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举报
开通vip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第二章 1.细菌大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 2.细菌结构: ?附属结构:鞭毛、菌毛(光镜下看不见,不能作为鉴定依据,没鉴定价值)或纤毛; ?表层结构:糖萼(荚膜或粘液层); ?内部结构:细胞质、质粒、芽孢。 3.细菌功能: ?动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观察细菌动力可用悬滴法或压滴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运动,也可将细菌穿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动力。 鞭毛具有鉴定价值,采用鞭毛特殊染色(如镀银染色)可观察有无鞭毛及鞭毛数量、分布;一般染色不能看见鞭毛(如革兰氏染色)。 4.芽...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第二章 1.细菌大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 2.细菌结构: ?附属结构:鞭毛、菌毛(光镜下看不见,不能作为鉴定依据,没鉴定价值)或纤毛; ?表层结构:糖萼(荚膜或粘液层); ?内部结构:细胞质、质粒、芽孢。 3.细菌功能: ?动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观察细菌动力可用悬滴法或压滴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运动,也可将细菌穿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动力。 鞭毛具有鉴定价值,采用鞭毛特殊染色(如镀银染色)可观察有无鞭毛及鞭毛数量、分布;一般染色不能看见鞭毛(如革兰氏染色)。 4.芽孢的功能:?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强大抵抗力; ?以是否杀死芽孢作为物品消毒灭菌判断效果的指标。 ?芽孢在菌体的位置和直径大小随菌种不同,这种形态特点有助于细菌鉴别。 5.细菌生长曲线(要求整个过程,结合生长曲线记忆4个时期比较容易,可能是简答题) 细菌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以倾注平板法计数孵育后的菌落数可换算出菌落形成单位(CFU)。 生长曲线:连续检测细菌不同培养时间的CFU,以CFU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作出一条反映细菌生长数变化的规律曲线。 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迟缓期。也称为准备时期,是细菌适应环境的过程。特点:细菌的核酸、蛋白质、辅酶等物质合成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细菌数量恒定或极少量增加。 ?对数生长期。特点:细菌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细菌数量成对数增加。细菌代谢活跃、稳定,其大小、形态、染色性和生化反应典型,对外界因素反应敏感,是检测细菌生物学性状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适宜阶段。不添加培养基下一般细菌对数期维持4~8h。 ?稳定期。特点: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和PH等环境变化,细菌生长速率降低,细菌死亡数增加使生长繁殖菌数和死亡数处于动态平衡,细菌数量达到最大,即处于稳定期。此时期细菌合成代谢产物较多,通常维持10h。向培养基系统中补充营养物质,取走代谢产物,改善培养条件,可延长稳定期。由于代谢产物较多,是细菌生化反应试验鉴定的最佳时期。 ?衰亡期。特点:细菌死亡速率逐步增加,活菌数减少,死亡数大于增加数,细菌形态不典型,甚至出现自溶,该时期的细菌不能用于细菌的鉴定和研究工作。 6.细菌的生化反应:由于不同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各不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不同。根据此特点,利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来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反应。 7. 灭菌:破坏和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和细菌芽孢的方法。 消毒:是破坏物体上活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包括细菌芽孢和非病原微生物。 防腐:直接使用防腐剂破坏或抑制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无菌:防止感染病原体进入灭菌组织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无菌即不存在活微生物。 第四章 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称作病毒体(virion) 1.病毒的大小以纳米(nm)测量单位。 2.病毒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基本结构:包括核心(含一种类型核酸即DNA或RNA)和衣壳(蛋白质结构),二者构成核衣壳。 辅助结构:包膜(功能:?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决定病毒种、型抗原的特异性)和其他辅助结构(纤维刺突或纤突)。 第七章 1.细菌标本采集原则: ?尽早采集。一旦怀疑细菌感染,应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对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选择不同采集时机和标本种类。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可预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根据病程和感染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时机采集不同种类标本。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感染可带来生命危险,临床医生会在细菌学检验出结果之前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将影响病原菌的检出。因此应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留取标本。 ?遵守无菌操作。在采取如脑脊液、血液或穿刺液等正常状态下的无菌部位标本,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不得被其他部位细菌污染。在有正常菌群寄居的部位,如口咽部、鼻咽部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应采取措施避免正常菌群的和其他菌群的污染。