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刑法学题库(总论)

刑法学题库(总论)

举报
开通vip

刑法学题库(总论)《刑法学》单元练习题——刑法总论 第一部分 刑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某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甲在乘坐中国民航北京至美国旧金山的航班上与我国留日学生乙接头,收买我国国家秘密,对甲应( )。 A.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 C.由日本方面处理           D.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下列诸原则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基本原则的是( )。 A.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学题库(总论)
《刑法学》单元 练习题 用券下载整式乘法计算练习题幼小衔接专项练习题下载拼音练习题下载凑十法练习题下载幼升小练习题下载免费 ——刑法总论 第一部分 刑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某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甲在乘坐中国民航北京至美国旧金山的航班上与我国留日学生乙接头,收买我国国家秘密,对甲应( )。 A.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 C.由日本方面处理           D.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下列诸原则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基本原则的是( )。 A.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 3、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杀人罪更重的法定刑,体现了(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平等原则     D. ABC都不正确 4、下列哪个行为实施后,可以不适用我国刑法。( ) A.中国公民甲在日本故意杀人     B. 某省教育厅长在美国收受他人财物 C.某军人在国外泄露国家军事秘密   D.某中国公民在美国盗窃300美金 5、甲在新刑法生效前实施的某一行为,新刑法认为是犯罪,而旧的刑法认为不是犯罪,法院宣告甲无罪,这体现了( )原则。 A.罪刑法定      B.罪刑相适应 C.刑法平等      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6、一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美国某港口时,在船上的一英国乘客甲遭到在岸上的美国公民乙的枪击死亡。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C.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D.此案我国刑法无管辖权 7、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8、《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9、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A.行为地在我国,而结果地不在我国 B.行为地在我国领域之外,结果地也在我国领域之外,但被害人是中国公民 C.行为地不在我国,而结果地在我国 D.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 10、按《刑法》有关溯及力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刑法》有溯及力。( )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刑法处刑比当时的法律重 11、甲系A国公民,某年夏天甲在我国旅游后,乘坐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回A国,在B国上空飞行途中甲因为琐事与领座乙(我国公民)发生争吵,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按( )。 A.A国刑法处理 B.我国刑法处理 C.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处理 D. B国刑法处理 12、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 )。 A. 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保护和普遍原则 13、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不论罪行轻重,法定刑的高低,都适用刑法予以追究的是( )。 A.公民 B.国家工作人员 C.军人 D.因公出国人员 1 4、广义的刑法是指(   )。 A.《刑法》           B.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C.《刑法》和单行刑事法律、决定、规定 D.《刑法》和单行刑事法律、决定、规定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1 5、按解释的效力来分,可以把刑法的解释分为(  ) A.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B.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C.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D.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 罪刑法定主义的派生原则有( )。 A.排斥习惯法 B.禁止类推 C.反对不定期刑 D.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2、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特别规定”包括( )。 A.港澳特别行政区法律作出的特别规定 B.自治区人大针对刑法作出的变通规定 C.自治州人大针对刑法作出的补充规定 D.刑法实施后,新制定的特别刑法作出的特别规定 3、( )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A. 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从轻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   D.对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 )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A. 犯罪预备地在我国,但犯罪行为实施地及结果地均不在我国 B.犯罪行为地及结果地均在我国 C. 行为地不在我国,但结果地犯罪在我国 D.行为地及结果地均不在我国 5、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 A. 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B. 