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叙事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叙事

举报
开通vip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叙事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叙事 篇一: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 我通过学习《上好课——教学策略》这一内容,使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的学习,真正做到实效。这就需要教师有教学策略。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我在课堂提问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一少部分学生都低头不语,我很纳闷,有时为了照顾到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有时还是能够叫到他们的名字。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他们心里很害怕,答题的声音很小。课下,我询问了这些同学原因,他们说:“不知道自己能否答出老师所期望的答案”,因...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叙事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叙事 篇一: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 我通过学习《上好课——教学策略》这一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使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的学习,真正做到实效。这就需要教师有教学策略。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我在课堂提问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一少部分学生都低头不语,我很纳闷,有时为了照顾到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有时还是能够叫到他们的名字。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他们心里很害怕,答题的声音很小。课下,我询问了这些同学原因,他们说:“不知道自己能否答出老师所期望的答案”,因此不敢回答,因为这种害怕导致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甚至结巴口吃等。 后来,我发现,为了不再体验那种难以承受的尴尬和羞愧,这些学生想方设法地也弄来各种教学参考书,并将上面的问题及答案背得滚瓜烂熟。由此可见教育上的很多失误大都源于对“错误”的处置失当,教学管理的很多失误也大都源于对“错误”的处置失当。一旦处置失当,受伤的将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只有牢固树立“错误是资源”的理念,坚守对学生、对 1 教育的爱心,凭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基本功,保持沉着冷静的心理,修炼从容应变的教学智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说不定还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呢! 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个问题请学生思考:‘“我‘撕毁弟弟的风筝,这件事做得对不对,”一个学生马上把手举起来,迫不及待的说:“对,这体现了我对弟弟的爱护。”我接着问:“撕了他的风筝,为什么反而是‘爱护’”?这个学生天真地回答说:“因为弟弟贪玩,玩风筝不好。”我接着又问:“玩风筝有什么不好呢,”这个学生微笑着回答说:“耽误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就没有好工作,就要出去打工。”我没有否定他的答案,而且我也微笑着说“噢。看起来这确实也能体现哥哥对弟弟的爱护。你请坐下。” 很明显,这个学生的发言与《风筝》一文所要表现的主旨和思想感情完全反了。但我还是很有耐心地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里有一个问题,当学生对文本解读有明显的不妥之处时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样处理是恰当的,体现了课堂教学机智。因为阅读对象是刚入初一的学生,他们的思考达不到课文的深度,不如鲁迅对社会、人生理解得深刻,没有必要勉强他一定要达到这样 2 的深度。随着生活阅历增广,他一定会想通的。另外一方面,当初“我”撕小弟弟的风筝确实也就是基于“爱护”,只不过对爱护的理解不对,方法不当罢了。再说,像这位同学的看法在当前社会确实很有市场,如果想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会出现偏移,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言应该小心翼翼地保护,为他们培育一个敢于说话、敢于 发表意见、有自信的心态。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生成的—个情境、—个问题、—个信息、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我们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确定一条最为适当的处置策略,既基于教师的爱,也取决于他的教学智慧。 让诗歌走入学生的生活——七下《诗两首》教学叙事 上传: 喻曼 更新时间:2012-5-23 16:50:09 让诗歌走入学生的生活——七下《诗两首》教学叙事 在讨论《诗两首》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备课组的一致意见是这两首诗对学生均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却又是现在的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或根本不会有这种阅历。但正如我们让学生们背诵的《论语》一样,现在虽不理解,但随着他们人生阅历的增长,必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觉得教学这两首诗的关键就在于引 3 导学生熟悉诗歌的内容,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延伸,这才可以让诗歌的精神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我们教学这两首诗歌的初衷。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与诗歌的距离多拉近一些,可以对诗歌产生亲切感,尽量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我觉得,余映潮老师所设计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方案抓住了这一课教学的关键,可以成为我教学的主要方案,我也是基本按照这一方案来设计这一课的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增加了一些对诗歌内容的解读。我着重解读了“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一句。我要求学生把诗歌中所说的三个不同的时间及其所代表的生活状态列举出来。“现在”——忧郁、令人失望;“未来”——充满希望。而我们满怀希望地走向未来,最终获得成功时,“现在”就成为了“过去了的”,而那段充满了忧郁与失望的经历也就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验。为帮助学生认识,我先出示了另一种译诗:“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在那忧郁的时光/还有一份守望/因为我们相信/快乐终会来临/今天/不过是暂时的阴霾/一切/将会在瞬间消逝/而那逝去的/将会变得亲切”,让学生比较两种译诗中对“现在”与“未来”的描述有什么相同之处,以及诗人如何描述人生中暂时的阴霾。而在引导学生理解“亲切的怀恋”一句时,我让学生又一次朗读了《丑小鸭》的最后一段,让他们思考一下 4 丑小鸭会如何看待自己还是一只丑小鸭时的经历。此刻再联系另一种译法中的“亲切”一词,学生对这一句的理解也就清楚了。此时我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都会有不顺心的事,都会有烦恼,也许我们不会象丑小鸭一样经历过如此巨大的磨难,但烦恼是不可避免的,而这首诗就是让我们在烦恼中去读的。诗人劝告我们将目光投向未来,但到达未来仍然离不开现在的努力,由此我出示了《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一诗,让学生们明确如果你现在犯了错误应当如何纠正。 而在引用宫玺的《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一诗后,我补充了《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歌,努力请从今日始。”让学生从中找出与宫诗的相同之处,进而补充普希金写诗的目的不是让人们不注重今天的努力,而是不要为今天的忧郁所累,将目光放长远,但要想得到真正美好的未来,仍然离不开我们今天脚踏实地的奋斗。通过补充的 诗歌,我尽力让学生们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我觉得,如果再有时间,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可能会更好一此地。 5 在教学《未选择的路》时,我仍然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其中穿插了我对诗歌的解读。