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生理学题库

医学生理学题库

举报
开通vip

医学生理学题库医学生理学题库 神经系统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2.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 3.突触(synapse) 4.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7.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

医学生理学题库
医学生理学题库 神经系统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2.轴浆运输(axoplasmic transport) 3.突触(synapse) 4.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7.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 8.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9.习惯化(habituation) 10.敏感化(sensitization) 1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12.递质共存(neurotransmitter co-existence) 13.反射(reflex) 14.后发放(after discharge) 15.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16.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 17.突触前易化(presynaptic facilitation) 18.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1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20.牵涉痛(referred pain) 21.运动单位(motor unit) 22.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23.腱反射(tendon reflex) 24.肌紧张(muscle tonus) 25.脊休克(spinal shock) 26.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 27.生物节律(biorhythm) 28.本能行为(instinctual behavior): 29.情绪生理反应(emotional reaction) 30.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 31.α波阻断(α-block) 32.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 33.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FWS) 34.第二信号系统(second signal system) 35.优势半球(dominant hemisphere) 二 、填空题 36.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和_______,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 37.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因素 有关。 38.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39.神经对其所支配的组织能发挥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的作用。 40.经典的突触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41.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_______和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尤其是对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胞膜的_______。 42.IPSP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突触后膜对______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突触后膜出现_______。 43.突触可塑性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形式。 44.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该处传递一般是_______的,其传递速度_______。 45.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6.NE的消除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其消除的主要方式。 47.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_______受体,根据其药理学特性,该种受体又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48.能与肾上腺素和NE结合的受体称为_______受体。该种受体又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型,其中_______受体与递质结合引起的平滑肌效应以兴奋为主。 49.阿片肽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类,已确定的阿片受体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受体。 50.中枢的活动除51.中枢抑制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 52.突触后抑制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形式。 53.突触后抑制是由_______神经元引起的一种抑制,突触后膜表现为,,,,极化。 54.突触传递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5.丘脑是除_______以外的各种感觉传入通路的重要中继站,并能对_______进行初步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综合。丘脑的核团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大类。。 56.快痛是一种“_______痛”,快痛由_______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______痛”,由_______纤维传导。 57.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运动神经元,它们末梢释放的递质都是_______。_______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支配骨骼肌的梭外肌,_______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支配梭内肌。 58.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 59.腱器官是_______感受器,而肌梭是_______感受器。二者的传入冲动对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分别起_______和_______作用。 60.肌紧张是_______反射的基础,屈肌反射具有_______意义。 61.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动物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后,出现_______肌紧张性亢进的现象,称为_______。 63.状态反射是由_______整合而完成的姿势反射中的一种,可包括 _______反射和_______反射两类。 64.临床上基底神经节的损害主要表现分为_______和_______。 65.帕金森病病因是双侧_______病变,_______能神经元变性受损;亨廷顿病病因是双侧________病变,______能神经元变性或遗传性缺损。 66.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功能部分。其中_______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平衡和眼球运动。 67.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在于调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活动。 68.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是_______和_______。 69.下丘脑被认为是较高级的内脏活动调节中枢,具有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理活动功能。 70.