盛放标本的容器应无菌。 ?正确保存和运送。采集的标本均含有病原体或潜在的病原体,必须做好标本的正确保存和运送,容器应密封不易碎,标本不得污染容器的口和外壁。采集的标本应及时运送,远距离运送时,一般应冷藏(但对脑膜炎和淋病奈瑟菌,需保温35~37?)。 2.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其中???为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为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为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 ?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又称Hugh‐Leifson (HL)试验。必须在有氧环境中才能分解葡萄糖的是专性需氧菌;无论在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中都能分解葡萄糖的是兼性厌氧菌。细菌以分子氧作为电子受体分解葡萄糖的称为氧化型;细菌以无氧降解的方式分解葡萄糖的称为发酵型;不能分解葡萄糖的细菌称为产碱型。利用此试验可区分细菌的代谢类型。 用于细菌种属间的鉴别。肠杆菌科细菌为发酵型,非发酵菌通常为氧化型或产碱型。微球菌属可氧化葡萄糖,葡萄球菌属能发酵葡萄糖。 ?七叶苷水解试验 用于革兰阴性杆菌(不变色)和肠球菌属(阳性:黑色)的鉴定 甲基红(MR)试验。 原理: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某些细菌可进一步将丙酮酸分解为乳酸、乙酸、甲酸等,使培养基的pH下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出现红色(阳性)。有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物质,培养基的酸碱度维持在pH6.2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阴性)。 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阳性)和产气肠杆菌(阴性)的鉴别。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为阳性,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为阴性。 ?V‐P试验。 原理:细菌在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生成丙酮酸,有些细菌可将丙酮酸进一步脱酸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丁二酮),进而与培养基中的精氨酸所含的胍基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VP反应阳性)。 VP试验常与与甲基红试验一起使用,两试验的结果阳性、阴性相反。即甲基红试验为阳性的细菌,在VP试验中则为阴性(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甲基红试验为阴性的细菌,在VP试验中则为阳性(沙雷菌属、阴沟肠杆菌)。 ?吲哚试验。 原理:细菌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与试剂中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作用,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当细菌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时,可在枸橼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枸橼酸钠,使培养基变碱(阳性)。有助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 ?氧化酶试验。试验结果未产生颜色反应(如肠杆菌科)为阴性,产生颜色反应(如弧菌科、非发酵菌属,奈瑟菌属)为阳性。 ?过氧化氢酶试验(触酶试验) 链球菌属的触酶,金氏杆菌属细菌阴性 卵磷脂酶试验。产生卵磷脂酶的细菌,会在菌落周围形成乳白色混浊环并扩大(阳性)。用于产气荚膜梭菌的鉴定。 ?Optochin敏感试验。几乎所有的肺炎链球菌都敏感,其他链球菌则耐药。 ?杆菌肽敏感试验。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几乎100%敏感,其他群链球菌对杆菌肽通常耐药。 ?凝固酶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凝固酶,使血浆凝固(阳性)。表皮及腐生葡萄球菌的凝固酶则(阴性)。 IMViC(I指吲哚试验,M指甲基红试验,V指V-P试验,C指枸橼酸盐试验)试验的两种细菌的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 + + — — 产气肠杆菌 — — + + 3.病毒大小的测定方法:?电子显微镜直接测量;?超过滤法;?超速离心法。 4.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为主要的病毒分离培养技术,广泛使用的组织培养技术是细胞培养。 根据细胞的来源、染色体特性和传代次数的不同,分为:?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是正常细胞)?二倍体细胞培养(是正常细胞,广泛用于病毒分离和疫苗制备)?传代细胞培养(类似肿瘤细胞,常用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不能用于疫苗制备) 5.病毒的理化性状的检测: ?有包膜病毒对乙醚、氯仿、胆盐等脂溶剂均敏感,无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有抵抗。即乙醚敏感试验中有包膜病毒为阳性,无包膜病毒为阴性。 ?耐酸性试验中,不同pH值下不同病毒会被很快灭活。如肠道病毒可耐pH3,鼻病毒在pH3-5环境中很快被灭活。 6.试比较病毒与细菌的异同处, 区分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补充) 7.真菌的培养方法:?试管培养法(使用方便、不易污染);?大培养法(培养后菌落较大,用于观察菌落,但该法容易污染);?小培养法(又称微量培养法,是观察真菌结构及生长发育的有效方法),其又分为:玻片法、琼脂方块培养法、小型盖片直接培养法。 第八章 体外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 ?纸片扩散法(又称K-B法),被WHO推荐为定性药敏试验的基本方法。 ?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地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浓度梯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定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性,并且抑菌圈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 ?抗菌药物纸片。选择直径6.35mm,吸水量20μl专用药敏纸片,—20?保存备用,每次未用完的药敏纸片放4?保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纸片4?