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举报
开通vip

数字民政解决方案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篇一:浪潮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浪潮“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数字民政”工程以“一网一台多软件”为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覆盖全国的民政业务宽带高速网络;二是在这一网络上,建立分布式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开发管理和分析这一数据库的通用民政业务软件平台;三是研制运行在通用平台上的专项民政业务管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 行业背景: 根据民政部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5年时间内逐步构建管理型和服务型两大网络。管理型网络即民政系统广域网,该网络将覆盖至县级(...

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数字民政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篇一:浪潮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浪潮“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数字民政”工程以“一网一台多软件”为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覆盖全国的民政业务宽带高速网络;二是在这一网络上,建立分布式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开发管理和分析这一数据库的通用民政业务软件平台;三是研制运行在通用平台上的专项民政业务管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 行业背景: 根据民政部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5年时间内逐步构建管理型和服务型两大网络。管理型网络即民政系统广域网,该网络将覆盖至县级(大中城市将覆盖至街道一级)民政部门,网络上将构建通用民政业务软件平台,通用平台上运行专项民政业务管理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服务型网络即集因特网查询、单键专项呼叫、热线电话三位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推进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政务,建立全国联网的民政工作数据库。 系统概述: 1 两级系统——建立省民政数据中心,实现省民政数据中心与省其他数据中心(如:社会保障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实现省民政数据中心与各地市民政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实现省民政厅对下级民政业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功能;建立各地级市民政数据中心,实现各市民政数据中心与各市其它政府部门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实现各市民政数据中心与省民政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 五个应用——省民政厅(省级)、地级市民政局、区县(县级市)民政局、街道(乡镇)民政机构、居(村)委会等五个层次的民政工作人员的应用需要。 系统组成: 民政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包括:统一用户与权限管理,Web精确打印中心,业务监控管理,报表工具,预警管理,审批流程与设置管理,政策管理,系统管理,民政日常办公处理,原始数据采集工具。 民政业务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包括:运行维护管理,宏观决策管理,保障卡民政业务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共享管理,数据接口管理,数据交换管理。 需要建立的十大业务分别是:优抚安置业务,救灾救济业务,社会福利业务,民间组织管理业务,社区建设业务,基层政权业务,社会事务业务(婚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区 2 划地名业务,民政事业费业务,老龄工作业务。 总体架构: 主要特点: 1(可以实现居(村)委会、乡(镇)民政机构、县(市、区)民政局、地市民政局、直辖市民政局、省 民政厅民政业务的多级联网审批办公 。 2(预警方案及时了解和处理各种情况的变化,对民政对象实现自动的动态跟踪管理。 3(可以对民政政策动态管理,适应国家及各地区民政政策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资金预测预算实施监督管理方案,实现对民政事业费的有效管理。 系统功能: 以民政业务应用支撑平台为核心,以民政业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数据标准为设计依据,以实现民政业务的计算机管理为目标,以个性化应用前台为软件操作界面,以数据中心为数据基础,以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为数据组织和数据交换手段,全面建立先进、安全、可靠、灵活、方便扩展、操作简单、易于维护、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统一民政应用系统。 系统流程:居(村)委,街道(乡镇)民政科,区县民政局,市民政局,省民政厅 关键技术: 3 1(采用基于J2EE标准的多层应用模式。 2(支持Windows 2000 server、Unix、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 3(支持Oracle 9I、SQL Server 2000等大型关系型数据库。 4(采用Weblogic 、tomcat、microsoft iis等成熟产品。 5(使用了JSP、JAVA、XML等多种开发技术。 6(采用业务逻辑组件化模块化技术、机构、角色、用户相分离的灵活的权限控制技术,结合数据、业务的动态管理技术,实现系统的灵活应用、业务的个性化定制以及满足低保业务发展的要求。 7(认证、审批中采用的数字签名技术,保证审批的严密性和安全性。 8(以国际通行的XML技术为核心制定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的技术规范,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友好连接。 9(采用数据仓库技术,以民政各项业务应用为专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建立数字民政低保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算法模型,实现决策支持服务。 10(采用WEB SERVCE等技术开发PDA等多种接入设备的信息服务功能,方便领导和市民随时查询低保信息。 功能模块:民政业务支撑平台、数据中心、优抚安置管理系统、救灾救济管理系统、社会福利管理系统、民间组织管理系统、社区建设管理系统、基层政权管理系统、社会事务 4 管理系统、区划地名管理系统、民政事业费管理系统、老龄工作管理系统 运行环境:WinServer;Unix;WebLogic;Oracle 篇二:“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数字民政解决方案 1.系统需求及功能描述 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建立“数字民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除了满足民政自身部门的业务需要外,还将横向连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计生、残联等部门相关单位,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纵向向上连接上级民政部门,向下贯通市、所有乡镇(街道)、所有村(居)委三级民政部门及相关单位(部门),为“数字民政”业务的处理和数据传输提供统一的平台。 “数字民政”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是新博经过不断研究和学习研发的,主要包括民政业务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社区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交换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四大核心系统。 2.民政业务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民政业务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社会救助、优待抚恤、退伍安置、福利生产、社会事务、社会福利、区划地名、社会组织、计划财务、双拥工作、老龄工作、慈善捐赠、殡葬管理、办公室等14大类130多个业务系统。 