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举报
开通vip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年级:2013级 专业:国际贸易学 姓名:赵阳阳 考试课程: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 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哈尔滨商业大学 赵阳阳) 【摘 要】 【关键词】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外直接投资;海尔;国际化经营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is the main frame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of the int...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年级:2013级 专业:国际贸易学 姓名:赵阳阳 考试课程: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 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 (哈尔滨商业大学 赵阳阳) 【摘 要】 【关键词】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外直接投资;海尔;国际化经营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is the main frame structure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eclectic theory, and indicates that the three basis points of the theory not only contribute to acquire the greatest overall benefits in direct invest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but also help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 a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way. In the last, applying this theory to Haier Group for instance analysis, the aim is to direct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level of Chinese enterprises. Key words: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OFDI;Haier;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一、引言 英国里丁大学是跨国公司和国际商务研究的摇篮和重要基地。邓宁(Dunning)是跨国公司理 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paradigm)实际上是综合了产业组织理论、 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的研究方法,并试图建立一个一般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即尽可能 用更多的变量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形式,而且该理论试图做到既能够解释发达国家,又 能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从而名副其实地成为“一般理论”。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建立在所有权优势(O),区位优势(L)、内部化优势(D)的分析框 架之上,并解释了三种进入模式的选择:出口、许可证交易和FDI。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这只 是邓宁理论在早期的一些结论。事实上该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邓宁理论的一个重要成就是 将垄断优势融入巴克利和卡森(Buckley and Cassin,1976)的内部化理论框架。但是折衷论 的最初版本并没有解释合作的模式。1995年,邓宁将折衷范式扩展以涵盖联盟资本主义的 主要特点,将OLI的整合优势扩展以包含那些与外国的组织、资源、能力建立跨国价值增 值和交易关系的因素。在后来的论述中,邓宁更加强调O,L,I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1998 年邓宁又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发展和全球化如何影响OLI优势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及其整合,特别是分析 了三极地区战略资产寻求型FDI的增长及其原因。 2 近 30年来,折衷主义范式已经成为解释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主流理论,特别是为实证分析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框架,其巨大的吸引力使它成为解释各个产业和各种类型的跨国活动的主要支柱。它的简单、通用的特性使它能够为大多数经济学和管理学学者所接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国内的企业也迈出了大举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步伐,投资的规模与发展势头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该理论的支撑下,我国不少企业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甚至直接向发达国家投资。在为数众多的企业中,海尔集团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产品从单一的冰箱发展到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大门类、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中国海尔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卡姆登(Camden)市建立了电冰箱工厂。目前,海尔已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中心”,在南卡州建立了“海尔生产中心”,以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处于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理论基础主要在市场的非完善性上,包括结构性和自然性市场非完善性两方面,并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以及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是任何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都必须同时具有的因素,即跨国直接投资的OLI模型。 (一)、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是指:跨国投资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自身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或资金优势等,其他企业相比而言不具备或难以获得这些优势。所有权优势既包括由于市场非完善性导致的只有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才能获得比通过贸易、技术转让方式等更有利的优势;也包括只有通过跨国直接投资才能内部化,并充分发挥的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所有权优势分为三种类型: (1)技术与管理优势。技术优势主要包括专利和商标、专门技术、know-how、市场营销水平、研发能力、产品差异化能力等。管理优势往往由大型企业获得,因为大型企业机构庞大,相比而言其生产体系、市场推广体系、研发体系、公关体系比较完善,管理层的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对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因为长期的积累而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汇集,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明显。 3 (2)规模经济优势。它是指由于其垄断地位、或自身的规模、或市场开发能力、或市场占有率、或资源特许等方面使跨国投资企业所产生的优势。如:垄断某国或地区的供应市场或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水平;和政府具有良好的关系而形成寡占格局等。 (3)资金优势。它是指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规模的资金方面的优势,包括从银行或银团的贷款能力;在债券市场或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具有强大的现金流支撑等。一般而言,大型企业信用等级较高,容易获得银行贷款或从股票市场及债券市场筹资,资金成本低,并且可以获得巨额的资金支持。 只有具有所有权优势,进行跨国投资的母国企业才可能扩大经营领域和在异国进行市场活动,获得收益,否则将面临东道国企业或其他国家企业的激烈竞争,有可能无法弥补在海外 经营的额外成本,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无利可图。 (二)、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其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在外部市场失灵的前提下,进行内部使用而带来的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在现实中,市场失灵的现象随处可见,屡屡发生,现实的市场在很多地区都是非完善的市场,存在结构性及交易性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外来企业的经营风险,另外也造成企业的经营成本过高,无法充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而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则可以直接通过内部交换机制预防市场失灵问题,以企业内部运作代替外部的失灵市场,这样既克服了外部市场失灵带来的风险,又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区位优势 成功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还需要具备第三个因素,即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紧密相关。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与投资母国相比较,对直接投资公司而言,或者具有超出一般水平的有利经营因素,或者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不利的经营环境。