法定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或军人的 D.法定最高刑为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6、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有以下情况的,可以不适用我国刑法。( ) A.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B. 犯罪的外国人年龄在18岁以下的 C.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      D. 国际条约未对此行为作规定的 7、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里的“领域”包括( )  A. 领陆、领水、领空    B.我国的船舶、航空器 C.我国驻外使馆       D.外国驻我国使馆 8、按照刑法的规定,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不论罪行轻重、法定刑高低,都适用我国刑法的中国公民是( )。 A.工人 B. 军人  C. 因私出国的国家工作人员 D.因公出国的国家工作人员 9、《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一规定属于(   ) A.扩张解释 B.限制解释 C.立法解释 D.司法解释 10、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实施( )行为后进入我国,我国司法机关有管辖权。 A.劫持航空器 B.海盗 C.恐怖行为 D.反人类 三、判断(每小题1分) (  )1.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就是“以血还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2.任何犯罪行为都破坏、危害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4.狭义刑法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5.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都属于有权解释。 (  )6.学理解释没有法律约束力,对司法机关的办案没有任何意义。 (  )7.立法解释就是在刑法条文中对刑法进行解释。 (  )8.刑法的效力范围就是指刑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 (  )9.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问题上采取的是保护原则。 (  )1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我国刑法。 (  )11.我国某公派出国留学生刘某在出国留学期间大肆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达10万美元,对刘某应按所在国刑法处理。 (  )12.西欧某国的一艘远洋运输船在我国某港口停泊时,一位A国船员甲杀死了另一位B国船员乙,对甲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  )13.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有抵触。 四、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分析:(5分) 被告人奥格雷,男,33岁,前苏联人,飞机副驾驶员。 某年12月19日,被告人奥格雷与机长阿布拉米扬等机组人员,驾驶47845号安─24型民航客机,执行航班飞行任务。飞行中,被告人趁领航员上厕所之机,以后舱出现机械故障为由,将机械师骗出驾驶舱,随即锁上驾驶舱门,扭动自幼驾驶仪,持刀威胁驾驶飞机的机长说:“老实点,不然我杀死你。”机长被迫改变飞机航向,飞越中国领空,当日北京时间14时30分许,该机降落在我国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吉岗乡农田里。 问:对被告人是否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处理?其法律依据是什么?(本题5分) 第二部分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1、 单项选择:(每题1分) 1、 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代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 A.属于故意犯罪 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意外事件 2、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可以理解为(   )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 B.是犯罪但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刑罚打击面的策略 3、某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某乙杀死,某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某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D. 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4、青年乙某日晚在一条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的案情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僻静胡同里作案 5、甲某男,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违章逆行且车速太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乙某,造成乙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甲某的行为(  )。 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 属于意外事件 C. 没有因果关系         D.构成交通肇事罪 6、甲某(男)平日喜欢邻居2岁的男孩乙,一日,将乙抱起抛上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当再次抛起乙时,甲没有接住,乙掉在水泥地上摔死。从刑法理论上看,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7、甲某承包一鱼塘,晚上经常有人偷鱼,甲某为防贼,晚上就在鱼塘周围扯上电线,白天收起来。农民乙早起下地干活,路过甲的鱼塘,触电死亡。甲的行为:(   ) A.属于直接故意          B. 属于间接故意 C.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8、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的学校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杀死学校领导,后来在情急之中吴某误把张三当做学校领导杀死,该犯的犯罪主观方面应属:(   ) A.行为性质错误 B.工具的错误 C.行为对象错误 D.