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举报
开通vip

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浪漫爱的追求:渐行渐远, 徐安琪 摘 要:通过对上海、兰州城乡2200个样本的概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分化加剧、各种风险加大的今天,大多数人对婚姻的基本要求仍以稳定、长久为主导,多数人并不信奉“爱情至上”,但也并非崇尚“物质至上”;传统的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已显著松动,年龄、婚史、收入等“现实条件”在择偶双方情投意合时也更少地成为阻力。“浪漫爱渐行渐远”的判断未在本研究中得到支持。分析结果表明,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教育程度较高者以及女性更少认同“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

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浪漫爱的追求:渐行渐远, 徐安琪 摘 要:通过对上海、兰州城乡2200个样本的概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分化加剧、各种风险加大的今天,大多数人对婚姻的基本要求仍以稳定、长久为主导,多数人并不信奉“爱情至上”,但也并非崇尚“物质至上”;传统的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已显著松动,年龄、婚史、收入等“现实条件”在择偶双方情投意合时也更少地成为阻力。“浪漫爱渐行渐远”的判断未在本研究中得到支持。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结果表明,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教育程度较高者以及女性更少认同“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以不考虑”,但这未必表明他们对浪漫爱的追求更少,而只是说明他们在择偶时更慎重、理性。 关键词:浪漫爱;爱情至上;物质至上;理性化 作者简介: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上海 200020) 一、研究背景 男女间的两情相悦也许是人类的本性,有学者在一个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对166个不同社会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各种不同的人类社会和不同的阶段,浪漫爱情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166 ?个不同社会中有147个有清楚的事实表明浪漫爱情的存在。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把浪漫爱和婚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时间并不长。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 ?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吉登斯也认为,在西方,“婚姻基于爱情”的观念是在十八世纪才开始被广泛接受,与其一起流行的时尚是小说。这两者都反映一个共同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对人自身和人生意义的探索和理解。工业革命导致的三方面的变迁支持着浪漫爱情观念的产生与流行。家庭与工作场所的分离,代际权威关系的松弛和新的“为母之道”。伴随这些变迁的后果是,女性在一定程度上的解放,以及女性的基本家庭责任是给予家人情感和爱的支持这样一个观念。这为爱情观念的孕育和流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时代生活的折射,爱情小说作为第一种通俗文学的样式被广泛地流传。虽然它有时脱离现实,但同样 ?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等级禁锢的反抗。 对于现代社会比传统社会更接受爱情为婚姻所必需的观念,古德的解释为:在传统社会,家庭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一般特征是较强的家庭网络和扩大家庭的纽带。在这个条件下,浪漫爱情对家族势 收稿时间:2010-05-25 * 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乡比较视野下的家庭价值观变迁研究”(07BSH029)的阶段性成果。 ? Jankowiak, W. R. and Fischer, E. F. (1992).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Romantic Love. Ethnology. 31:149-155.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2-73页。 ? 转引自李煜、徐安琪:《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1 力的巩固和扩张是不相干的甚至是有危害的力量。它会破坏家庭(族)认同的选偶惯例,而这个传统又通常表现为包办婚姻。所以,浪漫爱情在家庭制度的社会中,是一个需要“控制”的因素。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是诸如“门当户对”、“因缘天定”、“嫁鸡随鸡”等与浪漫爱情无共同之处的婚姻文化。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的冲击,家庭制度已经发生剧烈的变化,改由核心家庭为主导。自然,爱情与婚姻相联系的观点能成为这类社会的主流婚姻文化。古德的结 ?。 论是,浪漫爱情与家族纽带的强弱成负相关 ?