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级经济师教材-国民经济管理

高级经济师教材-国民经济管理

举报
开通vip

高级经济师教材-国民经济管理目  录 一、概论    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2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2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3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3 二、市场管理    3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3 (二)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3 (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4 三、产业管理    5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5 (二)产业组织管理    8 (三)产业发展规划    9 四、区域经济管理    10 (一)区域经济...

高级经济师教材-国民经济管理
目  录 一、概论    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2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2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3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3 二、市场管理    3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3 (二)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3 (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4 三、产业管理    5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5 (二)产业组织管理    8 (三)产业发展规划    9 四、区域经济管理    10 (一)区域经济布局    10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10 五、资源管理    11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11 (二)科技资源管理    13 (三)人力资源管理    14 (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16 六、国有资产管理    17 (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17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17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8 (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19 (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21 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22 (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22 (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23 (三)国民经济预警    23 (四)国民经济调控    23 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4 (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24 (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4 (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6 (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27 (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28 (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    29 第三部分  国民经济管理 一、概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1、定义 国民经济管理--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层面,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组织、调控、监督等职责和功能,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2、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既具有经济管理的一般性特征,又在各个方面表现出其独有的特殊性,使之不同于微观经济层面的企业管理。这主要有: a.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而不是任何其他组织、单位和个人。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的运行并不完全都是由政府来进行管理的,比如一些全国性的大型集团公司、国有商业银行、行业协会以及其他中介组织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调节和监督的作用。但是这种特定范围的宏观调控往往会被要求直接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有些甚至还必须以政府的授权为前提。国民经济管理责无旁贷地属于政府的职能。 b.国民经济管理的对象,是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是由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和众多企业相互交织集合而成的多层次网络系统。每一地区、部门和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系统的子系统或组成要素,它们各自既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又彼此依赖,互为,条件,并通过市场相互联结起来。正是这些子系统和要素间的联系与作用形成并推动着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面对如此庞大的系统构成及其复杂的运行机理,政府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管理的触角直接深入到每一具体的企业之中,而应该将调控的重点放在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经济总量和重要的经济结构上。 c.国民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天然地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但是,由于外部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的效益并不总是与整个经济社会的总体效益相一致。国民经济管理正是以全社会的效益为目标和尺度,协调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使后者服从于前者,并力求实现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长期效益和中期效益与短期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最优结合。 d.国民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更多地带有指导性、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和综合性,而相对较少直接性和易变性。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间的直接联结方式不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因而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只能主要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政府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价值形态的经济变量,并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企业,从而引导企业,使之活动大体上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政府还借助强有力的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当然,在特定领域和非常时期,政府也凭借政权的力量,使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干预,但与企业的内部管理相比,行政命令已降至次要地位。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五点: 第一,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 第二,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的强而有力的管理,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 第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第四,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第五,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1、总任务与目标 在深刻认识客观规律和具体国情、国力的基础上,合理而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协调增长,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国家既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2、具体任务与目标 ①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并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作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②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大力求实现这些结构的合理化,使整个国民经济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协调发展;改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③不断加强和充善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各部门、地区、单位的管理,把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 ④综合运用国民经济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 ⑤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研究,协调其关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2、规范管理原则3、改革创新原则4、以人为本原则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财政手段它是与财政调整机能有关的一系列调控方法的总称。 