特定时空条件的错误 9、甲欲杀妻另娶,某日在其妻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饿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0、犯罪的直接客体是:( ) A.某一中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 B.某一中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某一中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D.某一中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的某一部分 11、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玩忽职守罪 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2、某甲为铁路扳道工,其工作是在相向的火车驶来时负责将铁轨岔开,以使火车安全运行。一日某甲因奖金分配问题与领导发生争执,为了发泄不满,在其值班期间没有扳道岔就擅自离开,结果造成两列火车迎头相撞的重大事故,则甲某的行为:(  ) A.属于作为的故意犯罪       B.属于作为的过失犯罪 C. 属于不作为的故意犯罪 D.属于不作为的过失犯罪 13、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 )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14、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 ) A.渎职罪 B.遗弃罪 C.放火罪 D.滥用职权罪 15、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的罪过( ) A.可能是过失 B.不可能是过失 C.只能是故意 D.不可能是故意 16、铁路扳岔工不按时扳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的义务来源于( )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C.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D.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17、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所有达到刑事责任能力年龄的人 C. 所以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18、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 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B.控制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   D. 意识和意志能力 19、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 A.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C.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D.不满14周岁 20、甲在13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是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有盗窃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盗窃1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其计算盗窃数额应为(  ) A.15500元 B.13500元 C.10500元 D.5000元 21、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 ) A.盗窃 B.制造毒品 C.投放危险物质 D.破坏交通工具 2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A.可以从轻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3、甲醉酒驾驶自己的小车,超速行驶导致4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应当负刑事责任 24、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是构成一切犯罪的(  ) A.主观要件            B.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   C.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或在特定的情况下的选择要件   D.主观内容 25、我国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  ) A.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  B.明确的故意与不明确的故意   C.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    D.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2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一般情况下必须负刑事责任   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 27、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饭菜里投放毒药,刚好乙的朋友丙来看乙,乙邀请丙与他们一起吃饭,造成乙和丙死亡,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  ) A.均为直接故意        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8、甲深夜听见家犬狂吠,怀疑有小偷,即起身拿起猎枪外出寻找小偷,朦胧夜色中见有个人走过来,便向这个人开枪,击中路人乙警察,致其死亡。甲在主观上具有犯罪的(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过失  D.过于自信过失 29、犯罪的目的是指对行为的这样一种心理态度,即(  )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结果   B.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C.实现其内心起因    D.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30、路某(15岁)先后曾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31、甲某明知乙女只有13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 A.假想犯罪,不构成强奸罪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D.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32、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33、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  )罪负刑事责任。 