在解读 第一节时,我特别指出了“黄色的树林”这一环境,学生注意到这是秋天的景象,我引用《蝉》中的语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强调了这一环境预示了时光匆匆,人生已禁不起等待,因此必须要做出选择。在解读第二节时,我出示了飞白的译诗:“我走了第二条,它也不坏,/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并结合原文,指出了课文对原诗的删节。我要求学生们比较两者的不同。学生们发现课文强调了诗人的冒险精神,而原诗则强调了选择的艰难。我追问,选择为什么如此艰难,学生们就自然从第三、四节中发现,一旦选择就无法反悔,而且一切都将改变,我由此过渡到第三、四节的解读。 在解读第三节诗时,我再次出示了飞白的译诗:“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与课文译诗比较:“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我同样提问学生,两者强调的内容有何不同,学生也注意到了飞白的译诗强调了人生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选择。我就在此引用了《列子》中杨朱“歧路亡羊”的故事,指出几千年前,中国的哲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不同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走向。而杨朱是主张不做出选择的,但如此一来我们人生的价 6 值又如何能体现,因此我在此总结,选择是必然,谁也无法认清选择的后果,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否则只能在匆匆的时光中浪费我们的人生。在解读第四节诗时,我同样强调了选择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我向学生出示了原诗的最后一句:“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对照课文就可以发现,诗人所说的话可以直译为“一切都不一样了”,可以理解为自己的人生,也可以理解为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事物,这就说明了选择对我们的生命的重要意义。但是,只要我们敢于做出选择,我们的人生就不会缺少光彩。人生的终点在哪里我们无法得知,但我们可以让这个过程尽量没有遗憾。 对于哲理诗,理解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只需要主要的思想不发生偏差即可。因此,我出示不同的译法,引用原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能够尽可能多从不同角度思考一下,能够尽可能地多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些,这样就能够多熟悉一些诗歌的内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拓展新思路,找准教学落脚点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体验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林海林《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文章随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时而记眼前之事,时而忆从前往事,内容丰富 7 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文章重点写了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而动人,令读者仿佛能依稀的看到文字的幕帘后面,闪烁着一双盈盈的泪眼, “童稚里充满了哀怨,纯真中蕴含了惆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老师们往往是将重点放在文章中人物和情感的领悟上。其实,这篇文章从结构角度去切入也是极其精妙的。也正是由于其精彩的结构,才很好地撑起了文章的内容,才使文章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仔细研读,至少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绝妙的地方: 一、别致生动的插叙。 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又由礼堂的钟声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又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 8 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可见,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有现实又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 二、双线并行,交相生辉 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 篇二:初中语文教学叙事2 教育教学叙事 激发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 方兴中学 张余家 身为人师,在教坛上演绎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感悟至深。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从事教师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也已二十年了,在这些年里,我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回首细想,虽然我的学生们不一定都成为语文拔尖的孩子,但起码会成为有语文涵养的孩子。 在偏远的农村初中,由于农村小学教育现存的一些客观问题,导致我接手这些孩子时,他们的小学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居然还有语文拼音不过关的孩子,这一点是我所不曾想到 9 的。面对这一让我挠头的问题,我曾经试着用下课时间给班级那些基础特别差的孩子辅导拼音,但收效甚微,一是因为学习拼音是个很枯燥的东西,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二是课余时间毕竟有限,想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学习一年的东西真的很困难,不久我就发现,我的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于是,满腔的热情被当头一盆冷水泼下,把我浇了个透心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级中拼音基础最差的学生吕亮的拼音水平竟然突飞猛进,我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和他的谈话我知道了并不是因为我给他“吃小灶”使他的拼音进步,而完全是因为我的一句即兴发挥的话。 记得那是十月份的一天,我正在讲台上讲课,双眼无意间瞥向窗外,当时正直一阵秋风吹过,校园内的树叶随着瑟瑟的秋风四处飘洒,于是我情从中来,对学生们说:“秋天,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它们活跃在诗人们灵动的笔尖,镌刻在读者们的心怀中,在杜甫的眼中,秋天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凉;在毛泽东的笔下,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而在刘禹锡的心中,秋天则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可以说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情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的那样:‘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吕亮对我说,就是因为当时我的这番即兴讲演, 10 使他知道,原来描写秋天的句子可以这么美,不再是只有小学时的“丰收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那些枯燥干瘪的字眼,他说他第一次领悟到语文的魅力。于是自己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语文,让自己也能写出那些美好的句子供后人传诵。但他也深知拼音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想要在语文上有所见地,总不能连拼音都不会啊,从此以后,他就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拼音来。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他的进步也映在了全体学生的心中。 吕亮的进步并不是因为我的课外辅导,而是因为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语文的魅力,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真的印证了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教授知识虽是老师的职责,但培养兴趣才是老师教学真正的成功。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慢慢的将我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上。