5 社会救助包括: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对低保户及低保对象的基本信息及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管理; 五保供养信息系统,主要对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管理系统:主要对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基本信 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临时救助管理系统:主要对临时救助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民政补助对象管理系统:主要对60年代精简、离退休人员遗属、企业老职工、国民党宽赦、起义投诚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优待抚恤包括:伤残民兵、伤残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其他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在乡复员军人、病故军人遗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三红对象、干休所的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退伍安置包括:退伍转业军人管理、无军籍职工的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福利生产包括:福利企业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 6 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福利企业残疾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福利企业季度报表申报管理。 社会事务包括:社会事务单位基本信息采集管理;流浪乞讨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收养对象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死亡人员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 社会福利包括:孤儿收养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老年人养老服务对象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对象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 区划地名包括:行政区划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地名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消亡地名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 社会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组织的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计划财务包括:民政事业统计的报表的生成和数据交换接口。 双拥工作包括:双拥共建的工作统计情况; 老龄工作包括:60岁以上老年人、失能老人、独居老人、老龄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老年人集成协会、老年优待证等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慈善捐赠包括:慈善企业、慈善捐赠、慈善支出、定向捐赠等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 殡葬管理包括:殡仪馆、公墓、安息堂的基本信息采集和 7 业务办理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信息的管理;殡仪馆、公墓、安息堂的业务数据上报管理。 办公室包括:文件处理、短信平台、来信来访等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 3.社区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社区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社区基本概况、社区人员信息、社区各类组织、社区规章制度、社区各类单位、社区各类活动、社区各类报表、社区各类文件等8大类60多个业务系统。 社区基本概况包括:社区一口清、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社区荣誉栏、社区特色等基本信息采集、业务办理、台账记录。 社区人员信息包括:社区户籍人口、社区暂住人口、社区党员、社区团员、民政对象、社保对象、教育对象、计生对象、综治对象、工会对象、老龄对象、残联对象、侨务对象、死亡人员对象的基本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 社区各类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妇联、社区工会、社区关工委、社区计生、社区老龄、社区民政、社区社保、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共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双拥等基本信息采集、业务办理、台账记录。 社区规章制度包括:主要职责、规章制度等基本信息采集、业务办理、台账记录。 8 社区各类单位包括:社区驻区单位基本信息采集、业务办理、台账记录。 社区各类活动包括:社区各类活动的信息采集、业务办理、台账记录。 社区各类报表包括:社区各类报表的信息采集、业务办理、台账记录。 社区各类文件包括:社区各类文件的信息采集、业务办理、台账记录。 4.数据共享交换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共享交换信息系统包括:市信息办人员库的信息共享交换、市信息办法人库的信息共享交换、市宏观库的信息共享交换、是地理库的信息共享交换、市监察局信息共享交换、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交换、 与殡仪馆死亡人员的信息交换、公墓安葬信息共享交换等50多个业务接口系统。 5.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 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低保对象的分布、收入、补助、类型等决策分析;老年人分布、结构、类型、增长趋势、养老方式的决策分析;优抚对象的分布、补贴类型、结构分析;死亡人员的原因、年龄、结构化分析、私埋乱葬情况决策分析;社区创建情况分析;社区选举情况的决策分析40多种分析图表等。 9 篇三:数字化社区平台解决方案 数字化社区平台解决方案 方案名称:数字化社区平台 1、方案简述 近期,通过对国内其他城市的社区数字化建设的考察,借鉴其建设经验,结合丛台实际,以试点为开端,提出了此项工作的指导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讲求实效、注重应用;加强协调、整合资源;面向社会、服务公众。 丛台的数字化社区建设应建立在为了服务公众,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把社区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可管理部分,大力推进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优化职能部门服务流程,提高服务办事效率。数字化社区平台的建设保证了区、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级的工作需要,从数据的录入、表单提交、综合查询、业务流程到内部办公系统等,都可以逐步实现电子化,节省了成本,提供了工作效率,为后期的领导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配合,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合作共赢;需要调动各部门、各地方,特别是社区自身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局面。 数字化社区建设应建立在为了服务公众,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把社区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可管理部分,大力 10 推进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优化职能部门服务流程,提高服务办事效率。数字化社区平台的建设保证了区、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级的工作需要,从数据的录入、表单提交、综合查询、业务流程到内部办公系统等,都可以逐步实现电子化,节省了成本,提供了工作效率,为后期的领导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使社区信息化的构想成为现实,如何对城市中最基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如何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成为摆在社区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对现有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流程进行整理、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该系统通过覆盖整个社区的网络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对社区实施有效的信息管理。