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0年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 (2)

2010年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 (2)

举报
开通vip

2010年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 (2)2010年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 《数学》课程入学考试 复  习  资  料 (内部资料) 适用专业: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各理工科专业 及 高中起点本科层次所有专业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0年1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0年入学考试 《数学》(高中起点专科、本科)复习资料 一、 复习参考书:全国各类高中起点专科、本科教材 《数学(文史财经类)(附解题指导)》 第10版 郑洪深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 复习内容及方法: 第一部分  集合和简易逻辑 复习内容 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法,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简易...

2010年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 (2)
2010年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 《数学》课程入学考试 复  习  资  料 (内部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 适用专业: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各理工科专业 及 高中起点本科层次所有专业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0年1月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0年入学考试 《数学》(高中起点专科、本科)复习资料 一、 复习参考书:全国各类高中起点专科、本科教材 《数学(文史财经类)(附解题指导)》 第10版 郑洪深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 复习内容及方法: 第一部分  集合和简易逻辑 复习内容 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法,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简易逻辑的基本知识 复习要求 了解集合的意义及表示方法,了解空集、全集、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符号 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 重要结论 1. 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 2. ,则 。 第二部分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复习内容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结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可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的两种常见的不等式。 复习要求 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不等式,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表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集;会解形如 和 的绝对值不等式。 重要结论 1. 如果 ,则 ,反之不一定; 2. 不等式 与 是同解的; 3. 两个基本不等式:1) ;2) 第三部分  指数与对数 复习内容 根式,有理指数幂,幂的运算法则,对数、换底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 复习要求 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重要结论 1. 当 为奇数时, ;当 为偶数时, ; 2. ; 3. ; 4. 换底公式: 。 第四部分  函数 复习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复习要求 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一些常见函数的定义域;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概念,会判断一些常见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图象与性质,会求它们的解析式;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它的图象和性质以及函数 与 图象之间的关系;会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最大值与最小值,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的一些问题;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 重要结论 1. 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任意的 ,有 且 ,则 为奇函数,若 ,则 为偶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2. 二次函数 的图象是抛物线,且顶点坐标为 ,对称轴为 ,当 时开口向上,当 时开口向下 第五部分  数列 复习内容 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复习要求 了解数列及其通项、前 项和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会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理解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概念,会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重要结论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 , ;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项和公式, , ; 第六部分  导数 复习内容 函数极限的概念,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多项式函数的导数,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概念,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值、极小值及闭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复习要求 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了解函数连续的意义;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掌握多项式函数的求导公式;了解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概念,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值、极小值及闭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会求有关曲线的切线方程,会用导数去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重要结论 1. 导数表示曲线的切线的斜率,即函数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2. 两个重要的导数公式:1) ,2) ; 3. 多项式函数 单调性的判别法:1)如果在 内 ,则函数 在 内单调增加;2)如果在 内 ,则函数 在 内单调减小; 4. 求多项式函数 单调区间、极值的步骤: 1) 求出函数的导数 2) 令导数为零,求出驻点; 3) 以驻点为分界点将多项式函数的定义域分成若干个部分区间; 4) 确定上述部分区间内导数的符号。 第七部分  三角函数及三角函数式的变换 复习内容 角的概念,角的度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两角差、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复习要求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理解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了解弧度的概念,会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掌握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掌握两角和、两角差、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化简和证明。 重要公式 1. 两角和、两角差、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 ; 2) ; 3) 2. 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 ; 2) ; 3) 第八部分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解三角形 复习内容 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性质;解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解斜三角形。 复习要求 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用这两个函数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了解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会求函数 的周期、最大值与最小值;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了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会用它们解直角三角形;掌握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并会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重要结论 1. 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余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乘积的两倍; 2. 正弦定理:在三角形中,各边与它的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都等于此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R的两倍。 第九部分  平面向量 复习内容 向量的有关概念,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的运算平面向量分解定理,向量的内积运算,向量的坐标运算,距离公式、中点公式和平移公式。 复习要求 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加法运算,掌握数乘向量的运算,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条件;了解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掌握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了解其几何意义和在处理长度、角度及垂直问题的应用,了解向量垂直的条件;了解向量的直角坐标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坐标运算;掌握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中点公式和平移公式。 