古德的结论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李等研究了117个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家庭制度、择偶模式和爱情观念的关系后指出,自由恋爱和浪漫爱情的观念在核心家庭制度的社会更普遍。 ?罗森布拉特从另外一个角度支持古德的结论,他发现夫妻间经济相互依赖性强的社会,浪漫爱情观念较淡化。也就是说,一个妻子在经济上越是依赖于丈夫的社会,婚姻越可能是不基于爱情的传统型。 霍夫施泰德斯的研究不仅支持古德的假说,而且深化了古德的理论。他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可以从四个维度去把握,其中的一个维度是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划分,它同择偶的模式密切相关。在个体主义文化导向的社会,人们首要关心的是个人和小家庭的利益。而在集体主义导向的社会,人们的自我认同更多来自外在的群体,比如亲属、家族、党派、部落等等。他们的行为会更多地遵从群体的期望,有时会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在这个视野里,对浪漫爱情的追求就是对个人自由选择权的强调,无疑是“个体主义”取向的行为;而安于家族安排的“包办婚姻”则是“集体主义”的。这样,霍夫施泰德斯扩展了古德的理论, ?爱情和择偶模式不仅受家庭制度本身的影响,而是一个一般的文化模式决定模型。莱文等对 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划分对婚11个国家大学生的跨文化研究也验证了霍夫施泰德斯“个 姻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那些高生活水平、高离婚率和低生育率的国家往往把爱情看得 ?很为重要。 ?此外,一些研究认为男性比女性更浪漫。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或许是因为多数研究仅测量女性选取更多的物质性考虑,却没有纳入反映男性“现实性”选偶取向的指标,所以,还难 ?以得出女性不浪漫的结论。事实上另一些研究也表明,在浪漫爱态度方面未发现显著的性别 ?差异。 国内有学者以北京的调查资料所作的研究认为,生活环境越是接近现代化,人们越看重浪漫爱情。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浪漫爱与现代化关系的理论,文化趋同现象正在发生。而年轻的、职业地位较高者更多地认为双方感情在夫妻结合中的重要性,收入则显得更不重要;年轻的、 ?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访越不看重对方的政治面貌。一些学者指出,从表面上看青年人对配偶经济收入的考虑减少,但他们更关注的学历、职业、有事业心和发展前途、学识广博及其能力等 ? Goode, William J. The Theoretical Importance of Lov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59, 24(1), 38-47. ? Lee, G. R. and Stone, L. H. Mate-Selection Systems and Criteria: Variation according to Family Structur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80, 42:319-326 ? Rosenblatt, P. C. “Marital residence and the function of romantic love”. Ethnology, 1967, 6:471-480. ? 转引自李煜、徐安琪:《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 Levine, R., Sato, S., Hashimoto, T. and Verma, J. “Love and marriage in eleven cultur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5, 26: 554-571. ? Jones, J. T., & Cunningham, J. D. “Attachment styles and other predictors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dating couples”, 转引自Cobb, N. P., Larson, J. H. & Watson, W. L. “Development of the Attitudes About Romance and Mate Selection Scale”. Family Relations, 2003, 52(3): 222-231. Larson, J. H. “The Marriage Quiz: College students' beliefs in selected myths about marriage”. Family Relations, 1988, 37: 3–11. Stones, C. R. “Love attitudes of White South African and British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2, 132: 609-613. ? 李煜、徐安琪:《婚姻市场中的青年择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 Kline, S. L., Horton, B. and Zhang, S. Y. “Communicating Love: Comparisons between American and East Asian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8, 32: 200-214. Sprecher, S. and Metts, S. “Development of the „Romantic Beliefs Scale? and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Gender2role Orientation”,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89, 6: 387-411. ? 