按频率快慢将脑电图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波形。_______波为新皮层紧张活动时的脑电波。 71.睡眠是由交替出现的两种时相组成,这两种时相分别称为_______和_______。 72.在快波睡眠时,脑电波呈现_______化_______波,而在慢波睡眠时,脑电波呈现_______化_______波。 73.条件反射是由_______与_______在时间上的结合而建立起来的。该过程称为_______。 74.学习的形式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75.人类的记忆过程可细分为76.Wernicke区、Broca区、颞上回后部、角回受损,可分别引起_______症、_______症、_______症和_______症。 77.左侧半球在_______功能上占优势,故称为_______;右侧半球在_______功能上占优势。 三、选择题 A型题 78.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胞体 B(树突 C(轴突始段 D(轴突 E(轴突末梢 79.属C类神经纤维的是: A(初级肌梭传入纤维 B(皮肤痛、温觉传入纤维 C(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D(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E(皮肤的触-压觉传入纤维 80.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哪种离子的作用, A(Na+ B(Cl- C(Mg2+ D(Ca2+ E(K+ 8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提高了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 性, A(Ca2+ B(Cl- C(K+ D(Na+和K+,尤其是Na+ E(Cl-和K+,尤其是Cl- 8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 A(极化 B(超极化 c(后电位 D(复极化 E(去极化 83.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对Ca2+、K+通透性增大 C(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D(突触后膜去极化 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8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 性增加所致,B A(Na+ B(Cl- C(K+ D(Ca2+ E(Mn2+ 8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是: 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86.关于突触前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E(潜伏期较短 87.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 E(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 88.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突触延搁 D(不能总和 E(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也立即停止 89.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释放的递质为: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儿茶酚胺 D(多巴胺 E(乙酰胆碱 90.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E(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91.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 A. α受体 B(β受体 c(N型受体 D(M型受体 E(H型受体 92.N型受体的阻断剂是: A(筒箭毒 B(阿托品 C(心得安 D(酚妥拉明 E(甲氰咪呱 93.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比较集中的部位是: A(低位脑干 B(脑干中缝核 C(纹状体 D(丘脑底核 E(黑质、脚间核 94.下列哪一类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 A(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E(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95.α受体的阻断剂是: A(筒箭毒 B(阿托品 C(普萘洛尔 D(酚妥拉明 E(丁氧胺 96.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的主要部位是: A(纹状体 B(正中隆起 C(中脑 D(边缘前脑 E(丘脑底核 97.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 A(聚合原则 B(辐散式原则 C(环状联系 D(连锁式联系 E(单线式联系 98.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 A(聚合式原则 B(辐散式原则 C(环状联系 D(链锁状联系 E(侧枝式联系 99.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元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元 E(效应器 100.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101.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睡眠状态 E(协调肌紧张 102.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中躯体感觉的中继站是: A(内侧膝状体 B(外侧膝状体 C(后腹核 D(丘脑外侧核 E(丘脑前核 103.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岛叶皮层 D(颞叶皮层 E(边缘系统 104.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后, 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左半身 B(右半身 c(左侧头面部 D(右侧头面部 E(双侧头面部 105.右侧枕叶皮层损伤,引起的视觉障碍是: A(右眼全盲 B(左眼全盲 C(双眼全盲 D(左眼颞侧、右眼鼻侧偏盲 E(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 106.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Aa纤维 B(C类纤维 C(Ad类纤维 D(B类纤维 E(Ag类纤维 107.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Aa纤维 B(C类纤维 C(Ad类纤维 D(B类纤维 E(Ag类纤维 108.下列哪一项是内脏痛的特点, A(刺痛 B(定位不明确 C(必有牵涉痛 D(牵涉痛的部位是内脏在体表的投影部位 E(对电刺激敏感 109.牵涉痛是指: A(内脏痛引起体表特定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B(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痛觉感受器引起的痛觉 C(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痛觉感受器引D(肌肉和肌腱受牵拉时所 产生的痛觉 E(内脏及腹膜受牵拉时产生的感觉 110.正常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的脑电波形主要是: A(α波 B(β波 C(δ波 D(θ波 E(α波和β波 111.关于脑电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的综合电变化图 B(是皮层的自发电位变化图 C(正常成人安静、清醒、闭目时出现β波 D(兴奋、觉醒时出现α波 E(由高幅慢波转为低幅快波表示抑制过程发展 112.慢波睡眠的特征: A(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B(生长素分泌减少 C(多梦 D(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E(对促进生长,体力恢复有利 113.当一伸肌被过度牵拉时张力会突然降低,其原因是 A 疲劳 B 负反馈 C 回返性抑制 D 腱器官兴奋 E 肌梭敏感性降低 114.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甘氨酸 E(肾上腺素 115.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D(梭外肌受到牵拉 E(梭外肌松弛 116.叩击跟腱引起与该肌腱相连的肌肉收缩,是由于刺激了下列哪种 结构, A(腱器官 B(痛觉感受器 C(肌梭 D(皮肤感觉器 E(触-压觉感觉器 117.