即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其相互平衡有关的手段。一般所讲的财政手段,是指财政收入中的各种税收,财政支出中的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财政手段的使用效果比较明显,可用于实现多种国民经济管理目标。 (二)金融手段它是利用金融货币机关对货币资金运动的调整而实现对经济运行的干预。 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法定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操作等。其调控范围非常广泛,可作用于个人和企业,也可影响到政府行为和国际经济关系。金融手段具有灵活、间接、有效、可计量等特点。 (三)国际贸易手段它是实现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的有力措施。国际贸易手段的最主要工具是汇率,不论各国实行怎样的汇率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只要改变汇率水平,就必然会影响进出口,改变一国货币资金的流向,从而影响国际贸易收支。 国际贸易手段还包括一些直接管制措施,如外汇管理、进出口管制等。 (四)直接干预手段它是国民经济管理手段中最具强制性的手段。 是国民经济管理主体利用自身的权力、威严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强制的干预。 这种手段的特点是手段效果明显,实施时间短,常常不为管理对象所接受。 主要的作法有:冻结物价与工资、限制进出口、外汇管制、投资约束及战时经济管制等。 (五)制度手段是指完善经济制度、改革经济体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经济法规等来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其主要功能在于为社会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规范和约束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 制度手段包括工资制度、所有制制度、国家预算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各种经济法规等。 它属于非经济的长期性管理手段,其特点是手段的实施周期长,手段效果不明显且难以计量。 (六)规劝手段是一种最间接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 是通过国民经济管理主体向各层次经济主体宣传教育、推广经验、发出号召、公布经济信息等进行规劝和诱导。 其特点是实施快捷,但效果不明显。只起辅助作用,不能成为主要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 二、市场管理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1、市场体系 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从交易的对象来看,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或称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市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商品交换关系也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市场也获得了全面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市场体系。商品交换是市场交换的主要内容,商品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他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商品市场服务的;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是所有资源的一般代表形式;劳动力市场则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场所。所以,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2、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某类市场发育不全、发展滞后,就会影响其他市场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市场体系的整体效能。例如资本市场,资本是商品运动的“血液”,是社会再生产运动的起点。所以,资本市场是商品生产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先导,它的发育状况、运转效率直接关系到商品市场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营运状况;反之,其他市场的发育和运行状态,也会制约和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二)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不同于计划经济的经济形式。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全社会只有国家(政府)一个社会经济主体,其他主体(企业、家庭、个人)均不具备经济活动的主体资格,也不能进入市场。政府一家充当了市场中的所有角色,通过指令性计划对经济资源配置、生产经营流通以及产品分配等进行严格而周密的控制。其他主体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也没有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权利,只能被动地完成政府交办的某一阶段、某一步骤的具体工作。因此,计划经济下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也就不存在市场秩序问题。如果非要说有,指的也仅仅是政府控制经济的有效性等问题。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确立了市场的多元主体。政府这个唯一主体开始分化、瓦解,直至逐渐淡出,而企业、个人等逐渐具备了自身的独立利益,具备了市场主体资格。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正是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构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动力。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人们不得不想办法改进工艺技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以生产、提供出更多的和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经营有方的企业通过产品销售实现产品价值,得以滚动发展和不断壮大,而经营不善的企业只能被逐出市场。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使社会经济资源自动流向其能发挥最大作用的部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1、建立市场秩序的原因 市场经济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蓝图。然而,这一蓝图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市场秩序。市场经济主体的动机在于逐利,而不是为社会作出无私的贡献(尽管在客观上往往实现了这样的效果),这就造成他的行为模式的复杂化:他既可能通过辛勤劳动和诚实经营来获取收益,也有可能通过损害别人的办法如欺诈来获取利益,只要他确信这种行为不会受到足够严厉的惩罚。萨缪尔森说市场既没有理智也没有良心,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某些市场主体选择后一种方式,必然会给另外的主体造成损害,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那么市场机制就会被逆转,不再是优胜劣汰而是劣胜优汰,不再是资源优化配置而是劣化配置,严重的时候,会使人人自危,不能进入市场,或者将交易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从而社会经济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会倒退。 2、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指的是市场运行中必须遵循的一切规则和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告诉市场主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乃至会受到何种惩罚,从而保障了社会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的顺利实现和市场机制的良性发挥。 由此可见,要想使各经济主体的逐利行为和全社会的利益相一致,要想使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得以正常发挥,必须具备一定的制度条件,我们称之为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健康的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秩序越成熟、稳定,越为市场主体所接受、所遵循,市场机制就越可以得到发挥。反之,市场机制就会受阻碍和凝滞,优越性无法充分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运行从无秩序到有秩序、从旧秩序转变为新秩序的过程。 3、我国市场秩序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市场秩序却不断滑坡。目前,市场秩序总体来说不容乐观,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和现象屡见不鲜,而某些地区市场的秩序混乱状况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目前,我国市场无序是全方位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市场进出秩序混乱。每个市场都有其进入和退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是保证市场优胜沥汰机制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但在我国,大量的本不具备资格的主体通过种种手段进入市场,超越自身资质和经营范围承揽业务,经营失败、资不抵债时仍然受到重重保护混迹市场,造成优不胜劣不汰的僵持格局。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壁垒高筑,通过行政审批手段将大量具备资格的市场主体挡在市场之外,以种种借口对民间资本加以歧视。 (2)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是通过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获得竞争优势,而在我国有些生产者却热衷于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来获得,如假冒他人品牌、诋毁和陷害竞争对手、寻求行业垄断、人为制造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等。 (3)市场流通秩序混乱。80年代末期,由于市场疲软,一些企业的经营出现困难。