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doc)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举报
开通vip

(doc)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doc)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第30卷第6期 2010年12月 宝鸡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 VoI.30NO.6 Dec.2Ol0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王颖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西安710063) [摘要]汉代思妇诗是汉代社会的反映,它与汉代力役,兵役,游学,游宦制度,汉代女性的婚恋与 守节,以及汉代文人尤其是东汉文人的婚恋思想...

(doc)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doc)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第30卷第6期 2010年12月 宝鸡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 VoI.30NO.6 Dec.2Ol0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王颖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西安710063) [摘要]汉代思妇诗是汉代社会的反映,它与汉代力役,兵役,游学,游宦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汉代女性的婚恋与 守节,以及汉代文人尤其是东汉文人的婚恋思想密切相关,呈现出丰厚深挚文化的特质. [关键词]汉代思妇诗;汉代社会;贞节观;婚恋观 [中图分类号]I2o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93(2010)06—0058—06 汉代是思妇诗创作传统的形成期,诗歌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活泼多元,情感丰富深挚,精神尊重执着,几乎篇 篇都是感发力极强的上乘之作.正如学者梅家玲 所言:”这类歌诗,在田园,山水,咏史,咏怀,边塞 等重要主题之外,隐然也形成自成一格的写作传 统”.[1|1(它缘起于夏代遗文”候人兮猗”,发展于 《诗经》,至汉代获得了后世难以超越的艺术成就, 这显然和汉代特有的社会文化分不开. 一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的力役,兵役,游学, 游宦 1.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的力役和兵役 汉承秦制,全民皆兵.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 得失》考证,汉代赋役繁重,每位国民每年必须担 负为期一个月的力役.此外还有兵役.汉代兵役 分为中央”卫”兵,边郡”戍”卒,原地服兵”役”三 种.从二十岁开始,”每一国民都该轮到这三种”. r2](P25) 第一,关于力役.力役的主要内容是修建宫 室,修建战事所需建筑,修建交通以及天灾后的补 救等.力役往往令许多人远离父母妻子,久不得 归.惠帝文帝时代都有发民男女十余万”城长安” 的记载,武帝时”发卒十万救决河(元光三年)”, “又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元光五年)”等 等.[3J(“元帝初元三年六月下诏: 盖闻安民之道,本由阴阳.……偷合苟 从,未肯极言,朕甚闵焉.永惟系庶之饥寒, 远离父母,妻子,劳于非业之作,卫于不居之 宫,恐非所以佐阴阳之道也.其罢甘泉,建章 宫卫,令就农…….[].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力役对百姓正常生活秩序 的破坏,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第二,关于兵役.西汉前期,匈奴频频来犯. 惠帝,高后,文帝及景帝基本都采取犯后反击的政 策,同时大量屯兵于国都附近的军事重地及边地 要塞.文帝时期汉与匈奴战二次,景帝时期一次. 武帝时期,匈奴进扰边境愈发频繁,又有南越频 反,武帝喜功好战,征伐连年.武帝时期半个多世 纪的惨烈战争因此树立了大汉雄风,拓宽了西南 版图,使匈奴元气大伤.元帝之后,匈奴时常朝 见,西汉王朝用赐亲,赠物与匈奴维持着和平关 系.然而也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如南越之地自武 帝时初为郡时至昭帝始元元年的二十余年问,便 有六次反叛.元帝,哀帝,平帝时期,政治腐朽,土 地兼并严重,在”豪强之暴,酷于亡秦”(苟悦《汉 纪》)的社会现实下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又争战 连年.王莽新政失败,社会动荡,不被匈奴承认, 北方兵戈又起.而西南的句町王因不满”改王为 侯”而反,王莽征集三十万人平叛.匈奴进扰西 * [收稿日期]2010—06—10 [作者简介]a-颖:女,陕西商洛人,文学硕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编辑,主 要从事戏曲和古代文学研究. 