保存不宜超过1周,否则效价会降低。 ?培养基。CLSI水解酪蛋白(MH)琼脂为药敏试验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培养基,pH为7.2~7.4,琼脂厚度4mm。 ?细菌接种。接种物的准备可采用液体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用0.5麦氏 8 比浊标准管(1.5×10CFU,ml)校正菌液浓度,于15min内接种完毕。各纸片紧贴在琼脂表面,给纸片中心相距,24mm,纸片距平板內缘,15mm。 ?结果解释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接种正确时,细菌生长的平面是连续的而抑菌圈呈均匀的环状。测量抑菌圈直径,参照CLSI标准判断结果。分为三级:?.敏感(表示测试菌可被测定药物常规剂量给药后所达到的血药浓度所抑制或杀灭),?.中介(指测试菌对常规剂量用药后体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的反应性低于敏感株,但在测定药物浓集部位的体液或高于正常给药量临床上使用有效。),?耐药(指测试菌不能被在体内感染部位能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 ?(K-B法试验的)实验影响因素(简答题) A.培养基质量。培养基的成分、pH、深度、硬度和湿度等对结果的准确由直 接影响。 B.药敏纸片。药敏纸片的含药量是影响抑菌圈大小的重要因素,其次还有药敏纸片的保存方式,低温干燥。 C.接种菌量。接种菌量正确与否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大菌量使抑菌圈减小,相反可使抑菌圈扩大。要正确配制,使用和保存麦氏比浊标准管, D.试验操作质量,接种后贴药片的时间,孵育条件和温度、时间,抑菌圈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和质控菌株本身的药敏特性是否合格,有无变异等都是影响纸片法药敏结果的因素。 ?质量控制。采用标准菌株是进行药敏试验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常用的临床药敏质控标准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 或 33186等。标准菌株的抑菌圈应在CLSI允许的预期范围内,超出控制范围应检查原因并及时纠正。每次药敏试验应将标准菌株和待测菌在同一条件下做药敏试验。 ?稀释法:是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作用的体外方法,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又分为常量肉汤稀释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MIC):稀释法所测得的某抗菌药物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指能杀灭99.9,以上测试菌量的最低药物浓度。 MBC测试的方法有培养基、药物稀释、细菌悬液接种等,与MIC相同,不同之处:当MIC无肉眼可见菌生长管中的菌落数?最初接种菌落数的0.1,,该管 MBC。 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 ?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的意义:?治疗混合性感染; ?预防或延迟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联合用药可减少剂量以避免达到毒性剂量; ?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时常常效果更好。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可出现4种结果: ?拮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单独抗菌活性;即A+B,A或B ?无关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其单独活性;即A+B,A或B ?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即A+B,A,B ?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其单独作用的总和。即A+B,A,B ?联合抑菌试验 棋盘稀释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联合抑菌定量方法 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的判断标准:FIC指数,0.5为协同作用;FIC指数在0.5~1为相加作用;FIC指数在1~2为无关作用;FIC 指数,2为拮抗作用。 第九章 1.干粉培养基的质控程序: ?原料的挑选(挑选各成分较稳定的试剂,各种化学试剂一般选用分析纯); ?配制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手册要求进行); ?培养基的一般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无菌试验、培养基的量、培养基的pH、性能试验)。 培养基的一般质量控制:(简答题) A外观:液体培养基应澄清、无混浊,固体培养基应无菌落生长,不干裂。 B.无菌试验:培养基制作完成后,应检测每批培养基的灭菌效果。无菌生长为合格。 C.培养基的量:斜面培养基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2/3,MH平板的厚度应为4mm,其他平板厚度一般为3mm。 D.培养基pH:配制好的培养基pH应与规定的pH相差?0.2以内。 E.性能试验:每一批新配制的、新购入的培养基,均应用已知性质的标准菌株进行预测。合格者方可使用。 2.灭菌器用温度记录装置,或者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953和ATCC12980的培养液或菌片(含菌量为5×10^6 CFU?片),化学指示剂等监视灭菌效果。环氧乙烷消毒器使用枯草芽孢杆菌ATCC9372为生物指示剂。 3.生物安全水平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BLS)是根据实验室内实验对象的危险度评估,而采取的不同程度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免受污染。 目前BLS分为4级: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1)是微生物的基础实验室,进行实验用的都是最低等级的污染物或安全的微生物,完全符合标准实验室操作,如枯草芽孢杆菌;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属于第三类病原微生物的如:沙门菌属、乙型肝炎病毒等的实验操作。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的操作对象一般是可以经呼吸道传播的危险微生物,如:结核分枝杆菌,伯氏柯克斯菌。 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4)进行试验研究的物质是一些非常高危险性并且可以致命的有毒物质,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且现今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者治疗方法来处理。