A.盗窃 B.制造毒品 C.强奸 D.破坏交通工具 34、甲在13周岁时抢动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动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动罪数额应为(  ) A.14500元 B.12500元 C.9500元 D.4000元 35、醉酒的人犯罪( )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不应负刑事责任 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处罚 3 6、下列各罪中,属于特殊主体构成的犯罪是( )。 A.诈骗罪 B.伪证罪 C.行贿罪 D.绑架罪 37、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 A.16周岁以下的人 B.不满16周岁的人 C.14周岁以下的人 D.不满14周岁的人 38、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 )。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D.不满14周岁 39、甲(15周岁)因爱好计算机,于某日晚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元的计算机原器件,对甲的行为应当( )。 A.追究刑事责任 B.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从轻、减轻处罚 D.责令其家长加以管教 40、决定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及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因素是: A.年龄状况 B.精神状况 C.重要的生理功能状况 D.人所处的社会环境 41、下列诸特征中,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 ) A.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主观恶性 D.应受惩罚性 42、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某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甲、乙定性不同的原因在于( ) A.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 B.犯罪数额大小不同 C.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D. 犯罪的手段不同 43、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十类犯罪,其划分的根据是:( ) A.同类客体 B.犯罪对象 C.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44、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抢夺罪 D.抢劫罪 45、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射杀行为。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 D.过于自信过失 46、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因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 ) A.均为直接故意 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7、司机甲夜晚行车中,因疏忽大意将乙撞成重伤,甲为了不让后面的来车很快发现肇事而得以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不止并处于昏迷状态中的乙拖入路边小树林中,甲预见到这样乙可能会因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乙也可能醒来呼救,或者恰恰有人从林中小路行走发现乙而将之救护。实际上,乙未获救护,因伤口失血过多而死亡。甲对乙的死亡属于:(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决过失 D.过于自信过失 48、对发表言论,是否可以定罪:( ) A.发表言论仅仅只是暴露思想,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所以不能定罪。 B.发表言论是一种行为,可以定罪 C.对言论应进行分析,如发表有害言论就应定罪,反之就不应定罪。 D.虽发表无害或有害言论,但只是单纯暴露思想时,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不能定罪;反之,发表犯罪言论,意在实现其思想时,则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可以定罪。 49、区分同类客体相同的犯罪,主要是根据犯罪的:( ) A.客体 B.客观要件 C.主体 D.主观要件 50、甲与乙恋爱,乙的父亲丙坚决反对,对乙多次辱骂殴打,并对其进行看管不许乙与甲见面,致乙自杀。在这里作为刑法因果关系的原因是:( ) A.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 B.乙的自杀行为 C.丙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和乙的自杀行为。 51、甲带邻居家5岁的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A.法律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52、刑法上的不作为: A.只能是故意 B.不可能是过失 C.可能是过失 D.不可能是故意 53、下列行为中,属于不作为的犯罪的是:( ) A.女儿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造成严重后果 B.仓库保管员不按规定保管好物品,造成严重后果 C.成年人代小孩游泳,孩子溺水时不及时抢救,造成孩子被淹死 D.过路人看见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躺在血泊中但不抢救 54、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 ) A.人在睡梦中的行为 B.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C.人在身体完全受强制下的行为 D.人在精神受强制下的行为 55、.只能以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是:( ) A.盗窃罪 B.强奸罪 C.诬告陷害罪 D.故意杀人罪 56、.属于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的行为是:( ) A. 将自己梦幻行为认为是犯罪 B. 将自己犯罪而免除刑事责任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 C. 对法律上应当被判处管制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 D. 对自己应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行为误认为是故意伤害罪 57、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 )。 