第6期王颖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59 域,新朝派兵击之,却遭到如墨,尉犁等国联合击 杀.内外交困的新朝引来绿林,赤眉起义.东汉 政权建立于战火纷飞之中.此间匈奴数扰边境. 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汉军与臣服的南匈奴同击 北部匈奴,至和帝才将其赶至更远的欧洲.然而 此后鲜卑族入住北匈奴之地,汉又与鲜卑边战频 仍;蜀郡属国亦多叛乱.可以说,力役与兵役构筑 了汉代思妇诗的社会背景. 2.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的游学和游宦 第一,游学.汉武帝开始立太学,见《汉书? 儒林传》:. 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 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 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 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 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 如弟子.[3].” 武帝时期,博士弟子还并不多;然而到了成帝时 期,”增弟子员三千人”,元帝又增.东汉时期,甚 至到了”诸生三万余人”的地步.除太学之外,又 有专门研究文学艺术的鸿都门学,还有郡国学校 以及私学(如东汉马融”教养诸生,常有千 数”)o[4](P1333)通经是仕宦的重要途径,所谓”经术 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汉书?夏侯胜 传》).东汉时”光武中兴,爱好经术”(《后汉书? 儒林传》),因而汉代”游学”风气非常兴盛,其中不 少人是十五岁后才人学.然而汉代实行早婚,一 般来说,贵族与平民之女子初婚的年龄皆在十三 到十七岁之问,男子在十四到十八岁之间.Ls](跚 汉惠帝时便有制日”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 五算”.[33(P85)如此以来,必定有很多学生是婚娶之 后方去游学求仕.本来太学生可以请家属同居京 师,如鲁恭”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王章”为诸 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病疾无被,卧牛衣 中”;但家贫路远,或妻卒被病,或故乡有公 婆叔妹需要照应,夫妻便不得不分离.如《后汉书 ? 列女传》云: 吴许升妻者,吕氏之女也,字荣.升少为 博徒,不理操行,荣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 数劝升修学,每有不善,辄流涕进规.荣父积 忿疾升,乃呼荣欲改嫁之.荣叹日:”命之所 遭,义无离贰!”终不肯归.升感激自厉,乃寻 师远学,遂以成名.?l] 第二,游宦.如钱穆所言,汉代政府是一个 “崇尚文治的政府”,而太学学生假如考入甲科可 留京为郎,为乙科则归乡为当地官吏服务.以举 孝廉为固定制度的,乙科的学生往往又因服务出 色被选举回京城,或留京,或被安排到其它地方任 职.?2]《汉书?惠帝纪》有诏日: 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敌重 其禄,所以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 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 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 可见并非所有官吏都能与父母妻子同居.高祖为 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好帮吕氏耕地,可见亭长 这样的小吏便不能经常归家;东汉官至大司徒的 王良,其妻亦在故乡务农;汉末裴潜”每之官:不将 妻子,妻子贫乏,织荆芘以自供”;[6](P235)秦嘉因上 京述职病死乡津亭,遂与妻子永诀. 总之,汉与匈奴,鲜卑的保卫战与征伐;对西 南各国的征伐与平叛;对国内藩王反叛,农民起义 的镇压,使得两汉战火不息.频繁残酷的战争更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汉书?昭帝纪》传赞亦 谓:”……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 口减半.”l(“这些导致了”寇贼并起,军旅数 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 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 之外”[3](P2775)的悲惨情景.汉代因丈夫服兵役而 夫妇分离者当以百万计.这深刻地反映了”生当 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所包含的深重悲哀.同时, 游学,游宦这些社会风尚注入了?汉代思妇诗歌的 厚重的社会文化意义. 二,汉代思妇诗与汉代女性 汉代思妇诗歌情感表现中丰富真挚的爱恨嗔 痴,应与汉代女性的的行为较不受约束,实际的婚 恋思想以及淡薄的贞节观念有关. 1.汉代思妇诗与汉代女性的婚恋 第一,汉代女性尚未受到”男女之大防”的礼 教桎梏太大影响,思想,行为都相对自由.尽管从 先秦开始,就有了约束女子行动空间的典籍,如: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 之大义也.