重要结论: 1. 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如果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对于平面内任一向量 ,有且只有一队实数 ,使得 ; 2. 设A,B的坐标为 ,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为 ,则线段中点M的坐标为 ; 第十部分  直线 复习内容 曲线和方程的关系以及两条曲线的交点,直线的倾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 复习要求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会求两条曲线的交点;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会求直线的斜率;会求直线方程,会用直线方程解决有关问题;了解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以及点到直线距离的公式,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要结论 1.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2. 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 3. 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第十一部分  圆锥曲线 复习内容 圆的定义,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圆的切线方程;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性质,决定椭圆的条件;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性质,等轴双曲线;抛物线的性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性质, 复习要求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有关的问题;理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标准方程和性质,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重要结论 1. 设 是圆 上任一点,则过P点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 第十二部分  排列与组合 复习内容 分类记数原理,分步记数原理,排列,组合 复习要求 了解分类记数原理和分步记数原理;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会熟练使用排列、组合公式;会解排列、组合的简单应用题。 第十三部分  概率与统计初步 复习内容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乘法公式,独立重复试验,总体、样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 复习要求 了解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意义;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回用记数方法和排列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了解互斥事件的意义,会以内感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了解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会计算事件在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次的概率;了解总体和样本的概念,会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 重要结论 1. 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设A,B互斥,则有 ; 2. 相互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设A,B独立,则有 ; 3. 独立重复试验公式: 三、 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0年入学考试 《数学》(高中起点专科、本科)模拟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20每小题3分,21~30每小题4分,共100分) 1. 函数 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2. 设集合 , ,则 (    ) (A)           (B)         (C)         (D) 3. 设函数 ,已知 , ,则(    ) (A)                       (B)   (C)                   (D) 4. 设甲: ,乙: ,则(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必要条件也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5. 若 , ,则 等于(    ) (A)         (B)           (C)           (D) 6. 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7. 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B)         (C)           (D) 8. 设 ,则 (    ) (A)            (B)          (C)          (D)  9. 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10. { }为等差数列, ,则该数列的前10项之和 (    ) (A)  30      (B)  40            (C)  50        (D)  60 11. 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    ) (A) 直线        (B) 抛物线        (C) 双曲线      (D) 椭圆 12.在等比数列 中, ,则 的值为(   ) (A) 16          (B) 27            (C) 36            (D) 81 13. 袋中装有3只黑球,两只白球,一次取出2只球,恰好黑白各一只的概率是(    ) (A)         (B)         (C)           (D) 14. 已知函数 ,则 (    ) (A)  27      (B)  18        (C)  16        (D)  12 15. 书架上陈列了3本科技杂志和5本文艺杂志,一位学生从中任取一本阅读,那么他阅读文艺杂志的概率等于(    ) (A)        (B)        (C)          (D)  16. 函数 ,则 (    ) (A)  3      (B)  5          (C)  7          (D)  9 17.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 在等差数列 中,前15项之和 ,那么 (    ) (A) 3          (B) 4            (C) 6            (D) 12 19. 若要使函数 有意义,则应满足(    ) (A)     (B)       (C)         (D) 20. 函数 ,则 的周期(    ) (A)      (B)           (C)         (D) 21. 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 (A)     (B) 或     (C)     (D) 空集 22. 设有函数 ,则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非奇非偶函数 23. 两条直线 ,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        (C) 相交且垂直      (D) 重合 24. 在 中,三内角 的度数成等差数列,则下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25. 由数字1,2,3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且要求百位大于十位,这样不同的三位数有(    ) (A)  27个        (B)  6个      (C)  3个      (D)  1个 26.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B) (C)                 (D) 27.设 ,且 均不为1),则 之间的大小关系 是(    ) (A)                       (B) (C)                       (D) 28.函数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29. 袋中装有3只黑球,两只白球,一次取出2只球,恰好黑白各一只的概率是(    ) (A)         (B)         (C)       (D) 30. 书架上陈列了3本科技杂志和5本文艺杂志,一位学生从中任取一本阅读,那么他阅读文艺杂志的概率等于(    ) (A)        (B)        (C)        (D)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0年入学考试 《数学》(高中起点专科、本科)模拟试题(二) 单项选择题(1~20每小题3分,21~30每小题4分,共100分) 1. 设集合 , ,则集合 (    ) (A)         (B)         (C)     (D) 空集 2. 设甲: ,乙: ,则(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必要条件,也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3. 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4. 已知 ,则 的终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 不等式 的解集为(    ) (A)             (B)         (C)             (D) 6. 已知 , ,则 等于(    ) (A)         (B)         (C)         (D) 7. 若要使函数 有意义,则应满足(    ) (A)         (B)       (C)       (D) 8. 如果对数函数 的图像过点 ,则 的值为(    ) (A)          (B)        (C)        (D)  9. 下列各组数中,成等差数列的是(    ) (A)       (B) , ,     (C)     (D) 10. 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    ) (A) 直线        (B) 抛物线        (C) 双曲线      (D) 椭圆 11. 直线 与直线 的图像相交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2. 是直线 垂直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的条件 13. 从9个学生中选出3个做值日,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 (A)  3      (B)  9      (C)  84      (D)  504 14. 函数 ,则 的周期(    ) (A)          (B)         (C)       (D) 15. 若直线 相切,则a的值为    (    ) (A)  1,-1        (B) 2,-2        (C) 1        (D)  -1
本文档为【2010年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 (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8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9-01-13
浏览量:24