A. 按农历的年、月、日计算 B.从过生日的当天起算为满周岁 C. 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 D.从过生日的前一天起算为满周岁 58、犯罪行为归纳起来有两种形式,即( )。 A. 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 D.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 59、犯罪动机的主要作用在于( )。 A.影响定罪   B.决定犯罪的目标与侵害程度    C.影响量刑   D. 影响定罪与量刑 61、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为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行为差错 62、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 )。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 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63、甲蓄意杀害乙,某夜将乙骗至某处,用准备好的木棒猛击乙的头部,甲认为乙必死无疑,遂弃“尸”而去,后乙被人所救,甲的认识错误是( )。 A.假想的犯罪 B.客体错误 C. 因果关系错误 D.对象错误 64、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是( )。 A.只能是故意 B.只能是过失 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只能是间接故意 2、 多项选择(每题2分) 1、甲女与其嫂乙有仇,意图杀害乙,某日乘乙生病之机,煮好一碗面条给乙吃,乙闻面条有异味,怀疑面条有毒,而将面条给前来玩耍的邻居小孩丙食用,致丙死亡。本案中:( ) A.甲有杀乙的直接故意 B.甲有杀丙的间接故意 C.对乙而言,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D.乙有杀丙的间接故意 2、甲邀乙外出看电影,乙见甲的口袋内有一自制手枪,即索要玩耍,甲交与乙,乙不慎扣动扳机,枪响自毙。甲对乙的死:( ) A.不存在犯罪故意 B.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 C.属意外事件 D.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罪责,因其未尽注意义务 3、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包括( )。 A.道德义务          B法律规定的义务 C.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D.自己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4、乙在黑暗中误入甲的院内,某甲的猛犬向乙进行攻击。甲明知猛犬正在咬人,却不予制止,后乙被咬成重伤。甲的行为是( )。 A.故意犯罪   B.过失犯罪    C.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D.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5、甲(1985年5月6日出生)于1999年5月6日在路边将一少女强奸,路人丙(36岁)看见也不予制止。对此案下列那种说法正确:(   ) A.甲不构成犯罪,因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B.丙不构成犯罪,因为没有作为的义务 C.甲和丙构成共同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丙不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6、甲患有精神病,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随后用一铁条将乙打死。经鉴定,甲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 A.甲构成故意犯罪        B甲构成过失犯罪 C.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甲不负刑事责任 7、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罪过有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B.罪过只能是行为时的心理态度,而不能以行为前或行为后的为准 C.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不认为是犯罪 D. 法律认识错误一般不影响主观罪过形式 8、某幼儿园老师甲(女)带领全班学生去出游,一名儿童不慎掉入粪池,甲大声呼救,在附近玩耍的中学生乙闻声跑过来,用树枝量粪池的深度有一米,但未下池救人,只是与甲一起呼救,待一农民赶来将儿童救起时已经死亡。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不构成犯罪 B.甲构成故意犯罪,属于不作为犯罪 C.甲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是她的职务要求 D.丙构成故意犯罪 9、下列( )属于间接故意。 A.甲投毒杀害丈夫乙,对也会毒死女儿听之任之,结果也毒死了女儿 B.王打猎时猎物附近有儿童,王对儿童的死持放任态度,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结果而放任一个犯罪性的结果 C.行为人酒后驾车行使,乘客提醒他注意安全,他不听,仍高速行使,结果造成交通事故 D.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斗,甲突然掏出携带的匕首猛刺乙胸部一刀,致乙当场死亡。 10、法律规定贷款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种目的( )。 A.具有区别罪与非罪的意义 B.具有区别此罪与彼罪的意义 C.具有影响量刑的意义 D.是指在骗取贷款后所进一步追求的非法利益或结果 11、甲种了一亩西瓜,为防止老鼠偷吃,晚上看西瓜时拉上电线。一日,甲不在,乙溜进甲的西瓜地偷瓜,触电死亡。甲的行为( )。 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B.属于间接故意 C.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D. 构成过失犯罪 12、甲曾受乙的侮辱而怀恨在心。某日二人郊游,在山顶悬崖处,甲拿出准备好的猎枪向乙 射击,不想没有打中乙,但乙因受到枪声的惊吓失足滑落悬崖摔死。( ) A.属于因果关系的错误 B.甲不构成犯罪,属于意外事件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13、下列行为中,( )构成犯罪。 A.父亲对未成年的孩子不尽抚养义务,致使孩子饿死 B.机械工不按规定修理机器,致使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C.甲带邻居小孩外出游玩,孩子溺水,甲发现后能救而不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D.过路人看见孩子溺水不救,致使孩子被淹死 14、下列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正确表述是( )。 A.犯罪主观方面支配客观方面 B.犯罪客观方面是主观方面的外在表现 C.犯罪客观方面决定主观方面 D.