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品】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精品】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举报
开通vip

【精品】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精品】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第一节 非处方中成药合理使用原则 WHO1985 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其核心是安全、有效、经济。因此,使用非处方中成药就要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进行。 一、正确选药 中成药以治疗人体疾病为主要目标。每种中成药都有特定功效和相应的适应证。因此,掌握中成药的功效和适应证,准确选择和使用,是中成药合理应用的首要环节。 (一...

【精品】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精品】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第一节 非处方中成药合理使用原则 WHO1985 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合理用药专家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其核心是安全、有效、经济。因此,使用非处方中成药就要围绕上述三个方面进行。 一、正确选药 中成药以治疗人体疾病为主要目标。每种中成药都有特定功效和相应的适应证。因此,掌握中成药的功效和适应证,准确选择和使用,是中成药合理应用的首要环节。 (一)对证用药 证, 中医用药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治。 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揭示了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的病理实质。证由一组固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可以反映疾病实质的症状所组成。如外感表证,均可见恶寒(风)、发热、喷嚏、流涕、脉浮等。这组症状虽然表现各异,但都是外邪入侵,机体正气与之斗争的表现,反映出邪犯人体,邪正交争于肌表这一病理实质。辨证施治就是在辨明证候的基础上,选择对证中药进行治疗。绝大多数中成药都是针对证候的治疗药物,如六味地黄九是针对肝肾阴虚证的治疗药物、补中益气九是针对中气下陷证候的治疗药物等。因此,首先根据中医药理论,认识疾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确定治法;再依据治法选择合适的中成药,使中成药的主治证候与患者所罹患的疾病的证候对应起来。 这就是对证用药, 是中成药合理使用的首要环节。 (二)对病用药 病,即疾病。它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健康状态受到破坏,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表现出来的全部病理变化过程。每种病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要点。在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中,随着病的变化,各个阶段可以表现为若干不同的证候。中医学重视疾病的认识和诊断。但治疗上,多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针对证候治疗。即采用对证用药形式。当然,中成药也有对病治疗的,如内消瘰疬丸针对瘰疬疾病,季德胜蛇药片针对毒蛇咬伤疾病、消渴丸针对消渴病、血脂康胶囊针对西医高血脂症等等。因此,根据中成药的适应证,对病选用也是正确用药的内容之一。 (三)对症用药 症,是指单一的症状,即患者自身感觉到的不适,如发热、口渴、头痛,小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等等。症状是疾病的表现,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有些中成药主要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以解燃眉之痛。如柴胡口服液,针对感冒发烧症状治疗;元胡止痛片,针对疼痛症状治疗。准确使用这些中成药以解除某些突出症状,从而缓解病痛,也是正确用药的内容之一。 (四)辨证与辨病结合 病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表现出来的全过程,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病理实质的本质反映,症状则是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症状是识病的基础,又是辨证的基础。中医通过收集分析临床症状来识病,通过对临床症状产生的原因、性质、病变的部位、趋势的分析判断来辨证,故中医认识疾病是辩病又辨证。同样中医治疗疾病也是既辨病,又辨证。 在《中医内科学》中,收载许多疾病,如感冒、咳嗽、自汗、盗汗、心悸、不寐等。这些疾病都有其各自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和传变规律。疾病的辨识,为临床治疗法则的确立提供了依据,如感冒,应发汗解表;咳嗽,应止咳;不寐,应安神等。