李银河:《关于爱情的研究》,《未定稿》1989年第12期。 2 ?因素,实际上看重的是可以转化为经济、物质的潜能,笔者的前期研究指出,择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具有多重性、综合性,多数人在择偶时不可能仅考虑某一标准,而可能既关注对方经济条件、又看重其人品个性和双方的相近相容等。该研究通过对上海、哈尔滨调查资料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指出,年轻的、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访在择偶时更多地看重经济条件,同时,也有更大的概率看重兴趣爱好相容、气质修养好以及开朗幽默等的个性气质取向。此外,人们对婚姻的基本要求 ?。那么,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个人主义取向增强的转型社会,仍以稳定、长久为主导 人们是更看重浪漫爱,还是如一些研究所判断的爱情观中的现实性、功利性因素上升,年轻人 ?将金钱当作婚姻基石,以貌取人或“傍大款”盛行,这些成为本研究探讨的学术目标。 二、研究设计和资料来源 本研究主要通过被访者对“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以不考虑”这个以爱情为基础的择偶标准、“爱情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这个带有某种必然相遇可能性的结识机会,以及“只要两人相爱,即使女方比男方大6岁以上也无所谓”和“如果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很多,男方也不必感到难堪/自卑”这两个年龄和收入条件方面梯度匹配的态度测量,来观察研究对象对于浪漫爱的追求。考虑到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红娘网、婚介网、佳缘网、相亲网等婚恋网的迅捷发展,以及性观念的开放,本研究还将通过对网恋和贞操观的判断来了解被访对浪漫爱的认同。 年完成的对上海城乡1200个、兰州城乡1000个家庭的问卷调本研究的数据资料来自2008 查,该调查按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方法从上海9个区/县22个街道/镇43个居/村委会、兰州4个区 个居/村委会中选取家庭,并以家庭中20-65岁成员的生日离7月1日最近者为访县10个街道/镇33 问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访问员入户进行访问。 样本的人口特征为:(1)性别:女性占49.3%,男性为50.7%;(2)地区:郊县样本为34.5%;(3)年龄:20-29岁的被访占16%,26%的对象为30-39岁,40-49岁的达27%,50-59岁的为23%,59岁以上者占8%,平均年龄为42.5岁;(4)受教育程度:文盲/初识占5%,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为11%,初中有32%,高中达29%,大专学历占12%,大学为9%,研究生近2%,平均受教育10.7年;(5) ?婚姻状况:未婚者占9%,初婚对象达85%,3%为再婚,离婚和丧偶均为2%。 三、研究结果 我们首先将相关指标的频数分布和性别差异检验的结果列于表1,然后对被访浪漫爱的特征加以大致描述。 表1 您在多大程度上赞同或不赞同下面的观点(%) 找对象时只爱情是一种只要两人相如果女方收与离过婚的在网上谈恋只要两人相 要两人真心缘分,可遇爱,即使女入比男方高人结婚并没爱、找对象爱,对方是 相爱,其他不可求 方比男方大很多,男方有什么不好 虽浪漫但不否与别人有 条件都可以6岁以上也也不必感到可靠 过性关系无 不考虑 无所谓 难堪/自卑 所谓 10 1 8 4 6 4 29 1.非常不赞同 2. 46 6 21 14 15 10 32 ? 杨善华:《城市青年的婚姻观念》,《青年研究》1988年第4期;田岚:《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性价值观》,《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1期。 ? 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 罗丽霞、王爱华:《浅析青年错误爱情观的原因及对策》,《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6期;范小西:《女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舒秋劲:《从征婚广告看青年婚恋观的变化》,《青少年研究》,1999年第3期。 ? 初婚和再婚被访中包括同居者;子女数并非生育数,其中包括继子女和领养子女。 3 3. 11 8 17 12 26 10 15 4. 25 53 39 53 44 42 18 9 32 15 17 9 34 6 5.非常赞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合计 2200 2200 2000 2200 2200 2000 2200 样本数 2.77(1.19) 4.09(0.86) 3.32(1.20) 3.64(1.04) 3.37(1.03) 3.91(1.10) 2.39(1.23) 平均值(标准差) 2.90(1.20) 4.05(0.88) 3.32(1.17) 3.56(1.06) 3.41(1.02) 3.88(1.14) 2.49(1.25) 男性(标准差) 2.64(1.17) 4.13(0.84) 3.31(1.23) 3.73(1.01) 3.32(1.04) 3.94(1.07) 2.29(1.20) 女性(标准差) 23.42*** 3.72 0.05 13.08*** 4.12* 1.62 13.44*** 性别差异F检验 1-5分别表示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的连续变量;*P<0.05,**P<0.01,***P<0.001,下同。 表1的初步描述性结果显示了如下的一些特征: (一)爱情源于缘分被普遍认同 统计结果显示,85%的被访对“爱情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持肯定态度,赞同率显著高于其他变量。