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这一矛盾又逐渐加剧。由于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为了维持再生产过程,只好用拖欠别人货款的方式来购买原材料。久而久之,造成了企业间的大量拖欠,形成三角债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运行效率。 (4)市场交易秩序混乱。由于体制转轨,法律不健全,以及一些市场主体的不正当心态,市场交易中信用严重不足,各种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如在股票市场中,一些大户联合操纵市场,人为制造股票价格的大起大落;低水平的金融诈骗屡屡得手,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等等。 4、政府与市场秩序 (1)维护市场秩序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我国经济从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化而来,又经过几十年计划经济的管制,几乎从来没有过市场经济的传统和经验,因此,实际我国面临的是一个市场秩序的重构问题。这也注定了我国建立良性市场秩序的过程必将是一个长期、艰巨和复杂的过程。 政府是市场秩序先天的提供者和维护者。市场健康运行所需的一系列市场秩序,具体表现为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这是因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是全社会利益的代表,唯有政府才有可能站在中间的立场上,提供一套公正公平的秩序体系。政府提供公共秩序,并不是因为它的权力更大人员更多,而是因为它的中立地位。政府在提供秩序方面与其它组织相比具有先天的优势,正如企业在组织生产提供产品方面更有优势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是政府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务。 (2)调整政府功能治理市场秩序 目前我国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功能的紊乱,该管的事情没有管或者没有管好,不该管的事情却到处插手,“错位”与“缺位”并存。更有甚者,政府本身有时即充当了破坏市场秩序的始作俑者。 第一, 政府应当明确自己的任务,不是拥有财产,不是直接经营企业,而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市场经济守夜。在此基础之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调控、引导和服务工作等。明确任务之后,政府就应当大幅度削减经济职能。政府直接经营企业,应当减少到最少、最必要的限度,只提供一些市场其它主体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的产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尽量减少直至取消配置资源的权力,废除一切不合理的行政审批,让市场竞争来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行政权力不再插手。 第二,政府应当在缺位的地方迅速补位,加强职能,主要是三个方面:(1)清晰和保护产权。回顾市场经济的发展史,我们发现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权关系必须明确。如果产权关系不清,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就难以确定,风险和收益就会出现不对称,市场行为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特征,进而破坏市场秩序。(2)完善市场规则建设。完善市场规则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立法,二是执法。以前者来说,虽然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一些市场需要的法律法规迟迟没有出台,而一些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法律法规没有废止。 执法方面则更为落后。执法不严,有法不依,一些严重破坏市场规则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得不到有力打击,直接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恶化。(3)理顺利益关系。我国市场秩序混乱不能完全归咎于整治力度不够,很多的情况是由于在设定市场规则时没有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靠严厉查堵,或许可以取得一时的效果,但只要背后的利益关系不能理顺,效果总是难以持久维持,在经济运行中往往会自动地趋向原来的状态。如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造假者同地方政府的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带来地方保护。 三、产业管理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1、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为满足社会某类需要而划分的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各种集合体。产业结构体现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产业间的质的联系,简单地说就是产业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促退关系;二是产业间的量的比例,经济分析中一般采用两类指标,即产出量比例和要素比例。产业结构可分为不同层次:宏观层次,指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确立产业结构;中观层次,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各产业间的关系;微观层次,则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的多角化经营。国民经济管理主要研究宏观层次的产业结构。 2、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1)原材料、市场和运输 对于使用大量原材料的制造产业来说,特别是那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将大大减低原材料的重量、体积及使用易变质的原材料,将此类产业建于原材料产地附近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最终产品的重量,体积将大大增加,或产品易变质的情况下,将该类产业建在消费市场附近就比较有利。如今,随着原材料处理,运输方式的改进,以及制造业的构成由重工业转向高附加值工业,原材料的运输方式及成本不再是产业布局中,非常重要因素,相反,接近消费市场日益重要。(更快地了解顾客偏好、服务要求、竞争者信息等) (2)劳动力 劳动力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质量。不同地区间的劳动力成本往往差异很大,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费用要求,社会保障键全与否,工业水平等都有关系。雇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也是产业布局中需要考虑因素。一般来说,在城市原有大量的劳动力储畜,雇用成本相对较低;反之,企业可能会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地区拥有大量劳动力是吸引某些厂商(劳动密集型)选址于该地区的重要因素,然而要素质量上的差异,如劳动者的技能、工作态度和道德水平都很可能会抵消这优势。研究发现,由于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特别是主要城市与其他地区间)要素质量上存在差异,使厂商在选址时,往往首先从中心城市逐渐移到邻近地区。 (3)外部规模经济型 城市化规模经济性指由于建立在大城市,(而非中小型城市)中而对经营的好处,如更接近市场和消费者,运输成本低,较大的劳动力储畜,获得多种商业服务。本地化规模性指与其他同类或相关行业的厂商集中于同一区域经济而带来的好处: (4)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 政府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有三种不同方式:直接划定产业布局政策,是一种由国家政府为刺激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某种激励或补贴形式),自上而下制定实施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包括贸易政策与关税政、国际政策;导出的布局政策,由于各地方政策对于吸引投资、开发本地经济的意愿,方法和政策 存在不同,这种差异实际上造成了是空间布局政策的效果。 3、产业布局的原则 (1)全局原则 产业布局应该以一个国家的地域为界限,因为它是国家干预本国经济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涉及领土问题,因此必须以国家的领土主权为基础,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上进行自己的产业布局的。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一方面,国家必须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各地区的专业化方向,明确各地区在全国经济的角色和地位;另一方面,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确定若干重点发展的地区。在此全国规划的基础上,各地区再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好本地区的产业布局,而不能不顾国家整体利益,一味地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必须在广阔地域上进行分工和协作。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专门化的产业部门,形成规模优势。当然,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在重点布局专门化生产部门的基础上,还要围绕专门化生产部门布局一些相关的辅助性产业部门和生活配套服务部门,以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门化生产部门的良好运行。随着部门分工的深化,地区生产专门化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协作自然也就越发重要,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地区间的协作条件。我国“三线”建设时就把一些企业布局在交通不便的山区,致使企业间协作困难,也影响了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率。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产业的空间发展过程总是先在某一地域聚集,然后再向其他地域扩散。在发展的低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集中发展的极核发展形态;在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全面发展形态。一个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该以产业空间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因此,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杜会条件优势的地区;而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任何时候效率和协调都是产业布局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一个国家整体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重点确“所不同而已。