但若只停留在辨病的基础上,难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施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如感冒应解表,但中药中没有通治各种感冒的一种成药,所以无法性行治疗,必须再深入到证候阶段,即进行辨证,就是要明确其证候究竟属于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抑或是暑湿感冒。风寒感冒,要发散风寒,如九味羌活丸;风热感冒,要疏散风热,如银翘散;暑湿感冒,要化湿解表,如霍香正气水、香薷散等。故只有辨病 与辨证结合起来,才能提出正确的施治方案,选择对证有效的方药,达到治病愈疾的目的。 同一种疾病可以包括不同的证。证不同,治亦不同,这就是“同病异治”。如感冒这一疾病,有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证型,因而治疗上也采用发散风寒、疏散民热、化湿解表等不同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和药物。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演变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证同治亦同,这就是“异病同治”。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是不同的病,但是如果均表现有气短、懒言、乏力等中气下陷的表现,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补中益气丸来治疗。 目前,临床上西医诊断中医药治疗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也应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如胆囊炎,属西医病名,按中医辨证有肝胆湿热、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等不同证型,因而治疗上采用的药物亦应有所区别。肝胆湿热型胆囊炎,宜清利肝胆湿热,可使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肝郁气滞型的则宜选用柴胡疏肝散。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精髓,在临床用药过程必须遵循。 二、合理配伍 每种中成药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而临床疾病的表现往往错综复杂,如表里同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脏腑同病等。这时,使用一种中成药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或由于病证的复杂性,单独使用一种中成药治疗,在起治疗作用的同时,又可能对人体其他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故中成药应用过程中,为了加强疗效,适应复杂的病情需要、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应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配伍使用。 (一)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 中成药之间配伍应用的主要作用有: 1(增强疗效 如治疗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眩晕健忘的病证,可选用人参养荣丸和归脾丸。归脾丸补气健脾,养心安神;人参养荣丸气血双补。这两种中成药配伍可明显增强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的效果。 2(适应复杂病情 如气阴不足证,有气虚、阴虚两种证候存在,选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补气,六味地黄丸补阴,则可收气阴双补之效。 3(抑制偏性,防伤正气 如治二便不通,阳实水肿,当选用通利峻下之剂舟车丸配伍补中益气丸。舟车丸通利峻下,但攻逐力猛,易伤正气;配伍补中益气丸以固护脾胃,以达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治妇女瘀血阻滞, 癓瘕痞块,可采用化癓回生丹和八珍益母丸或人参养荣丸合用,使消癓而不伤正气。 (二)中成药与药引子的配伍应用 药引子又叫引药,具有引药入经,直达病所,提高药效,照顾兼证,扶助正气,调和药性,降低毒性,矫臭矫味,便于服用等作用。自宋以来许多医籍有详细的记载。张介石《资蒙医经》较全面地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引药的作用:“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发表注凝;小枣入药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龙眼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水;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得睡神归;葱白人药为引者,取其发散清邪勿住;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临床常采用药引制堂(汁)送服成药的方式。 