考察犯罪客观方面可为判定主观方面提供客观基础 15、危害结果是( )。 A.任何犯罪的必备要件 B.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 C.过失犯罪的必要要件 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6、下列( )不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A.人在睡梦中的举动 B.人在不可抗力下的举动 C.人在身体完全受强制下的行为 D.人在精神受到一定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17、下列( )情况可认定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A.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遇空难而死亡 B.甲为替被杀害的儿子报仇,在罪犯被押往刑场的途中,乘人不备将该罪犯杀死 C.甲遭遇乙的抢劫,在乙的紧追之下,不慎失足跌下悬崖摔死 D.甲用到扎伤乙,当时的处深山,甲背乙走了一天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但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18、甲(1985年5月6日出生)于1999年5月6日在路边用绳子缠绕其弟弟乙的脖子并使劲勒,过路人丙(36岁)看见不予制止,眼看着乙被勒死。对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不构成犯罪,因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B.丙不构成犯罪,因没有作为的义务 C.甲和丙构成共同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因被勒死的是自己的弟弟 19、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犯罪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限 B.单位犯罪中的“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C.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实施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 D.对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 20、甲晚上将树误认为被害人乙,开枪射击,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B.是否构成犯罪与此认识错误没有关系 C.属于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D.甲的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处理故意杀人罪 21、甲(15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0000元的计算机原器件。对于甲应当( )。 A.追究刑事责任 B.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从轻、减轻处罚 D.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3、 判断(每题1分) (  )1.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2.违法行为就是犯罪。 (  )3.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从其表现形态上看,应表现为物质性的危害结果。 (  )4.刑事违法性就是指行为违反了《刑法》规定。 (  )5.应受惩罚性是指所有犯罪都必须受到刑罚处罚。 (  )6.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基础。(2分) (  )7.犯罪构成包含着一系列要件内容。这些要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行为人主观方面特征的主观要件,另一类是反映行为人客观方面特征的客观要件。 (  )8.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  )9.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都应由政府收容教养。 (  )1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11.聋人、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12.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处罚,我国上前立法上一律采取既对犯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又对单位的责任人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的做法。 (  )13.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等其精神恢复正常的时候,再追究刑事责任。 (  )14.犯罪客体就是刑法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 (  )15.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对象受到损害。 (  )16.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所不可缺少的。 (  )17。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 (  )18.间接故意从意志因素上来看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即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所以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否定态度。 (  )19.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就是都预见到结果的必然发生, (  )20.猎人在丛林中开枪打中了一只野猪,野猪受伤急奔下山,撞死了正在山下路上行走的小孩,猎人对小孩的死亡在主观上是一种疏忽大意的过失。 (  )21.小偷在黑暗中实施盗窃时,为了物色盗窃物品而划火柴,结果造成火灾。因为划火柴的行为是故意的,因此,小偷对所造成的火灾其心理态度是故意。 (  )22.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个或不同的犯罪目的,一种犯罪目的也可以同时为多种犯罪动机所推动。 (  )23.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 (  )24.医生让不知情的护士为病人注射毒药,对医生讲,是一种不作为的犯罪。 (  )25.行为人负有一定义务,这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前提。 (  )26.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就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实际等于解决了刑事责任问题。 (  )27.甲骂乙,致乙因气愤而心脏病发作死亡。甲的行为对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因甲不知道乙有心脏病。 三、案例分析: 1、被告人海某,女,1980年3月20日出生,中学生。 被告人于1995年4月6日中午12点30分,骑自行车由学校回家。当骑到市郊东坝绡时,因下坡车速较快,把同方向行走的池某(男,58岁)右脚的右外踝关节撞伤。被告人海某从自行车上摔下时,又将池肘倒在身下。当时被告人立即抱扶池某,因抱不动,便迅速跑到卫生院呼救。但因池后脑受外部强力震动致脑颅损伤,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15分死亡。 问:对被告人应如何处理? (4分) 2、被告人甲在其承包的石坑里爆破采石,因飞石落到刘某家的责任田里,双方争吵起来,刘某说:“如果你再放炮,我就坐在炮口上,看你敢不敢点。”被告人甲说:“你敢坐,我就敢点。”于是被告人甲将约2公斤的炸药包扔在地上说:“你有胆子就坐。”刘某过去坐在炸药包旁边。甲拿起一根约60厘米长的导火索,有剪刀剪去20厘米,当着刘某的面接上雷管插入炸药包内,点燃异火索后,被告人甲朝刘某喊了一声,“点着了,快跑!”随即跑离了现场,此时,刘某向外挪动了一下身体,尚未起身,炸药包便爆炸了,刘某被当场炸死。 问:被告人甲对刘某的死亡,其主观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过失?(4分) 3、.驾驶员吴某酒后驾车,因神志恍惚,将人行道上的行人杨某撞成重伤。为了不让后面的来车发现肇事,而得以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吴将流血不止的杨某抱入路边小树林中,杨因伤口出血过多而于1小时后死亡。吴赶紧往东逃逸,路遇红灯,又发现一辆三轮车正由南向北行驶,为尽快远离肇事现场,想赶在三轮车之前,穿过马路,由于紧张,将三轮驾驶员陈某撞成重伤,被交警发现,吴慌不择路,拐进一马路,因车速过快,又因眼睛不时盯着反光镜注意后面的警车,将一摊位撞翻,并将摊位旁的一小女孩丁某撞死。吴某惊恐万状,继续加速行驶,突然前方又出现一辆三轮车挡住去路,吴放慢车速,猛按喇叭,见三轮车夫无动静,又听见警车越来越近,突然加速,将三轮车夫撞死。 试分析吴某各个阶段的主观心理。 (8分) 4、山民甲(擅长捕蛇)捕得毒蛇一条,置于家中木桶内,乙至甲家,酒醉后洗手,被桶中蛇咬中毒,经抢救截取一臂。 试分析甲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5分) 5、甲乙因事争执互殴,甲用铁条打乙,乙遂抽刀相向,乙妻恐事情闹大,奋力夺下乙手中的刀,又恐丈夫吃亏,顺手拾起一木板递与丈夫,乙持木板与甲相抗,不想木板上的铁钉打中甲的太阳穴,致甲死亡。 分析乙及乙妻行为的性质。(5分) 6、被告人高建生,男,24岁,某市建筑工人。 某年7月16日上午,高将所骑的摩托车停放在本市城区中山南街民用电器贸易中心门前的便道上。三轮车工人康桂泉(男,66岁)为该贸易中心拉货,蹬车到该贸易中心门前时,认为碍事,将摩托车挪开。被告人高建生不让动,在争执中,摩托车被碰倒,高建生即用右手打康的左胸一拳,康仰面摔倒在马路边,当即“伸胳膊,蹬腿,张嘴。”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1)死者患有高度血管粥样硬化,形成夹层动脉瘤,因瘤破裂引起大出血,心血填塞死亡。 (2)死者胸部左侧有皮内出血,符合被拳击伤的情况。这拳击可使夹层动脉瘤破裂。 问(1)高建生的行为与康桂泉的死亡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2)高建生应否承担刑事责任? (本题4分) 第三部分 排除犯罪事由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正当防卫是一种正当合法的行为,这是因为:( ) A.正当防卫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 B.正当防卫行为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 C.正当防卫行为是一种不得已的应急措施 D.正当防卫行为主观上出于防卫的意图 2.对正在进行中的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 A.殴打行为 B.诽谤行为 C.诬告陷害行为 D.贪污行为 3.甲开着一辆偷来的油车向正驶过来的一列客车冲去,乙见状用步枪将甲击毙。油车因无人驾驶而翻下路边小沟爆炸烧毁。乙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4.李某在林区行走,遇到猛虎的侵袭,危及生命,李某用随身携带的猎枪将猛虎打死。李某的行为属于:( ) A.非法狩猎罪 B.正当防卫 C.紧急避险 D.避险过当 5. 甲想杀乙,就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 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 B.故意犯罪 C.防卫过当 D.假想防卫 6.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是:( ) A.过失 B.故意 C.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D.既可以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7.某日,黄某牵着狗在路上闲逛遇见与自己不合的刘某,黄唆使其狗扑咬刘某,刘警告黄某,黄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黄头部砸伤,黄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刘某的行为属于:(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8、甲为一公安人员,一日他便装巡逻乘坐公共汽车,车上遇劫匪,甲见劫匪有五人,且均持有凶器,便担心自己的安全未站出来制止劫匪的行为,致使多人财物被抢。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犯罪 9、甲的邻居乙患有精神病,某日乙持刀追砍甲,甲情急之中顺手拿起一根铁棍,将乙打倒在地,致使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10、甲牵狗在路上闲逛,恰遇平日与自己有仇的乙,甲唆使狗扑咬乙,甲便抵挡便冲到甲的面前,拿石块将甲头部砸伤,甲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乙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11、甲看见乙在跑,便开枪将其击毙,而乙此时正在持刀追杀丙,但甲并不知道 这一情况。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意外事件 C.故意杀人 D.防卫过当 12、甲与邻居乙因琐事大打出手,乙声称要把甲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菜刀,甲怕乙杀死自己,就在乙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将乙打死。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假想防卫 C.故意犯罪 D.防卫过当 13、甲乙二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因身强力壮,乙抵挡不住,转身逃跑,甲紧追不放并将乙打倒在地,乙迫不得已掏出匕首将甲刺伤,乙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故意犯罪 D.防卫过当 14、甲持刀抢劫乙的财物,乙夺下甲的刀并将甲推倒在水泥地上,甲头部着地,当即昏迷。乙随后持刀将甲杀死。