在优先发展某些优势地区时,必须把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不要使贫困差距过大而引发过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但是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规律,因此在重点发展落后地区时,也要保持发达地区的继续稳定发展,使其产业结构向更高的层次升级,而不要追求地区间发展的绝对平衡。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其中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攫取资源,不可避免地向自然界排放废物,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虽然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其所受的损害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就无法自我恢复。另外人工对自然生态进行恢复所耗费的成本将是巨大的,可能远远大于人类生产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必须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要注意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殖,注意发展相关的环保产业,等等。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就经历过先破坏后治理的过程,现在人类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用再走弯路。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就比较注重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等措施。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上面都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的产业布局原则。而从国家大局出发,首先所要考虑的是政治和国防安全因素。产业布局中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高于经济原则的最高原则。例如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都比较差,不适合许多产业的发展,但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以及边境的国防安全,国家每年依然对这些地区进行大量的援助,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以支持这些地区的发展。 4、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展开的,地域的具体条件是决定布局的依据。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和同一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相应的必须采取不同的产业布局模式。根据产业空间发展不问阶段的不同特点,产业布局的理论模式可以分为增长极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模式、地域产业综合体模式以及梯度开发模式。其中前三种开发模式从产业分布结构角度出发,处理在时间上依次继起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布局问题,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布局过程。 (1)增长极布局模式 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思想是: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或城市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其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区域和城市就被称之为“增长极”。 (2)点轴布局模式 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从产业发展的空间过程来看,产业,特别是工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呈点状分布。这种产业(工业)点,就是区域增长极,也就是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工业)点逐渐增多,点和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流动的需要,需要建立各种流动管道将点和点相互连接起来,因此各种管道,包括各种交通道路,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就发展起来,这就是轴。这种轴线,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工业)点服务的,但是轴线一经形成,其两侧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会得到改善,从而吸引其周边地区的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出新的产业(工业)点。点轴贯通,就形成了点轴系统。实际上,中心城市与其吸引范围内的次级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城市系统,这一系统已经有效地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3)网络布局模式 网络布局是点轴布局模式的延伸。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一是“节点”,即各级各类城镇;二是“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三是“网络”,即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网。网络式开发,就是强化并延伸已有的点轴系统。通过增强和深化本区域的网络系统,提高区域内各节点间、各域面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使“点”、“线”、“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整个区域得到有效的开发,使本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的向外延伸,加强与区域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并将本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调动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这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区域开发模式,它标志着区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 (4)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 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前苏联学者科洛索夫斯基的生产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生产都是在某种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个循环都包括过程的全部综合,即从原料的采选到获得某种成品的全过程;某个产品之所以能在某个地域生产,是因为拥有原料和燃料动力来源并能够对它们进行合理利用。也就是说,该理论认为生产是按照生产工艺的“链”所组成的稳定的、反复进行的生产体系进行的。H.H。科洛索夫斯基将地域生产综合体定义为“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各个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 的这样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体。 (5)梯度推移模式 该布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梯度推移理论。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由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区客观上存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即经济技术梯度,而产业的空间发展规律是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二战后加速发展的国际产业转移就是从发达的欧美国家向新型工业国或地区再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梯度转移的。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在进行产业开发时,要从各区域的现实梯度布局出发,优先发展高梯度地区,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然后再逐步从高梯度地区向中梯度和低梯度地区推移,从而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高梯度的东部沿海地带、中梯度的中部地带和低梯度的西部地带,以此作为产业空间发展的依据。 5、我国产业布局的演变 我国产业布局的历史轨迹,表现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1949-1978年: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建国初,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工业,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京、南京、无锡化市的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94%,内陆地区近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所以,采取大规模向内地推行工业化模式,以求均衡发展。 均衡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评价:当时的产业布局主要是以政策导向为主,重工业不仅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继续发展,而且在中西部也大规模推进重工业化过程,选择的布局地点也以战备为需要。因此,我国重工业化布局不具有比较优势特征,是缺乏效率和效益的重工业化。同时,这种又 调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政策,造成了我国工业体系“遍地开花” 改革前我国政府对空间公平的追求基于对效率的提高,用整体的效率损失换取区域的均衡发展,表现为近30年时间全国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都处于增长缓缓乃至停滞状态。 (2)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1978年以后,在对传统计划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主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侧重公平转向侧重效率,一改过去的均衡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引进外资、国家投资、优惠政策方面,产业布局政策都倾向于东部。 第一,非均衡产业政策对我国的积极的影响:产业布局经历了从均衡到非均衡较转变后,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开的布局;根据各地域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一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增强,有效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劳动作用增强,形成了工业密集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 第二,非均衡产业布局的负面影响:地区经济差距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980~1992年群间,中部同东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了43.1%,西部同东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43.8%扩大到50.5%;区域经济磨擦,地区封锁日趋强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财税实行“分灶吃饭”和分权体制改革以来,区域中的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当大的权力,区际关系开始按市场规则 行事,由于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磨擦,使区域经济形成经济活跃经济紊乱并存的局面;产业布局非区位化,引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布局中重复引进,浪费现象严重;注重地区经济倾斜,忽视产业倾斜。我国在产业布局实践中对东部进行了全面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的农业、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 6、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分析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时期,经济发展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 (二)产业组织管理 1、产业组织优化的含义及内容 产业结构一般指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状况或形式。产业组织优化则是指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的关系超越高度垄断和过度竞争,逐渐趋近于有效竞争的过程,其具体表现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有效竞争的市场行为和符合有效竞争基准的市场绩效。 2、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1)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规模、速度,自觉协调企业间联系,实现产业内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集合。 (2)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在产业获配的资源量一定时,在各企业间再次分配以实现资源综合效率最高。 (3) 产业组织政策的中间目标是:a 实现产品市场结构合理化,使各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保持均衡;b 建立和维护企业间正常的竞争秩序,既防止垄断又防止恶性效率。 3、中国的产业组织理论的转变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存在两个根本性的问题:首先,研究程度过于抽象。对产业的分析仅仅限于农、轻、重产业的结构,主要的结论是农业是基础,依次轻重比例关系,要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比重,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但这一理论并没有对实践产生指导性的意义,从50年代到70年代,整个工业化过程呈现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其次,研究的视角过于狭窄,大多数的理论分析主要是紧跟时代潮流,为政府提建议,从根本上,缺乏研究的时期性和独立性。 80年代的以轻工业带动的“回归”性的工业化增长过程迫使理论界开始对传统关于工业化理论的反思。在引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通过“学习、模仿和改造”,中国的产业组织理论逐渐改变了较单一的抽象理论分析方法。进入90年代后,出现了分析方法多样化和规范化、分析角度多元化和分析对象实证化等新的特点。严格地说中国缺乏自己的产业组织理论,大多数的分析思路是借鉴西方主流和非主流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中国产业组织现状分析,得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4、90年代后中国的产业组织问题 (1)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组织规模 但总体来看,随着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不断发生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国工业的行业管理体制孕育着根本性的变革,政府直接管理工业的各行业主管部门正在进行彻底的改革。旧的政府行业部门和管理体制将退出历史舞台,新的行业协调组织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大公司、大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实现产业整合,将成为中国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内容。 (2)进入和退出机制 进入和退出机制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所谓进入机制是指产业在进入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包括技术性的和制度性的壁垒。一般性来说,必要的进入壁垒有利于保护现有企业的利润获得,防止租金耗散。退出壁垒则是指在许多以沉淀成本为主的产业中,如果倒闭、破产或转产,需要大量的重新投入,从而造成了企业退出障碍。 (3)产业组织政策:竞争、垄断和管制 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目的主要是维护、促进有效竞争包括反垄断、维护公正交易目的。以反垄断法为中心展开的竞争促进政策,是为维持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行而对企业的垄断行为和不公正竞争手段加以限制的政策,管制则对反垄断法未覆盖领域包括社会基础设施部门(金融、运输、通讯、公共事业等)出现自然垄断及过度竞争部门实施的干预政策。通过企业价格、进入、退出、合并、投资、财务会计、事业计划等方面进行直接的干预,来保证市场的有效竞争的秩序。 上述的分析表明需要对中国产业管制政策的重新认识。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致力于建立产业一般性的竞争规则。包括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降低特殊行业的进入壁垒,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改变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不同政策的做法,逐步形成各种企业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其次,改革政府管制政策的实施途径,实行政府采购、拍卖投标权、公众听政制等来“透明”产业管制中的程序。 (三)产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规划对我国产业结构政策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目标。具体包括:1、加快传统工业改造,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2、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3、始终要处理好工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就业问题;4、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区位政策的协同作用。) 十二五期间,既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要兼顾发展和调整,重化工和低碳经济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同时,城市化进程提速,也会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1、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1)调整产业结构方式 事实上,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就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但在“十二五”期间,在节能途径上与“十一五”期间有明显不同,“十二五”期间,会更多利用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不仅仅是中国,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形成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状况是决定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的关键因素。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些高碳产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具体而言,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主要是:产业梯度转移由“产业链整体式转移”取代“产业链分拆式转移”,“高端技术合作”取代“低端产业转移”;产业由实转虚、由重变轻、由硬变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焦点转变为产业的组织程度和组织效率;而产业政策,即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产业的导向和规划,成为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主要变量。 2、 具体政策手段及思路 一是以扩大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为手段,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为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思路可概括为,“促开放、消障碍、树环境”,其中扩大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是关键环节; 二是促进技术创新。