从平均值看,被访对“爱情是缘”态度的得分高达4.09分(?0.86),显著高于其他变量,且不存在性别差异。 “缘分”从词意上理解意味着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相知的机会和可能,甚至带有某些神秘的和宿命的色彩,我们很难对它作价值判断或变迁方向的预测。对“爱情是缘”所作的阶层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变量均与是否认同此观念无显著相关。但对地区差异的分析结果报告,兰州89%的被访赞成爱情是缘分的说法,高于上海的82%;市区被访的认同率为89%,高于郊县的80%(见表2-3-2)。 表2 对“爱情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的认同(%) 地区 城 乡 是否 在婚 兰州 上海 郊县 市区 婚外 婚内 2 1 2 1 1 1 1.非常不赞同 2. 7 5 7 5 4 6 3. 2 12 12 5 5 8 4. 45 59 46 57 50 53 44 23 34 32 40 32 5.非常赞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合计 1000 1200 761 1439 291 1909 样本数 4.24 4.00 4.03 4.05 4.23 4.09 平均值 0.91 0.79 0.95 0.80 0.80 0.86 标准差 43.88*** 8.57 ** 7.39 ** F检验 以婚姻关系为自变量所作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围城”外的被访90%首肯“爱情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高于围城内85%的认同率。这是否因为“围城”外的男女更多地对爱情抱有神秘感、敬畏心和更高的期待尚须进一步的分析。 此外,尽管该调查资料中不同年龄的被访对爱情是缘分的认同率无显著差异,但假如我们将20-30岁市区青年男女的调查结果与2002年“市场化转型中的青年择偶研究”同样年龄段被访回答的结果作比较,青年人认同“爱情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的似有增多的趋势(见表3)。 表3 对“爱情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认同的年代比较(%) 2008 2002年 4 成都 上海 兰州 上海 4 1 1 0 1.非常不赞同 2. 13 5 5 5 3. 19 13 3 5 4. 34 46 48 56 30 35 44 34 5.非常赞同 100 100 100 100 合计 爱情在年轻人乃至一般人群中越发显得神秘、神圣和宿命,或许与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不无联系。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市场竞争和社会速变,使不确定因素大为增加,比如职业的不稳定、财富的分化、知识的老化,以及感情的变化,加上各种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使风险和失败普遍存在并成为常态。众多不确定因素、风险和变化,在激发现代人潜在的欲望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常诱发其心理紧张、精神焦虑和信仰危机。尤其是一些商业性调查公司、咨询机构和网站发布的所谓“六成都市人对婚姻感到失望”、“70%夫妻长期闷闷不乐,整体呈中度抑郁”、“我国三成家庭存在暴力行为”、“80后‘闪婚’、‘闪离’,离婚率冲高”等存在明显方法缺陷或解读错误的调查结果,误导着普通受众。加上文学作品、影视银屏、通俗杂志中泛滥成灾的婚外情、多角恋、情杀、复仇、殉情、婚姻离散等的过度渲染,日复一日地给予受众以强刺激、深印象,以至“傍大款”、一夜情、包“二奶”、离婚等被当作触目皆是的普遍现象。这些都可能使一些人爱情信念的丧失或爱情追求动力的弱化,而把爱情视作难以捕捉、只能靠运气碰巧获得的“命中注定”的天缘。 二、梯度匹配定式有所松动 人们在选择配偶时通常遵循同类或梯度匹配的习俗,也就是男性往往偏好年龄、社会阶层与自己差不多,或年龄小于自己、学历/收入低于自己的伴侣,女性则相反。所谓的“男女相当”或“男高女低”的婚姻匹配模式为一般公众所普遍认同,而男方的年龄小于女方、学历/收入低于女方则往往要承受一定的社会压力甚至付出额外的代价。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对“只要两人相爱,即使女方比男方大6岁以上也无所谓”、“如果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很多,男方也不必感到难堪/自卑”以及“与离过婚的人结婚并没有什么不好”作判断时,持肯定态度的均显著多于持否定态度者,尤其对于“女高男低”的阶层婚配新模式,持首肯态度的高达70%,不赞成“如果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很多,男方也不必感到难堪/自卑”的只占18%。 双变量相关分析的结果还表明,地区的现代化程度较高、被访受教育越多未必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梯度匹配定式;与女性相比,男性更不认同反传统的“女高男低”的阶层婚配模式;与1960年前出生者相比,1960年后出生的被访更多地不在乎女方年龄大得多;未婚者较少地在意异性的婚史(见表4)。 