如(出血热病毒) 第十章 1.医院感染(NI):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指在医院内获得病原体并发生的一切感染,即只要感染因子来源于医院,就可以算作医院感染。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通常认为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获得感染并且发病; ?在住院期间获得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感染。 ?探视者和医疗结构的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通常认为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不包括: ?入院前已存在的感染; ?住院前获得的感染,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住院后才发病; 2.医院感染病原体特点: (简答题) ?大多数为条件致病微生物; ?多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或多重耐药;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以感染多种病原体; ?以细菌及病毒最多见,真菌感染明显增多,新病原体不断出现; 第十一章 1.进行血液细菌培养(血培养)的指征: ? 当患者发热(?38?)或低体温(?36?)时;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特别是存在核左移时), ?或绝对粒细胞减少(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少于1×10^9?L); ?合并有明显感染症状体征、伴有感染病灶存在时。怀疑有脓毒血症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血液细菌培养。 2.血液标本的采集要求: ?采血时机。理想的血液细菌培养应该是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之前进行,故采集血培养应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发热前; ?采血部位。应行经皮外周静脉穿刺采血(一般采集肘静脉血),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采血份数。对每名患者应至少从不同部位采集血培养2~3份,这样可以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对怀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间隔1h,连续采集3份血进行培养。同时使用需氧和厌氧培养瓶,分别注入; ?采血量。通常采血量应是培养基的1?5或1?10.,适当的采血量能提高阳性率; ?血培养瓶的使用。根据不同的血培养方法,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应立即注入血培养瓶或含有SPS的无菌容器中,并尽快进行培养,其中SPS对某些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有抑制作用,不能用于此类细菌的培养。进行血培养时已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使用树脂等能中和或吸附多种抗菌药物和其他能抑制细菌生长物质的培养瓶,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无论是否已注入血液标本,血液培养瓶均不能冷藏或冷冻保存。 血液标本不能直接涂片观察,因为细菌数量太少,要先做细菌增加培养。(补充)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细菌、真菌学检查 1.标本采集。采用腰椎穿刺术无菌采集脑脊液标本。做脑脊液培养时应同时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后应在常温下立即送检,培养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时,应将标本置于35?保温送检。用于常规细菌检测的脑脊液量应为1ml或大于1ml;用于检测抗酸菌的脑脊液量应为5ml或大于5ml。 第十三章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1.脓性分泌物是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感染最常见的标本。采集标本时,应避免皮肤表面细菌污染。 2.封闭性脓肿。局部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和脓肿壁标本置于厌氧运送培养基内送检。按厌氧要求送检。 3.放线菌感染标本。患者感染处流出的脓液中有“硫磺样颗粒”,能提示有放线菌感染。 第十四章 1.病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下呼吸道感染少见,但更易引起严重疾病及死亡。 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且是自限性的。 2.痰液标本的检查方法(痰标本是下呼吸道细菌学检查的主要标本) 一般细菌、真菌涂片检查目的有: ?确定标本是否适合做细菌培养,采用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依据低倍镜下(×100)白细胞和上皮细胞数目的多少来判定(在每个低倍视野中鳞状上皮细胞,10个,或白细胞,25个,同时几乎见不到鳞状上皮细胞为符合要求的痰标本,否则视为不合格痰标本)。 白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 判断是否合格 (个,低倍镜视野×100) (个/低倍镜视野×100) ,25 ,10 合格(可用于细菌培养) ,25 10~25 尚合格(可用于细菌培养) ,10 ,25 不合格(重新留标本) ?初步判定是否有病原菌存在,选痰液中脓、血性部分涂片,干燥固定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第十五章 1.电镜检查可用于病毒性肠道感染的检测。 2.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有关的病原菌主要有:艰难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 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呈现的是黄绿色水样粪便。 第十七章 泌尿系统感染 1.膀胱穿刺法是目前判断膀胱内有无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也是尿液厌氧菌培养的 最佳采集方法。 。常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取尿液法,该方法患者较痛苦,较少用,常在怀疑厌氧菌感染时、儿童或婴儿采集中段尿困难者、中段尿培养结果与病情不符时采用。 2清洁中段尿采集法 简单、易行,是最常用的尿培养标本收集方法。 3.尿液检测细菌计数的影响因素:(简答题) ?