临床通过中成药与药引子的合用,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照顾兼病兼证、固护正气、便于服用,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 (三)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 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中成药与汤药同服,即根据病情需要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并选用所需的中成药,用煎好的汤药送服选定的成药。一般这类成药多含有贵重药材,汤剂饮片无法供应,或多含挥发性成分,不能与汤剂同煎,或药味太多,汤剂处方不易调剂。如安宫牛黄九、局方至宝丹、紫雪散、行军散、苏合香丸、十香丸及活络丸、再造丸等。二是中成药与汤剂交替使用,一般以汤剂为主要治疗手段以解决主要矛盾,交替使用一些中成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或照顾兼证,或扶正固本。三是中成药混入汤剂中包煎同用,有提高药效, 照顾兼证,扶正驱邪等多种作用。治疗小儿遗尿常用固涩收敛缩尿之剂,气虚者可加补中益气丸包煎,肾虚者加金匮肾气丸包煎,以固本缩尿。 (四)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 中成药与西药临床同用的情况比较普遍。中西联合应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协同增效,也可能产生拮抗,降低疗效。故对于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有所选择。应选择有益于发挥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西药配伍,如协同增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等。避免使用不利于发挥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配伍,如能产生拮抗、增强毒性的中西药配伍。此外,中成药和西药联合应用结果尚不明确者,在联合用药时应持审慎态度。 三、用法与用量恰当 中成药剂型多样,主治病证各不相同,故服用方法,使用剂量各不相同,因此正确掌握中成药的使用方法,采取合理给药途径,准确地掌握使用剂量,对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一)用法 中成药用法主要有内服法、外用法、注射法等多种。 1(内服法 中成药内服剂占绝大多数,但由于剂型、主治的不同,内服方法各异。露剂、合剂、乳剂、酒剂、酊剂、糖浆剂、流浸膏剂、口服安瓿剂等液体制剂,均可采用直接吞服方法;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滴丸、散剂、丹剂、片剂等固体制剂,可采用温开水送服方法;茶剂、饮剂均须用沸水泡汁,频服代茶饮;颗粒剂、膏滋剂或流浸膏剂须用沸水冲泡溶化稀释后服用。有些丸剂、散剂、丹剂等还可以用药汁如盐水、醋、黄酒、白酒、蜜水、竹沥水、姜汁等送服;茶剂中的午时茶需用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温胃止痛的散剂,如胃活散,可直接服,以使药物在胃部多停留一些时间。儿童用药,可用乳汁或糖水将散剂调成稀糊状喂服,这样既可矫味又不致呛喉,此法也可用于吞咽困难者;丸剂也可掰开加水研成稀糊状服用,与调服法相似,但习惯称研服法;口腔局部发挥治疗作用的部分中成药,采用含化法,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噬下),多用治咽喉肿痛,乳蛾、口靡、齿痛等疾患,如牛黄噙化丸、六神丸、喉症丸;胶剂,如龟鹿二仙胶及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服用时,均须加黄酒或糖水隔水加热使溶化后(烊化)服。 2(外用法 外用散剂多采用撒敷法,即将药粉直接均匀地撒布患处, 可用消毒敷料或外贴朱砂膏固定,如生肌散、提脓散、珍珠散;痱子粉等;有些外用散剂或锭剂用液体调成或研成糊状,敷于患处,如茶水调敷如意金黄散、醋研紫金锭、黄酒或白酒调敷七厘散;外用油膏、水剂等多采用直接涂敷于患处的方法,如生肌玉红膏、癣药水等;有些外用散剂可装入硬纸筒中,直接吹到患处治疗,如锡类散吹喉、冰硼散吹敷口腔、红棉散吹耳等;点眼剂、滴耳剂、滴鼻剂可直接点入用药;黑膏药须加热软化贴敷患处,如狗皮膏、橡皮膏、中药膜剂等。 其他还有洗搽、栓剂纳入、条剂引流、钉剂插入、线剂结扎、离子透入等多种给药形式。 3(注射法 中药注射剂的给药方法,有皮下、肌肉、静脉、穴位及患处局部注射等不同给药方法。 (二)剂量 药物剂量是药物产生效应的重要条件。过小的剂量,难以产生预期的药效;过大的剂量,可能使药效增强,但同时会增加使用者的安全风险。因此,为了使中成药既能够充分发挥药效,又使对机体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应当恰当地选择剂量。 1(按规定用量服 中成药一般都标明服用剂量,医生或患者自购药均应按规定量用药。由于病情有轻重,病势有缓急,病程有长短,体质有强弱,故医生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酌情增减用量。对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应严格掌握用量。老年人因生理特点,用量宜小;妇女一般稍低于男性用量。 小儿剂量要适当减少,一般 1 岁以内服成人量的 1/5,1-2 岁服成人量的 1/4,2-4 岁服成人量的 1/3,4-6 岁服成人量的 2/5, 6-9 岁服成人量的 1/2,9-14 岁服成人量的 1/2-3/2 2(注意服用总量 中成药大多数为植物药制成,毒性低,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也有些中成药含有毒成分如砷、汞、铅;或含有斑蝥、蟾酥、马钱子、乌头等有毒药物;或含有峻烈攻逐之品,如舟车丸、十枣汤等。