让我忧虑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像吕亮同学那样仅仅因为一句也许很多 人都耳熟能详的诗词就对语文产生兴趣,要知道,班级中语文成绩拔尖,日常积累丰富的学生大有人在,我深知,这些优等生们的成绩好很多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学科,而是只是想要有个美好的前程才捏着自己的鼻子逼迫自己学习的,我不希望他们在语文学科上也是纯粹的为了考高中升大学而机械的学习,我要让他们把学习语文当做一种快乐, 11 成为一种享受,因为我认为语文教育的真谛并不只局限于教授语文知识,而是让他们通过学习语文,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文化,塑造他们的灵魂。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学习越好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越活跃,个性越强,越难于引导,更何况是强迫他们去喜欢自己本不喜欢的学科呢,而且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考卷的设计形式,让优等生们随随便便考一考就可以得到好成绩,但相对于数学等理科,学生们可能要绞尽脑汁,苦战题海多日才能收获一点点的可怜分数。长期下去,很多同学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学习的重点转移到了其他学科上,而把对语文的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不得不算是语文教育者的悲哀。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知道如果想让他们主动地、心甘情愿地学习语文也许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但做到这点又谈何容易呢, 教学讲究“因材施教”,同样,培养语文兴趣也要如此。对于基础差些的孩子,我可以采用从吕亮同学身上总结的经验,即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感受语文知识的广博,时常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简单说来就是让他们“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但对于语文知识相对丰富的孩子,这套方案显然是行不通的,于是,我为他们量身定制了第二套方案:“品品学习语文的苦头”。 12 例如我们班有个公认的才子——李鹏程,据学生说他家的书籍有上百册,这在一个农村家庭中可不多见。也许是受家庭书多的影响,他的课外阅读量很大,尤其喜欢毛泽东的诗词,一次上语文课,我正在讲《新闻两则》,发现他根本没有听我讲课,而是自顾自地在看别的书,我走下去一看,发现看的是《毛泽东诗词选集》,于是我微怒地对他说:“上课为什么不好好听讲,还看课外书,”谁知,他竟表现得很无辜,说:这不算是课外书,因为本节课我讲的文章和毛泽东有关,而他看的也是和毛泽东有关的书。当时,我真是火冒三丈,真想好好教训一下他,但转念一想,对于他这样口才甚佳的学生,不能让他钻了空子,于是我镇定地说:“嗯,有道理,既然你对他这么感兴趣,那我就随堂留个作业给你吧~回去认真地研究一下毛主席,两周后上交一份对他个人经历及作品的品评文章来”。不知是我小觑了他的能力还是他小看了我的作业,竟满口答应了下来。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在课间看他拿出种种课外书籍,《毛泽东传》、《毛泽东生平研究史》、《毛泽东家风》等书认真品读,时而微笑,时而蹙眉,时而动笔写上两句,心中不禁想到,这小子还真把这作业当件大事儿办了。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两周时间到了,当他把厚厚的一篇文章交到我手上时,我真是惊讶万分,我感叹他小小的年纪竟有这样深远的见解,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写在文章后面的一番话:“老师,我知道错了,以 13 前的我太自以为是,总是依仗着自己比别人多读一些书,就骄傲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更没把语文放在眼里,直到您给我留的这个作业,我认识到,像毛主席那样多才多艺的伟人都如此谦虚,我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孩子而已,有什么资格小瞧语文呢,语文世界浩如烟海,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学到的东西太少了,我也终于知道了原来语文中 有这么多美妙的东西,从前因为我的狂妄竟将他们忽视掉了,通过这次作业,也让我喜欢上了语文,我会认真学习的,老师,请看我的行动吧~” 从那以后,我不仅看到了他在语文课上认真听讲,而且发现他和别人讨论问题时再也不会高昂着小脑袋,只会用鼻孔对人了,而是态度谦和地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正如赵本山老师小品中的一句话:“还有意外收获~”也许正就是语文的魅力吧,教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心灵。随着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和学生做一个文学游戏——对对联。我认为,一方面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进行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在对对联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眼界;第三,因为采用的是师生比赛互动的方式,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试想,如果有幸打败语文老师,那是多么大的荣耀啊~殊不知,这也是我培养他们语文兴趣的一个方法呢~ 14 记得一次学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后,我即兴让学生进行对联练习:结合本文内容,写一副对联。要求:上联首字为“生”,下联首字为“死”。我自己也试写了一副:“生虽逍遥乐短暂,死为大义名千秋。”本以为自己写的很好,没想到强中自有强中手,同学们的发言积极踊跃而且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大有让我惨败的势头,一节课中掌声不断。真是让我不得不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这堂课中,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雀跃的笑、自豪的笑,正是从这些袒露心扉的笑容里我实现了我的目标,那就是让语文真的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语文。 当然,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任重而道远,其中的欢乐痛苦也会不断交替上演,但如果我们都能怀着一颗坚定负责的心态去教导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真正地走进语文,喜欢语文,不难发现,我们在教授给他们语文知识的同时,也重塑了他们的灵魂。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我深感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点亮学生心中的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要有诚心。只有用耐心善待每一位学生,才会引领 15 学生走进七彩的语文世界。 篇三: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我通过这一学期的的工作,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的学习,真正做到实效。这就需要教师有教学策略。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我在课堂提问时,在绝大多数情况 下,有一少部分学生都低头不语,我很纳闷,有时为了照顾到全体学 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有时还是能够叫到他们的名字。每当这 个时候,我都觉得他们心里很害怕,答题的声音很小。课下,我询问 了这些同学原因, 他们说:“不知道自己能否答出老师所期望的答案” , 因此不敢回答,因为这种害怕导致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甚至结巴口吃等。后来,我发现,为了不再体验那种难以承受的尴尬和羞愧,这些学 生想方设法地也弄来各种教学参考书,并将上面的问题及答案背得滚瓜烂熟。由此可见教育上的很多失误大都源于对“错误”的处置失当,教学管理的很多失误也大都源于对“错误”的处置失当。一旦处置失当,受伤的将是教师与学生双方。 只有牢固树立“错误是资源”的理念,坚守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心,凭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基本功,保持沉着冷静的心理,修炼从容应变的教学智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 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 16 发展。说不定还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呢。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 的三个方面。 一、适量点拨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 全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实施方案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监理工作情况 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 17 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 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适时点拨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 18 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篇四: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2014—2015教学叙事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自主的学习,真正做到实效。