表4 对非传统的两性婚配模式认同的差异分析 自变量 因变量 F检验 差异 0.45 只要两人相爱,即使女方比男方大6岁以上也无所谓 15.12*** 性别 如果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很多,男方也不必感到难堪/自卑 男,女 3.41 与离过婚的人结婚并没有什么不好 11.48** 只要两人相爱,即使女方比男方大6岁以上也无所谓 青年,中老年 0.05 年龄 如果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很多,男方也不必感到难堪/自卑 2.19 与离过婚的人结婚并没有什么不好 1.59 只要两人相爱,即使女方比男方大6岁以上也无所谓 1.35 婚史 如果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很多,男方也不必感到难堪/自卑 5 4.73* 与离过婚的人结婚并没有什么不好 无婚史,有婚史 42.45*** 只要两人相爱,即使女方比男方大6岁以上也无所谓 兰州,上海 0.00 地区 如果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很多,男方也不必感到难堪/自卑 39.20*** 与离过婚的人结婚并没有什么不好 兰州,上海 17.59*** 只要两人相爱,即使女方比男方大6岁以上也无所谓 郊县,市区 0.32 城乡 如果女方收入比男方高很多,男方也不必感到难堪/自卑 0.17 与离过婚的人结婚并没有什么不好 三、择偶态度趋向理性化 社会上曾流行“爱情跟着感觉走”、“找一个他/她爱我、我也爱他她的人”,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相当长的时期中,择偶时关注对方的经济状况、住房、相貌等会被指责为“物质主义”、“以貌取人”、“动机不纯”,是“低级庸俗”的资产阶级择偶观。有研究表明,学历、职业、收入、住房等社会经济条件和容貌、身材等外表形象等指标,在1987年前的选取率较低而只 ?是在近些年才倍受重视。 本研究未设置具体的择偶标准指标,而主要考察被访的择偶态度。统计结果显示,在对“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以不考虑”作判断时,只有三分之一的被访表示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11%的人不置可否,却有56%的回答者持反对态度,也就是说,多数人认为选择终身伴侣仅考虑双方情投意合还不够,其他方面的条件也不能不兼顾,甚至也很重要。 相关分析的F检验结果显示,青年被访在“爱情至上”观的认同方面与中老年被访无显著差异,但上海的、市区的和高学历的被访不赞成“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以不考虑”的更多些,如上海被访持基本肯定态度的只占26%,兰州则达41%;市区男女认同“爱情至上”主义的仅为29%,郊县却达41%;初中及以下的研究对象不相信“唯爱情论”的占51%,高中及以上被访则达61%(见表5)。 表5 对“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不考虑”的认同(%) 年龄 地 区 城 乡 教育 程度 20-35岁 36-64岁 兰州 上海 郊县 市区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以上 8 10 17 4 8 11 10 9 1.非常不赞同 2. 47 46 40 54 38 51 41 52 3. 13 10 3 18 14 9 11 11 4. 25 25 25 23 27 23 26 23 6 6 16 3 14 6 12 6 5.非常赞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合计 594 1606 1000 1200 761 1439 1062 1138 样本数 2.74 2.77 2.83 2.70 3.01 2.63 2.90 2.64 平均值 1.11 1.20 1.36 0.97 1.23 1.31 1.25 1.10 标准差 0.43 6.54 * 52.68 *** 25.37 *** F检验 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这个问题上也似乎显得更不“浪漫”,她们不赞成“爱情至上”的达62%(男性为50%),对男女均值的F检验表明具有统计显著性(F=36.49,Sig.=.000)。 从年代比较看,由于缺乏相同题项的访问资料,我们仅以2002年《市场化转型中的青年择偶》课题的数据作参考,该样本为20-30岁市区未婚青年。分析结果显示,未婚青年不认同“爱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可以不考虑”占到56%,其中上海地区、女青年也更少地认同“爱情至上”的择偶观(见表6) ? 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6 表6 对“爱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可以不考虑”的认同(%) 地区 性别 成都 上海 男性 女性 13 11 11 13 1.非常不赞同 2. 38 48 42 46 3. 22 30 26 28 4. 17 10 15 9 11 1 6 4 5.非常赞同 100 100 100 100 合计 299 500 401 398 样本数 2.74 2.42 2.62 2.45 平均值 1.20 0.85 1.05 0.95 标准差 19.78 *** 6.00* F检验 上述相关分析的结果似乎出人意料,因为按常理似乎应得出相反的结论。然而,我们也不能以此推导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女性以及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访缺乏浪漫性的结论。主要理由在于: 首先,婚姻将满足两性生理、物质和精神的多元需求,因此,人们的择偶标准也具有多重性、综合性,我们很难对当事人的择偶取向作出价值判断,比如,把考虑健康遗传因素、社会经济地位或身材容貌等和看重对方的人品和双方的相容、互爱对立起来,认为关注前者是现实的、世俗的,而除了相互的爱之外,什么都不考虑的才是浪漫的、纯情的。有研究显示,78%的城市青年认同“爱情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仅有爱情是不能长久的”,但同时也有56%的被访赞成“与爱情相比,社会地位、宗教的不同都不重要”。与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相比,爱情不 ?仅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本研究不赞成“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以不考虑”也显著多于赞成者,即多数人并不信奉“爱情至上”,但也并非崇尚“物质至上”。同时,多数人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婚配模式,年龄、婚史、收入等“现实条件”在择偶双方情投意合时将更少地成为阻力。