对于这些中成药,在严格按剂量使用的同时,还应注意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持续使用,以防耗伤正气,或蓄积中毒。 四、注意用药禁忌 在中成药的使用中,为了保证疗效、避免可能产生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应对某些饮食、人体的特殊生理阶段以及中成药的配伍有所避忌。医生或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治病时,都应加以注意。 (一)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也称“忌日”。即在服用某些中成药时必须忌食某些食物,以免药物和食物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影响疗效或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如服用含人参的药物如人参养荣丸、人参健脾丸等,不宜吃萝卜;服用含铁离子的药物如脑立清、磁朱丸等,不宜喝茶、吃柿子;服用清热药如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不宜吃辛辣食物;服用温里祛寒中成药如附子理中丸、艾附暖宫丸等,不宜吃生冷食物。 (二)妊娠禁忌 妊娠禁忌是指在妊娠阶段的用药禁忌。 有些中成药或含有毒中药、或药性峻烈如通经破血、行气破滞、 竣下逐水、温燥补火等,这些药物有可能对孕妇身体或胎元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妊娠妇女使用中成药时避免使用上述药物。根据中成药对孕妇影响的程度不同,分为禁用和慎用二类。 禁用类:控涎丹、玉真散、木瓜丸、小金丸、九气拈痛丸、七厘散、三七伤药片、开胸顺气丸、紫雪丹、大活络丸、再造丸等。 慎用类:清胃黄连丸、黄连上清丸、清宁九、礞石滚痰丸等。 凡属禁忌类中成药,原则上不能使用;属慎用类的中成药,以不用为宜。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酌情使用。 (三)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中成药由于配伍应用能产生毒性或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因而不能在一 、起使用。中药合用有“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中成药是由单味或多种药物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治疗疾病、需要联合用药的情况下,不论是中成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药引子还是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均应该避免“十八反”或“十九畏”配伍禁忌的情况出现。 近年来,中成药联合应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中成药与西药合用出现疗效降低或毒副作用的情况也时有报道。如乌梅丸与碳酸氢钠同时服用,因酸碱中和而降低药物疗效;六神丸与溴化钠、硫酸亚铁同时服用,会产生溴化汞、碘化汞等有毒化合物,引起药源性肠炎。因此,对已知合用可以引起疗效降低、毒性增强的中西药,不能配伍使用。对于没有合用相关研究报道的,应慎重对待。 第二节 如何正确使用非处方中成药 一、全面认识非处方中成药——阅读说明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用药最重要、最权威的信息。 成分 药品说明书包括药品名称、 (处方) 、性状、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品相互作用、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批准文号、说明书修订日期、生产厂家等内容。可见,药品的主要信息都记录在此。因此,要准确、全面认识非处方中成药,首先从仔细阅读说明书开始。 (一)药品名称 认读药名是对一种中成药认识的开始。中成药命名,传统上有其习惯的方式,如以成方的药物组成命名,以方源、创造人及产地命名,以成药的功效、主治命名,依炮制方法、服用剂量、服用方法及成药外观性状命名, 依古代哲理、寓意、夸张或历史传说命名等。如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保留传统中成药名称的同时,也对中成药命名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如药名加剂型命名, 主要药材名称的缩写加剂型命名, 主要药材名和功能结合并加剂型命名,药味数与主要药材名或药味数与功能结合并加剂型命名, 方内药物剂量比例加剂型 命名,方内药物剂量比例加剂型命名,形象比喻结合剂型命名、主要药材和药引结合并加剂型命名、功能加剂型命名等。不论是传统中成药还是新研制中成药,以成药的功效命名时,通过药物名称,就可以了解到较多的与治疗有关的信息。如补中益气丸,显然能补益中气,治疗脾胃气虚;养血安神胶囊,显然有补养心血、安定神志,治疗血虚心神不安的作用。 然而,有的中成药仅有主治病的信息,如百日咳片、风湿骨痛酒、白带片,此类中成药表面看似乎简单明了,可分别用于百日咳、风湿病、白带等疾病。但是,由于中药的使用是辨证施治, 因此,对这些以所治疾病命名的中成药还应结合功能主治对其适用范围有更进一步的确定,如百日咳片,就不一定用于各种类型的百日咳;同样,风湿骨痛酒、白带片,也不能用于所有的风湿疼痛或白带。 还有些中成药使用了对专业人员也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药名, 如感冒清热颗粒,顾名思义,既治感冒,又能清热,当然用于风热感冒。