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可能抑制尿液中细菌生长; ?大量输液或应用利尿剂,尿量较大,尿液稀释,尿中营养成分降低,细菌繁殖速度减慢,其次还会导致尿液中的细菌被稀释; ?尿液的pH: pH ,5.0或, 8.5 ,均可能抑制细菌生长; ?尿频:细菌在尿液中的停留时间缩短,数量减少; ?营养要求高的细菌生长相对缓慢; ?采集尿液时,外阴部的消毒剂混入尿中,抑制细菌生长。 4.尿液检测结果解释及报告 尿液中一般细菌及假丝酵母菌培养菌落结果解释及报告 计数(检测结果)G-b 提示可能为泌尿系统感染 ,10ˆ5 CFU?ml 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是否为泌10^4~10ˆ5 CFU?ml 尿系统感染 ,10^4 CFU?ml 可能为采集时污染 一般一份尿液中多为检出一种病原菌,少数可能会在同份尿标本中分离到2种病原菌。 第十八章 1.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生殖道支原体、杜克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是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软下疳的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阳性者可确诊。 2.分离培养与鉴定是所有目前能够培养的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 第二十二章 1.葡萄球菌属多数菌株具有嗜盐性,耐盐性强。 2.链球菌属 ?A群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丹毒、软组织感染、猩红热等,还可导致急性肾小球炎、风湿热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B群链球菌又称无乳链球菌,主要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 ?肺炎链球菌又称肺炎球菌,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菌血症等。 ?草绿色链球菌又称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人体口腔、消化道、女性生殖道的 正常菌群,常不致病,偶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病原菌。 3.肠球菌属 肠球菌的主要特征:革兰阳性球菌、菌落灰白色,触酶阴性。 鉴定方法:?PYR试验(快速筛选鉴定试验); ?胆汁‐七叶苷试验(本试验不能区别肠球菌与非肠球菌,需做耐盐受试验进一步鉴定。只能用于非D群肠链球菌鉴定); ? 耐盐受试验(本试验结合胆汁‐七叶苷试验可对肠球菌作出鉴定)。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第二十三章 肠杆菌科 1.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特征:(形态染色相似,培养特性相同,生化反应活跃,抗原构造复杂,抵抗力弱)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有菌毛,多数有周身鞭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MAC上生长良好,血平板生长为灰白、湿润、光滑的菌落; ?在肠道选择培养基(MAC、EMB、SS等)上,因乳糖分解或不分解,生长为不同特征的菌落; ?生化反应活跃,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邻单胞菌属除外),触酶阳性(痢疾志贺菌除外),硝酸盐还原阳性。 2.大肠埃希菌的主要特征:革兰阴性菌,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形成发酵乳糖的菌落。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阳性,葡萄糖产酸产气,在克氏双糖铁琼脂(KIA)斜面与底层均产酸、产气,H2S阴性,尿酶阴性,动力阳性,IMViC + + ,, 3.沙门菌属 肥达反应用于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4.志贺菌属 ?志贺菌产生的强烈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肠黏膜对内毒素的吸收,导致一系列中毒症状,引起细菌性痢疾,典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水样便,后转为脓血黏液便,伴有里急后重。 ?志贺菌典型生化反应为:不发酵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产生H2S,即KIA,,。不产生尿酶,动力阴性,IMViC为,?, , , , 5.变形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兼性厌氧) 鉴定:根据典型的迁徙现象,迅速分解尿素,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KIA为KA,,,IMViC为,?, , , ,,可鉴定为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尿酶试验阳性(红色)。 6.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兼性厌氧,4~40?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28?,4?冷增菌。 第二十四章 ?假单胞菌属 3.人类非发酵菌感染中,假单胞菌占70%~8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 4.假单胞菌属的主要特征: ?革兰阴性,动力阳性;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某些菌株具有明显的菌落形态或色素; ?氧化酶阳性,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通常为氧化型; ?可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或氮气; ?浅黄假单胞菌和稻皮假单胞菌氧化酶阴性,常不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 ?铜绿假单胞菌 2.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根据培养物的菌落特征、产生水溶性蓝绿色、红色或褐色色素、特殊的气味(生姜味)、氧化酶试验阳性、氧化发酵试验为氧化分解葡萄糖等可作出初步鉴定。 3.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生化反应: 氧化酶试氧化葡萄氧化乳糖精氨酸双吲哚试验 枸橼酸盐42?生长验 糖发酵试试验 水解试验 利用试验 试验 验 , , , , , , , 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产生N2. 2.不动杆菌属 不动杆菌的鉴定:用商品化的鉴定系统鉴定不动杆菌。KIA底层及斜面均不变色、无动力;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可初步确定为不动杆菌属的细菌。