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时: A(兴奋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B(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C(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 D(对支配其他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抑制闰绍细胞的作用 118.叩击跟腱引起相连的同一块肌肉收缩,属于: A(肌紧张 B(腱反射 C(屈肌反射 D(姿势反射 E(多突触反射 119.完成一次腱反射约需要: A(0.3 ms B(0.7ms C(1.4ms D(2(8ms E(5(6ms 120.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肌紧张 C(对侧伸肌反射 D(翻正反射 E(腱反射 121.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收缩 C(肌梭传入冲动增多 D(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E(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 122.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减少 B(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 C(牵张反射加强 D(梭外肌收缩 E(梭内肌舒张 123.腱器官感受器: A(位于梭内肌的中间部 B(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C(梭外肌等张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D(梭外肌等长收缩时,其传入冲动不变 E(是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124.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时: A(对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B(对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C(使梭外肌收缩增强 D(使梭内肌收缩增强 E(以上都不是 125.皮层运动区的部位是: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额叶 D(枕叶 E(颞叶 126.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 B(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C(横断脊髓时大量出血 D(断面以下脊髓丧失高位中枢的调节 E(失去了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127.脊髓突然横断后,离断水平以下的随意运动将: A(暂时性增强 B(不变 C(暂时性减弱甚至消失 D(永久丧失 E(永久增强 128.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 A(肢体麻痹 B(去大脑僵直 C(脊休克 D(腱反射加强 E(动作不精确 129.人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意味着病变已严重侵犯: A(脊髓 B(延髓 C(脑干 D(小脑 E(大脑皮质 130.震颤麻痹患者的主要症状是: A(肌张力降低 B(静止性震颤 C(运动共济失调 D(感觉迟钝 E(随意运动过多 131.震颤麻痹病变主要位于: A(黑质 B(红核 C(苍白球 D(小脑 E(丘脑底核 132.人的小脑受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 A(增强 B(降低 C(不变 D(先增强,后降低 E(先降低,后增强 133.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 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汗腺分泌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134.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是: A(心跳加快加强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胃肠运动加强 D(瞳孔散大 E(胰岛素分泌减少 135.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的器官是: A(甲状腺 B(性腺 C(肾上腺皮质 D(肾上腺髓质 E(汗腺 136.人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延髓 B(脑桥 c(下丘脑 D(丘脑 E(大脑皮层 137.摄食中枢位于: A(延髓 B(中脑 C(丘脑 D(下丘脑 E(大脑皮层 138.防御反应区主要位于: A(延髓 B(脊髓 C(低位脑干 D(脑桥 E(下丘脑 139.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皮层下重要的躯体运动中枢 B(是皮层下重要的体表感觉中枢 c(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D(是视、听觉的高级中枢 E(是躯体运动和体表感觉的整合中枢 140.下列哪种反射为条件反射, A(吸吮反射 B(眨眼反射 C(屈肌反射 D(见到酸梅引起唾液分泌反射 E(对侧伸肌反射 141.人类与动物在条件反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 A(能形成条件反射 B(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C(条件反射分化程度 D(条件反射消退程度 E(具有第二信号系统 142.谈论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非条件反射 D(自身调节活动 E(应激反应 143A(γ-氨基丁酸 B(血管升压素 C(乙酰胆碱 D(催产素 E(儿茶酚胺 144.关于神经纤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传导信息的功能 B(神经纤维主要指轴突而言 C(传导速度最慢的是B类纤维 D(传导速度最快的是?类或Aα类纤维 E(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分为?、?、? 和?类 145.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结构的完整性 B(功能的完整性 C(单向传导 D(相对不疲劳性 E(绝缘性 146.关于神经纤维轴浆运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具有快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B(具有慢速的顺向运输方式 C(具有逆向运输方式 D(缺氧对轴浆运输无影响 E(狂犬病病毒可以轴浆运输方式从末梢转运至胞体 147.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突起,但无轴突 B(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 C(不产生动作电位 D(与相邻的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E(终生都有分裂增殖能力 148.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总和 E(后放 149.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进入突触前膜内 C(细胞外液中Mg2+浓度升高,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增多 D(突触后膜对Na+、K+,特别是Na+通透性增高 E(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150.突触后抑制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突触后膜 CI-内流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151.关于电突触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间隙较狭窄 B(突触前后膜阻抗较低 C(结构为缝隙连接 D(传递速度较快 E(单向传递 152.关于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基础为曲张体 B(曲张体与效应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C(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内都有该传递方式的存在 D(单胺类神经纤维都能进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E(传递时间较长 153.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化学传递的物质基础 B(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 C(在突触小泡内贮存 D(其释放与Ca2+的转移有关 E(发挥完效应后主要经酶解失活 154.