岂不知,该成药外散风寒,内散郁热,主要用于风寒兼有内热的感冒患者。又如复方川贝精片,川贝母是清热化痰药,以川贝命名该成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该药应该以治疗热痰咳嗽为主,而实际上,复方川贝精片由麻黄浸膏适量(相当于盐酸麻黄碱 2.1g) 、川贝母 25g、陈皮 94g、桔梗 94g、五味子 53g、甘草浸膏15g、法半夏 75g、远志 53g 组成,多数为温燥祛痰之品。因此,该成药不是治疗热痰咳嗽,而是治疗风寒、寒痰咳喘的成药。 更多的非处方中成药药名不包括药物功能、 主治,就更无法从药名推测其功能、主治了。 因此,药名认读,最好是将其当成标示药物种类的符号,不能仅从药名就推测其功效、主治而进行使用。望名生义,有时可能会南辕北辙。 (二)成分(组方) 中成药有“成分”或“组方”项目,主要提供制成该成药的原料。内容包括一至若干味中药、药物剂量、加工炮制方法等。可能有人会认为,成药是若干原料加工、固化的有机整体,成分(处方)只是提供给监督者进行监督的依据,或是尊重使用者的知情权。实际上,它是该中成药有效、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与有效性有关者,在于组方是该中成药的功效、主治的依据;和安全性有关的,在于通过组方中有无毒药、剧药,以及它们的含量等信息,大致了解成药的安全程度。阅读“成分”可以从药物数、药物种类、剂量等不同层次,解读该中成药作用的强弱、缓峻、补泻等内涵。 更进一步,还能从成分(处方)中解读出言而未尽的内容。如健脾丸,该药功能是健脾开胃,主治是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如果知道该药由党参、炒白术等补气健脾药,和陈皮、炒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等行气、消食药组成,就会意识到,该中成药所治并非单一的脾虚,而是脾虚、运化无力,食入不化,气机阻滞者。通过对成分(组方)的解读,就可以对中成药认识更加深入,应用也就更加准确。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同类药物选择的问题。通过成分(组方)的阅读,结合功效,往往能清楚地将这些同类药物的细微之处区别开来。 (三)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项,包括功能。主治两方面。功能是中成药基本作用的概括,主治是中成药适应的治疗对象。因此,此项为使用中成药的核心依据。功能一般按中医药语言表述,只要具有基本的中医药知识,一般不难理解。主治大致有证候、主要症状、中医病、西医病等。如健脾丸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其中“脾胃虚弱”是证候, “脘腹胀满,食少便溏”是主要症状。如气滞胃痛颗粒,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胀痛。其中“慢性胃炎”是西医病,“胃脘胀痛”是中医的症状。如三黄片,“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亦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其 中“三焦热盛”是中医证候,“目赤肿痛、口鼻牛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是主要症状, “急性胃肠炎、痢疾”是西医病名。又如更年舒片,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养阴补血,化瘀调经(调气温肾,营养神经,调节代谢功能。适用于绝经前后引起的月经不调、头昏、心悸、失眠。主要针对的是西医绝经前后综合征。 了解功能主治表述基本情况后,在阅读、理解非处方中成药主治时,要注意处理好三种关系: 1(中医病与证的关系 中医有病的概念和认识。如感冒、咳嗽、自汗、盗汗、心悸、不寐等等。病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表现出来的疾病全过程,在其病理演化过程中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证候。而中药治疗主要针对证候进行。因此,要清醒的认识到,那些主治病的中成药往往并非能治疗该病的所有证候,因此要避免将中成药的适应范围过度扩大。如气滞胃痛颗粒,功能:舒肝和胃。主治:慢性胃炎,胃脘胀痛。这显然是治疗中医胃脘痛病的药物,但并不是治疗所有的类型的胃脘痛,从其药名“气滞胃痛颗粒”,功能舒肝和胃,以及主治胃脘胀痛等来看,显然适用于胃脘痛属于气滞者或肝胃不和者。其主治“胃脘胀痛”之“胀”字,显属指 (中医证候与症状的关系 中成药的主治不仅有证候,也有与导用药的点睛之笔。 2 证候相关的一些症状。对于专业人员来说,使用中成药首先力求对证。 而对于患者来说,更关注说明书上主治的症状与自己身体所发生疾病时状况的一致性。其实,说明书上的症状与证候有相互说明的关系,证候是症状的综合归纳,症状是证候的表现。二者之间,证候是关键。认清证候,症状不必悉俱,就可以使用。如黄连上清丸, “用于内热火盛引起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色黄” 、或“暴发火 ,患者只要属于火热内盛,仅有“牙龈肿痛”眼”、或“咽喉红肿”均可用。 3(西医病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如前所述,现代不少中成药有治疗西医疾病的内容,比较合理的表述应是“用于某某疾病属于中医某某证候者”。这就明确了.
本文档为【【精品】非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9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