(《周易注疏》卷四) 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 之,男不入,女不出,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 言不出,外言不入.(《礼记?内则》) 但是,汉代女性担负着重要的经济职能,她们要躬 耕,采桑,织作以帮助维持家庭经济,有的女子还 参与商业.如此以来妇女不会总居于闭门重关 6O宝鸡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10矩 中,而是有着较为广阔的生活环境.中下层妇女 躬耕田亩.《史记?高祖本纪》云:”高祖为亭长 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耕.”不但中 下层妇女,连丈夫官至大司徒的女性,也有抛头露 面做农活者: 六年,代宣秉为大司徒司直.……时,司 徒史鲍恢以事到东海,过候其家,而良妻布裙 曳柴,从田中归.L]” 除此之外,更有”赵女郑姬”,”设形容,摸鸣 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 老少者,奔富厚也..[6](P2456)可见倡女并非全是富 豪贵族的家奴,或按照上层阶级的需求被选拔,分 配,没有自由身份——自由自愿离家者亦所在多. 有.但时人并不以其为大逆不道,而且包括帝王 诸侯也不以娶此类女子为耻:武帝后卫子夫便以 讴者擅宠,取大长公主嫖女而代之,举家五人为 侯;李夫人”本以倡进”,其兄封海西侯;邢夫人秩 比二千石,尹婕好秩比列侯,”然皆以倡 见”.[6](n鹃宣帝之母王翁须也曾是”歌舞者”,辗 转流离,后方得幸于史皇孙,光耀门楣;成帝后赵 飞燕亦”从自微贱兴,逾越礼制,浸盛于前”,正所 谓”入后宫,遍诸侯”,既富且贵.这亦为汉时女性 行动较为自由的明证.《青青河畔草》中”昔为倡 家女”并不造成身份的缺陷,行不归的”荡子”也很 有可能是上层阶级,那么”倡家女”能够闲居高楼, 倍感寂寞,可谓是”固其所宜”了.卓文君家有僮 仆八百,还有机会窥伺司马相如并成功夜奔,又说 明即使庭深似海的”侯门”贵族女性也有相当的自 由,家长对女儿并不”日夜将我藏”. 东汉班昭于《女诫?专心第五》中说:”伤诸女 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 耻宗族.,,『们”即使在她所处的东汉和帝,炀帝, 哀帝时期的上流社会,女性”不渐训诲,不闻妇 礼”,”聚会群辈”,”看视门户”,”动静轻脱”者亦不 少.从另一层面也可看出,当时女性的部分生活. 彭卫先生《汉代婚姻形态》一书中用多种文献如 《汉书》,《风俗通议》,《三国志》以及各种出土画像 砖证明,汉时女子还可以与男子同桌宴饮,甚至与 陌生男子结伴同路而行,女子亦可单独接待男宾. 而且在当时此类行为并不为人诟病.~7](P199) 第二,汉代女性实际的婚姻观念.吕思勉先 生说:”汉世婚姻,尚重本人之意,非如后世专由父 母主持者.~E8](p477)武帝姐平阳公主寡居,”当用列 侯尚主”,平阳”与左右议”,众人揣测其心意荐卫 青,她便告之皇后使武帝知,”乃诏卫将军尚平阳 公主焉”.新寡的卓文君喜好音乐,被司马相如打 动而与之私奔,卓王孙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 杀,不分一钱.”其实他只是嫌弃女儿找的人物”不 材”,及至相如发达,他便”喟然而叹”,”自以为得 使女尚司马相如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同等”. 可见假如卓文君看上的是发达后的司马相如,就 可以毫不费事地遂其所愿.东汉光武帝之姐湖阳 公主新寡,二人便共论群臣,帝”微观其意”.后来 公主表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光武帝便为 之谋划.孟光”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 故”,她说:”欲得贤如梁伯鸾者.”_6](n”也是据 其自身意愿. 汉有男子弃妻的”七出”之律,然现实中,女子 在嫁人以后,也有一定的离婚权.据《史记》载,张 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 亡邸父客.父客谓日:?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 听,为请决,嫁之.”朱买臣妻无法忍受长久的贫困 生活,便自求离婚再嫁;东汉女子吕荣之夫”少为 赌徒,不理操行”,吕荣之父便”积愤疾升,乃呼荣 欲改嫁”.在贵族中,武帝姐平阳公主因曹寿有恶 疾而另嫁卫青;《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亦记载,淮 南王子迁娶王皇太后外孙修成君为妻,刘安因怕 谋反事被新娘察觉便让太子”诈弗爱”,果然婚后 三月太子妃便自己提出离异,”王乃上书谢归去 之”.L3邢这些都是女方提出解除婚约. 事实上,即使汉代男子可以出妻,社会心理也 并不以”七出”之离异法则为定律,而是本乎人情. 比如《汉书》有载: 王吉少时,居长安.其东家有枣树垂吉 庭中.吉妇取以啖吉.古知而去妇.东家 闻,欲伐其树.邻里止之.因请吉还妇.里 中为之语日: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 完,去妇复还.?m. “东家”听说自己的树害得他人去妻,赶快把树砍 了;邻里和事,便让王吉把去妻找回来.显然大家 认为这位儒生做事太过迂.这说明了一般汉人婚 恋观念较为实际和正常,并未从内心接受统治阶 层与儒生共同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礼教. 