关于递质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配体与递质受体结合不具有饱和性 B(对每个配体来说,都有数个受体亚型 C(受体既存在于突触后膜,也存在于突触前膜 D(递质受体可与离子通道相耦联 E(递质分泌不足时,受体的数量将逐渐增加 155.对于M型受体的叙述,A(属于胆碱能受体 B(能与毒蕈碱发生特异性结合 C(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D(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E(其阻断剂为阿托品 156.注射阿托品后,不会出现: A(心率减慢 B(胃酸分泌减少 C(汗腺分泌减少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胆囊舒张 157.对于N型受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属于胆碱能受体 B(能与毒蕈碱发生特异性结合 C(存在于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的胞体膜上 D(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胞体膜上 E(其阻断剂为筒箭毒 158.关于回返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基础为神经元间的环路联系 B(要经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作用 C(闰绍细胞在脊髓回返抑制活动中起作用 D(中间神经元兴奋引起后膜去极化 E(可引起脑区神经元的同步化活动 159.以下哪种感觉不经过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味觉 E(本体感觉 160.关于丘脑的髓板内核群,下列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从进化上看,是丘脑的古老部分 B(其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C(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 D(当受到刺激时,可诱发大脑皮层感觉区神经元放电 E(丘脑束旁核与痛觉有关 161.下列哪种感觉传入与丘脑感觉接替核无关, A(视、听觉 B(触、压觉 C(痛觉 D(嗅觉 E(温觉 162.关于丘脑的感觉接替核,下列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一般经典感觉的第三级神经元 B(后腹核与躯体感觉、头面部感觉有关 C(下肢感觉在后腹核内侧,头面部在外侧 D(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路的换元站 E(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路的换元站 163.关于丘脑第二类核群的论述,错误的是, A(接受来自丘脑感觉接替核的纤维 B(接受来自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 C(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 D(与大脑皮层无特定的投射关系 E(参与各种感觉的联系功能 164.关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电刺激时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D(属多突触接替系统 E(不易发生传导阻滞 165.对第一感觉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主要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 B(位于中央后回 C(投射区域有一定的分野,总的安排是倒置的 D(1区主要是快适应感觉的投射区 E(2区主要是慢适应感觉的投射区 166.对第二感觉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B(面积比较小 C(投射呈正立分布 D(刺激该区可引起双侧性感E(人类切除该区可产生明显的感觉障 碍 167.关于皮层诱发电位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由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引起 B(出现于皮层某一局部区域 C(出现在自发脑电活动的基础上 D(电变化形式较为固定 E(主反应为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位波动 168.关于觉醒状态维持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 B(行为觉醒与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关 C(脑电觉醒与脑干网状结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有关 D(脑电觉醒与蓝斑NA递质系统也有关 E(觉醒状态的维持与感觉冲动的传入无关 169.对牵张反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是肌梭 B(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C(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D(脊髓被横断后,牵张反射永远消失 E(反射引起的是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收缩 170.γ运动神经元兴奋增强时,哪一现象不会出现, A(同一肌肉梭外肌收缩 B(同一肌肉腱器官兴奋 C(同一肌肉的梭内肌收缩 D(Ia类纤维放电减少 E(Ib类纤维放电增加 171.关于皮层运动区功能特征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B(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具有交叉性质 C(总体安排是倒置的 D(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 E(不接受来自骨骼肌深部的感觉冲动 17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脊休克的表现, A(大小便失禁 B(血压下降 C(断面以下脊髓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降低 D(发汗反射消失 E(断面以下脊髓反射活动消失 173.下列哪一项表现是去大脑动物所没有的, A(脊髓休克 B(伸肌紧张亢进 C(迷路紧张反射 D(颈紧张反射 E(牵张反射 174.关于状态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是: A(属于比较复杂的姿势反射 B(状态反射在去大脑动物表现最为明显 C(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 D(颈紧张反射中枢在颈髓部位 E(人体在正常状态,颈紧张反射明显 175.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中,不包括: A(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 B(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 C(大脑皮层运动区 D(纹状体 E(小脑前叶蚓部 176.关于小脑前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受本体感觉的传入冲动 B(接受视觉、听觉的传入信息 C(传出纤维主要在顶核换元 D(刺激前叶蚓部可使去大脑僵直减退 E(人类小脑损伤可出现肌紧张亢进 177.下列关于小脑受损后的症状,错误的是: A(静止性震颤 B(意向性震颤 C(动作协调障碍 D(肌张力减退 E(不能完成精巧动作 178.自主神经对下列哪种器官的作用是非拮抗性的, A(心肌 B(唾液腺 C(支气管平滑肌 D(小肠平滑肌 E(虹膜平滑肌 179.下列哪一项不是交感神经的效应, A(汗腺分泌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瞳孔缩小 D(膀胱逼尿肌舒张 E(糖原分解增强 180.下列哪一种生理活动的基本中枢不在延髓, A(心脏活动 B(血管活动 C(呼吸运动 D(消化道运动 E(水平衡调节 181.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B(是后天经过学习训练形成的 C(数量无限 D(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E(不容易消退 182.下列描述中,哪一项不发生在异相睡眠期, A(眼球快速运动 B(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 C(生长素分泌明显升高 D(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 E(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183.关于大脑皮层功能一侧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左侧半球在语词活动功能上占优势 B(右侧半球在非语词性认知功能上占优势 C(左侧半球为主要半球,右侧半球为次要半球 D(惯用右手者,右侧皮层损伤常表现为穿衣失用症 E(惯用左手者,左侧皮层损伤不会产生语言功能障碍 B型题 A(A类 B(B类 C(C类 D(A、B、C三类 E(?