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

举报
开通vip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7题 7. 假定需求函数为Q=MP-N,其中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价格,N(N>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Q=MP-N,可得   ed=-eq \f(dQ,dP)·eq \f(P,Q)=-M·(-N)·P-N-1·eq \f(P,MP-N)=N   eM=eq \f(dQ,dM)·eq \f(M,Q)=P-N·eq \f(M,MP-N)=1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N而言, 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课后作业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第7题 7. 假定需求函数为Q=MP-N,其中M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收入,P表示商品价格,N(N>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Q=MP-N,可得   ed=-eq \f(dQ,dP)·eq \f(P,Q)=-M·(-N)·P-N-1·eq \f(P,MP-N)=N   eM=eq \f(dQ,dM)·eq \f(M,Q)=P-N·eq \f(M,MP-N)=1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N而言, 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MP-N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第9题 9.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M=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答:(1)由于ed= ,于是有 eq \f(ΔQ,Q)=ed× =-(1.3) ×(-2%)=2.6% 即商品价格下降2%使得需求数量增加2.6%.   (2)由于eM = ,于是有  eq \f(ΔQ,Q)=eM·eq \f(ΔM,M)=2.2×5%=11%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使得需求数量增加11%。 第三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5题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eq \o\al(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eq \f(MU1,MU2)=eq \f(P1,P2) 其中,由U=3X1Xeq \o\al(2,2)可得   MU1=eq \f(dTU,dX1)=3Xeq \o\al(2,2)   MU2=eq \f(dTU,dX2)=6X1X2 于是,有   eq \f(3X\o\al(2,2),6X1X2)=eq \f(20,30) 整理得 X2=eq \f(4,3)X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1+30X2=540,得   20X1+30·eq \f(4,3)X1=540 解得  Xeq \o\al(,1)=9 将Xeq \o\al(,1)=9代入式(1)得   Xeq \o\al(,2)=12 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   U*=3Xeq \o\al(*,1)(Xeq \o\al(*,2))2=3×9×122=3 888 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为3 888。 第3题 3.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和消费者C的效用函数。 (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他总是喜欢有更多杯的咖啡,而从不在意有多少杯热茶。 (2)消费者B喜欢一杯咖啡和一杯热茶一起喝,他从来不喜欢单独喝咖啡,或者单独喝热茶。 (3)消费者C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咖啡和2杯热茶是无差异的。 (4)消费者D喜欢喝热茶,但厌恶喝咖啡。 解答:(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而言,热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费数量不会影响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a)。图3—2中的箭头均表示效用水平增加的方向。 (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是U=min{x1,x2}。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b)。 (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是U=2x1+x2。消费者C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c)。 (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D而言,咖啡是厌恶品。消费者D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d)。 , , 图3—2 关于咖啡和热茶的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第2题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 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 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点的MRS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eq \f(M,20)=eq \f(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1X1+P2X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eq \f(2,3)X1+20。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eq \f(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eq \f(P1,P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eq \f(P1,P2)。因此,MRS12=eq \f(P1,P2)=eq \f(2,3)。 第15题 15. 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解答:要点如下: (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应则相反,它仅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2)无论是分析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甚至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需要运用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即补偿预算线。在图3—9中,以正常物品的情况为例加以说明。图3—9中,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a点,相应的正常物品(即商品1)的需求为x11。价格P1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点,相应的需求量为x12。即P1下降的总效应为x11x12,且为增加量,故有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图3—9 然后,作一条平行于预算线AB′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而且注意,此时b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点的右边。于是,根据(1)中的阐述,则可以得到: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1与代表P1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的)预算线AB、FG分别相切的a、c两点,表示的是替代效应,即替代效应为x11x13,且为增加量,故有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代表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1和U2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相同的)预算线FG、AB′相切的c、b两点,表示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x13x12,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最后,由于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分别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成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关于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在此略去关于这两类商品的具体的图示分析。