这就需要教师有教学策略。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我在课堂提问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一少部分学生都低头不语,我很纳闷,有时为了照顾到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有时还是能够叫到他们的名字。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他们心里很害怕,答题的声音很小。课下,我询问了这些同学原因,他们说:“不知道自己能否答出老师所期望的答案”,因此不敢回答,因为这种害怕导致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甚至结巴口吃等。 后来,我发现,为了不再体验那种难以承受的尴尬和羞愧,这些学生想方设法地也弄来各种教学参考书,并将上面的问题及答案背得滚瓜烂熟。由此可见教育上的很多失误大都源于对“错误”的处置失当,教学管理的很多失误也大都源于对“错误”的处置失当。一旦处置失当,受伤的将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只有牢固树立“错误是资源”的理念,坚守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心,凭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基本功,保持沉着冷静的心理,修炼从容应变的教学智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19 观”的和谐发展。说不定还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呢! 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个问题请学生思考:‘“我‘撕毁弟弟的风筝,这件事做得对不对,”一个学生马上把手举起来,迫不及待的说:“对,这体现了我对弟弟的爱护。”我接着问:“撕了他的风筝,为什么反而是‘爱护’”?这个学生天真地回答说:“因为弟弟贪玩,玩风筝不好。”我接着又问:“玩风筝有什么不好呢,”这个学生微笑着回答说:“耽误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就没有好工作,就要出去打工。”我没有否定他的答案,而且我也微笑着说“噢。看起来这确实也能体现哥哥对弟弟的爱护。你请坐下。” 很明显,这个学生的发言与《风筝》一文所要表现的主旨和思想感情完全反了。但我还是很有耐心地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里有一个问题,当学生对文本解读有明显的不妥之处时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样处理是恰当的,体现了课堂教学机智。因为阅读对象是刚入初一的学生,他们的思考达不到课文的深度,不如鲁迅对社会、人生理解得深刻,没有必要勉强他一定要达到这样的深度。随着生活阅历增广,他一定会想通的。另外一方面,当初“我”撕小弟弟的风筝确实也就是基于“爱护”,只不过对 20 爱护的理解不对,方法不当罢了。再说,像这位同学的看法在当前社会确实很有市场,如果想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会出现偏移,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言应该小心翼翼地保护,为他们培育一个敢于说话、敢于发表意见、有自信的心态。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生成的—个情境、—个问题、—个信息、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我们必须迅速地做出相关检索(进行有效分类,确定一条最为适当的处置策略,既基于教师的爱,也取决于他的教学智慧。 拓展新思路,找准教学落脚点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体验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林海林《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文章随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时而记眼前之事,时而忆从前往事,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文章重点写了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而动人,令读者仿佛能依稀的看到文字的幕帘后面,闪烁着一双盈盈的泪眼,“童稚里充满了哀怨,纯真中蕴含了惆怅”。因此,在教 21 学这篇课文时,老师们往往是将重点放在文章中人物和情感的领悟上。其实,这篇文章从结构角度去切入也是极其精妙的。也正是由于其精彩的结构,才很好地撑起了文章的内容,才使文章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仔细研读,至少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绝妙的地方: 一、别致生动的插叙。 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 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又由礼堂的钟声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又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可见,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有现实又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 二、双线并行,交相生辉 22 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亲,同时花也成了象征;以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作为潜在的线索,这样可以做到使事件交错而不凌乱。)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张百栋语) 三、文章写得含蓄,处处有伏笔。 文中没有正面写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多处作了暗示。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 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校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四、多角度的相互映衬 这篇文章多处采用了相互映衬的结构,这体现在以下几个 23 方面: 1、两个离别的烘托。一个是“我”毕业典,和老师同学们的离别,一个是爸爸永远离开了“我”。前一个是生离,将来也许还可以再见;而后一个则是死别,是永远永远的阴阳两世的隔离。这一对的“生离死别”的相互烘托,让读者读起来不由得不为之深切悲伤。 2、不想长大与不得不长大的衬托。在毕业典礼上,我是多么怕长大啊!然而在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后,“我”在心里默念:“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一个才十几岁的小女孩,正是充满天真的幻想,正是应该四处玩乐的时候,可是爸爸的辞世和残酷的社会却使她不得不用幼小的肩膀去挑起沉重的生活负担,使她不得不马上“长大”,如此鲜 篇五:中学语文教育叙事 中学语文教育叙事 ----一句话能改变一个人 明光市高王中学冯夕宝 我本以为自己对于别人给予的鼓励或是肯定的一句话,不会有多大的作用,现在,我发现自己的认识错了。 2010年10月12日,一个我值得一记的日子,因为它实实在在是一个对我、对一个学生都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九(2)班学生进入九年级后的第一次月考上周结束,今天开始讲解 24 分析试卷。 上午第一节课,我给同学们讲解分析语文月考试卷。首先,我分析卷面是否整洁的问题。我详细阐释了卷面整洁的意义、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其次,我对此次卷面的整体情况作一概括分析。最后,有针对地提出卷(转载于:www.XltkWJ.Com 小 龙文档 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叙事)面整洁存在问题的具体学生。 当我指出我班胡某某同学卷面不整洁,存在字迹不清,字体不端正、匀称的问题后,让他发言表态今后要认真。可他却说:“我这是习惯了,改不了了”。这时,我本以为同学们会哄堂大笑,或是认真地探讨他的这一说法教室,可是同学们的表现却很平静。大家基本上异口同声地说:是的,他写字不好看,有的还认不清,老师早都原谅他了。(该生学习努力,成绩也优秀,但是不细心,答题不严谨。平时对自己要求不很严格。) 但是我想:不能因此而原谅他,在这方面原谅他也是对他不负责任,同时也不好再严格要求其他同学了。于是我说:“你这是习惯了,但是这只是你几年养成的习惯,而且是坏习惯。你今后人生几十年,难道就不能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吗,难道你愿意一辈子都保留这一坏习惯吗,你自己想想,比较比较,该怎么做。我相信你会想明白此事,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最后我再送你一句话:‘好习惯受益终生’”。 