重点解决产业高端共性技术的供给机制,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 三是大规模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政府以技改贴息的方式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使得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四,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建立落后生产能力的退出机制; 五,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以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六,促进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四、区域经济管理 (一)区域经济布局 1、概念 通常,它是指一个经济区(带)范围内的经济布局或生产力布局。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经济地带和经济区的现有生产力水平,针对各自的布局条件和特点,按照全国经济总体布局和经济发展战略总目标的要求,制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确定能够发挥当地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结构;合理配置区域内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经济基地和趋于城镇体系;统一布局区域内部城乡今年国际,合理安排城乡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区域经济布局的内容 主要是,在充分考虑宏观布局对全国各地区的要求的前提下,从本地区区情和布局条件与特点出发,遵循经济布局规律和原则,研究和解决好本区域的经济布局问题: 首先,明确区域的经济发展任务。各个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同一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往往不一样。但是,各个区域和同一趋于不同发展阶段都面临着以下三种共同的经济发展任务;完成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劳动地域分工对本区域的要求;保证区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趋于财力逐步增长,经济环境、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保持环境生态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这三重任务兼顾了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经济效益与社会和环境效益,同时也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全发展的基本目标体系和中观布局的基本目标体系。 其次,遵循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确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找准区域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主导产业部门,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关联产业部门,确定包括生产性和社会性的基础结构部门及其规模和分布与组合。 再次,发挥城镇(包括城市和建制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根据城镇的经济吸引与辐射功能、经济腹地的市场需求,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合理安排城乡经济协作,破除城乡经济分割的局面,实行城乡通开,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要合理确定趋于内经济基地和城镇的规模,力求做到适当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避免过度集中和过度分散两种倾向。 最后,要从建立和完善全国合理的城镇体系的要求出发,合理地确定区域内部的城镇体系。区域经济是全国国民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趋于城镇体系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城镇作为区域的经济中心,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根据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重新调整了区域发展的布局,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体要求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某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策性的谋划,其本身具有面向未来的倾向性,是区域开发中的发展观与全局谋划的有机结合。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运筹帷幄的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一个科学的、符合区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能正确地指引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能加快发展步伐。因而,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强化政府职能,发挥“第一推动力”作用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环境保证,如法制环境、安全保障等; 提供公共产品,即那些为社会大众所利用的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如城镇道路)或排他性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产品(如基础教育); 负责处理社会认为是必要的,但由于必要的投资规模原因(如铁路网)或对私人投资者而言缺乏短期获利能力(如环境保护)私人部门不可能介入的领域; 解决或避免由私人活动所引起的问题,如失业、资源过度利用与环境污染等。 3、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为基础,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贫困落后是多育的温床,多育又维持了贫困落后;贫困落后导致资源的滥采滥伐和环境的恶化,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也维持着贫困落后。落后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落后之间存在着一种累积性的、因果性的关系,形成了“贫困落后-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环境退化-贫困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积累物质资本,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发展能力 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推动力量。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就在于自我积累、自然发展的能力较弱,若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国家的扶持,要加快发展是相当困难的。落后地区物质资本的形成,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依靠自身积累;二是依靠外部资本注入。由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人均收水平低,依靠自身积累远远不能满足其开发所需物质资本,因此除了落后地区提高自身经济基础水平,加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之外,中央政府要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援助和信贷支持,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开发和建设。落后地区的物质资本积累在近期内应尽快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以引进外部资本。 5、突施科教优先发展战略,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落后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的调整和转换升级,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都必须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技术转移。在中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引进成为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6、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目前,落后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显著;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国有经济比重过小;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比重过小。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极大妨碍着落后地区经济的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快落后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是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根本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落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第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优化国民经济布局;第四,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第五,支持和保护农业,优化农牧产品;第六,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资源管理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1、自然资源管理概述 (!)概念:自然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为人类生存发展活动产生经济价值增益造福的那部分自然环境的总和,也可以说是能被人们开发利用的那部分自然环境。 (2)自然资源的类型: 不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经过漫长地质时代所形成的矿藏,包括金属和非金属。 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是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管理特点 一是具有广泛性。