该系统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有助于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和效益。 通过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政府和社会资源,为百姓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有效地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寓管理于服务,通过服务加强管理。 2、适 11 用对象 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以及区政府的各职能部门。 3、功能列表(表格) 4、主要功能界面 内网办公系统 便民服务网站 便民服务热线 5、方案优势 首先高度集中化内部办公; 三位一体产品结构,为居民与政府提供更充公的沟通平台; 继承Office办公习惯,用户易上手; 扩展性以及可维护性高; 先进这开发技术,采用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 以及VS.Net 2005开发环境; 安全性高,通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杀毒软件三层防护系统。 6、方案配置(产品使用) 建议软件平台:服务器: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P1或更高) .Net Framework 2.0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SP3或更高) Microsoft Office 2003客户端:Microsoft XP Professional(SP2) Microsoft IE 6.0(或更高版本) 建议硬件平台:内存:512M;硬盘:30G。 7、拓补结构(逻辑和拓扑) 便民服务热线 篇四:福建省民政厅网络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福建省“数字民政”信息网 (一期)技术方案 12 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零二年五月 目录 一、 系统建设背 景 .......................................................................................................... 1 二、 系统建设目 标 .......................................................................................................... 2 三、 系统设计原 则 .......................................................................................................... 3 四、 主要网络技术介 绍 .................................................................................................. 5 五、 网络拓扑 图 ............................................................................................................. 8 六、 网络设计方 案 ........................................................................................................ 10 七、 系统设备清 13 单 ................................................................................................. ....... 20 福建省“数字民政”信息网设计方案 一、 系统建设背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全球信息化的迅猛普及,为响应民政部信息化的发展,福建省民政厅提出实现全省的民政系统网络信息化,以提高民政工作水平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民政系统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民政业务工作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手段现代化。开展信息化建设是行政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是转变工作方法、提高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民政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民政工作为基层、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迫切要求。 承担基层选举、优抚、救济、社会福利、婚姻登记等诸多社会事务管理的民政工作,未来5年内将逐步实现信息化。已经开始实施的“数字民政”和“便民”两项工程,将大大提高民政工作管理的效率和民政服务的质量。开展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民政工作为基层、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迫切要求。 目前,民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民政部机关除在互联网上推出以政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政部网站外,还有 1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系统单机版、救灾管理统计系统、婚姻登记管理系统、社团管理系统等业务软件在全国或部分地区推广,全国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工作也有望在近期启动。 根据《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2001-2005年发展规划纲要》,未来5年内民政系统将基本建成管理和服务两大网络系统。其中,与重点民政业务相结合的“数字民政”工程,将建成覆盖各级民政部门的高速宽带网络,使各级民政部门可利用通用民政业务平台灵活地查阅、分析各种民政业务信息,利用专用软件处理各项民政业务。而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 “便民”工程,则将建成集国际互联网、热线电话和单键呼叫为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在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婚姻登记、领取抚恤金、社团登记、远程教育、养老服务、医疗护理以及困难求助等各个方面, 为城镇居民提供完善、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 系统建设目标 福建省“数字民政”信息网是为福建省民政系统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以现代化通讯方式为网络联通手段、以Client/Server模式为处理模式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以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等原则为前提,建立以现代化通讯方式为网络联通手段、以TCP/IP为网络通信协议、以内部交换式网络架构为 15 平台、充分考虑防火墙和防病毒等多种网络安全措施、覆盖福建省各级民政部门的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平台;全面实现民政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实现省民政厅办公自动化;使各级民政部门可利用通用民政业务平台灵活地查阅、分析各种民政业务信息,利用专用软件处理各项民政业务;及时为领导提供多种方式的决策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完备的信息查询服务;确保信息数据和网络系统的长期安全可靠。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使福建省“数字民政”信息网在最短时间内投入运行,建议网络系统建设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规划目标是: ? 在省民政厅机关主体办公楼内建立内部局域信息交换网络。 ? 与2002年底前建成的部省两级相连的民政系统高速宽带广域网相连接, 实现部省民政部门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包括文字材料、图形、图像、声音等),共享各级民政部门开发的信息资源。 ? 建立与INTERNET的高速安全连接,提供WWW、Email、FTP等必要的信息 服务,能够及时发布民政信息并了解国内外民政工作动态,以加强与社会 16 各界的信息交流和对社会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 ? 配备一台广域网路由器,计划二期与全省各地、市、县民政部门的连接。 第二个阶段的规划目标是: ? 建成覆盖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的高速宽带网络,使各级民政部门可利用通用 民政业务平台灵活地查阅、分析各种民政业务信息,利用专用软件处理各 项民政业务。 ? 省级广域网的通信速率不低于512Kbps(建议2Mbps)。 ? 提供通过电话拨号连接上网的接入方式,为移动用户提供入网服务。 ? 