? ? ??? ? ? ?? ? ?? ∴∷{犴裰弭△r叩甲∷ 图 1,13要 素+安全生产要素评测雷达图 (七 )计 箅企业综合得分。在要素权重均等情况下将各要素得 分相加即可直接得出总分 ,要 素权重不均等情况下 ,可 运用综合指 数法箅出总分。如对模拟企业,14个要素测评满分 I400分 ,根 据 要素二级指标权重是否均等算出每一要素得分 ,然 后根据要素权 重计箅出企业总分及其水平状况。在要素二级指标权重均等情况 下 ,计 算出模拟企业总分为 50+69+72+孙 +28+狃+60+61+ m+田+38+8o+码+78=802,换 算成百分制总分为 50× 0.07 +69× 0.08+72× 0.06斗 35× 0。 09+28× 0。 08+4逛 ×0.07+60× o.07+61×0.07+59× 0.06+53× 0.05+38× 0.06+80× 0.07+ 75× 0.08+78× 0.09=57.37。 (八 )在 企业不增加其他要素 ,仅采用指引提出的 13要素进行 评测的情况下 ,经过对每一项要素的分析确定出要素的权重,它 们 分别是公司治理 0.1、 人才开发与企业文化 0.09、 业务结构 0.06、 自主研发 0,09、 自主品牌 0.08、 管理与商业模式 0.09、 集团管控 ︱ ? ? ? ? ? ? ? ? ?? —— 31 —— o.07、风险管理 0.08、 信息化 0.06、 并购重组 0。 07、 国际化 0.06、 社会责任 0.07、 绩效衡量与管理 0。 08;对 应的得分分别是 50、 69、 ″、h、28、妞、60、 61、 m、53、 38、 8o、75。 则企业要素分析的总得分 o.1×50+0.09× 69+0。 06× 72+0。 09× 35+0。 08× 28+0。 09× 44 |0.07×ω |0.08×61+0.06× 59 |0.07×53+0.06× 38+ o.07×80+0.08× 75=55。 09。 做出的雷达图如图 2所示。 (九 )分析诊断。从以上得分情况总体看 ,模 拟企业与做强做 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从 备要素得分情况单项看 ,自 主品牌、自主研发、国际化、管理与商业 模式是较为突出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企业既需要整体、有序推进 , 又需要突出重点,采 取有效措施突破“瓶颈”,从 而促进企业整体提 升。 公蚺 13要素评测雷达图 人襁 欤 呶 化 `、 \` ′X彐啕曲两 委内抄送 :各厅局 ,监事会。 -ˉ 32 -ˉ 2013年 1月 31日 印发国资委办公厅
本文档为【《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862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2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3-04-22
浏览量: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