、?、?、?四类 184.根据神经纤维直径粗细及来源,将传入纤维分为: 185.根据传导速度和后电位差异,将神经纤维分为: 186.自主神经节前纤维是: 187.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甘氨酸 188.主要存在于中脑网状结构的递质是: 189.脑桥的蓝斑和延髓网状结构腹外侧部分的递质是: 190.闰绍细胞释放的递质是: 191.中枢递质中主要由黑质细胞制造的是: A(动作电位 B(局部去极化 C(阈电位 D(超极化 E(后电位 19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193.突触前抑制时,GABA递质引起的是: 194.突触后抑制时,GABA递质引起的是: 195.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电位变化是: 19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A(中央后回 B(中央前回 C(颞叶皮层 D(枕叶皮层 E(边缘叶 197.视觉的皮层投射区位于: 198.听觉的皮层投射区为: 199.嗅觉的皮层投射区为: 200.肌肉本体感觉投射区为: 201.体表感觉投射区位于: A(运动性失语症 B(去大脑僵直 C(静止性震颤 D(位置性眼震颤 E(意向性震颤 202.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出现: 203.损伤新小脑后,可出现: 204.中脑黑质的功能受损后,可出现: 205.损伤Broca三角区(中央前回44区)可出现: A(肌张力不变 B(肌张力增强 C(肌张力降低 D(肌张力先增强后降低 E(肌张力先降低后增强 206.舞蹈病患者伴有: 207.人类小脑损伤时伴有: 208.震颤麻痹病人A(丘脑的感觉接替核与联络核 B(丘脑的髓板内核群 C(下丘脑外侧区 D(基底神经节 E(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 209.与特异投射系统有关的结构是: 210.与非特异投射系统有关的结构是: 211.与摄水有关的中枢位于: 212.与日节律有关的中枢结构: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5-羟色胺 213.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214.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215.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216.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视上核和室旁核 B(下丘脑外侧区 C(下丘脑腹内侧区 D(下丘脑近中线两旁的腹内侧区 E(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217.饱中枢位于: 218.防御反应区位于 219.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220.摄食中枢位于: A(顺行性遗忘 B(逆行性遗忘 C(遗忘 D(消退 E(长时程抑制 221.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的能力,称: 222.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称: 223.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称: 224.慢性酒精中毒常引起: A(感觉性记忆 B(第一级记忆 C(第二级记忆 D(第三级记忆 E(条件反射 225.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与——有关: 226.新的突触联系建立与——有关: 227.脑内蛋白质合成与——有关: 228.强化与——有关: 229.神经元活动的后作用与——有关: A(运动失语症 B(失写症 C(感觉失语症 D(失读症 E(穿衣失用症 230.额中回后部损伤引起: 231.颞上回后部损伤引起: 232.Broca三角区受损引起: 233.右侧大脑皮层顶叶损伤可引起: 234.角回受损可引起: X型题 235.神经纤维分类的主要根据是: A(传导速度的快慢 B(后电位的差异 C(锋电位大小 D(兴奋阈值的高低 E(纤维直径和来源 236.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有: A(纤维直径 B(有无髓鞘 C(纤维长度 D(温度 E(动物进化程度 237.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A(由神经营养性因子而实现 B(正常情况下不易被觉察 C(由神经末梢释放营养因子而实现 D(与轴浆运输有关 E(与神经冲动无关 238.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包括: A(没有轴突 B(较神经元体积小、数量多 C(细胞之间不形成化学性突触 D(不发生膜电位改变 E(不产生动作电位 239.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 A(支持、修复和再生作用 B(绝缘和屏障作用 C(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D(免疫应答作用 E(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240.化学性突触的结构特点是: A(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B(前膜和后膜较一般神经元膜稍增厚 C(突触前膜内含有大量D(囊泡中含神经递质 E(突触后膜上有受体 241.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传递只能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B(突触传递兴奋时需要的时间与冲动传导差不多 C(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只有兴奋可以发生总和,而抑制不会产生总 和 D(在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上的冲动频率往往与传出神经发出的冲 动频率一致 E(突触传递过程中,极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 242.对突触后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必须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才能实现 B(是由于突触后膜呈超极化 C(它的产生仅与IPSP有关,而与EPSP无关 D(该抑制为一种典型的反馈抑制 E(该抑制按其特点不同可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243.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属于: A(突触后抑制 B(返回性抑制 C(侧枝性抑制 D(交互抑制 E(超极化抑制 244.突触的可塑性改变的形式有: A(强直后增强 B(习惯化 C(长时程增强 D(敏感化 E(长时程抑制 245.哪些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 A(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D(支配内脏的所有传出神经 E(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46.下列哪些组织器官内,具有胆碱能M型受体, A(胃肠道平滑肌 B(膀胱逼尿肌 C(支气管平滑肌 D(竖毛肌 E(汗腺 247.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有: A(毒蕈碱 B(普萘洛尔 C(酚妥拉明 D(筒箭毒 E(阿托品 248.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 A(谷氨酸 B(甘氨酸 C(γ-氨基丁酸 D(门冬氨酸 E(亮氨酸 249.脑内阿片样肽包括: A(β-内啡肽 B(脑啡肽 C(缓激肽 D(强啡肽 E(血管活性肠肽 250.可作为脑内递质的是: A(胆囊收缩素 B(胰高血糖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一氧化氮 E(一氧化碳 251.有关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特定感觉均经该系统投射至大脑皮层 B(丘脑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均属于该系统范围 C(有特定的感觉传导路 D(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域 E(起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作用 252.对大脑皮层感觉柱的正确叙述是: A(是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B(一个细胞柱兴奋时,其相邻细胞柱受抑制 C(视区、听区皮层也存在感觉柱 D(柱内神经元都具有同一种功能 E(第二感觉区不存在感觉柱 253.