在“数字民政”高速宽带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充分使用数据库、群件 (GROUPWARE)、中间件和互联网技术,为民政厅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民政 综合办公业务应用系统。 ? 建成以省民政厅节点为中心,连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利 用视频技术和设备,通过网络传输信道在两地或多个地点进行会议,可以 实现视频、音频、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和实时交换,为各级 领导、各个部门提供视频会议服务,包括点对点视频会议 17 和多点视频会议 形式。 本设计方案是针对第一个阶段的建设目标完成的。 三、 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原则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近年来发展极快,技术更新的周期也在缩短,而且这种发展速度还将继续若干年,那么从技术的先进性衡量,就要求为客户新建立的系统有一定的先进性,不至于很快被淘汰。福建省“数字民政”信息网应采用先进并且成熟的网络技术,选择代表发展方向主流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设备选型要具有很高的品质保证和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使整个系统建成时能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并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和较高的运行效率。 2、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就是用较少的资金、较快的速度建成一个用户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的实用系统。系统的先进性必须建立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实用性的第一要素是以满足应用需求为目标,力求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在现有的条件下合理安排,充分运用资金完成各项工作。系统设计依据业务流量分析结果,合理配置主机系统、网络系统,在确保业务处理响应时限和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整合性设计防止出现系统瓶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详尽考虑现有软、硬件投资保护, 18 扣紧实用性主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系统能力购买,做到最 佳的性能价格比。 3、可靠性原则 篇五:数字城乡解决方案 数字城乡数字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 录 1、总则 ...................................................................... 4 2、名词解释 .................................................................. 4 3、数字城乡项目概述 .......................................................... 5 4、需求分析 .................................................................. 6 4.1系统总需求 ............................................................ 6 4.2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 分 .................................. 7 4.3是开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和“七项制度”活动的有力助 手 .................. 7 4.4促进市民消费和相关产业发 展 ............................................ 8 4.5将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利于社会稳 定 .................................... 8 19 4.6是城市“电子商务”和增值业务的基 础 .................................... 8 4.7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 9 4.8系统应用及后期拓展 .................................................... 9 5、商业和部署模式 ............................................................ 9 5.1商业模式 .............................................................. 9 5.2部署方式 ............................................................. 10 6、业务特征 ................................................................. 11 6.1目标客户 ............................................................. 11 6.2业务功能总述 ......................................................... 11 6.3基础功能(管理系统部分) ............................................. 11 6.3.1录入查询 ....................................................... 11 6.3.2党建工作 ....................................................... 11 6.3.3基层概况 ....................................................... 11 6.3.4基层环境 ....................................................... 12 6.3.5民政救助 ....................................................... 12 6.3.6文体教育 ....................................................... 12 6.3.7户籍人口 ....................................................... 12 6.3.8流动人口 ....................................................... 12 6.3.9两新组织 ....................................................... 13 20 6.3.10计划生育 ...................................................... 13 6.3.11单位场所 ...................................................... 13 6.3.12综合治理 ...................................................... 14 6.3.13劳动保障 ...................................................... 14 6.3.14医疗卫生 ...................................................... 14 6.3.15系统设置 ...................................................... 14 6.4基础功能(服务系统部分) ............................................. 15 6.4.1政务公开 ....................................................... 15 6.4.2基层商圈 ....................................................... 15 6.4.3便民生活 ....................................................... 15 6.4.4材料下载 ....................................................... 15 6.4.5民意调查 ....................................................... 15 6.4.6基层风采 ....................................................... 16 6.4.7信息发布 ....................................................... 16 6.4.8文体活动 ....................................................... 16 6.4.9交流论坛 ....................................................... 16 6.5系统特色功能 ......................................................... 16 6.5.1电子沙盘(可选) ............................................... 