关于乙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乙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乙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乙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犯罪 15、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 A.故意犯罪 B.正当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民事侵权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 1、对正在进行的(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 B 强奸 C. 盗窃 C.绑架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 A.防卫挑拨 B.互相斗殴 C.假想防卫 D.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3、在下列情况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不法侵害人已经被制服 C.不法侵害人自动停止侵害 D.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4、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之处是( )。 A.主观目的基本相同 B.行为对象相同 C.危害的来源相同 D.都是正当行为 三、判断(每题1分) ( )1.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指外表上似乎具备某种犯罪的构成条件,然而实质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行为。 ( )2.正当防卫是我国公民应尽的一项法律义务。 ( )3.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就是指犯罪行为。 ( )4.对动物的侵袭只能进行紧急避险,而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 )5.对事后防卫,应按故意犯罪处理。 ( )6.防卫行为的强度超过不法侵害强度的,就是防卫过当。 ( )7.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 ( )8.对于来自于他人的不法侵害行为,只能进行正当防卫,而不能进行紧急避险。 ( )9.只要是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危险的威胁,就可以进行紧急避险。 ( )10.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在定罪时,确定的罪名,应是防卫过当罪,避险过当罪。 四、案例分析: 1、 被告人王强,男,19岁,某县在校中学生。 某年6月6日课间休息时,王强与同班同学陈锋、赵忠强、张海兵等人在球场打闹玩耍。事后,陈锋发现上衣被撕破,怀疑是王强所为,因此,在上课时便对坐在自己前一排的王强身上吐痰,并多次用脚踢其臀部。当天放学后,陈锋、张海兵又为为此事追赶殴打王。6月15日,王外出时又遭陈锋、张海兵、赵忠强殴打,脸被打肿,嘴被打破。王强因连遭殴打,三天不敢上学,在家中自制刀刃6厘米长的尖刀一把。6月19日下午,王携带刀子到学校上课,行至教室门前被赵忠强、张海兵、陈锋、周小武等人拉到校外进行殴打。正别在裤腰带上的刀子被打落在地,他拾起刀子逃跑。赵忠强一伙见王身带刀子,便拾起砖头追打,将 王的腰部、腿部和右臂打伤。陈锋等三人手持砖头一拥上前,王见状不妙,左手捂住受伤的头部,右手扰出刀子乱捅,致张海兵胸部、腹部6处受伤倒地,在送往医院中死亡。医院结论为:出血性休克死亡。 问:被告人王强的行为是属于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为什么?(4分) 第四部分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务 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 2.胡某于某日晚潜入本厂财务科办公室行窃,当他将事先配制好的保险柜钥匙接触保险柜时,慑于法律的威力,他离开了现场。其实,他所要找开的保险柜内没有任何物品。胡某的行为属于:( ) A.不认为是犯罪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3.甲为了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击中,在能继续向乙的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止射击。甲的行为是:(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4.甲带匕首准备去杀乙,但在去往乙家的路上,突然肚子疼痛,便回到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5.甲某晚跳墙进入一女村民家,企图实施强奸行为,入屋后,即站在窗前,用螺丝刀撬窗子,在其中一扇窗刚打开之际,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呼喊“抓坏人”,甲一看灯下的妇女,竞是自己的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同学,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6.甲某晚持刀抢劫某妇女的钱包,第二日,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归还被害人,并声称自己是开玩笑。甲的行为是: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 7.甲在乙的房间正举刀准备杀乙,忽然听到有人敲门,甲急忙弃刀逃走。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8.关于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只存在与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意不存在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未遂的问题 D.在犯罪的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 9.甲于月底发工资的前夜潜入工厂财务科意图窃取工资款,由于银行年底检查,工资款没到位,当甲撬开保险柜时被值班的门卫发现,甲仓皇逃走。甲的行为是( ) A.手段不能犯的未遂 B.能犯的未遂 C.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D.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10、甲盗窃好友乙的信用卡后,良心发现,在乙发觉前有放回原处,甲的行为属于( )
本文档为【刑法学题库(总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4984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9KB
软件:Word
页数:64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3-03-16
浏览量: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