对内脏痛的主要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疼痛缓慢、持久 B(对痛的定位不精确 C(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炎症、切割及烧灼等刺激敏感 D(可以引起某些皮肤区域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E(与皮肤痛一样254.关于脑电波形成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突触后电位变化形成的 B(单一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足以引起脑电变化 C(脑电节律依赖于丘脑的功能 D(与髓板内核群活动有关 E(刺激感觉传入系统引起 255.慢波睡眠的特征是 A(多梦 B(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 C(眼球快速运动 D(脑电图呈现同步化慢波 E(血压升高 256.对牵张反射的叙述,不包括: A(感受器是肌梭 B(效应器是梭外肌 C(肌紧张是单突触反射 D(传入纤维是C类纤维 E(中枢是脊髓α运动神经元 257.下列哪些为腱反射和肌紧张的共同点, A(都是作用于肌腱所引起 B(感受器、中枢和传出神经都一样 C(都使受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 D(都属于多突触反射 E(都有位相性运动改变 258.脊休克后脊髓反射恢复的特征为: A(低等动物反射恢复快 B(人类不能恢复 C(屈肌反射、腱反射恢复快 D(发汗反射亢进 E(随意运动不能恢复 259.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是: A(小脑前叶蚓部 B(小脑前叶两侧部 C(前庭核 D(大脑皮层运动区 E(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部 260.属于姿势反射的是: A(牵张反射 B(对侧伸肌反射 C(颈紧张反射 D(屈肌反射 E(翻正反射 261.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伤的表现可能为: A(舞蹈病 B(震颤麻痹 C(手足徐动症 D(遗忘症 E(小儿麻痹症 262.关于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身体平衡 B(调节肌紧张 C(协调随意运动 D(小脑受损可出现意向性震颤 E(参于随意运动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263.植物性神经支配: A(骨骼肌 B(平滑肌 C(心肌 D(腺体 E(脂肪组织 264.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 A(心率减慢 B(瞳孔缩小 C(胃肠运动加强 D(糖原分解增加 E(促进胰岛素分泌 265.下丘脑的功能有: A(调节激素分泌 B(参与情绪反应 C(分泌激素 D(调节进食 E(感觉投射 266.边缘前脑的主要功能包括: A(调节摄食行为 B(参与情绪反应 C(与学习记忆有关 D(调节性行为 E(调节内脏活动 267.对本能行为的正确叙述是: A(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B(对个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C(对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D(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密切相关 E(人类的本能行为与动物无明显差别 268.大脑优势半球: A(为语言功能占优势的那侧大脑半球 B(多为左侧大脑半球 C(与习惯用右手有关 D(少年时受损可在对侧重建 E(是在后天形成的 四、问答题 269.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哪些, 270.简述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71.试述突272.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273.经典的神经递质应符合哪些条件。 274.何谓胆碱能纤维,哪些神经纤维属于这类纤维, 275.何谓突触后抑制,请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 276.简述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 277.叙述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278.试述内脏痛的特点, 279.简述脊休克及其产生机制。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了什么, 280.试述牵张反射的概念、产生机制及类型。 281.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机制如何, 282.小脑对躯体运动有哪些调节功能, 283.自主神经系统有哪些功能特征, 284.试述睡眠时相及其生理意义。 285.何谓学习,学习的形式有哪些, 286.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有哪些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2.轴突内借助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称为轴浆运输。 3.一个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称为突触。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4.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这种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5.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6.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7.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程的增强或减弱。 8.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强直性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强直后增强。 9.当重复给予较温和的刺激时,突触对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称为习惯化。 10.敏感化是指重复出现的较强的刺激(尤其是伤害性刺激)使突触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传递效能增强。 11.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1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一个神经元内,这种现象称为递质共存。 13.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4.在环式联系中,即使最初的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上冲动发放仍能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或后放电(after discharge) 15.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称为突触后抑制。 16.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后神17.突触前易化是指由相继的神经冲动触发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量增加,从而导致突触后电位幅值加大,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 18.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19.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 20.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21.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构成的一个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22.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牵张反射。 23.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24.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25.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26.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27.机体的许多活动能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28.是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如摄食、饮水和性行为等。 29.