16 6.5.2统计分析 ....................................................... 17 6.5.3综合查询 ....................................................... 17 6.5.4自定义报表 ..................................................... 17 21 6.5.5全球眼监控 ..................................................... 17 6.5.6全疆流动轨迹查询 ............................................... 18 6.5.7移动办公应用 ................................................... 18 6.5.8二代身份证识别、数据读取 ....................................... 18 7、业务使用流程 ............................................................. 18 7.1使用方式 ............................................................. 18 7.2 PC客户端使用 ........................................................ 19 7.3手机客户端使用 ....................................................... 19 7.4手机终端使用流程 ..................................................... 19 7.4.1户籍人口查询 ................................................... 19 7.4.2流动人口查询 ................................................... 19 7.4.3新增人口和二代身份证数据读取、录 入 ............................. 20 8、技术方案 ................................................................. 20 8.1系统建设原则 ......................................................... 20 8.1.1整合资源原则 ................................................... 20 8.1.3四层共享原则 ................................................... 20 8.1.4可靠性和安全性 ................................................. 20 8.1.5可管理性 ....................................................... 21 8.1.6可扩充性 ....................................................... 21 8.1.7先进性 ......................................................... 22 22 8.1.8系统使用的经济型 ............................................... 22 8.1.9开放性和标准性 ................................................. 22 8.2系统框架 ............................................................. 22 8.2.1系统组网 ....................................................... 24 8.2.2系统功能 ....................................................... 24 8.3系统组成结构 ......................................................... 25 8.3.1数字城乡综合管理系统 ........................................... 25 8.3.2数字城乡综合服务系统 ........................................... 25 8.3.3数字城乡手机端系统 ............................................. 27 1、总则 1.1 编制说明 本方案用于指导商务领航-数字城乡(以下简称“数字城 乡”)解决方案的市场推广工作。 1.2 适用范围 本方案明确了“数字城乡”业务定义、业务功能、技术方案 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指导新疆电信各级分公司针对基层政 府组织开展业务系统的推广。 2、名词解释 数字城乡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是集“党建工作、公共设施、 计生工作、民政救助、文化活动、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出 租房屋、再就业、治安、物业、商铺”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 服务系统;适用范围包括社区、村队、连队等各级基层组织。 23 户籍人口:户籍在本社区、村队、连队的人口称为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户籍非本社区、村队、连队的人口称为流动人口。 两新组织: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统称为两新组织。 四知、四清、四掌握:辖区住户的每个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及其社会关系,每个家庭经济状况,每个家庭成员的政治表现,每个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四知”;辖区就业情况,重点人员情况,流动人口现状, 贫困群体状况“四清”;辖区基本情况及社情动态,辖区宗教管理状况,辖区内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辖区各类积极妃子发挥作用情况“四掌握”。 四类管理法:按照自治区组织部要求,将人员管理类别分为四类(放心户、基本户、重点工作户和重点管控户) 3、数字城乡项目概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约10000个社区和农村,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传统社区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沟通上的不顺畅,无法在日常事务中获得高效方便的专业服务,极大制约了新疆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尚无一套能够融合我国国情,尤其是适合新疆本地实际(民族地区)情况基于基层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目前部分已有的基层数字化管理系统只是单一的解决社区、村队的信息录入和查询方面的问题,只是具备了人口信 24 息的管理功能,技术上不能满足社区、村队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切实问题,尤其是新疆的7.5事件发生,新疆地区非常需要具有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社区、村队各种信息和满足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四知、四清、四掌握”要求的系统,这为研究开发《数字城乡综合管理服务系统》项目提供了契机。该系统在市场上属于空白,因此研究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效益重大,前景广阔。 目前系统平台基本建成,主要技术成熟,已经过多项压力测试, 篇六: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导读: 智慧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云计算技术架构的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使所有的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服务中心,都使用统一的平台,并根据其职责,设置服务功能,分层向市民提供服务。智慧社区系统采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建立一个沟通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的综合信息交互和核心信息共享及转换功能,向外拓展联动而成的新一代智慧社区控制系统。 智慧社区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的方法、创新的思维,围绕服务对象、服务主体、 25 服务形式、服务类别、服务层次、服务供给进行智慧社区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从应用方向来看,“智慧社区”应实现“以智慧政务提高办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区提升社区品质”的目标。 智慧社区主要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1)智慧社区组织体系及保障体系: 智慧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一个为民服务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放在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在社区的延展和落地,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社区实体服务与信息服务的同步和链接。 