需要指出的要点是,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其中,大多数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低档物品中的特殊商品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于是,大多数低档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低档物品中少数的特殊商品即吉芬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基于(3)的分析,所以,在读者自己利用与图3—9相似的图形来分析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在一般的低档物品的情况下,一定要使b点落在a、c两点之间,而在吉芬物品的情况下,则一定要使b点落在a点的左边。唯有如此作图,才符合(3)中理论分析的要求。 第四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1题 1. 下面(表4—1)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表4—1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10 3 24 4 12 5 60 6 6 7 70 8 0 9 63 (1)在表中填空。 (2)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解答:(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表4—2所示: 表4—2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70\8 0 9 63   7 -7 (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4—2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4下降为12。 第3题 3. 已知生产函数Q=f(L, K)=2KL-0.5L2-0.5K2, 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L、劳动的平均产量AP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L=MPL?它的值又是多少? 解答:(1)由生产函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   Q=20L-0.5L2-0.5×102=20L-0.5L2-50 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 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L=20L-0.5L2-50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20-0.5L-50\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 (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 令MPL=20-L=0 解得  L=20 且MPL的二阶导数为-1<0 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L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令APL的一阶导数为0,得-0.5+50L-2=0 解得  L=10(已舍去负值) 且APL的二阶导数为-100L-3<0 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 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MPL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L=MPL。由(2)已知,当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达到最大值,即相应的最大值为   APL的最大值=20-0.5L-50\L=10 将L=10代入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20-L,得MPL=20-10=10。 很显然,当APL=MPL=10时,APL一定达到其自身的极大值,此时劳动投入量为L=10。 第6题 6.假设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 Q=35L+8L2-L3。 求:(1)该企业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如果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为L=6,是否处理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为什么? 解答:(1)平均产量函数:AP(L)=35+8L-L2 边际产量函数:MP(L)=35+16L-3L2 (2)首先需要确定生产要素L投入量的合理区间。 在生产要素L投入量的合理区间的左端,有AP=MP,于是,有35+8L-L2=35+16L-3L2。解得L=0和L=4。L=0不合理,舍去,故取L=4。 在生产要素L投入量的合理区间的右端,有MP=0,于是,有35+16L-3L2=0。解得L=-5\3和L=7。L=-5\3不合理,舍去,故取L=7。 由此可得,生产要素L投入量的合理区间为[4,7]。因此,企业对生产要素L的使用量为6是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的。 第13题 13.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 (1)当成本C=3 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解答:(1)根据企业实现给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其中  MPL=2\3 L-1\3K1\3   MPK=1\3 L2\3K-2\3   w=2  r=1 解方程可得: K=L 再将K=L代入约束条件2L+1·K=3 000,有   2L+L=3 000 解得  L*=1 000 且有  K*=1 000 将L*=K*=1 000代入生产函数,求得最大的产量   Q*=1 000 本题的计算结果表示:在成本C=3 000时,厂商以L*=1 000,K*=1 000进行生产所达到的最大产量为Q*=1 000。 (2)根据厂商实现给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   其中  MPL=2\3 L-1\3K1\3   MPK=1\3 L2\3K-2\3   w=2  r=1 解方程可得: K=L 再将K=L代入约束条件Q=L2\3K1\3=800,有   L=800 解得  L*=800 且有  K*=800 将L*=K*=800代入成本方程2L+1·K=C,求得最小成本   C*=2×800+1×800=2 400 本题的计算结果表示:在Q=800时,厂商以L*=800,K*=800进行生产的最小成本为C*=2 400。 第4题 4.区分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与规模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 解答:边际报酬变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量,即边际产量的变化,而其他生产要素均为固定生产要素,固定要素的投入数量是保持不变的。边际报酬变化具有包括边际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情况。很显然,边际报酬分析可视为短期生产的分析视角。 规模报酬分析方法是描述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均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特征,当产量的变化比例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比例时,则分别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很显然,规模报酬分析可视为长期生产的分析视角。 第五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3题 3. 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3-5Q2+15Q+66。 (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 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答: (1)在短期成本函数TC(Q)=Q3-5Q2+15Q+66中, 可变成本部分为TVC(Q)=Q3-5Q2+15Q; 不变成本部分为TFC=66。 (2)根据已知条件和(1),可以得到以下相应的各类短期成本函数   TVC(Q)=Q3-5Q2+15Q   AC(Q)=TC(Q)/ Q=Q2-5Q+15+66/ Q   AVC(Q)=TVC(Q)/ Q=Q2-5Q+15   AFC(Q)=TFC(Q)/ Q=66/ Q   MC(Q)=dTC(Q)/dQ=3Q2-10Q+15 第12题 12.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都呈现出U形特征。请问:导致它们呈现这一特征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 解答:导致SAC曲线和LAC曲线呈U形特征的原因是不相同。在短期生产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MP曲线表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以后再下降的特征,相应地,这一特征体现在成本变动方面,便是决定了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表现出先下降达到最低点以后再上升的U形特征。而SMC曲线的U形特征又进一步决定了SAC曲线必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简言之,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导致SAC曲线呈U形特征的原因。 在长期生产中,在企业的生产从很低的产量水平逐步增加并相应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的过程中,会经历从规模经济(亦为内在经济)到规模不经济(亦为内在不经济)的变化过程,从而导致LAC曲线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第六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1题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D=22-4P,S=4+2P。 求:(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 解答:(1)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为D(P)=S(P),故有   22-4P=4+2P 解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e=3 Qe=10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给定的市场价格出发的一条水平线,于是,在P=3时,有如图所示的需求曲线d。 第2题 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解答: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单个厂商所面临的对他产品的需求情况的。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均衡价格出发的一条水平线(如同第1题所示),而市场的均衡价格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单个完全竞争厂商只是该价格的接受者。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产生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正如效用论中所描述的,利用对单个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进行分析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把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便可以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5题 5. 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解答:(1)根据题意,有   LMC=3Q2-24Q+40 且完全竞争厂商的P=MR,根据已知条件P=100,故有MR=100。 由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得   3Q2-24Q+40=100 整理得 Q2-8Q-20=0 解得  Q=10(已舍去负值)   又因为平均成本函数AC(Q)=Q2-12Q+40,所以,将Q=10代入得   AC=102-12×10+40=20 最后,得 利润=TR-TC=PQ-TC =100×10-(103-12×102+40×10)=800 因此,当市场价格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Q=10,平均成本AC=20,利润π=800。 (2)由已知的LTC函数,可得   LAC(Q)=Q2-12Q+40 求导可解得当Q=6时LAC取最小值   LAC=62-12×6+40=4 由于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等于厂商的最小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4,单个厂商的产量Q=6。 (3)由于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且相应的市场长期均衡价格是固定的,它等于单个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本题的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固定为P=4。将P=4代入市场需求函数Q=660-15P,便可以得到市场的长期均衡数量为Q=660-15×4=600。 现已求得在市场实现长期均衡时,市场的均衡数量Q=600,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Q=6,于是,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600÷6=100(家)。 第七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3题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 SMC=0.3Q2-12Q+140,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得MR=150-6.5Q。 于是,根据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有   0.3Q2-12Q+140=150-6.5Q 解得  Q=20(已舍去负值) 将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   P=150-3.25Q=150-3.25×20=85 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均衡价格为P=85。 第6题 6. 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TC=Q2+40Q,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1=12-0.1P1,Q2=20-0.4P2。求: (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答:(1)由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1=12-0.1P1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1=120-10Q1,边际收益函数为MR1=120-20Q1。 同理,由第二个市场的需求函数Q2=20-0.4P2可知,该市场的反需求函数为P2=50-2.5Q2,边际收益函数为MR2=50-5Q2。 而且,市场需求函数Q=Q1+Q2=(12-0.1P)+(20-0.4P)=32-0.5P, 且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64-2Q,市场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64-4Q。 此外,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MC=2Q+40。 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可以写为MR1=MR2=MC。于是: 关于第一个市场: 根据MR1=MC,有   120-20Q1=2Q+40 即   22Q1+2Q2=80 关于第二个市场: 根据MR2=MC,有   50-5Q2=2Q+40 即   2Q1+7Q2=10 由以上关于Q1、Q2的两个方程可得,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分别为:Q1=3.6,Q2=0.4。将产量代入反需求函数,可得两个市场的价格分别为:P1=84,P2=49。 