“浪漫爱渐行渐远”的判断未在我们的经验研究中得到证实。 其次,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人们越看重浪漫爱情是超越国界的总趋势,但这并非意味着城市地区、教育层次高的人们更不在乎伴侣的社会经济背景。具有城市背景的、教育程度较高者通常对终身伴侣的期望更高,择偶也更慎重、理性。既有的对中国五十年择偶标准变迁的研究也表明,教育程度较高者对伴侣的要求更高,无论是对容貌、身材、健康等生理条件,学历、职业、收入等社会经济条件,还是对人品个性和双方相容互补的考虑,均多于教育程度较低者。这未必表明他们缺乏“浪漫”气质,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自身条件较好,对婚姻的期望较 ?高,于是对终身伴侣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择偶标准也更多元和综合。一项对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择偶观变迁的研究表明,两性对双方的相互爱慕以及伴侣的容貌偏好均有所上升,而男性 ?对女性教育背景、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容貌也更看重,这显然也不能得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男性变得更不浪漫了的结论。 同理,女性首肯“爱情至上”较少也不足以证实男性更具浪漫气质。这除了深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影响外,还与家长对女儿结交异性朋友和择偶的控制更为严厉不无相关。本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被访男子的婚姻由父母做主的显著少于女性(前者为17%, ? 资料来源于《市场化转型中的青年择偶》课题调查数据库。 ? 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 Buss, D.M., Shackelford, T. K., Kirkpatrick, L. and Larsen, R. J. “A Half Century of Mate Preferences: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Valu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001, 63(2): 491-502. 7 后者达28%),而婚姻由自己做主、父母不满、反对或勉强同意的明显少于女性(前者为6%,后者占12%)。父母显然更担心女儿交友不慎而“失足”,并常喋喋不休地告诫女孩小心男人的“图谋不轨”或“性陷阱”。加上女性更看重家庭角色和婚姻价值,她们在恋爱交往时更慎重、更理性化也顺理成章。 浪漫的实际行为看,由于本研究未对恋爱期间的浪漫情况进行调查,而仅询问了“夫妻从 比较而言,谁更有浪漫情趣”,我们仅考察结婚不到2年的新婚夫妇谁更具浪漫情趣,结果表 的丈夫更浪漫,但有39%的被访认为妻子更浪漫,其中男性首肯妻子更具明,只有13%家庭 浪漫情趣的比重更高些,达43%。这或许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女性缺乏浪漫气质或对浪漫爱的追求渐行渐远的判断未必是事实。 此外,我们从被访对“网恋”的基本否定态度中,也可进一步了解择偶观的理性化趋向。统计结果表明,只有15%的人不赞同“在网上谈恋爱、找对象虽浪漫但不可靠”的看法,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都未对此有显著影响,但地区差异则较大,兰州持非常肯定态度的高达52%(均值为4.17?1.21),上海只占19%(均值为3.70?1.01)。 表7 对“在网上谈恋爱、找对象虽浪漫但不可靠”的认同(%) 兰州 上海 郊县 市区 郊县 市区 6 5 4 3 1.非常不赞同 2. 9 9 12 11 3. 3 5 19 12 4. 27 31 52 52 55 50 13 22 5.非常赞同 100 100 100 100 合计 334 666 427 773 样本数 4.17 4.13 3.59 3.77 平均值 1.21 1.15 0.99 1.12 标准差 0.21 8.75** 城乡差异的F检验 4.14 3.70 平均值 1.17 1.01 标准差 90.04*** 地区差异的F检验 如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说明人们的择偶态度趋向理性化,尤其在社会分化加剧、各种风险加大的今天,大多数人对婚姻的基本要求仍以稳定、长久为主导,财大气粗者未必牢靠,“爱情至上”会被认为是“空中楼阁”,而虚拟网恋成为“玫瑰陷阱”的危情故事也让浪漫体验的遐想慎之又慎。但这些都未必表明年轻人已不再憧憬浪漫爱,或许只是折射出人们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爱情理想革命化和贬斥物质欲望的一种逆反;抑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不稳定、房价飞涨、结婚成本攀升对人们的巨大压力及其因应策略;或许这也是被一些学者及传媒夸大了的诸如择偶标准功利化、“女大学生无房无车不嫁”、“富豪选美”、“傍大款”以及成功人士抛弃糟糠妻等社会现象所误导的负面后果之一。 此外,热恋中的男女难以作出准确判断、被认为是弱智的“非理性行为”特征,或许与“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以不考虑”的“非理性态度”并不等同。爱情具有非理性的特征,但人们浪漫爱的态度则趋向理性化。因此,“找对象时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其他条件都可以不考虑”的指标,测量的或许是“爱情至上”的态度而未必反映了浪漫爱的内涵特征。这个测量上的局限性将有待于后续研究的改进和进一步的探讨。 (原文载于《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8
本文档为【第二章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25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