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无动力的革兰阴性杆菌极为罕见。 3.窄食单胞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主要生化反应特征有:氧化酶阴性,吲哚试验阴性,精氨酸双水解试验阴性。O/F试验为氧化性,动力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试验表现出氧化酶阴性的特征可用来推测性的鉴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第二十五章 弧菌属 1.霍乱弧菌(米泔水样便,鱼群样排列,穿梭样运动)为兼性厌氧菌,最适宜生长温度37?,具有耐碱性,初次分离常选用pH8.5的碱性蛋白胨水进行选择性增菌。在TCBS(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汁‐蔗糖)选择培养基上,发酵蔗糖产酸,菌落呈黄色。常用含亚碲酸钾的选择培养基,其可将碲离子还原成元素碲,形成灰褐色菌落中心。 2.霍乱弧菌01群的菌株古典生物型和El Tor生物型的不同生物学特征见下表 特征 古典生物型 El Tor生物型 羊红细胞溶血 , D 鸡红细胞凝集 , , V‐P试验 , , 多黏菌素B敏感试验 , , ?组噬菌体裂解 , , ?组噬菌体裂解 , , 3.副溶血弧菌(血水样便)为兼性厌氧菌,具有嗜盐性,在TCBS平板上形成绿色或蓝绿色菌落。 神奈川现象:从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95%以上的菌株在含人O型红细胞或兔红细胞的我萋培养基上可产生β‐溶血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神奈川现象是鉴定副溶血弧菌致病菌株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二十六章 1.弯曲菌属 空肠弯曲菌最适的生长温度为42~43?; 胎儿弯曲菌在42?不生在,25?生长。 菌种 马尿酸盐水解试验 空肠弯曲菌空肠亚种 , 空肠弯曲菌多氏亚种 V(表示可变) 大肠弯曲菌 , 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 , 胎儿弯曲菌性病亚种 , 2螺杆菌属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素包括毒力因子、感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宿主胃环境等因素。 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人类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第二十七章 苛养菌(指对营养及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普通条件下不生长或难以生长的一类细菌) 嗜血杆菌属(最常见的为流感嗜血杆菌) 1.嗜血杆菌属的氧化还原酶系统不完善,需要特殊的营养——X或(和)V因子才能生长。X因子为血红蛋白衍生物,V因子为辅酶?或辅酶?。培养嗜血杆菌的培养基呈巧克力色称为巧克力培养基。嗜血杆菌对X、V因子需求不尽相同,可作为细菌种间鉴定特性之一。 2.卫星现象:将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时,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距离越远的菌落越小,这种现象称为卫星现象。 2.流感嗜血杆菌中的荚膜b型株致病性最强。 3鲍特菌属(包括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支气管败血症鲍特菌临床最常见,均为专性需氧菌,该菌属代表菌种是百日咳鲍特菌,简称百日咳杆菌) 3.百日咳鲍特菌对营养要求最为复杂,血培养基和巧克力培养基上均不能生长,常用培养基为鲍‐金培养基(B‐G)和CHB培养基。 2.百日咳鲍特菌生长缓慢(2—3天),在B‐G及CHB(木炭、去纤维马血的木炭‐马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相似,形成光滑、灰白色不透明的珍珠状小菌落,有狭窄的溶血环。 军团菌属(归属军团菌科,代表菌是嗜肺军团菌) 1.军团菌营养要求苛刻,常用的培养基是BCYEa培养基,其主要成分为活性炭酵母浸出液,加上铁、L‐半胱氨酸和α‐酮戊二酸。 4.嗜肺军团菌在空调冷凝水中的检出率最高。 二十八章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芽孢杆菌属(一般不致病,炭疽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有致病性) 1.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是芽孢杆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一种,普通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扁平、干燥、粗糙型菌落,边缘不整齐呈现卷发状。 2.串珠试验 将待检菌接种于含0.05~0.5U/ml青霉素的培养基中35?培养6h后,炭疽杆菌形态发生变化,菌体成为大而均匀的圆球状成串排列,为炭疽芽孢杆菌特有的现象。触酶阳性 3.蜡样芽孢杆菌易经口感染,引起食物中毒,并导致败血症,是最常见的芽孢杆菌。其主要的致病物质是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有两种类型:?呕吐型(由耐热肠毒素引起);?腹泻型(由不耐热肠毒素引起)。 棒状杆菌属(主要是白喉棒状杆菌引起致病) 1.白喉棒状杆菌(简称白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革兰阳性 ?用亚甲蓝、Albert法、Neisser法等染色可显示菌体内有浓染的异染颗粒,排列成念珠状或位于菌体两端,也称极体,为本菌的形态鉴别特征。 ?在吕氏血清斜面上生长较快,形成灰白色、有光泽的菌苔,镜下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 ?亚碲酸钾能抑制杂菌生长,故亚碲酸钾血平板通常用于白喉棒状杆菌的初次分离培养,亚碲酸盐离子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白喉棒状杆菌细胞质中,还原为金属碲而沉淀,使菌落呈黑色。 ?白喉棒状杆菌根据在亚碲酸钾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特点分为三型:重型、轻型、中间型。该型别分类与疾病轻重无明显关系,也无特殊意义。(可能判断改错) ?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血液、血清、鸡蛋的培养基上生长。 2.白喉棒状杆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从疑似假膜的边缘采集分泌物。 ?直接显微镜检查:将标本直接涂片,分别做革兰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镜检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形态典型且有明显异染颗粒,可作初步报告,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分离培养:可用亚碲酸钾血平板、血平板,纯培养基用吕氏血清斜面。 ?鉴定:白喉棒状杆菌触酶阳性,吲哚和脲酶试验阴性。 