其管理的地域范围涉及凡是有资源的各个地方,包括空间、地表、地下所有天然存在的各类资源。 二是紧迫性。当今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调,环境污染严重,全球面临着资源危机,已经危及全人类的生存,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也说明了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合理性。 三是艰巨性。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与生态失衡,都是长时期累积的结果,几十年、上百年不易恢复。因此,面临着我们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是十分艰巨的,我们一定抓紧此项工作,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我国的环境管理的政策 我国的环境管理的政策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主要措施: 第一,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第三,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第四,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2)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第一,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第二,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 第三,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3)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一,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第二,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 第三,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3、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其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1世纪的人类,面临着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21世纪的中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如何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是当代中国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直接牵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牵涉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牵涉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牵涉到中国对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1)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国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及其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进行了多方面改革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构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框架。然而,严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浪费问题、公有资产权益受侵害和资产流失问题,反映出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产权界定不明细不明晰问题 产权细化、产权清晰,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求产权细化、产权清晰。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产权界定还不够明细明晰,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比如农村土地产权和矿产资源产权。 第二,环境产权设置比较滞后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恶化,已经给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及时设置环境产权制度,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规范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有效保护生态和发展环境,既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也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例如据不完全统计,在15万个矿业企业中,通过市场机制有偿取得矿业权的仅有2万个,其余13万个矿业企业则是通过行政划拨的无偿方式得到。再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成本而言,绝大多数矿业企业没有将矿区环境治理和闭坑后的生态恢复等投入纳入生产成本。例如,全国因露天开矿等累计压占土地面积586万公顷,损害森林106万公顷,损害草地26万公顷。治理这些问题的费用未纳入其成本。 第三,收益权分配不公问题 收益权是产权中的本质权益,任何其他产权诸如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等都必须同收益权结合,才能获得经济利益上的实现,才能激发权能的有效行使。然而,由于资源产权界定不够明确、细致,导致不同产权主体收益分配不公,进而也引致社会分配不公问题。 第四,产权交易不规范问题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机制不健全、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在产权交易中还严重存在着评估定价不科学,出让、转让价格不合理,市场竞争不公平,“暗箱操作”不透明,机会主义行为盛行等问题。 (2)改革和创新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权能、权责、权益 其一,要清晰界定国家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的界线。要防止国家所有权侵蚀集体所有权;要明晰农村集体所有权的权能、权益、施权主体、施权范围及相应的责任和收益权;要明晰地上资源所有权与地下资源所有权、地面资源所有权与空间资源所有权之间的权利关系。其二,要清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间在行使所有权过程中的权责利关系。各级政府是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实际占有者、重要管理者,是国家所有权的重要行使者。要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间在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监管、环境保护中的权责利关系。 第二,要及时设置环境产权制度 环境为全民所有、全民使用,任何政府、企业、个人都享有使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责任。为利用经济和法律杠杆保护和发展环境,应按照“环境有价”的理念,建立现代环境产权制度,特别是产权界定和交易制度,来规范、约束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行为。 第三、要清晰界定并放活使用权 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是单位或者个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或者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实际利用并取得相应利益的权利。依自然资源类别的不同,目前我国法律、法规、规章主要建立了土地资源使用权(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承包经营权等)、国有矿产资源使用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海域使用权、草原资源使用权,森林资源使用权、水资源使用权、野生动植物资源使用权等自然资源使用权制度。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第四,要公平调整和确保不同产权主体的收益权 在产权权利束中,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等诸权利都是和收益权相联系的,即存在所有权收益、使用权收益、转让权收益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不同产权主体共同参与、协作完成的系统工程,只有按照不同产权主体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占地位、所起作用、实际贡献而作出相对公平的收益安排,才能充分调动不同产权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使资源获得最优配置,获得高效而合理的开发利用。 第五,要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产权交易制度 要设立相应的转让权安排,扩大转让权所涉及的资源范围,放松对转让权的过多限制;要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要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规范转让程序,加强转让管理。同时,要认真做好产权交易的各项服务工作,如资源资产评估,及时办理使用权证核发与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等。 第六,要建立和完善资源和环境产权保护制度 要适时修订和完善已有的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时出台有关法律如《国有自然资源性资产管理法》、《环境产权法》、《循环经济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法》等,进一步明确、细化不同产权主体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权责利关系,加强对不同产权主体资源权益和环境权益的保护。对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过程中发生的产权纠纷,行政执法部门和有关司法部门要及时办案、及时处理,依法惩治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国家、企业、个人等不同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科技资源管理 1、科技资源是全社会的财富 科技资源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者经过开发后间接为科技活动提供价值的资源,也就是说,任何被人类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用科学的逻辑去思考,用科学的手段去研究和试验的对象、工具、材料、制度或者由此产生的成果等,甚至是科学和科学思维本身,都属于科技资源的范畴。