2)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社区综合服务,对民政、人社、计生、综治提供各种服务,实现社区审批服务体系;社区办公服务平台将实现各项办公信息的日常管理;社区居民档案管理平台将采集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为智慧医疗提供数据支撑;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为城镇、农村人民提供基层卫生服务。 3)智慧社区便民服务平台: 主要为社区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包括物业管理、社区服务门户、社区商务、社区呼叫、便民缴费服务、视频服务和智能家居服务。 4)智慧社区自助服务平台: 主要提供志愿者管理、教育文化活动、社区信息查询、自助服务申请等内容。 26 总体目标 以面向服务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全面便捷的公共服务、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和丰富和谐的生活设施,使人民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便捷、更幸福。 具体表现为:深化社区管理领域,社区基层组织以丰富的手段,更高效地提供便民服务;利用新技术,汇聚社区内外资源,全面覆盖服务对象,感知社会需求,以智能、便捷、高效的方式丰富居民生活内容。 目标任务 1.以居民的需求为核心出发点,整合政务、商务资源,为居民提供敏捷、主动、精准的服务。建立触手可及、惠及全民、功能恰当的服务提供体系,让“网络走多远、服务就走多远”,让公众“能用、善用、享用”政府服务,降低服务社会成本,提升公众满意度。 2.推动社会资源数字化进程,重点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促进新型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智慧化生活方式。 指标体系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 1.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 2.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 27 平。重点内容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侧重便民利民和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通过科技创新与应用、注重信息安全保障。 3.指标具有可比性,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 4.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目前,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已就“智慧社区”开展了有益探索,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逐步走入千家万户。但是,“智慧社区”建设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问题,尤其是缺乏顶层设计,需要在政府投入、统一标准、信息共享等方面加以重视。由政府主导,通过购买服务、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能够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来承担建设和运营任务。通过制定统一平台标准,将分散的系统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跨域的、集成的、开放的平台。同时,要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契机,建立信息的开放和共享机制,让民生信息发挥更大的价值。 物联网已成为国际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各地提升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区别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开始实现城市管理、政府职能 28 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这一独特而鲜明的特征体现在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两个层面。 社区服务的提供者有预见性地了解到居民的需求,主动将精准的信息和服务,通过敏捷的手段推送给需要者;而社区服务的接受者则可以在社区内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取各种服务。各地正在建设“智慧城市”,人们将从智慧社区中得到最直接的感受。 从智慧社区的建设来看,物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变成生活中可以触摸、可以运用的新技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带给我们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它正在不断催生出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交易方式、新的组织形态和新的发展模式。 篇七:社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摘要] 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是依托现有的区电子政务公用信息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不搞重复建设,不搞孤立体系,通过对信息网络的拓宽和延伸,形成的一个覆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三级综合网络体系和服务提供体系。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用3至5年时间,建立“一个平台,两个系统,三位一体,四个统一”的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全方位带动区服务业发展,增加区的就业机会,形成高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相互促进的有利局面。 29 一、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近几年来,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电子政务面向的是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电子商务的是面对直接消费者,但作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最终落脚点的信息化社区建设却相对滞后。随着社区信息化的全面铺开和电子社区的逐步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必然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也会对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有着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当以居家为核心的社区实现信息化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期望社区居民把信息化的意识带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而推动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如何使信息化社区的构想成为现实,如何对城市中最基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如何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进行“便民工程”,成为摆在社区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国家对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 民政部在《2001-2005年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在2001年至2005年内实现“数字民政”工程和“便民”工程。“数字民政”工程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全国民政部门的专网,使各级民政干部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利用通用民政业务平台灵活地查阅和分析民政业务信息,利用专用业务管理软件处理各项民政业务,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30 进行行政管理,从而实现民政工作的现代化。“便民”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提供现代化的手段。