白喉棒状杆菌包括无毒株和有毒株,需要通过毒力试验鉴定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菌株,应用白喉抗毒素检测白喉杆菌毒素,确定产毒株,方法有ELISA法和ELek平板毒力试验。 3.白喉棒状杆菌导致的白喉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儿童多见,有假膜,菌体不入血,菌体产生的外毒素不(白喉毒素)入血。 第三十章 分枝杆菌属 1.分枝杆菌(又称抗酸杆菌),具有抗酸染色为阳性。 2.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最常见),营养要求高,常用罗-琴(L-J)培养基,变异性易变为L型 3.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学检验: ?直接显微镜检查。标本直接涂片,作抗酸染色或金胺O荧光染色。 ?分离培养是最可靠的。痰液及其他含有杂菌的标本,在培养前应以适当方法加以处理,以达到杀死或减少杂菌和和液化痰标本的目的。 4.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学检测: 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产生迟发性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 结核菌素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菌体成分,目前都是用PPD(纯蛋白衍生物)。 4,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强(三耐三敏),耐干燥,耐酸碱,耐某些染料,对温热敏感,对70,—75,的乙醇敏感,对紫外线及日光敏感 ?结核菌素试验时,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共存,前臂皮内注射,48~72h ?结核菌素试验的主要用途:(简单题) A.选择BCG(卡介苗)接种对象及测定接种效果; B.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 C.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D.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1.麻风分枝杆菌的人工培养迄今为止尚未成功,目前不能人工分离培养,只能做显微镜检查。 第三十一章 厌氧菌(芽孢厌氧菌和无芽孢厌氧菌) 1.在临床厌氧菌感染中,绝大数是由无芽孢厌氧菌(以脆弱类杆菌(BF)最常见)引起的内源性感染(约占90%),且多为与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共同引起的混合感染,仅少数为单纯厌氧菌感染。 2.厌氧菌感染的临床指征: ?感染局部有气体产生,这是厌氧菌感染的重要特征之一; ?发生在黏膜附近的感染; ?深部外伤; ?有特殊的分泌物; ? 某些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感染 ? 细菌学特征。 3.厌氧菌感染的细菌学指征: ?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发现细菌染色不均、形态奇特呈明显多形态; ?镜检查见细菌,而需氧培养阴性; ?在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深部有细菌生长。 4.厌氧菌感染的标本采集 厌氧菌标本采集时须注意:标本不应被正常菌群污染,尽量避免接触空气。是厌氧菌培养成功的关键。 应从无正常菌群寄居的部位用无菌操作方法采集标本。凡含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齿龈拭子、鼻咽拭子、咯痰、自然排出的尿液、接近皮肤或黏膜的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粪便以及洗胃液等,均不宜作厌氧菌培养。(多选) 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最佳标本是活检组织或用针抽吸的分泌物和脓液。 5.厌氧菌标本的运送方法: ?针筒运送法;?无氧小瓶运送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标本充盈运送法;?组织块运送法;?厌氧袋运送法;?棉拭运送法。 梭状芽孢杆菌属(是芽孢厌氧菌唯一的菌属) 破伤风梭菌 1.破伤风梭菌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为破伤风的病原菌。 2.破伤风梭菌在芽孢形成后易转变成革兰阴性。 3.破伤风梭菌呈鼓槌状,为本菌典型特征。 4.破伤风梭菌专性厌氧,在普通平板上不易生长,在潮湿的血平板上常呈扩散生长,形成爬行生长物,不易获得单个表面菌落。经培养后形成扁平、灰白色、边缘不齐、周边疏松呈羽毛状的菌落,有狭窄的β溶血。(外毒素-痉挛毒素) 产气荚膜梭菌 1.产气荚膜梭菌是临床标本中最常见的厌氧芽孢梭菌,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无鞭毛,在机体内可形成明显的荚膜。在组织和人工培养基中很少形成芽胞,为本菌的特点之一。 2.产气荚膜梭菌的菌落中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由θ毒素引起,外环不完全溶血,由α毒素引起。 3.Nagler反应:在卵黄平板上,由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卵磷脂酶(α毒素)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导致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能被特异抗血清所中和,称为Nagler反应。(阳性,卵磷脂试验) 4.“汹涌发酵”现象: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散形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向上推挤,甚至冲开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现象,为产气荚膜梭菌特征之一。 肉毒梭菌在厌氧条件下可产生毒性极强的外毒素‐肉毒毒素,为已知最剧烈的毒素 1.艰难梭菌(因对氧极为敏感,很难分离培养而得名)最常用平板是环丝氨酸‐头孢甲氧霉素‐果糖‐卵黄琼脂(CCFA)平板培养基,形成较大的表面粗糙、边缘不齐的黄色菌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黄绿色荧光。 2.艰难梭菌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伪膜性肠炎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 3.艰难梭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直接显微镜检查。标本直接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若发现标本中有大量呈优势生长的革兰阳性粗长杆菌,同时结合患者有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史,可初步报告。 ?分离培养。粪便标本接种CCFA选择培养基,挑选典型呈粗糙的黄色菌落,转种庖肉培养基进行纯培养,供做鉴定试验和毒素测定。 