25 他听后说道:“好的,我会认真思考你的话,争取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随后我又阐释了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意义。 本节课结束前十分钟,我特意布置了一项作业,即以养成好习惯为主题,书写一条自勉的座右铭。 课后胡某某同学的自书座右铭是:“好习惯受益终生----冯老师语”。我看到后会心的一笑。但是此后他的的课堂作业、日记、作文誊写以及考试答题,每次都能一笔一划的书写。我对此也予以肯定,在批改作业时,有时也认认真真的对他下评语。此后,也多次听到其他任课教师表扬胡某某同学:能够认真书写了;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了?? 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想到我的一句话能改掉他几年的坏习惯,也没有想到一句话在一个学生心中产生如此的影响。我当时的会心一笑,后来想想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一种教育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获得鼓励满足的喜悦,尽管我知道“好习惯受益终生”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在新课程里,有说到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在对师生关系上,强调相信、鼓励、尊重、赞赏。相信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尊重是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多鼓励,少指责乃至不指责;赞赏就是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鼓励的一句话就是对学生赞赏的表现方式,并以此作为契机,尽可能的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寻找闪光 26 点,贴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受到重视,这样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自己细微的教学行为,将不吝惜鼓励,要给予丰富多彩的鼓励性话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意,让学生能够信任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 那日的课堂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将来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学生,一定要给予他们鼓励。因为,任何人都需要鼓励。 篇六:_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 (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 (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 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 27 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 启迪和回味。 教学叙事样例 《小石潭记》教学叙事 作者:佚名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上,这一点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板着面孔教,学生板着面孔学的现象。学生谈古色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很想在揭开文言文教学“严肃的面纱”这方面做一些探究。于是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尝试着进行了情境教学。 【要点:研修主题的切入点和课例】 28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一“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件,让学生分组观看。课堂上我激 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乐和忧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津津乐道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讲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我还精心设计了拓展延伸练习 :当地政府要把小石潭所在地开发成旅游盛景区,如果请你作为设计师来设计景点,你会怎样设计,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亮了:“幽竹阁”、“玉佩泉”、“翠蔓廊”、“观鱼台”、“望溪亭”……争先恐后的发言,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要点:课前预设】 可是第二天早读,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 29 题,更不用说背诵了。对一些字词理解也有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反思良久,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 【要点:课堂实际效果】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毕竟只是初二的学生,又是普通班,基础薄弱,且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 第二、忽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基本环节,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基本的“抓手”。 【要点:教学反思】 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首先从心理上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 理解的难度。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语感入手,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决不能忽略这个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其次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诵读能力。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 30 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只有增强了语感,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品读文章语言,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切学生都必须切切实实地“经历”才行。 【要点:理论支持】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才能在学习《小石潭记》这样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的作品时 ,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想象,才会在脑海里呈现山水的本真性灵。才会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活泼的绿色,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个空灵、静谧,甚至有几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要点:感悟与收获】 篇七: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情 系 芳 草 地 有人说,生命的美不在于它的绚烂,而在于它的平和和充实,生命的动人不在于它的激情,而在于它的平静和平凡。还在儿时,我的老师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这颗种子在老师爱的雨露和阳光下,渐渐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长大了。97年,它终于结出了果实——我也成了一位教师,踏上了期盼已久的那 31 片芳草地,做了一位快乐的“农人”,而当我带着这样一份快乐,崇敬走进教师队伍时,当我穿过它面前的光环,走进它的内核时,才渐渐理解了它的内涵,教师也是平凡的、普通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燃尽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热,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犹如一块黑板,曾经写满了神奇,最后擦去的都是功和利。但我仍誓言:要向他们一样在平凡中奉献,用心在这片空地上耕耘,精心而充满爱心的去护理这些“小苗苗”最终让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爱”不是高昂的表白,更不是狭隘的给予,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尚情感,我喜欢到学生中去,探索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11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懂得了“爱”字的结构,体会到了“爱”的真缔,懂得了该怎样去教育我的学生。 