同时,汉代女性有一定的婚恋自由,而她们选 择丈夫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也多出于自身对某种性情的喜好, 如卓文君好音,湖阳公主喜爱”威容德器”,孟光尚 贤.而一旦遇人不淑,或夫妇不和,还有自求解约 的可能;尽管汉人只规定了男子去妻的法律,事实 第6期王颖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61 上也有女方自主离异.可见汉人婚姻的结缔,除 了家族权利,利益等关系,主要以家庭生活幸福为 目标.而女性的家长也支持其婚恋的自主与生活 的真正和满,并不以此为”淫行”;世俗普遍抱有较 为实际的婚姻观念,而非儒家学者所说的”天固 不可逃,夫故不可离也”.__4?(叭” 2.汉代思妇诗与汉代女性的守节 自从西汉后期开始,统治阶层开始褒奖贞节, 褒奖,赏赐贞节的事迹时有发生,而且东汉后期 “贞妇”渐多.徐淑在《为誓与兄弟书》云: 盖闻君子导人以德,矫俗以礼,是以列士 有不移之志,贞女无回二之行.淑虽妇人,窃 慕杀身成义,死而后已.夙遘祸罚,丧其所天 ……[9](P1039) 明确说明自己不愿改嫁的原因是因为受了 “君子”的教诲.她将夫死称为”丧其所天”,也袭 用了《礼》等儒家经典.又如《汉书?列女传》中刘 长卿妻刑耳自誓,可以看出,少数受儒学侵染的女 性,开始有较强的守节倾向.但是我们不能因此 而忽略了”贞妇”们的现实处境:徐淑与秦嘉感情 甚笃,他们的赠答诗被评为”夫妇事既可伤,文亦 凄怨”.但是秦嘉卒于津乡亭与徐淑作誓书拒嫁 事皆发生在延熹五年(公元一六二年).[1o]??徐 淑痛失良人不到一年,所遗儿女又尚未成人的情 况下兄弟要其改嫁,先不论”观念”,从情感和现实 上说徐淑亦应属不愿.这时她要保护自己,儒家 贞节说自然是最强有力的武器.徐淑在写书后不 久(同年)即病逝,恐怕当时”守节”亦属难事! 刘长卿妻自刑,是因为遗子死后,她开始”自 虑不免”要被迫改嫁.尽管”宗妇相与愍之,共谓 日:?若家殊无它意;假令有之,犹可因姑姊妹以表 其诚”„,她还是要自明心志,可见非此不能解决 “假令有之”的问题.可以看出,自刘长卿亡故她 便”防远嫌疑,不肯归宁”,一直扶子居于夫家;现 在夫子皆亡,而按汉律,无论她本身为家庭创造过 什么,其财产依然只有嫁奁而已,?.将何以立 足于他姓?惟有再嫁.但此时刘长卿妻丧夫丧 子,要她立即洗心革面以事新人,从人性上说,实 属残忍.如此以来,想要较为坦然地居住在夫家 而不被逐回,获得情感,尊严与现实上的保护和自 身道德的肯定,”贞女”们也许就不得不出”自残” 甚至”自尽”之下策.我们并不能单一地说她们被 贞节观念毒害,因为”吃人”的并不仅仅是”礼教”, 更因为汉代部分女性人身与经济的不能自主.人 身不能自主,归家后不得不听从父兄;经济上不能 自养,必须得求告他门(尤其是中下阶层无技能又 无丰厚嫁奁的女性). 综上之述,汉代女性守节的原因是复杂的. 意识形态的作用固然不容忽视,但女性情感及其 所处的现实更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可以说,守 节只是”不愿”改嫁.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 说:”在汉代,朝廷虽用官势褒奖贞洁,刘向,班昭 等又用文字鼓吹贞洁,社会对于贞洁,终不严重看 视.”_1l_?正因为汉代女性环境较为自由,尚较 有自主恋爱的可能,才有汉代思妇诗歌所描写的 失恋后决绝,相爱中的热烈以及思念的痛苦;贞节 观念的淡漠,又决定了诗中思妇的执着驻守乃多 出于对对方的感情而非礼教的约束.这样的感情 自然更珍贵,并且闪烁着如自爱,坚毅,真诚,深情 等等美好人性的光辉. 三,汉代思妇诗与汉代文人的婚恋观 汉代思妇诗歌的又一特色,便是游子之情与 思妇之思一同出现.无论是送别时”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或是分离后”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 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客从远方来,遗 我双鲤鱼”,”上有加餐饭,下有长相忆”,皆体现出 在外游子一番真挚淳朴的深情.这部分诗歌皆出 自文人之手.葛晓音说:”大约安帝,顺帝之世以 后,无主名和有主名的文人五言古诗开始大量涌 现.”_l2_”„学界一般以此为共识.那么对汉时文 人尤其是安帝,顺帝之后文人之婚恋观念的研究, 应当能够对此类诗歌的认识有所补益.从文献来 看.汉时文人的婚恋思想大概有三类: 第一,男尊女卑,夫贵妇贱的儒家正统婚姻观 念.首先见于刘安的言论: 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义”者,所 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际也. (《淮南子?齐俗训》)[13]? 其后董仲舒则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论述证明臣 与妇”阴”而”不得专起”“不得分功”的卑下地位. 东汉《白虎通》中关于婚恋观念的述论: 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 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礼,男娶女嫁何? 阴卑不得自专,就阳而成之.夫有恶行,妻不 得去者,地无去天之义也.] 这本论集由桓帝钦定,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正统思 想.这比董仲舒的言论更加明朗化,直白地指出 女性应屈服,贞守,卑贱,男女皆无婚恋权利;不再 62宝鸡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 强调男性在婚姻中的义务与责任.