在今后5年内,以社区服务为龙头,建立智能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将通过热线电话、因特网、单键呼叫三种方式接受社区居民的服务请求,在传统社区服务手段的支持下,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从长远发展看,应在互联网上建立整合民政、劳动、公安、卫生等部门业务的统一的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结合“数字民政”工程,把各项民政基层管理工作移植到这一信息平台上,实现民政业务的网上办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3年9月25日发出的“发改办社会[2003]921号”文件中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社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国家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国债)5亿元(其中拨款3亿元,转贷2亿元), 用于全国社区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计划单列市每市安排一个试点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要沟通低保、再就业、社区服务等供需信息,依托现有信息中心的资源建设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平台及其终端(社区布点)。 2、我区实施社区信息化系统的优势 深圳市作为计划单列市和全国信息化建设示范城市,在全 31 国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区作为深圳市金融和贸易比较发达的城区,服务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具有大量的、潜在的社区服务需求。刘学强区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今后5年内,全面建设现代服务强区,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安定祥和、环境优美舒适、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城区,这为我区发展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区作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全市的邮电、通讯枢纽中心,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邮电通信网、有线电视网、无线数据通讯网等已覆盖全区,为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光纤到办公室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目前,辖区内光纤管道资源十分丰富,以区委大楼为核心节点的区党政机关光纤网络已连接到大楼内的所有部门以及大楼外的街道办事处等60多个单位,可以直接上互联网。由我办建立的区电子政务公共信息平台在技术上和应用上走在全市前列。由我办负责规划的区光纤铺设工程方案正在设计中,年底将开通区公安分局的30多个节点。整个工程完成后,辖区内所有的居委会、居民小区、学校、重要建筑物等均可用光纤相连,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扩展和延伸。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备——个人电脑,我区党政机关各部门基本上是人手一台,辖区内居民家庭的电脑拥有率达到70%以上,电脑上网率达到90%,为我区建立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 3、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 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原 则为“一个平台,两个系统,三位一体,四个统一”。即建立一个区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完成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和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形成集网络、网站群和呼叫中心三位一体的业务系统,达到接入渠道统一、数据标准统一、会员身份认证统一、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统一,为社区居民提供完善快捷的服务。区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应依托现有的区电子政务平台,充分利用区信息中心多年来建立的网络硬件资源、光纤资源、数据库资源和软件资源。“社区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系统”是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管理系统”除社区自身的管理之外,还有政府的民政管理和治安管理等内容,是电子政务向最基层元素的自然延伸。或者说,只有把电子政务通过街道、居委会等延伸到社区,才能实现政府管理信息化的最终落实。“社区服务系统”是社区信息化的核心,面向社区的服务一共有三类,分别是政府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本地服务。 4、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实施 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划、分级建设;选好试点、分期实施;讲求实效、注重应用;加强协调、整合资源;面向社会、服务公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有关地方计划部门要在政府领导下,综合协调各项促进社区发 33 展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整合和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资源和各项社区资源,形成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工作合力,避免试点项目建设中的盲目投资与不合理的重复建 设。 5、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切入点 从全国范围来看,社区信息化建设发展较早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宁波、青岛等城市。但从建设效果来看,相当多的社区信息化系统仅仅停留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上互联网、影视娱乐节目点播、政务公开上,对社区居民真正关心的服务却很少涉及。据杭州市民政局2002年对本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期望调查表明,市民对社区服务需求列前十位的分别是:改善小区环境卫生、发展完善社区医疗和急救、改善社区治安、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维修服务、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提供健身场所和设施、为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家政服务和家务劳动。为找准我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切入点,区信息办将在近期联合区民政局、区统计局城调队对辖区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或网上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程度、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居民对购物方式的选择、对配送服务的态度、对呼叫系统及电子邮件服务的兴趣、居民电脑拥有和上网情况等问题。 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34 根据我们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我们认为区社区信息化建设应考虑以下关键环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数据建设、系统运营机制。三者决定着社区信息系统建设的成败。 1、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包括光纤铺设、上网设备、集热线电话、因特网查询、单键呼叫三位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所要求的硬件设备、家用电脑。软件基础设施包括社区管理机构、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建设、社区服务队伍和社区服务机构的配套工作等。 2、基础数据建设 基础数据的建设一是要建立技术规范,包括业务分类、数据分项、字段长度等技术规范与格式,为政府各部门今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一个技术基础;二是业务资料数字化,将业务部门的工作资料尽可能地转换为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文字、图像及多媒体信息,使业务内容转换成业务信息流;三是开展数据比对,将各部门资源拿出来经过比对,基本信息一致后才能共享,从而实现数据的信息化。 