曾记得我第一次接班,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学生——王海峰。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是我们学年出了名的淘学生,天不怕,地不怕,还称自己是班级的“老大”,非常散慢,爱欺负弱小。“打架”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大事三六九,小事天天有,教师见了摇头,同学见了躲开。刚开始,我一唬二吓地喊他来办公室,铁青着脸义正词严地批评,他低头一声不吭。我还以为把他制住了,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照样闹事,照样闯 32 祸,他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他天生就是一块朽木,我连续进行了多次家访,原来他上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练习题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练习题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时,父母就离婚了,父亲带他一起生活,但父亲爱喝酒,脾气暴躁,很少给他关爱,一出事就是一顿猛打,让 他吃了不少棒打之苦。知道了这些情况,我忍不住泪水涟涟,多可怜的孩子,他的心扉已经紧锁,他与父亲、老师在心理上拉开了好长的距离,甚至充满敌意。我决定用班主任一颗慈母之心给他爱,使他情感上得到慰籍,心灵上得到安抚,理智上得到调整,自尊心获得补偿。用集体的温暖让他重温“家庭”的欢乐。我鼓励同学们主动与他说话,下课跟他一起玩,他打碎学校的玻璃,我配好后请人装上,并告诉他老师已经帮他解决了,他有些愕然,但不再有敌意。一次课外活动,他扭伤了脚,我送他去医院,回家的路上,他紧紧拉住我的手,眼泪叭嗒叭嗒往下掉,虽然,倔强的他一句话也没说,但我知道,他心头的坚冰已经开始融化,心灵的窗户已经为我打开。在《老师,我想对你说》一文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从来没有人像您这们关心我,疼爱我,让我感到温暖和快乐。请您放心,我不会再给您添麻烦,不会再欺侮别人,不再与其他老师顶嘴,我要像您爱我一样去爱同学、爱老师、爱集体……以后的日子里,他上课认真听讲了,错误明显少犯了,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李晓同学是一个特别的孩子,父母在他三岁时就离异了。 33 他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他的爷爷、奶奶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太一样,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他的待人接物、思维方式也有一些偏激,因而,同学们总是欺他,躲避他,不与他做朋友。而他对同学也常常是拳脚相加。他对我说:“和我最要好的是我家的猫。”为了让他放下戒备,和大家成为朋友,我带着班上的学生一起主动接近他,关心他,平时课间休息,我带头和他聊天,其他孩子们见状,也围拢过来问这问那,话题打开了,大家聊得非常高兴,当他行为出现反复时,我没有一味地责怪他,而是耐心地为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逐一驳斥他偏激的想法,让他心服口服,同时,我也做其家长的工作,找其生母谈话,让他珍惜母子这份难解的缘分,希望她能把久违的母爱再一次倾注在孩子的身上。在我有劝说下,其母亲把暗地里的爱释放了出来,每周接他一次,与母亲共同生活两天,使他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不久前,他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您为我操碎了心,谢谢您~……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感化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一个“农人”,要使自己这片芳草地,郁郁葱葱,繁花似锦,就必须精通“育苗知识”。知识永无止境,教学永远是一种发现。爱因斯担说:“能培养独立创造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朝着这个目标,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学习,不断探索,结合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改实验, 34 教学研究。在新课改中,我冲破思维定势,克服“中庸之道”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崭新的观念,活跃的思维,创新的能力,鼓励学生不放弃探索,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多想几个是什么,多实践几个怎么做,这样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才会发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15年的教学生涯,我真诚的付出、理性的思考,不断的积累,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在语文教学上崭露头脚,喜获丰收。 2004—2007年共五次在校内做观摩课和研讨课,积极撰写论文,多篇论文获全国、省、市、区级奖励如: 在15年漫漫求索与执着的进取中,我深深的体味到“累“字的内涵,因而我感觉自己在前进、在成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培根的一句话,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蜘蛛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 人们常说:“选择了军人就是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教师就选择奉献,无数个清晨,我顶着风霜雨雪,早早地来到还是静寂的校园。无数个夜晚,披着星辉月色,带着欣慰与倦意最后一个回家,在人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鼓舞下,不曾有过一天停歇。 2001年下半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产后三个月的我接了一个新一年级,很多家长慕名而来 ,也有一些家长担心我孩 35 子太小,分散精力,不一定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好,照顾好~这对我无疑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交给所有人一张满意的答卷~从此,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才3个多月的儿子送到自己的母亲家,初一年级的孩子,不懂事,忙起来根本没有时间回家给三个多月的儿子喂奶,没办法只好让母亲每天中午把儿子抱到学校来吃奶或吃奶粉,就这样持续了三个月。就在儿子七个多月时,依晰记得那是在冬季,因一次来学校吃奶受了风寒,得了重感昌,在儿童医院住院七天,而 每天都是奶奶、姥姥护理。医生、护士常问怎么看不见孩子的父母,以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婆婆告诉人家我和丈夫都是老师太忙没时间。我多么想做一个又体贴又细心的好妈妈,悉心护理幼小的儿子,可每每想到那六十几名学生,又割舍不下。我想做一个好妈妈,更想做个好老师,那段日子我每天下班都带上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作业赶到医院,一边护理、一边工作,每天清晨又从医院赶到学校,为学生上课,没落下一节课。就是那时候婆婆埋怨我不把孩子放在心上,一气之下让我给不到八个月的儿子断了奶。母亲也常常责怪我,不是一人合格的妈妈,生完了孩子就不管了,可我又能怎么办呢~面对一个与五十个的选择,我只能放下手中嗷嗷待哺的儿子,因为我知道,教室里有更多属于我的,需要我精心呵护的孩子。 36 热爱学生就是塑造学生,对于学习上的特困生,教师更要亲切的爱抚,耐心的帮助,巧妙的引导,使其走出低谷,重塑自信。 刘俊波同学是班里有名的学习“老大难”,这个孩子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本来基础差,可他又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经常不写,考试的试卷简直是没法批改。我曾一度找其母亲做工作,希望家长能够重视起来,可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几次家访才了解到,他父母在市场卖肉,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管他,而他又是家里三代的一根独苗,跟七十多岁的奶奶相伴,在家他说了算,奶奶根本不管他学习,只要身体好就行。 针对这种情况,我深思了许久,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牺牲自己了,虽然当时我的孩子也非常小,可我毅然决定利用班外时间为其补课。同时对他实施三心教育法即“爱心+耐心+信心”。工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从原来的十多分提高到了七十多分。当家长捧着期末试卷时,泪眼朦胧的对我说:“李老师您儿子那么小,你都顾不上管,只顾着帮我管儿子了,我真不知怎么感谢您才好……,这时,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伟大与神圣。 正是这涓如细流的爱,给了学生无比的温暖与力量;也正是这执着而坚定的对事业的爱,使我在享受着孩子们进步的喜悦时又感受着另一份收获的快乐。 37 2000---200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06年获市优秀班主任、2003年获优秀班主任、转化后进生先进个人奖励,2006年被评为市级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一番耕耘,一番收获。