第三十二章 螺旋体和支原体 螺旋体 1.钩端螺旋体是螺旋体中唯一可进行人工培养的,常用柯氏培养基。不易被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染色为阴性,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镜检。 钩端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验 ?分离培养(korthof培养基)。钩端螺旋体在培养液中呈云雾状混浊,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扁平、透明、圆形的菌落。 ?鉴定。传代培养后用钩端螺旋体的群和型特异性血清做菌群、菌型鉴定或毒理试验,氧化酶试验阳性、触酶试验阳性、动物试验阳性。 ?血清学诊断。目前最常用的是显微镜凝集试验,即用标准株或当地常见菌株做抗原,分别于患者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混合,37?作用2h,然后滴片做暗视野显微检查。一般患者凝集效价在1:400以上或晚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效价高4倍以上具有诊断意义。 也可采用间接凝集试验,钩端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致敏的颗粒在玻片上与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作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此方法灵敏度差,但快速简便。 2.密螺旋体(不能进行人工培养,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 1.直接镜检适用于初期梅毒的检查。 2.密螺旋体的血清学诊断: ?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初筛)。用正常牛心肌的心类脂作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国际上常用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的玻片试验法。国内常用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VDRL相似。(TRUST) ?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确诊)。用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该试验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常用方法有:A.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为间接荧光抗体法,用用于梅毒的早期诊断;B.梅毒螺旋体抗体微量血凝试验(MHA‐TP),是一种间接血凝试验,其方法简单。 支原体 致病性 肺炎支原体(MP) 肺炎、支气管炎 解,溶脲脲原体(Uu) 泌尿生殖道感染 人型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穿透支原体 多见于艾滋病 肺炎支原体的非特异血清学方法有:肺炎支原体冷凝集试验与MG链球菌凝集试验,对支原体肺炎能起辅助诊断的作用。冷凝集试验是检测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的一种非特异性试验。(典型菌落呈“油煎蛋”样)。(与细菌L型鉴别 返祖试验 ),( 形态 Giemsa染色,呈淡紫色) 第三十三章 衣原体和立克次体 1.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生殖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沙眼,结膜炎) 2.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3.伯氏柯克斯体引发Q热,Q热除斑疹伤寒的临床表现外,肝炎及肺炎是其临床特征。 4.Giemsa染色 简便快速,但敏感性差,阳性率仅40%左右 5.碘液染色 包涵体被染成深褐色。敏感,能查出无症状的隐性沙眼。 6.直接荧光抗体染色(DFA)敏感、快速 7,1. 外斐试验 , 原理:用普通变形杆菌的X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 立克次体抗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凝集试验。 , 用途:协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第三十四章 真菌 1.皮肤癣菌的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采集患者的皮屑、甲屑、病发、脓痂等标本,采集的标本放于清洁纸袋; ?直接显微镜检查。皮屑标本用10%KOH处理,甲屑用25%KOH或25%NaOH含5%甘油处理。标本经适当处理后制成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标本经处理后接种沙氏培养基29?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鉴定。皮肤癣菌的鉴定主要依据菌落特征,镜检特点,尤其是大分子孢子形状及特殊形状菌丝,必要时辅以鉴别试验。 2.假丝酵母菌的共同特征:芽生孢子和假菌丝,酵母样菌落。 鉴定白假丝酵母菌除必须具备以上特征(芽生孢子和假菌丝,酵母样菌落)外还应有:体外血清中形成芽管,吐温-80的玉米粉培养基中产生假菌丝和厚膜孢子,在TZC的培养基中生长不使培养基变色。标本接种沙保培养基或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隐球菌(以新生隐球菌为最主要致病菌) 隐球菌的直接显微镜检查:用患者脑脊液做墨汁负染色检查,显微镜下可看见透亮菌体,内有一个较大的反光颗粒和数个小的反光颗粒及出芽现象,菌体外有透明的宽厚荚膜,该方法是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最简便、快速的方法。 新生隐球菌PAS染色后呈红色。 第三十五章 到 第三十八章 1.有包膜DNA病毒包括:疱疹病毒科(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痘病毒。 2.无包膜DNA病毒包括:腺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细小病毒。 3.有包膜RNA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副黏病毒科、黄病毒科、丁型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狂犬病病毒、轮状病毒、风疹病毒、SARS冠状病毒、逆转录病毒等。 4.无包膜RNA病毒包括:肠道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其他无包膜病毒。
本文档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37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8
浏览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