在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时候厂商的总利润为   π=(TR1+TR2)-TC =P1Q1+P2Q2-(Q1+Q2)2-40(Q1+Q2) =84×3.6+49×0.4-42-40×4=146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即该统一市场的MR=MC,有   64-4Q=2Q+40 解得  Q=4 将Q=4代入市场反需求函数P=64-2Q,得   P=56 于是,厂商的利润为   π=P·Q-TC=56×4-(42+40×4)=48 所以,当该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为Q=4,价格为P=56,总的利润为π=48。 (3)比较以上(1)和(2)的结果,即将该垄断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和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的两种做法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两个市场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在两个市场实行统一定价时所获得的利润(因为146>48)。这一结果表明进行三级价格歧视要比不这样做更为有利可图。 第9题 9.某寡头行业有两个厂商,厂商1的成本函数为C1=8Q,厂商2的成本函数为C2=0.8Q2,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52-0.6Q。 求:该寡头市场的古诺模型解。(保留一位小数。) 解答: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     π1=TR1-C1=P·Q1-C1=[152-0.6(Q1+Q2)]Q1-8Q1 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144-1.2Q1-0.6Q2=0 同理,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   π2=TR2-C2=P·Q2-C2=[152-0.6(Q1+Q2)]Q2-0.8Q2 厂商2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152-0.6Q1-2.8Q2=0 联立以上两个方程,得古诺解:Q1=104,Q2=32。 第八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5题 5.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数为:   Q=-0.01L3+L2+38L 其中,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劳动市场及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要雇用再多少小时劳动? 解答:第一,已知工资W=5。 第二,根据生产函数及产品价格P=0.10,可求得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如下(其中,MPL表示劳动的边际产品)   VMPL=P×MPL=P×dQ/dL=0.10×(-0.03L2+2L+38) 第三,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即   0.10×(-0.03L2+2L+38)=5 第四,解之得L1=20/3,L2=60。 第五,当L1=20/3时,利润为最小(因为dMPL/dL=1.6>0),故略去。 第六,当L2=60时,利润为最大(dMPL/dL=-1.6<0)。故厂商每天要雇用60小时的劳动。 第7题 7.某完全竞争厂商雇用一个劳动日的价格为10元,其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当产品价格为5元时,他应雇用多少个劳动日? 劳动日数 3 4 5 6 7 8 产出数量 6 11 15 18 20 21 解答:由题设可计算得下表: 劳动日数(L) 产出数量(Q) MPL=ΔQ/ΔL P VMPL=P×MPL W 3 6 — 5 — 10 4 11 5 5 25 10 5 15 4 5 20 10 6 18 3 5 15 10 7 20 2 5 10 10 8 21 1 5 5 10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当L=7时,边际产品价值与工资恰好相等,均等于10。故厂商应雇用7个劳动日。 第10题 10.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解答:第一,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前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 第二,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 第三,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而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高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就较大,甚至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则结果就是: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 第九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4题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解答:第一,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 第6题 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三,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10题 10.假定整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试考察: (1)在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解答:(1)如果X商品的供给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其价格将下降,供给量将增加。按一般均衡分析,X商品的价格下降,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假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在商品市场上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 (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 第十一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1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解答:在某些情况下,指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即无效率的结果,这就是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 第3题 3.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解答: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时,他就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不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第5题 5.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解答: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 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第6题 6.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解答:当某种物品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即是所谓的“公共资源”时,每个人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都会尽可能多地去利用这种物品,使它很快地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情况被西方学者称为公地的悲剧。 � EMBED Equation.3 ��� � EMBED Equation.3 ��� _1391615535.unknown _1392569399.unknown _1369146144.unknown
本文档为【《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作业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43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3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2-12-28
浏览量: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