在荣誉面前我没有陶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的态度。我深知,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对我的认可和信赖,是家长、同志们支持的结果,而自己一定要以博大的胸怀,脚踏实地地执教在三尺讲台上。 “引万条清泉润祖国花朵,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学生是幼苗我则是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耘,无私奉献。让我们用无私的爱心铸就师魂,把无限的爱酒向那片芳草地,让它花繁叶茂,竞相绽放。同行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永往直前吧~ 篇八:初中语文教育叙事 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太湖县刘畈乡九田中学 詹海峰 那是一个星期三上午的第二节语文课,按照我课前的教学计划与安排,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课文《麦琪的礼物》的总结与课后练习的解答。走进课堂,简单地导入之后,我就请学生们从小说情节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写作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讨论总结并交流。学生们很投入,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我也顺势及时地进行了补充与归 38 纳。正准备转入到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课后练习的解答上去。于是顺便问了一句:“同学们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没有。”可突然有一个学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同学,然后红着脸说:“我有一个问题,但不知道问得对不对,因为我自己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我鼓励他说:“没关系~”他说:“我对这课里面的数字很感兴趣,总觉得有点奇怪,会不会是作家有意设计的,”“哦~”叫他坐下以后,我和学生们一起迅速查看了一下书中的数字,无非是一些表示时间、年龄和价钱等方面的数目,一时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奇特之处,再加上课前我也根本上没有在意这些数字,于是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个问题探讨的价值可能不大,为了不挫伤这位学生的积极性,还是留给学生们课后去思考吧~正准备要这么说时,我突然注视到了那位学生有些迷惑而又充满了期待与渴求的目光,一下子把我给震住了?? “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提倡多角 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提问,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不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新理念吗,我突然改变了想法,不管结果如何,不妨试一试,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于是我又发动全班学生一块来思考这个问题,并且试探性的启发他们:这些 39 数字如果有什么“特别”的话,应该与主题有关~ 接下来,学生们马上陷入了沉思之中,几分钟后,突然有一位女生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尖叫了起来:“圣诞节??历史书中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13~”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下教室里面炸开了花,我也隐约意识到了一些东西。在一阵激烈的商讨之后,我收集并整理了一个又一个的发现: ——《麦祺的礼物》开宗明义就说“1.87美元”,其奥妙在于:通过暗藏的数字“13”(100减去87为13,这个数字至今西方人仍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及其明显的数字“1”(1美元——基督为13人中之1人),使读者联想到基督其人及其所谓的“自我牺牲”精神(传说基督为了拯救人类而殉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课文在此就埋下了伏笔:德拉和杰姆为了对方的幸福,为了爱他人而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 ——德拉一家总收入一周为20美元,金发卖得20美元,而德拉做成咖啡是在7点钟,反复出现的数字“20”与“7”之间的差又是“13”。 ——德拉原有1.87美元,卖金发换来20美元,买金表链花掉 21美元,最后剩下0.87美元。即买金表链之前他共有21.87美元,如果加上不吉利的数字13(美分)总额为22美元,这又与男主人公杰姆的年龄(22岁)正好为同一数字。在这 40 圣诞来临之际,各自都为对方做出了牺牲:德拉牺牲了自己的金发为心爱的人换来了金表链,杰姆卖掉了祖传的金表为妻子买来了发卡。 我一边沉醉于学生们的发现的喜悦之中,一边也在暗自惊叹学生思维的灵敏,智慧的丰富。同时我也不甘落后,顺势也补冲了一点:小说开头就有数字“3”,德拉数钱数了3次,而它前面已经出现了数字1,这也与基督教及其《圣经》有关:基督教的原教旨教义中,圣父、圣子和圣灵三者和成一个神(即上帝),这就是三位一体,上帝化身为圣子,即为基督。小说的标题为“麦祺的礼物”,按照《圣经》马太福音的记载,“麦祺”就是指“带着礼物从东方来朝圣初生基督的三位贤人。”文章以麦祺的礼物比喻德拉夫妇在圣诞节时互赠的礼物,作者说“他们就是麦祺”。 和学生探究了这些数字之后,我回过头来补充介绍了作者的身世:欧?亨利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对在贫困中挣扎的普通人的命运了解颇多,作者自喻自己为纽约四百万贫民的代表,自觉为小人物立言。在这位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品中,以“圣诞节故事”为背景的占较大的比重。既然是“圣诞节故事”,就难免会涉及到《圣经》中记载的有关耶稣基督的典型故事和传说,在他的作品中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宗教信仰,这个信仰就包含着作者信奉的基督教教义,即:“耶稣精神”中宣扬的“爱”和“自我牺牲”。 41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这些数字试图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联想到耶稣及“耶稣精神”,从而达到宣扬“爱”及“自我牺牲”的目的。因此,小说不仅描写社会下层人民的贫困与疾苦,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男女主人公纯真圣洁爱情的热情赞美,而且也是一篇充盈着浓郁的宗教情愫,有着宗教的内涵,宣扬基督教教义的故事。 课后我很庆幸,虽然这堂课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与安排,但学生的发现开启了我们思维拓展的空间,发展了我们的审美素养。让我们了解了这些数字,帮助了我们更深一层地理解小说的题旨和小说中宣扬的西方宗教文化——“耶稣精神”。我更感到欣慰的是:是我的学生给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莫让智慧的火花停留、消失~ “同学们还有问题吗,”“没有了。”这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对话。殊不知,学生的问题意识正被我们的课堂教学抹杀,课堂不应该是消灭问题的战场,而是解决问题的阵地,是滋生问题的沃土。一节课的圆满并不能说明这节课是有效的,有效的课堂应当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使学生的困惑得到阐释,学生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从而产生更进一步的思考,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使学生不断的经历“问题——结论——问题”的学习过程,达到学生源源不断地产生有价值的新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不断地探索问题的理想境界。 42 篇九:初中语文叙事作文教学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cn 初中语文叙事作文教学的探讨 作者:赵永瑞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1期 【摘 要】 本文从注重欲扬先抑,制造文章波澜;灵活设置悬念,做到出奇制胜;掌握详略得当,突出层次分明等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叙事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叙事能力的技巧进行了分析探究,以期为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叙事能力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叙事作文教学 技巧 叙事作文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经验匮乏和写作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所限,叙事作文水平差强人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写作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叙事作文水平。 