但是并不是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或者任何状态下都是科技资源,只有它与某个科技活动有关系并为创造科技价值做出贡献时,才可以被称为是该科技活动的科技资源。例如科学仪器、科学装置与设施、科技文献、标本物质等。大多数的科技资源同时也是经济资源和其它类型的社会资源,例如文物、电脑等。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科技活动应通过有效地管理尽量减少对科技资源的损害与消耗。 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对科技资源的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在社会分工细化的今天,科技资源是社会多个部门共同创造的财富。尤其是一些大型、尖端的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整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使得科技资源成为全社会经济、技术和资源等各方面财富的集中体现。近些年来,得益于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国家集中全社会力量,投入巨资通过科技计划、科研项目和专项拨款等方式购置、研制了一大批科技资源,使我国科研机构的科技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应该通过有效地管理科技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回报社会。 2、科技资源及管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代科技水平决定了与之相匹配的科技资源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先进性,其本身往往既是一项科研成果又是一件商品,需要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和经济领域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在科技资源生产、保藏、使用过程中会对社会的特定方面产生较大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尤其是人文、环境、教育等方面,其影响广度和强度甚至会远远超过其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例如,实验动物的生产和使用过程需要关注实验动物的福利,尖端科学仪器的研制与生产关系国家安全,某些原材料的生产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某些科技资源产业链蕴含巨大的经济利益等等。可见,科技资源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的范畴,科技资源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因素。 科技资源正反作用的发挥来自于科技资源管理水平。因此,科技资源管理有责任和义务规划科技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过程,减轻科技资源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发、利用的效率川。 (三)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增长方式是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变化势必受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的影响,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离不开经济增长的承担主体,即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不同自然资源,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始终处于主导和能动地位,是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鉴于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匮乏的现状,从长远眼光看,我国经济要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增长,除了节约自然资源处,更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这直接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运行的质量。而人力资源能否得到开发、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人力资源政策。 1、我国人力资源现状 要科学制订和全面实施我国的人力资源政策,推进经济增长的转变,必须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利用现状作出客观的分析。 (1)人力资源总量过于庞大,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尖锐。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与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国际上通常用以15-6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的统计口径,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近十几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有明显提高。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比重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还将持续几十年,庞大的人力资源总量,固然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个潜在优势,但潜在优势并不等于现实优势,一般的人口资源并非就是人力资源。只有投入生产过程,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创造价值的劳动人口才能成为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优势。如果人力资源量供给过大,人力资源与财力、物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不相适应,并出现严重的失衡状态,这会使我们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2)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集约型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源的素质,包括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技术操作能力、劳动态度、工作质量等等,也可归纳为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管理素质、精神素质四大方面。从纵向上看,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比过去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从横向比,从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对人力资源的客观要求看,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仍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数量优势掩盖了质量的劣势。 从文化素质分析,  我国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最突出地表现在农业部门。 从技术素质分析。总的状况是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 从管理人员素质分析。应当承认,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一支会领导、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 从精神素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者的精神素质虽有很大提高,但潜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开拓进取精神不够,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观念较为浓厚,思想较保守,小富即安,缺乏创大业,迈大步,干大事的远大志向。二是从事本职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不强,缺乏敬业爱岗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刻苦钻研精神和关心爱护自己企业单位的主人翁精神。三是职业道德退化。在市场经济潮流的冲击下,不少人滋长了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自我意识、自我欲望膨胀,行业不正之风抬头,谋求私利的行为扩张。 现实经济生活中,正是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素质低,导致生产可用产品的成本增加,次品率上升,机器设备的人为损坏多,维修费用增加,原材料、燃料、水电等大量浪费,设备利用率低,产品积压,资金周转慢等。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以及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较为困难的原因,劳动力差则是个重要障碍。 (3)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欠合理,不利于提高经济结构效益。 第一,人力资源的产业、行业、地区间的配置状况,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应该看到,我国的人力资源不仅总量上配置失衡,劳动力总供给过大;而且结构也不合理,不同程度上存在扭曲现象。以一二三次产业为例,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二一三,而劳动力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一二三,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产值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偏差很大,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业。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容纳较多的劳动力。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把第三产业视为不创造价值的产业,其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力配置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滞存在一二产业,利用效率难以提高。
本文档为【高级经济师教材-国民经济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11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5KB
软件:Word
页数:39
分类:金融会计考试
上传时间:2019-05-26
浏览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