班昭《女诫》继 以自我为蓝本,以一生际遇为经验,从女性的角度 谆谆教诲,让她们用卑弱敬慎和叔妹等等阴柔隐 忍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在极其不平等的婚姻关系中求得夫心以 自全. 第二,认为”夫和妇柔”,”妇女不孀”,”夫妇之 好”是家庭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要求男性起到 表率的作用,反对纳妾;从”礼”与社会安定的角度 出发规范,改善婚姻形态.如西汉贾谊在《新书? 礼》中说: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妇 柔,姑慈妇听,礼之至也……夫和则义,妻柔 则正……礼之质也.(《新书?卷六?礼》) 尽管他将君,父,兄,夫与臣,子,弟,妇相对而论, 认为夫妇高下尊卑有别,但他同时强调丈夫的职 责,甚至认为丈夫的行为起到先导作用.其《胎 教》又说: 《易》日:”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素成,谨为子 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新 书?卷十?胎教》)? 这表明贾谊的婚恋观念:一,女子婚姻由父母做 主;二,”婚妻”,”嫁女”一样重要,选择的理想条件 应是”孝悌世世有行义者”.三,婚姻择人很重要, 他认为有必要规范已婚夫妇的行为与”为子孙婚 妻嫁女者”的择人标准,好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和 谐. 刘安将”妇人不孀”,.阴阳和谐作为统治者大 道已行的体现: 其(道)德优天地而合阴阳,节四时而调 五行;……童子不孤,妇人不孀;……【-”]. 桓宽反对贵族豪强过多纳妾,认为男女怨旷 是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古者,夫妇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 道.……今诸侯百数,卿大夫十数,中都侍 御,富者盈室.是以女或旷怨失时,男或放死 无匹.E15]?. 上述婚恋观念表现出汉人对婚姻家庭的重视 与较为合理的婚姻思想,如要求在社会中力行一 夫一妻制,男女在婚姻中”夫和妇柔”,得”夫妇之 好”,维持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 第三,以个人为出发点,认为”顾妻子”是人之 常情.《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夫人情莫不贪生 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 所不得已也.,,[蹦?从史实来看,第三类婚恋思 想是汉代文人婚恋思想之主流.比如《后汉书》中 这段记载: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 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妻子犯事,乃诣昌自 讼.昌疑母不为蜀人,因问所由.……因相 持悲泣,还为夫妇.E43?. 按说有”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 遂就经学”这样思想背景的黄昌,不会没读过这些 书,但已”迁蜀郡太守”的他并不以妻子和别人生 子就看不起她,反而”相持悲泣,还为夫妇”.邓元 义亦读书仕宦,但看见已嫁人的前妻却十分不舍 地说:”此我故妇……本自相贵”.汉末蔡琰亦与 改嫁的丈夫董祀感情甚笃.足见儒家正统婚姻观 念侵入之缓慢,一般人对待婚姻关系时,仍以伉俪 之情为重. 除了史传记载,汉代文人还留下很多关于婚 姻爱情的诗篇: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 燕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 归,死当长相思.(《李陵录别诗二十一 首》)[]?啪. 葛晓音评论此诗说:”夫妻诀别,征夫的叮咛之辞 全从对方着想,所希望的只是妻子仍能珍惜青春, 所祈求的只是记住今日的恩爱.全诗句意与感情 的流转一气连属,倾吐从容,委婉真挚,这就愈加 令人悲不自禁.”_1](咒?诗中”努力爱春华,莫忘欢 乐时”的劝慰,与思妇诗歌中对青春逝去的感叹多 么契合;”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样淳朴动人 的平和陈述,又和思妇诗歌中对爱情的自信互相 辉映. 秦嘉在其《赠妇诗》中表现的对其妻真挚的情 意,可谓感动千古.兹录其《述婚诗》两首如下: 群祥既集,二族交欢.敬兹新姻,六礼不 愆.羔属总备,玉帛戋戋.君子将事,威仪孔 闲.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纷彼婚姻,祸福之由.卫女兴齐,褒姒灭 周.战战竞竞,惧德不仇.神启其吉,果获令 攸.我之爱矣,荷天之休.【l6]” 前者再现了汉代婚礼的庄严肃穆.后者前四 句陈述婚姻择人的重要性,从第五句开始赞扬新 人的美好,惟恐自己的品德不能与之相配;接着为 自己找到这样一个人感到幸运,并且表示二人伉 第6期王颖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63 俪之情与天长存.汉时四言诗一般用来书写较为 严肃的题材,阅读此诗,我们确能感到汉时儒家正 统婚姻观念的气息;但更明显的,仍是诗人”战战 竞竞,惧德不仇”的对新婚妻子的爱与尊重,以及 “我之爱矣,荷天之休”笔墨背后”新婚燕尔,如兄 如弟”的幸福欢喜.