一、注重欲扬先抑,制造文章波澜 欲扬先抑是指在写人或者事物时,通过叙事情节的翻转,让叙事的结果出乎在读者的意料之外,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出现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因此,在初中叙事作文教学 43 中,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欲扬先抑的应用方法,让学生在作文时加以灵活应用,提高其叙事作文的可读性。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分析《阿长与》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抓住文章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应用。开始,“我”对阿长抱着轻视之心,看不起阿长,随着接触机会的增多,“我”对阿长慢慢产生了敬意,紧接着阿长为“我”买书,使“我”对阿长产生了空前的敬意,最后“我”对阿长有着深深的怀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我”的整个感情过程慢慢过渡,让学生细细揣摩欲扬先抑的表现方法,从而拓宽学生写作时的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应用欲扬先抑方法时,可以让学生从以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入手,以感情冲突强烈作为结尾,通过强烈的对比效果感受欲扬先抑的作用。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分析《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前后语言和动作的不断变化,感受欲扬先抑手法所体现的讽刺效果,加深学生对欲扬先抑方法的印象。 二、灵活设置悬念,做到出奇制胜 篇十: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初三班主任教育叙事 我担任初三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对所带的班级我信心满怀,大部分都是从初一带上来的,互相都很熟悉,因此,我感觉不到肩头担子的沉重。然而,刚开学不久,我 44 发现班上学期末新传来一个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 张强是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父母离异,他母亲带着他和弟弟两兄弟来乡里打工,生活十分贫困。正因为这样,他的性格内向,平时都不爱与同学交往,很少说话,上课从不发言,偶尔被点到名时,也是脸胀得通红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正因为这样,他的学业成绩很不理想,同学们看不起他,更不愿与他交往,自然,他也就更加孤僻,沉默寡言了。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差,进入初三时已跌到了班级的最后,没有一门功课及格。他已经变得上课不敢抬头,走路不敢抬头了,原先仅有的一点童稚的微笑也从他的脸上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满脸的木讷。随后,他不交作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即便是交了作业,也经常是交的空白本。任课老师跟我反映他的学习情况,都认为他已是无药可救了,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连我也放弃他吗,如果那样,他真的没有希望了,不久他就一定会辍学,不行,无论如何我得帮他。怎么帮呢,为了帮助他摆脱困境,同时又照顾他的自尊,我开始不动声色地实施起自己的计划。我把他的座位往前调了几桌,又把班上上进心强、成绩优异且待人热心的一位学生安排跟他同桌,暗中拜托那位学生帮助他,上课及时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他上课听不懂的知识,下课后耐心给他讲解,平时多和他交流,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向。刚开始,他的表现确实有些起色,上课趴在课桌上的现象少了, 45 一些较简单的习题能完成了,课间也能看到他与同学交流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他又打不起精神了,上课又开始趴在桌上,有时还睡着了。缺交作业的现象又严重起来,他的同桌也有意见了,经常跟我告状,他又不听课了,他总想抄作业,耐心给他讲习题, 他还有意见甚至还发脾气,同桌不愿跟他坐了。是怎么回事,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放弃,他真的没有希望了。我现在已不仅仅是关心他的成绩,我更关心的是他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他是否还能有竞争、拼搏的信心和勇气,而这些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他还要生存,前面还会有更激烈的竞争在等着他,如果,他从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那今后的路他该怎样走~我告诉自己,现在只有我能帮助他,我必须帮助他!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相信他的再一次变化也一定事出有因。看来,要帮助他,还得找到让他变化的根源。这次,我没有让他到喧闹的办公室,而是和他来到了校园内最清净的地方,我和他做了一次长谈。这次,他对我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近来来自家庭和学习的压力太大了。家里,妈妈为了抚养他们兄弟俩,虽然起早贪黑,还是挣不到足以维持他们生活的费用,而与他同年级不同班的弟弟一点儿也不听话,整天往外跑,生活的压力使得他妈妈的脾气变得很大,而家里只有他能做出气筒,作为长子,他很想为妈妈分担生活的重担,可他什么也做不了。在学校,他的学习很差, 46 因为基础不好,现在到了复习,他什么也听不懂,他很努力地学习,可自己再怎么努力,成绩也还是没有提高,所以,他的心情很不好,他已经没有信心再读下去了,他想辍学算了。他把头埋得很底,但我还是听到了他啜泣的声音,他哭了。面对如此柔弱、无助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我感觉到了内心的疼痛,他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而他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吗,我感觉到自己担子的沉重。等他讲述完后,我也真诚地提出了想帮助他的愿望。我从他的个人前途、他对家庭的责任说起,给他举了一些与困难作斗争的典型事例,劝他鼓起勇气,学习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学习也并不是唯一的出路,除了学习,其它的事他都能做得很好,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努力了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挑战中考,这不仅是能不能毕业,能不能考上高中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有没有信心去挑战困难,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生活态度,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气馁,无论如何都应再拼搏一下。我对他说, 学习上的困难,只要他自己愿意去解决,老师和同学都会尽全力帮助他。生活上的困难,老师也会尽力帮助。他答应了我,他再试一试。把他送回教室后,我又开始计划下一步。与他家长联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建议他的家长在他中考冲刺的关键时刻多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多鼓励他,尽量不 47 要跟他抱怨生活的压力,给他提供一个比较安静适合学习的家庭环境;向学校申请,考虑他的家庭困难情况,适当减免他的一些费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跟任课老师商量,量体裁衣,单独给他制订一个辅导计划;找班干部开会,在班上成立一个帮扶团体,及时帮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变化。一切工作就绪,我开始等候他的进步。确实,情况马上有了变化。他一下子成了大忙人。上课忙于听课、做笔记,以前的懒洋洋不见了;下课忙着穿梭于各办公室,只见他拿着教科书、作业本一路小跑,只要有机会,他就向老师请教,有时候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他要反复跑上好几次办公室。任课老师跟我说,他毕业有希望了。 他的每一点变化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总及时对他的进步进行肯定,及时传达老师对他的表扬,鼓励他继续努力。以前他从不敢开口的英语现在他敢说上几句了,也敢上讲台演练数学题了,他的眼神不再飘忽,他的脸上有了自信的微笑。尝到了甜头,他更加努力了,学习更加认真了。办公室里老师们谈论最多的是他,都佩服他的勤奋、肯钻,都说他毕业毫无问题了。作为他的班主任,我真为他高兴。这段时间的磨练,培养了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增强了他的自信心,相信认真和自信将给他带来一生的好运。 48
本文档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叙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7997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9K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0
浏览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