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_曲阜师大版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_曲阜师大版

举报
开通vip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_曲阜师大版2010-6-25毛概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后 习 题 及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党的( ) A.二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六届六中全会 D.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 A.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中国实践结合起来 C.中国历史结合起来 D.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3.马克思主义与中...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_曲阜师大版
2010-6-25毛概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后 习 题 及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党的( ) A.二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六届六中全会 D.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 A.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中国实践结合起来 C.中国历史结合起来 D.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6.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党的( ) A.六届六中全会 B.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大 7.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邓小平在党的( )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9.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哲学思想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三个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2.党的第( )次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A.十四 B.十五 C.十六 D.十七 1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以人为本 B.统筹兼顾 C.发展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D B B D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二、概念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邓小平理论 【参考答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历史经验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参考答案】(1)一脉相承在于:这些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与时俱进在于:这些理论成果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是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参考答案】(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和平与发展转换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3)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丰富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丰富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1937年,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系统的哲学论证,主要著作是( ) A.《实践论》和《矛盾论》 B.《实践论》和《改造我们的学习》 C.《矛盾论》和《改造我们的学习》 D.《反对本本主义》和《实践论》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党的( ) A.六届六中全会 B.七届二中全会 C.十二大 D.七大 3.标志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式重新确立的会议,是党的( ) A.十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 D.七大 4.邓小平领导全党重新确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讲话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5.邓小平认为,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 )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6.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8.1941年,毛泽东在( )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A.《实践论》 B.《矛盾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9.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 A.前提和基础 B.根本途径和方法 C.验证条件和目的 D.实质和核心 10.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3.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是( )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破除习惯势力和主观主义偏见的束缚 D.求实创新 14.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是( ) A.勇于创新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求实创新 1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 A.改革 B.发展 C.革命 D.创新 16.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1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8.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 ) A.实践创新 B.制度创新 C.体制创新 D.文化创新 19.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 ) A.走自己的路 B.学习别人的经验 C.大胆设想 D.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C A C A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C D D A A A 二、概念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归宿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参考答案】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参考答案】(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2)在理论创新问题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3)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4)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四、论述题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参考答案】(1)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2)1937年,毛泽东《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3)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 (3)江泽民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他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10月,他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殖民地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A.革命性与反动性 B.革命性与妥协性 C.进步性与落后性 D.民主性与独裁性 4.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农民问题 B.资本家问题 C.地主问题 D.工人问题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族主义 6.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A.农民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毛泽东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9.“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未能区别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1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1.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委员会制 D.政治协商制 12.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3.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工农联盟 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的关键是() A.动员全民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C.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D.扩大革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15.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的概括的文章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反对本本主义》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A B B A B C D A C B B A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l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2)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人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然性以及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此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参考答案】:(1)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外无独立,没有和平、合法的斗争形式可以利用,中国革命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领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2)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客观条件;大革命的影响和中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原因和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3)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4)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参考答案】:(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2)中国无产(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容易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且在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领导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参考答案】:农民既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又是中国军队的来源,农村则是中国革命的重心。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其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己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A.过渡性社会 B.独立性社会 C.半独立社会 D.可有可无社会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族主义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A.经销代销 B.和平赎买 C.统购包销 D.加工订货 6.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行“三大主体,三大补充”设想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云 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 A.四种 B.五种 C.六种 D.七种 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 A.多面性的阶级 B.三面性的阶级 C.两面性的阶级 D.单面性的阶级 9.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三年时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 A.民主革命任务 B.抗美援朝任务 C.打倒地主任务 D.恢复国民经济任务 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A.一化全改 B.一化四改 C.一化三改 D.一化两改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搞资本主义我国只能成为帝国主义的() A.邻居 B.同伙 C.帮凶 D.附庸 12.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 A.四种可能性 B.五种可能性 C.六种可能性 D.七种可能性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A B B D B C D C D A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参考答案】:(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旧政权被推翻以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还不能够马上建立起来,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一番改造,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就是过渡时期。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其内在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3.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所考虑的各方面有利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具有走互相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党和国家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4.适合国情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公有制。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三、论述题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胜利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正确解决了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2.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参考答案】:(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2)对手工业的改造: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3.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 A.“第一次结合” B.“第二次结合” C.“第三次结合” D.“第四次结合” 2.1956年4月,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这篇讲话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D.《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是毛泽东()的讲话。 A.《论十大关系》 B.《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限期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讨论和执行情况报告中央》 4.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陈云 D.周恩来 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7.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指() 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9.社会主义制度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 A.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B.社会成员共同富裕 C.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11.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 A.人才的竞争 B.经济实力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D.政治实力的竞争 13.关于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提出的精辟论断是() A.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4.关于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提出的精辟论断是()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科学技术是先进生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C C B C C D B C B A B C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参考答案】: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为什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新世纪的历史使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参考答案】: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首要的变革作用。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 4.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含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三、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任务的提出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提出了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 (2)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执行过程的经验教训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主要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2)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参考答案】:(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3)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 (4)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劳动力素质不高 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B.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C.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来说,是() A.发展生产,解决人民温饱阶段 B.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阶段 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阶段 D.完全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 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发展与人口多、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二大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坚持改革开放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第一次系统地阐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是党的() A.十五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二大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 A.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B.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D.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4.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5.党的十七大提出,我国到2020年实现() A.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C.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B B D C D A D B A D A C B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参考答案】: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参考答案】: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4.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参考答案】:(1)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 (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三、论述题 1.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联系:二者都属于我国“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进程中的具体阶段性目标。 (2)区别: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参考答案】: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对外开放是指() A.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B.对发达国家开放 C.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 D.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2.()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发展生产力 B.发展教育 C.发展高科技 D.改革开放 3.2008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国在()会议上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4.()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 D.社会和谐 5.()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和源泉。 A.发展 B.坚持党的领导 C.改革开放 D.科学发展 6.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 7.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 A.改革是目的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目的 D.三者都是目的 8.邓小平首次正式使用“对外开放”表述是在() A.1980年 B.1979年 C.1981年 D.1982年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吸取了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 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D.“三个有利于”标准 1l.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经济 B.建立民主政治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A B C A B A A B C 二、简答题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表现为强烈的对抗性。(3)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是改革。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三者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前提。 3.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在继承和汲取人类文明一切先进成果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2)对外开放可以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知识问题,提高经济建设的效益,加快工业化进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参考答案】:(1)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具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从国内情况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从国际情况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2)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改革开放是我党在经历了艰苦探索、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之后作出的义无反顾的战略选择。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参考答案】:(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2)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也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3)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4)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参考答案】:(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谈的界限,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3)“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最基本的是生产力标准。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必须接受和坚持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绝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3.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4.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C.“先富”与“共富”关系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
本文档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_曲阜师大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528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7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2-12-25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