跨国投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都要考虑该地区是否具有区位优势,以确定是否投资、在哪里投资、采用哪种投资类型等问题。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进入壁垒、市场规模大小、市场增长幅度、生产成本的差异、资本回报、外汇管控、基础设施、东道国政府干预等方面的因素。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战略布局的情况下,尤其在远距离的跨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区位优势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超出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度量。 综合来看,邓宁教授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三个因素各有其重要性,并且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使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取得最大的整体效益。该理论是在吸收过去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使国际投资研究向比较全面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并受到广泛的重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较高的评价。 4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局限性 任何理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过分地强调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既有优势,这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是不相符的。跨国投资企业的优势具有相对性,而非邓宁所说的绝对化。即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并且优势总是相对于同一市场中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而言的。在世界范围内,从不同国家企业的总体实力对比上看,发达国家企业具有明显优势,但如果深入到具体行业看,不同国家的企业则又各有所长,从而各自有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 跨国投资企业的优势具有动态性,即优势可以在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也是企业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优势、发展壮大自己的活动。对于一国企业而言,只要国外确实存在着可供自己利用的有利条件,而这种条件又是国内暂时没有或不易取得的,企业就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谋求这种优势。这三种优势具有互相替代性。这种替代性一旦发生作用,就可能产生优势替代型投资。 四、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解析海尔的三方面优势 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该理论分析和指导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在我国企业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中不断地得到检验和印证。以中国海尔集团海外直接投资为例,就很好地验证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跨国直接投资中的理论指导地位。 (一)、所有权优势分析 它是指海尔集团独占无形资产以及拥有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海尔集团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与管理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海尔集团坚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其自主技术成果已获得9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获得该项奖励最多的企业;累计申请专利5469项(包括发明专利618项、海外专利251项),是申请专利最多的中国家电企业。在实现消费——流通——生产的全新变革的产业流程中,海尔对来自世界任何一个市场角落的产品需求,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新的技术方式和产品方式反馈回市场,最短的研发时间有时仅有十几个小时。 而在管理创新方面,海尔有一套成功的管理模式。包括海尔的特色企业文化、海尔的品牌战略与核心竞争力、海尔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以及海尔的内部市场链机制与业务流程再造等成功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等。 (2)规模经济优势。海尔集团从1984年创立,到1999年在美国建厂,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卓著业绩。现有工业园10个,涉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0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营销网点58800个。规模不断扩大,已具有规模经济 5 的优势。 (3)资金优势。海尔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提出一个概念叫做三融一创,也就是融资、融智、融文化,创世界名牌。正是由于海尔雄厚的实力,良好的资信,才可能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并且具有广泛的渠道获得资金来源。 (二)、内部化优势分析 由于外部市场不完全,海尔集团通过内部化可以克服市场不完全,并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从劳动力成本看,在美国设厂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10倍。产品技术、人员素质、企业管理、关税等各方面的压力都非常大。如果单从劳动力成本上看,可能不合算。但中国加人WTO以后,进入美国就不仅是一个劳动力成本的问题,而且牵扯到非关税进入成本的问题。另外,美国政府在整个美国采购,其中有一项就是家电,采购额非常大。为了解决本国就业问题,美国政府采购有一条非常严格的要求,不管产品是什么品牌、是哪个国家的,产品必须是美国生产制造。由于海尔有投标资格,再加上产品很过硬,从而一举中标。 (三)、区位优势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第一个趋势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否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资本;第二个趋势是跨国公司从寻找能发展其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区位转向寻找那些能强化或补充其核心竞争力的区位;第三个趋势是国际直接投资区位流向的决定因素的综合性大大增强。 在美国直接投资经营,首先可以使海尔直接进入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为海尔提供现成的外部环境,真正地显示其效益,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其次,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分额;再次,海尔在美国实行本地化战略,在美国建立研发中心,根据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及科研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最后,在美国直接投资首先打开了发达国家的市场,有利于为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做铺垫。 五、海尔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应从相对的、动态的角度去分析各个不同的比较优势,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认为中国企业在各方面都比不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畏惧国际化经营,不敢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二是不考虑自己的竞争能力,盲目进行海外投资,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我国,像海尔那样具一定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和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企业,可以按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指导国际化经营。这些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虽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某些领域、市场也具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相对优势。这些企业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展开正面的竞争, 6 并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培养垄断优势,逐步提升现有的相对优势,通过与国际优秀企业的竞争合作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参 考 文 献 [1] 林季红. 试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J]. 中国经济问题,2006(4):25~31 [2] 汪建成、毛蕴诗.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整合与拓展[J]. 国际经贸探索,2007(8):60~64 [3] 唐斌、唐小明. 关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新思考及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J]. 知识经济,2011(1):7~8 [4] 张寒.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及其在石化企业跨国并购的应用检验[J]. 中国外资, 2013(4):38~39 7
本文档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其启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771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8-22
浏览量: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