是指在情绪活动中伴随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它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改变而引起。 30.感觉传入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域引 出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 31.a波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立即消失而呈现快波,这一现象称为a波阻断。 32.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睡眠时相。也称正相睡眠(orthodox sleep)。 33.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睡眠时相。也称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 34.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为人类所特有,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 35.左侧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故称为优势半球 二、填空题 36.接受刺激,传递信息,传导兴奋 37.神经纤维直径的大小,有无髓鞘,髓鞘的厚度,温度的高低 38.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相对不疲劳性 39.功能性,营养性 40.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1.Na+,K+,Na+,局部去极化 42.CI-,超极化 43.强直后增强,习惯化,敏感化,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压抑 44.缝隙连接,双向,快 45.经典的突触传递,非定向突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电突触传递 46.末梢的重摄取,酶解失活,重摄取 47.胆48.肾上腺素能,α,β,α 49.β-内啡肽,脑啡肽, 强啡肽,μ,κ,δ 50.传出神经,内分泌腺,释放激素 51.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 52.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 53.抑制性中间,超 54.单向传播,中枢延搁,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55.嗅觉,感觉传入,特异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非特异投射核 56.刺,Aδ纤维,烧灼,C类 57.α,γ,β,乙酰胆碱,α,γ 58.腱反射,肌紧张 59.张力,长度,抑制,兴奋 60.姿势,保护性 61.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网状结构抑制区,前 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网状结构易化区 62.抗重力(伸),去大脑僵直 63.脑干,迷路紧张,颈紧张 64.肌紧张异常,动作过分增减 65.黑质,多巴胺,纹状体,γ-氨基丁酸 66.前庭小脑,脊髓小脑,皮层小脑,前庭小脑 67.心肌,平滑肌,腺体, 68.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69.体温,摄食行为,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 70.β,α,θ,δ,β 71.慢波睡眠,异相睡眠(快波睡眠) 72.去同步,快,同步,慢 73.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强化 74.非联合型学习,联合型学习 75.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 76.流畅失语症,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失读 77.语词活动,优势半球,非语词性认知 三、选择题 78.C 79.D 80.D 81.D 82.E 83.C 84.B 85.A 86.C 87.A 88.C 89.E 90.C 91.D 92.A 93.A 94.C 95.D 96.C 97.C 98.A 99.C 100.A 101.B 102.C 103.B 104.B 105.D 106.C 107. B 108.B 109.A 110.A 111.B 112.E 113.D 114.A 115.D 116.C 117.A 118.B 119.B 120.B 121.A 122.C 123.B 124.B 125.A 126.D 127.D 128.B 129.C 130.B 131.A 132.B 133.D 134.C 135.D 136.A 137.D 138.E 139.C 140.D 141.E 142.B 143.D 144.C 145.C 146.D 147.D 148.A 149.C 150.D 151.E 152.B 153.E 154.A 155.D 156.A 157.B 158.D 159.C 160.D 161.D 162.C 163 D 164.E 165.E 166.E 167.E 168.E 169.D 170.D 171.E 172.A 173.A 174.E 175. B 176 E 177.A 178.B 179.C 180.E 181.E 182.C 183.E 184.E 185.D 186.B 187.C 188.A 189.C 190.E 191.B 192.B 193.B 194.D 195.A 196.D 197.D 198.C 199.E 200.B 201.A 202.B 203.E 204.C 205.A 206.C 207.C 208.B 209.A 210.B 211.C 212.E 213.A 214.B 215.B 216.B 217.C 218.D 219.E 220.B 221.C 222.A 223.B 224.A 225.B 226.D 227.C 228.E 229.A 230.B 231.C 232.A 233.E 234.D 235. ABE 236. ABD 237. BCDE 238. ABCE 239. ABCDE 240. ABCDE 241. BCD 242. CD 243. ABE 244. ABCDE 245. ABCE 246. ABCE 247. DE 248. BC 249. ABD 250. ABCDE 251. AE 252. ABCD 253. CE 254. ACD 255. BD 256. CD 257. ABC 258. ACDE 259. BCE 260. ABCE 261. ABC 262. ABCDE 263. BCD 264. ABCE 265. ABCD 266. ABCDE 267. ABCD 268. ABCDE 四、问答题 269.(1)完整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首先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神经纤维270.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包括:(1)支持作用;(2)修复和再生作用;(3) 免疫应答作用;(4)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5)绝缘和屏蔽作用;(6)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7)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271.突触可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化学性突触的传递:突触前 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上电压门 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进入前末梢的Ca2+促使突触小泡内递 质经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进入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 膜,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电突触的传递: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两个神经元接触紧密,两层膜的距离很近,膜的电阻很小,局部电流和EPSP可以电紧张扩布的形式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272.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传递时,其相同点是:?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状态改变;?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该电位经总和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改变。不同点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抑制性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兴奋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即EPSP;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即IPSP。?