读过这些,就能对诗人与妻子 离别后《赠妇诗》中更直白真挚的诗句有更深的理 解.无论是”人世譬朝露”后”欢会常苦晚”的哀 叹,还是”既已结大义”后”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 属”的执着自白,或是别后赠礼时”虽知未足报,贵 用叙我情”的缱绻痴心,皆未流露任何儒家正统婚 恋观念的意识,所有的只是一片肺腑深情.在他 眼里,被举上计掾人洛不过是”不能养志”_4]的驱 走风尘,为上进仕途而失去家庭和个人欢爱,只令 人”惨惨少乐”,”顾有怅然”. 蔡邕《协和婚赋》也流露出与秦嘉《述婚诗》类 似的婚恋思想,即一方面形容”二族交欢”时”威仪 有序”的盛大场面,一方面表示良姻及时,”惟情性 之至好,欢莫伟乎夫妇”的幸福喜乐.再看其着名 的《翠鸟诗》: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 振翼修形容.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幸 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驯心托君素,雄雌保 百龄.[163?. “翠鸟”在逃离罗网之后的心愿,只是”雄雌保百 龄”——这正是秦嘉,《结发为夫妻》之作者等文人 的理想人生境界:伉俪偕行,平安以度. 结语 汉代正统婚恋观念是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尽 管高层意识形态上汉代已经是一个礼教森严的社 会,但现实与理论还是存在着时间差.文人并不 全以夫贵妇贱,女性贞节为准则,还有人强调夫和 方能妇柔,丈夫起到先导作用,家庭才有”礼”;更 多人则认为重视婚恋是人之常情.可以说,汉代 的思妇诗是反映汉代社会与文人心性的一面镜 像,它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特有的社会文化,也反映 了汉代文人将婚姻作为生命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夫妇之情可谓是他们的精神港湾.这也是汉代思 妇诗歌中耿耿不灭的爱与生命力之所从来. 参考文献 f1]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 2001. [3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3彭卫.汉代婚姻形态[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6]司马迁.史记r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彭卫.汉代婚姻形态[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8]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王利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海口:海 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社,1996. [1O]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E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5. [1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90. [12]葛晓音.八代诗史E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刘安.淮南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4]班固,等.白虎通[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桓宽.盐铁论校注[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16]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 局,1982. E17]葛晓音.八代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责任编校张福安) OnthePoemsofLovesickWomenandthePresentationoftheSocietyinHanDynasty WANGYing (ShaanxiPeople?SBroadcastingStation,Xi?an710063.Shaanxi) Abstract:ThePoemsoflovesickwomeflinHandynastyrepresentedthetruesocietyofthattime. Theyaretightlyclosetocorveeinperson,militaryservice,studytour,andtheideasofIoveandmar— riage,especiallythelettermeninHandynasty. Keywords:PoemsoflovesickwomeninHandynasty;thesocietyinHandynas ty;conceptionof lovechastity;theideasofloveandmarriage
本文档为【(doc)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1-26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