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涉及到民政、劳动、公安、计生、卫生、社保、交通等多个部门,由于各自业务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不一样、隶属的主管部门也不一样,形成了实际上的信息孤岛。整合信息,建立区一级的信息交换平台和共享数据库,是打破信息壁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技术保障,也是实现 35 信息资源共享的渠道。通过区级信息交换平台,各业务数据库实现了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数据库所提供的基础共享信息,基本避免了市民信息的重复采集。通过数据比对,纠正了部分基本数据不一致的情况,确保共享数据库信息和各分系统业务数据基本信息准确一致。共享数据库是各业务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的公用资源,对信息实行分类、分段管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信息的冗余度,保证了信 息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易于与其它系统对接,以利于支持政府的宏观决策信息系统。 3、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有强大的服务支撑体系来保证。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服务商和项目,为社区信息化服务。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商业设施作为依托,积极探索社区物流配送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基本生活不出社区”的目标。 4、系统运营机制 服务过程中的瓶颈是信息的传递或搜寻,一方面,居民作为被服务者,需要及时获得有用的服务信息,另一方面服务者寻找服务对象和接受服务者的反馈。如果在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的接受者之间,有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信息中介,在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之上,向各类服务提供者收集、验证、整合各类信息,然后在平台上向被服务者发布这些信息,同时, 36 服务提供者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寻找服务对象和接受服务的反馈,而被服务者一方面能从这个平台上寻找到真实、可靠的服务信息,另一方面还能够在服务完成后,在平台上发布对服务的评价。这样的信息服务中介和服务信息平台,必然会最大限度地打破服务提供与服务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瓶颈。我们将这样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称之为系统运营商,它是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运营者。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一个社区内,还很难达到家家有电脑的情况,对于没有电脑、不会操作电脑等社区内的居民,需要通过物业管理公司设置社区终端或通过电话和上门服务来提供服务。可见,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运营中起到接力的作用。随着社区服务信息化的深入,必将产生新型的物业管理公司,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服务商和服务项目参与到社区服务信息系统中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运营应采取政府管理、服务外包的方式,利用政府的诚信形象和服务商丰富的社会资源,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架构 1、网站群 区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将依托区电子政务公共信息平台,由网络系统、网站系统、呼叫系统组成,在一年内,在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建立网站和呼叫系统,形成覆盖全区 37 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站群。 2、社区管理信息系统 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由社区居委会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社区居委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在对社区居委会管理工作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咨询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准确、可靠、及时地记录和处理居委会日常业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业务信息,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 和内容受理日常工作中的各种业务,管理录入各项业务工作信息,为社区居委会提供科学管理社区的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误差,减轻了工作负担。 在社区居委会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之上,区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同步功能,将分布数据通过网络汇总到中心数据进行处理和备份,进而对其实现深层次的数据提取和挖掘,为区政府各部门提供了动态的全新的数据资料。 此外,社区管理信息浏览查询子系统用来协助区政府及其它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社区信息的浏览查询,审核整理等工作。 社区管理信息统计分析子系统用来协助区领导和其它业务主管部门对居民需求、人员状况、资源调配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社区服务信息系统 社区服务业务流程决定了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 38 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根据不同社区的服务状况和条件,采用多种社区服务呼叫中心模,作为社区居民最易接受的信息交流方式。 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和潜力 社区管理系统与社区服务系统项目的实施,对于社区建设意义重大,可给本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转变政府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举措。社区信息化将极大地方便社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改善社区基层职能机构的工作条件,提高社区基层职能机构的办公效率,从长远看会减少社区居委会的开支。 2、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提高社区整体水平、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社区机构由政府职能向社会职能转变,协助政府进行宏观决策。通过社区管理与服务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居民生活生产动态、日常生活需求,成为政府动态掌握民情的信息平台,增强了各级政府业务部门的管理能力。 3、预示着“数字城市”真正意义上的进入社区、进入家庭。社区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把普通市民的生活服务与热线呼叫、网络等进行连接,形成了生活服务“信息化”模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方便居民生活”的宗旨和原则,促进了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 39 4、标志着社区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社区信息化建设构筑起了统一的公共服务系统,架起政府、居民以及商家之间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无疑给予了社区建设崭新的物质条件和服务手段,超越了传统的社区建设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 5、社区信息化对于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起到积极作用,将带动相关服务性行业的飞速发展。 6、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稳定。社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将有效地整合行业 40
本文档为【数字民政解决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8KB
软件:Word
页数:3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12-12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