前者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 273.经典的神经递质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突触前神经元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内,受到适宜刺激时,能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出来;?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存在使该274.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胆碱能纤维 包括:?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少数肽能纤维外);?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即支配小汗腺引起温热性发汗和支配骨骼肌血管引起防御反应性舒血管效应的纤维。 275.突触后抑制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类型。?传入侧支性抑制曾被称为交互抑制,其意义在于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回返性抑制:这是一种负反馈抑制形式,它使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或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 276.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突-轴突式突触。例如轴突末梢A与运动神经元构成轴突-胞体式突触,能兴奋该运动神经元;而轴突末梢B又与末梢A构成轴突-轴突式突触,但与运动神经元不直接形成突触。机制:末梢B兴奋时,释放GABA作用于末梢A上的GABAA受体,引起末梢A的Cl-电导增加,膜发生去极化,使传到末梢A的动作电位变小,时程缩短,结果使进入末梢A的Ca2+减少,由此而引起末梢A递质释放量减少,最终导致运动神经元的EPSP幅度减小。在某些轴突末梢上还存在GABAB受体,该受体激活时,通过增加第二信使IP3和DG,使膜上K+通道开放,K+外流,使末梢A的Ca2+内流量减少,递质释放量减少从而产生抑制效应。 277.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都是感觉由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的传入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它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其特点是经多次换元,弥散性投射,与大脑皮层无点对点的关系,冲动无特异性。其功能为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278.内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常由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引起。其特点如下:?定位不明确。这是内脏痛的主要特点。?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内脏痛主要表现为慢痛,常呈渐进性增强,有时也可迅速转为剧烈疼痛。?对扩张刺激或牵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通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不敏感。?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动改变。 279.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280.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产生机制: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当肌肉受外力牵拉时,肌梭内螺旋形末梢变形导致?a类纤维传入冲动增加,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梭外肌收缩。γ运动神经元兴奋不能引起整块肌肉缩短,但可使梭内肌收缩以增加肌梭的敏感性,并引起?a类传入纤维放电,导致肌肉收缩。牵张反射分为两种类型: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281.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 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产生机制:在脑干网状结构存在调节肌紧张的抑制区和易化区,脑干外调节肌紧张的区域的功能可能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内的抑制区和易化区来完成的。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而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 282.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三个功能部分,各部分小脑对躯体运动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前庭小脑主要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的运动。脊髓小脑则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此外,脊髓小脑还有调节肌紧张的功能。小脑前叶蚓部起抑制肌紧张作用;小脑前叶两侧部和半球中间部则起易化肌紧张作用。皮层小脑在精巧运动学习中,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283.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活动,所以也称为内脏神经系统284.睡眠可分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两个时相。成年人睡眠时,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持续约80,120min,转入异相睡眠;异相睡眠持续约20,30min后,又转入慢波睡眠。(1)慢波睡眠是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慢波睡眠的一般表现为:?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弱;?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如心率、呼吸、体温、血压下降等。慢波睡眠期生长素分泌明显升高,有利于机体的生长和体力恢复。(2)快波睡眠是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快波睡眠的表现为:?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唤醒阈提高;?骨骼肌反射活动和 肌紧张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伴有间断性阵发性表现,如眼球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多梦、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且不规则等。异相睡眠期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有关,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记忆活动和精力恢复。 285.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学习的形式有两种。(1)非联合型学习:即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包括习惯化和敏感化。(2)联合型学习:是两个事件在时间上很靠近地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 286.?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的高级的反射活动,其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可消退。?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中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来的;?非条件反射的建立可无须大脑皮层的参与,通过皮层下各级中枢就可完成,条件反
本文档为【医学生理学题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3KB
软件:Word
页数:4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23
浏览量: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